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促性腺激素治疗男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功能减退症的疗效评估

    作者:狄福松;崔毓桂;贾悦

    目的应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绝经期妇女尿促性腺激素(HMG)治疗男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评价其疗效.方法 64例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中Kallmann综合征19例,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型性腺功能低下41例,颅咽管瘤手术后性腺功能低下症4例.33例患者采用hCG 1500 IU肌肉注射,每周2次;31例患者采用hCG 1500 IU + HMG 75 IU联合肌肉注射,每周2次.疗程均6个月以上.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体力改善,体质增强;42例患者出现胡须、阴毛和(或)腋毛.睾丸体积治疗前(3.08±2.44)ml, 治疗后(8.92±5.37)ml(P<0.01);血清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和睾酮水平有所提高(P<0.05);6/64患者出现遗精现象,2例有精子生成.以睾丸体积增大为判断疗效的标准,12例无效,52例有效,有效率达81.2%,hCG+HMG组效果明显好于hCG组.结论对男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用hCG和HMG治疗能促进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体力增加,外生殖器和睾丸进一步发育,并可望部分恢复睾丸产生雄激素和生成精子两项功能,明显优于以往单纯使用或者过早使用雄激素替代的治疗方案.

  • 卵泡发育迟缓者在体外受精中延长使用促性腺激素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陈士岭;孙玲;孔令红;李黎;李劲;朱亮;高天明;邢福祺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IVF)周期中,卵泡发育迟缓者延长使用促性腺激素(Gn)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52个IVF周期按Gn用药时间、剂量和获卵数分组,观察组(69个取卵周期,66个移植周期):Gn起始用量为75 IU/d~300 IU/d,用药时间≥16 d,用至卵泡达到取卵标准为止,获卵数≥4个;对照组(483个取卵周期,464个移植周期):Gn起始用量为150 IU/d~300 IU/d,用药时间≤15 d,且总Gn用量≤3300 IU,获卵数≥4个.比较两组患者的Gn用量及用药时间、获卵数、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及治疗结局.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5.5%(30/66)和51.7%(240/464);胚胎着床率分别为28.0%(46/164)和30.5%(385/1262);分娩率分别为37.9%(25/66)和39.4%(183/464);两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分娩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多囊卵巢(PCO)和(或)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比例分别为55.1%(38/69)和20.1%(97/483);基础窦卵泡数分别为(20±11)个和(15±6)个;Gn用药时间分别为(20.8±4.2)d和(10.3±1.8)d;Gn用药总量分别为(3090±1140)IU和(2302±862)IU;血清雌二醇峰值分别为(4595±5181)pmol/L和(7272±6320)pmol/L获卵数分别为(10±6)个和(14±7)个;移植胚胎数分别为(2.5±0.6)个和(2.7±0.5)个;两组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IVF周期中卵泡发育迟缓的患者,延长使用Gn有效、方便,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结局.

  • 正常孕妇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变化的研究

    作者:叶秀兰;时立新;黄绘;马启玲;卢源;杨礼福

    目的了解正常孕妇妊娠各期及产后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变化;探讨妊娠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垂体-甲状腺轴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正常孕妇妊娠早、中、晚期及产后甲状腺功能参数[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hCG及甲状腺结合球蛋白(TBG)的水平.结果(1)血清TT3、TT4水平在妊娠各期均较产后显著升高,其中TT4在妊娠早期高为(170.00±40.28)nmol/L,TT3在妊娠中期高为(2.64±0.53)mmol/L.(2)血清FT3水平在妊娠早期[(4.37±0.78)pmol/L]和中期[(4.75±0.90)pmol/L]显著升高,晚期[(3.94±0.75)pmol/L]下降,产后低(2.96±0.84)pmol/L];血清FT4妊娠早期高[(14.07±1.44)pmol/L],中期[(12.86±0.84)pmol/L]和晚期:(11.29±1.00)pmol/L]逐渐下降,产后[(10.45±1.45)pmol/L]低.(3)血清TSH水平在妊娠早期低为(0.88±0.83)mU/L,妊娠中期[(1.86±1.04)mU/L]和晚期[(1.48±0.90)mU/L]上升,产后:(2.82±1.42)mU/L]达高峰.(4)血清hCG水平在妊娠早期高为(309.05±320.02)μg/L,中期:(69.11±19.18)μg/L]和晚期[(86.25±44.60)μg/L]下降,产后[(29.95±20.91)μg/L]低.(5)hCG与TSH呈负相关,而与FT4、TT4呈正相关.结论(1)hCG可能在整个妊娠期及产后一定时间内,对垂体-甲状腺轴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2)产后部分孕妇处于一过性甲状腺功能低减状态.

  • 血液与脑脊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比值变化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脑转移诊治中的意义

    作者:史宏晖;杨秀玉;向阳;万希润;罗力冰;李玲;刘明瑞

    目的探讨血液与脑脊液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比值变化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脑转移诊治中的意义,及预防性鞘内注射甲氨蝶呤(MTX)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986~2001年,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44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脑转移(Ⅳ期)和29例广泛肺转移(Ⅲ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血液与脑脊液中hCG比值变化的规律及预防性鞘内注射MTX与脑转移的关系.结果脑转移患者血液与脑脊液hCG的比值为2.3~799.8,随治疗的进行而逐渐减小至1,脑疝期和部分脑瘤期患者该比值<60,在瘤栓期>60.预防性鞘内注射MTX的Ⅲ期患者未向Ⅳ期发展.结论化疗前血液与脑脊液hCG比值反映了颅内肿瘤负荷,对脑转移临床期别和预后的判断有参考价值.预防性鞘内用MTX对防止脑转移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 冻融后移植的小鼠卵巢组织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

    作者:于璇;邓晓惠;晁岚;于红玲;刘文君

    目的 探讨冻融后移植的小鼠卵巢组织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方法 将36只性成熟雌性小白鼠随机分为新鲜移植组、冻融移植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新鲜移植组小鼠切除双侧卵巢,将卵巢切成小组织块,立即移植人双侧肾被膜下;冻融移植组小鼠切除双侧卵巢,将卵巢切成小组织块,采用玻璃化冷冻方法冷冻保存,2周后将冷冻卵巢组织复苏,移植入小鼠双侧肾被膜下.卵巢组织移植2周后,新鲜移植组和冻融移植组每组随机取6只小鼠应用7.5 IU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及10 IU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观察移植后的卵巢组织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各组卵泡中卵泡刺激素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 新鲜移植组、冻融移植组和对照组未应用促性腺激素小鼠卵巢组织内近成熟卵泡百分率分别为2.3%、2.3%和2.6%,应用促性腺激素小鼠卵巢组织内近成熟卵泡百分率分别为4.2%、4.0%和5.8%,各组内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鲜移植组和冻融移植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元统计学意义(P>0.05).新鲜移植组、冻融移植组和对照组卵泡刺激素受体表达积分吸光度值在窦状卵泡中分别为9408±2777、9175±3093和8838±2064,在窦前卵泡中分别为4531±1903、4808±1386和5516±1136,各组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卵巢组织冷冻保存、复苏及移植过程未影响卵巢卵泡刺激素受体的表达,冻融后移植的小鼠卵巢组织对外源性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未受冷冻、复苏及移植等过程影响.

  • 不同治疗方案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魏丽娜;张俊博;赵考考;孙秀芹

    目的 探讨采用长方案与超长方案对不孕症患者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7月1日至2017年1月31日,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生殖中心接受IVF/卵母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ET辅助生殖治疗的386例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受试者接受GnRH-a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长方案组(n=249)与超长方案组(n=137).长方案组与超长方案组受试者年龄≤30岁者分别为192、30例,>30~35岁者分别为21、68例,≥35岁者分别为36、39例.采集所有受试者的年龄、人体质量指数(BMI)、促性腺激素(Gn)使用剂量、Gn使用时间、获卵数、移植胚胎数、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自然流产率和异位妊娠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不同年龄段受试者中,2组受试者的年龄、BMI、Gn使用剂量、Gn使用时间、移植胚胎数等进行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对不同年龄段受试者中,2组受试者获卵数等进行比较.采用x2检验,对不同年龄段受试者中,2组受试者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自然流产率和异位妊娠率等进行比较.结果 ①不同年龄段受试者中,2组受试者的年龄、BMI等一般临床资料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年龄≤30岁不孕症患者中,超长方案组与长方案组患者Gn使用剂量分别为(3290.0士1113.6)g vs(1848.2士684.8)g,Gn使用时间分别为(12.3士2.3)d vs(9.7士1.9)d,获卵数分别为(2.1士0.3)个vs(2.0士0.2)个,超长方案组上述指标均大于或长于长方案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89,P<0.001;t=6.254,P<0.001;t=3.072,P=0.016).超长方案组患者自然流产率为3.3%,显著低于长方案组的20.6%,并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4.969,P=0.026).③年龄>30~35岁不孕症患者中,超长方案组与长方案组患者Gn使用剂量分别为(3800.0士1310.5)g vs(2149.0士603.8)g,Gn使用时间分别为(12.7士2.9)d vs(9.5士1.9)d,超长方案组Gn使用剂量和时间均大于或长于长方案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632、4.991,P<0.001).④年龄≥35岁不孕症患者中,超长方案组与长方案组患者Gn使用剂量分别为(3991.7士944.5)g vs(2701.7士987.3)g,Gn使用时间分别为(12.4士2.9)d vs(9.7士1.8)d,获卵数分别为7个(4~9个)vs 10个(8~15个),超长方案组Gn使用剂量和时间均大于或长于长方案组,获卵数少于长方案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226,t=4.872,Z=5.121;P<0.001).结论 对于年龄≤30岁不孕症患者,建议应用超长方案进行IVF-ET治疗.对于年龄>30~35岁不孕症患者,应用超长方案进行IVF-ET治疗无明显优势,故建议应用长方案治疗.对于年龄≥35岁不孕症患者,应慎重使用超长方案治疗.

  • 早产孕妇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改变及其与胎盘损害的关系

    作者:麻莉;成娅;任萍;张哉根;王亚丽

    目的探讨早产孕妇血清hCG水平变化及其与胎盘损害的关系. 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30例早产患者和128例正常晚期妊娠孕妇的血清hCG水平,对早产患者的胎盘胎膜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及用免疫组化法对胎盘组织中的hCG进行定位和半定量分析. 结果早产组血清hCG水平(25±14)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16±7)μg/L,P<0.01.早产组中hCG水平升高(≥2 M)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0/30与7/128,P<0.001.)早产组中hCG水平升高者胎盘病变和胎儿预后不良的发生率均高于hCG未升高者,差异有显著性.早产组hCG水平升高者合体滋养细胞hCG表达的阳性程度显著高于hCG水平未升高者. 结论胎盘损害可能导致妊娠期hCG水平升高,并可能导致早产等妊娠并发症及胎儿预后不良.

  • 孕中期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异常改变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

    作者:刘国成;谢文娟;张秀兰;俞秀美;姚焕春

    目的探讨孕中期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异常改变与先兆子、胎膜早破及早产的关系. 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200例孕15~22周妇女血清 hCG水平,动态观察其妊娠结局,分析其血hCG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结果各孕周血hCG水平中位数(M)差异无显著性(P>0.05);发展为先兆子、胎膜早破及早产者血hCG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结局者,孕中期血hCG水平≥2M者先兆子、胎膜早破及早产的发生率分别为30.9%(25/81)、35.8%(29/81)和14.8%(12/81),显著高于血hCG水平<2M者(8.4%、6.7%、7 .6% ,P<0.01);以总体孕中期血 hCG的中位数的 2倍为临界值,预测先兆子、胎膜早破及早产的特异性、灵敏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分别为89.4%,68.7%,40.5%,和92.7%;90.1%,73.6%,33.3%,和95.7%;85.6%,50%,14.2%,和94.9%. 结论孕中期血hCG升高是先兆子,胎膜早破及早产的危险信号,可作为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指标.

  • hCG对JEG-3细胞系IGF-Ⅱ表达的影响

    作者:庞战军;邢福祺;周君桂

    目的:揭示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否通过影响细胞因子的生成而改变滋养层细胞或滋养层细胞来源的绒癌细胞的侵袭性.方法:以JEG-3绒癌细胞系为研究对象,采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观察了hCG对JEG-3细胞表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的影响.结果:分别用0、50、500、5 000、25 000 mIU/mL hCG处理48 h后,JEG-3细胞中IGF-Ⅱ mRNA的含量逐渐降低,并表现出一定的浓度效应--随hCG作用浓度增高而显著;另外,观察受25 000 mIU/mL hCG处理0、6、12、24、30、36、48 h后JEG-3细胞中IGF-Ⅱ表达的变化情况,发现IGF-Ⅱ的表达并非一直受到抑制,而是在经过短暂的诱导后再降低.结论:hCG可能通过调节IGF-Ⅱ在滋养层细胞或滋养层细胞来源的绒癌细胞中的表达,进而影响细胞的侵入或浸润转移.

  • 宫外孕后穹窿穿刺血中HCG定量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晓丽;褚建国;侯朝晖;任琳;杨航燕;宋颖

    目的探讨宫外孕输卵管妊娠破裂后腹腔内出血患者阴道后穹窿穿刺血HCG 定量检测在临床应用价值,并对这一检测方法进行评价. 方法 2001年11月至2003年6月资料完整的宫外孕输卵管妊娠破裂后腹腔内出血患者28例,停经时间40~68 d,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3~5 ml,同时抽取静脉血2 ml均为研究组,与30例正常健康人未受孕者和36例正常妊娠40~70 d者静脉血进行对照. 结果宫外孕输卵管妊娠破裂患者后穹窿穿刺血中HCG 的水平明显高于其静脉血HCG 的水平(P<0.01),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HCG水平 (P<0.01),高于30例正常未受孕组HCG水平(P<0.01). 结论后穹窿穿刺血HCG定量检测能显著提高宫外孕的诊断率,可对宫外孕的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自然排卵与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排卵时阴道脱落细胞雌、孕激素受体的研究

    作者:焦丽雅;杨京京;刘斌

    目的:研究排卵期阴道脱落细胞的雌、孕激素受体.方法:自然排卵妇女、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促排卵妇女排卵期阴道脱落细胞,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图像分析技术进行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R)的定位和定量研究.结果:两组组内排卵前、后阴道脱落细胞ER比较均无差异;注射hCG后阴道脱落细胞的ER在排卵前和排卵后均较自然排卵组有明显增高;自然排卵组PR在排卵后较之排卵前明显升高.结论:排卵前后阴道上皮细胞ER无明显变化; hCG可提高阴道上皮细胞ER水平;排卵后阴道上皮细胞PR增加.

  • 脂多糖和地塞米松对雄性小鼠下丘脑Kisspeptin/GPR54表达的影响

    作者:茅江峰;黄炳昆;孙昭;韩钦;聂敏;伍学焱

    目的 评价脂多糖(LPS)和地塞米松(DEX)对小鼠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对10周龄的雄性C57/BL6小鼠进行去势手术(n=15),观察黄体生成素(LH)水平、下丘脑Kisspeptin及其受体GPR54表达水平的变化.根据不同处理方法,将去势后的小鼠分成3组(每组5只),分别皮下注射LPS(100 μg/kg,LPS组)、地塞米松(1mg/kg,DEX组)和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4周,从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水平观察这两种物质对LH水平、下丘脑Kisspeptin及其受体GPR54表达的影响.结果 LPS和DEX干预4周后,LH水平分别为(1.79±0.74) U/L和(2.19±0.60) U/L,均低于对照组的(4.87±1.25) U/L(均P<0.01).LPS干预去势成年雄性小鼠4周后,下丘脑Kisspeptin免疫组化积分为4.2±1.1,低于对照组的10.2±1.6(P<0.05);下丘脑GPR54免疫组化积分为3.6±0.5,低于对照组的6.2±1.8(P <0.05).DEX干预4周后,小鼠下丘脑视前区Kisspeptin及其受体GPR54的免疫组化积分均无明显改变(均P>0.05).结论 LPS通过下丘脑Kisspeptin/GPR系统抑制小鼠下丘脑-垂体-睾丸轴功能,而地塞米松抑制性腺轴功能的靶点不明确.

  • 卵巢低反应者减量降调节并控制Gn启动剂量的体外受精结局

    作者:陈艳;周爱莲

    目的:探讨减量降调节并控制促性腺激素(Gn)启动剂量在卵巢低反应(POR)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将2015年12月-2017年7月拟在广东省韶关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行IVF助孕的POR患者在黄体中期予1.0 mg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节后,随机分为A、B组,选择不同Gn启动剂量(A组Gn启动剂量150~225 IU,B组Gn启动剂量300~450 IU),对2组Gn总用量、Gn用药时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雌二醇(E2)水平、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数、可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等进行比较.结果:A组中获卵周期285个,B组中获卵周期292个,对获卵周期进行比较,A组较B组Gn用量减少(P<0.05),Gn天数长(P<0.05),hCG注射日E2平低(P<0.05),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数、可移植胚胎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临床妊娠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OR患者应用长效长方案促排卵行IVF-ET助孕,减量降调节并控制Gn启动剂量,能够改善患者的助孕结局并降低患者的促排卵药物治疗费用.

  • 下丘脑垂体性闭经应用HMG联合小剂量hCG促排卵成功妊娠4例分析及文献回顾

    作者:王海燕;李北氢;谷祝君

    目的:探讨下丘脑垂体性闭经患者应用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联合小剂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促排卵疗效.方法:对4例下丘脑垂体性闭经患者HMG联合小剂量hCG促排卵和单纯应用HMG促排卵进行比较,观察血清激素水平、卵泡生长发育及妊娠结局.结果:4例患者应用HMG联合小剂量hCG 8个周期和单纯应用HMG促排卵4个周期比较,新方案优势卵泡数1~4个,周期妊娠成功率50%,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均成功足月分娩.结论:HMG联合小剂量hCG促排卵能够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下丘脑垂体性闭经的患者,可减少优势卵泡的数目,减少多胎风险.由于例数较少,尚需大规模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 小剂量hCG联合hMG在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中促排卵的应用

    作者:王国萍;吴瑞芳;何芳

    目的:分析小剂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对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HH)患者促排卵的作用.方法:11例HH者(研究组)于月经第5天开始应用小剂量hCG(100~200 IU/d)联合hMG(150 IU/d)促排卵23个周期.5例HH者(对照组)于月经第5天开始仅应用hMG(150 IU/d)促排卵9周期.对2组HH患者周期应用hMG总剂量、连续刺激时间、诱发排卵日获得平均直径≥18 mm卵泡数、子宫内膜厚度、周期妊娠率进行比较.结果:①2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诱发排卵日获得平均直径≥18 mm卵泡数、子宫内膜厚度和周期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研究组和对照组促排卵周期应用hMG总剂量分别为(1 829.35±625.35) IU和(2 408.33±263.69) I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和对照组促排卵连续刺激时间分别为(15.04±2.94)d和(22.89±1.9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01).结论:小剂量hCG联合hMG对HH患者促排卵,在维持高周期妊娠率的前提下,可减少hMG用量和缩短促排卵连续刺激时间.

  • 重组人黄体生成激素与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对IVF-ET结局影响的对比研究

    作者:王松;陈雷宁;全松

    目的:比较黄体中期长方案垂体降调节中应用重组人黄体生成激素(r-hLH,Luveris)与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11月行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ET治疗的正常促性腺激素(Gn)水平患者28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加用外源性LH的不同分为HMG组和r-hLH组.其中HMG组共100个周期,r-hLH组共181个周期.比较2组在获卵数、受精率、优胚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内膜厚度、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和临床妊娠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HMG组总Gn刺激时间少于r-hLH组(P=0.049),前者hCG日雌二醇(E2)水平高于r-hLH组(P=0.033); HMG组OHSS发生率高于r-hLH组(P=0.016); HMG组受精率高于r-hLH组(P=0.000).2组在Gn总量、hCG日内膜厚度、获卵数、正常受精率、种植率、优良胚胎形成率以及临床妊娠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HMG相比,r-hLH可能具有更为安全的妊娠结局.

  • 控制性卵巢刺激药物对胎儿安全性的评价

    作者:倪郝

    评估不孕症治疗中常用的控制性卵巢刺激(controlled ovarian stimulation,COS)药物对胎儿的安全性极为重要.可利用的数据资料表明,未发现不孕症治疗中常用的COS药物有明显致畸性,并且不会增加出生缺陷率.然而,不孕症本身可能就是形成先天畸形的危险因素之一.综述COS常用药物、药物对胎儿的致畸性及其引起的胎儿畸形的类型.

  •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研究现状

    作者:姜李乐;曹国昌(综述);梁琳琳;张翠莲(审校)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一种外源性或内源性促性腺激素所致的综合征。主要与使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有关,偶见于使用氯米芬促排卵者,自然周期妊娠者较罕见。近年来,随着无排卵型不孕症发病率的逐年增高,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控制性超促排卵是必要步骤。OHSS渐渐成为辅助生殖技术(ART)常见具潜在危险的并发症。其不但影响胚胎着床发育,严重者还会危及患者生命。综述近几年来OHSS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预防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 促孕药不增加远期乳腺癌风险

    作者:引自《全球肿瘤快讯》

    尽管此前有研究显示,促孕药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一项大样本远期临床研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促孕药不增加乳腺癌风险。这项新研究中,研究者分析了9892名在1965~1988年期间接受不孕治疗的美国女性受试者资料,随访30年,38%的受试者接受了氯米芬治疗,10%接受了促性腺素类治疗。随访期间,受试者中共诊断749例乳腺癌。

  • IVF-ET过程中流产因素分析

    作者:王俊超;徐凤琴;罗海宁;马俊芳;张云山

    目的:探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TVF-ET)过程中引起患者流产的因素.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9年12月行IVF-ET且成功临床妊娠的患者1195例,其中流产患者203例,包括早期流产患者150例,为A组;晚期流产患者53例,为B组;持续妊娠及分娩患者992例,为C组.分别对3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超排卵(COH)情况、临床妊娠情况及是否行减胎等治疗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A组患者年龄、促性腺激素(Gn)总量明显高于C组;B组BMI明显高于A组、C组.A组ET后第14天β-hCG水平明显低于B组、C组而单胎妊娠率明显高于B、C两组,B组胎儿畸形率、减胎率明显高于A组、C组.3组患者注射hCG日发育卵泡数、获卵数、雌二醇水平及受精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BMI、大剂量Gn超排卵以及多胎妊娠和减胎术是IVF-ET时造成流产的重要因素,ET后14d血β-hCG水平偏低提示胚胎发育不良、早期流产的风险大.

56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