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中华放射学杂志

中华放射学

中华放射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y 중화방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1201
  • 国内刊号: 11-214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郭启勇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中心性巨细胞肉芽肿二例

    作者:宋玲玲;沈君;梁碧玲

    中心性巨细胞肉芽肿(central giant cell granuloma,CGCG)是一种少见的良性非肿瘤性病变.现将2例资料完整,经手术病理证实发生于颞骨的CGCG的影像和病理表现报道如下.

  • 成人气管性支气管伴发多种畸形一例

    作者:张啸飞;刘兵;王敏

    患者女,24岁.2005年6月15日因上腹部疼痛1个月余,近日加重就诊.体检:身高140 cm,消瘦.X线胸片:右位心.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各项正常.以腹痛待查行胸腹部CT检查.

  • 多发脑实质型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一例

    作者:黄莉;肖芳;黄穗乔

    患者男,21岁.2008年7月14日因多饮、多尿3年余,加重伴轻微头晕2 d入院,患者3年前起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多饮多尿,饮水量约6000 ml/d,尿频且量多,约6000 ml/d.体检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尿量增多,尿比重下降,血浆渗透压正常,血糖正常.

  • 颅内原发性黑色素细胞瘤一例

    作者:戚荣丰;张宗军;卢光明;张龙江;张志强;朱宗明

    患者男,38岁.2008年11月5日因无明显诱因视物模糊2个月余,逐渐加重伴右眼胀痛、睁眼困难2周就诊.体检:神志清楚,右上睑下垂,结膜充血,右眼球突出,全身皮肤及黏膜未见异常.入院X线胸片及腹部B超未见异常.

  • 胸壁黏液纤维肉瘤一例

    作者:谢伟;马俊芳;谷永刚

    患者男,79岁.2008年7月8日因发现右侧胸壁肿块1年余,近3个月增大显著而就诊.体检:右侧胸壁深肌层触及多个肿块,大约3.6 cm×6.9 cm×5.4 cm,质稍软,边界不清,轻压痛,无红肿.

  • 小儿原发性右心室黏液纤维肉瘤侵及肺动脉一例

    作者:陈刚;邹莹;颜俏燕

    患儿男,3岁,2009年1月28日因胸闷、气短,全身水肿1周入院.体检:神清,颜面及眼睑水肿,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下腹壁、阴囊无水肿.体重14 kg,双肺听诊未见异常,心率120次/min,心界明显扩大,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收缩期Ⅲ级吹风样杂音,肺动脉瓣第二音=主动脉瓣第二音.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心电轴右偏,P波高尖,提示右心室扩大.

  • 颈椎尤文肉瘤一例

    作者:郝大鹏;徐文坚;刘吉华;高传平;崔久法

    患者男,15岁.2007年3月10日因颈肩部疼痛伴右上肢麻木5个月就诊.体检:颈肩部压痛,颈椎活动受限,右手握持力减弱.

  • 阿尔茨海默病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初级嗅觉皮层的形态与功能改变

    作者:尹建忠;王建利;杨庆宪;祁吉

    目的 确定阿尔茨海默病(AD)与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中初级嗅觉皮层的萎缩程度,并且探讨解剖学萎缩与嗅觉功能减低的内在联系.方法 选取12例AD、8例MCI患者和20名正常志愿者(NC),进行标准的嗅觉功能和神经学评分,而后进行高分辨率MRI和嗅觉fMRI.于T_1WI上确定初级嗅觉皮层的边界,并测量常规初级嗅觉皮层的容积,将此容积保存为ROI.然后采用事件相关的实验设计进行嗅觉fMRI,测量初级嗅觉皮层ROI内的激活体素.3组间的初级嗅觉皮层体积和激活范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如存在统计学差异则进行Bonferroni法两两比较.解剖学体积与激活范围情况的相关性在控制年龄因素下进行偏相关性分析.结果 NC、MCI和AD组初级嗅觉皮层的体积范围分别为3024~4734、1409~4553和1561~3759 mm~3,中位数分别为3749、2752和2156 mm~3;激活体素范围分别为0~2360、0~2160和0~100 mm~3,中位数分别为430、40和0 mm~3,NC、MCI和AD组初级嗅觉皮层体积和激活体素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值分别为14.942、16.587,P值均<0.05).初级嗅觉皮层内的激活与皮层体积的萎缩存在弱相关性(r=0.364,P=0.023).结论 AD初级嗅觉皮层存在明显萎缩与功能障碍,可以为AD的嗅觉功能障碍研究提供神经病理学和神经功能学依据.

  • ~(131)I-美妥昔单抗联合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马骏;王建华;刘嵘;钱晟;陈颐;石洪成;顾宇参

    目的 探讨~(131)I-美妥昔单抗联合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HCC)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15例肝癌患者巴塞罗纳临床肝癌分期(BCLC、B期7例、C期8例),经肝动脉注入~(131)I-美妥昔单抗(27.75 MBq/kg),间隔20 min后再注入混合化疗药物的碘化油乳剂.γ计数仪测量注射药物后5 min和0.5、2.0、4.0、24.0、48.0、72.0、120.0、168.0 h血清和尿液的放射性浓度,拟合血液药物放射性-时间曲线,残数法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和尿液药物清除速率.用SPECT行4次不同时间的全身扫描,使用ROI图像处理法计算肝肿瘤与非肿瘤组织放射性比值(T/NT),依据医学内照射辐射剂量学方法计算器官的内照射吸收剂量,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对患者体内不同时间各组织器官之间的~(131)I-美妥昔单抗分布以及T/NT值进行统计检验.结果 ~(131)I-美妥昔单抗联合TACE治疗HCC的药代动力学符合二室开放模型,药物体内吸收半衰期(t_(1/2)α)为(1.96±1.65)h,分布半衰期(t_(1/2)α)为(19.07±5.91)h,消除半衰期(t_(1/2)β)为(57.09±10.92)h,血药峰值浓度(C_(max)为2.113×10~9min~(-1)·L~(-1),血液药物放射性-时间曲线下面积(AUC_(0-∞))为1.302×10~(11)h·min~(-1)·L~(-1).用药1周累积尿排泄放射性占注入剂量的52.2%.患者体内不同时间各组织器官之间的~(131)I-美妥昔单抗分布以及T/N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6.583、3.546,P值均<0.01);器官放射性分布主要浓聚于肝区肿瘤组织,心脏和脾脏等其他组织分布少.肝脏T/NT值呈逐渐减少趋势,3 h为2.88±1.02,至168 h为1.64±0.40.器官吸收剂量分别为肝脏(3.19±1.01)Gy,红骨髓(0.55±0.09)Gy.结论 ~(131)I-美妥昔单抗联合TACE治疗HCC可提高~(131)I-美妥昔单抗的肿瘤靶向性,保证患者的辐射安全.

  • 16层以上螺旋CT对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合理应用分析

    作者:赵绍宏;聂永康;蔡祖龙;邢宁

    目的 评价16层以上MSCT对诊断孤立性肺结节(<3 cm)的应用合理性.方法 分析到该院会诊患者的院外胸部CT照片,选择使用16层以上MSCT机型和直径<3 cm孤立性肺结节的150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院外CT片内常规重建层厚、有无靶重建、二维和三维重组应用情况、窗技术应用以及对比剂增强效果等.确定孤立性肺结节的胸部CT正确扫描方法,并与院外胸部CT扫描技术进行对比,评价院外MSCT胸部应用的合理性及正确诊断情况.结果 92例采用16层CT机,54例采用64层CT机,4例为40层CT机.常规重建层厚选择9~10 mm者59例,7~8 mm者12例,5 mm者79例.对病灶局部采用连续薄层(<3 mm)重建46例.9例CT片内仅有重组图像(MPR和VR),没有原始薄层轴面图像.在150例中,由于图像不满意而需重复扫描者53例(35.3%);78例在该院经病理或临床确诊,其中院外诊断错误22例,在该院仅2例诊断错误.结论 16层以上MSCT在孤立性肺结节的应用存在诸多不合理性,直接影响诊断,建议建立国内统一的胸部CT扫描标准.

  • 胸部低剂量CT图像噪声和伪影分析

    作者:江一峰;叶剑定;丁晓毅;陈群慧;叶贻刚

    目的 分析胸部低剂量CT扫描图像噪声与伪影的影响因素及分布特点.方法 应用组织等效胸部模型置于Philips Brilliance 64层CT机以常规剂量(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50 mAs)和低剂量(管电压120 kV,管电流50、30和21 mAs)分别扫描,测量、记录模型各部位CT值、CT值噪声标准差(SO),分别行方差分析.对200例肺结节患者以30或21 mAs剂量组行小范围低剂量扫描,通过卡方检验分析不同剂量扫描影像噪声和伪影严重程度与患者性别、体型的关系及在肺部的分布特点.结果 不同扫描剂量条件下测量模型各部位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肺-777.3~-758.2 HU(F=0.992,P>0.05),胸壁107.9~111.3 HU(F=2.044,P>0.05),椎骨835.6~875.3 HU(F=1.453,P>0.05);而CT值S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9.5~29.0 HU(F=108.7,P<0.01),胸壁10.1~32.4 (F=84.3,P<0.01),椎骨19.2~57.1 HU(F=30.6,P<0.01),且随电流降低而增加.临床患者低剂量扫描显示,不同性别组图像噪声和伪影严重程度(男性无或轻微者74例,严重者17例;女性无或轻微者81例,严重者2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94,P>0.05),不同体型组的体质量指数[(BMI)<18.5组无或轻微者29例,严重者2例;18.5≤BMI<24.0组无或轻微者120例,严重者13例;BMI≥24.0组无或轻微者6例,严重者3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8.274,P<0.01).低剂量扫描图像的噪声和伪影在上肺野(无或轻微者80例,严重者38例;X~2=18.918,P<0.01)、肺野后部(无或轻微者89例,严重者33例;X~2=6.760,P<0.05)较严重.结论 低剂量CT扫描图像噪声增加,噪声和伪影在肺野后、上部较严重,可能和骨骼分布有关.应根据受检者BMI调整扫描方案(mAs值),做到扫描方案个体化.

  • CT灌注成像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评估和预后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王建卫;吴宁;宋颖

    目的 评价CT灌注参数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早期疗效及预后的关系,以期对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和个体化预后评估发挥一定的作用.方法 对152例拟诊肺癌的患者行前瞻性MSCT灌注扫描,采用非离子型对比剂50 ml,注射流率4.0 ml/s,延迟10 s,扫描时间50 s.152例中123例病理证实为肺癌.评价CT灌注图像质量,对接受化疗、放疗或同步放化疗的患者进行早期疗效评估.采用t检验和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价NSCLC灌注参数与化、放疗早期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病理证实且图像质量达到评价标准的NSCLC 35例,缓解组(21例)和未缓解组(14例)的血流量(BF)分别为(81.0±33.6)和(56.3±23.1)ml·min~(-1)·100g~(-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41,P=0.023).血流量≤80与>80 ml·min~(-1)·100 g~(-1)组比较,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11.8和8.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容量≤6与>6 ml/100 g~(-1)组比较,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9.2和8.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CLC的高灌注状态提示对化、放疗反应相对敏感,早期缓解率高,但肿瘤进展时间相对较短.

  • 多层螺旋CT在新生儿先天性食管闭锁及气管食管瘘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温洋;彭芸;李樱子;曾津津;孙国强;段晓岷

    目的 初步评估MSCT对于先天性食管闭锁及气管食管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例经食管造影诊断为食管闭锁及远端气管食管瘘的新生儿进行了64层MSCT扫描,图像后处理使用MinIP的多平面体积重组(MPVR)和胸部透明肺(TL)的VR(TL-VR)模式.影像表现与术中所见进行比较.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及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CT全部显示出了远端食管的解剖形态.对于远近两盲端食管间的距离,MPVR显示为0.15~3.10 cm(中位数0.70 cm);TL-VR显示为0.10~3.10 cm(中位数0.82 c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61,P>0.05),且均与术中所见密切相关(r均为0.87,P<0.01).MPVR显示瘘管13例,其中仅4例TL-VR可显示瘘管.结论 MSCT对于先天性食管闭锁及气管食管瘘的术前评估有很高价值,可显示远端食管、评估闭锁食管两盲端的距离以及显示瘘管.

  • 3.0 T高分辨率MR血管壁成像对大动脉炎活动性判断的价值

    作者:刘晓晟;许建荣;赵辉林;成芳;路青;姚秋英

    目的 探讨3.0 T高分辨率MR血管壁成像对大动脉炎活动性判断的价值.方法 26例确诊为大动脉炎的患者(根据Lupi-Herrea分类,为Ⅰ和Ⅲ型,均累及主动脉弓及其主要大分支)接受了颈部及上胸部MR血管壁成像,其中处于病情活动期16例,非活动期10例.分析并比较了2组患者受累动脉管壁的MRI表现特征.采用X~2检验对2组患者的血管壁形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有受累动脉的血管壁均有不同程度的环形增厚.活动期组患者的管壁厚度较非活动期组患者增厚明显[分别为(3.8±0.2)和(2.5±0.8) mm];比较2组增厚的血管壁形态,管壁呈多环征(分别为75/80和18/50)、内壁明显强化(分别为50/80和19/50)、血管外界模糊不清(分别为55/80和18/50)等征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0.39、7.41、13.40,P值均<0.01).结论 大动脉炎高分辨率MR血管壁成像的主要征象是管壁增厚及信号改变,3.0 T MR血管壁成像能精细观察血管壁的形态学变化,对大动脉炎的活动性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 气管支气管树黏液表皮样癌的CT表现

    作者:江森;朱晓华;孙希文;陈昶;郑卉;揭冰;虞栋;彭刚

    目的 探讨气管支气管树黏液表皮样癌(MEC)的CT表现,以提高对其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4例气管支气管树MEC的CT、临床和病理学资料.结果 24例中主要临床表现有咳嗽、咯痰、发热、胸闷、气促、胸痛和咯血.19例为低度恶性型,5例为高度恶性型.病灶位于气管1例,主支气管6例,叶支气管12例,段及以下支气管5例.肿瘤呈无腔外浸润的边界清晰的腔内类圆形结节13例(位于叶支气管及以上气管)和条柱状3例(位于主支气管);呈非浸润性的边界清晰的腔内外类圆形结节、肿块6例,位于叶及以下支气管;呈浸润性的腔内外不规则肿块2例,均为高度恶性型.平扫12例,肿瘤均接近或等于肌肉组织密度,4例瘤内有钙化.增强扫描20例,1例因病灶小而观察不清,明显强化17例.20例有气管阻塞性改变.结论 气管支气管树MEC多为低度恶性,好发于主、叶支气管,CT上多表现为边界清晰的气管腔内或腔内外非浸润性占位,增强后明显强化,部分可有肿瘤钙化.

  • 数字化体层融合在肺结节探查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孙志远;苏宏;赵艳娥;鞠兵;常双会;胡秋菊;卢光明

    目的 探讨数字化体层融合在肺结节探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0例疑有肺内结节的患者,均先后行胸部X线平片、体层融合和CT检查.将上述影像资料传至后处理工作站,由2名具有3年以上胸部影像诊断经验的医师分别进行双盲法阅片,观察每例患者肺部结节的数量,每个肺结节的部位、大小.然后,2名阅片者再共同阅片,使单独阅片不一致的结果得到统一.以CT结果作为标准,分别计算胸部X线平片和体层融合探查肺结节的敏感性.采用配对四格表资料的X~2检验比较两者的差异性.结果 30例患者,胸部X线平片检查9例阴性,21例阳性,共发现肺结节40个.体层融合检查4例阴性,26例阳性,共发现肺结节89个.CT检查3例阴性,27例阳性,共发现肺结节102个.以CT作为标准对照,胸部X线平片探查肺结节的敏感性为27.4%(28/102),体层融合的敏感性为87.2%(89/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5,P<0.05).结论 数字化体层融合可显著提高肺结节探查的敏感性,可以作为胸部X线平片良好和必要的补充.

  • 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强化指标和肿瘤微血管密度与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作者:邓东;杨新官;张小波;龙莉玲;黄仲奎;秦宇红;李春兰;林创武;梁玉梅;冯启明

    目的 应用16层MSCT灌注成像定量评价肺癌肿瘤血管生成,并探讨CT灌注成像强化指标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VD)与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其价值.方法 对53例周围型肺癌行CT灌注扫描,根据首过期肿块强化的时间-密度曲线(TDC)计算肿瘤的灌注强化指标,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并对肿瘤MVD计数.淋巴结转移组与无转移组各观察指标的差异采用t检验或t'检验;将CT灌注强化指标分别与MVD做相关性分析;利用ROC曲线分析MVD和CT灌注强化指标评价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 (1)肺癌淋巴结转移组(26例)MVD计数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27例),MVD分别为(64.69±16.34)、(42.67±16.78)个/0.74 mm~2(t=4.84,P<0.01).淋巴结转移组肿块的强化峰值(PH)、肿块与主动脉PH之比(M/A)、灌注值(PV)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H分别为(41.79±15.50)、(29.99±10.91)HU;M/A分别为0.24±0.09、0.15±0.06;PV分别为(2.14±1.09)、(1.27±0.53)ml·min~(-1)·m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1、3.95、3.66,P均<0.01).(2)PH、M/A、PV均与MVD呈正相关,其中PV与MVD的相关系数高(r=0.716,P<0.01).(3)利用ROC曲线分析,MVD、PV判断肺癌淋巴结转移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8、0.849,P>0.05);当以MVD>52个/0.74 mm~2或PV>1.52 ml·min~(-1)·m~l(-1)作为强烈提示肺癌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时,其敏感性、特异性、诊断符合率均较高(分别为80.8%、81.5%、81.1%和84.6%、85.2%、84.9%).结论 CT灌注强化指标PV及MVD与肺癌淋巴结转移存在密切关系,PV可作为术前判断肺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指标之一.

  • Behcet病的胸部CT表现

    作者:聂永康;刘烨;赵绍宏;邢宁;蔡祖龙;杨立

    目的 分析Behcet病的胸部CT表现,评价其在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有胸部病变的Behcet病的临床病历记录及CT影像资料,所有患者的诊断根据Behcet病国际研究小组诊断标准.结果 13例中3例表现为胸膜下斑片状实变影,3例为双肺弥漫磨玻璃密度影,1例左下叶塌陷伴有右下叶结节影,1例胸膜下孤立结节影,2例双侧少量胸水,2例伴有纵隔淋巴结增大,1例在治疗过程中CT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粟粒状结节.13例中8例有胸部血管病变,2例为上腔静脉栓塞;1例左锁骨下动脉瘤;1例左下肺动脉瘤伴附壁血栓;1例双下肺动脉瘤及左侧基底动脉瘤;3例右下肺动脉栓塞,其中2例伴有左肺动脉闭塞,1例伴有左侧基底动脉分支动脉瘤.结论 Behcet病的胸部CT表现多种多样,增强CT可显示胸部血管病变如上腔静脉或肺动脉栓塞、肺动脉瘤等,有助于对病变的评价.

  • 双源CT对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冠状动脉成像效果分析

    作者:唐翔;吕滨;韩磊;白桦;鲁锦国;陈雄彪;王宏宇;杨新令;吴言伶;侯志辉;戴汝平;蒋世良

    目的 分析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双源CT(DSCT)扫描对冠状动脉显示的效果.方法 2名放射科医师分别对儿童先天性心脏病DSCT扫描的图像评分,按冠状动脉各分支成像效果评为1~4分,3分以上为成像质量较好,可以用于诊断.采用方差分析比较3个心率水平、3个年龄段下冠状动脉评分差异及4支冠状动脉分支间评分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比较各支冠状动脉评分与年龄、心率、管电压、管电流、螺距、对比剂总量、对比剂流率的关系.结果 共评价72例患儿(平均1.5岁),71.2%(205/288)的冠状动脉分支图像质量较好,可以用于诊断.左主干(3.64±0.49)分、前降支(2.97±0.40)分、右冠状动脉(2.82±0.70)分、回旋支(2.76±0.73)分,各支评分依次降低而不完全相同(F=29.00,P<0.01).<1岁组(2.80±0.65)分、≥1~3岁组(2.81±0.74)分、>3~14岁组(3.58±0.52)分,各组评分依次升高而不完全相同(F=20.16,P<0.01).心率<100次/min(bpm)组(3.54±0.56)分,100~150 bpm组(2.86±0.70)分,>150 bpm组(2.81±0.63)分,各组评分依次降低而不完全相同(F=16.72,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r=0.013,P<0.01)和对比剂总量(r=0.292,P=0.011)与左主干评分呈正相关;年龄(r=0.509,P<0.01)、管电压与前降支评分呈正相关(r=0.292,P<0.01),心率与前降支评分呈负相关(r=-0.179,P<0.05);年龄与回旋支评分呈负相关(r=0.063,P<0.01);年龄、管电压与右冠状动脉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86、0.220,P值分别<0.01、<0.05).结论 DSCT能够清晰显示3岁以上或心率<100 bpm的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冠状动脉,限制DSCT成像效果的是患儿的基础心律和年龄.

  • 3cm以下肺恶性局灶性磨玻璃结节与实性结节螺旋CT征象对照

    作者:范丽;于红;刘士远;李清楚;蒋涛;肖湘生

    目的 总结3 cm以下肺恶性局灶性磨玻璃结节(fGGO)与实性结节的MSCT征象,旨在发现恶性fGGO是否存在特异性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3 cm以下的105例实性肺癌和48例恶性fGGO的基本临床资料、病灶大小及MSCT征象(病灶形态、边缘形态、瘤肺界面、内部结构及邻近结构改变),用Fisher确切概率法、X~2检验及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性结节的男女比例(60:45)高于fGGO组(18:30),男女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5.09,P<0.05).实性结节圆形或类圆形、不规则形、毛刺、空泡征、支气管征走行正常的分别为101、4、60、12、0例;fGGO相应分别为38、10、19、25、7例(X~2值依次为11.48、4.07、29.70、22.38,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性结节的边缘形态(分叶、尖角、棘状突起)、瘤肺界面(清楚光整、清楚毛糙、模糊)、内部结构(蜂窝征)、邻近结构(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分别为85、0、33、5、100、0、0、59、35例;fGGO相应分别为42、1、15、3、45、0、2、32、16例(X~2值依次为1.00、2.20、0.00、0.15、4.43、1.50、0.00,P值均>0.05),2组结节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恶性fGGO与实性结节的病灶形态、边缘形态、瘤肺界面、内部结构及邻近结构的改变大多数表现一致,但fGGO中不规则形、空泡征和支气管走形自然的概率在一定程度上高于实性结节,毛刺征低于实性结节,这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及肿瘤的病理学基础存在一定的关系.

  • 低剂量CT扫描联合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筛查肺结节的临床研究

    作者:许祖闪;侯红军;徐岩;马大庆

    目的 探讨低剂量胸部CT扫描联合计算机辅助检测肺结节(CAD)系统筛查肺癌高危人群肺内结节的临床价值和CAD系统对放射科医师的辅助作用.方法 选取219名具有肺癌高危因素体检者,行低剂量胸部CT平扫,由2名具有15年以上胸部诊断经验的放射科高年资医师独立阅读1.0 mm层厚重建图像,记录每例结节表现,两者意见一致后保留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应用CAD系统对上述图像进行结节识别处理并记录检出结果,另由2名具有5年影像诊断工作的放射科年轻医师阅读上述图像,记录诊断结果,然后应用CAD系统的输出结果再次阅读图像并记录诊断结果,根据金标准判断CAD系统检测肺结节的敏感性、假阳性率,应用X~2检验比较年轻医师应用CAD系统前后肺结节检测的能力.结果 219名体检者中终确定有结节者104(47.5%)名,高年资医师共确定366个结节为真结节.在366个真结节中,CAD系统检测到271个(74.0%,CAD系统共检测到695个结节,假阳性结节424个);2名年轻医师未用CAD系统时分别检测到292(79.8%)和286个(78.1%)结节,应用CAD系统后分别检测到336(91.8%)和333个(91.0%)结节,年轻医师应用CAD系统前后肺结节检测的敏感性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AD系统对肺门区或中心区的结节检测敏感性较年轻医师高,年轻医师对周围区、胸膜下结节、磨玻璃密度结节、≤4 mm结节的检测敏感性明显优于CAD系统,两者相互结合能够提高肺结节的检出率.

  • 肱二头肌长头腱撕裂的肩关节MRI评价

    作者:田春艳;郑卓肇;李选;崔国庆

    目的 评价肩关节MRI对肱二头肌长头腱撕裂的诊断价值,并对比分析肩关节MR造影和常规肩关节MRI的诊断性能.方法 由2名影像诊断医师独立回顾分析215例肩关节MR图像,包括107例肩关节MR造影和108例常规肩关节MRI,分析结果与肩关节镜手术相比较.计算MRI评价肱二头肌长头腱撕裂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采用Kappa分析2名影像诊断医师评价的一致性.结果 215例中,肱二头肌长头腱完伞撕裂7例,部分撕裂29例,无撕裂179例.医师甲用肩关节MRI评估肱二头肌长头腱撕裂(包括完全和部分)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2.2%(26/36)、91.6%(164/179)和88.4%(190/215),医师乙分别为80.6%(29/36)、93.8%(168/179)和91.6%(197/215),2名医师的评估结果间一致性好(Kappa=0.681).肱二头肌长头腱完全撕裂,2名医师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为100%(7/7)、100%(208/208)和100%(215/215).利用肩关节MR造影评价肱二头肌长头腱撕裂时,医师甲的准确性为93.4%(100/107),医师乙为96.3%(103/107),均明显高于常规肩关节MRI的结果[医师甲为83.3%(90/108),医师乙为87.0%(94/108),P值均<0.05].结论 肩关节MRI是评价肱二头肌长头腱撕裂比较可靠的方法,而且肩关节MR造影的准确性优于常规肩关节MRI.

  •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靶向超顺磁性分子探针的构建及体外大肠癌细胞显像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琨;李健丁;张瑞平;辛磊;李晶

    目的 探讨携带纳米铁颗粒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分子探针的构建方法及其生物理化性状,以及对体外大肠癌细胞的靶向作用.方法 采用化学交联法构建抗体分子探针,应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MR扫描仪检测抗体对比剂的生化及磁学特性.将抗体分子探针与人结肠癌SW620细胞在37℃分别孵育30、60、90 min后进行MR扫描,并进行普鲁士蓝染色验证,信号变化数据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以佳孵育时间为标准,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检测抗体对比剂的靶向增强作用.信号变化数据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结果 携带纳米铁颗粒的抗VEGF分子探针被成功构建并分离,抗体分子探针的弛豫率为0.0426×10~6 mol/s.免疫细胞荧光及普鲁士蓝染色法证实抗体分子探针可以与高表达VEGF的人结肠癌SW620细胞结合.MRI证明抗体分子探针孵育大肠癌细胞30、60、90 min后T_2信号强度分别为392±7、91±8、264±10,与孵育前(679±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35.489,P<0.01),在孵育60 min后T_2WI及T_2~* WI信号强度值降低明显.抗体分子探针孵育大肠癌细胞对照实验表明,抗体分子探针孵育大肠癌细胞组与干细胞组T_2信号强度分别为82±7和68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67,P<0.05),抗体分子探针孵育大肠癌细胞组T_2WI及T_2~* WI信号强度显著降低.单纯对比剂孵育大肠癌细胞组与干细胞组比较T_2信号强度分别为419±59和400±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18,P>0.05).结论 携带纳米铁颗粒的抗VEGF分子探针已将肿瘤血管生成的评价发展到受体水平,为肿瘤血管生成的诊断与抗血管生成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MR弛豫技术与双能X线吸收法评价大鼠骨质疏松的比较研究

    作者:吴何嘉;刘斯润;弓健;徐浩;蒋光愉;李龙辉

    目的 探讨MR弛豫技术及参数与双能X线吸收法(DXA)对诊断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优劣.方法 雌性3月龄大鼠30只,按完全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去势骨质疏松造模组(每组15只).30只大鼠造模前及造模12周后分别行DXA测量,测量参数包括全身骨量(BMC)、全身骨密度(BMD)、左侧股骨骨密度(Hbmdl);造模成型后,在MR 1.5 T成像系统下完成:(1)多回波快速梯度脉冲序列,分别以不同回波间隔测量T_2~*;(2)多回波快速SE序列测量T_2图(T_2map);(3)SE序列测量T_1map;(4)用两样本t检验分析对照组和实验组间各指标参数的差别,用Fisher检验筛选对骨质疏松作用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后分别提取2组大鼠的股骨做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1)病理组织学证实骨质疏松组造模成型;(2)成模后对照组、骨质疏松组间DXA的参数(BMC、BMD、Hbmdl)经Fisher检验,筛选出BMD为判别指标,其判别正确率为86.7%;(3)对照组和骨质疏松组之间所测得的2组MR弛豫数据值[T_2~* 1000、横向弛豫率(R_2~*)1000、T_2~* 500、R_2~* 500、T_2~* 400、R_2~* 400、T_2 ~* 300、R_2~* 300、T_2~* 200、R_2~* 200、T_2~* 100、R_2~* 100、T_2map、R_2map、T_1map]作两样本t检验,t值分别为6.20、4.79、5.18、5.22、5.59、4.37、6.14、5.12、5.09、4.99、5.57、4.84、4.07、2.98、6.75,除R_2map P=0.07以外,其余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对A、B 2组MR弛豫和双能DXA的17个参数(T_2~* 1000,T_2~* 500,T_2 ~* 400,T_2~* 300,T_2~* 200,T_2~* 100,T_2map,R_2~* 1000,R_2~* 500,R_2~* 400,R_2~* 300,R_2~* 200,R_2~* 100,T_1map,BMC,BMD,Hbmdl)经Fisher检验,17个参数中T_2map和T_1map 2个指标对骨质疏松的表达较佳,其判别正确率为100%.结论 MR的T_2map是骨质疏松的较佳判别指标,在MR弛豫技术的运用中,磁场的稳定性是重要的;而MR弛豫技术与DXA结合可更精确地诊断骨质疏松的程度.

  • 猴可复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脑缺血半暗带的血氧水平依赖效应

    作者:张敬;陈英敏;张云亭

    目的 探讨血氧水平依赖(BOLD)MRI对确定猴脑缺血半暗带(IP)的价值.方法 成年恒河猴6只,应用微导管法制作猴可复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MCAO后0 h、再灌注后1、3、 6、 12、24及48 h分别进行DWI、PWI、T_2 WI、定量T_2和T_2~* 扫描,根据T_2和T_2~* 图计算可逆性横向弛豫率(R_2'),用来表示BOLD效应(R_2' BOLD).计算动脉闭塞期DWI(0 h DWI)、再灌注48 hT_2WI(48 h T_2WI)及脑组织大体切片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病灶体积百分比(病灶体积/双侧大脑半球体积).将缺血组织划分为3个区域:梗死核心(0 h DWI、48 h T_2WI均为高信号区)、IP(0 h DWI高信号,48 h T_2WI等信号区)及低灌注区(0 h平均通过时间延长但0 h DWI、48 hT_2WI均为等信号区),分别测3个区域R_2'的相对值(患侧/健侧半球镜影区比值,rR_2').病灶体积比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和相关分析,3个区域rR_2'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6只猴中4只造模成功.48 h _T2WI病灶体积比(8.16±0.55)%较0 h DWI的(11.37±1.41)%明显缩小(t=6.472,P<0.05);TTC染色病灶体积比(8.15±0.62)%与48 h T_2WI的(8.16±0.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50,P>0.05),两者呈明显正相关(r=0.98,P<0.05).梗死核心、IP、低灌注区rR_2'在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梗死核心低于IP,IP低于低灌注区(P<0.05),三者rR_2'值:0 h时分别为1.129±0.108、1.329±0.081、1.584±0.103(F=36.19,P<0.05).1 h分别为0.668±0.082、1.237±0.072、1.435±0.066(F=134.09,P<0.05).3 h分别为0.536±0.075、1.453±0.081、1.770±0.141(F=256.30,P<0.05).6 h分别为0.259±0.050、2.435±0.131、2.957±0.177(F=803.25,P<0.05).12 h分别为0.385±0.054、2.447±0.148、3.254±0.184(F=743.74,P<0.05).24 h分别为0.083±0.026、1.968±0.127、3.101±0.144(F=1236.26,P<0.05).48 h分别为0.246±0.058、3.694±0.218、4.297±0.322(F=557.02,P<0.05).随再灌注时间延长,IP和低灌注区的rR_2'呈逐渐升高趋势,表现为负性BOLD效应;梗死核心呈逐渐降低趋势,表现为正性BOLD效应.结论 R_2' BOLD可以根据缺血脑组织氧代谢状态的不同来区分IP和梗死核心.

  • MR扩散加权成像评价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石喻;郭启勇;廖伟;马跃;乞文旭

    目的 探讨MR DWI对肝纤维化程度定量分析的能力.方法 应用1.5 T MR对12名志愿者、47例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患者进行常规扫描及DWI检查,b值选择0、250、500、750及1000 s/mm~2,联合b值b_(250~1000)及b_(500~1000)分别取b=250、500、750和1000 s/mm~2及b=500、750和1000 s/mm~2的ADC平均值.采用Scheuer法进行纤维化(S)分期和炎症(G)分级,探讨病理分期与ADC值的相关性,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ADC预测不同纤维化分期的能力.结果 当b=750 s/mm~2时,S0、S1、S2、S3、S4期纤维化下ADC平均值分别为(1.41±0.11)×10~(-3)、(1.37±0.09)×10~(-3)、(1.27±0.05)×10~(-3)、(1.26±0.04)×10~(-3)、(1.22±0.06)×10~(-3)mm~2/s,ADC值在不同S分期间差异大(F=18.31,P<0.01).随着S分期的增加,各b值下的ADC平均值逐渐下降,两者存在负相关性,b_(250~1000)相关性强(r=-0.727,P<0.01).选择b_(750)及b_(250~1000)、b_(500~1000)时,ADC值在S2期以上(与S0和S1相比)及S3期以上(与S0和S1相比)纤维化时均明显降低(P<0.01);在预测S2期以上纤维化时,选择b(750)时曲线下面积(AUC)大(0.909),敏感性85.7%,特异性100.0%(ADC标准≤1.35×10~(-3)mm~2/s);在预测S3期以上纤维化时,选择b_(250~1000)时AUC大(0.864),敏感性69.6%,特异性95.8%(ADC标准≤1.53×10~(-3)mm~2/s).结论 DWI对于预测S2期以上及S3期以上肝纤维化程度具有良好的效果,b值b_(750)、b_(250~1000)或b_(500~1000)均适合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纤维化评价.

  • 3 T MR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显示腮腺肿瘤及其与腮腺内面神经和腮腺导管的关系

    作者:李彦;李传亭;张东生;艾斌;张卫东;武乐斌

    目的 探讨3 T MR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3D-FIESTA)序列显示腮腺良性肿瘤及其与腮腺内面神经和腮腺导管关系的价值.方法 对22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采用8通道头部线圈行3T常规MR序列T_1 WI、T_2 WI及3D-FIESTA序列扫描,并进行图像后处理.腮腺良性肿瘤与腮腺内面神经和腮腺导管的关系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 不同类型的腮腺良性肿瘤3 T MRI表现具有各自的特点.22例腮腺肿瘤在T_1WI主显示为低信号,在T_2WI上为高信号,其显示结果分别为21、22例;3D-FIESTA序列上则根据腮腺肿瘤类型的不同表现为低信号(10例)或高信号(12例)为主.腮腺内面神经主要分支在T_1WI、T_2WI及3D-FIESTA序列图像均显示为线样低信号结构,T_1、T_2WI对面神经主干的显示分别为16、18例;而3D-FIESTA对面神经主干、颞面支、颈面支的显示分别为22、21、22例.腮腺导管及其主要分支在T_1WI上呈线条低信号,T_2WI及3D-FIESTA序列图像显示为条状高信号结构,其显示分别为14、20、22例.与手术结果相对照,腮腺内面神经主干的显示结果为22例;腮腺主导管20例与3D-FIESTA序列的显示情况相一致,另2例因肿瘤推压移位,手术解剖未发现.结论 3 T MR 3D-FIESTA序列可以正确显示腮腺内面神经和腮腺导管及其与腮腺肿瘤的关系,对腮腺肿瘤手术计划的制定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的标准化方案探讨

    作者:徐亮;钟建国;龚建平;朱雪明;宦坚;王建玲;钱铭辉;郭启勇

    MSCT多期增强扫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ltration rate,GFR)可以在显示肾脏精细解剖的同时,提供单侧肾脏甚至肾脏局部区域的功能情况,而不必额外注射对比剂,是目前肾脏功能影像学的一个研究方面~([1-3]).本研究通过对30例患者应用改良后的MSCT双期增强扫描标准化方案,评价其测定GFR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以及自动测量软件的可靠性.

  • 积极推进胸部低剂量CT扫描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士远;于红

    胸部组织的天然高对比使胸部CT低剂量扫描成为目前广泛的应用领域;随着MSCT的发展,其应用范围从早的筛查,到呼吸道三维成像、儿童检查、胸部CT血管造影以及经皮穿刺引导等一再得以拓宽.如何正确对待和合理使用是目前的热点.

  • 让专业科技期刊成为专业发展的摇篮

    作者:祁吉

    有人说当前社会浮躁是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的自然现象.我们不是社会学家,不能就此发表评论.但是,学术浮躁已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当大家都在讲提高期刊质量时,似乎能否被SCI收录即是我们的量化标准.我们不讲从编辑的角度作了多少努力争取实现这个目标,但就杂志的功能讲,能否真正发挥主流专业杂志的作用则绝不仅限于SCI收录与否.在新的一年,就实质地提高专业科技期刊的质量,发挥杂志应有的功能,作者、编者与审者都需要高度重视两个方面.

中华放射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5 09
199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