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细胞毒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李挺;王军;尹洪芳;冯园终;张莹

    目的探讨细胞毒蛋白TIA1和Granzyme B在鼻NK/T细胞淋巴瘤(NK/T)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以NK/T淋巴瘤35例石蜡组织标本为研究对象,同部位B细胞淋巴瘤10例和淋巴结外周T细胞淋巴瘤5例为对照.行Envision免疫组化染色.结果35例NK/T中CD45RO阳性 32例, CD3ε 30例,CD56 16例,TIA1 29例、Granzyme B 21例、CD30 10例、CD117全部阴性.10例面部B细胞淋巴瘤上述抗体染色均阴性.淋巴结外周T细胞淋巴瘤5例均TIA1(+),3例CD3ε(+),1例Granzyme B(+).背景反应性中性粒细胞和组织细胞常表达TIA1,但不表达Granzyme B;肿瘤细胞异型性和CD30/Granzyme B表达显著相关.结论TIA1和Granzyme B对NK/T的标记有很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Granzyme B的特异性大于TIA1;NK/T的常规诊断可在形态学的基础上,联合使用CD45RO、CD3、CD56、细胞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确定;Granzyme B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异型性和CD30表达密切相关,其意义尚待深入探讨.

  • VEGF在PTCL-U和AILT中的表达及与高内皮静脉增生的关系

    作者:何妙侠;李百周;吴丽莉;朱明华

    目的 探讨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殊型(PTCL-U)和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LT)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高内皮静脉(HEV)增生的关系.方法 收集PTCL-U和AILT各20例,用免疫组化法EnVison检测VEGF的表达,并通过检测CD34了解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FFCL-U和AILT中肿瘤细胞和部分血管内皮细胞VEGF均(+),与微血管密度正相关.结论 PTCL-U和AILT中VEGF的表达与高内皮静脉增生和预后差有关,抗VEGF治疗可能是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 胃肠道惰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临床病理特征

    作者:申龙树;肖君;王耀辉;王洁;高丽丽;章宜芬

    目的 探讨胃肠道惰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胃肠道惰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患者病变组织标本,利用HE染色、免疫组化、基因重排及原位杂交等方法,结合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分析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内镜下见胃窦和胃体多发性孤立或融合息肉样丘状隆起,表面光滑.送检胃窦及胃体ESD标本光镜下见黏膜固有层弥漫致密的淋巴细胞浸润,局部浸润到黏膜下层,淋巴细胞形态小到中等大,形态单一,细胞核轻度异型;免疫组化示CD2、CD3、CD5、CD7、CD8、TIA(+),CD4、GrB、CD56(-),Ki-67约5%(+);原位杂交EBER(-);基因重排检出T淋巴细胞受体TCR基因发生克隆性基因重排.肠镜检查肠道黏膜未见特殊.结合复习相关文献,诊断为胃肠道惰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对症治疗并随访9个月,患者身体状况良好.结论 胃肠道惰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具有惰性临床过程,正确诊断并选择适当的治疗措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HyperCVAD方案和CHOP/CHOP样方案治疗初发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

    作者:陈荣华;郭树霞;张晓娟

    目的:探讨HyperCVAD方案和CHOP/CHOP样方案治疗初发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97例PTCL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临床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HyperCVAD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CHOP/CHOP方案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累积生存率、毒副作用.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缓解率和PFS累积生存率(1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2和3年PFS累积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1、2和3年总累积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CD4+ CD45 RA+,CD4+ CD45 R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外周血CD4+和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心脏毒性发生率、重度贫血发生率、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yperCVAD方案治疗PTCL患者缓解率和1年PFS率均较高,CD4+ CD45 RA+,CD4+ CD45 RO+水平较低,CD4+和CD4+/CD8+水平较低,CD8+水平较高,但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较高,对此在临床上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 46例老年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

    作者:王滕滕;赵智刚;杨洪亮;李倩;夏冰;赵海丰;于泳;王晓芳;王亚非

    目的:探讨老年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PTCL)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4年8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46例老年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特征、预后因素及治疗等;对46例均进行了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11个月(2-64个月).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中位生存时间(OS)为11个月,预期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0%、36%、3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ECOG评分、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CCI)评分、化疗疗程数、疗效是影响老年PTCL患者OS和PFS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ECOG评分及疗程数则均是影响患者OS和PFS的独立预后指标(P<0.05).结论:ECOG评分及疗程数对于预测老年PTCL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对老年淋巴瘤患者的治疗要充分考虑患者的一般状况,同时要完成一定强度的化疗,是改善老年患者生存的重要措施.

  • 原发胃部非特指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4例特征分析

    作者:李媛媛;杨舒;张丽娜;范磊;王莉;张闰;许戟;徐卫;李建勇

    本研究旨在探讨原发于胃部非特指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NOS)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特征及诊断要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和病理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对我院2008年9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4例原发胃部PTCL-NOS患者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4例患者均因上腹部不适、腹痛或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行胃镜活检或手术切除而发现本病.分析结果表明,患者发病初均无肝脾肿大,外周血及骨髓检查均正常;肿瘤细胞有明显的多形性、异型性,肿瘤细胞表达CD3、CD43、CD45RO等T细胞标记物,而CD10、CD20、CD79a阴性;2例患者行CHOP方案化疗,1例行EPOCH方案化疗,另1例行DHAP方案化疗,4例患者化疗均有效,随访10-48月,患者均存活.结论:原发胃部PTCL-NOS较罕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掌握其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对于确诊本病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其他部位PTCL相比,本病对化疗敏感,预后良好.

  • 地塞米松、甲氨蝶呤及环磷酰胺等联合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李颖璐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甲氨蝶呤及环磷酰胺等联合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9月至2007年4月我院收治的PTCL患者21例作为对照组,并给予CHOP方案治疗;选取2007年8月至2009年9月我院收治的PT℃L患者29例作为观察组,并给予Hyper-CVAD方案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CR 6例,PR 4例,总有效率47.6%;观察组CR 15例,PR 7例,总有效率75.9%;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和对照组间患者心功能障碍,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者平均PFS为26.106个月,显著性长于对照组的17.542个月.结论:地塞米松,甲氨蝶呤及环磷酰胺等联合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效果满意,建议在临床中应用.

  •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疗效及预后分析

    作者:周颖;张松松;赵瑜;马超;陆晓林;刘婷;于力

    目的: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我院确诊并接受HSCT治疗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外周T细胞淋巴瘤预后指数(PIT)的预后价值.结果:HSCT的患者中auto-HSCT 31例,allo-HSCT 22例,移植后中位随访时间62个月(1-174个月),auto-和allo-HSCT组各有1例植入失败,allo-HSCT组有4例在移植后1月内死亡.两组生存曲线无显著性差异,3年总生存分别为42.3%(95%CI 24.1%-60.5%)和42.9%(95% CI 21.7%-64.1%).两组分别有11例和3例死于疾病进展,治疗相关死亡率分别为22.6%(95% CI 6.1%-39.0%)和48.7%(95% CI 26.8%-70.7%).初诊时骨髓受累是预后不良因素,根据PIT评分allo-HSCT患者中无或仅有1个危险因素的总体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均显著优于伴有3-4个危险因素的患者.结论:复发难治患者自体移植后复发风险仍较高,allo-HSCT早期移植相关死亡率高但有望获得长期生存,PIT评分系统有助于判断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行HSCT的预后.

  • 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CD45RO+T以及CD45RA+T在外周血中的分布特点分析

    作者:贾新颜;杨文忠;苏洋;李琦

    目的:探讨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 cell lymphoma,PTCL)患者记忆T细胞(CD45RO+T)以及初始T细胞(CD45RA+T)在外周血中的不同分布特点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27例PTCL患者,以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通过比较PTCL患者与健康受试者外周血中CD45RO+T、CD45RA+T的分布差异,分析不同临床分期的PTCL患者外周血中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PTCL患者的淋巴结中T细胞抗原呈多样性表达,以CD4+为主要免疫表型,无B细胞相关抗原表达;患者组外周血CD4+/CD8+、CD4+CD4SRO+T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CD4+ CD45RA+T、CD8+ CD45RA+T、CD8+ CD45RO+T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Ⅰ/Ⅱ期PTCL患者外周血CD4+/CD8+、CD4+ CD45RO+T显著高于Ⅲ/Ⅳ期患者(P<0.05),CD4+CD45RA+T、CD8+ CD45RA+T、CD8+CD45RO+T显著低于Ⅲ/Ⅳ期患者(P<0.05).结论:CD45RO+T和CD45RA+T在PTCL患者中存在明显的分布差异,针对其不同分布情况制定相应PTCL的处理方案,可提高PTCL的确诊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 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65例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何红梅;程晔;孙秀华;张弦;徐丽叶;丁晓蕾

    目的:从临床角度分析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的相关因素对预后的影响,为临床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入住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76例PTC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5例资料完整,11例病例失访。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对年龄、性别、临床分期、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IPI)、B症状、血红蛋白(Hb)、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乳酸脱氢酶(LDH)、血清白蛋白(ALB)水平,以及治疗方法、病理分型、首发部位、预后指数PIT、骨髓是否受侵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进一步采用Cox回归风险模型对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65例PTCL病例中包括非特异型(PTCL-U)25例,结外自然杀伤细胞(NK)/鼻型T细胞淋巴瘤(TCL)10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9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9例。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60岁的患者比>60岁的患者预后好(P=0.008);Ⅰ/Ⅱ期患者比Ⅲ/Ⅳ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高(74.4% vs 19.0%,P=0.011);IPI指数低危、中低危、中高危、高危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5.7%、52.5%、0.0%和0.0%(P=0.004);初诊时LDH升高的患者预后比LDH正常或降低的患者差(P=0.048);初诊时ALB降低的患者比ALB正常者预后差(P=0.008);首发部位为结外的患者比首发部位在淋巴结的患者预后较好(P=0.002)。将PIT指数分为0、1、2和≥3组,其5年生存率分别为92.3%、85.7%、17.4%和0.0%(P=0.002)。多因素分析显示,PIT评分指数为PTCL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P=0.002)。结论年龄、临床分期、IPI指数、LDH、ALB、病理分型、首发部位及PIT为预后影响因素,PIT为PTCL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

  • CTOP和CHOP方案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随访分析

    作者:余延芳;方志坚;田小园;刘芳;王明迪;李德津

    目的 比较含吡喃阿霉素(THP)的CTOP方案与含阿霉素(ADM)的CHOP方案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外周T细胞淋巴瘤临床特征,比较两种方案的不良反应、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结果 29例PTCL中,可行疗效评估的25例,其中CTOP组14例,CHOP组11例;中位随访21.25个月.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的均衡性比较好.CTOP组和CHOP组的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分别是78.6%和72.7% (P >0.05)、57.1%和54.5%(P>0.05),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7.7%和46.3%、32.1%和22.1% (P =0.012),CTOP组有好转趋势.25例患者共接受169个疗程化疗.骨髓抑制为主要不良反应,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CHOP组心脏毒性、脱发、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CTOP组(P<0.05).结论 采用含THP的CTOP治疗PTCL疗效好,毒性较低,远期生存率较高,尤其对老年PTCL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63例老年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作者:王瑾;陈洁;高磊;邱慧颖;杨建民;宋献民;章卫平;陈莉;王健民

    目的 探讨老年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血液科2005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63例老年PTCL病例.可随访病例59例,中位随访时间为33个月(1~99个月).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中位生存时间(OS)为13个月,预期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7%、41%、30%.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清乳酸脱氢酶(LDH,P<0.001)、β2微球蛋白(P<0.001)、PS评分(P<0.001)、IPI积分(P<0.001)、骨髓浸润(P=0.011)、结外侵犯部位>1个(P<0.001)、Ki-67百分比(P<0.001)、疗效、化疗疗程(P<0.001)均是影响老年患者生存时间的预后指标.多因素分析显示,PS评分、IPI积分、结外侵犯部位>1个、疗效、化疗疗程是影响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指标(P<0.05).结论 PS评分、IPI积分、结外侵犯部位>1个对于预测老年PTCL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完成一定强度的化疗,且疗效达到缓解是改善老年患者生存的重要措施.

  • 重组抗CD52单克隆抗体治疗复发难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Ⅰ期临床研究

    作者:郑文;傅志英;涂梅峰;林宁晶;刘卫平;谢彦;王小沛;宋玉琴;平凌燕;应志涛;邓丽娟;张晨;朱军

    目的:复发、难治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和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s)对化疗疗效不佳,预后差.本Ⅰ期临床研究采用重组抗CD5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CD52单抗)单药治疗复发、难治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和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s)的Ⅰ期临床研究,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2007年11月-2010年6月按WHO标准入组30例患者(CLL 6例,PTCLs 24例).CD52单抗置于100 mL生理盐水中稀释,静脉点滴,分为3个剂量组:3 mg单次组10例,10 mg单次组12例,30 mg多剂量组8例.多剂量组用法为:d1静脉点滴3 mg;如能耐受,d3将剂量提高至10 mg;若仍可耐受,剂量提高到目标剂量30 mg,每周3次,多7周.结果:30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中位年龄47岁(21~69岁),全部为难治、复发CLL患者.其中,26例患者共发生59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7%,常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Ⅲ ~ Ⅳ级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10.2% (6/59),其中,3 mg单次组1次,10 mg单次组2次,30 mg多剂量组3次;Ⅲ ~Ⅳ级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0.0%;Ⅲ~ Ⅳ级肝功能损害1次;多剂量组5例患者发生Ⅲ~Ⅳ级感染(7例次),发生率为11.9%(7/59),包括巨细胞病毒(CMV)感染4次,细菌感染3次,抗感染治疗有效.CD52单抗治疗总有效率(RR)为46.7%(14/30),完全缓解率(CR)为6.7% (2/30),部分缓解率(PR)为40.0%(12/30).结论:患者基本能耐受CD52单抗用药,单次用药较多次用药耐受性好.CD52治疗复发、难治CLL及PTCLs有一定疗效.

  • 含铂化疗方案治疗初诊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研究

    作者:孟美丽;谢鹏鸿;张敬东;钟明星;邹民;黄继薇;何程明;袁冬妹

    目的 研究并探讨含铂化疗方案治疗初诊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以该院2004年10月-2012年6月期间共收治的100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由50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组成,对照组的患者运用传统的方式来进行治疗,而治疗组的患者则运用含铂化疗方案来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通过治疗后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显效32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为9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患者而言,运用含铂化疗方案来进行治疗是非常的安全和可靠的,且其不良反应较低、临床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现代的临床中进行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外周T细胞淋巴瘤治疗进展

    作者:刘雁飞;吴梦;宋玉琴;朱军

    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PTCL)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该病全球平均发病率低,中国发病率相对较高,整体预后差.目前一线治疗仍以CHOP方案为主,一线治疗后复发率高,对于非ALK+间变大细胞淋巴瘤的PTCL患者,诱导治疗达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后可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新型化疗药物,如普拉曲沙、苯达莫司汀,新型靶向药物,如罗米地辛、西达本胺、Brentuximab vedotin等,在初治或复发/难治PTCL患者中取得了一定疗效.本文就PTCL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EZH2基因RNAi慢病毒载体的包装及鉴定

    作者:陈青青;杨冰;赵秀娟;马芹;刘超;梁绍平;闵琦;吴少华;孟歆怿

    目的 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源于成熟的胸腺后淋巴细胞,是一类少见的生物学行为及临床表现均高度异质性的疾病,且预后差.包装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RNA干扰(RNAi)慢病毒载体,可为今后相关实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靶向EZH2基因的短发夹RNA(EZH2-shRNA)质粒转化感受态细菌,筛选阳性克隆,经测序鉴定正确后通过脂质体将慢病毒三质粒系统共转染293T细胞,进行慢病毒包装.病毒载体感染Hut78细胞后,观察感染效率,并用反转录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ZH2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成功包装了慢病毒表达载体,对Hut78细胞的感染效率在95%以上.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EZH2基因在靶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降低.结论 成功包装并鉴定了EZH2基因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

  • 163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作者:岑洪;胡晓桦;周文献;谭晓虹;陆永奎

    目的:阐明中国人群中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TCL-U)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初治PTCL-U患者163例,分析其临床特征,采用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比较不同临床特征与完全缓解率之间的关系.结果:PTCL-U患者的中位年龄39岁;男女比例为2.4∶1;74.85%的患者有结外侵犯,常见的结外侵犯部位是咽淋巴环(鼻咽、扁桃体和软腭);完全缓解率43.56%;Ⅲ~Ⅳ期、乳酸脱氢酶高、出现结外侵犯、体能状况差、巨大包块者完全缓解率低;性别、年龄、B症状及是否放疗与完全缓解率无显著性相关;国际预后指数(IPI)不同的患者,其完全缓解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国人群中PTCL-U常发生于年轻男性患者,大部分患者伴有结外侵犯,完全缓解率低,可以利用IPI指数预测其疗效与预后.

  • 中线外周T细胞淋巴瘤19例临床分析

    作者:苗英章;荣红;张勋;步桂清;张秀者;梁恒仁;刘斌

    目的:分析探讨中线外周T细胞淋巴瘤(midline 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MPTL)的临床特点、诊断、分型、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预后.方法:经免疫组化证实的MPTL患者19例.病变累及一个解剖部位的局限型9例,其中8例单纯放射治疗,1例放疗加化疗的综合治疗:病变累及两个及两个以上解剖部位的广泛型10例,其中9例综合治疗,1例单纯化疗.化疗方案为CCNU(环己亚硝脲)和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各5例.结果:19例MPTL患者3年生存率68.4%(13/19),5年生存率55.6%(5/9).其中局限型3年生存率88.9%(8/9),广泛型3年生存率50.0%(5/10).综合治疗CCNU方案3年生存2/5,CHOP方案3年生存4/5.结论:MPTL是以鼻面中线部位进行性破坏性病变为特征的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和病理形态呈现多样化,无特异性.免疫组化染色检查有助本病的诊断.依据病变侵犯的范围可将MPTL分为单一解剖部位受累的局限型和两个及两个以上解剖部位受累的广泛型,前者预后较好,可单纯放射治疗;后者采用放疗加化疗或化疗加放疗的综合治疗可提高远期生存率.辅助化疗以CCNU或CHOP方案为佳.

  • 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进展

    作者:李静敏(综述);王华庆(审校)

    目前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s,PTCL)的治疗仍滞后于B细胞淋巴瘤的研究。传统上PTCL患者多采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的治疗方案,但疗效不尽如人意。近年来,美国FDA批准了4种治疗复发/难治性PTCL的新型药物,日本批准了抗CCR4单克隆抗体用于治疗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新型药物与标准CHOP方案联合治疗初治PTCL的研究正在进行中。新研究表明,PTCL发生与表观遗传调节异常相关,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高度敏感。本文就PTCL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在外周T细胞淋巴瘤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杨明子;刘卫平;朱军

    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 cell lymphoma,PTCL)是一类具有高度异质性的起源于成熟T细胞或NK细胞的恶性肿瘤,大多数类型侵袭性高、进展快,总体预后不佳.表观遗传修饰对PTCL在内的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目前与表观遗传调控相关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HDACi)已经用于PTCL的治疗,在单药及联合治疗时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和治疗效果,其中伏立诺他、罗米地辛、贝利司他和西达本胺已先后被批准上市.本文对HDACi在PTCL治疗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88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