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中华放射学杂志

中华放射学

中华放射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y 중화방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1201
  • 国内刊号: 11-214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郭启勇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二例肾嗜酸细胞腺瘤的CT和MRI表现

    作者:苗延巍;赵力;宋清伟;郎志谨

    例1 男,45岁.左腰部闷痛1个月余,无尿频、尿急等尿道刺激症状,无血尿.经超声检查发现左肾肿物.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 肝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并肝内转移一例

    作者:张振华;王恂;李书鹏;宋传涛;李少年;孔平

    患者男,65岁.因皮肤黄染3 d入院, 6个月前B超示肝硬化;体检:一般情况可, 皮肤、巩膜黄染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肝脾肋下未扪及.实验室检查: 乙肝表面抗原阴性,血清甲胎蛋白 15 μg/L(正常《20 μg/L)、癌胚抗原 12 μg/ L(正常《15 μg/L)、丙氨酸转氨酶 120 U/L (正常10~40 U/L)、天冬氨酸转氨酶 80 U/L(正常10~40 U/L)、总胆红素 320 μmol/L (正常6~19 μmol/L)、碱性磷酸酶 420 U/L (正常15~112 U/L)、白蛋白30 g/L (正常40~60 g/L)、胆汁酸65 μmol/L (正常0~10 μmol/L).

  • 乳腺腺样囊性癌一例

    作者:肖勤;顾雅佳

    患者 女,52岁,自觉右乳肿块1个月余.体检发现于右乳内下扪及一大小5.2cm×cm的肿块,质硬,可移动,边界清楚.

  • 脑表皮样囊肿误诊为脑脓肿一例

    作者:欧光乾;唐光才

    患者男,46岁.右耳长期流脓;受凉后头晕、头痛、恶心、发热2个月.体检:神清,Glasgow昏迷评分15分,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 mm,对光反射灵敏,颈阻征(±),四肢活动自如,共济运动正常,生理反射存在,未引出病理征.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象中性粒细胞记数及比例均升高.

  • MRI诊断颅骨动脉瘤样骨囊肿三例

    作者:詹阿来;李红婴;黄庆文;洪映红

    动脉瘤样骨囊肿 (ABC)为良性肿瘤样病变,病因不详,多见于 5~20岁的青少年,好发于长管状骨及脊柱,发生于颅骨较少见[1-7],笔者接诊3例,报道如下,重点探讨其MRI表现.

  • 椎管内蝾螈瘤一例

    作者:洪杨;吴振华

    患者女,21岁,进行性双下肢活动障碍1个月伴排尿困难,加重1周.体检见双下肢肌力Ⅳ级,双膝反射亢进,双侧Babinski征阳性.外院脊柱MRI示胸腰段椎管内多发占位病变.于外院行手术切除椎管内4个肿瘤,病理结果不确定,考虑为神经纤维瘤可能性大.9个月后患者再次出现双下肢酸痛,行走费力,无跛行及二便障碍,来我院就诊.体检:双下肢后侧及踝关节上自觉酸痛,无感觉平面异常.

  • 肠系膜巨大纤维瘤病一例

    作者:黄强;葛玲玉;许顺良;肖文波

    患者男,22岁.于2周前发现下腹部一巨大无痛性肿块,10 d前大便每天10余次,不成形,色灰黑,5 d前突发剧烈腹痛,来院急诊.体检:血压112/66 mm Hg(1mm Hg=0.133 kPa),呼吸25次/min,脉搏131次/min,体温38.5℃;腹部可扪及一直径约20 cm巨大肿块,左腹部压痛,无反跳痛.5年前因家族性腺瘤性息肉行全结肠切除术.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 8.6×109/L,中性粒细胞 0.93,淋巴细胞0.02,单核细胞0.05;红细胞 4.88×1012/L,血红蛋白 132 g/L,血小板 188×109/L.大便常规正常,隐血试验(-).

  • 胃肝共存异物一例

    作者:荣增辉;江才明;刘鲁

    患者男,37岁,右上腹隐痛2个月,来院就诊.患者2个月前偶感右上腹隐痛不适,间断低热,无明显急性病史.体检:慢性病容,腹软,肝区轻压痛,右背部扣击痛,腹部未触及包块,无其他阳性发现.B超提示:右肝后段强回声光团,实性包块,边界不清.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10.8×109/L,中性0.88,血沉65 mm/1h,大小便常规未见异常.

  • 寻常疣合并巨大皮角一例

    作者:朱先进;王武

    患者男,42岁.30年前无明显诱因,双手、双足出现疣状增生物,疣体表面形成多个长短不一的巨大指状皮角,质硬、灰白色,腕部、前臂、踝部、小腿可见多发蚕豆、花生米大小的灰白色疣状增生物,表面毛棘样(图1,2).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语义工作记忆的功能MRI研究

    作者:卢又燃;耿道颖;冯晓源;杜亚松;赵志民

    目的 研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在语义工作记忆任务下不同脑区的功能状态.方法 ADHD儿童与正常学龄儿童各9名,分别进行行为学评估和功能MR(fMR)扫描,刺激任务采用区组(BLOCK)设计的倒退N计数(N-BACK)模式下语义工作记忆任务.fMR扫描采用GE 3.0 T MR记录提取阶段大脑的反应.结果 ADHD儿童在语义工作记忆任务下激活普遍低于正常组,在1-BACK任务中双侧额中回、额下回、双侧顶上小叶、顶下小叶、右基底节激活低于正常组,而在2-BACK任务中双侧额中回、额下回、双侧顶上小叶、左侧顶下小叶、右基底节及前扣带回激活低于正常组.结论 ADHD儿童的工作记忆功能区包括双侧背外侧前额叶及双侧顶叶存在功能低下,在高负荷的2-BACK任务下并有执行功能区(前扣带回)的激活降低.

  • 轻度Alzheimer患者与正常老年人全脑灰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比较

    作者:谢晟;武鸿坤;肖江喜;王荫华;蒋学祥

    目的 利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研究方法比较轻度Alzheimer病(AD)患者和正常老年人全脑灰质的差别.方法 对16例正常志愿者和13例轻度AD患者进行了三维T1WI扫描,数据在参数统计软件包SPM 99下进行头颅标准化、分割、平滑的后处理后,对AD组和对照组的全脑灰质进行基于体素的统计学比较.结果 AD组的双侧海马及杏仁核、双侧岛叶、双侧内侧丘脑、双侧直回、右侧颞上回、右侧尾状核、右侧前额叶、右侧前脑基底部和右侧部分枕叶与对照组的灰质密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这些区域的体素数目从36个至282个不等.结论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研究能够发现AD患者中广泛的大脑灰质的萎缩,从而更加全面地评价AD患者的脑结构改变.

  • 甲醇中毒导致脑部损害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于成福;刘移民;杨艺;史晶;吴一行;张维森;毛晓芬;骆晶

    目的 探讨甲醇中毒导致脑部损害的CT、MRI特点及与其发病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39例饮假酒致甲醇中毒的患者,发病的潜伏期为0~4 d.发病后1~6 d行血液学检查、头颅CT平扫,其中4例行头颅MR平扫. 结果 双侧壳核低密度改变6例,其中合并双侧皮质下白质区低密度改变2例;单侧内囊低密度改变4例;皮质下白质区低密度改变1例.CT阳性与饮假酒量(Z=-2.244,P<0.05)、临床分期呈正相关(χ2=4.232,P<0.05);与血液中甲醇浓度(Z=-1.430,P>0.05)、潜伏期(χ2=0.001,P>0.05 )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 MRI较CT更能早期发现脑部损害.病变的特点以双侧壳核发病为主,合并皮质下白质区的损害者往往提示预后不佳.

  • 快速MRI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先天畸形的诊断价值与超声对照研究

    作者:杨文忠;夏黎明;陈欣林;杨敏洁;杨小红;冯定义;胡军武;邹明丽;王承缘

    目的 探讨快速MRI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先天畸形的诊断价值并与超声(US)对照.方法 对48例孕妇产前行US和MRI检查,胎儿尸检及出生后随访检查证实中枢神经系统畸形22例,共26处.于US检查后3 d内行胎儿颅脑脊柱及胸腹部MR扫描,并与US诊断结果和尸检及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引产后尸检发现17处畸形,出生后随访检查证实9处畸形,共26处(无脑畸形6处、脊柱裂2处、脑膜脑膨出3处、先天性脑积水7处、前脑无裂畸形1处、脑穿通畸形3处、蛛网膜囊肿2处、脉络丛囊肿2处),US诊断24处,准确率92.3%(24/26),误、漏诊各1处,假阳性率3.8%(1/26),漏诊率为3.8%(1/26),MRI诊断23处,准确率88.5%,误诊1处,假阳性率3.8%(1/26),漏诊2处,漏诊率为7.7%(2/26).比较2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22,P>0.05).但快速MRI视野大,运动伪影少,组织分辨率高,能清楚显示脑灰白质、脑室系统、脑沟裂、蛛网膜下腔、脊柱等中枢神经系统解剖结构.结论 MRI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先天畸形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先天畸形的一种重要的影像学诊断手段.

  • 多发性硬化皮质脊髓束的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定量研究

    作者:李坤成;于春水;秦文;刘卓霞

    目的 利用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定量研究复发-好转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的皮质脊髓束分数各向异性(FA)值与正常志愿者之间的差异及其与扩展病残状态评分(EDSS)的相关性.方法 对36例正常志愿者和64例RRMS患者进行扩散张量成像检查,重组出皮质脊髓束,计算出该纤维束的平均FA值,比较RRMS组与对照组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研究该指标与EDSS和锥体束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志愿者的皮质脊髓束FA值(男:0.501±0.026,女:0.493±0.024,左侧:0.500±0.031,右侧:0.494±0.024),无性别和侧别差异(P值均>0.05).RRMS患者皮质脊髓束的FA值(0.472±0.037)明显低于对照组(0.497±0.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型(0.469±0.038)与脊髓型(0.476±0.035)RRMS患者的皮质脊髓束FA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RMS患者皮质脊髓束FA值与EDSS(平均3.0分)(r=-0.193,P<0.05)和锥体束评分(平均2.0分)(r=-0.218,P<0.05)存在弱相关性,其中,脑型患者的皮质脊髓束FA值与EDSS(平均3.1分)(r=-0.273,P<0.05)和锥体束评分(平均2.1分)(r=-0.268,P<0.05)的相关性较高,而在脊髓型患者的皮质脊髓束FA值与EDSS(平均2.8分)和锥体束评分(平均1.9分)均无显著相关性(r值分别为-0.080和-0.115,P值均>0.05).结论 RRMS患者皮质脊髓束的FA值存在明显异常,该指标可用作评价脑型RRMS患者的临床功能状态.

  • 覆膜Cheatham-Platinum支架置入治疗主动脉缩窄的疗效评价

    作者:黄连军;俞飞成;蒋世良;金敬琳;禹纪红;徐仲英;吴文辉;吕建华;赵世华

    目的 评价新型覆膜Cheatham-Platinum(CP)支架置入治疗青少年或成人主动脉缩窄(CoA)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5年8月至2006年6月,共完成8例CoA覆膜CP支架置入术.根据CT和DSA检查选择支架的型号及球囊的大小;经股动脉穿刺送入装载有支架的球囊导管,准确定位后充盈内外球囊,扩张覆膜支架.术后应用血管闭合器缝合局部穿刺点. 结果 覆膜CP支架均顺利置入.跨缩窄段平均收缩压差明显下降,术前为(63.8±17.6) mm Hg(1 mm Hg=0.133 kPa),除1例由术前77 mm Hg降至35 mm Hg外,余者均降至5 mm Hg以下,主动脉窄处直径由术前(4.8±1.4) mm增加至(18.0±2.6) mm.除1例主动脉弓发育不良外,余者上下肢血压均恢复正常.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患者,分流完全消失.随访1~8个月,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超声多普勒或CT增强扫描示缩窄端管径明显改善.结论 新型覆膜CP支架置入治疗CoA,近期效果满意,中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 青少年鼻咽纤维血管瘤的辅助性介入栓塞

    作者:范新东;石润杰;王德辉;王佩华;董敏俊

    目的 介绍青少年鼻咽纤维血管瘤辅助性介入栓塞,特别是双重介入栓塞的经验.方法 14例青少年鼻咽纤维血管瘤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1~17岁.按照Fish分类,Ⅰ型1例、Ⅱ型1例、Ⅲ型8例、Ⅳ型4例.对于Ⅰ型和Ⅱ型仅由上颌动脉供血且病变只位于鼻腔内的2例患者,单纯行上颌动脉超选择的聚乙烯醇微球(PVA)栓塞;对于12例Ⅲ、Ⅳ型患者,血供来自上颌动脉和颈内动脉,病变除波及鼻腔外,还侵及颞下窝和颅底骨,行肿瘤直接穿刺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栓塞,然后配以上颌动脉PVA栓塞的双重栓塞治疗.手术前后均行CT和MRI检查,术中行纤维血管瘤血管造影. 结果 青少年鼻咽纤维血管瘤血管造影时表现为鼻咽部的异常血管团,颈外动脉的上颌动脉为主要供血动脉.14例患者均在辅助性介入栓塞后行手术摘除肿瘤.10例肿瘤分2次摘除,2例3次摘除,2例1次摘除.患者术中出血明显减少,1例输血800 ml,4例输血400 ml,9例未输血.结论 青少年鼻咽纤维血管瘤的辅助性介入栓塞可减少术中出血,提高肿瘤的切除率.介入栓塞应根据血供和病变位置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方法.

  • 经导管封堵治疗成人动脉导管未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疗效评价

    作者:赵世华;闫朝武;蒋世良;徐仲英;黄连军;凌坚;郑宏;王诚;胡海波;吴文辉;李世国;戴汝平

    目的 评估经导管封堵治疗成人动脉导管未闭(PD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H)的即刻和短期疗效.方法 应用Amplatzer PDA封堵伞和国产封堵器对28例患者进行试封堵,术后1 d、1、3和6个月复查X线胸片、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结果 20例封堵有效,释放封堵伞,8例封堵无效收回封堵伞.在20例有效封堵组中,PDA窄直径为(10.4±2.7)mm,所选择的封堵伞肺动脉端直径为(15.6±3.2)mm.吸氧前后股动脉血氧饱和度分别为(93.5±1.8)%、(98.2±1.8)%(P<0.01).封堵前后肺动脉收缩压分别为(95.5±24.1)、(56.3±18.3)mm Hg (1 mm Hg=1.33 kPa)(P<0.01);肺动脉平均压分别为(70.8±18.2)、(41.0±13.8)mm Hg(P<0.01).6个月后复查超声心动图示左房、左室和主肺动脉直径明显缩小,仅1例例外;X线胸片示肺血有所减轻、心脏缩小,心胸比率从(59.2±6.6)%减少到(54.2±3.3)%(P<0.01).8例放弃封堵者,4例临床可见明显分界性紫绀,封堵前后肺动脉收缩压分别为(110.3±13.9)、(139.5±20.0)mm Hg(P<0.01);主动脉收缩压分别为(116.0±20.2)、(106.3±16.9)mm Hg(P<0.05).其余4例患者2例试封堵后残存大量分流,2例出现头晕和胸闷等症状.结论 经导管封堵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成人PD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理想方法.

  • 卵巢动脉参与盆腔病变供血的介入诊疗研究

    作者:王茂强;刘凤永;段峰;王仲朴;王志军;宋磊

    目的 观察卵巢动脉(OVA)参与盆腔疾病供血的出现频次,评价经导管栓塞OVA参与盆腔疾病供血的安全性.方法 用前瞻性方法对96例接受髂内-子宫动脉栓塞或化疗栓塞的患者进行了选择性OVA造影术,包括盆腔恶性肿瘤63例、子宫肌瘤17例、产科出血性疾病16例,平均年龄46岁.有盆腔手术史者12例.既往曾行髂内-子宫动脉栓塞术者6例.存在一侧或两侧子宫动脉发育不良者8例,两侧子宫动脉发育良好者(除去手术和已行栓塞治疗的患者)70例.对参与盆腔病变供血的OVA进行了选择性栓塞术,观察OVA参与盆腔疾病供血的频次、影响因素,评价栓塞OVA的安全性和临床意义.结果 96例中,两侧OVA插管成功者58例(60.4%),一侧插管成功者38例(39.6%).选择性造影发现至少有一侧OVA参与盆腔病变供血者33例(34.4%),包括盆腔恶性肿瘤18例、子宫肌瘤5例、产科出血性疾病10例.33例中有盆腔手术史者7例,曾行髂内-子宫动脉栓塞术者5例,存在一侧或两侧子宫动脉发育不良者8例,两侧子宫动脉发育良好者13例.OVA参与盆腔疾病供血的高发因素有:与孕产相关的出血性疾病(χ2=6.73,P=0.009)、既往有盆腔手术史(χ2=3.55,P=0.04)、既往曾行子宫动脉栓塞术(χ2=6.80,P=0.009)、存在一侧或两侧子宫动脉发育不良(χ2=3.40,P=0.04).对33例参与盆腔供血的OVA进行了栓塞术,操作成功率为100%,无重要并发症.4例与产科相关的出血性疾病,曾行两侧髂内-子宫动脉栓塞后出血未止,经栓塞参与供血的OVA后出血立即停止.4例介入治疗后出现一过性卵巢功能减退症状.结论 OVA参与盆腔疾病供血的发生率达34%.在行髂内-子宫动脉栓塞或化疗栓塞术时,如发现OVA参与盆腔病变供血,补充OVA栓塞术是安全和有价值的.

  • 3.0 T MR检测胸导管的临床意义

    作者:于德新;李传福;张晓明;修建军;王茜;孟祥水

    目的 利用3.0 T MR重T2WI技术对成人胸导管进行成像,并探讨病变对其形态的影响.方法 对139例患者进行胸腹部三维MR胰胆管成像(MR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MRCP),选取达到测量要求的97例,并分为正常对照组、门静脉高压组和胆管扩张组.观察乳糜池和胸导管的形态、位置、淋巴干、淋巴管等情况,并对其上下径、左右径和前后径等进行测量,探讨以上测量数值在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乳糜池的形态变异较大,73.20%(71例)为管状或梭形,84.54% (82例)位于第1、2腰椎水平之间,74.23%(72例)位于椎体中央的前方.乳糜池平均的长径、前后径和左右径分别为(26.94±10.24)、(4.86±2.01)和(4.96±1.89) mm.88例(90.72%)患者的胸导管从乳糜池上行后在第8~11胸椎水平逐渐转向椎体的左侧再继续上行.在正常对照组、门静脉高压组和胆管扩张组,胸导管的左右径分别为(3.58±0.95)、(4.83±1.33)和(3.65±1.57) mm,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5.638,P=0.005),其他数值在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3.0 T重T2WI MR技术可以对胸导管进行有效的显示和测量,门静脉高压影响胸导管的宽度.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胸导管
  • 实验性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表观扩散系数和氢质子MR波谱与病理学的对照研究

    作者:李仰康;刘国瑞;周修国;蔡爱群;程英;郭岳霖;关计添;程凤燕;林昆

    目的 结合病理学,对照研究MR表观扩散系数(ADC)和氢质子波谱(1H-MRS )在评价急性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中的价值.方法 出生后7 d的新生猪30头,分成假手术对照组5头和缺氧缺血组25头.缺氧缺血组分成5组,分别于缺氧缺血(HI)后即刻、3、6、12、和24 h测量皮层下白质、侧脑室旁白质及基底节区平均ADC值和脑内代谢物N-乙酰天冬氨酸(NAA)、乳酸(Lac)、肌酸(Cr)、胆碱复合物(Cho)的峰高比率,并作脑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缺氧缺血组HI后即刻,ADC值(3.69±1.45)、NAA/Cho(0.712±0.080)和NAA/Cr(1.040±0.137)明显下降,Lac/NAA(1.798±0.139)、Lac/Cho(1.280±0.167)和Lac/Cr(1.876±0.357)明显增高.HI后3~12 h,ADC值、Lac/NAA、Lac/Cho和Lac/Cr出现一过性恢复,NAA/Cho相邻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AA/Cr相邻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I后24 h,ADC值再次明显下降(4.06±1.25),Lac/NAA(1.221±0.128)、Lac/Cho(0.716±0.088)和Lac/Cr(1.212±0.177)再次明显增高.各时间点病理结果进行性加重,以胶质细胞水肿的逐级加重、崩解为主要改变,神经元病变相对较轻.对照组ADC值、MRS和病理学检查均未见异常.结论 ADC值和1H-MRS 均能敏感地反映HIBD早期病灶;NAA/Cho的演变与HIBD早期病理学的动态变化相一致,其准确性优于ADC值和其他代谢物比率.

  • 主动脉病变MR检查的序列选择和程序优化

    作者:陆敏杰;赵世华;蒋世良;张岩;刘玉清;王宏宇;吴言伶

    目的 探讨高场MR在主动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着重分析各种主动脉疾患合理的检查程序和序列的优化选择.方法 2004年9月至2005年3月行主动脉MR检查的32例阳性患者,采用西门子1.5 T超导MR行屏气或自由呼吸黑血和(或)亮血非对比剂增强MR检查后,行屏气或自由呼吸主动脉对比剂增强三维MR血管成像(3D CE MRA),4例患者随后行屏气四维主动脉血管成像.结果 平均扫描时间26 min(15~55 min),除3例行自由呼吸MR扫描外,其余均在屏气下检查,所有患者均获得了具有诊断价值的MR图像,作出了正确的诊断.黑血及亮血二维序列清楚地显示内膜片、主动脉管壁及周围解剖信息,亮血电影序列显示局部异常血流,提示相应的主动脉(瓣)病变,CE MRA则全程显示主动脉腔及其主要分支的三维或三维动态充盈情况.结论 高场MR结合快速扫描序列,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采用合适的检查程序和优化的扫描序列获得准确的诊断.

  • 64层螺旋CT的层敏感度曲线测试

    作者:刘传亚;秦维昌;王巍;卢传友

    目的 测试和评价64层螺旋CT的层敏感度曲线(SSP)及有效层厚半高宽(FWHM). 方法 对Somatom Sensation 64层螺旋CT,使用临床常用的腹部螺旋扫描模式和CT质控delta(δ)体模,分别以螺距(pitch)=0.50、0.75、1.00、1.25、1.50,重建层厚0.6 mm(标称值)进行扫描和重建.对于pitch=1.00,再分别以层厚1.0、1.5 mm进行重建.然后测试各种情况的SSP和有效层厚.结果 对于标称层厚0.6 mm,不同pitch时测试的有效层厚分别为0.67、0.67、0.66、0.69、0.69 mm;pitch = 1.00时,标称层厚0.6、1.0、1.5 mm的有效层厚分别为0.66、 1.06、1.52 mm.有效层厚均略大于标称层厚,但与标称层厚相比均不超过0.1 mm.测试的SSP形状近似钟形,左右分布基本对称,没有延伸较长的尾部;随着重组层厚的增加,SSP逐渐变平阔;当pitch改变时,SSP变化轻微.结论 对于Sensation 64层螺旋CT,pitch的变化对SSP、有效层厚和z轴空间分辨率的影响很小.这一结论 有助于临床应用中优化CT扫描方案.

  • 肘关节多层螺旋CT扫描体位探讨

    作者:何新华;胡永胜;谷锡云;郑劼;汪毅

    随着多层螺旋CT(MSCT)及图像重组技术的迅速发展,MSCT已广泛用于四肢骨关节病变的检查,为四肢骨关节病变的定性、定位、术前术后的对比、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帮助.肘关节由于其位置关系及CT机扫描的特点,常规体位难以获得理想图像,必须寻求新的检查体位和方法,现将不同体位扫描情况报道如下.

  • 多层螺旋CT容积再现技术显示正常内耳及内耳病变的价值

    作者:马辉;韩萍;梁波;雷子乔;刘芳;田志梁

    目的 评价容积再现技术(VRT)对正常内耳及内耳病变的显示能力.方法 对20例(40耳)正常内耳及42例(61耳)内耳病变患者行多层螺旋CT横断面扫描,扫描参数为120 kV, 100 mAs, 0.75 mm准直器宽度,螺距为1,高分辨骨算法重建.对感兴趣耳进行VRT重建.结果 VRT图像清晰显示了正常内耳的空间立体结构.40耳先天性内耳发育畸形VRT图像均立体、直观、清晰地显示了畸形的形态和部位. VRT表现为:(1)Michel畸形1耳:内耳完全缺如;(2)共同腔畸形3耳:耳蜗与前庭不能相互区分,呈一囊状结构;(3)不完全分隔Ⅰ型3耳:耳蜗呈囊状,前庭扩大呈囊状,二者可相互区分;(4)不完全分隔Ⅱ型(即Mondini型)5耳:耳蜗仅1.5圈,中圈和顶圈融合,前庭扩大;(5)前庭与半规管畸形14耳:耳蜗正常,前庭扩大,半规管短小、缺如或扩大;(6)前庭导水管扩大14耳:前庭导水管开口扩大呈喇叭口状,与总脚相通.骨化性迷路炎患者7例(7耳),4耳重组时不能完整地显示内耳的立体结构,3耳表现为耳蜗变细或半规管显示不完整.14例(14耳)迷路瘘管患者中,耳蜗破坏1耳,耳蜗、前庭、水平半规管、上半规管均破坏3耳,仅水平半规管破坏10耳.VRT图像表现为半规管或耳蜗与团状高密度结构相连,重组时不能相互分开.结论 VRT可清晰显示正常内耳及部分内耳病变,对内耳病变的诊断有重要帮助.

  • CT门静脉成像诊断胃底静脉曲张侧支循环的价值

    作者:赵丽琴;贺文;赵红;于永征

    目的 探讨CT门静脉成像(CTPV)在胃底静脉曲张(GV)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内镜证实的40例肝硬化患者GV的CTPV类型、程度及血供特点,并与内镜曲张静脉的形态、部位相对照.结果 GV的形态在胃镜上分为迂曲形、结节形和瘤形, CTPV上相应为迂曲状、结节状和瘤状,胃镜下GV的形态为迂曲形21例,CTPV表现为迂曲状19例,结节状2例;胃镜下结节形14例中, CTPV上表现为迂曲状1例,结节状 13例;胃镜下瘤形5例,CTPV均表现为瘤状.2种方法对GV形态对照的一致性检验(Kappa=0.873,P<0.01),有明显统计学意义;GV在胃镜上的部位与其形态及CTPV的血供有明显的对应关系,食管-胃静脉曲张1型 (GEV1),GV多为迂曲形(19/25),CTPV的血供主要为胃左静脉(LGV)单独或为主供血(21/25);食管-胃静脉曲张2型(GEV2)GV主要为结节形(5/7),CTPV的血供为LGV及胃后静脉(PGV)和(或)胃短静脉(SGV)均参与GV的供血,以后者居多(5/7);孤立性胃静脉曲张(IGV)型GV的形态为结节形(4/8)和瘤形(3/8),以PGV 和(或)SGV单独或为主供血 (8/8).此外,GEV2型和IGV型伴胃和(或)脾肾分流的几率较大(5/7、6/8).结论 CTPV可无创性地显示胃底静脉曲张侧支循环的类型、特点,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评估有重要价值.

  • 化学位移成像数字减影图诊断肝脂肪变性的价值

    作者:郭兴华;刘启旺;王娟萍;张崇杰;郑国芳;樊锐强;朱素梅

    目的 探讨化学位移成像数字减影图诊断脂肪肝的价值.方法 对34例脂肪肝MRI资料,用化学位移成像的同相位图与反相位图进行减影,在减影图上测量并计算肝脾对比信号比(CNR),以此推断肝脏脂肪浸润,并将脂肪肝CT分度结果与这种减影法的CNR做Spearman相关分析,以观察CNR数值变化与脂肪肝严重程度的相关趋势;对52例正常肝脏和34例脂肪肝的MR图像,分别用直接目测法和减影法观察,以CT诊断为相对标准,用非配对资料卡方检验比较2种方法的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 (1)在减影图上,52例正常者,肝脏、脾脏、肾脏等实质性器官表现为明显低信号,椎体松质骨、腹腔内脂肪、皮下脂肪层表现为高信号,肝、脾信号几乎相等,平均CNR为0.98±0.06;34例脂肪肝表现为肝内不同程度的散在的点状高信号,肝脏信号明显高于脾脏,CNR为3.25±0.91~14.35±6.10.(2)34例脂肪肝的CNR测量值与CT分度高度正相关(r=0.893,P<0.01).(3)减影方法诊断脂肪肝的敏感度为88.24%,特异度为94.23%,高于直接目测法的32.35%和80.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0.01、<0.05).结论 用化学位移成像数字减影图诊断脂肪肝敏感度、特异度较高,客观易行,且具有定量诊断的潜在能力.

  • CT三维容积测量对肝癌介入治疗预后评价的初步研究

    作者:张家文;刘斌;余永强;李章钧;张国兵;杜临安;张德志;熊壮

    目的 综合分析影响肝癌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主要因素,重点探讨肝癌的CT三维形态学对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对经过介入治疗的166 例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4周至2个月行CT扫描,明确术前肿瘤的容积、肿瘤与肝脏容积百分比(瘤肝比)等形态学特征,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并随访患者生存期.应用SPSS 10.0统计分析软件,先进行各变量对生存率影响单因素分析,再对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log-rank检验方法检验2组之间的生存曲线有无差别.结果 全组总体6个月及1、2、3 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8.54%(125/160)、47.23%(62/141)、23.68%(19/123)、14.09%(5/113);中位生存期为12 个月.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对预后影响均有意义的变量有:瘤肝比、门静脉癌栓、治疗次数及治疗后甲胎蛋白变化.瘤肝比0~25%及26%~50%的患者与51%~70%的患者相比,前2组生存率较后者明显增高,3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8、12、7个月;瘤肝比>70%的肝癌患者介入疗效极差,中位生存期仅6个月.结论 (1)肝癌的CT形态学特征对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能作出客观的评价.(2)CT三维容积测量肝癌容积及瘤肝比较二维测量能更准确地体现肝癌大小对预后的影响,瘤肝比是影响肝癌介入治疗预后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肺内残留病变CT表现的随访观察

    作者:陈疆红;马大庆;贺文;靳二虎;张洁;钟朝辉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临床治疗后,CT复查肺内残留病变的动态变化情况.方法 对124例治疗后的SARS患者进行CT复查随访,失访13例,资料完整111例,对平均病程第3、 6、12及18个月行螺旋CT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其影像动态变化的特征.结果 病程18个月内,相继有70例(占63.1%)患者肺内CT表现恢复正常.6、12、18个月时CT主要征象:(1)磨玻璃样病变残留率分别为33.3%(37/111)、24.3%(27/111)、20.7%(23/111).(2)小叶间隔或小叶内间质增厚残留率分别为37.8%(42/111)、28.8%(32/111)、25.2%(28/111).以上2种主要病变在随访期内的总体变化经对比分析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胸膜下弧线影15例, 随访期内病变有不同程度的吸收,但无一例病变消失.(4)不规则纤维条索影18个月时残留率17.1%(19/111).少见征象:(1)实变病灶1例,病程第12个月完全吸收.(2)空洞病灶2例,1例于病程第12个月基本吸收,1例随访期内未完全吸收.(3)牵拉性支气管扩张1例,随访期内无明显变化.(4)小结节灶3例, 1例病程第12个月基本吸收,2例无明显变化.结论 病程第18个月SARS患者肺内磨玻璃样病变残留率为20.7%.17.1%的患者残留局限性肺间质纤维化改变.对肺内残留磨玻璃样病变的患者继续定期随访间隔6~12个月为宜,其他患者可以延长随访间隔时间至12个月以上.

  • 冠状动脉CT和MR血管成像诊断粥样硬化斑块和狭窄的对比研究

    作者:刘新;赵锡海;程流泉;赵绍宏;蔡祖龙;蔡幼铨;杨立

    目的 探讨不同成分的斑块对管腔狭窄的影响以及CT和MR血管成像(CTA、MRA)诊断不同成分斑块所致狭窄的准确性.方法 30例冠心病患者在2周内行冠状动脉CTA、MR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CTA采用16层螺旋CT,MRA采用屏气三维快速稳态平衡进动(FIESTA)技术.CTA上将斑块分为非钙化和钙化斑块,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双盲评价这2种斑块在CTA和MRA上引起的显著性狭窄(≥50%).以CAG为标准,评价CTA和MRA诊断显著性狭窄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结果 30例冠心病患者CTA共发现53个斑块,其中有28个非钙化斑块和25个钙化斑块.28个非钙化斑块中,CAG显示非显著性狭窄(<50%)7个,显著性狭窄(≥50%)21个.CTA和MRA诊断非钙化斑块显著性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7%、85.7%和47.6%、71.4%.CTA与CAG一致性好(Kappa值为0.65).25个钙化斑块中,CAG显示非显著性狭窄19个,显著性狭窄6个.CTA和MRA诊断钙化斑块显著性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3%、31.6%和83.3%、73.7%,MRA与CAG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46).非钙化和钙化斑块在CAG上发生显著性狭窄的概率有统计学意义(χ2=11.78,P<0.01).结论 非钙化斑块和以非钙化成分为主的混合斑块是导致显著性狭窄的主要原因.完全钙化的斑块不引起或仅引起<50%的狭窄.CTA诊断非钙化斑块引起的显著性狭窄有很好的准确性,而MRA评价严重钙化斑块引起的管腔变化有明显优势.

  • 单发右心室发育不良的影像学诊断

    作者:李世国;赵世华;解若兰;黄连军;凌坚;徐仲英;郑宏;蒋世良

    目的 报道6例单发右心室发育不良并评价其影像学诊断方法.方法 6例单发右心室发育不良患者均行X线平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检查,2例经外科手术证实.结果 6例中,5例小梁部发育不全,1例三尖瓣、流入道及小梁部皆发育不良.6例均伴有Ⅱ孔型房间隔缺损.结论 单发右心室发育不良是少见的紫绀属先天性心脏病,确诊需行心血管造影检查.

  • 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MRI与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测存活心肌的对比研究

    作者:贺毅;张兆琪;于薇;苗翠莲;赵轶轲;晏子旭

    目的 对比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MRI与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测存活心肌的价值.方法 对30例陈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3个月以上,具有静息期室壁运动异常)分别行静息和负荷(5、10 μg ·kg-1·min-1)MR及超声心动图检查.24例进行了血运重建,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16例,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CABG)8例.血运重建术后3~6个月,10例患者进行静息MR检查以观察节段心肌运动恢复情况.心肌节段划分采用16节段分法,MRI存活心肌的定义为:≥2个相邻的静息期无运动及反向运动的节段,负荷后节段心肌收缩≥2 mm;超声心动图心肌存活的定义为:≥2个相邻的静息期无运动及反向运动的心肌节段负荷后,室壁运动评分减少≥1分.结果 30例患者108个心肌节段静息期运动异常,多巴酚丁胺负荷MRI阳性65个节段,阴性43个节段;负荷超声心动图阳性56个节段,阴性52个节段.2种方法一致性Kappa值为0.75,符合率为88%,具有高度一致性.10例患者38个心肌节段进行了复查,其中24个节段运动增加,14个节段无改善.MRI及超声心动图检测陈旧心肌梗死存活心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5.8%和79.2%(P>0.05), 85.7%和85.7%(P>0.05), 92.1%和81.6%(P>0.05).结论 多巴酚丁胺负荷MRI与负荷超声心动图的诊断能力相当,MRI敏感度、准确度略高.

  • 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对照

    作者:杨立;赵林芬;卢才义;李颖;王新疆;赵锡海;李玉峰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和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的能力.方法 对76例先后进行MSCT和CAG检查者,CT诊断和CAG诊断医师分别判断MB-MCA的有无,载MB-MCA血管形态特征.(1)采用双盲法MSCT和CAG分别独立阅片;(2)相互参照另1种检查结果后再次阅片.应用卡方统计分析方法,判断2种方法发现MB-MCA和判断血管迂曲有无差异.结果 双盲法MSCT发现MB-MCA 27例29处,CAG发现2例2处(χ2=24.55,P<0.05),MSCT发现22处 (75.86%)载MB-MCA冠状动脉节段迂曲,CAG发现1处(χ2=28.82,P<0.05),2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互对照后再次评价,MSCT发现MB-MCA数量同前,CAG新发现7例7处,位置与MSCT一致,2种方法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χ2=10.52, P<0.05).对22例MSCT诊断局部迂曲者,CAG也可证实,2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 P>0.05).结论 MSCT较CAG容易发现MB-MCA,CAG发现局部血管迂曲对MB-MCA有提示作用.

  • 前列腺癌的MR波谱特征与Gleason评分的关系

    作者:王霄英;周良平;李飞宇;丁建平;山刚志;蒋学祥

    目的 以MR波谱分析(MRS)方法定量分析前列腺癌(Pca)的代谢特征与Gleason评分的关系. 方法 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Pca 21例以6分区的方法(将前列腺分为左、右侧的底部、中部、尖部)进行MRS定量分析.在MRS代谢图上标记出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取材位置归入相应的分区,测量其(胆碱+肌酸)/枸椽酸盐(CC/C)的比值.将Pca的MRS代谢结果与其Gleason评分进行对照. 结果 21例患者74分区有癌,其CC/C均值为2.13±0.82;52分区无癌,其CC/C均值为0.59±0.20.二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2,P=0.00).Pca的CC/C比值与Gleason评分相关(r=0.66,P=0.01).Gleason评分≥7组和<7组的CC/C比值分别为2.61±0.79和1.69±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6,P=0.01). 结论 CC/C与Gleason评分有相关性,MRS有可能无创地评价Pca的病理分级.

  • 第1届全国乳腺影像诊断与技术应用研讨会暨学习班会议纪要

    作者:李洪林

    由中华放射学杂志编委会、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胸组、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第1届全国乳腺影像诊断与技术应用研讨会暨学习班"于2006年6月1日至6月4日在烟台市举行,与会代表200余人.吴宁教授以专题报告为会议开幕,著名放射学家、我国乳腺影像学前辈鲍润贤教授出席大会并作了精彩的总结发言.大会精心安排了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浙江等地的乳腺影像学专家就乳腺影像学各种影像技术和诊断方法及其质量控制进行交流,还特邀我国著名肿瘤流行病学家乔友林教授就乳腺癌筛查的流行病学基础和应该注意的问题作了专题报告.

  • CT血管成像和MR血管成像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比较

    作者:张秋娟;郭佑民;张少娟;郭晓娟;陈敏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法比较CT血管成像(computer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和MR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索Cochrane 图书馆、Medline、Ovid数据库和中国期刊网中有关的中英文文献,按照Cochran协作网推荐的诊断试验纳入标准选取A级文献,并提取纳入研究的诊断信息.统计分析采用Meta-Test version 0.9软件,检验异质性,再根据异质性结果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对所纳入的研究予以加权定量合并,计算汇总敏感度和特异度及其95%可信区间,绘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结果 按照纳入标准共获取文献11篇,其中有关CTA诊断颅内动脉瘤4篇(单层螺旋CT),MRA为5篇[三维时间飞跃法(3D TOF)],二者共同研究者2篇;前瞻性研究 7篇,回顾性4篇;各组研究均存在异质性,按照随机效应模型对纳入文献行汇总分析.结果显示,对于每个颅内动脉瘤CTA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0.84(0.78~0.88) 和0.77(0.68~0.84),MRA分别为0.68(0.63~0.72)和 0.76(0.70~0.82);S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5.40%和79.71% .结论 对于每个颅内动脉瘤,CTA诊断的准确性明显高于3D TOF法 MRA.

中华放射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5 09
199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