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中华放射学杂志

中华放射学

中华放射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y 중화방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1201
  • 国内刊号: 11-214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郭启勇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肝脏原发性嗜铬细胞瘤一例

    作者:吕鹏;罗荣奎;林江

    患者女,35岁。7个月前于外院体检行B超检查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行MRI检查提示右肝囊实性占位性病变,直径约14 cm(具体不详)。10余天前患者于外院行PET-CT检查示:肝右叶巨大囊实性肿块,考虑为良性肿瘤性病变,其他部位未见病灶。患者起病至今,无明显不适症状,体质量无明显变化。体检:血压为160/100 mmHg(1 mmHg=0.133 kPa),余无明显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均在正常范围。

  • 不典型Erdheim-Chester病一例

    作者:王姗;任翠萍;李莹;李贝贝;肖翠萍;李飞;程敬亮

    患者男,20岁。因车祸致右上臂骨折7 d于2015年2月27日转至我院。体检示右肱骨近端骨折,石膏外固定良好。外院DR(图1)及CT示右肱骨骨折,右肱骨近端囊肿可能。患者体胖,有脂肪肝、糖尿病史。患者2年前曾行经鼻内镜联合鼻侧切下颅底肿瘤切除+鼻内镜下鼻腔鼻窦肿瘤摘除+左鼻内镜下鼻腔鼻窦手术。术后病变病理结果为沙瘤样骨化性纤维瘤。

  • 咽旁间隙软骨黏液样纤维瘤一例

    作者:陈晓丽;鲜军舫;刘红刚

    患者女,21岁,右咽部不适半年,伴异物感,局部肿痛,当地按“智齿冠周炎”行抗炎治疗无效,局部肿胀加重并出现张口困难半个月,无声嘶、咳嗽、喉痛、痰中带血、呼吸困难。临床专科检查:右侧上腭见一肿物,触之质硬、无波动感、不活动,横径大小约7 cm,向外延及右下颌角,表面黏膜及皮肤颜色正常,无充血、红肿、破溃。

  • 胰腺原发性平滑肌瘤一例

    作者:张涛;李绍东

    患者女,58岁。因中上腹痛反复发作3年入院。2011年因腹部不适,行MRI检查发现胰腺占位性病变,行保守治疗(具体不详)。既往无子宫肌瘤、胃肠道肿瘤病史。体检:消瘦,贫血貌。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50 g/L(正常参考值110~150 g/L),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链抗原19-9、癌抗原125、总胆红素等均无异常。

  •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一例

    作者:尉志红;任基伟;靳宏星;樊上飞

    患者男,23岁。间断大便带血3个月余。肛诊:进指3 cm直肠右侧壁可触及外压型质硬肿物,5 cm×5 cm,黏膜光整,指套未染血。结肠镜检查:距肛门3 cm处可见1处明显肠外压迫。消化道肿瘤标志物均未见异常。

  • 透视下输尿管内双J管的取出方法探讨

    作者:陈呈世;肖金成;李靖;于卫辉;白淇文;余朴;宗登伟;程洪涛;胡鸿涛;郭晨阳;黎海亮

    目的:探讨在透视下行输尿管内双J管取出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搜集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所有行“双J管取出或更换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双J管末端在膀胱内的位置、取出方法、是否成功、透视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资料并进行分析。双J管取出方法分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应用鹅颈抓捕器套圈直接套住位于膀胱内的双J管的末端,牵拉至尿道口;间接法:向膀胱内分别送入导丝和鹅颈抓捕器,使导丝和抓捕器位于双J管的两侧,抓捕器套圈套住导丝后,导丝和抓捕器一起拉出,将夹在中间的双J管牵拉至尿道口。根据双J管末端在膀胱内的位置不同分为A型、B1型、B2型、C型。将膀胱平均分为4等份。直接法适用于所有类型,间接法仅适用于B2和C型。2013年4月至2014年9月之间,所有患者均采用直接法;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之间,B1和A型患者采用直接法,B2和C型患者采用间接法。根据手术成功率、平均透视时间、患者不同并发症的发生率判断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本研究中,共49例患者(男6例、女43例)行114例次透视下“双J管取出或更换术”,透视下双J管取出的总体成功率达96.5%(110/114);直接法92例次,成功率95.7%(88/92);间接法22例次,成功率100%(22/22)。本组J管取出失败4例次,均为C型患者直接法。在成功取出J管的110例次中,总平均透视时间为(11.3±9.5)min/例次;其中应用直接法88例次,平均透视时间为(12.3±10.3)min/例次,应用间接法22例次,平均透视时间为(7.6±3.8)min/例次。发生尿道口疼痛不适10例次,其中直接法9例次、间接法1例次;发生肉眼血尿5例次,均为直接法患者,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3.2%(15/114)。所有术后并发症均自行缓解。结论在透视下行输尿管内双J管取出是可行并且安全的。

  • 腔内置入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颈内动脉颅内段动脉瘤的短期疗效

    作者:白卫星;许斌;梁晓东;李天晓

    目的:探讨观察腔内置入血流导向装置(PED)治疗复杂颈内动脉动脉瘤的技术特点和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至6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介入治疗中心行腔内治疗的6例颈内动脉颅内段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例、女4例;年龄34~70岁,平均(56±13)岁。6例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通过股动脉入路于载瘤动脉置入PED覆盖动脉瘤颈,围手术期给予双抗血小板处理。记录患者基本资料及围手术期不良事件。术后1个月进行临床随访并采用改良Rankin评分评估,术后3个月进行影像学随访,并对动脉瘤栓塞情况进行Raymond分级。结果6例均为未破裂动脉瘤,PED置入手术均获技术成功。其中3例为单独PED置入,3例为PED置入加弹簧圈栓塞;6例患者围手术期均无操作相关并发症,且末次随访均具有较好预后(mRS评分<2分)。随访时间1.5~4.8个月,中位随访2.8个月;术后即刻造影显示动脉瘤瘤体仍然显影(Raymond分级均为3级),但术后3个月造影复查2例,显示动脉瘤获有效闭塞(Raymond分级≤2级)。结论 PED置入治疗复杂颈内动脉动脉瘤安全可行,短期随访有效。

  • 3.0 T相位对比MRI评估肺动脉高压患者近端肺动脉血流动力学特征

    作者:郭晓娟;刘敏;马展鸿;缪冉;蒋涛;杨媛华;郭佑民

    目的:通过相位对比(PC)-MRI分析、比较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患者近端肺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前瞻性收集27例肺动脉高压患者资料,包括IPAH患者7例(IPAH组)、CTEPH患者20例(CTEPH组),同时收集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纳入人群均行PC-MRI检查,采集参数包括主肺和左、右肺动脉,左、右肺叶间动脉的峰值、平均流速和平均流量,肺动脉高压患者行右心漂浮导管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IPAH组、CTEPH组和对照组间测量参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CTEPH组、IPAH组及对照组间主肺动脉、左肺动脉、右肺动脉、左肺叶间动脉及右肺叶间动脉的峰值、平均流速及平均流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4.13~102.81,P值均<0.05)。CTEPH组和IPAH组右肺动脉的峰值流速分别为(32.0±7.8)、(50.0±15.0)c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动脉两组间峰值流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平均流速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TEPH组主肺动脉、左肺动脉、右肺动脉、左肺叶间动脉的平均流量分别为(74.3±20.8)、(29.3±12.7)、(43.5±17.4)、(19.2±8.0)ml/s,IPAH组对应动脉的平均流量分别为(61.3±16.7)、(23.2±11.2)、(56.8±13.5)、(12.1±5.8)ml/s,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CTEPH和IPAH患者近端肺动脉血流动力学存在明显不同。3.0 T PC-MRI可以有效地检出和检测肺动脉高压患者近端肺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 多层螺旋CT肺小血管与肺截面积比值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程度的作用

    作者:王之悦;祝因苏;陈雪松;刘扣英;唐立钧;魏永越

    目的:探讨基于MSCT测得的肺小血管截面积与肺截面积比值(%CSA)在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严重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MSCT胸部平扫的166例COPD组及166名正常对照组资料。所有COPD组均行肺功能检查(PFT),测得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实测值与预计值百分比(FEV1%)和FEV1与用力肺活量之比(FEV1/FVC),并根据肺功能情况将COPD组分为轻(32例)、中(65例)、重度(69例)3个亚组。采用Image J图像处理软件测得基于MSCT的%CSA(肺小血管截面积<5 mm2和5~10 mm2分别为%CSA<5和%CSA5-10)数据。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COPD组与对照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COPD各亚组间及与对照组的多组间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COPD组%CSA与PFT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CSA的预测效果,并计算诊断的佳阈值。结果 COPD组和对照组的%CSA<5分别为(0.56±0.19)%、(0.82±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0,P<0.01)。上述两组的%CSA5-10分别为(0.19±0.09)%、(0.33±0.16)%,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t=8.93,P<0.01)。%CSA<5和%CSA5-10的AUC分别为0.866和0.790,当%CSA<5取佳阈值为0.65%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和71%。当%CSA5-10取佳阈值为0.24%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和81%。COPD组轻、中、重度的%CSA<5分别为(0.67±0.20)%、(0.61±0.16)%、(0.44±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上述3组的%CSA5-10分别为(0.19±0.06)%、(0.19±0.10)%、(0.20±0.0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OPD组的FEV1%和FEV1/FVC分别为(60.38±15.52)%、57.95±22.27。COPD组的%CSA<5与FEV1%和FEV1/FVC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51和0.696,P值均<0.01)。COPD组的%CSA5-10与FEV1%和FEV1/FVC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71和0.288,P值均<0.01)。结论 MSCT定量测得的%CSA<5和%CSA5-10均与肺功能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CSA<5在评估COPD严重程度中具有重要价值。

  • 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影像表现与病理分析

    作者:蒋牧良;龙莉玲;秦雯;党裔武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LELC)的影像表现与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LELC的影像及组织病理学资料。男9例、女4例;年龄17~72岁,中位年龄52岁。全部患者均接受X线检查,其中2例接受CT平扫,8例接受CT平扫及增强,1例接受MRI平扫。由2名经验丰富的胸部放射科医师分别对影像资料进行特征性分析,包括病灶的部位、数量、形态、大小、密度等,并协商达成一致。11例行手术切除,2例行穿刺活检,所有标本均行HE染色,6例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13例原发性肺LELC均为单侧发病,其中周围型9例、中央型4例,11例呈分叶状,7例见毛刺,3例见血管集束征,2例见包绕血管,4例见胸膜凹陷征,1例见点状钙化。病灶大小1.3~11.0 cm,平均(4.4±2.7)cm。CT平扫病灶密度均匀,平扫CT值22~48 HU,平均(34±10)HU;动脉期CT值33~70 HU,平均(53±13)HU;静脉期CT值43~86 HU,平均(66±14)HU;MRI扫描呈稍长T1、稍长T2改变,信号均匀。病理示该肿瘤为多形性上皮性肿瘤,肿瘤细胞体积较大呈合体性,核大呈空泡状,周围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和大量纤维组织或伴有胶原化。免疫组织化学细胞角蛋白(CK)、P63、CK5/6(+),CK14(-)支持诊断。结论原发性肺LELC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 致心律失常性左心室心肌病的临床及MRI研究

    作者:李国忠;赵世华;陆敏杰;张岩;兰天;戴琳琳;黄静涵;宋雷;尹刚;段福建;殷小荣

    目的:探讨左心室起源的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ALVC)的临床及MRI影像特征。方法2012年至今连续搜集我院ALVC患者10例(ALVC组),同期随机选取16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组)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MRI特征。MRI扫描序列包括快速自旋回波序列、电影序列及延迟强化序列,测量2组患者房室大小、左右心功能、脂肪及纤维替代情况。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Mann-Whitney检验。结果2组患者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表现以胸闷、憋气、心悸常见。ALVC组和ARVC组左心室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左心室EF值及右心室EF值分别为(64.2±7.7)、(49.2±5.9)mm(t=5.551,P<0.001),(113.9±24.0)、(69.2±30.0)ml/m2(t=3.962,P<0.001),(38.5±3.1)%、(56.0±8.4)%(t=-6.733,P<0.001),(42.0±5.5)、(18.0±7.3)%(t=8.817,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脂肪及纤维浸润方面,ALVC组左心室壁(包括室间隔)均有脂肪或纤维浸润,分别为11及14节段,而ARVC组均为0节段。结论左心室起源的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临床表现类似ARVC,但心脏形态、功能及心肌病变部位不同,“一站式”MRI检查在左心室起源的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采用多回波采集T2*WI三维梯度回波序列测量兔脑损伤模型静脉血相位值及与神经功能损伤评分的相关性

    作者:熊婧彤;张竞文;伍建林;方玉果;张清

    目的:探讨多回波采集T2*WI三维梯度回波(ESWAN)序列观察不同时期的轻重度兔脑损伤动物模型的静脉血相位值变化规律,并探寻其与神经功能损伤评分(NSS)相关性。方法选取51只新西兰白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轻度损伤组(n=24)与重度损伤组(n=24),分别于致伤前,致伤后1、6、12、24、48、72 h及1、2周8个时相行常规MRI和ESWAN序列检查。并检测大脑内静脉(ICV)、双侧腹内侧静脉(VMV)、腹外侧静脉(VLV)、背侧矢状窦(DSS)、小脑引流静脉之背侧小脑静脉(DCV)、脑干引流静脉之脑干背侧正中静脉属支(MDVB)的血液相位值变化(每亚组3只动物)。致伤后观察其行为学改变,并进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NSS)。各测量时间段轻、重度损伤组间不同测量血管静脉血相位值的比较选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各损伤组不同测量血管静脉血相位值随时间变化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轻、重度损伤组间NSS评分的比较选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轻重度损伤组各测量血管静脉血相位值与NS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兔脑损伤后,各组测量血管静脉血相位值均降低,多个时间点重度损伤组相位值低于轻度损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静脉血相位值于损伤早期减低,至24~48 h下降至低,后逐渐恢复,其中以VMV、VLV、DSS及MDVB相位值减低较为显著(P<0.05),ICV及DCV静脉血相位值变化亦呈相似趋势。轻、重度损伤组NSS评分分别为(15.5±3.1)和(33.2±6.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543,P=0.001)。伤后6 h,大部分静脉血相位值与NSS评分具有相关性(P<0.05),伤后24~72 h,各测量血管相位值均与NSS评分呈明显负相关性(P值均<0.05),其中幕上静脉较幕下静脉、浅静脉较深静脉血液相位值更加准确与敏感。结论利用ESWAN序列检测脑外伤后静脉血相位值并以此反映静脉血氧饱和度水平是可行的,且可以有效评估颅脑损伤程度与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儿童四肢长骨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影像表现与临床病理对照分析

    作者:陈桂玲;张晓军;张新荣;郭斌

    目的:探讨儿童四肢长骨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LCH)的影像表现及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四肢长骨LCH患儿临床及影像资料。本组病例中10例行X线检查,9例行CT检查,7例行MRI检查,对其影像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单发病灶7例,其中胫骨4例、桡骨2例、尺骨1例;多发病灶5例,均为长骨病变,共12处病灶,股骨6处、肱骨3处(其中1处累及骨骺)、胫骨2处、桡骨1处。X线及CT检查病灶表现为溶骨性、虫蚀样或膨胀性骨质破坏,骨膜反应常见;周围软组织肿胀常见,仅1例伴软组织肿块形成。MRI检查病灶表现为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或混杂高信号。初次就诊,根据影像诊断LCH 6例、感染性病变6例。12例患儿治疗后均定期随访,单发病例且病程长者预后较好。结论四肢长骨LCH好发于长骨骨干及干骺端,表现为溶骨性、虫蚀样或膨胀性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胀或肿块形成,发病部位及影像征象具有一定特点,但与恶性骨肿瘤等鉴别仍有一定难度。综合X线、CT及MRI表现能提高术前诊断率,并为评估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 多层CT对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分级的可行性

    作者:刘黎明;唐艳华;王海屹;王英伟;叶慧义;袁静

    目的: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的多层CT表现诊断病理分级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pNET,术前均行上腹部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的21例pNET患者的影像资料。重点观察病变位置、数目、大径,观察有无钙化、囊变坏死、胰管扩张,包膜是否完整,是否有恶性征象等。测量计算平扫CT值、相对密度指数,动脉期CT值、CT差值、增强百分比、增强指数,门静脉期CT值、CT差值、增强百分比、增强指数。依据肿瘤细胞的核分裂数和ki-67指数将病灶进行病理分级,分为G1、G2、G3级。采用Kruskal-Wallis法比较不同病理分级患者间年龄、性别、是否存在内分泌功能、病灶形态特征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或Kruskal-Wallis法比较不同病理分级组间CT平扫及增强扫描参数的差异。结果21例pNET患者共检出24个病灶,其中G1级13个、G2级7个、G3级4个。不同病理级别pNET患者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1级病灶中,9个有内分泌功能,G2级病灶中,1个有内分泌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55,P=0.012)。位于胰头、钩突或颈部的G1、G2、G3级病灶分别为11、5、2个,位于体尾部病灶分别为2、2、2个。G1、G2、G3级病灶大径中位数分别为1.5、2.5、6.7 cm,包膜完整的病灶分别为13、4、0个,囊变坏死病灶分别为2、3、3个,钙化病灶分别为0、2、2个,胰胆管扩张病灶分别为0、1、2个,合并恶性征象的病灶分别为0、1、4个。不同病理级别pNET病灶的大径、包膜完整性、钙化、胰胆管扩张和恶性征象的出现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灶位置和出现囊变坏死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病理级别pNET病灶具有相似平扫CT值、相对密度指数,对于动脉期CT值、CT差值、增强百分比、增强指数,门静脉期CT值、CT差值、增强百分比、增强指数而言均表现为G2高、G3低,但所有与密度相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不同病理级别pNET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检查有助于治疗前的准确诊断。

  • CT能谱智能匹配技术联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组技术对腹部低对比剂量扫描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

    作者:吕培杰;柴亚如;阎晓朋;刘杰;高剑波;董军强

    目的:探讨CT能谱智能匹配技术联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组技术(ASIR),对上腹部低对比剂量增强扫描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因病情需要行上腹部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的100例患者,采用电脑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采用CT能谱智能匹配技术,对比剂含碘300 mg/kg,并分别采用滤波反投影法(FBP)和ASIR技术重组能谱单能量图像(40~60 keV)获得A组和B组图像;对照组采用常规120 kVp扫描模式和含碘450 mg/kg对比剂,采用FBP方法重组,获得C组图像。对3组图像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图像噪声及肝脏、胰腺、腹主动脉和门静脉的对比噪声比(CNR)]和主观评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3组图像的客观和主观评价指标;采用t检验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辐射剂量。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均为(12±5)mGy,剂量长度乘积分别为(364±142)、(377±131)mGy·c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408和-0.428,P均>0.05)。在40 keV水平下,B组图像双期各部位的CNR值高于A、C组,双期图像噪声值低于A组,但高于C组,双期总体图像质量评分低于C组,但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50 keV水平下,B组双期各部位的CNR值高于A组,双期图像噪声值低于A组但相当于C组,双期总体图像质量评分高于A组但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60 keV水平下,B组双期图像噪声值低于A、C组,双期各部位的CNR值和总体图像质量评分均高于A组、C组。B组图像质量评分除双期40 keV单能量图像外均>3分,均符合临床诊断需求。结论通过采用CT能谱智能匹配技术,上腹部能谱CT扫描可获得与常规扫描相当的辐射剂量;联合ASIR重组技术,50、60 keV低单能量图像可在提高图像CNR、降低对比剂使用量的同时保持或提高总体图像质量。

  • 附加滤过对胸部数字X线摄影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

    作者:刘云福;康天良;牛延涛

    目的:探讨附加滤过对胸部DR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对成人胸部模体行胸部DR摄影,采用自动曝光控制(AEC)技术,AEC档位分别选择-4、-2、0、2、4,管电压110 kV,附加滤过分别为0、1.0 mm Al、1.0 mm Al+0.1 mm Cu、1.0 mm Al+0.2 mm Cu。评价图像质量(包括相对噪声、对比噪声比)和辐射剂量(皮肤入射剂量、有效剂量)。皮肤入射剂量与有效剂量的关系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图像质量和有效剂量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在AEC档位分别为-4、-2、0、2、4时,不同附加滤过的皮肤入射剂量分别为(0.023±0.004)、(0.034±0.007)、(0.045±0.009)、(0.056±0.010)、(0.067±0.012)mGy,有效剂量分别为(6.15±0.09)×10-3、(9.02±0.15)×10-3、(11.94±0.16)×10-3、(14.89±0.09)×10-3、(17.80±0.12)×10-3mSv。不同附加滤过下,有效剂量与皮肤入射剂量呈线性正相关(r值均为1.000,P均<0.01)。AEC不变时,随着附加滤过增加,皮肤入射剂量降低,大可降低34%。不同附加滤过下,随着有效剂量的增加,相对噪声降低,二者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970、-0.966、-0.971、-0.971,P均<0.01);随着有效剂量增加,CNR增加,二者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52、0.947、0.908、0.944,P均<0.05)。AEC不变时,随着附加滤过增加,相对噪声值降低,大可降低13%;随着附加滤过增加,CNR增加,大可增加4%。结论胸部DR中,附加滤过可有效降低受检者皮肤入射剂量,提高图像质量,有效剂量变化不明显。

  • MRI噪声对听力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欢;杨健

    MRI目前已成为临床诊断和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影像检查手段。然而,MRI扫描时产生的多种类型高强度噪声,会对受检者及长期处于扫描工作间的操作者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出现焦虑、语言交流障碍、耳鸣及头晕目眩等症状,更严重者可能会导致暂时性或永久性听阈改变甚至耳聋[1]。基于此,笔者总结MRI系统产生噪声的特点和机制、噪声对听力的影响,并对降噪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作者:

    关键词:
  • 两种不同味觉刺激物刺激后MR扩散加权成像评价涎腺功能的对比研究

    作者:徐亮;赵丹蕾;田野;沈钧康;范秋虹;范国华;龚建平;钱铭辉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刺激物味觉刺激后行主涎腺MR DWI成像时ADC值变化规律的差异。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收集30名涎腺功能正常的志愿者,先于静息状态下行1次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的MR DWI扫描作为基准;然后应用自身对照法,对每名志愿者分别采用柠檬汁和维生素C片味觉刺激后,行MR DWI动态扫描13次。测定静息及刺激后唾液流率。对比2种刺激物刺激前后各涎腺ADC值变化曲线的特点及差异,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种刺激物刺激后各涎腺大ADC值、大ADC增加率(IR)以及达峰时间(Tmax)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各涎腺静息ADC值与静息唾液流率、刺激后大ADC值与刺激后唾液流率以及刺激后大ADC值IR与唾液流率IR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受柠檬汁刺激后各涎腺的平均ADC值多于味觉刺激后的第一次扫描达到峰值[腮腺(1.05±0.12)×10-3 mm2/s,颌下腺(1.22±0.10)×10-3 mm2/s,舌下腺(1.26±0.21)×10-3 mm2/s],此后ADC值呈逐步下降趋势。受维生素C片刺激后各涎腺平均ADC值于味觉刺激后第一次扫描明显升高,此后ADC值呈逐步缓慢上升趋势直至峰值[达峰时间,腮腺(418±296)s,颌下腺(454±301)s,舌下腺(528±297)s)];大ADC值,腮腺(1.13±0.13)×10-3 mm2/s,颌下腺(1.32±0.25)×10-3 mm2/s,舌下腺(1.57±0.36)×10-3 mm2/s。受柠檬汁刺激后颌下腺与舌下腺Tmax[颌下腺:(184±122)s,舌下腺:(345±232)s)]显著小于受维生素C片刺激后(t值分别为-3.517、-2.548,P值均<0.01);各涎腺受刺激后大ADC值均低于维生素C片组,其中腮腺与舌下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94、-3.681,P值均<0.01);各涎腺刺激后大ADC值IR[腮腺(11.35±4.07)%,颌下腺(8.81±5.40)%,舌下腺(34.08±21.66)%]均显著低于维生素C片组[腮腺(17.80±12.72)%,颌下腺(18.16±18.93)%,舌下腺(67.49±46.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52、-2.330、-3.432,P值均<0.05);两组中腮腺与颌下腺大ADC值IR均显著低于舌下腺(t值分别为-5.994、-6.443,P值均<0.01)。两组各涎腺ADC值与唾液流率的r值为-0.319~0.191,ADC值IR与唾液流率IR之间r值为-0.185~0.223,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柠檬汁短暂刺激后MR DWI可以更稳定地反映味觉刺激后各涎腺ADC值的动态变化趋势。

  • 肥厚性硬脊膜炎与硬膜外脊膜瘤影像对比分析

    作者:张立华;袁慧书

    硬膜外脊膜瘤和肥厚性硬脊膜炎(hypertrophic spinal pachymeningitis,HSP)为硬膜相关的疾病,其共同特点是硬膜均不同程度增厚造成椎管狭窄,从而导致脊髓或神经根受压相关的症状,临床诊断较困难。二者的临床处理方法不同:硬膜外脊膜瘤为肿瘤,需外科干预,而HSP归类为IgG4相关疾病[1],可进行保守治疗,因而准确的诊断对临床有重要意义。MRI软组织分辨率高,在显示椎管内外硬膜相关病变方面具有优势,因而在上述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CT可提供相关补充信息。笔者对2种疾病的影像表现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提高诊断的正确性。

  • 自制MRI匀场辅助装置对鼻咽癌颈根部成像质量的影响

    作者:王闽;邓和平;何雅坤;后军明;任静;任胜辉;许国辉

    MRI对鼻咽、口咽、喉部等部位的颌面部疾病,尤其是鼻咽癌的诊断具有优势。鼻咽癌精确放疗需要MRI定位,扫描范围还需包含颈根[1]。由于带膜定位的辅助设备较大,无法使用颈部线圈进行扫描。尽管通过改进序列及采用其他线圈(体线圈、柔性线圈、脊柱线圈)代替头颈线圈可以得到满足临床要求的鼻咽部及颈部上段放疗定位图像。但由于颈根部解剖、组织成分及成像特点的特殊性,常导致此处的局部磁场不均匀、共振频率改变、脂肪抑制失败[2]。另外,因肺泡内和颈肩部表面存在大量空气,使该区域空气软组织界面磁化率差异较大,易出现明显磁化率伪影[3]。因此,颈根部平扫脂肪抑制T2WI及增强后脂肪抑制T1WI有时显示不满意,尤其是体型偏瘦的患者,更易出现明显化学位移伪影及磁化率伪影,脂肪抑制效果也不稳定。鼻咽癌患者颈根部检查的技术关键在于大限度抑制脂肪信号,消除或减少各种伪影,提高颈根部图像的信噪比。笔者采用自制的MRI匀场辅助装置对采用常规方法扫描后出现严重伪影、脂肪抑制欠佳的鼻咽癌放疗定位患者进行扫描,取得了较好的图像质量,现报道如下。

  • 伪彩编码定量分析技术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的作用

    作者:程乐;苏子华;舒欣;殷光珠;刘长建;张雪斌;朱斌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由于腹主动脉异常扩张而导致的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疾病,1991年Parodi等[1]首次对患者实行腔内支架植入治疗后, DSA引导下的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 EVAR)逐渐成为治疗肾下型AAA的重要手段[2]。DSA技术是EVAR术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对DSA图像的判读不仅影响支架植入的成功与否,还对术后疗效的评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医师对术中所获得的DSA图像的解读还停留在对单纯灰阶图像的分析上。但首先,灰阶图像上只能显示植入支架前后的形态改变,并不能从功能上定量分析血供的恢复情况;其次,DSA电影文件的图像很多,需要挑选适当的图像进行判断,比较耗时。本研究中,笔者利用伪彩编码血流定量技术,通过对时间轴上的电影数据进行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和对比剂到达时间进行伪彩编码来定量分析血流的灌注情况。此技术已经在神经影像领域得到良好的应用[3]。它的优点是可以同时提供直观的血管形态学信息以及定量的血液动力参数。笔者在AAA腔内修复术患者采用这种技术,对放置支架前后髂动脉血流情况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具体总结如下。

  • 胎儿内脏异位综合征的MRI表现

    作者:胡克非;彭芸;李旭;穆仲平;李雪蕾;胡俊;汪晓波;陆忠斌

    内脏异位综合征(heterotaxy syndrome)是指内脏和心房的不定位,不同于完全的内脏反位和转位[1]。内脏异位综合征多合并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预后较差,产前诊断至关重要。产前超声在诊断内脏异位综合征方面一直占有重要地位[2],但有时会受到孕妇肥胖、孕周及胎儿体位等因素的影响,偶尔在显示内脏异位综合征时会受到一定的限制。MRI视野较大,软组织分辨率高,且不易受以上因素的影响,对胎儿内脏异位综合征,尤其心外结构多可清晰显示,但目前国内外关于MRI对胎儿内脏异位综合征诊断报道较少。笔者回顾性对照分析6例产前MRI诊断的内脏异位综合征患儿,对照引产后尸检结果,探讨MRI对内脏异位综合征胎儿的诊断价值。

  • 艾滋病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MRI表现分析

    作者:高传平;蒋钢;段峰;徐文坚

    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rogressive multifocal leukoencephalopathy,PML)是由John Cunningham(JC)病毒感染少突胶质细胞引起的致命性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1]。PML由Astrom等[2]于1958年首先报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晚期患者常见并发症,发病率可达7%[3]。临床表现以多发性神经缺陷为主要特征,神经功能迅速恶化。极少数PML也可见于血液恶性肿瘤、器官移植及自身免疫缺陷患者。PML影像表现典型,脑白质病变呈进行性进展为其特点,结合临床病史及实验室检查即可明确诊断。作者回顾性分析7例经临床证实的PML患者的MRI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第十二届亚太心血管介入放射学大会会议通知

    作者:刘芳

    第十二届亚太心血管介入放射学大会(APCCVIR2016)将于2016年4月21至24日在中国苏州举行,本次会议由亚太心血管与介入放射学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介入杂志社主办;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承办;中华放射学会介入专业委员会协办。本次大会将聚集来自全球的介入及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及其他医疗健康专业人员,共同致力于推动微创、影像设备引导下的介入放射学发展。本次会议将会带给每位参会代表全新的视角和理念,成为一次介入学术盛宴。

  • 关于终止同南京长城信息系统有限公司合作的声明

    作者:中华医学会北京华康广告公司

    南京长城信息系统有限公司于2011年、2012年同北京华康广告公司签定《广告发布业务合同》,在《中华放射学杂志》上发布广告。北京华康广告公司已经履行了全部合同义务。广告如期发布后,经多次催款,南京长城信息系统有限公司不守信誉至今仍未付广告发布费。为此,特声明,在广告发布费未付清之前,我们将停止同南京长城信息系统有限公司的一切业务活动。

  • 本刊2016年可以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

    作者:本刊编辑部

    缩略语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缩略语不得移行。对于放射学专业领域为大家熟知的部分专业名词缩略语可以直接使用,本刊2016年可以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如下(按照英文首字母顺序排列)。

中华放射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5 09
199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