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中华放射学杂志

中华放射学

中华放射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y 중화방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1201
  • 国内刊号: 11-214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郭启勇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MRI诊断一例

    作者:逄利博

    患者男,44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发凉、麻木、热敷感觉迟钝,且走路时左下肢无力,踩棉花感,逐渐加重半个月,右上肢逐渐出现无力感3d,于2009年10月7日就诊.患者偶有右侧头顶部疼痛,视物偶有不清楚.无头晕、恶心、呕吐.体检:意识清楚,问答合理,步入病房时走路不稳.四肢肌体近远端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双上肢及右下肢深浅感觉正常,左下肢浅感觉较对侧明显减退,深感觉异常,跟膝试验左侧阳性,双膝反射正常,巴宾斯基征左侧阳性.MRI示:右侧额顶叶内见巨大分叶状肿块,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肿块实质信号不均,内见散在的长T1、长T2信号囊变灶,周围呈指套样长T1、长T2信号水肿带.

  • 迷走脾动脉瘤一例

    作者:王玉红;陈月芹;王林省;孙占国;张谷青;李慧;王皆欢

    患者女,50岁,因"体检发现内脏动脉瘤"于 2010年6月22日就诊.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外院超声检查显示:于肠系膜上动脉起始处前方探及一囊状无回声区,大小约为2.6 cm×2.4 cm×3.0 cm,壁上可见点片状强回声.超声多普勒诊断为肠系膜上动脉动脉瘤.腹部CTA显示:脾动脉异位开口于肠系膜上动脉近段,距起始处0.2 cm处右后壁见囊状膨出呈梨形,借助颈部与脾动脉相连,颈部内径约0.4 cm,瘤体大小约2.8 cm×2.4 cm×3.1 cm,瘤壁见弧形钙化(图1~3).诊断为迷走脾动脉瘤.

  • 冠状静脉窦闭锁伴永存左上腔静脉一例

    作者:孙明利;吕滨;戴汝平;蒋世良;荆志成;韩磊;李世国;霍衍敏;周翠红;于方方

    患者女,46岁.活动后胸闷乏力1年,近1个月加重,于2009年12月18日就诊.体检:主动脉瓣听诊区和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杂音,呈喷射样,向颈部传导.心电图提示左心室高电压,ST-T改变.超声心动图示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并重度狭窄,升主动脉扩张.X线摄影示两肺纹理重,升主动脉扩张,主动脉结增宽,左心室增大,心胸比为0.63.

  • 增生性肌炎一例

    作者:陈锦华;卜新华;田为中;杨维柘;徐洪泽;陈小云;王秀兰;张逸;李瑗

    患者男,56岁,左侧大腿根部肿块2周余,于2010年5月25日就诊.体检:左侧大腿根部肿块,大小约50 mm×40mm×30 mm,质硬,无触痛,界不清,活动度欠佳.MR检查示左侧缝匠肌明显增粗,病灶大小约57 mm×28 mm,呈界限不清的梭状,长轴与缝匠肌长轴平行,T1WI信号略高于周围肌肉组织(图1),T2WI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周围可见少许水肿影(图2),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均匀强化(图3),肌间筋膜未受累及.

  • 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影像表现一例

    作者:马春;明兵

    患者女,51岁,2011年1月21日因"反复发作头痛3d"入院.3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整个头部阵发性、搏动样、胀样疼痛,严重时持续几十分钟,近3d反复发作,无恶心呕吐、发热,不伴意识丧失,无四肢抽搐及大小便失禁,无肢体麻木无力,无语言障碍,不伴视物旋转、视物成双等.头痛与体位无关,用力时无头痛加重表现.神经系统检查无特殊体征,病理征阴性.腰穿脑脊液生化常规正常,抗酸染色、结核杆菌、单纯疱疹病毒DNA检查正常,脑脊液压力正常.泌尿系彩超检查未见异常,常规头颅CT及MRI阴性,头颅CTA示基底动脉、双侧椎动脉颅内段、双侧大脑前动脉、中、后动脉多发节段狭窄(图1,2).经扩血管治疗病情好转,1个月后症状消失,复查CTA示颅内动脉多发狭窄已缓解(图3,4),诊断为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reversible cerebral vasoconstriction syndrome,RCVS).

  •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颞叶常规MRI表现正常脑白质的扩散张量成像初步研究

    作者:熊炜烽;邱士军;江新青;段芙红;刘珍银;李姗姗

    目的 利用DTI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颞叶常规MRI表现正常脑白质进行监测.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活检证实的75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全脑常规MR和DTI检查,且常规MRI未见异常.以放疗前的1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放疗后的57例患者为放疗组,并根据放疗后不同时间分为5组:组1(放疗后≤3个月,16例)、组2(放疗后>3~6个月,12例)、组3(放疗后>6 ~9个月,10例)、组4(放疗后>9 ~12个月,8例)、组5(放疗后>12个月,11例).测量各组患者的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扩散系数(MD)、表观扩散系数(ADC)、平行本征值(入‖)及垂直本征值(λ⊥),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各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及放疗后各组的平均λ⊥值分别为(6.075±0.341)×10-4、(6.700±0.379)×10-4、(6.976±0.527)×10-4、(6.621 ±0.388)×10-4、(6.751±0.460)×10-4、(6.222±0.256)×10-4 mm2/s,λ‖值分别为( 12.524 ±0.713)×10-4、( 11.764±0.574)×10-4、(11.842±0.471)×10-4、( 11.569±0.552)×10-4、(12.050 ±0.614)× 10-4、( 12.100±0.529)×10-4 mm2/s,FA值分别为0.452±0.030、0.379±0.028、0.382±0.028、0.389±0.032、0.388±0.022、0.423±0.232,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0.485、4.625、16.539,P值均<0.05).进一步多重比较,放疗后12个月内(组1~4)的平均λ⊥值均较放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放疗12个月后(组5)的平均λ⊥值基本恢复,与放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9个月内(组1~3)的平均λ‖值较放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个月以后(组4、5)的平均λ‖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放疗后组(组1~5)的平均FA值均比放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各组平均ADC及MD值对比放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TI可以在常规MRI发现异常之前检测到脑组织特别是白质微观结构的改变,可以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放射性损伤提供更多影像学证据.

  • 高清CT容积螺旋穿梭技术在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初步研究

    作者:杨丕丕;张立仁;董智;刘喆;刘军波;刘士辰;曹会志

    目的 研究高清CT(HDCT)容积螺旋穿梭技术(VHS)在诊断先天性心脏病(CHD)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行HDCT VHS扫描及超声心动图(ECHO)检查的CHD患者43例,分析经手术证实的24例(儿童21例,成人3例)HDCT结果,与ECHO结果进行对比,评价HDCT对CHD病变、血流动力学、冠状动脉及合并心外病变的显示能力.有效剂量(mSv)=剂量长度乘积(DLP) ×K.结果 手术证实心内畸形36处,HDCT符合率100.0%(36处)与ECHO一致.心脏大血管连接部及心外血管畸形44处,HDCT符合率(95;4%,42/44)明显优于ECHO (59.1%,26/44).ECHO提示间隔缺损右向左及左向右分流分别为5和6例,HDCT均符合;双向分流14例,HDCT除1例观察不清外,其余13例仅显示右向左分流.HDCT冠状动脉开口及近段走行均完全显示.有效剂量:儿童(3.38±1.86) mSy,成人(10.27±2.59)mSv.结论 HDCT VHS诊断CHD中有较大优势,能够准确、无创地反映心脏、心外结构及血流动力学信息,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 乳腺细粒棘球蚴病的影像特征及诊断

    作者:曾莉;刘凡明;宫悦;葛金梅;李先军;施民新;郭永忠

    目的 分析乳腺细粒棘球蚴病(又称包虫病)的乳腺X线、CT表现,探讨其影像特点.方法 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包虫病患者均行乳腺X线摄影,1例行CT检查.结果 11例乳腺包虫囊肿,9例为单发,2例为多发,其中1例单发者因外伤而破裂.乳腺X线征象表现为大小不等单发或多发类圆形阴影,密度高或低,边缘光滑锐利,5例出现钙化,2例表现为囊壁弧线形“蛋壳”样钙化,3例囊肿内有斑点状钙化,1例破裂后呈空洞样改变,出现“日环食”征.1例做CT扫描者见类似水样密度的囊状影,有完整包膜.结论 乳腺X线摄影能准确显示乳腺包虫病囊肿的部位和形态特征,结合临床及流行病学史能提高对乳腺包虫病的认识.

  • 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CT成像诊断冠心病的可重复性研究

    作者:孙明利;吕滨;吴润泽;李世国;荆志成;韩磊;霍衍敏;于方方;蒋世良;戴汝平;吕建华;侯志辉;高扬;曹慧丽;吴永健;杨跃进;乔树宾

    目的 评价不同医师和同一医师前后两次评价有创冠状动脉造影(ICA)和CT冠状动脉成像(CTCA)诊断冠心病(CAD)的可重复性.方法 由水平相当的2名有10年以上经验的副主任医师分别盲法分析42例连续患者的ICA资料;30 d后其中1名医师重复盲法分析ICA资料;同样方法由另2名有10年以上经验的副主任医师分析该42例患者的CTCA资料(数据均由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序列采集),分别比较ICA和CTCA医师间(inter-reader)、两种方法同一医师(intra-reader)诊断CAD的Kappa值、狭窄程度完全一致的比率;以ICA为参考标准评价CTCA诊断CAD的准确性,比较ROC曲线下面积.结果 ICA和CTCA医师间Kappa值分别为0.91和0.81,两种方法同一医师的Kappa值分别为0.92和0.83(x2=509.4和432.5,P值均<0.01).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一致的冠状动脉节段占总评价节段的比率:医师间,ICA为80.8% (494/611),CTCA为75.2% (469/624;x2=2.75,P=0.10);同一医师,ICA为86.9% (531/611),CTCA为81.9% (511/624;x2=3.76,P=0.053).以狭窄程度≥50%为诊断CAD标准,诊断一致的节段占总评价节段的比率:医师间,ICA为96.6%( 590/611),CTCA为94.4%( 589/624;x2=3.36,P=0.07);同一医师,ICA为97.4%(595/611),CTCA为95.4%(595/624;x2=3.62,P=0.06).以ICA为参考标准,CTCA 2名医师共同诊断CAD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9%(530/624)和98.1% (612/624),ROC曲线下面积为0.94(95%可信区间为0.91 ~0.97).结论 ICA和CTCA诊断CAD的重复性良好,ICA优于CTCA,不同医师和同一医师前后两次的诊断会出现一定比率的诊断误差.

  • 左肺动脉吊带伴随气管畸形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

    作者:张琳;李欣;刘俊刚

    目的 评价MSCT在诊断左肺动脉吊带及伴随气管畸形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MSCT诊断的肺动脉吊带伴随气管畸形及气管狭窄患儿9例.结果 根据Wells分型,分为2种主型和2种亚型,其中1A型2例,1B型3例,2A型2例,2B型2例.9例患儿全部存在不同程度的气管支气管狭窄.4例(1型)局限或短段气管支气管狭窄,5例(1型1例,2型4例)长段气管狭窄或支气管狭窄.结论 MSCT成为同时显示左肺动脉吊带畸形和伴随气管畸形的佳成像方法.Wells分型对制定手术方案非常有帮助.

  • 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前后CT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参数的变化特点及临床价值

    作者:乔鹏岗;盛复庚;陆虹;郭万峰;李明;邢旭东;周娟;李功杰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前后MSCT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参数的变化特点,与传统评价标准进行比较,找出能及时、客观评价靶向治疗效果的参数.方法 搜集21例行靶向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并在治疗前后行CT动态增强扫描,观察病灶动态增强各时相的CT值,根据CT值绘出动态增强曲线,记录强化峰值(PH)、肿块强化达到峰值时间(Tp),计算肿块与主动脉强化峰值之比(M/A)、灌注值.分别以治疗后PH减小、Tp延长、M/A值减小、灌注值减小为好转标准评价疗效,与病灶大径变化评价疗效结果进行比较.复查前后参数值的变化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不同参数评价疗效结果的比较采用Kappa检验.结果 21例患者靶向治疗后共CT复查33次,以灌注值变化评价疗效结果(17例次好转,6例次稳定,10例次进展)与以病灶大径变化评价疗效结果(19例次好转,7例次稳定,7例次进展)一致(U=8.761,P<0.01);靶向治疗后好转患者灌注值有降低趋势[治疗前(0.28 ±0.11) ml·min-1·m1-1,治疗后(0.18 ±0.09) ml· min-1·ml-1,t=-3.2722,P=0.0042],进展患者灌注值有增大趋势[治疗前(0.21±0.08) ml·min-1·rnl-1,治疗后(0.34±0.11) ml·min-1·ml-1,t =2.6064,P=0.0403],其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后,动态增强扫描灌注值的变化与肿瘤大径的变化一致;通过灌注值的变化可以评价靶向治疗效果.

  • 先天性冠状静脉窦异常的螺旋CT诊断价值

    作者:李炜;马小静;孙庆军;陈险峰;陶园;彭志远;熊青峰;钟志林;陈鑫;陈艳;张雪莲;王黎

    目的 探讨先天性冠状静脉窦异常的MSCT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证实的98例合并冠状静脉窦异常患者的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Mantini分型,将先天性冠状静脉窦畸形分成4大类,并将CT诊断与超声心动图对比,应用配对四格表行x2检验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98例患者中,永存左上腔静脉经冠状静脉窦回流入右心房72例,其中超声诊断48例,CT诊断72例;肺静脉异位引流入冠状静脉窦13例,其中超声诊断12例,CT诊断13例;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10例,超声诊断6例,CT诊断8例,其中2例超声正确诊断而CT未作出诊断;冠状静脉窦闭锁2例,均由CT诊断,超声未作出诊断;冠状静脉窦异常回流入左心房1例,超声、CT术前均未诊断.CT诊断优于超声诊断,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2.7,P<0.01).结论 MSCT对冠状静脉窦异常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可作为超声检查的补充,为外科手术或介入电生理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 升主动脉及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右心房耳分流的CT诊断

    作者:支爱华;戴汝平;蒋世良;吕滨

    目的 探讨主动脉瓣和(或)升主动脉置换手术后,主动脉根部-右心房耳分流术患者的CT影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主动脉根窦部手术且同时行右心房耳人工造口分流术的87例患者,术后采用电子束CT(EBCT)或16、64层CT扫描机行非心电门控连续容积增强扫描,扫描范围自主动脉弓上水平至左、右髂动脉分叉处.86例患者于术后2~20d内行首次CT检查,1例术后15年行CT检查.结果 87例患者CT均明确诊断主动脉血管吻合口漏,异常血流经右心房耳口引流入右心房.少量分流25例,中量分流47例,大量分流15例(其中1例患者术后15年升主动脉周围大量对比剂外溢,右心房、室明显增大).术后复查CT超过2次的患者37例,其中10例随访期内见少至中量分流漏口消失,8例少量分流较前减少,14例少至中量分流较前无明显变化,5例中量分流者3个月后复查分流较前增加.结论 右心房耳分流术患者CT为首选检查手段,可明确分流情况且定量分类,根据其影像特点可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亦是术后随访的主要方法.

  • 先天性支气管桥的多层螺旋CT诊断

    作者:韩素芳;高修成;田忠甫;唐文伟;魏松宇

    目的 探讨MSCT重组图像在诊断先天性支气管桥(BB)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MSCT重组图像诊断的先天性支气管桥畸形的影像表现.图像后处理方法包括MPR、MinIP、MIP、VR.结果 12例支气管桥中,Ⅰ型支气管桥6例,表现为正常隆突位于T2~3平面,存在右肺支气管分支,隆突角平均59.2°,支气管桥起源于隆突下左主支气管,该位置称为假隆突,位于T4~5平面,夹角平均108.80°,支气管桥起源以前的左主支气管明显狭窄,宽约1~2mm,长约17 mm.Ⅱ型支气管桥6例,表现为正常隆突位置平面无右肺支气管分支,支气管桥起源于气管更远端,供应整个右肺,假隆突位于T4~5平面,角度平均131 °,均伴气管下段狭窄,宽约2~3 mm,长约30 mm,4例气管下段向左侧倾斜,2例伴肺动脉吊带.结论 MSCT可以对先天性支气管桥进行定性诊断,重组图像可以直观地观察气管、支气管、隆突的形态、走行、管径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 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表现

    作者:吴海军;曾辉;梁长虹;崔燕海;颜荣华;王为岗;刘艳辉

    目的 分析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BFH)的影像表现,以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BFH的影像表现.全部患者均经X线检查,其中MR检查6例、CT检查4例.结果 11例BFH均为单发病灶,9例位于下肢,其中胫骨5例、股骨3例、腓骨1例;1例位于胸椎,1例位子骶骨.11例X线平片表现为偏心性(7例)或中心性(2例)溶骨性骨破坏区,边界清晰,薄层骨皮质完整,7例伴有不同程度的硬化边;4例CT平扫显示骨质破坏区为与肌肉密度相仿的软组织密度影,3例位于膨胀的骨壳内,2例位于胫骨及1例位于胸椎的病灶穿破骨皮质,胸椎病灶形成软组织肿块;所有的病灶均未见骨膜反应.6例在MR 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肿块呈均匀或不均匀中度或明显强化.结论 骨BFH的影像表现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 兔放射性肺损伤血流动力学演变及其病理基础初探

    作者:方向明;胡晓云;胡春洪;陈宏伟;崔磊;张庆华;郭建;周菊英

    目的 利用64层CT灌注成像(CTPI)研究兔放射性肺损伤(RILI)发病进程中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并探讨其病理基础.方法 健康新西兰大白兔72只,利用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实验组(36只)25 Gy单侧全肺单次照射,对照组(36只)单侧全肺假照射,2组按照射后1、6、12、24、48、72 h,和1、2、4、8、16、24周各分为12个亚组.每只兔于照射前和照射后所处亚组时间点做HRCT和CTPI,后取肺组织行光镜、电镜观察,将同期CTPI表现、病理变化及HRCT征象作对照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CTPI参数比较采用t检验,CTPI参数与病理观察值的相关性采用两变量直线相关分析,CTPI与HRCT对RILI检出率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1)对照组肺CTPI参数在各时间点上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实验组肺实质相对血流量(rBF)、相对血容量(rBV)和毛细血管相对通透性(rPS)在照射前和照射后72 h、2周分别为1.01±0.09、1.86±0.20、1.43±0.12,1.03±0.08、1.63±0.19、1.56±0.14,0.96±0.12、1.54±0.17、1.83±0.24,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0~6.37,P值均<0.05).(2)实验组受照射肺病理变化以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底膜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为主,并随时间呈现一定规律性.实验组照射后肺rBF、rBV与病理改变有显著相关性(r值分别为0.74、0.83,P值均<0.05),rPS与毛细血管外红细胞数、毛细血管基底膜破坏之间有显著依存关系(r值分别为0.87、0.88,P值均<0.01).(3)CTPI对RILI的检出率(72.2%,26/36)高于HRCT(16.7%,6/3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7,P=0.036).结论 CTPI参数初步揭示了RILI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演变规律,并间接反映以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为主要变化的病理生理状态;RILI的CTPI异常在时间上先于HRCT,有望用于RILI早期预报.

  •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APP-PS1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小鼠的1H-MR波谱研究

    作者:陈双庆;蔡庆;沈玉英;李铭华;张炜;臧风超;王培军;滕皋军

    目的 探讨1 H-MRS评价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治疗APP-PS1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 C57BL/6小鼠NSCs培养、扩增.12月龄的APP-PS1转基因AD小鼠30只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A、B2组,分别移植NSCs及磷酸盐缓冲液(PBS)至双侧海马CA1区;正常小鼠15只(野生型)作为对照组(C组)不作处理.应用7.0T高场强MR仪分别在移植前及移植后6周行1 H-MRS,测量海马区N-乙酰天冬氨酸(NAA)、谷氨酸(Glu)、肌醇(mI)、胆碱(Cho)及肌酸(Cr)的峰下面积,分析NAA/Cr、Glu/Cr、mI/Cr及Cho/Cr的变化并与Nissl染色与电镜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组间各指标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C57BL/6小鼠NSCs培养成功.1HMRS显示移植前A、B、C3组的NAA/Cr、Glu/Cr及mI/Cr分别为0.89 ±0.05、0.88 -±0.04、1.15±0.05,0.40±0.03、0.39±0.03、0.45±0.05,0.67±0.05、0.67±0.05、0.52±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48.918、7.529、59.468,P值均<0.01).其中A、B2组AD小鼠的NAA/Cr、Glu/Cr及mI/C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147、0.006、0.207,P值均>0.05),但均较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255、0.467、0.171及0.269、0.527、0.151,P值均<0.05).移植6周后A、B、C3组的NAA/Cr、Glu/Cr及mI/Cr分别为1.13±0.07、0.86±0.05、1.14±0.05,0.45±0.04、0.38±0.02、0.44±0.03,0.58±0.04、0.67±0.04、0.53±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12.092、23.076、44.367,P值均<0.01).其中A组NAA/Cr及Glu/Cr值升高,mI/Cr值降低,较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271、0.071、0.089,P值均<0.05),与C组相比NAA/Cr及Glu/C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013、0.012,P值均>0.05),但mI/Cr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46,P<0.05).各组小鼠Cho/Cr值在移植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Nissl染色显示AD小鼠在NSCs移植后海马区神经元细胞数较未移植AD小鼠明显增多.电镜显示A组小鼠海马CA1区大部分神经元细胞形态正常,细胞器丰富,而B组AD小鼠神经元细胞明显肿胀,突触联系疏松.结论 1 H-MRS可定量显示APP-PS1转基因AD小鼠NSCs移植前后的脑内代谢变化,对无创性评价NSCs治疗AD的效果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的MRI表现

    作者:张立华;李帅;刘剑羽

    目的 探讨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MMMT)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病理确诊为MMM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MRI表现.结果 9例肿瘤中6例位于宫体,3例位于宫颈;宫体和宫颈肿瘤形态不同,位于宫体的肿瘤呈膨胀性生长或浸润性生长,伴宫腔不同程度扩张;位于宫颈的肿瘤向阴道外生性生长,不伴肌层浸润;在T1WI肿瘤均表现为等或稍低信号,在T2WI二者信号存在一定差异,位于宫体的肿瘤T2WI以混杂高信号为主(5例),肿瘤内部可见出血(1例)及囊变、坏死信号(5例);而位于宫颈的肿瘤T2WI为稍高信号,内可见条索样或树枝样低信号,病变内部未见明显出血及坏死;以子宫肌层的强化程度作为参照,位于宫体的肿瘤强化较位于宫颈肿瘤强化明显且不均匀.结论 宫颈和宫体MMMT生长方式、MRI信号及增强特点存在一定差异,MRI对术前准确诊断有帮助.

  • MRI及临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Ⅲ评分系统评价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研究

    作者:杨茹;唐伟;张小明;肖波;黄小华;杨林;翟昭华

    目的 应用MRI及临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Ⅲ(APACHEⅢ)评分系统评价急性胰腺炎(AP)的严重程度,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表现,采用MR严重程度指数(MRSI)进行评分,分为轻度(0~3分)、中度(4~6分)、重度(7~10分)AP.并按照临床APACHEⅢ评分,分为轻型(<35分)和重型(≥35分)AP,记录100例AP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及住院天数等情况,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分析MRSI、APACHEⅢ评分及住院时间的关系,MRSI、APACHEⅢ评分与各项临床结果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100例AP,在MRI上80例表现为水肿型,20例表现为坏死型.MRSI评分显示轻度34例,中度59例,重度7例.APACHEⅢ评分为(24.9±12.2)分,APACHEⅢ<35分者77例,APACHEⅢ≥35分者23例.MRSI评分轻、中、重组之间的局部并发症发生率、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及ICU入住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9.161、19.118和54.767,P值均<0.01);APACHEⅢ评分轻、重型之间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120,P=0.000),而与局部并发症发生率、ICU入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245和2.568,P值均>0.05).MRSI评分同住院时间呈低度相关(r =0.235,P=0.019);APACHEⅢ评分与MRSI评分及与住院时间之间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168和0.105,P值均>0.05).结论 MRSI评分和APACHEⅢ评分在评估系统并发症方面有预测作用.MRSI评分在预测局部并发症、是否需要ICU治疗以及患者住院时间长短上优于APACHEⅢ评分.

  • 小鼠心肌梗死模型MR成像进展

    作者:谢素素;陈仁彪;章士正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及其并发症是引起人类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也一直是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热点.小鼠与人类基因组高度同源,且是早实现基因敲除与转基因技术的动物,被广泛用于生物医药研究.小鼠模型的应用为人类MI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做出了重要贡献.长期以来,小鼠MI研究主要依靠离体手段,在体无创影像学检查设备与技术较为薄弱.临床上心血管MRI目前已成为无创性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金标准[1].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中心开始应用MRI于小鼠MI模型并取得满意的效果.

  • 分子影像学国际、国内研究进展

    作者:李恩中;曹河圻;董尔丹

    一、分子影像学与分子医学简介分子影像学是1999年由美国哈佛大学Weissleder[1]提出的一门运用影像技术来显示组织水平、细胞和亚细胞水平的特定分子,反映活体状态下分子水平变化,通过影像学对其生物学行为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的科学.分子影像学着眼于探测构成疾病基础的分子异常,而不是对分子改变所导致终结果的成像,其突出特点是非侵入性地对活体内参与生命过程的分子进行观察,因此可望在病变的早期或极早期( predisease state)完成诊断和治疗.

  • 胰腺癌特异性靶向对比剂的研制及其分子影像学研究

    作者:陈婧;周正荣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在疾病早期缺乏明显症状和体征,且因生理功能复杂,临床表现易与其他疾病混淆,确诊者多属晚期,手术切除率仅为10%~ 20%[1].目前常用的筛选胰腺癌的方法为肿瘤标志物CA199的测定,但其特异性不高[2].B超、CT、MR等影像检查方法能做到的仅仅是检出已发生解剖学改变的胰腺疾病,显示的是分子改变的终效应,对小胰腺癌、隐匿性胰头癌的诊断依然是难题.

  • 微小甲状腺癌的CT特点

    作者:韩志江;陈文辉;周健;赖旭峰;舒艳艳

    目的 探讨微小甲状腺癌(MCT)的CT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共50枚直径在0.5~1.0 cm MCT的CT资料.结果 50枚瘤体中,38枚瘤体CT平扫呈均匀低密度,增强后不同程度均匀强化;33枚瘤体出现甲状腺平扫边缘中断征;增强后30枚瘤体轮廓较平扫模糊,瘤体相对低密度范围缩小;31枚瘤体不规则形;15枚瘤体钙化,其中细颗粒状钙化13枚;CT平扫未显示的12枚瘤体中,合并甲状腺炎10枚.结论 瘤体形态不规则、甲状腺平扫边缘中断征、瘤体增强后相对低密度区小于平扫、细颗粒状钙化、瘤体周围多发小淋巴结有助于MCT的诊断;甲状腺炎可以掩盖MCT,需引起注意.

  • 中等心率患者前瞻性心电门控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磊;刘挨师;王泽锋

    随着软硬件的不断完善,MSCT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非侵袭性血管检查中,尤其是64层CT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广泛应用,由于其较高的准确性[1],得到了临床医师的认可,在评价冠心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T冠状动脉成像(CTCA)使用前瞻性心电门控可以减低辐射剂量,目前已应用到心率较低并且波动较小的患者中[1-5].对于心率65~75次/min(bpm)的患者应用常规前门控技术尚存在不足[5].与以往前门控采集期相(75%或70%)不同,笔者提出一种新的扫描方案,即通过以60%采集期相为中心,前后叠加200 ms采集时间进行前门控扫描,目的是覆盖冠状动脉运动相对静止的2个期相(收缩末期及舒张中末期),接近或达到与回顾门控一样的效果.本研究通过比较心率65~ 75 bpm时改良前瞻门控与回顾门控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 软组织颗粒细胞瘤的CT与MRI表现

    作者:周丽娜;吴宁;林冬梅;欧阳汉

    颗粒细胞瘤(granular cell tumor,GrCT)是一种较少见的肿瘤,早期认为GrCT可能来源于横纹肌细胞,又称其为"颗粒性肌母细胞瘤",随着电镜超微结构及免疫组织化学(简称免疫组化)检查的深入研究,支持颗粒细胞瘤是一种具有Schwann细胞分化的神经源性肿瘤[1-2].软组织GrCT的影像表现国外文献报道较少,且多为个例报道[3-4],国内个例报道多关注临床表现及病理.笔者搜集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软组织GrCT患者的完整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其CT和MRI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影像表现的认识.

  • 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CT与MRI特征及病理对照

    作者:钱斌;胡晓华;陈宏伟;鲍健;吴晶涛

    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hepatic epithelioid haemangioendothelioma,HEHE)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血管源性肿瘤[1],国内报道较少且多以个案报道为主,临床及影像诊断很容易误诊[2-5].笔者回顾性分析了2所医院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HEHE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搜集2001年1月至2010年9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HEHE患者5例,其中男1例,女4例,年龄3~53岁,中位年龄45岁;临床症状为上腹痛2例,肝脾肿大2例,消瘦伴乏力1例.

  • MR扩散加权成像中应用ADC值鉴别良、恶性淋巴结的Meta分析

    作者:龙淼淼;刘丽华;高光锋;陈丽华;沈文;祁吉

    目的 采用循证医学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DWI-ADC值鉴别良、恶性淋巴结的可行性.方法 检索1998年至今公开发表的良、恶性淋巴结DWI-ADC值差别研究的中、英文文献,对符合纳入条件的原始研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特征信息.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异质性检验.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选择相应的效应量合并模型.合并效应量为ADC值差别的加权平均差和诊断性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比值比,计算验前、验后概率,以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研究良、恶性淋巴结DWI-ADC值差别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15篇,研究对象735例,淋巴结1963个.Meta回归分析、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显示,2项良性淋巴结来自健康对照和1项采用化学位移选择法压脂技术的研究,对汇总结果影响较大,合并效应量时予以剔除.恶性淋巴结与良性淋巴结的ADC值的加权均数差值为-0.355×10-3mm2/s[95%可信区间(CI) -0.423×10-3~-0.288×10-3mm2/s].虽然各研究鉴别良、恶性淋巴结采用的ADC界值不同,但鉴别良、恶性淋巴结的诊断指标稳定,汇总敏感性、特异性、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比值比和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95% CI:0.79~0.92)、0.87 (95% CI:0.82~0.90)、6.5 (95% CI:4.7~9.2)、0.15(95% CI:0.09~0.25)、43 (95% CI:21~87)、0.93 (95% CI:0.90~0.95),ADC提示良性的淋巴结验后恶性率为6%,ADC提示恶性的淋巴结验后恶性率为72%.结论 恶性淋巴结ADC值低于良性淋巴结,是一种准确性较高的鉴别良、恶性淋巴结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中华放射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5 09
199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