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04 汉坦病毒对新生小鼠的致病性:基因重排研究证明糖蛋白G1单一氨基酸改变与病毒毒力有关

    作者:

  • 汉滩型与汉城型汉坦病毒基因重排的初步研究

    作者:康文臻;黄长形;白雪帆;杨为松;李光玉

    目的探讨汉坦病毒汉滩型与汉城型之间能否发生基因重排以及发生重排的频率和特点.方法用汉坦 病毒汉滩型76-118株与汉城型SR-11株混合感染Vero E6细胞,空斑形成试验挑取子代病毒 克隆株,分型聚合酶链反应方法鉴定子代病毒基因型.结果大部 分(68.19%)子代病毒的基因组来自7-118株或SR-11株;2株(4.55%)两型引物扩增 均为阳性;2株(4.45%)两型引物扩增均为阴性;5株(11.36%)发生了M片段重排,3 株(6.82%)发生了L片段重排,未发现S片段重排;1株M片段来自双亲株,1株S片段为双倍体.结论证实汉坦病毒Ⅰ型与Ⅱ型之间可以发生重排.

  • 重组转化因子β1的表达及修复骨缺损的研究

    作者:刘强;陈君长

    目的运用基因重组的方法,对人TGF-β1的进行基因克隆,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进行重组TGF-β1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方法以pBV220作为原核细胞表达载体,将TGF-β1 cDNA片段定向重组到pBV220的多克隆位点上,构建原核细胞表达质粒pTGF-β1并转化至大肠杆菌中进行温度诱导表达.在兔顶骨两侧各制造直径为10mm的骨缺损,左侧缺损植入纤维蛋白加重组TGF-β1 100ug作为实验组,右侧缺损单纯植入纤维蛋白作为对照组,术后进行组织学和平均灰重测定.结果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该表达体系可高效表达TGF-β1,其表达产物占菌体可溶性蛋白的23%,用NRK细胞检测本研究生产的TGF-β1具有该蛋白的野生活性.实验组缺损区组织学及平均灰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GF-β1原核表达体系的建立为TGF-β1的生产提供了高效的表达工程菌,重组TGF-β1能有效地修复骨缺损.

  • Castleman病基因重排分析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王琳;应建明;薛丽燕;邹霜梅;山灵;邱田;吕宁

    目的 探讨Castleman病(CD)基因重排检测分析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组织学形态典型的36例CD和不典型疑为CD的11例,进行免疫球蛋白(Ig)和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检测及结果分析.结果 36例CD病理组织学分型:透明血管型(HV)29例,浆细胞型(PC)4例及混合型(mixed/HV-PC)3例.根据临床病变累及部位分型:局限型(LCD) 19例,多中心型(MCD) 17例.11例可疑CD中LCD 3例,MCD 6例,未分型2例.基因重排分析结果:28例DNA质量≥300 bp,其中19例CD中1例IgH发生克隆性重排,9例可疑CD中3例IgH发生克隆性重排,1例IgH和TCRG均发生克隆性重排,另有1例TCRB和TCRG均发生克隆性重排.19例DNA质量<300bp的病例均为胚系构型.28例有效检测病例中24例具有完整随访资料,其中4例克隆性重排者和19例胚系构型者随访均生存,1例胚系构型者随访至28个月时死亡.结论 基因重排分析对CD的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Ig和/或TCR基因发生克隆性重排提示单克隆性增生具有恶性转化趋势和潜能,对推测预后有一定意义.

  •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3例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苏谦;农琳;张爽;李挺

    目的 探讨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LPHL)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病理诊断.方法 复习3例NLPH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表型、EBV原位杂交及抗原受体基因重排PCR检测结果.结果 3例NLPHL中,淋巴结结构破坏,淋巴组织呈结节性或结节-弥漫性增生,可见进行转化的生发中心(PTGC),小淋巴细胞背景中散在大型单个核或多分叶核异型肿瘤细胞.免疫组化:3例肿瘤细胞CD20、PAX5、Oct-2和BOB.1均(+);仅1例CD30弱(+);2例bcl-6(+);CD3、CD15和LMP1(-);CD21(+)显示扩大的不规则滤泡树突细胞网.3例EBV原位杂交均(-).运用激光显微切割收集肿瘤细胞并对其进行抗原受体基因重排PCR检测,2例IgH单克隆性重排(+)(1例为Fr2a,1例为Fr3a),3例TCRγ多克隆性重排.结论 NLPHL是一种罕见的具有独特临床病理特征的霍奇金淋巴瘤亚型,细致的形态学观察及完善的免疫组化检查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 BIOMED-2标准化的IG/TCR基因重排克隆性分析系统及其应用研究

    作者:闫庆国;黄高异;王哲;王璐;郭英

    目的 探讨BIOMED-2标准化的IG/TCR基因重排克隆性分析系统在疑难淋巴组织增牛性病变中的应用.方法 对67例难以从形态上区分良、恶性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采用BIOMED-2系统引物,提取标本中的DNA,进行抗原受体分子PCR扩增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IG/TCR基因重排的克隆性分析.结果 67例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中,33例进行了IG和TCR克隆性分析,19例进行了IG和15例进行了TCR克隆性分析.共有25例检测到克隆性重排,从而确诊为淋巴瘤,其中IG克隆性重排有15例为B细胞性淋巴瘤;TCR克隆性重排有8例为T细胞件淋巴瘤;同时存在IG和TCR克隆性苇排2例,为复合性T细胞和B细胞性淋巴瘤;其余42例旱多克隆性,为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结论 BIOMED-2系统是一种全面优化设计的IG/TCR基因重排克隆性分析系统,是疑难淋巴组织增牛性病变中鉴别淋巴瘤与反应性增生的客观性手段.

  • 异源双链鉴定法检测淋巴瘤IgH、TCR-β基因重排

    作者:钟梅;吕亚莉;赵坡;李向红

    目的建立更敏感、特异性更强的PCR方法检测淋巴瘤IgH和TCR-β基因重排.方法采用标准PCR方法以及异源双链鉴定的改良方法检测55例淋巴瘤组织,全部病例均经组织学明确诊断,其中36例为B细胞性淋巴瘤,19例为T细胞性淋巴瘤.对照为5例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组织.结果用改良PCR方法检测淋巴瘤组IgH和TCR-β基因重排49/55例为阳性,较标准PCR方法电泳条带更清晰、更易于判定;5例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组织均为阴性.结论异源双链鉴定的改良方法提高了检测淋巴组织肿瘤性增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值得推广.

  • CD45RO阳性的B细胞性淋巴瘤

    作者:张野;张小平;周小鸽;张劲松

    目的研究免疫表型异常淋巴瘤的起源.方法从48例B细胞淋巴瘤中筛选出3例CD45RO、CD20和CD79a(+),CD3(-)的淋巴瘤.采用免疫组化、PCR和基因扫描技术对其免疫表型,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IgH)和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TCR)进行深入研究.结果 3例淋巴瘤均为结外淋巴瘤.1例为滤泡性淋巴瘤,2例为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PCR和基因扫描显示3例均有IgH克隆性扩增;PCR未显示TCR扩增;高敏感性基因扫描显示低峰值TCR克隆性扩增,提示可能为背景T细胞扩增.结论 CD45RO不是T细胞特异性抗原,CD45RO阳性细胞不能完全等同于T细胞,因此,在研究和临床病理诊断中应选用多种抗体配合使用.

  • 胃肠道惰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临床病理特征

    作者:申龙树;肖君;王耀辉;王洁;高丽丽;章宜芬

    目的 探讨胃肠道惰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胃肠道惰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患者病变组织标本,利用HE染色、免疫组化、基因重排及原位杂交等方法,结合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分析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内镜下见胃窦和胃体多发性孤立或融合息肉样丘状隆起,表面光滑.送检胃窦及胃体ESD标本光镜下见黏膜固有层弥漫致密的淋巴细胞浸润,局部浸润到黏膜下层,淋巴细胞形态小到中等大,形态单一,细胞核轻度异型;免疫组化示CD2、CD3、CD5、CD7、CD8、TIA(+),CD4、GrB、CD56(-),Ki-67约5%(+);原位杂交EBER(-);基因重排检出T淋巴细胞受体TCR基因发生克隆性基因重排.肠镜检查肠道黏膜未见特殊.结合复习相关文献,诊断为胃肠道惰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对症治疗并随访9个月,患者身体状况良好.结论 胃肠道惰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具有惰性临床过程,正确诊断并选择适当的治疗措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Castleman病7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范晓春;闫庆国;张丰;王映梅;黄高昇;李青

    目的 探讨Castleman病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 通过组织学、组织化学、免疫组化及基因重排克隆性分析等方法对Castleman病进行研究,并结合文献加以分析.结果 7例Castleman病中5例为透明血管型,表现为增生的淋巴结内均匀的分布着大小相近的小淋巴滤泡;滤泡生发中心变小,其内可见泡状核的滤泡树突状细胞,有透明变性的小动脉穿入;外套层明显增厚,小淋巴细胞呈同心圆排列于血管周围,形成特征性的"洋葱"样同心圆结构,类似胸腺小体;滤泡间毛细血管增加,可有玻璃样变和纤维化;淋巴窦大部分消失或全部消失.2例浆细胞型特点是滤泡间大量的成熟浆细胞增生,有淋巴窦消失改变,滤泡内的毛细血管穿入,"洋葱"样改变不明显,滤泡间可见PAS染色阳性的无定型的嗜酸性物质沉积.其中1例浆细胞型部分区域淋巴细胞显著增生,弥漫成片,免疫组化显示κ链限制性表达,基因重排克隆性分析显示IG受体阳性,表明已转化为B细胞淋巴瘤.结论 Castleman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淋巴结增生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诊断时要与反应性滤泡性增生、淋巴瘤等进行鉴别,并注意是否发生淋巴瘤等恶性转化.

  • Ig基因重排检测在B细胞性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陈玥;王丽;潘鑫艳;崔静;蔡琳;黎贵芸;杨举伦

    目的 探讨Ig基因重排检测在B细胞性淋巴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B细胞性淋巴瘤30例、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30例,提取DNA,应用BIOMED-2引物系统中的47条引物进行PCR扩增,核酸分子异源双链凝胶电泳分析Ig基因重排结果.结果 30例B细胞性淋巴瘤中检测出Ig克隆性重排,包括IGH(A+B)克隆性重排23例,IGK克隆生重排23例,IGL克隆性重排5例,IGH(A+B)+IGK克隆性重排30例,IGHA+IGK克隆性重排29例;在30例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中未检测到Ig克隆性重排.结论 Ig基因重排是诊断B细胞性淋巴瘤的有用工具.

  • 肺原发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23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岳冰;谢建兰;滕孝静;刘伟;郑媛媛;张晓敬;许传杰;周小鸽

    研究肺原发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学形态特征、免疫表型、分子生物学特点及预后情况,总结肺原发性MALT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 通过临床资料总结、病理学形态观察、免疫表型分析,对23例肺原发性MALT淋巴瘤病例进行研究,并且对其中5例行IgH基因克隆性重排检测,4例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 MALT1基因检测.结果 23例肺原发性MALT淋巴瘤中12例无症状,于体检时发现肺部病变,其余表现为咳嗽、胸痛等.影像学均表现为肺部肿块影或实变影,19例病变位于右肺.病理学形态特点,5例肿瘤呈结节状,18例弥漫性生长,肿瘤与肺组织交界处均可见孤岛样或串珠样结构.肿瘤由3种形态细胞构成:中心细胞样细胞、单核样B细胞、小淋巴细胞样细胞,其中13例伴浆细胞分化,均可见到淋巴上皮病变及滤泡殖入现象.免疫组化染色,肿瘤细胞CD20(+),Ki-67指数5% ~20%,8例IgK、Igλ显示肿瘤细胞为单克隆性B细胞.分子生物学方面,IgH克隆性重排检测均检测到单克隆条带,4例中2例FISH检测出MALT1基因断裂.本组4例失访,其余19例随访3个月~6年5个月,全部存活,其中5例可疑肿瘤局部复发.8例仅行肿瘤局部切除,11例行手术切除并于术后行化疗.结论 肺原发性MALT淋巴瘤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影像学显示肺部肿块或阴影,组织形态表现为结节状或弥漫性单核样小淋巴细胞浸润,周边伴特征性孤岛样或串珠样结构,呈B细胞免疫表型并无其他小B细胞性淋巴瘤的表型特征,IgH克隆性检测呈单克隆,FISH检测可见MALT1基因断裂.本病预后较好,可局部复发.

  • 宫颈淋巴瘤样病变7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马捷;石群立;孟奎;陈洁宇;周晓军

    目的探讨子宫颈淋巴瘤样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采用光镜、免疫组化、EBER原位杂交和TCR及IgH基因重排等多项技术对7例宫颈淋巴瘤样病变进行病理分析,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探讨.结果 7例患者中5例为育龄期女性,临床表现为接触性出血或不规则阴道出血6例,伴白带增多2例;1例为体检发现.妇检见宫颈1枚或数枚息肉样新生物,常伴宫颈糜烂.光镜示新生物内弥漫性淋巴组织浸润,见多量免疫母细胞或滤泡中心母细胞样细胞,易见核分裂象.致密的大淋巴细胞间常混杂不等量的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免疫组化:CD20常弥漫(+),小淋巴细胞CD3(+),CD30散在或灶性(+),κ与λ阳性无显著差异.6例基因重排未见单克隆条带.6例EBER原位杂交未见阳性表达.随访6例患者均健在.结论子宫颈淋巴瘤样病变是一类伴多量大淋巴细胞且显示活跃核分裂象的淋巴组织高度增生性病变,临床常表现为息肉样新生物,免疫组化及基因重排显示多克隆性表达有助于确诊.

  • BIOMED-2基因重排检测在疑难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秦海明;匡丽;程琳;王迪;宋福林

    目的 探讨在疑难淋巴组织增生疾病中BIOMED-2基因重排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874例疑难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进行BIOMED-2克隆性分析和免疫组化染色,并对相关病例进行了EBER原位杂交、HP核酸测定.结果 疑难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874例,经检测确诊为恶性淋巴瘤565例,其中经典型霍奇金氏恶性淋巴瘤55例,B型细胞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359例,BIOMED克隆性分析阳性率为10.5%~85.7%,T细胞非霍奇金氏恶性淋巴瘤112例,BIOMED克隆性分析阳性率在0% ~ 88%.结论 BIOMED-2克隆性分析对疑难的T细胞淋巴瘤诊断帮助较大.对于免疫组化bcl-2染色阴性的滤泡性淋巴瘤检测阳性率较高.如果标本前期处理不规范或者恶性细胞比率过低就会造成假阴性结果.

  • IgH基因重排PCR分析在淋巴组织细针穿刺中的辅助诊断价值

    作者:韦萍;周小鸽;余小蒙;金木兰

    目的 探讨Ign基因重排检测在细针穿刺诊断淋巴组织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淋巴组织细针穿刺病例159例,应用半巢式PCR检测IgH基因重排.将基因重排检测结果与细胞学诊断及组织学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穿刺标本中,IgH基因重排检测B-NHL阳性率为72.22%,RH阳性率仅为3.92%.本法敏感性为72.22%,特异性达到96.08%.结论 IgH基因重排检测对辅助淋巴组织细针穿刺标本的良、恶性判断具有一定价值,并且单克隆性结果更有意义.但在淋巴瘤和转移性非淋巴细胞恶性肿瘤的鉴别上不建议应用.

  •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与肿瘤靶向治疗

    作者:王艳茹;张建中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因发现于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中而得名,是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属于胰岛素受体超家族,特异性表达于成人大脑组织中.研究发现,ALK除了可表达于ALCL,还可表达于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非小细胞肺癌、神经母细胞瘤、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等多种肿瘤中,在这些肿瘤中发生基因重排、点突变及扩增,因此ALK基因已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新靶点.ALK基因的靶向治疗药物克唑替尼在多种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耐药性的问题使其在肿瘤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耐药的原因包括原发性耐药和继发性耐药两种,人们为了解决耐药性的问题,研制出了几种替代药物,包括ALK二代抑制剂、Hsp90抑制剂以及RNA干扰,为耐药患者的肿瘤治疗带来了希望.

  • 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文燕;李甘地;刘卫平

    肠道T细胞淋巴瘤是一组异质性肿瘤.本文主要综述肠病型肠道T细胞淋巴瘤与不伴肠病的肠道T细胞淋巴瘤不同病变实体的病因学、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基因型以及诊断和鉴别诊断.二者均以肠道溃疡形成为特点,瘤细胞多为中等至大细胞性,表达T细胞标记,TCR 基因重排.但前者多见于欧美国家,中老年患者居多,以腹痛、贫血和肠梗阻为主要症状,预后较好,与麦胶病相关,瘤细胞源自黏膜上皮内 CD8(+)a/β细胞毒性T细胞.后者多见于亚洲国家,青壮年多见,以贫血、便血、B症状、肠穿孔为主要临床表现,预后差;与EB病毒高度相关,肿瘤前体细胞尚不确定.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其他病变实体尚需进一步定义.

  • BIOMED-2方法检测恶性淋巴瘤骨髓侵犯的基因重排研究

    作者:童奕;乔纯;吴若淇;刘澎;周新

    本研究探讨BIOMED-2方法检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骨髓中免疫球蛋白(IG)和T细胞受体(TCR)基因克隆性重排的可行性,并初步评价其临床价值.采用BIOMED-2系统检测73例NHL( B-NHL 55例,T-NHL 18例)患者骨髓中IGH、IGK、IGL基因和TCRβ、TCRγ、TCRδ基因的克隆性重排,与骨髓穿刺细胞形态学进行比较,评价其与病理特征、临床分期等的相关性.结果表明:73例NHL中31例检测出IG或TCR基因重排,阳性率42.5%,高于骨髓穿刺细胞形态学阳性率24.7% (18/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NHL阳性率为40.0% (22/55),T-NHL阳性率为50.0% (9/1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R检测阳性率和AnnArbor分期相关,Ⅲ/Ⅳ期患者阳性率高于Ⅰ/Ⅱ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OMED-2检测IG和TCR基因重排是判断淋巴瘤骨髓浸润的有效方法,比骨髓细胞形态学更为敏感,有助于临床分期、预后判断和治疗选择.PCR检测阳性率和Ann Arbor分期相关,与淋巴瘤恶性程度、年龄、治疗状态、有无B组症状及是否累及脾脏无关.

  • 运用BIOMED-2 PCR检测脑脊液中的恶性B淋巴细胞

    作者:刘丽晓;赵辉;张为伟;岳冬梅;周晋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检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 CL)中枢神经系统(CNS)累及患者脑脊液(CSF)中恶性B淋巴细胞的敏感的方法.对9例考虑有CNS累及风险的DLBCL患者采集其CSF,离心获取细胞沉淀,在直接裂解后运用BIOMED-2 PCR检测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恶性B淋巴细胞特征性改变),并将此方法的敏感性与细胞学检测及流式细胞术进行比较.此外,通过一系列数量/浓度的肿瘤细胞,分析两种样品处理方式(细胞直接裂解法和传统DNA提取法)导致的敏感度差异,并评估直接裂解法联合BIOMED-2 PCR方案的敏感度.结果显示,BIOMED-2 PCR检测到5例DLBCL患者的CSF中存在克隆性IgH基因重排(恶性B淋巴细胞“阳性”),而细胞学检测和流式细胞术均只能明确检测2例为“阳性”,表明BIOMED-2 PCR敏感性高于细胞学检测和流式细胞术.另外,经过改进的样品处理方式——细胞直接裂解法比传统的DNA提取能获得更高的BIOMED-2PCR敏感度,前者可以检测到浓度低至1%、细胞数低至20个的肿瘤细胞.结论:细胞直接裂解联合BIOMED-2PCR是一种敏感的、非常适用于CSF(细胞数少)的检测方法,可辅助诊断DLBCL病例的CNS累及.

  • T细胞中TCR Vα40与TCR Dδ3,Jδ1和ψJα重排的特点

    作者:李扬秋;陈少华;杨力建;张学利;罗更新;卢育洪

    利用巢式PCR扩增10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4例分选的外周血CD3+细胞和7例心胸外科手术的非免疫性疾病和非肿瘤病人的正常胸腺细胞DNA的TCR Vα40基因与Jδ1,Dδ3和ψJα重排的情况,从对不同含量DNA的PCR分析,了解其重排分布频率.结果显示,TCR Vα40分别与Jδ1,Dδ3和ψJα的重排均可见于多数外周血T细胞和胸腺细胞中,对不同含量DNA的PCR分析显示TCR Vα40重排的分布频率在外周血和胸腺细胞有所不同.研究结果提示,TCR Vα40-ψJα的重排常见于成熟和未成熟T细胞中,而TCR Vα40-Dδ3则在未成熟T细胞中发生频率更高.

365 条记录 1/19 页 « 12345678...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