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中华放射学杂志

中华放射学

中华放射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y 중화방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1201
  • 国内刊号: 11-214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郭启勇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胫骨血管内皮细胞瘤一例

    作者:余晖;沈桂权

    患者男,64岁.左胫骨下段疼痛1年余,可扪及包块.X线检查:左胫骨下段外侧皮质区可见一约7 irnm×10 mm大小的低密度骨质破坏区,边缘可见轻度硬化.

  • 左心室中段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尖部室壁瘤一例

    作者:王恩宁;赵世华

    患者男,54岁.4年前无明显诱因于休息时出现晕厥、意识丧失,持续约1 min,自行苏醒;3个月前及13 d前无诱因突发心悸,伴胸闷、气短,当地医院心电图示室性心动过速,超声心动图提示室壁瘤,遂来我院就诊.

  • 青霉素脑病一例

    作者:许远海;谭亚平;许超;阎风权

    患儿女,8岁,因"先天性心脏病"于2008年7月20日入我院心胸外科,无癫痫病史.7月23日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手术过程顺利,术毕安全返回监护病房持续心电监护,低流量吸氧,营养支持和对症治疗,静脉注射青霉索400万U/次,4次/d.

  • 颞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二例

    作者:郑少燕;杨智云

    颞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tibroblastic tumor,IMT)是一种少见间叶性肿瘤,术前常被误诊.笔者搜集2例经手术病理、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颞骨IMT,报道如下.

  • 下肢多发性巨大血管球瘤一例

    作者:万双林;宁磊;戴平丰;范顺武

    患者女,34岁.发现右踝肿块32年,疼痛伴增大6个月.幼年时当地医院诊断为右踝血管瘤,近6个月肿块出现疼痛,并明显增大.近1个月肿块表面出现破溃.门诊拟诊恶性软组织肿瘤收入院.

  • 双能量CT头颅血管成像的影像质量、辐射剂量及初步临床应用

    作者:柴学;张龙江;卢光明;周长圣

    目的 探讨双源CT(DSCT)双能量技术头颅血管成像的初步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41例临床怀疑有脑血管病变患者行双能量CTA(DECTA),另选择对照组41例患者行常规减影CTA.2名医师共同进行分析协商,评价两种方法颅底及颅内血管影像质量,计算辐射剂量,分析DECTA对41例患者的检查情况,选取经DSA证实的9例12个动脉瘤,测量动脉瘤的大小、瘤颈,并与DSA进行比较.DECTA和常规减影CTA血管影像质量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非参数等级检验,辐射剂量的比较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DECTA和DSA显示动脉瘤的大小、瘤颈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DECTA和DSA测量动脉瘤颈、瘤长轴及瘤短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颅内血管DECTA和常规减影CTA影像质量5分的病例分别占70.7%(29/41)、75.6%(31/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55,P=0.650),而颅底血管常规减影CTA总的影像质量优于DECTA(Z=-4.087,P=0.000),主要是岩段和虹吸段的影像质量较差;DECTA和常规CTA总辐射剂量分别为(396.54±17.43)、(1090.95±114.29)mGy·cm;DECTA所用总辐射剂量较常规减影CTA总辐射剂量降低了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2,P=0.000).41例临床怀疑有脑血管病变患者,DECTA检出19例患者有动脉瘤,2例动静脉畸形,3例烟雾病,17例阴性患者.9例动脉瘤患者(12个动脉瘤)、2例脑动静脉畸形、3例烟雾病和2例阴性患者行DSA或手术证实,诊断符合率达100%.DECTA检测动脉瘤颈、瘤长轴及瘤短轴分别为(2.90±1.61)、(5.23±1.68)及(3.83±1.69)mm,DSA检测动脉瘤颈、瘤长轴及瘤短轴分别为(2.95±1.71)、(5.10±1.60)及(3.83±1.65)mm.两者在动脉瘤大小、瘤径测量方面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瘤颈、瘤长轴及短轴所对应的t值分别为-0.734、1.936及0.125,P值分别0.482、0.085及0.903);且两者测量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瘤颈、瘤长轴及短轴的r值分别为0.964、0.976、0.973,P值均为0.000).结论 相对于常规减影CTA,颅内血管DECTA的图像质量没有明显下降,而颅底血管,尤其是岩段和虹吸段的影像质量较差.双源CT双能量CTA明显减少患者辐射剂量,有很高的诊断准确性,是一种较好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 海洛因依赖者前额叶皮质及杏仁核1H-MR波谱研究

    作者:杨兰英;王亚蓉;白云亮;赵巍;李强;熊晓双;王玮

    目的 探讨海洛因依赖(HD)患者前额叶皮质及杏仁核1H-MRS特征,以及与吸食海洛因累计总量的关系.方法 选择14例HD患者(HD组)和12名健康志愿者(HC组)行前额叶皮质及双侧杏仁核1H-MRS检查,测量两组前额叶皮质区及双侧杏仁核N-乙酰天冬氨酸/肌酸(NAA/Cr)、胆碱/肌酸(Cho/Cr)值,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对HD患者吸食海洛因累计总量[(852±341)g]与前额叶皮质及左、右侧杏仁核区NAA/Cr作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与HC组相比,HD组的前额叶皮质、左侧杏仁核及右侧杏仁核NAA/Cr比值降低,分别为1.44±0.46、1.32±0.08、1.34±0.09,HC组分别为1.50±0.75、1.42±0.08、1.44±0.1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77、3.41、2.63,JP值均<0.05);HD组前额叶皮质、左侧杏仁核及右侧杏仁核Cho/Cr分别为0.92±0.06、1.20±0.12、1.26±0.15,对照组分别为0.86±0.08、1.07±0.04、1.12±0.1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1、3.60、2.60,P值均<0.05).前额叶皮质、左侧杏仁核及右侧杏仁核代谢物NAA/Cr与海洛因累计吸食总量呈负相关性(r值分别为-0.9159、-0.8756、-0.9399,P值均<0.01).结论 1H-MRS能显示前额叶皮质及杏仁核的神经元受损及神经胶质增生,从该区代谢物的改变反映出HD患者执行及情感功能的异常,其代谢物改变程度与海洛因累计吸食总量有关.

  • 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大出血介入断流术与外科断流术效果比较

    作者:刘伟;陈根生;孙慧伶;陈洪波;张卫平;姚红响;曾群

    目的 评价介入断流术与外科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行介入断流术和51例行外科断流术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术后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再出血时间.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 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及术前的疾病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断流术后患者12、24、36个月再出血率分别为12.5%(6/47)、24.5%(11/45)、27.9%(12/43);外科断流术后患者分别为29.2%(14/48)、44.7%(21/47)、48.9%(22/4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843、4.150、4.083,P值均<0.05).介入断流术的并发症为:发热85.4%(41/48),腹痛81.3%(39/48),门静脉血栓4.2%(2/48),腹腔内出血2.1%(1/48),感染2.1%(1/48)和死亡2.1%(1/48);外科断流术的并发症为:发热68.6%(35/51),腹痛62.7%(32/51),大量腹水25.5%(13/51),门静脉血栓37.3%(19/51),脾静脉血栓11.8%(6/51),肝性脑病3.9%(2/51),肝肾综合症2.0%(1/51),腹腔内出血2.0%(1/51),死亡3.9%(2/51)以及感染15.7%(8/51),2组并发症中腹痛、发热、门静脉血栓、脾静脉血栓、大量腹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174、3.098、16.199、6.011、5.536、14.085,P值均<0.05).结论 介入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其临床效果优于外科断流术.

  •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定位像CT值与管电流关系的研究

    作者:高建华;李涛;李剑颖;米丰岗;李娜;崔英;戴汝平

    目的 在64层MSCT冠状动脉成像中,通过对定位像CT值与管电流关系的研究,探讨其对不同个体实施个性化剂量管理的指导价值.方法 (1)连续选取100例(A组)患者完成心脏扫描,测量胸部定位像中固定ROI的CT值和主动脉根部噪声,使用软件拟合CT值与噪声的关系,得到管电流与CT值的换算公式及速查表.(2)再连续选取100例(B组)患者,以相同方法测量CT值,根据管电流与CT值的速查表确定扫描时mA值,其他扫描参数2组一致.(3)分别对A、B组图像质量评分、图像噪声、有效剂量(ED)均值进行t检验.(4)分析B组32例同期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eA)的资料,以SCA结果为"金标准",计算B组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度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结果 (1)管电流与CT值换算公式为:XmA=FmA×[(K1×CTseout+C1)/INa]2.(2)B组噪声均值略高于A组(分别为27.66±2.57和22.22±4.17,t=11.33,P=0.000),但2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29±0.66)和(3.37±0.6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9,P=0.990),ED均值分别为(8.72±2.51)和(12.53±0.90)wSv,B组较A组下降约30%(t=14.830,P<0.01).(3)B组评价冠状动脉狭窄(≥50%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92%(56/59)、92.13%(82/89)、88.89%(56/63)和96.47%(82/85).对冠状动脉狭窄的检出准确率为93.24%(138/148).结论 在64层MSCT冠状动脉成像时,根据定位像CT值确定个性化管电流,可在保证图像质量满足诊断需求的前提下,更科学合理地控制X线剂量.

  • 64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低管电压设置结合个体化对比剂应用的对照研究

    作者:周旭辉;彭振鹏;郑丽丽;李树荣;杨智云;孟悛非;陈星

    目的 探讨低kV设置及个体化对比剂应用在64层MSCT肺动脉成像(MSCTPA)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连续选取具有发生肺动脉栓塞可能的高危患者90例,按完全随机设计分为3组:(1)常规组30例,管电压120 kV,对比剂总量70ml;(2)120 kV组30例,管电压120 kV,对比剂总量根据患者体质量进行个体化设置(1.0 ml/kg);(3)100 kV组30例,管电压100 kV,对比剂总量根据患者体质量进行个体化设置(1.0 ml/kg).3组患者的对比剂均在20 s注射完毕,并以相同流率追加生理盐水20ml.对120 kV组和100 kV组CT图像的客观指标、主观图像质量评价、G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和有效吸收剂量(ERD)进行比较;对100 kV组和常规组的对比剂用量、对比剂注射流率、CT图像的客观指标和主观图像质量评价进行比较,以评价64层MSCT低kV设置联合个体化对比剂应用在MSCTPA中应用的可行性.使用方差分析及post hoc检验对3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图像噪声水平:100 kV组(5.2±1.8)与120 kV组(3.4±0.7)比较增加了52.9%,纵隔窗图像主观图像质量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272,P=0.063);CTDIvol:100 kV组[(9.5±0,0)mGy]与120 kV组[(14,6±0,0)mGy]比较下降34,9%;ERD:100 kV组[(2,4±0.4)mSv]与120 kV组[(3.8±0.6)mSv]比较下降36.8%;肺动脉平均CT值:100 kV组[(269.2±54.7)HU]相对于120 kV组[(237.4±62.9)HU]平均增加了13.4%,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172,P=0.260).结论 64层MSCTPA应用低kV设置(100 kV)降低辐射剂量是可行和有效的,个体化对比剂注射方案对特殊人群有一定临床价值.

  • 前瞻性心电门控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在高心率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段艳华;王锡明;程召平;武乐斌;乌大尉;李剑;晁宝婷;柳澄

    目的 探讨心率不低于91次/分(bpm)患者回顾性心电门控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R-R间期的佳重建时相,从扫描时相选择的角度分析前瞻性心电门控(简称前门控)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分析232例行回顾性心电门控DSCT冠状动脉成像患者(体质量指数23~25 kg/m2,心率≥91 bpm)的图像,根据扫描过程中患者屏气时心电监控记录到的心率将其分为3组(A~C组),A组83例,心率91~95 bpm,B组68例,心率96~100 bpm,C组81例,心率≥101 bpm.每隔3%重建1个时相,分别由2名医师独立对横断面图像、薄层MIP、CPR、VRT图像质量采用5分法进行综合评估,按照15段分段法,选出每个节段的R-R间期的佳重建时相及范围.采用Kappa检验,评价2名医师对冠状动脉图像评分的一致性.结果 232例患者中,可评价冠状动脉节段共3343个,其图像佳重建时相范围集中在81%~61%和51%~31%.3组冠状动脉节段与之相对应的节段数百分比:A组(91~95 bpm,83例的1183个节段)分别为5.49%、94.51%;B组(96-100 bpm,68例986个节段)分别为0.20%、99.80%;C组(≥101 bpm,81例1174个节段)分别为0.17%、99.83%.232例患者的3343个冠状动脉节段中3274个节段(97.94%)佳重建时相范围集中在以41%为中心的51%~31%R-R间期范围内.2名医师对232例患者的3343个冠状动脉节段图像质量的评分结果得到了较高的一致性(Kappa值=0.883,P<0.05).结论 具有稳定的窦性心律,且屏气时平均心率≥91 bpm患者,冠状动脉节段的佳重建时相集中于以R-R间期41%为中心的51%~31%,从扫描时相选择的角度考虑,可以对稳定高心率(≥91 bpm)患者行前门控横断面扫描,并且预设41%为曝光时间窗,成功把握较大.

  • 双源CT低剂量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扫描在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应用

    作者:徐磊;晏子旭;张兆琪;范占明;吕飙;于薇

    目的 研究双源CT低剂量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扫描技术在冠状动脉CTA的应用,并评价其图像质量.方法 将68例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分为2组,A组38例行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扫描,入组标准为心率70次/min(bpm)以下,窦性心律,心率波动范围在10 bpm以内.排除标准为心率不能控制在70 bpm以内及心律不齐患者、屏气不佳者以及冠状动脉存在严重钙化及明显狭窄者.采集期相70%R-R间期.B组30例为常规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人组标准为心率70 bpm以下,窦性心律且规整.排除标准为心律不齐患者、屏气不佳者以及冠状动脉存在严重钙化及明显狭窄者.2组中管电压均随体质量指数(BMI)调整,BMI≥24 ks/m2管电压采用120 kV,BMI<24 ks/m2管电压采用100 kV.对2组扫描的冠状动脉分别做图像处理,应用秩和检验比较2组患者冠状动脉段图像质量评分,应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患者辐射剂量.结果 A组评价476段冠状动脉,B组评价372段冠状动脉.A组冠状动脉段图像质量评分为(3.48±0.59)分,B组均值为(3.53±0.58)分,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432,P=0.187).A组平均有效剂量为(2.51±0.54)mSv;B组平均有效剂量为(14.55±3.54)mSv,2组之间平均有效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484,P=0.000).结论 在严格掌握心率及心律的基础上,可成功实现前瞻性触发序列扫描,该技术能显著降低辐射剂量而保证诊断所需图像质量.

  • 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序列扫描冠状动脉成像准确性的多中心研究

    作者:毕涛;徐磊;张兆琪;杨琳;赵蕾;吕滨;韩丹;柳澄;段青

    目的 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CA)对照,研究双源CT(DSCT)前瞻性心电门控序列扫描冠状动脉成像(SAS-CTCA)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前瞻性的多中心研究,46例可疑冠心病患者[平均年龄(58±9)岁,体质量指数(BMI)(25±3)kg/m2]均进行了SAS-CTCA检查,并于14 d以内完成CCA检查.患者纳入标准:(1)心率控制在65次/min(bpm)以下;(2)窦性心律,心律规整,心率波动范围在6 bpm以内;(3)呼吸配合良好,屏气时间可达到12~15s.排除标准:(1)碘对比剂过敏、肝肾功能不全(血肌酐120 μmol/L)、心功能不全及严重心律不齐患者;(2)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或冠状动脉搭桥患者;(3)心率快,而不能服用美托洛尔控制心率者;(4)不能服用硝酸甘油者;(5)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30 ks/m2 ;(6)其他心脏疾患:如心肌病、瓣膜病等.2名评价者分析SAS-CTCA及CCA的结果,计算SAS-CTCA对于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计算2名评价者间、两种检查方法之间的Kappa值,并对辐射剂量进行统计.结果 检查过程中患者的平均心率为(61±6)bpm,99.19%(614/619)的冠状动脉节段达到可供诊断的图像质量.与CCA相比,以冠状动脉血管为单位,SAS-CTCA在显示冠状动脉病变方面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2%(75/78)、88.2%(60/68)、90.4%(75/83)、95.2%(60/63).两种检查方法之间的Kappa值为0.848(P=0.000).SAS-CTCA的平均有效剂量为(2.95±0.96)mSv.结论 在严格控制入选标准的前提下,SAS-CTCA检查可以在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并对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可信性.

  • 扩散加权成像鉴别兔炎性及转移性淋巴结肿大的实验研究

    作者:吴冰;刘婧;王霄英

    目的 探讨DWI鉴别兔良、恶性淋巴结肿大的价值.方法 对18只炎性增生性兔淋巴结(34个)肿大模型和9只肿瘤转移性兔淋巴结(18个)肿大模型进行常规MR和DWI检查,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淋巴结短径和ADC值的差异.结果 对34个炎性增生型淋巴结和18个肿瘤转移性淋巴结进行了观察,炎性组和转移组淋巴结的短径分别为(8.14±2.79)和(6.29±1.48)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624,P>0.05).炎症组和转移组淋巴结的ADC值分别为(1.19±0.31)×10-3和(1.31±0.27)×10-3mm2/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49,P>0.05).结论 DWI可显示肿大的淋巴结,但其ADC值差异不大,不足以作为比较并鉴别淋巴结良恶性的手段.

  • 低剂量CT肺动脉成像的实验研究

    作者:苏大同;于铁链;姜英健

    目的 通过模型实验证实低剂量CT肺动脉成像(CTPA)的可能性并筛选出合理低剂量阈值.方法 测量132例患者气管内、体外空气密度差,制成噪声测量和肺动脉栓塞(PE)模型.设置管电压为120 kVp,管电流分别为280、200、160、100、90、80、70、60、50、40、30、20、15、10 mA,扫描上述两种模型和水模,采用标准算法和软组织算法重建,3名阅片者独立评判图像质量.应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配对t检验、方差分析和Kappa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32例患者气管内、体外空气密度差范围在20.00~55.00 HU,与体质量[(64.99±11.86)kg]、体质量/身高[(38.71±6.13)kg/m]及体质量指数(BMI)[(23.11±3.38)ks/m2]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88、0.374、0.449,P值均<0.01).两种模型标准算法[噪声分别为(22.43±11.25)、(21.99±11.67)HU]与软组织算法[(16.55±9.08)、(16.42±9.40)HU]之间噪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16,P<0.05),软组织算法噪声水平低于标准算法,而与使用何种体模无关.软组织算法100 mA时图像噪声水平与标准算法280 mA时相当,PE模型图像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分别为23.05、20.52,不影响对栓塞的识别;软组织算法60 mA时噪声水平与标准算法160 mA时相当,PE模型图像SNR、CNR分别为18.01、15.97,亦不影响栓子定性观察;30 mA以下图像质量明显下降,PE模型图像SNR、CNR分别在12.36、10.95以下,模拟栓子检出能力下降.3名阅片者图像质量判读结果之间一致性高(Kappa值分别0.807、0.712和0.904,P值均<0.01).结论 100 mA可能是比较理想的低剂量CTPA扫描条件;30 mA可能是诊断所需的低扫描条件;软组织算法成像能减少SNR损失.

  • 多层螺旋CT对食管鱼刺异物的诊断价值

    作者:罗敏;胡道予;王秋霞;裴贻刚

    目的 探讨MSCT对食管鱼刺异物的检出率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实验组:取3种鱼的鱼刺各30根,分为大、中、小鱼刺3组,3组鱼刺长度分别为(23.36±0.15)、(28.51±0.07)和(30.89±0.10)mm,直径分别为(4.4.9±0.31)、(1.78±0.09)和(0.49±0.07)mm.将鱼刺按照与食管长轴平行、垂直、斜行方式插入食管模型中,MSCT检查采用轴面扫描结合三维重组技术,观察MSCT和X线平片(CR和DR)对鱼刺的显示情况.临床组:回顾性分析20例经内镜或临床手术证实的食管鱼刺异物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SCT平扫,其中11例行X线平片(CR和DR)检查,15例行食管吞钡棉絮检查,17例行内镜检查,观察几种检查方法对鱼刺的显示情况.对不同方法对鱼刺显示情况的比较采用配对卡方检验.结果 实验组:MSCT检出鱼刺90根(100%),X线平片(CR和DR)检出鱼刺60根(66.7%),MSCT对鱼刺的检出率高于X线平片(CR和DR)(X2=28.03,P<0.01).临床组:20例中,MSCT检出鱼刺20例,且清楚显示鱼刺的位置、大小及其与食管壁和邻近组织的关系;X线平片检出鱼刺2例,食管吞钡棉絮检出鱼刺9例,内镜检出鱼刺14例.MSCT对食管鱼刺异物检出率高于X线平片(cR和DR)检查(X2=7.11,P<0.05)及食管吞钡棉絮检查(X2=4.17,P<01 05),与内镜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3,P>0.05).结论 MSCT轴面扫描结合三维重组技术对食管鱼刺异物及其周围并发症的检出率高,可作为食管鱼刺异物的首选检查方法.

  • 在体肝脏3.0T1H-MR波谱匀场及抑水影响因素探讨

    作者:梁长虹;徐莉;刘再毅;崔燕海;刘春玲;郑君惠;曾琼新

    目的 探讨受检者的自身因素对在体肝脏1H-MRS自动预扫描中匀场和抑水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行肝脏1H-MRS检查受检者资料,其中正常受检者35名、慢性乙型肝炎5例、脂肪肝14例、脂肪肝合并慢性乙型肝炎3例.把受检者按是否抑水率(WS)≥90%及是否匀场线宽(LW)20 Hz分别分为2组,分别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比较2组的一般情况如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采用卡方检验比较脂肪肝组与非脂肪肝组达到较好的LW和WS效果的比率.结果 抑水较好组47例和抑水不好组10例比较,平均身高[分别为(164.7±8.0)和(170.5±3.7)cm]、体重[分别为(61.8±10.4)和(73.4±5.4)kg]、BMI[分别为(22.7±3.2)和(25.2±1.3)kg/m2]及LW[分别为(17.7±3.7)和(24.6±6.3)Hz],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488、-3.415、-4.002和-3.327,P值均<0.05).匀场较好组41例和匀场不好组16例比较,体重[分别为(62.2±11.6)和(68.1±6.1)kg],BMI[分别为(22.8±3.4)和(24.2±1.9)kg/m2],WS[分别为(93.0±2.7)%和(86.1±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16、-2.024和3.213,P值均<0.05).脂肪肝组17例中,7例自动匀场LW≤20 Hz,无脂肪肝组40例中,34例自动匀场LW≤20 Hz,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47,P<0.05).脂肪肝组17例中,WS<90%者7例,无脂肪肝组40例中,无WS<90%患者,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536,P<0.05).结论 肝脏的脂质沉积对1H-MRS匀场及抑水存在负性影响,体重及BMI大的受检者达到良好的匀场和抑水效果预期成功率低.

  • 数字化X线胸部摄影管电压选择对影像质量影响的研究

    作者:曹允希;刘慧琴;邱建峰;何乐民;蔡小涛;侯海峰

    目的 研究数字X线摄影系统胸部管电压选择与影像质量的关系.方法 固定摄影管电流为4 mAs;摄影管电压的选择从60 kV开始,然后逐级增加,每次增加10 kV,至摄影管电压达120 kV;用X线摄影系统对CDRAD2.0对比度细节体模和正常人体胸部进行曝光,测量体模表面x射线入射剂量.结果 由5名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对显示器的影像进行独立阅读,计算其图像质量因子(IQF)值和阅片得分.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ANOVA),在不同管电压条件下,对5名观察者阅读后计算的IQF均数进行F检验,任意两曝光条件组之间的比较采用LSD-t检验(多重比较),以此结果确定佳摄影管电压范围.正常人体胸部两种管电压条件下图像质量评分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方法.结果 (1)体模表面X射线入射剂量随管电压的升高而增加,管电压从60 kV增加到120 kV,体模表面X射线入射剂量从63,4μGy增加到328.7 μGy.(2)随着摄影电压从60 kV增加至120 kV时,观察者在显示器观察到的CDRAD2.0体模IQF值分别为75.0±10.4、57.1±6.4、52.7±2.5,47.9±4.5,46.0±3.8、46.0±2.8、45.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10,P<0.01).(3)管电压90和120 kV两种摄影条件所得人体胸部图像的综合评分分别为(12.4±0.9)、(13.0±0.7)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00,P>0.05).结论 (1)随着X线摄影管电压的增大,显示器对图像细节的显示能力逐渐增强,摄影电压90 kV时,其显示分辨能力增加不明显.(2)在获得适当辐射剂量条件下,数字化X线胸部摄影适宜的摄影管电压为90 kV左右.

  • 腹腔动脉CT血管成像固定毫安秒低剂量技术探讨

    作者:于红;李惠民;李霄麟;朱时锵;章家铭;王向明;邹晓凤

    目的 探讨16层CT进行低剂量CTA的可行性,以及与平扫噪声和增强值的关系.方法 选取连续上腹部增强检查中,动脉期主动脉增强CT值300.0 HU以上的43例患者,采用16层CT扫描,回顾性动脉期重建和标准算法.在平扫图像上选择右侧后膈脚水平图像测定腹主动脉腔的CT值,CT值的标准差(SD)定义为图像噪声;增强图像上测定腹腔动脉根部水平的主动脉CT值.动脉期数据进行VR后处理,其图像评价分优、良、差,并以此为标准进行图像质量与主动脉增强值和平扫SD值之间关系的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分析.结果 增强主动脉CT值在300.0~400.0 HU之间共25例,SD=12.00时,图像为优的敏感性75%,特异性62%.主动脉CT值在400.0 HU以上共18例,SD=12.25时,图像为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SD=13.35时,图像为优的敏感性100%,特异性75%.按主动脉强化值与CTA VR图像质量相关性分析,ROC曲线下面积0.907,图像为优的敏感性100%、特异性60%时的强化值阈值为356.7 HU;敏感性78%、特异性80%时的强化值阈值为389.8 HU;特异性100%时的低强化值为442.4 HU,此时敏感性56%.结论 低剂量CTA切实可行,保证良好成像效果的前提下,平扫SD值越小,使用的mAs就越小;而成像效果越好,则可以使用的mAs值也可以减小.

  • 应用心电脉冲技术降低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辐射剂量

    作者:吴旻;杨明;靳激扬;仲纲才;秦智;范洁;黎玲玲;滕皋军

    目的 评价心电脉冲(ECG-pulsing)技术对降低CT冠状动脉成像射线剂量的价值及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2007年10月26日到2008年3月12日期间,配合良好,心率控制在80次/min以下,且心律齐的连续受检者59例,采用完全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2组,组1(29例)使用传统方法进行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组2(30例)使用ECG-pulsing技术,通过CT机自动得到平均容积CT剂量指数(CT dose index volume,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计算出相应的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获得的图像通过双盲法进行质量评分,对两组CTDIvol值、ED值及图像质量评分用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1)组1和组2的CTDIvol值分别为(70.0±1.1)和(39.0±2.7)mGy,ED值分别为(16.8±2.0)和(9.5±1.7)msv,两者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7.675、15.346,P值均<0.01).(2)组1和组2冠状动脉各段图像质量平均评分分别为:组1(3.8±0.2)分,组2(3.8±0.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2,P>0.05).结论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时合理运用ECG-pulsiag技术可大幅度降低辐射剂量且不影响图像质量.

  • 脉络膜血管瘤的MRI表现及动态增强研究

    作者:陈青华;王振常;鲜军舫;田其昌;燕飞;杨本涛;刘中林

    目的 探讨眼脉络膜血管瘤的常规及动态增强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31只眼共32个病灶)经临床、眼底相及荧光血管造影确诊的脉络膜血管瘤的MRI资料,其中行平扫和常规增强扫描30例,行动态增强扫描26例,观察各个序列MRI表现,计算动态增强曲线参数.结果 32个脉络膜血管瘤病灶中,位于视乳头颞侧26个病灶,呈梭形28个病灶;与玻璃体信号相比,T1WI呈等信号23个病灶,T2研呈等信号31个病灶;增强后明显强化32个病灶,强化均匀31个病灶,不均匀1个病灶,伴视网膜脱离18只眼;动态增强扫描出现填充征12个病灶,时间-信号曲线呈速升缓降型28个病灶,峰值时问为(91.00±25.27)s,上升斜率为3.03±1.13,流出率中位数为17.06%,强化率为2.87±0.79.结论 脉络膜血管瘤MRI现病灶形态、信号及动态增强具有一定特点,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提供重要信息.

  • 重视CT低剂量研究

    作者:孟悛非;范淼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CT设备不断推陈出新,CT成像质量也不断提高.但在获得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的优质图像的同时,患者接受的X线辐射剂量也大幅度增长.降低CT扫描辐射剂量越来越受到医疗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

  • 接受适度噪声

    作者:秦维昌;亓恒涛;王巍

    进入数字影像时代,尤其是CT和数字摄影的广泛应用,对于以X线作为成像源的成像技术,"影像噪声水平"成为评价影像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和关注重点.

  • 盆腔异位甲状腺癌一例

    作者:丛振杰;于卫中;董成功

    患者女,35岁.9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习惯改变.4个月前体检B超发现盆腔占位病变,肿块大径约4.0cm,未行任何治疗.

  • 先天性水平注视麻痹伴脑干发育不良一例

    作者:张泉;袁飞;冯凯琳;赵军

    患者男,6岁,双眼轻度斜视、眼球运动不灵活6年.患者自发病以来,无恶心、呕吐,无大小便失禁,智力正常.体检:视力正常,双眼向内侧轻度斜视,双眼可上转及下转,不能水平转动,无眼球震颤;神志清楚,语言流利,无面瘫、舌瘫,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胸腰段脊柱轻度侧弯.

  • 重视冠状动脉多层CT成像的低剂量检查

    作者:张兆琪;徐磊

    近年来,随着MSCT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64层MSCT和双源CT(DSCT)的问世,MSCT在心脏冠状动脉成像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评价支架术后再狭窄和搭桥血管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冠状动脉CTA已成为冠心病检查的一项重要的无创性成像手段.

  • 《中华放射学杂志》第二届审稿专家高级研修班纪要

    作者:张琳琳;孙钢

    为提高<中华放射学杂志>审稿专家的审稿效率和审稿质量,由<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部主办、济南军区总医院医学影像科承办的<中华放射学杂志>第二届审稿专家高级研修班于2009年2月20至22日在山东省济南市成功举行,中华医学会罗玲副秘书长、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游苏宁社长、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郭启勇教授、山东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武乐斌教授、济南军区总医院院长及政委、<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部高宏主任等出席了活动,并作了重要讲话.

  • 四例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的影像表现

    作者:汪俊萍;白人驹;孙浩然;高硕;李亚军

    据尸检资料,约25%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rnphoma,NHL)可以出现肾上腺受累,为继发性肾上腺淋巴瘤[1];而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primary adrenal lymphoma,PAL)却很少见,目前为止全世界共报道80余例[2] .

  • HF-50R型高频X线机增设语音报警功能的研究与设计

    作者:齐现英;韩丰谈;刘慧琴

    一、高频X线机故障指示存在的缺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设备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DR等数字X线机朝着更智能化、更人性化方向迅速发展.

  •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表达水平、病理学与MRI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兴灿;潘永青;刘淼;朱妙萍;陈学群;杜继曾

    大量激素引起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ONFH)的发病机制为股骨头骨髓脂肪化,髓腔内脂肪细胞增多、增大,压迫窦状细血管,血管床面积减少,引起局部缺血、缺氧[1-2].

  • 经介入途径中药白芨提取物作为基因递送载体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夏向文;李欣;冯敢生;郑传胜;梁惠民;柳曦;任建庄

    采用合适的递送载体及恰当的途径将基因安全高效地转入靶细胞内是基因治疗成败的关键[1].白芨提取物制备的白芨载药微球,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其悬浮性、分散性及生物相容性好[2-4].

  • 健康志愿者头部MR弹性成像安全性研究

    作者:刘光锐;高培毅;林燕;王效春;薛静;隋滨滨;马丽;王晨;沈宓

    MR弹性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elastography,MRE)是一种新近发展起来的成像技术,其可以直接显示和测量组织的弹性[1].MRE在科学研究及临床实践中均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一些研究中心已成功开展了人体头部MRE的研究,并且迄今未见有与MRE检查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的报道.

中华放射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5 09
199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