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中华放射学杂志

中华放射学

中华放射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y 중화방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1201
  • 国内刊号: 11-214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郭启勇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子宫平滑肌瘤病经静脉延伸至右侧心腔一例

    作者:刘红;周合山;项晶晶

    患者 女,42岁.活动后胸闷、气促6个月,加重1个月.4个月前在外院诊断为子宫肌瘤,并行子宫全切术,术后病理证实为平滑肌瘤.

  • CT与MRI表现类似脑膜瘤的Rosai-Dorfman病一例

    作者:张凯;李传福

    患者 男,42岁,因头痛、头晕、恶心2个月入我院,曾于1年半前行腋窝淋巴结切除,但病理结果不详.体检见左侧耳廓有一紫红色结节.

  • 颅骨侵袭性成骨细胞瘤伴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一例

    作者:郑雷;史浩

    患者 男,16岁.3年前不慎伤及头部,当时无昏迷及皮肤裂伤,肿痛消失后伤处可触及肿块.1年前肿块开始增大,伴明显疼痛、发热等不适.

  • 单肺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二例

    作者:蓝日辉;曾庆思;何建行;肖东;陈国勤;邓宇

    例1 男,46岁.胸闷气促并进行性加重1年,伴双下肢水肿1个月.体检:口唇轻度发绀,双肺均可闻及湿哕音,以右肺明显,左下肺可闻及少许湿哕音.

  • 中纵隔巨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一例

    作者:丛振杰;肖大伟;林志军

    患者 女,63岁.因胸闷及心前区不适半个月入院.无明显咳嗽、咯痰、发热、胸痛等不适.体检:叩诊左下肺野呈浊音,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心前区无隆起,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 胸腺黄色肉芽肿一例

    作者:侯小霞;刘斯润

    患者 男,40岁.胸闷、气促5 d,活动后明显,不伴有胸痛.无明显咳嗽、咯痰,无发热.于当地医院行胸部CT检查提示有胸腔积液,行胸腔穿刺抽液,抽出血性胸水.

  • 多层螺旋CT诊断支气管内脂肪瘤二例

    作者:曹殿波;李叶;刘伟

    例1 男,74岁.因刺激性干咳1个月伴发热2周,体检发现右肺不张而入院.体检:一般状态尚可,双侧胸廓不对称,肋间隙不等宽,气管向右移位.

  • 呈团块状钙化的Askin瘤一例

    作者:任方远;李康印;李莎;郝晓东;高崎炜;李继军

    患者 男,16岁.左侧胸背部隐痛3个月余,在当地医院摄X线胸片发现左下肺阴影.病程中患者无发热及呼吸道症状;

  • 儿童肺黏液表皮样癌一例

    作者:李银业;葛权昌;王刚平;徐志宣

    患儿 女,13岁.因发热、咳嗽、咯脓痰20 d就诊,体检:体温38.7 ℃,精神不振,面色潮红,左肺呼吸音低,可闻及管状呼吸音,右肺呼吸音粗.胸部X线未见异常,行抗炎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但仍有咳嗽.

  • 喉原发性副神经节瘤一例

    作者:梁晓超

    患者 男,67岁.2年前因声音嘶哑,伴气促,偶有痰中带血入院,局部活检病理报告示少量鳞状上皮细胞,细胞形态较规则,未作治疗出院.

  • 原发性肺多发副神经节瘤一例

    作者:沈训泽;刘喜波;喻光懋

    患者 女,36岁,6 h前争吵后突然咯出鲜红色血约20 ml,无血块,无脓痰,伴轻度胸闷气促,自觉轻度腹痛.体检:体温37.9 ℃,呼吸20次/min;双肺听诊呼吸音粗,其他未见异常.

  • 心脏原发间叶肉瘤一例

    作者:周阳;陆敏杰;赵世华;胡盛寿;黄洁;吕凤英;刘蕾;王清峙

    患者 男,33岁.反复阵发性发热伴胸痛1个月余,每次胸痛均伴发热,38~39 ℃,对症处理后半天左右症状消失,既往体健.

  • 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抗凝引发的腹直肌鞘血肿二例

    作者:李晓光;张晓波;石海峰;金征宇

    例1 女,64岁.因反复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而长期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保持在治疗范围(2.0~3.0).

  • 小儿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并胸骨旁疝及肾囊肿一例

    作者:徐万峰;石杰;李克举;刘志坤;唐钧;石少华

    患儿 男,3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非痉挛性咳喘7 d,症状逐渐加重,于当地医院抗炎治疗无明显好转,遂来我院.

  • 左颞顶部毛囊癌一例

    作者:王喜军;王喜云;许芳;范向军;赵华

    患者 女,78岁.左侧颞顶部肿物3年余.近期流涎,言语欠流利,右侧肢体乏力.MRI见左侧颞顶部有一3.0 cm×3.6 cm×4.1 cm大小的类圆形囊实性混杂信号影,肿块包膜清楚,病灶边缘光滑锐利,肿块周围骨质侵蚀缺如,囊性肿块旁实性部分向颅内侵犯,压迫额颞顶叶,周围见大片状水肿带影,左侧侧脑室受压变小,左侧额颞叶脑沟裂受压变窄、变小,中线结构无明显移位.

  • 胸壁巨大恶性神经鞘瘤一例

    作者:江婷;邓星河;王晓红;孔庆聪;罗明月;董云旭

    患者 女,67岁.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左侧锁骨下方胸壁一肿块,1个月前肿物迅速增大,伴左上胸部隐痛,左肩关节活动受限.

  • MRI和DSA诊断及栓塞治疗巨大脾动脉瘤一例

    作者:祝玉芬;梁志会;田惠琴;陶冉;崔进国

    患者 男,55岁,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3年,体检发现腹膜后占位病变1个月入院.1个月前,外院B超检查疑胰腺体尾交界部囊性包块,CT诊断胰腺体尾交界部占位病变,考虑来源于胰腺.

  • 动脉血质子自旋标记与动态磁敏感对比MRI在急性脑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梅云;戴建平;程敬亮;高培毅;李少武;艾林;张玉梅;李树新

    目的 对比研究动脉血质子自旋标记(ASL)与动态磁敏感对比(DSC)MRI在急性脑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7例发病3 d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均采用3.0 T MR行脉冲式ASL和DSC MR检查.观察2种技术的灌注表现,包括灌注不足、正常灌注、延迟灌注、过度灌注等,采用Mann-Whitney检验做定性分析.在扩散加权成像显示的病变部位及对侧正常半球的镜像区域分别确定3个感兴趣区(ROI),测量信号强度并计算信号强度比(病侧/对照侧),并将结果 做配对t检验.结果 定性分析显示27例患者中,21例2种技术检查结果 一致(灌注不足14例,正常灌注5例,过度灌注2例).6例2种技术不一致,其中4例ASL显示灌注不足而DSC显示延迟灌注,2例ASL显示正常灌注而DSC显示延迟灌注,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定量分析示,2种技术的病侧与对照侧信号强度比值ASL为0.71±0.46,DSC为0.73±0.42,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性ASL技术在检测灌注异常时与DSC MRI有相似的敏感性;ASL可与常规MR检查相结合,为临床诊断急性缺血性卒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肝硬化患者脑基底节区MRI与MR波谱成像研究

    作者:邬海博;马林;蔡幼铨;李涛;李德军;梁丽

    目的 利用MRI及MR波谱成像(MRS)研究肝硬化患者是否伴发帕金森综合征的基底节区信号与代谢特征.方法 27例肝硬化患者进行MRI与基底节区MRS扫描,其中14例肝硬化患者伴发帕金森综合征.采集N-乙酰天冬氨酸(NAA)、肌醇(mI)、肌酸-磷酸肌酸(Cr)及胆碱复合物(Cho),分别计算NAA/Cr、mI/Cr及Cho/Cr的相对值.18名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对比.结果 27例肝硬化患者伴与未伴帕金森综合征组与正常对照组间的NAA/Cr的平均值分别为1.35±0.03、1.40±0.03、1.44±0.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6与0.87,P值均>0.05).13例未伴帕金森综合征组与正常对照组间苍白球的高信号强度值的平均值分别为1.04±0.003,1.03±0.002,mI/Cr平均值分别为0.63±0.01、0.61±0.02;Cho/Cr的平均值分别为0.82±0.03、0.80±0.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63、-0.52、-0.54,P值均>0.05).14例伴有与13例不伴有帕金森综合征组间苍白球的高信号强度值平均值分别为1.18±0.001,1.04±0.003,mI/Cr平均值分别为0.39±0.02、0.63±0.01;与Cho/Cr的平均值分别为0.68±0.01,0.82±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16、7.61、4.12,P值均<0.01).肝硬化患者高信号强度值与mI/Cr(r=-0.764,P<0.05)及Cho/Cr(r=-0.553,P<0.05)间呈负相关.结论 基底节区MRI与MRS对判断肝性脑病锥体外系受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脑电联合同步功能MRI在局灶性癫痫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志强;卢光明;田蕾;孙康健;谭启富;朱建国;聂聪;郝绍伟;姜黎;刘一军

    目的 探讨脑电监测模式的脑电同步功能MR成像(EEG-fMRI)技术在局灶性癫痫患者间期痫样放电引起的脑区激活情况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例局灶性癫痫患者进行EEG-fMRI数据采集;以间期痫样放电的事件相关设计模式对fMRI数据进行分析,观察癫痫放电引起脑激活的时空分布情况.并与MR结构成像病灶定位结果 进行对比.结果 12例患者中,共采集到10例患者的18次有效EEG-fMRI数据.与结构病灶相对比,11次数据显示定位结果 较好,5次结果 尚可,2次结果 不佳;其中6例患者2次采集的定位结果 相同.18次扫描结果 均显示激活大脑对侧的小脑有稳定的激活;10次结果 中丘脑有正激活信号,9次有位于典型的缺省状态分布脑区的负激活信号.结论 EEG-fMRI技术利用多模态神经成像技术的优点,在癫痫的研究方面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肝门部胆管癌多枚金属内支架置入治疗的应用分析

    作者:卢再鸣;梁宏元;郭启勇;温锋;刘兆玉;张军

    目的 探讨应用金属内支架治疗复杂型肝门部胆管癌,特别是侵犯肝内胆管的肝门部胆管癌的介入治疗方法 .方法 肝门部胆管癌45例,其中BismuthⅡ型12例、Ⅲa型17例、Ⅲb型10例、Ⅳ型6例.45例均先行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后实施胆管内支架置入术,分别以T、Y、X型或其组合方式留置2或3枚内支架.结果 45例患者内支架96枚全部置入成功,治疗后胆红素[(312±249)μmol/L]与治疗前[(51±42)μmol/L]相比明显下降(t=4.21,P<0.01),支架置入后30 d内病死率为2.2%(1/45).平均支架开通时间181.5 d(26~473 d),平均生存时间215.3 d(26~516 d).结论 对于复杂型肝门部胆管癌,胆管内支架治疗是一种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方法 .特别对病变侵犯肝内胆管的病例,应选择不同的穿刺路径及支架留置方法 ,尽可能解决更多肝段的胆管引流.

    关键词: 胆管癌 支架 存活率
  •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气胸发生率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钟涛;于红光;王勇;杨思福;王晓轩

    目的 分析影响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气胸发生率的因素.方法 观察162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患者气胸发生的情况(病灶直径1~6 cm),分析其出现的相关因素并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 术后CT发现气胸32例,发生率为19.8%.x2检验表明患者是否合并慢性肺阻塞性疾病(COPD)、病灶与胸壁的距离、穿刺针停留时间及病灶直径等4个因素与气胸发生率有关.其中COPD患者67例术后发生气胸22例(32.8%);病灶紧贴胸壁(48例)、病灶与胸壁距离<2 cm(55例)及病灶与胸壁距离>2 cm(59例)患者术后发生气胸分别为0、14(25.5%)、18例(30.5%);穿刺针在胸腔内停留时间<10 min(83例)、10~20 min(51例)、>20 min(28例)的患者术后发生气胸例数分别是8(9.6%)、10(19.6%)、14(50.0%)例;病灶直径<2 cm(65例)、2~4 cm(52例)、>4 cm(45例)的患者术后发生气胸分别是19(29.2%)、8(15.4%)、5(11.1%)例.其中前3项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是气胸发生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4.652,4.030,2.855).结论 当病灶离胸壁远,患者合并有COPD,病灶直径小的患者,穿刺前要充分考虑到气胸发生的可能,减少穿刺针在胸腔内停留时间,可使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气胸发生率大为降低.

  • 立体定位核芯针活检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黄强;葛玲玉;许顺良;林冰影;刘小蕉

    目的 探讨乳腺微小病变行立体定位核芯针活检(SCNB)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计算机辅助乳腺三维立体定位系统、弹射式活检枪和16 G核芯针,对47例乳腺X线发现的可疑恶性病变直接行穿刺活检,记录每例的临床和X线表现(钙化、结节、结构紊乱等)、穿刺活检诊断、外科术后病理诊断或随访观察资料.比较SCNB与外科手术二者的病理诊断结果 ,统计其诊断符合率.对照分析SCNB准确性与病灶X线表现的关系,分析SCNB成败、误诊原因.结果 欲行SCNB 47例,成功完成44例,未能完成3例.31例患者随后行外科手术,SCNB诊断与术后病理符合27例,4例SCNB与术后病理不符.结论 SCNB具有准确、快速、微创等优势,可减少手术活检数量,及早确诊乳腺疾病,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技术操作及相关问题的探讨

    作者:孙钢;金鹏;刘训伟;郝润松;谢志勇;李凡东;易玉海;张绪平

    目的 讨论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技术操作方法 及相关问题.方法 51例疼痛性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累及椎体69个.在X线监测下,经双侧椎弓根穿刺病变椎体,使用球囊扩张,改善椎体高度,骨水泥填充.术后观察疼痛缓解状况及骨折复位情况.结果 51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72 h内疼痛均明显缓解,无临床并发症.术前病变椎体前缘和中部平均丢失高度为(15±4)、(11±4)mm,术后矫正至(10±4)、(6±3)mm;Cobb角术前平均22°±6°,术后为12°±4°,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12、13.33、18.97,P值均<0.01).术后椎体高度平均恢复率(71.50±14.16)%,Cobb角平均矫正9.85°±4.31°.椎间隙少量渗漏1个椎体,椎体前软组织少量渗漏1个椎体,但无临床症状,其余椎体X线检查无明显骨水泥渗漏的表现.结论 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疗效,掌握好椎弓根穿刺、球囊扩张技术以及把握好骨水泥的推注时机是取得手术成功,降低并发症的关键.

  • 静脉溶栓联合导管碎栓和切栓治疗急性大面积肺栓塞

    作者:杨正强;施海彬;李麟荪;刘圣

    目的 评价静脉溶栓联合导管碎栓和切栓治疗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19例急性大面积肺栓塞患者,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肺动脉导管碎栓和静脉溶栓加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19例中4例加用了Straub Rotarex导管血栓旋切术.结果 19例共行21次治疗.18例经介入治疗后胸闷、紫绀症状均明显改善,肺动脉中央分支血流恢复通畅,血氧饱和度由术前平均86%(74%~96%)上升到治疗后的平均97%(94%~100%).肺动脉压力从术前的(33±5)mm Hg(1 mm Hg=0.133 kPa)下降到术后的(25±5)mm Hg(t=13.2,P<0.01).1例双侧肺动脉主干大块血栓栓塞的患者,介入治疗无效,后经胸外科手术取栓未能成功,患者死亡.4例成功地采用了Straub Rotarex旋切治疗肺动脉血栓,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采用导管碎栓和血栓旋切等介入技术联合静脉溶栓抗凝治疗,是治疗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的有效而且安全的方法 .

  • 血管内皮祖细胞移植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MRI实验研究

    作者:马占龙;滕皋军;麦筱莉;陈骏;孙军辉;张洪英;余辉;李国昭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探讨血管内皮祖细胞移植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可行性.方法 分离、鉴定并培养新西兰大白兔外周磁粒子标记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制备氧化铁(Fe2O3)-多聚左旋赖氨酸(PLL)并体外标记EPCs.用2.5 F球囊扩张并损伤兔右侧颈动脉血管内皮,对损伤血管进行局部EPCs移植,A组8只,移植Fe2O3-PLL标记的EPCs;B组3只,移植荧光标记的EPCs;C组5只为空白对照,局部注射生理盐水.细胞移植后4 d,所有实验兔用1.5 T MR仪进行活体颈动脉扫描,并任意选A、B、C组各1只,取受损伤血管做病理组织学检查,并与MRI信号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其余所有实验兔继续高脂饲料喂养,15周后对损伤血管做MR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EPCs的Fe2O3-PLL标记率>95%,A组标记细胞移植后4 d,MR T2*WI显示损伤血管壁呈明显低信号区,而B组和C组无明显异常信号改变;病理学检测显示A组损伤血管内膜有普鲁士蓝染色阳性细胞黏附,B组损伤血管内皮有强荧光表达,C组损伤血管内皮无表达.15周后,A、B组动脉粥样硬化形成(3/9)明显低于C组(4/4).结论 活体MR技术可示踪并检测EPCs在损伤血管内皮的黏附及分布;血管内皮祖细胞局部移植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 兔眼眶植入羟基磷灰石义眼台血管化的MRI评价

    作者:樊建中;孔祥泉;史河水;徐海波;刘定西;杜刚

    目的 用MRI研究兔眼眶内植入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义眼台血管化过程,探讨义眼台血管化MRI表现和特点.方法 12只新西兰白兔眼眶内植入直径12 mm HA义眼台,于术后第2、3、4、5、6周对所有手术兔行双眼MR平扫及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增强扫描,计算义眼台强化区体积与义眼台体积比值(VE/VHA),对结果 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并于第2、4周采用随机数字法抽取2只,第6周对剩余动物义眼台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术后第2、3、4、5、6周VE/VHA值分别为0.570±0.055;0.787±0.036;0.995±0.014;1.000±0.000;1.000±0.000.第2、3、4周VE/VHA值逐渐增加,均数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3.094,P=0),第4、5、6周均数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86,P=0.520).术后2周病理显示义眼台周边有纤维血管生长,第4、6周整个义眼台完全血管化.结论 MRI可直观、准确地评价义眼台血管化的程度和范围.

  • 计算机X线摄影图像的静止滤线栅伪影分析

    作者:王林;滕皋军

    目的 通过分析计算机X线摄影(CR)系统的采样频率和栅密度频率,提出尽可能有效避免滤线栅伪影出现的抑制方法 .方法 实际测试不同栅密度的滤线栅与不同规格的成像板(IP)匹配使用,得到不同效果的图像;模拟2种信号频率(即2种栅密度的滤线栅),采用3种采样频率[6、8、10图像空间分辨率(pixels/mm)],得到不同的模拟图像效果.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模拟图和实际图像,发现在采样频率正好等于信号频率的2倍时,可以得到正确的信号频率,图像清晰,无混淆现象.栅密度<4 LP/mm时,可较好地与14 in×14 in、10 in×12 in(1 in=2.54 cm)IP匹配使用.结论 CR系统与普通IP匹配使用合适的采样频率和栅密度频率,可以有效避免滤线栅伪影出现.

  • 开放源代码的经济型无线广域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的建设与临床应用

    作者:马坚;陆建环;周云波;马晓丹

    目的 建设一套价格低廉的基于Web的无线广域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方法 对Internet上的开放源代码MyFreePACS进行改进.结果 建设了一套基于Web的无线广域PACS系统,利用IE浏览器调阅处理医学数字图像通讯接口(DICOM)图像,实现了图像的显示、存储等功能,并可在院内实现无线移动查房和通过Internet广域网进行远程影像会诊.结论 利用免费的开放源代码构建基于Web的经济型PACS在中小型医院切实可行,具有实用价值.

  • 内容寻址存储在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中的应用

    作者:徐浩;辛海燕;楚宏硕;曲强;刘鲲

    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存储的数据具有存储空间大、内容固定、确认后不能修改、保存时间长及可随时调阅等特点[1].

  • 计算机辅助检测在医学影像领域的应用进展

    作者:徐岩;马大庆

    随着医学诊断和治疗模式的改变,放射诊断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体现在计算机辅助检测(compute aided detection,CAD)系统的应用上.

  • CT肺血管成像诊断肺血栓栓塞时的误诊原因及影像表现

    作者:赵殿江;马大庆

    CT肺血管成像(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现已成为诊断可疑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一线影像检查技术[1],Russo等[2]通过Meta分析认为CTPA应成为诊断PE的一个新的"金标准".

  • 鼻窦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诊断

    作者:杨本涛;王振常;刘莎;鲜军舫;刘中林;兰宝森

    目的 探讨鼻窦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经病理证实的鼻窦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影像资料.结果 发生于上颌窦者25例,前组筛窦3例,蝶窦2例.30例均可见病变向邻近的部位蔓延,压迫相应结构,但分界尚清楚,MRI较CT显示更清楚.CT表现为受累的鼻窦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大,窦壁骨质受压、变形,28例骨质不连续并形成缺损,以上颌窦内壁常见(21例),残端骨质伴硬化8例,内可见软组织肿块影,边界清楚,密度不均匀,其中10例见静脉石影;16例增强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内有散在、形态不一的明显强化区域.与脑组织比较病变在MR T1WI呈低信号4例,中等信号14例;在T2WI呈高信号16例,中等信号2例,但信号不均匀,其内可见形态及数量不一的低信号影;增强后病变呈显著不均匀强化,外观呈蜂窝状8例,斑驳状10例;8例动态增强扫描均显示渐进性强化.结论 典型骨质改变加静脉石可提示该病诊断;MR T2WI不均匀高信号、渐进性强化、斑驳状或蜂窝状表现,也是诊断该病的特征性征象;联合使用CT和MRI可为该病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准确、可靠的信息.

  • 正常人肝静脉变异的64层螺旋CT表现

    作者:张嵘;李勇;刘超;沈君;曾伟科;李洁婷;黄穗乔;梁碧玲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肝静脉成像技术显示正常人肝静脉变异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75例行腹部CT检查的无肝脏疾病患者,进行肝静脉成像扫描.观察肝静脉回流、肝静脉引流肝段的情况,并按3种解剖分型(Nakamura、Marcos及Kawasaki分型)分别对肝静脉进行分型.结果 肝右静脉单独汇入下腔静脉,肝左静脉和肝中静脉先汇合后再注入下腔静脉,占86.7%(65/75);肝右静脉、肝中静脉及肝左静脉分别单独汇入下腔静脉,占13.3%(10/75).肝右静脉Nakamura分型:A型占49.4%(37/75),B型占37.3%(28/75),C型占13.3%(10/75).肝中静脉Marcos分型:A型占56.0%(42/75);B型占24.0%(18/75);C型20.0%(15/75).肝左静脉Kawasaki分型:Ⅰ型占40.0%(30/75);Ⅱ型占60.0%(45/75).结论 正常人肝静脉变异率较高,多层螺旋CT静脉成像可提供细微的静脉系统分支图像.

  • 原发性肺浆细胞瘤一例

    作者:初建国;张清

    患者 女,49岁,4 d前在外院体检,CT扫描发现"右上肺肿块",诊为"右上肺中心型肺癌"来我院就诊.患者无任何症状.患者1年前曾行左侧甲状腺瘤切除术.

  • 肝脏内巨大胆管囊腺癌一例

    作者:宋爱芹;李万湖;李文武

    患者 女,52岁.1个月前偶然发现左上腹部有一肿物,无腹部发热,无恶心呕吐.体检:双侧锁骨上淋巴结未触及,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左上腹扪及一肿物,大小约18 cm×15 cm,质硬,无移动性浊音,全腹无压痛,肠鸣音正常.

  • 儿童肺纤维组织细胞型炎性假瘤一例

    作者:田昭俭;吴起嵩;李洪福

    患者 女,7岁.1周前活动后出现发热伴轻咳,体温39 ℃,无胸闷、憋气及呼吸困难.在当地医院对症治疗后高热仍反复,外院CT示左肺占位,即转本院就诊.

  • 肺癌的CT灌注成像与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及肿瘤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作者:邢宁;蔡祖龙;赵绍宏;杨立;徐白萱;王辅林

    目的 探讨肺癌的CT灌注参数与微血管密度(MVD)和由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FDG-PET)所得的标准摄取值(SUV)的相关性,评价CT灌注成像在反映肺癌肿瘤血管生成方面的价值.方法 对50例肺癌患者行CT灌注成像,计算病灶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渗透性(PS).其中14例行FDG-PET检查,测量病灶的SUV.取50例患者的病理标本作免疫组织化学CD34染色,计数MVD,将CT灌注参数与MVD及SUV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BF、BV、MTT及PS的平均值分别为97.30 ml·100 g-1·min-1,8.86 ml·100 g-1,6.75 s及34.52 ml·100 g-1·min-1;MVD平均值61.82个/高倍镜;14例患者的SUV平均值5.96.BF与SUV及MVD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27、0.543,P<0.05);MVD与BV及PS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75、0.346,P<0.05);MVD与SUV呈正相关(r=0.565,P<0.05).结论 CT灌注参数与MVD及SUV相关,是在体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理想方法 .

  • 12例类鼻疽的影像表现分析

    作者:俞安乐;陈海;李群

    目的 分析类鼻疽影像表现,以提高对其认识,减少误诊.方法 选择经血液、脓液及痰液培养证实的类鼻疽患者12例,均做了X线摄影,9例做了CT、2例做了超声检查.结果 12例中有10例出现肺部异常,X线胸片见两肺弥漫性片状阴影,呈部分融合;X线胸片及CT均见以肺叶或肺段为单位的大片致密影,密度均匀,CT尚可见空气支气管征;X线胸片显示以肺门为中心,向周围肺野呈放射状分布的条状模糊影;CT示双肺多发结节灶.X线胸片及CT均显示空洞及液平,并见单或双肺散在斑片状及颗粒样影;CT示胸腔后部弧形水样密度影等.肺外感染为眼眶、腰肌、肝脏和脾脏等部位脓肿各1例,髋关节破坏并周围脓肿1例.结论 类鼻疽影像学表现尚未发现特异性征象,但可以确定病变部位、范围、程度、数量等.确诊需依赖血液、脓液及分泌物培养.

  • 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在数字化胸片肺结节检出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徐岩;马大庆;贺文

    目的 评价计算机辅助检测(computer-aided detection,CAD)系统在数字化胸片肺结节检出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对放射科医师的辅助作用.方法 选取数字化胸片328例.由2名专家组医师应用IQQATM-Chest系统阅读具有结节样阴影的胸片,2人意见达成一致后标记结节的位置和大小并保存标记结果 ,将标记结果 作为金标准来评估CAD系统检测肺结节的能力.由8名不同年资的放射科医师首先独立阅读具有结节样阴影的数字X线摄影(DR)胸片并保存诊断结果 ,然后再应用CAD系统阅读胸片,将终结果 存入CAD系统.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和配对t检验来分析放射科医师应用CAD系统前后在肺结节检测能力上的差异.结果 在100例DR胸片中,金标准结节151个,CAD系统肺结节检测敏感性为78.1%(118.0/151),低年资放射科医师不用和应用CAD系统时,肺结节的检测敏感性分别为62.4%(94.2/151)和77.4%(116.8/151),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9和0.836,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年资放射科医师不用和应用CAD系统时,肺结节的检测敏感性分别为73.8%(111.5/151)和76.2%(115.0/151),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0和0.827,二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D系统能够辅助放射科医师提高肺小结节的检测敏感性,对低年资医师的帮助更大.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组对肺减容术前的形态学评估

    作者:刘芳;韩萍;刘芳;王建军;梁惠民;梁波;田志梁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容积再现技术(VRT)显示肺气肿组织佳的重组阈值区间,及其作为肺减容术(LVRS)靶区(拟行切除的肺气肿组织)显示手段的价值.方法 对56例拟行LVRS的肺气肿患者行呼气相肺部扫描,按照CT检查时间的先后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以-1024~-960 HU、-1024~-910 HU分别作为LVRS手术靶区的重组阈值区间,对A组的原始薄层图像行VRT重组,并将2种重组阈值的VRT图像分别与轴面图像、多平面重组(MPR)图像对比,确定显示LVRS靶区的佳重组阈值区间.B组根据A组选定的重组阈值区间进行VRT重组,计数并对比VRT与二维图像中直径≥3 cm的肺大泡在各肺叶的分布,应用配对t检验验证2种计数结果.结果 A组中以-1024~-960 HU作为肺气肿重组阈值区间的VRT图像对LVRS手术靶区显示较佳,与相对正常肺组织对比较鲜明,病变的程度、范围与二维图像符合程度高.B组中VRT图像与原始图像分析结果一致,对肺大泡的定位及计数结果 与原始图像基本一致,肺右上、右中、右下、左上、左下叶计数对比,二维图像分别显示:(4.22±2.09)、(4.44±2.59)、(2.18±0.92)、(3.54±2.03)和(4.40±2.42)个;VRT分别显示:(4.12±2.12)、(4.44±2.59)、(2.18±0.87)、(3.50±1.99)和(4.28±2.28)个(t值分别为1.98、0.00、1.77、1.76、1.81,P值均>0.05).结论 以-1024~-960 HU作为肺气肿组织的重组阈值,VRT成像可以准确显示肺气肿的分布类型,立体直观的显示LVRS手术靶区,为术前形态评估和术后效果预测提供了新方法.

  • 三氯甲基碳酸酯吸入中毒的临床及肺部影像表现

    作者:叶彩儿;叶民;陈伟建;刘再毅;吴恩福;杨运俊

    目的 探讨三氯甲基碳酸酯吸入后的临床及肺部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因三氯甲基碳酸酯泄漏吸入中毒17例患者的临床及肺部影像表现,并结合实验室检查指标,对三氯甲基碳酸酯损害肺部程度、进展及恢复情况进行探讨.结果 5例轻症患者,X线与CT仅表现为两肺野散在少许斑片影;12例中、重症患者中3例以两肺多发小片状、结节影为主,病灶部分融合;9例累及全肺,表现为两肺广泛分布的大小不等的类圆形结节影及小灶不规则模糊增密影,部分融合,伴有小叶间隔及支气管壁增厚.影像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 相符合.结论 三氯甲基碳酸酯吸入后,肺部X线片与CT可观察肺部病变、肺水肿程度、进展及恢复情况,可协助临床早期治疗及评价疗效.

  • 八例Askin瘤的影像诊断

    作者:张卫东;吴沛宏;崔春燕;李立

    目的 研究Askin瘤的影像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例Askin瘤的影像表现.8例均行X线检查,7例行CT检查,1例行MR检查,4例行核素骨扫描.结果 8例Askin瘤均表现为位于胸壁或胸腔的软组织肿物,其中左侧4例,右侧4例.6例大病灶密度不均匀,2例较小病灶内密度或信号均匀;CT扫描4例可见囊变、坏死区.CT、MRI、核素骨扫描共显示肋骨破坏6例,其中CT显示4例,MRI显示1例,核素骨扫描显示放射性核素浓集3例.胸腔积液6例.瘤肺交界面清楚1例,不清楚7例.8例病灶中均未见钙化.结论 Askin瘤影像学表现为胸腔或胸壁的软组织肿物,但不具有特异性,对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的胸壁肿物,应注意鉴别诊断.

  • MR血管成像在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价值并与DSA对照研究

    作者:冯敏;王书智;顾建平;孙军;毛存南;卢铃铨;殷信道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MR血管成像(MRA)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0例怀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了MRA和DSA检查,MRA采用二维时间飞越法(2D TOF).对MRA与DSA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MRA表现有:静脉充盈缺损(14例)、静脉闭塞和中断(8例)、静脉再通(3例)、侧支循环形成(25例).以DSA为标准,MRA诊断出所有病变,但有1例假阳性.结论 MRA作为无创性检查,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有效的检查方法 之一.

  • 64层螺旋CT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初步研究

    作者:王焱辉;张兆琪;吕飙

    目的 对比冠状动脉内超声(IVUS)检查的结果 ,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MSCTCA)在显示和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方面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 对15例可疑冠心病的患者进行64层MSCTCA检查,获取相关的数据,应用后处理技术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进行评估分析,并以3周内实施的IVUS结果 为金标准进行对比.同时,对2种方法 所获得的计量资料(即:血管段某一点的血管腔内面积、血管截面积)进行对比分析,获得直线回归方程(Y:IVUS值,X:64层MSCT值).结果 所有病例可用于评估的86个无明显狭窄冠状动脉样本中,IVUS显示有斑块病变的血管段为38段,64层MSCTA显示36段,2段诊断为正常血管.64层MSCTA对出现粥样硬化斑块节段诊断的敏感性为94.7%,特异性为100.0%,总符合率为97.7%,误诊率为0,漏诊率为5.3%,阳性预测值100.0%,阴性预测值96.0%.经Kappa检验,Kappa值为0.953,P<0.05.直线回归方程对于2种方法 所获得的管腔内面积:Y=0.817+0.832X,P<0.01;血管的截面积:Y=-0.331+1.019X,P<0.01.结论 64层MSCTCA在显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变时,能较为清晰地显示管壁斑块病变的构成情况,对于病变的类型及严重程度的评估比较准确和客观.对于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的门诊筛查和初步诊断,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 应用电子束CT评价Amplatzer房间隔缺损封堵器置入后形态变化

    作者:杨振文;戴汝平;白桦;陈瑶;张戈军;徐仲英;赵世华;黄连军;蒋世良

    目的 应用电子束CT(EBCT)观察Amplatzer房间隔缺损封堵器(ASO)置入后形态变化.方法 11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于封堵术后第1 d、3、6及12个月时行心电门控单层容积扫描,依据心脏解剖和ASO形态,选择3个观察层面,分别测量ASO左、右心房盘横径、腰部厚度和横径等指标;同时观察ASO的形态和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结果 术后3、6和12个月时,分别有8、8和4例完成复查.ASO在术后3或6个月时形态变化较大,与术后次日相比,主要是腰部厚度显著缩小(10例),术后1 d、3、6和12个月时ASO腰部厚度分别为(13.79±4.63)、(7.02±3.17)、(6.65±2.76)和(5.08±2.82)mm(P<0.05);左心房盘横径术后1 d、3、6和12个月时分别为(40.91±8.55)、(39.04±13.10)、(39.45±13.20)和(44.79±5.27)mm,右心房盘横径术后1 d、3、6和12个月时分别为(37.24±4.98)、(36.54±4.83)、(37.01±4.73)和(39.56±5.88)mm,腰部横径术后1 d、3、6和12个月时分别为(21.55±5.82)、(22.80±4.88)、(20.52±5.82)和(27.72±4.53)mm,左、右心房盘和腰部横径变化不显著(P>0.05).术后3、6和12个月时,分别有6、7和4例患者的ASO形态为优或良.在形态变化的同时,ASO位置发生变化.结论 EBCT能够直观、准确观察ASO各径线、形态和空间位置的变化过程.

  •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动态增强MRI表现与病理反应性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洁;张晓鹏;陆爱萍;欧阳涛;曹崑;孙应实;唐磊

    目的 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动态增强MRI(DCE-MRI)表现的形态学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与病理学反应性的关系.方法 45例乳腺癌患者经新辅助化疗结束后行乳腺DCE-MR检查及手术治疗.应用AW 4.2图像工作站观察残余肿瘤强化的形态和TIC类型(共3型).由病理科医师对乳腺癌化疗后手术标本的病理反应性进行评估,分为1~5级,5级为病理完全缓解,4级和5级为组织学显著反应.分析病理反应性级别与DCE-MRI残余强化的TIC类型、形态的关系,统计方法 采用精确概率法.结果 45例中病理反应性5级7例,4级16例,3级16例,1和2级共6例.20例Ⅰ型曲线中组织学显著反应者占70.0%(14/20),而6例Ⅲ型曲线均为组织学反应不显著者.TIC类型在不同的病理反应级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织学显著反应且有残余强化者共18例,其中非肿块性强化11例.残余强化的肿块(非肿块)形态表现在不同病理反应性分级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结论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DCE-MRI的形态及血液动力学表现特点与化疗后病理反应性相关.非肿块性强化和Ⅰ型TIC与组织学显著反应有关.

  • 乳腺病变动态增强MRI与血管生成的相关性

    作者:汤光宇;肖湘生;刘勇;姚冀平;李伟;赵文荣;李彭

    目的 探讨乳腺良、恶性病变MR动态增强(DCE)参数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对51例乳腺良、恶性病变患者行前瞻性DCE-MR检查,计算动态增强参数:大增强线性斜率(Smax)、增强峰值(PH)、峰值时间(Tpeak).所有病例手术病理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微血管密度(MVD)计数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分析各动态增强参数与乳腺癌MVD和VEGF表达的相关性.并比较29例乳腺癌与12例乳腺纤维腺瘤、10例乳腺病、10例癌旁正常组织MVD计数和VEGF表达的差别.结果 乳腺癌Smax(2.04±1.8;r=0.807,P<0.01)、PH(678±260;r=0.697,P<0.01)与MVD呈正相关,Tpeak(69±38)与MVD呈负相关(r=-0.425,P<0.05).乳腺癌组MVD计数[(65.09±15.81)个/200倍视野]明显高于纤维腺瘤组、乳腺腺病组及癌旁正常组织组(P值分别为0.043、0.018、0.002).69%(20/29)乳腺癌VEGF表达阳性,也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值分别为0.035、0.007、0.001).乳腺癌边缘区域的MVD(60.38±24.14)个/200倍视野,高于中央区域(37.64±16.52)个/200倍视野;(t=2.635,P=0.016).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的MVD(73.23±23.02)个/200倍视野,高于无转移组(59.34±18.03)个/200倍视野,(t=2.303,P=0.031).结论 乳腺癌部分MR-DCE参数与MVD、VEGF相关,能较客观地反映乳腺癌血管生成状况,其MVD计数和VEGF表达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及癌旁正常组织.

  •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MRI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作者:张静;王培军;袁小东;王国良;郑少强;赵小虎;董宁欣;江虹;毛青;曾洪武

    目的 分析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MRI表现特点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以提高对卵巢肿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分析19例经病理证实的卵泡膜细胞瘤患者的MRI资料,观察病灶的形态特征、信号强度并与病理形态学表现进行对照.对病灶大小与腹水量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MR平扫病灶实体T1WI表现为等低信号,T2WI多表现为低信号,发生囊变表现为高信号,部分病灶内可出现纤维分隔;增强后早期病灶多为轻度均匀强化,延迟后强化程度略增加.术后9例病理所见坏死、囊性变与MRI上囊变信号灶的数目、形态基本一致.15例肿瘤细胞之间有较明显的胶原纤维,MRI上病灶实体均表现为T2WI显著低信号;另4例光学显微镜下胶原纤维相对较少,瘤细胞比例相对较高,T2WI上病灶实体表现为中等信号.腹水量的多少与病灶大小无相关性(r=0.43,P=0.10).结论 卵泡膜细胞瘤T2WI低信号的特征及乏血供的增强模式能够较准确反映卵泡膜细胞瘤的病理特点,对该肿瘤的诊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前列腺中央腺体MR波谱谱线的信噪比研究

    作者:佟艳军;王霄英;李飞宇;蒋学祥

    目的 了解前列腺中央腺体MR波谱(MRS)谱线的信噪比(SNR)与病变性质的关系.方法 对18例因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TURP)术患者的MRS谱线作回顾性分析.根据病理结果 分为3组:中央腺体偶发癌(IDPC)组5例、腺体增生为主的BPH(glandular BPH,GBPH)组7例和基质增生为主的BPH(stromal BPH,SBPH)组6例.统计中央腺体感兴趣区内所有SNR≥5、SNR<5和有脂峰干扰的体素数量及所占比率情况,分析SNR与病变性质的关系.结果 18例患者共测量体素3632个,SNR≥5体素1579个(占总测量体素的43%),SNR<5的体素1873个.SBPH组SNR<5的体素所占比率(67.6±21.8)%大于GBPH组(37.1±14.5)%和IDPC组(39.9±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BPH组和IDP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腺中央腺体的MRS谱线中,部分谱线由于SNR低,不能用于代谢物半定量分析,尤以SBPH患者的SNR<5体素所占比率大.

  • MRI在胎儿泌尿系统畸形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刘明;张玉珍;王秋艳;张忠阳;李玉华

    目的 评估MRI在胎儿泌尿系统畸形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34例泌尿系统畸形的胎儿MRI结果 ,结合超声诊断以及部分产后或术后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胎儿肾脏积水12例,包括7例随访积水消失;2例失访;产前MRI诊断的1例梗阻性右肾发育不良正在随访中,1例右双肾盂输尿管畸形在产后MRI随访中证实,1例肾盂输尿管连接处异常产后超声随访证实.双侧性泌尿系统畸形胎儿7例,显示羊水量减少,肺信号减低,其中双侧性多囊性肾发育不良3例(均引产),双肾发育不良2例(1例失访,1例尸检),双侧肾不发育1例(引产后尸检证实),右肾缺如伴左肾发育不良1例(失访),1例尸检胎儿产前MRI诊断正确,1例MRI上清晰显示双侧下肢合并成团块状.单侧性泌尿系统畸形胎儿15例,包括单侧肾发育不良9例(3例随访中,2例引产,1例失访,3例产后超声或MRI证实),单侧肾脏不发育4例(2例引产,2例产后超声或MRI证实),异位肾1例产后经超声证实,脐尿管囊肿1例引产,产前MRI对于得到随访结果 的6例胎儿均诊断正确.结论 MRI可以不受羊水量的影响,多方位清晰显示各类泌尿系统畸形及其伴发的其他系统畸形,并作出准确诊断,作为产前超声的重要补充检查手段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第二届全国乳腺影像诊断与技术应用研讨会暨学习班会议纪要

    作者:叶兆祥

    继首届全国乳腺影像诊断与技术应用研讨会暨学习班于2006年成功举行后.由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胸组、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全国乳腺影像诊断与技术应用研讨会暨学习班于2007年5月25日至27日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与会代表150余人.

  • Agfa LR5200P激光相机特殊故障检修二例

    作者:徐小普

    Scopix LR5200P是一款一体化的湿式激光相机,进入市场较早.虽然目前干式相机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但是由于LR5200P图像质量优于干式相机,胶片价格也低;

  • 螺旋CT PLUS 4计算机柜疑难故障及对策

    作者:王忠明;王时庆;张兵;刘立洁

    我院于1999年安装了西门子PLUS 4螺旋CT机,该机性能稳定,图像清晰,分辨率高,一般性故障较少.

  • 乳腺X线立体定位钢丝置入穿破胸大肌二例

    作者:马捷;王国红;韦春燕;江淑芳;张桂英;邙建波;周冬仙

    乳腺X线立体定位下置入钢丝使可疑病变[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 Ⅳ~V级)]能够定位、切检一次完成,是诊断不可触及的乳腺病变(nonpalpable breast lesion,NPBL)的金标准方法.

  • 冠心病MR成像技术应用方案

    作者:张兆琪;于薇;范占明;吕飙;贺毅;马晓海;董丽

    核医学、超声心动等无创检查技术已常规应用于临床冠心病的检查,范围涉及冠心病的诊断、预后评价及疗效随访.近年来,随着MR技术的发展,其在心血管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尤其对冠心病的研究为系统.

中华放射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5 09
199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