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期刊为您保价护航
-
您好,我们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期刊推荐
2、咨询绿色通道
3、医生论文咨询
-
现在咨询——先见刊后付款
请输入您想要咨询的问题......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承办的妇幼医学类实用性专业学术期刊,是国内以多媒体光盘与纸质导读同时发行的少数几份刊物之一。本刊为双月刊,2007年将逢双月1日出版。本刊宗旨是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反映我国妇幼医学领域临床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妇幼医学学术交流;以“存疑、思辨、争鸣、求证”为旗帜,始终坚持“尊重学术自由,提倡学术争鸣”的办刊原则。主要刊登妇幼医学领域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治经验、学术研究、技术改进,以及对妇幼临床工作,尤其对初、中级临床工作者有指导作用的实用性专家评论、学术会议专家讲座、手术过程录像等。本刊主要读者对象为妇幼临床工作者,各科临床医师及医学院校师生和有关科研单位人员。
1-3个月
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新颖性和逻辑性,有理论性和指导实践意义。
2.文稿要求论点鲜明、数据可靠、资料翔实、分析方法正确,语言精练、书写工整。
3.研究类文稿和综述、讲座稿件全文在5000字左右,临床经验交流稿件全文在3000字左右。文章格式请按照科技论文的写作要求(分前言、对象与方法、结果、讨论),研究类文稿应另附150~200字中、英文摘要,3~5个关键词。英文摘要还应包括文题、作者单位、作者姓名、邮政编码。中、英文摘要应采用结构式著录:含目的(Objective )、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
4.文稿(可用复印件)要求打印在16开白纸上,字迹清楚,简化字以国务院1986年10月重新公布的《简化字总表》为准。数字请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七个单位公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书写。计量单位请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外文需打字或用印刷体书写,并注明文种、大小写和正斜体。图请用白纸单面墨绘,尺寸应较计划刊出者大一倍。照片请用光面纸印出,要求清晰、层次分明。图和照片不得折叠和出现划痕,背面请注明图号、作者、文题和上下向。
5.文稿中摘编或引用他人作品,请按《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指明原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及其来源,在参考文献表中列出。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列入参考文献,必要时可在文中加注,说明作者、文题和来源。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引用处依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排序,并用方括号标注。
6.来稿请自留底稿,无论刊登与否恕不退稿。收到本刊收稿回执后3个月后未接到本刊采用通知时,作者可自行处理。
7.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以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删节。对内容的修改,应征得作者许可。如作者不允许对内容修改,务请在来稿中注明。
8.来稿请第一作者所在单位领导审核并附单位介绍信。来稿请勿一稿两投或多投,如该稿曾在学术会议上宣读或在内部刊物上刊出,或用其他文种发表过,请在投稿时加以说明。
9.来稿首页作者单位后请注明单位所在城市名称及邮编。此三项请列于首页正文下方,并用横线隔开。项目资助课题请注明资助单位及编号。为方便联系,请留电话号码或E-mail地址。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电子版)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电子版)杂志发文量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电子版)杂志总被引频次
热门常见问题
官网:http://zhfylcyxzz.yiigle.com。
推荐刊物均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正刊
可签署保密协议 ,不透露任何用户信息可跟踪进程,全程协议
1对1服务,7x24小时在线
14年经验沉淀,实体公司运营
目的 总结新生儿结节性硬化症(TSC)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13日,以高危儿,新生儿结节性硬化症待查,收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并确诊的1例新生儿TSC为研究对象.对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TSC文献复习的文献检索策略为:以"结节性硬化症""新生儿硬化病""心脏横纹肌瘤""tuberous sclerosis""neonate""neonatal cardiac tumor"为关键词,对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数据库及PubMed文献数据库建库至2017年4月,收录的关于TSC的文献进行检索,并总结其临床特点.本研究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 ①患儿,女性,生后30 min,入院诊断为高危儿,新生儿结节性硬化症待查.患儿在母亲孕龄为37孕周时,经胎儿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心脏横纹肌瘤";出生后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基本正常,头颅MRI检查结果提示"室管膜下结节",临床诊断为TSC.患儿入院后接受营养、支持治疗5 d,病情稳定,自动出院.电话随访至患儿生后5个月时,未出现抽搐及皮肤损害.②TSC相关文献检索结果显示,新生儿TSC常见临床表现为皮肤改变,其次为心脏、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少数接受基因检测的患儿可见TSC2基因复合杂合突变,但是亦有部分符合TSC临床诊断的TSC患儿,其基因检测结果为阴性.结论 对新生儿期无明显特征性临床表现的患儿,新生儿医师应加强对TSC的识别与筛查,避免漏诊与误诊.
目的 探讨输卵管积水所致不孕症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2010年8月至2015年3月,东南大学(徐州)生殖医学研究所收治的144例输卵管积水所致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腹腔镜下输卵管造口术.对输卵管造口成功者,根据患者意愿选择是否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对输卵管造口失败者,根据患者意愿选择是否切除积水输卵管,并均进行IVF-ET治疗.所有患者临床治疗结束后电话随访3年,了解患者妊娠情况.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对不同病变范围及不同治疗措施的4种情况下,不孕症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年龄、原发性不孕患者比例)及临床妊娠率进行统计学比较.本研究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与所有受试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①本研究144例不孕症患者中,输卵管造口术成功为95例,44例自愿接受IVF-ET治疗;输卵管造口术失败为49例,均接受IVF-ET治疗,自愿选择切除积水输卵管者为15例.②输卵管造口术成功而未接受IVF-ET治疗的51例不孕症患者中,单侧与双侧输卵管积水者的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3%vs 12.5%,χ2=0.000,P=1.000).③输卵管造口术成功,并且接受IVF-ET治疗的44例不孕症患者中,单侧输卵管积水者临床妊娠率(72.7%),显著高于双侧者(36.4%),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67,P=0.015).④输卵管造口术失败而接受IVF-ET治疗的49例不孕症患者中,保留与切除积水输卵管者的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9%vs 26.7%,χ2=2.474,P=0.116).⑤接受IVF-ET治疗的93例不孕症患者中,输卵管造口术成功者的临床妊娠率(54.5%),显著高于失败者(12.2%),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83,P<0.001).结论 对于输卵管积水所致不孕症,尤其是单侧输卵管积水者,宜采用输卵管造口术,并接受IVF-ET治疗.是否切除积水输卵管,可能对输卵管造口术失败后接受IVF-ET治疗的输卵管积水所致不孕症患者的疗效无影响.
目的探讨腹腔镜内环结扎术治疗儿童复发性腹股沟斜疝的优势及手术经验.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34例复发性腹股沟斜疝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例资料.根据本次入院采取的手术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腹腔镜组(n=19,采用腹腔镜内环结扎术)和开放手术组(n=15,采用疝囊高位结扎术).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χ2检验,对2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术中及术后情况等,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所有患儿监护人均于术前签署手术治疗知情同意书.结果 ①开放手术组患儿术后,3例出现阴囊血肿,1例出现医源性隐睾.2组患儿术后均未发生伤口感染、睾丸萎缩、阴囊积液及再次复发等其他并发症.②2组患儿中,男性患儿所占比例、月龄及初次手术为腹腔镜手术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0.0±10.7)min、(1.0±0.3)mL、(1.2±0.4)d、0,均显著短于或少于开放手术组的(44.7±24.5)min、(2.3±1.3)mL、(3.3±1.0)d、26.7%;其住院费用为(7547±820)元,则显著高于开放手术组的(5488±1218)元,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47、P=0.044,t=-3.859、P=0.002,t=-8.171、P<0.001,P=0.029,t=5.580、P<0.001).结论腹腔镜内环结扎术治疗儿童复发性腹股沟斜疝,具有安全有效、术中情况良好、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但住院费用相对偏高.
目的 探讨甲基丙二酸血症(MMA)的临床特征及其被误诊为血液系统疾病的原因,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方法 选择2016年11月2日及2017年2月25日,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收治的被误诊为血液系统疾病的2例MMA患儿为研究对象,其年龄分别为5个月与15岁.对这2例MMA患儿的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遗传代谢病基因Panel测序法对患儿家系进行致病基因突变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设定检索策略,以"甲基丙二酸血症""误诊""血常规""MMA"等为关键词,对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关于MMA的文献进行检索,设定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结果 ①患儿1于出生后1个月时误诊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5个月时确诊为MMA.其血液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HPLC-MS/MS)结果提示,丙酰肉碱(C3)浓度为3.2μmoL/L,C3/乙酰肉碱(C2)为0.34,C3/游离肉碱(C0)为0.22;尿液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检测结果提示,尿甲基丙二酸值为20μg/μmoL肌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为40μmol/L.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血红蛋白(Hb)为105 g/L.其基因检测结果提示,基因突变位点为MMACHC c.80G>A/c.609G>A.该例患儿终被确诊为MMA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属于cblC型.②患儿2于出生后6个月误诊为血小板减少,15岁时确诊为MMA.其血液HPLC-MS/MS检查结果提示,C3浓度为7.22μmo/L,C3/C2为0.32,C3/C0为0.82;尿液GC/MS检测结果提示尿甲基丙二酸值为14.02μg/μmoL肌酐;血清Hcy浓度为80μmol/L;血常规检查结果提示Hb为103 g/L,血小板计数为85×109/L.其基因检测结果提示,基因突变位点为MMACHC c.482G>A/c.609G>A.该例患儿终被确诊为MMA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属于cblC型.③2例患儿均被误诊为血液系统疾病并采取输血、给予铁剂和激素等对症治疗,均无明显临床疗效.2例患儿确诊为MMA后,给予羟钴胺肌内注射(1 mg/d),以及左卡尼汀、甜菜碱、亚叶酸钙口服治疗1个月,复查血常规结果提示各项指标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并且病情稳定.结论 MMA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部分患儿易误诊为血液系统疾病,血液HPLC-MS/MS、尿液GC/MS和基因检测是诊断MMA的有效方法.
目的探讨双胎贫血-红细胞增多序列征(TAPS)的临床特点,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选择2016年5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CDA)TAPS新生儿(新生儿1、2)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本对TAPS新生儿的临床病例资料,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本研究对TAPS文献进行复习时,设定检索策略为:以"双胎贫血红-细胞增多序列征"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检索TAPS相关文献,检索时间设定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18年8月31日.总结TAPS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治疗与预后.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 ①对本对TAPS新生儿母亲的临床资料采集如下:29岁,自然受孕,G1 P0,孕龄为11+6孕周时,于本院建卡进行定期产前检查,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病史20+年(接受定期随访);孕龄为16+5孕周时,超声检查提示MCDA双活胎.于孕龄为36+4孕周时发现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予以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保肝及降胆汁酸等治疗1 d后,经剖宫产术分娩一对活男婴.②对本对TAPS新生儿的临床资料采集如下:均为男性,出生胎龄为36+5周.其中,新生儿1:出生体重为2420 g,生后1、5、10 min Apgar评分均为10分,生后1 h+58 min转入本院新生儿科,全身皮肤红紫,胃管内反复抽出咖啡色胃液,穿刺部位、脐带残端可见渗血.转入本院新生儿科时,血红蛋白(Hb)值为278 g/L,血细胞比容为78.4%,网织红细胞百分比为3.0%,诊断为红细胞增多症等.新生儿2:出生体重为1870 g,生后1、5、10 min Apgar评分均为10分,生后34 min转入本院新生儿科,全身皮肤苍白、反应差,竖颈差,四肢肌张力减低,原始反射减弱,转入本院新生儿科时,Hb值为63 g/L,血细胞比容为21.2%,网织红细胞百分比为39.7%,诊断为重度新生儿贫血等.新生儿1、2的Hb差值为215 g/L,并且新生儿2与新生儿1网织红细胞百分比的比值为13.2,确诊为TAPS双胎新生儿.新生儿1、2均合并多系统并发症,分别予以部分换血、输血治疗后好转出院,生后随访1年,生长发育均正常.③文献复习结果:按照本研究设定的文献检索策略,共计检索出7篇报道TAPS研究的文献,涉及25对(50例)TAPS新生儿/胎儿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等方面研究.其中,受血儿均表现为多血貌,供血儿均表现为贫血貌.50例TAPS新生儿/胎儿的治疗结局为:37例(74.0%)好转出院,1例(2.0%)纳入原始研究时尚未娩出,9例(18.0%)死亡,2例(4.0%)因严重并发症放弃治疗后结局不详,1例(2.0%)新生儿因气腹征转院接受进一步治疗后失访.在37例好转出院的TAPS新生儿中,4例(10.8%)合并低白蛋白血症,4例(10.8%)合并神经系统损害,22例(59.5%)合并心血管系统并发症,14例(37.8%)合并呼吸系统并发症,14例(37.8%)合并新生儿黄疸;对其均缺乏长期随访,长期预后均不详.结论国内报道的TAPS多于生后才被确诊,新生儿临床特点主要为MCDA新生儿的生后Hb差值大(>80 g/L),而羊水量差异不明显,可合并多系统并发症,其长期预后目前尚不明确.对MCDA新生儿的大脑中动脉峰值流速(MCA-PSV)测定与胎盘超声检查,可协助临床于产前尽早诊断TAPS.
目的比较不同策略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5月31日,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103例CS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CSP治疗方案将其分为3组:A组[n=26,采取甲氨蝶呤(MTX)+手术治疗],B组[n=35,采取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手术治疗],以及C组(n=42,采取单纯手术治疗).根据MTX治疗方式的不同,将A组患者进一步分为A1亚组(n=12,采取孕囊局部注射MTX+手术治疗),A2亚组(n=14,采取肌内注射MTX+手术治疗).收集A、B及C组CSP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对于治疗前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住院时间、出院时血清β-hCG水平下降比例等呈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并采用Bonferroni法调整检验水准.A、B及C组患者术中大出血、术后宫腔黏连、妊娠组织残留发生率等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并调整检验水准.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 ①A、B及C组CSP患者的年龄、孕次、既往剖宫产术次数、孕龄、阴道流血及下腹疼痛发生率、孕囊直径、残存宫腔壁厚度、宫腔壁厚度≤3 mm所占比例、胎心搏动发生率及浅表型、部分型、完全型CSP所占比例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B及C组患者治疗前血清 β-hCG水平分别为120004 IU/L(16720~181727 IU/L)、38219 IU/L(23194~100029 IU/L)、22557 IU/L(9113~49573 IU/L),3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87,P=0.007).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的结果显示,A组患者治疗前血清β-hCG水平明显高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266.000、262.000,P=0.013、0.009).③A、B及C组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大出血发生率、出院时血清β-hCG水平下降比例分别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1.010、9.786、37.590,P<0.001、=0.044、<0.001).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的结果显示,A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长于B、C组,C组患者术中大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A、B组患者出院时血清β-hCG水平下降比例均显著高于C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时间:U=170.000、176.000,均为P<0.001;术中大出血:P=0.014;出院时血清 β-hCG水平下降比例:U=171.000、412.000,P<0.001、=0.001).A1亚组中,无一例患者发生术中大出血.A1亚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长于B、C组,出院时血清β-hCG水平下降比例显著高于A2亚组及B、C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53.000、43.000、37.000、100.000、36.000,P<0.001、<0.001、=0.016、=0.018、<0.001).④A、B及C组患者术后1个月妊娠组织残留发生率分别为0(0/26)、2.9%(1/35)、21.4%(9/42),术后6个月宫腔黏连发生率分别为0(0/26)、20.0%(7/35)、0(0/35),A、B及C组术后1个月妊娠组织残留、术后6个月宫腔黏连发生率分别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250、14.590,P<0.001、=0.004).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的结果显示,C组患者术后1个月妊娠组织残留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B组患者术后6个月宫腔黏连发生率明显高于A、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016、0.002).结论局部或全身注射MTX联合手术治疗CSP,疗效可靠、并发症少.由于UAE联合手术治疗CSP可对患者生育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临床应谨慎选择.因为本研究仅为回顾性分析,采取局部或全身注射MTX、UAE等不同方案治疗CSP的疗效,仍然有待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TCS)手术全身麻醉维持中,对机体正常呼吸及循环功能的维持作用.方法 选择2018年9月25日,因"发现骶尾部包块3+个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时,采取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维持的1例TCS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该例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对其手术麻醉维持方案及其效果进行总结.对儿童TCS手术麻醉维持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时,设定检索策略为:分别以"脊髓栓系综合征""儿童""麻醉""tethered cord syndrome""pediatric"及"anesthesia"为中、英文关键词,在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检索儿童TCS手术麻醉维持相关文献,检索时间设定为2007年1月1日至2018年10月1日.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 ①病史采集及辅助检查结果:本例患儿为男性,3+个月龄,发现骶尾部包块3+个月,其他发育正常.MRI检查结果显示,骶管增粗,L4至S3平面骶管后部可见梭形脂肪信号影(4.0 cm×1.2 cm×1.3 cm).②手术治疗方案:对本例TCS患儿进行脊髓黏连松解术+椎管内外巨大占位切除术,采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ONM)技术,对患儿运动诱发电位(MEP)、肌电图进行监测.③手术麻醉诱导及维持方案:对本例患儿TCS手术采取8%七氟烷潮气量法,并静脉注射舒芬太尼5μg、顺阿曲库铵2 mg进行麻醉诱导.同时,采用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5~1.0μg/(kg·min)联合瑞芬太尼0.15~0.20μg/(kg·min)进行麻醉维持,麻醉维持时间为5.1 h.患儿术后未发生低血压、心率降低等不良反应,拔管顺利,术后第4天顺利出院.④文献复习结果:按照本研究设定的文献检索策略,共计检索出5篇文献报道儿童TCS手术麻醉维持方案,涉及277例TCS患儿.这277例TCS患儿接受手术治疗时,手术麻醉维持方案为静脉注射丙泊酚或吸入异氟烷或二者联合使用;手术过程中,除1篇文献报道27例患儿应用IONM技术外,其余均未应用IONM技术;其麻醉维持时间均较短,为50~260 min.结论 对于术中需持续使用IONM、手术时间长的儿童TCS手术,可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维持,但是需联合使用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等.对于右美托咪定用于儿童TCS手术麻醉维持的剂量选择,仍然需要大样本、患儿长期预后随访进一步研究、证实.
目的 探讨新生儿心包积气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经过,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选择2018年4月21日,于四川省妇幼保健院经剖宫产术分娩后约10 min时,出现气促、呻吟、面色青紫,立即在吸氧下转入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治疗的1例生后1 h+22 min心包积气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该例新生儿的临床病例资料,对其临床特征和诊治经过进行总结.本研究对新生儿心包积气文献进行复习时,设定的文献检索策略为:以"新生儿""心包积气""neonate"及"pneumopericardium"为中、英文关键词,在PubMed数据库、Wily Online Library、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检索新生儿心包积气相关文献,检索时间设定为2008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总结心包积气新生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对本例心包积气新生儿的研究结果如下.①病史采集:本例新生儿为男性,出生胎龄为36周,无胎膜早破、宫内窘迫及羊水粪染病史,出生体重为2750 g,生后1、5、10 min Apgar评分分别为9、10、10分.②入院相关检查结果:胸部X射线摄片检查结果提示湿肺合并感染可能,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待排查;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提示呼吸性酸中毒;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血常规、C反应蛋白、电解质检查结果,以及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③治疗与转归:本例新生儿经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治疗后,出现大量心包积气,合并气胸、纵隔气肿、间质性气肿、皮下气肿等其他气漏综合征症状,并且合并心包填塞、心排血量低症状.临床对该例新生儿并未立即进行常规心包穿刺术,而是采取胸腔穿刺术+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接受此方法治疗后,心包积气于24 h内被完全吸收.新生儿住院治疗30 d后,治愈出院.文献复习结果如下,共计检索14篇新生儿心包积气相关文献,涉及15例心包积气新生儿.其中,8例新生儿未合并心包填塞,除1例因为大量心包积气采取心包穿刺术治疗外,其余7例均采取吸氧处理,8例均治愈出院.另外7例合并心包填塞新生儿均进行心包穿刺术,其中6例进行穿刺术后持续引流,4例联合胸腔穿刺术,2例因放弃治疗后死亡,其余5例均治愈出院.这5例治愈出院新生儿中,2例心包穿刺术失败,失败后,其中1例采取HFOV+胸腔穿刺术及术后引流治疗,1例采取胸腔穿刺术及术后引流+间歇指令通气(IMV)治疗,均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结论对于生命体征、心脏血液动力学稳定的心包积气新生儿,甚至合并心包填塞时,建议首先采取保守治疗策略.胸腔穿刺术+HFOV治疗,可能对改善新生儿心包积气有效,同时又可避免心包穿刺术可能导致的风险.
目的 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肺部超声表现,探讨肺部超声检查对于NRDS患儿的病情评估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69例NRDS早产儿,以及同期于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55例非肺部疾病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并分别纳入NRDS组与对照组.对所有患儿于治疗前、对NRDS组患儿于治疗72 h时,分别进行肺部超声检查.总结、分析NRDS组患儿肺部超声表现.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超声检查结果;采用配对χ2检验,比较NRDS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72 h时肺部超声检查结果.2组患儿性别构成、胎龄及出生体重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审批文号:伦审2014[5]号),并获得所有患儿监护人的知情同意.结果 ①NRDS组患儿的肺部超声表现主要包括肺实变、胸膜线异常、A线消失、胸腔积液、白肺及肺搏动等.随着病情好转,NRDS组患儿肺部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其肺实变范围逐渐缩小、支气管充气征减轻、胸膜线恢复正常及逐渐出现A线.②NRDS组患儿肺实变、胸膜线异常、A线消失、胸腔积液、白肺及肺搏动发生率分别为100.0%(69/69)、100.0%(69/69)、100.0%(69/69)、14.5%(10/69)、91.3%(63/69)及76.8%(53/6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0/55)、0(0/55)、0(0/55)、5.5%(3/55)、0(0/55)及9.1%(5/55),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2组患儿B线存在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NRDS组新生儿治疗72 h时,肺部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肺实变、胸膜线异常、A线消失、白肺及肺搏动发生率分别为40.6%(28/69)、36.2%(25/69)、26.1%(18/69)、17.4%(12/69)及20.3%(14/69),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而B线存在比例(30.4%,21/69)则显著高于治疗前的13.0%(9/69),并且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024、42.023、49.020、49.020、37.026、10.083;均为P<0.001);胸腔积液发生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RDS患儿肺部超声表现可反映其病情.肺部超声检查对于评估NRDS患儿肺部情况,具有及时性、无创性、可重复性及无场地限制等优点.
目的 探讨在凶险性前置胎盘(pernicious placenta previa)高危孕产妇剖宫产术分娩中发生大出血时,应用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IOCS)技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5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产科采取剖宫产术分娩发生大出血时,接受IOCS技术治疗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孕产妇64例为研究对象.对本组64例孕产妇剖宫产术前和术后相关血液学指标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观察其IOCS的自体血液回输量、输血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妊娠结局.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2013伦理批第39号).本研究征得孕产妇本人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并且与其签署《自愿接受回收式自体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结果 ①术后与术前相关血液学指标比较:本组64例采取剖宫产术分娩发生大出血孕产妇在剖宫产术后,血常规检测结果显示,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Hb)水平、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t=9.25、9.66、9.64、6.95,均为P<0.001).其凝血功能检测结果显示,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较术前显著延长,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则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t=-3.75、-4.16、4.20,P=0.001、<0.001、<0.001);肝、肾功能检测结果显示,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肌酐浓度,均较术前显著升高,而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水平及尿素氮浓度,则均较术前显著降低,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8、-2.07、14.96、10.72、11.89、2.13,P=0.024、=0.048、<0.001、<0.001、<0.001、=0.042),但是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②自体血液回输量:本组64例孕产妇剖宫产术中,采取IOCS的自体血液回输量为650 mL(200~1350 mL).③不良反应:本组64例孕产妇均未发生发热、蛋白尿、凝血功能异常等输血不良反应.④妊娠结局:本组64例孕产妇分娩的64例新生儿的生后1 min Apgar评分为(9.3±1.3)分,术后母儿情况良好,而且无一例新生儿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结论 采取IOCS技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高危孕产妇剖宫产术分娩大出血,既可使孕产妇自身血液资源得到有效回收、利用,节约血液资源,亦可降低孕产妇发生异体输血不良反应风险,避免输注异体血液导致的传染性疾病,是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自体血液回收输血措施.对于IOCS技术是否值得在产科凶险性前置胎盘高危孕产妇的剖宫产术分娩发生大出血时推广应用,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而且没有设置对照进行研究,因此尚需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研究、证实.
目的 探讨基于体重的格拉司琼剂量,对于改善腰麻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作用及其低有效剂量确定.方法 选择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进行择期剖宫产术分娩的14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A组(n=49,静脉缓慢注射格拉司琼40μg/kg),B组(n=49,静脉缓慢注射格拉司琼20μg/kg)和C组(n=48,静脉缓慢注射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3组受试者分别于腰麻开始前5 min,根据组别按照上述措施进行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及χ2检验,对3组产妇一般临床资料、手术相关参数及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统计学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对3组受试者腰麻后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BP)和心率变化进行统计学比较;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母婴结局等.本研究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并取得受试者知情同意.结果 ①3组产妇年龄、身高及体重等一般临床资料,感觉平面达T6时间、手术时间、低血压发生率与发生次数、去氧肾上腺素及阿托品使用总量等手术相关参数,以及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产妇腰麻后不同时间点(0、3、6、9、12、15、18、21、24、27、30、33、36、39、42、45 min)的MABP及心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5.606,P<0.001;F时间=4.297,P<0.001).3组产妇腰麻后的MABP及心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处理=1.103,P=0.335;F处理=0.706,P=0.496).③本研究产妇术中,均无QT间期延长,无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娩出新生儿均未发生心动过缓、低体温及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等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及不良结局.结论 择期剖宫产术分娩产妇腰麻前,经静脉缓慢注射20μg/kg或40μg/kg格拉司琼,均不能有效改善腰麻所致的剖宫产术分娩中的产妇低血压.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晚孕期血脂浓度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产科门诊接受产前检查的108例晚孕期GDM孕妇为研究对象,纳入观察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同期在同一家医院接受产前检查的晚孕期健康孕妇108例,纳入对照组.采用成组t检验,对2组晚孕期孕妇血脂指标,如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进行比较.根据观察组GDM孕妇孕期的体重增加值,将其进一步分为体重增加过多亚组、体重增加合适亚组、体重增加不足亚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观察组3个亚组GDM孕妇晚孕期血脂浓度进行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2017-9-1),分组征得受试者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①观察组与对照组孕妇年龄、孕龄及孕期体重增加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GDM孕妇晚孕期血清TC、TG、LDL-C浓度,分别为(7.49±0.69)、(3.64±0.56)、(3.93±0.49)mmol/L,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2±0.41)、(2.13±0.39)、(2.81±0.17)mmol/L,而血清HDL-C浓度为(1.62±0.22)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6±0.16)mmol/L,2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63,P<0.001;t=4.981,P<0.001;t=4.795,P<0.001;t=-2.736,P=0.007).③根据观察组108例GDM孕妇孕期的体重增加值,将其分为体重增加过多亚组、体重增加合适亚组、体重增加不足亚组,分别为38、42及28例.观察组3个亚组GDM孕妇晚孕期血清TC、TG及LDL-C浓度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587,P=0.020;F=6.164,P=0.030;F=14.266,P=0.001),并且体重增加过多亚组孕妇上述3个指标均为高.但是,3个亚组GDM孕妇晚孕期血清HDL-C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孕妇更容易发生脂代谢异常,尤其是孕期体重增加过多的GDM孕妇,其晚孕期血脂浓度更高.产科医师应加强对GDM孕妇进行合理营养饮食的宣传教育及孕期体重管理,这不仅有利于降低GDM孕妇晚孕期血脂浓度,还有利于减少其围生期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目的 探讨宫颈内口成形术治疗完全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孕妇剖宫产术分娩大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8年5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确诊为完全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并且在剖宫产术分娩中采用宫颈内口成形术进行止血的56例孕妇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同期在本院因完全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进行剖宫产术分娩,并且于术中采用其他缝合止血技术进行止血的60例孕妇纳入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组孕妇围手术期结局指标,其中2组孕妇产后大出血率、术中输血率、止血治疗有效率等比较,采用χ2检验;2组孕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2014)伦审批第(27)号].结果 ①2组孕妇年龄、孕次、产次、孕龄及剖宫产术分娩史、既往宫腔操作史和急诊剖宫产术分娩者所占比例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孕妇止血治疗有效率为92.9%(52/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44/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73,P=0.003).③研究组与对照组孕妇产后大出血率、术中输血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41.1%(23/56)与43.3%(26/60)、28.6%(16/56)与25.0%(15/60)、(66.7±22.5)min与(69.5±22.0)min、(4.6±1.1)d与(5.1±1.6)d、(2.09±0.09)万元与(2.22±0.11)万元,2组上述指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62,P=0.805;χ2=0.194,P=0.661;t=0.661,P=0.510;t=1.852,P=0.067;t=0.935,P=0.356).2组孕妇无一例发生手术及大出血相关并发症.结论 采用宫颈内口成形术,对完全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孕妇剖宫产术分娩大出血进行止血治疗,安全、有效.因本研究仅为回顾性研究,该技术在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还需要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证实.
目的 探讨采用共词分析法对基于文献报道的国内外新生儿重症监护领域超药品说明书用药(OLDU)现状,旨在为该领域OLDU研究提供方向.方法 本研究以"新生儿重症监护""超说明书用药"为中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同时,以"neonatal intensive care""off-label drug"为英文关键词,在MEDLINE数据库中进行检索.设定文献检索时间为各个数据库建库至2018年6月31日.选择由此获取的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的42篇新生儿童症监护领域OLDU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其中,中文文献为3篇,英文文献为39篇.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6软件对39篇英文文献关键词进行录入、整理.由于该领域中文文献数量太少(3篇),无法建立中文文献的关键词共现矩阵,故仅对英文文献关键词进行提取.对纳入研究的39篇英文文献提取关键词后,继续采用该软件建立关键词共现矩阵,使用Ucinet 6.2绘制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并进行新生儿重症监护领域OLDU共词分析.结果 自纳入本研究的新生儿重症监护领域OLDU的39篇英文文献中,提取关键词共计18个,早的文献发表于1999年,并且进行这方面研究文献的数量呈逐年升高趋势.新生儿重症监护领域OLDU英文文献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显示,位于图谱中心的是"neonate(新生儿)""off-label drug(超说明书药物)"和"preterm(早产儿)";其次"audit(审查)""antibiotic(抗菌药物)""inhaled nitric oxide(吸入一氧化氮)"也是较为热门关键词.此外,关键词"pharmacokinetics(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位置虽然偏离核心关键词,但是与关键词"neonate(新生儿)"的联系较为紧密(连线较粗).结论 新生儿重症监护领域OLDU相关问题并不少见,国外对该领域的关注时间较长、研究范围覆盖面较广.我国对该领域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目前需要加强对新生儿重症监护领域OLDU的重视和关注,并开展相关临床试验,以保障新生儿患者用药安全.
CXC趋化因子配体(CXCL)3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一种低相对分子质量的生物活性蛋白质,主要通过招募和活化多种表达CXC趋化因子受体(CXCR)1、2的细胞,参与细胞迁移、侵袭及血管新生等调控,在妊娠相关疾病、肿瘤、心血管疾病及肺部疾病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阻断CXCL3或CXCR1、2信号传导通路,可抑制细胞迁移、侵袭、血管生成、肿瘤发生及纤维化等病理生理过程,这可能成为多种疾病的潜在防治靶点.笔者拟就CXCL3与妊娠相关疾病、肿瘤、心血管疾病及肺部疾病关系的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旨在发现CXCL3在上述疾病发病机制中的具体作用,为临床采取新策略诊断及分子靶向治疗上述疾病提供参考.
子宫内有细菌存在,并且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母胎间菌群转移的具体作用机制迄今尚未阐明.胎儿肠道菌群的主要来源除了母体血液、胎盘和羊水外,母体肠道亦可能是胎儿肠道菌群的主要来源之一.母体肠道菌群通过血液等途径转移至子宫内,再经过胎盘血液循环和羊水等途径转移至胎儿肠道和免疫系统.母体孕期肠道菌群的结构与数量,可对孕妇及其子代肥胖、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和血压调节产生影响.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有助于更深入探讨母体肠道菌群失调及其子宫内转移与母胎疾病之间的关系,为胎源性疾病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笔者拟就母体肠道菌群失调及其子宫内转移对母胎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心脏作为对于力学刺激极度敏感的器官,力学应力刺激在心脏发育及心脏病理性重构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近年研究的不断深入,力学信号的传导及相关调控机制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YAP/TAZ作为一对新近阐明的转录辅助激活因子,将细胞内、外刺激对于心脏的调控联系在一起.已有研究结果证实,YAP/TAZ及相关的Hippo信号通路参与心肌细胞的发育及发展,并且参与心脏病理性重构及多种病理进程.笔者拟对心脏发育和心脏病理性重构中YAP/TAZ介导的调控机制进行综述.
B族链球菌(GBS)是导致多种不良妊娠结局的病原菌,也是引起新生儿败血症、脑膜炎等并发症及导致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导致GBS感染的血清型共计分为10种.围生期孕妇GBS筛查,可为临床对孕妇及时采取产时抗菌药物预防(IAP)措施,预防围生儿GBS感染提供参考依据,并有效降低围生儿GBS感染率.GBS疫苗作为预防GBS感染的一种简便、安全策略,日益受到重视.接种GBS疫苗是目前有可能通过母体免疫预防新生儿GBS感染的措施,但是对新生儿晚发型GBS感染无预防作用.笔者拟就围生期GBS感染导致的不良妊娠结局,GBS感染的危险因素、地域差异及其诊断、治疗与GBS疫苗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目前严重困扰育龄期女性的常见疾病,因其发病机制复杂,病因尚未阐明,以及其易种植、复发等类似肿瘤的特性,迄今尚无确切诊治手段.新研究发现,EMs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与T细胞免疫密切相关.CD4+T细胞的2个重要亚型,辅助性T细胞(Th)17与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Th17/Treg)失衡及其所致的腹腔内环境稳态失衡,均与EMs发生、病变程度及其导致不孕等临床特征有关.笔者拟就Th17/Treg与免疫内环境失衡在EMs中的新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玉犬踏雪随冬去,天蓬献瑞接春来!送走时光的星移斗转,笑看人间的花好月圆.值此辞旧迎新之际,《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编辑部全体同仁谨向在 2018 年为妇幼医学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专家、学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向长期指导、支持和关心本刊发展的各级领导及各位编委、广大读者致以衷心的感谢! 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事业发达、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年 | 期数 |
2019 | 01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
投稿后很快就进入初审,初审通过,外审1个月就直接录用。编辑很负责、很认真,电话咨询时有耐心的讲解各个问题,不错的期刊,可以去试试。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电子版)相对其他期刊还是比较容易中的,编辑很负责,有耐心,会指导你修改论文。
差不多1个月的时间久外审审回了,给的外审意见很专业,对文章的不住之处分析非常到位,还做了详细的批注。最后被录用了,很感谢编辑和审稿人。
杂志的审稿的速度很快,11月12日投的稿间,11月底初审通过,12月5号外审结束,10号修改提高,25号收录用通知。杂志的审稿过程很正规,不错的杂志,推荐。
审稿人很专业,给的文章建议很专业、有价值。编辑老师也很细心,不会放过任何错误的地方。整个投稿过程历经3个月,速度快,审稿流程规范,不错的刊物,值得投。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是国内比较权威的期刊,对文章的创新性有要求。从投稿到录用大概3个月的时间,但是见刊的时间比较长。
3月25号投稿,7月15号直接接收,2个多月一审结束,大修,修回后过了半个月就接收了。第一次投稿,还挺顺利的。
期刊对论文的质量要求比较高,论文资料要很丰富。审稿的速度快,文章投稿到录用大概3个多月的时间。
从投稿到接收3个月的时间,外审1个月内,给了很全面的修改意见,修回后,1个月复审,没过多少天后就录用了。
8月中旬投的稿,1个月后外审结束,给了修改意见,修回后12月拿到录用证明。第一次投稿,能中,真的很幸运,感谢编辑和审稿人。
6月28日投的稿,7月28日送外审,8月初打电话过来通知录用,历经2个月不到点,审稿的速度快。编辑很认真负责,会给你标注错误的地方,需要仔细地修改。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电子版)的审稿时间和见刊时间都要比其他核心期刊速度快。期刊喜欢有新颖性的文章。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4年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4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1.医学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已有论文-内部合作见刊
5.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客服正在输入...
自己投了一篇,从投稿到接收3个月时间。个人感觉:文章要求有创新,并且过程要详实、客观、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