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中华放射学杂志

中华放射学

中华放射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y 중화방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1201
  • 国内刊号: 11-214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郭启勇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左冠状动脉-上腔静脉瘘并上腔静脉瘤样扩张一例

    作者:常莎

    患者女,50岁,胸痛15年伴有心悸气喘2年,经常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心前区痛.

  • 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影像学对比分析

    作者:王群;陆兵勋;袁惠娟

    目的对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患者的MRI、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SPECT)脑显像与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TCD)表现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共观察17例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患者,其中对12例患者单行颅脑MRI,2例单行CT,3例同时行MRI和CT检查;9例行SPECT检查;11例行TCD检查,并设TCD对照组.结果 MRI或CT:全部患者幕上半球脑白质、小脑半球、内囊后肢及膝部、胼胝体压部及膝部,部分患者中脑、桥脑见双侧、对称性异常改变.5例CT表现为上述白质区对称性低密度;15例MRI均表现为T1WI呈低信号, T2WI及水抑制成像呈高信号.SPECT:以白质为主的放射性稀疏或缺损,脑白质区扩大;灰质区亦存在不同程度的多发低供血灶:颞叶9例;顶叶7例;小脑7例;基底神经核5例;枕叶4例.TCD:收缩峰变尖,脑前循环与后循环舒张期血流速度[分别为(35.0±9.7 )cm/s,(23.4±5.2 )cm/s]均较对照组[分别为(43.2±7.5) cm/s,(27.6±5.0 )cm/s]显著降低(P<0.01);脉动指数(分别为1.040±0.230,1.063±0.331)较对照组(分别为0.751±0.092,0.708±0.103)明显增高(P<0.01).结论 CT或MRI提供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特征性结构性损害的病变范围,是诊断的主要依据;SPECT与TCD检查有助于了解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脑缺血程度,以便对有脑循环障碍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 选择性动脉造影诊断和栓塞治疗严重鼻腔大出血

    作者:张希全;鹿咏红;孙晶华;郭德强;李玉臻;蔚爱华

    目的评价选择性动脉造影和栓塞术诊断和治疗严重鼻腔大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自发性出血41例,外伤性出血11例,鼻咽纤维血管瘤出血3例,鼻咽部恶性肿瘤出血2例.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造影诊断和栓塞治疗.选用明胶海绵条、手术用丝线或可脱性球囊及弹簧圈栓塞出血的动脉.结果 57例患者共行造影诊断和栓塞治疗 59次,6例做了双侧颌内动脉栓塞.55例经导管栓塞治疗后迅即达到良好止血效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均未再出血.本组病例中,7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损伤引起鼻腔大出血,用可脱性球囊和(或)弹簧圈栓塞治疗获成功.4例面部外伤性鼻出血,2例单纯颌内动脉栓塞止血,另2例经造影证实,由外伤所致眼动脉的筛支形成动脉瘤出血,经外科手术夹闭筛动脉后出血停止.结论选择性动脉造影诊断和栓塞治疗严重鼻腔大出血,疗程短、痛苦小、成功率高、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郭金和;滕皋军;何仕诚;邱海波;方文;朱光宇;邓钢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行性.方法 13例经造影证实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先于下腔静脉内放置滤器,后在监护下经患者足背静脉加压推注尿激酶进行持续溶栓治疗,尿激酶(UK)用量900万U~1 600万U.疗效判断标准:痊愈: 患者无症状,下肢造影示深静脉通畅;显效: 患者症状明显缓解,下肢造影示深静脉回流畅,但壁不光滑,血管内径>70%;有效: 症状有所缓解,造影示血栓残留,血管内径<70%; 无效: 症状及下肢造影均无改善.结果 13只下腔静脉滤器均展开良好,无移位.其中:痊愈2例,显效9例,有效2例,无效0例,溶栓过程中未出现肺动脉栓塞症状及出血现象.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经患肢浅静脉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安全、有效的.

  • 高原地区CT导引经皮腰椎间盘髓核切吸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向兴利;邓伟;马志习;侯勇;王旭梅;郭彦伟;朱江华;赵国锋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CT导引经皮腰椎间盘髓核切吸术(CT-PL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了CT-PLD.(1)术前扫描病变椎间盘,筛选病例,并研究手术方案;(2)于即时CT图像上选择佳的穿刺层面,设计穿刺路径,记录穿刺参数,并于体表标记穿刺点;(3)按既定参数进行穿刺;(4)经CT扫描确认穿刺针进入椎间盘,扩张进针路径,进行切吸;(5)术毕CT扫描,观察进针路径有无出血及椎间盘还纳情况.结果 68例共79个椎间盘均穿刺成功.经3~18个月的随访,28例症状完全消失,36例症状明显减轻且能正常工作及生活,椎间盘还纳为1~4 mm,显效率为94.12%.结论 CT-PLD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是高原地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想的治疗方法.

  • CT引导下胰腺假性囊肿外引流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杨宁;胡立斌;潘杰;李斌;刘巍;牟文斌;孙革利;陈郡;赵玉沛;何小东;朱峰;任安;魏定夏;陈宇军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胰腺假性囊肿穿刺置管外引流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97年1月至2001年1月,对29例[男21例,女8例;年龄22~71岁,平均(48.2±13.6)岁]各种原因引起的假性胰腺囊肿患者进行了CT引导下的经皮穿刺置管持续外引流术.通过CT扫描确定假性胰腺囊肿的位置、穿刺途径、角度及深度后,进行穿刺、置管外引流,并对引流后的情况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29例穿刺30次,穿刺成功率100%,穿刺入路包括腹前壁17例(18次),侧壁8例,背部4例.共放置引流管30根.28例得到随访, 失随访1例,随访期1~20个月[平均(8.07±4.04)个月].其中19例囊肿消失后拔管,拔管后随访期4~14个月,平均(8.29±4.03) 个月, 除2例复发后再穿刺,有17例未复发.5例外引流后1~4个月转行手术治疗,4例仍在随访中,治疗有效率65.52%(19/29).结论 CT引导下胰腺假性囊肿穿刺外引流术手术损伤小,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 部分性脾栓塞术改变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定量研究

    作者:李征然;单鸿;朱康顺;姜在波;关守海;黄明声

    目的研究部分性脾栓塞术(PSE)前、后门脉血流及压力的改变.方法 31例临床确诊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患者经股动脉穿刺行部分性脾栓塞术,术前及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观测门静脉主干(PV)、脾静脉主干(SV)、肠系膜上静脉主干(SMV)的血流改变情况,11例栓塞前后经皮经脾穿刺脾静脉分别置管于PV、SV、SMV测压.结果 31例患者PSE术后PV、SV及SMV血流量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PV、SV血流量减少程度与栓塞程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89、0.862,P值均<0.01.11例患者(栓塞程度60%~80%)栓塞前后测压结果表明栓塞后PV、SV、SMV的压力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01);PV、SV、SMV的压力下降程度分别为(22.2±5.8)%、(28.5±1.7)%、(19.5±8.1)%,且PV、SV压力降低程度与栓塞程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45、0.687,P值均<0.05.结论栓塞面积控制在60%~80%可较好的改善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的外周血象,减少门脉血流量和降低门脉压力,减轻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

  • 恒河猴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MR波谱与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改变的对照研究

    作者:曹茜;王连庆;吴晶;赵华东;翟金萍;国雪;刘连祥;吴育锦

    目的研究非人类灵长类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磁共振波谱(MRS)改变的组织病理学基础.方法 9只恒河猴,用同源猴脑白质或纯牛髓鞘碱性蛋白(MBP)与完全福氏佐剂(CFA)的混合剂皮下注射诱导EAE,对其发病前后进行自身配对对照研究,定量分析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NAA/Cr)、胆碱复合物/肌酸(Cho/Cr)的参数变化,通过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相对应组织的病理及超微结构改变. 结果急、慢性EAE的MRS测定均有NAA/Cr下降(t值分别为68.66和5.69,P值均<0.05),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者超微结构均观察到了轴索的空泡样变性及脂褐素颗粒的增加;急性EAE组织学表现为明显的炎性反应、严重区域髓鞘破坏和消失.慢性EAE炎性反应较轻,以脱髓鞘改变为主.慢性EAE同时伴有Cho/Cr的增高(t=3.48,P<0.05),统计学上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超微结构具有明显的脱髓鞘改变.结论 MRS定量分析可用于判定EAE脑部病变分期及预测组织病理学改变特征.

  • 经介入手段行胰腺癌的基因治疗

    作者:薛华丹;金征宇

    一、概述胰腺的恶性肿瘤远较良性肿瘤常见,胰腺癌不但是胰腺恶性肿瘤中常见的1种,在全身恶性肿瘤特别是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其发病率也是较高的,约占全身癌瘤的1%~3%,消化道肿瘤的8%~10%.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占第4位.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诊断困难及缺乏有效的系统治疗,诊断后患者的平均存活期不到1年.近年来对胰腺癌的分子水平的发病机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为其基因治疗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基因治疗是将基因组件转移至组织细胞中,基因转移成功后,基因产物的表达可以改变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无须药物或配合特殊药物达到治疗的效果.介入的方法是1种局部定位效果较好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可以分为血管途径介入和非血管途径介入.已经有很多学者将两者结合起来,应用在胰腺癌动物模型中以及一些临床实验中.

  • 分子影像学的研究和进展

    作者:张龙江;宋光义;包颜明

    过去的10多年分子生物学有了很大的发展,也对各个医学学科产生了重大影响.基因治疗的需要使得一些基因学家思考如何在活体(in vivo)监控外源性基因的表达.他们开始求助于影像学设备,如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1]、MRI[2,3]和光学成像技术[4,5]等.将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和现代医学影像学相结合产生了分子影像学这门新的边缘学科.过去的几年间,分子影像学有了较大的发展,利用PET、MRI和光学成像技术已可以在动物模型中发现转基因的表达[1]、胚胎的发育[3]、追踪单个细胞的运动[2],以及发现微小的肿瘤[4,5]等.我国学者也向这一领域做了积极的尝试[6].笔者就近年来分子影像学的研究和进展综述如下.

  • 腹膜后间隙通连关系的放射解剖学研究进展

    作者:伍兵;闵鹏秋

    腹膜后间隙(retroperitoneal space)是1个以腹后壁壁层腹膜(以下称后腹膜)为前界,腹横筋膜为后界,上起横膈,下达盆腔的立体间隙.关于腹膜后间隙的划分,普遍接受的观点是Meyers[1]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Congdon解剖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即以肾筋膜为主要标志,将腹膜后间隙分为:(1)肾旁前间隙(anterior pararenal space,APS),位于后腹膜和肾前筋膜、锥侧筋膜之间.(2)肾周间隙(perirenal space,PS),位于肾前、后筋膜之间,形似倒置的锥体.(3)肾旁后间隙(posterior pararenal space,PPS),位于肾后筋膜、锥侧筋膜和腹横筋膜之间.近年来,由于在感染扩散、外科引流和肿瘤研究等领域的进展,CT和MRI的广泛应用,腹膜后间隙解剖日渐为人们所重视.关于腹膜后3个间隙之间以及与相邻的其他间隙之间的通连关系,是解剖学和影像学研究中1个具有相当争议的问题,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就此作一综合性回顾.

  • 甲状腺髓样癌的CT表现及病理基础

    作者:沙炎;杨天锡;陈彤箴;张廷璆;王玖华

    目的探讨甲状腺髓样癌(MTC)的CT表现特点和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MTC的CT表现,并与病理所见作对照研究.结果肿瘤侵及一叶甲状腺22例,双叶6例.5例密度不均匀,23例表现为均匀低密度实质性占位(弥漫型19例);25例增强扫描,17例原发灶轻度强化.淋巴结转移20例,其中行增强扫描的18例转移淋巴结多强化明显.对照病理,5例密度不均匀者镜下见囊变坏死(3例)或肿块内夹有未被侵犯的甲状腺组织(2例),而23密度均匀者未见上述改变,肿瘤组织中细胞分布大致均匀紧密,转移淋巴结内血管丰富.结论 MTC的CT表现以弥漫性均匀低密度肿块、轻度增强、多累及一叶甲状腺为特点,转移淋巴结以强化为特征.

  • 急性胰腺炎左膈下脂肪浸润与临床、影像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杨恒选;闵鹏秋;宋彬;杨开清;刘荣波

    目的探究左膈下脂肪浸润(left subphrenic fat infiltration, LSFI)与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能用Ranson、Balthazar标准进行分级的连续性AP病例(分别为144例、188例)进行了回顾性的研究,对每例进行分级,并观测记录各病例的LSFI厚度,将3 mm以内的定为LSFI阴性,厚度记为0.然后分别作每一例LSFI厚度与Ranson及Balthazar分级的等级资料的相关分析.结果 Ranson临床分级1~3级中LSFI出现率分别为30.86%, 54.90%及75.00%,LSFI厚度与Ranson分级的等级相关系数为0.417 9,P<0.01;Balthazar CT分级A~E级中LSFI出现率分别为0,0,31.52%,71.05%及80.76%,LSFI厚度与Balthazar分级的等级相关系数为0.630 1,P<0.01. 结论 LSFI厚度与Ranson评分及Balthazar分级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可一定程度反映临床病变的严重程度及其扩展的范围.

  • 左膈下脂肪浸润:急性胰腺炎一种有价值的CT征象

    作者:闵鹏秋;杨恒选;宋彬;杨开清;伍兵;杨志刚

    目的探索左膈下脂肪浸润(left subphrenic fat infiltration, LSFI)是否为急性胰腺炎的1种CT表现及其形态学特征和出现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88例连续性急性胰腺炎病例的CT资料,观察LSFI的密度、厚度及其CT表现特征.同时对照观察了正常腹部50例及胸、腹腔积液各30例左膈下区域的CT表现.结果 LSFI出现率为40.96%.表现为左侧肾上腺上方、左膈肌下表面前方呈软组织密度浸润或局限性的新月形水肿、浸润带,其前方存在或不存在1层正常脂肪组织投影;LSFI的厚度为3~50 mm,中位数厚度为8 mm.本组资料对照组110例中,仅1例出现相似征象.结论 LSFI是急性胰腺炎CT表现中的1个新征象,随急性胰腺炎病情的转归而变化.大部分终可以吸收消散,小部分则表现为慢性机化过程.

  • CT在机械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明兵;李振勋;高源统;汪永桢;王晓阳;蒲青凡;余瑞立

    目的探讨CT对临床或(和)X线平片疑为肠梗阻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或(和)X线平片疑为肠梗阻疾病的52例患者的平扫及增强CT检查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结果 52 例手术治疗患者中,48例(92%)手术结果与CT表现相符,包括肠肿瘤12例,肠粘连10 例,肠套叠 9 例 (含 5 例肿瘤),肠扭转及腹外疝各5例,胆石3例,回盲部感染 3 例,Crohn病1 例.肠肿瘤和肠粘连各误诊 2 例; 5 例肠壁缺血(提示肠绞窄) 4 例CT诊断明确,主要表现为肠壁增厚及肠壁强化减弱.结论 CT能区分机械性肠梗阻和其他原因引起的肠管扩张,快速显示梗阻的部位和病因,提示肠绞窄,有助于临床及时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因此,对疑为肠梗阻的病人只要条件允许宜尽快作CT检查.

  • 肝脏局灶病变血供对表观扩散系数的影响

    作者:陈再智;杨正汉;吴玉林;徐忠飞;陈敏;周诚;谢敬霞

    目的研究肝脏局灶病变的血供对病灶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包括87例病人,共159个肝脏局灶病变,采用不同的b值和b值差的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技术对各病灶及肝脏、脾脏及胆囊进行ADC值的测量.结果小b值和b值差所检测到的ADC值受组织或病变内血流灌注的影响,海绵状血管瘤的平均ADC值高(7.64×10-3 mm2/s),富血供恶性肿瘤的平均ADC值明显高于乏血供恶性肿瘤(分别为3.47×10-3 mm2/s和2.39×10-3 mm2/s,t=2.39,P<0.01),肝囊肿的ADC值几乎不受b值和b值差的影响.结论当利用小b值和小b值差进行DWI时,组织或病变的ADC值受血流灌注的影响较大.DWI及ADC值测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脏局灶病变的血供.

  • 腹膜后间隙疾病的影像诊断——一个曾长期被疏忽甚至被遗忘的角落

    作者:闵鹏秋

    在解剖学上,腹膜后间隙是指后份腹膜与腹横筋膜之间,上起横膈、下至盆缘(向下与盆腹膜外的间隙相通连)这样1个长而大的解剖范围.但是,它曾长期被非常模糊地考虑为占据腹部的后半部分,并无明确的筋膜界线来限定其范围.

  • 肿瘤临床实践中随机对照研究的重要性

    作者:吴一龙

    循证医学的1个基本内容,是对文献和证据进行可信度评价.凡是依据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RCT)做出来的结果,都归属于高级别的可信度,是属于可在临床上直接应用的证据.从这个意义上说,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是循证医学重要的基石.

  • 亚急性或慢性过敏性肺泡炎的高分辨率CT影像特征

    作者:黎庶;金巨光;孙应实;韩铭均;李振华;陈佰义;徐克

    目的分析亚急性或慢性过敏性肺泡炎高分辨率CT(HRCT)的影像特征,以期进一步提高其HRCT诊断的准确性. 方法 21例亚急性或慢性过敏性肺泡炎患者行肺功能、支气管肺泡灌洗、经支气管镜肺活检、胸部X线平片和HRCT. 结果 HRCT图像上16例表现出数量不等的边界模糊的小叶中心结节,13例可见磨玻璃样密度,4例有密度减低区,5例显示局限性的空气残留(air-trapping)并形成"马赛克"样灌注,2例出现散在的小叶中心性气肿、2例发生肺纤维化.结论 HRCT可以清晰显示过敏性肺泡炎病变的类型及分布.HRCT图像上表现为弥漫性边界模糊的小叶中心性结节或小叶中心结节与磨玻璃样密度及密度减低区同时存在时,应考虑亚急性或慢性过敏性肺泡炎的诊断.

  • 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中央型肺癌纵隔、肺门血管肿瘤侵犯的评价

    作者:王建卫;吴宁;黄遥;朱强

    目的利用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中央型肺癌(CLC)纵隔、肺门血管肿瘤侵犯进行评价并与横断面图像对比,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6例CLC患者行前瞻性的CT检查,采用直接增强扫描,在工作站得到纵隔、肺门血管CTA多平面重建(MPR)和容积再现技术(VRT)图像.纵隔、肺门血管肿瘤侵犯的诊断标准分为5级.盲法阅片,对比影像诊断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利用SPSS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横断面图像和CTA对评价纵隔、肺门血管肿瘤侵犯的敏感度分别为84.0%和97.3%,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χ2=7.878,P=0.005).特异度分别为89.3%和91.1%,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101,P=0.751).准确度分别为86.3%和94.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532,P=0.019).结论 CTA判断CLC纵隔、肺门血管肿瘤侵犯的敏感度、准确度高于横断面图像,特异度略高于横断面图像,CTA应成为CLC术前检查、确定手术方案的必要手段,特别是对于拟行保留肺功能的非全肺切除手术及体外循环的患者.

  • 乳房假体植入后破裂及泄漏的MRI表现

    作者:方玲;刘鹏程;黄嵘;胡华新;陈在中;杜端明;刘汉桥;冯飞

    目的探讨磁共振诊断乳房假体破裂和(或)泄漏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17例隆乳术后患者行MR扫描,对1个体外正常硅胶液硅胶囊袋假体行相同序列MR扫描作为正常参照.对囊袋假体及注射聚丙烯酰胺假体的MR表现进行分类分析. 结果正常硅胶囊袋单腔假体7例12个,其中4例8个囊内为硅胶液;3例4个囊内为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硅胶囊袋单腔假体破裂2例2个,其中1个属囊内破裂,MRI示残留塌陷的硅胶囊袋呈长条状长T1、短T2信号;另1个属囊外破裂,MRI示假体内有多发条丝状短T2低信号,即"条丝征",同侧乳房外见假体内容物颗粒.注射聚丙烯酰胺假体10例20个,其中1例2个完整;8例16个完全破裂,表现为多发条块状、结节状长T1、长T2信号,8例中有7例见双侧乳房腺体内及乳房外有注射物颗粒;1例2个内部撕裂,MRI表现为假体内有多发"条丝征". 结论 MR检查可明确乳房假体的类型、位置;明确假体破裂的类型及漏出物的分布范围;因此能为临床手术提供准确定位,为随访复查提供客观资料.

  • 岛津WHA-10 X线机高压部分的维修

    作者:蔡华;刘冰川

    岛津WHA-10移动C形臂X线机高压部分是该机的故障多发部位,经常表现为该机高压逆变电路大功率三极管2SD1066及耐高压光耦PC525的击穿.这2种器件市场上都不容易购买到.为了尽快修好机器,也为了节约经费,笔者通过研究该机电路原理,发现可用其他器件及电路板来代换上述2种器件.

  • 防止CT X线管涨缩器损坏的方法

    作者:陈勇华;顾为民;孟保文;胡斌;薄夫军

    一、CT X线管涨缩器的功能与工作原理CT X线管由管套、管芯、散热器、涨缩器、油管等组成,它是1个密闭的油循环系统.由于管芯在发生X线时98%以上的能量都转化成热,加上CT X线管不仅曝光时间长,而且条件大,所以正常工作时,尽管有散热器和油循环,X线管内部压力仍然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为了避免内部高压力给薄弱部位和密封性能带来影响,所有的CT X线管系统都配有涨缩器.涨缩器主要由耐油橡胶构成,依外形可分为内凹式和容器式.尽管形状和结构不同,但功能一样,即能随油温和油压的升降自动调节X线管系统的内部容积大小,从而大大缩小X线管系统内部压力的波动范围.

  • 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中影像数据流的管理及其实现方式

    作者:陶勇浩;缪竞陶

    目的探讨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影像数据流程的管理模式和实现过程.方法作者医院PACS经过2期建设完成了全数字化改造,所有影像设备均已接入PACS系统.系统采用中央存储管理模式,并通过对系统工作流和影像数据流的控制和管理,提高了影像诊断执行过程的系统响应速率.作者将着重基于全数字化改造后PACS影像流程运行环境和管理模式,分析影像数据流程类型、过程及实现方式. 结果作者医院PACS系统影像数据流程管理主要涉及2类:影像归档存储过程和影像转存(forward)过程.前者采用集中管理模式,对不同的影像类型根据诊断过程的需求采用各异的归档存储时间表,如CT、MR等影像类型执行集中一次性存档,而对需要立即完成诊断过程的常规X线影像则执行即刻归档存储操作;后者通过PACS中央管理服务器上运行的工作流管理软件实现,即对完成归档存储的影像,通过自动路由的过程将其进一步送往具体实施诊断过程的部门和位置.结论影像数据流管理是影响PACS系统功能执行效率的关键因素,应根据用户特定的运行环境、任务和需求进行设计和实现.

  • 循证医学及其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单鸿;姜在波

    介入治疗学已成为现代临床治疗学中日趋成熟的1门分支学科,循证医学则是近10年来临床实践中方法与评价领域的热门话题[1,2].认识与实践循证医学的概念、方法及其结论,将有助于介入治疗学的规范化发展.

  • 浅谈现代大型影像设备维修的新理念与方法

    作者:张太生;许民生;毛存南

    根据新世纪影像设备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情况,笔者提出了维修的新理念,一是变机器坏了后被动地去修理,为主动地加强机器的管理与日常维护,以杜绝故障的隐患,减少故障的发生率;二是要提高对计算机软件故障的处理能力.

  • 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构建策略和实施的初步体会

    作者:陈卫国;黄信华;张雪林;王晋豫

    21世纪,是社会信息网络化、数字化的世纪.目前,国内许多大中型医院都在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改造,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和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都正在建设中或完善中,尤其PACS,是医院信息化网络化的重要环节,也是大的难点.

  • 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期间生命质量评价的应用

    作者:赵剑波;李彦豪;陈勇;曾庆乐;何晓峰;魏朝晖;罗鹏飞;单鸿;周谷生;李晓晖

    目的从生命质量的角度对经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评价,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万祟华等编制的肝癌特异性生命质量评定量表对广东省3家医院175例经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生命质量评定,统计介入术前、术后1个月及3个月的生命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分析其影响因素,归纳介入期间生命质量变化曲线.结果生命质量总分平均值在介入术后出现明显提高,术前、术后1个月及3个月的分值分别为:115.4±45.1、128.1±28.3、129.8±46.4(P<0.01).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示肝癌分期、肝功能分级、有否超选、有否栓塞及介入次数是影响患者生命质量得分的主要因素(P<0.05).生命质量变化曲线可分为3种类型,术前得分高于150分者为Ⅰ型,其生命质量变化曲线为下降恢复型;位于89和143分之间者为Ⅱ型,变化曲线为持续上升型;术前得分低于83分者为Ⅲ型,变化曲线为上升下降型.结论总体上介入治疗能够提高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命质量.提高程度与肝癌分期、肝功分级和介入治疗方法等密切相关,生命质量分型对于肝癌患者介入治疗的生命质量趋向的预测和指导临床选择介入治疗方式有一定的意义.

  • 原发性肝癌介入性化疗栓塞的风险预测

    作者:崔书钟;王远东;蔡葵花;刘海鹰;阮钟鸣;唐云强;胡伟民;王嘉康;李建昌;王斌

    目的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行介入性化疗栓塞进行风险预测.方法将116例行介入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术后的肝功能分为良好组、轻度损害组、重度损害组,对3组病例之间术前的肝功能和储备功能进行单因素分析(秩和检验)和多因素分析(有序多项分类Logistic回归),对肝癌患者行介入性化疗栓塞后的肝功能损害进行预测.结果 3组之间术前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吲哚靛青绿负荷实验15 min 潴留率和Child分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Logicits回归推导出3个预测术后分组的方程式,实际符合率为82.76%.结论 ICGR15和Child分级是评估行介入栓塞治疗肝癌患者的肝储备功能的较好的指标,预测方程为肝癌的介入栓塞治疗提供了1个安全评估依据.

  •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生命质量评价

    作者:黄明声;单鸿;姜在波;关守海;朱康顺;李征然;马壮;李彦豪;李冰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生命质量变化,并与手术治疗相比较.方法按照完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子宫肌瘤患者分为子宫动脉栓塞组和手术治疗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进行生命质量问卷调查,分析治疗前后2组患者生命质量的变化.结果 279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符合标准进入本研究,其中栓塞组139例,手术组140例.218例患者(栓塞组118例,手术组100例)完成术后6个月的生命质量问卷.栓塞组术后的生命质量各因子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而手术组术后除性生活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外,其他因子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治疗前后生命质量评分差值两组患者相比较,术后性生活、一般健康状况、精力、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和健康变化等因子评分差值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栓塞组高于手术组.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比手术治疗更能提高子宫肌瘤患者的术后生命质量.

中华放射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5 09
199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