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中华放射学杂志

中华放射学

中华放射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y 중화방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1201
  • 国内刊号: 11-214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郭启勇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造影诊断主动脉-左室通道畸形二例

    作者:吕飙;杜嘉会

      例1 男,14岁。出生后发现心脏杂音,胸背部痛伴胸闷、憋气10个月入院。体检:血压(BP) 165/30 mm Hg(1 mm Hg=0.133 kPa),胸骨左缘第3肋间 Ⅳ/6级收缩期杂音及舒张期杂音、肺动脉瓣第2音大于主动脉瓣第2音。心电图示双室肥厚、ST-T改变。升主动脉造影见:升主动脉明显增宽,主动脉右窦扩张,其窦嵴水平见一异常不规则管状腔隙自右窦前方向前下走行,并开口于左室流出道区域的室间隔侧,此通道的上下开口均呈喇叭状,其在主动脉瓣环水平管径略变细,呈“腰状”。伴有重度主动脉瓣返流;冠状动脉开口及走行正常(图1,2)。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左室通道畸形,并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手术所见:主动脉-左室通道开口位于右窦近主动脉根部,直径约2 cm×1 cm,其心室内开口位于左室主动脉右瓣根部下方,直径约1.5 cm×1.0 cm,伴升主动脉扩张,左室大;左右冠状动脉开口正常;主动脉瓣3个瓣叶对合不良,瓣环扩大。

  • 童甲状腺机能低下致垂体肿瘤样增生的影像学表现二例

    作者:朱杰明;沈永年;金惠明;叶军

      MRI和CT在儿童甲状腺机能低下(简称甲低)的诊断、随访和鉴别诊断中具有较大价值。现将我院所见2例患儿的MRI和CT表现及其相应的临床表现报道如下。  例1 女,8岁10个月。阴道出血持续3 d,量少、紫红色,乳房发育10个月,白带少许。每年生长速度慢,近2年未长高。学习成绩一般。下腹部进行性增大6个月,疑“肥胖症”就诊。体检:神色萎靡,面色较苍白,身材矮小,仅高119 cm(稍低于同龄同性别正常儿童标准身高2个标准差),两乳房5 cm×5 cm,腹部膨隆,脐周触及16 cm×16 cm大小肿块,边缘欠清。实验室检查:放射免疫测定血清甲状腺素(T4)低于正常,为30.89 nmol/L(正常70.7~154.4 nmol/L),雌二醇 (E2) 1 632.31 pmol/L(正常青春期前小于91.77 pmol/L)、促卵泡成熟激素(FSH)16.02 μg/L(正常0.6~3.4 μg/L)和促甲状腺激素(TSH)212 mU/L(正常小于5 mU/L),均增高。CT:下腹部巨大囊性肿块,考虑来源于盆腔(图1)。手术:双侧卵巢浆液性囊肿,保留右侧卵巢。

  • 蝶窦癌二例

    作者:张涛;于本霞

      蝶窦原发癌非常少见,约占副鼻窦恶性肿瘤的0.3%。现将我院诊治的2例报告如下。  例1 男,42岁。15 d前出现前额胀痛,夜间加重,对症治疗无效,随后出现左眼视力急剧下降。头颅侧位平片显示蝶窦区密度增高,鞍底骨质破坏。轴面和冠状面CT扫描显示蝶窦区病变呈膨胀性生长,向前累及后组筛窦,双侧视神经孔变窄,双侧海绵窦受累,肿瘤向下突入鼻咽部,向上侵蚀鞍底和斜坡(图1)。病变密度均匀,CT值32 HU,增强扫描病变明显强化,CT值62 HU。MRI检查肿瘤呈等T1、等T2信号,大小为5 cm×3 cm×3 cm;肿瘤累及的范围较CT显示更为清楚,MR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强化。手术病理证实为蝶窦高分化乳头状癌。  例2 男,61岁。6个月前出现前额部疼痛、鼻塞、脓涕,偶有涕血,近2个月来出现双眼视力下降及左眼颞侧偏盲。头颅侧位平片显示蝶窦区密度增高。CT和MRI检查显示蝶窦区病变呈膨胀性生长(图2,3),累及后组筛窦、双侧视神经孔及双侧海绵窦,颈内动脉虹吸段被肿瘤包绕,病变密度较均匀,CT值42 HU,MRI显示肿瘤呈稍低T1、T2信号,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强化。手术切除大部

  • 腋窝及肝脏包虫囊肿一例

    作者:王振祥;张跃;巴哈古力

      患者 女,22岁,维吾尔族。2年前发现左侧腋窝有一包块,且逐渐增大,无不适感。近1年来右上腹部间歇性胀痛。自幼生活在牧区,与犬羊接触密切。体检:左腋窝皮肤隆起,可触及一约10 cm×8 cm×8 cm的包块,边界清楚,边缘光整,质软,固定,无压痛,肝区叩痛阳性。Casoni试验(皮内过敏试验)阳性,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阳性,间接血凝试验阳性。胸片示心肺未见异常。  CT检查:左侧腋窝见一卵圆形囊性占位,大小为6.5 cm×6.0 cm×7.0 cm,边界清楚,其内有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形更低密度影,沿边缘排列成多房状,CT值-2~3 HU(图1),周围组织被推挤移位。肝脏右叶内见约4.5 cm×3.2 cm×3.0 cm的低密度区,边界清楚,内见细线样分隔形成蜂巢样排列,CT值0.5~2 HU(图2)。诊断:左侧腋窝、肝脏右叶多子囊型包虫囊肿。  手术所见:左腋窝见一约10.0 cm×8.0 cm×7.5 cm的乳白色囊性肿物,边界清楚,与周围组织轻度粘连,切开外囊壁,可见囊内有多个大小不等的子囊;切开肝脏右叶,囊肿约5.0 cm×4.0 cm×3.5 cm。病理诊断:左侧腋窝、肝脏多子囊型细粒棘球蚴病。  讨论 包虫病可累及全身任何脏器、组织器官,肝、肺是常见的寄生部位,皮下、肌肉包虫少见,约占包虫病的1%~6%,罕见于腋窝。病变常与肝、肺包虫病并发。多子囊型包虫囊肿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为母囊内含有多个子囊,且子囊的密度总是低于母囊密度。本例为多子囊型包虫囊肿,同时合并有肝脏包虫病,结合流行病学及实验室检查,即使无增强扫描亦可作出诊断。

  • 颈部节细胞神经瘤一例

    作者:王玖华;王坚

      患者 女,17岁。右上颈肿块4年伴增大。体检:右颌下触及4.5 cm×4.0 cm大小肿块,质实偏中,活动感,表面可触及右颈外动脉搏动。临床诊断:右颈动脉间隙肿瘤,化学感受器瘤?神经纤维瘤?  颈部CT检查:增强扫描自会厌梨状窝水平向上,以口咽舌骨水平为主,右口鼻咽旁间隙咽后壁见一低密度软组织肿块,约3.0 cm×7.0 cm×15.0 cm大小,密度不均,其内可见边缘有条索样增强的少许片条状及条索状致密影交织,并有分隔, CT值38~100 HU,外周见完整包膜,肿块越过中线。口咽腔右后壁受压变形,肿块外缘达右胸锁乳突肌前内缘及右腮腺深叶内侧,右咽旁间隙呈戴帽征(图1~3)。右颈内外动脉有分离表现:颈内静脉及颈内动脉在肿块后外方,右颈外动脉在肿块前方。两侧颈深淋巴结未见肿大,CT诊断:右颈神经源性肿瘤。  手术所见:术中见肿块有包膜,位于右颈内、外动脉之间。迷走神经及喉上神经位于肿块深面,舌下神经及舌下神经降支位于肿块表面。肿块大径约为7.5 cm。  病理诊断:右颈节神经细胞瘤(ganglioneuroma)(图4)。  讨论 节细胞神经瘤为发生在周围神经组织的含有成熟神经元的良性肿瘤,主要发生在植物神经系统,约占周围神经肿瘤2%~3%。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以青年人与成年人多见,无性别差异。好发于纵隔和后腹膜,亦可发生于肾上腺、骨盆等处,而发生于颈部者极为罕见,笔者检索至1999年文献,仅见报道3例。

  • CT、B超诊断前列腺肉瘤二例

    作者:高兴汉;滑炎卿;张国桢;万敏;何还珠;肖立;殷于磊

      例1 男,53岁。2年前始有排尿困难,尿后滴沥伴小便次数增多,无血尿、腰酸、发热、尿路刺激等症状。1年前大便次数增多,且不成形。胸膝位肛指检查距肛门约6.0 cm处附近的直肠内触及一软组织肿块,占据肠腔约1/3,质中,肛指套带血。尿路平片+静脉尿路造影检查无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正常。癌胚抗原(CEA) 15 μg/L,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1.1 μg/L,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1.5 μg/L。 CT:前列腺形态饱满,体积增大,可见一梭形团块灶,向后突出,约56 mm×60 mm×50 mm大小,边缘光整,密度均匀,平扫CT值为35 HU(图1)。经静脉注入对比剂扫描,病灶强化,内见结节状增强,CT值为65 HU;相邻膀胱、精囊受压,相应脂肪间隙尚清。直肠右前壁受压变形,与肿瘤分界模糊不清。B超:经直肠探查前列腺显示清楚,在其右侧见一类圆形低回声区,约62 mm×42 mm大小,边界平整,回声均匀(图2)。

  • 桥小脑角脉络丛乳头状瘤一例

    作者:陆明;巫北海

      患者 女,34岁。头痛6个月,双目视力下降、左耳鸣、面部麻木11个月。  体检:双目视力下降,双视神经乳头水肿,可见火焰状出血及白色分泌物。角膜反射迟钝。左耳听力较右侧稍差。闭目站立征阳性,站立不协调。左侧第Ⅱ、Ⅴ、Ⅷ颅神经麻痹。  CT(外院):左侧桥小脑角(CPA)见边界清楚的混杂密度占位,第4脑室受压移位。幕上脑室轻度扩张。增强后病变呈均一强化,约3.97 cm×3.49 cm大小,其后方可见弧形带状低密度未强化区。岩骨无破坏,内听道无扩大。CT诊断:左CPA脑膜瘤,听神经瘤待除外。  MRI:左侧CPA见约4 cm×5 cm大小占位,T1WI呈低信号(图1),T2WI呈高信号(图2),信号不均匀。其后上极可见一约1.0 cm×1.5 cm大小的囊。注射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后,病变呈明显强化,略不均匀,其囊性部分无强化(图3)。在肿瘤近桥小脑角池的部分可见较粗大的迂曲流空的血管影(图4)。第4脑室受压变形。幕上脑室轻度对称性扩张。面听神经束形态正常。MRI诊断:左CPA脑膜瘤。

  • 累及大脑皮层运动区的颅内病变手术前后磁共振功能成像

    作者:李少武;戴建平;朱明旺;刘翔;张迅;孙波;高培毅

    目的 作者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原理,对颅内病变累及运动皮层的病人进行了术前、术后的成像检查。即对患者进行手指运动功能区的皮层定位检查,分辨这些重要的功能皮层区与病变的相邻关系。方法 对31例需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人,采用血氧依赖水平(BOLD)原理进行扫描,并经过计算机后处理获得脑功能区的影像表现。结果 所有的病例均能在脑功能成像检查中表现出局部脑功能活动区(相应的手指运动支配功能区)规律的信号-时间变化曲线。以及由于病变造成的皮层功能区的移位和缩小等形态学改变。结论 在常规的MR成像后进行功能性MR成像研究,对需实施颅内占位病变、特别是对有累及运动皮层的病变行切除术者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 广州管圆线虫病中枢神经系统受侵的磁共振影像研究

    作者:靳二虎;马大庆;梁宇婷;李铁一;张艺;纪爱平

    目的 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广州管圆线虫病的磁共振影像表现。方法 5例经实验室检查和临床治疗证实的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共做头部及颈腰部MRI检查17例次。MRI扫描仪为0.5 T超导装置。在MRI不同序列上观察脑、脊髓、脑脊膜和神经根有无病变及其分布、形态及信号表现,通过随访MRI检查,分析病变出现及消散、好转情况。结果 5例患者MRI显示脑膜脑炎3例,脑炎1例,脊髓脊膜炎1例。具体病变部位及表现如下:(1)脑实质受累4例,脊髓1例。这些病变呈弥漫或散在分布,在T1WI上呈稍低或等信号,在T2WI和对应层面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图像上呈高信号,注射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后病变中央可见圆形或卵圆形强化灶,大直径10 mm。有时可见粗细不等的长条形强化,长达14 mm。强化灶周围可有小范围的低信号水肿区。(2)脑脊膜受累4例,其中包括室管膜及神经根受累各1例。注射Gd-DTPA后表现为软脑膜或(和)室管膜呈线条形或结节状强化及神经根强化。(3)轻度脑室扩张2例。追踪动态观察提示,发病后第5~8周是颅内病变明显的时期,病变从发现至消退至少需要8周时间。结论 中枢神经系统广州管圆线虫病的MRI表现多种多样。脑脊髓内多发长条形或结节状强化和软脑膜强化是本病主要的MRI表现。

  • 急诊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科大出血(附12例报告)

    作者:靳海英;金征宇

    目的 评价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科大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组病例产后大出血4例,剖宫产后大出血5例,异位妊娠出血1例,人工流产术后大出血2例。对12例患者行急诊血管造影并选择性栓塞子宫动脉或同时栓塞阴部内动脉、卵巢动脉。栓塞物为明胶海绵或弹簧钢丝圈。结果 栓塞后出血完全停止10例。2~7 d后经对症治疗出血逐渐停止2例,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急诊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产科大出血是一种安全、迅速有效的止血措施。

  • 周围动脉疾患合并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作者:蒋世良;黄连军;赵世华;徐仲英;郑宏;金敬琳;谢若兰;戴汝平

    目的 探讨周围动脉疾患合并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安全性和临床效果。 方法 13例患者均施行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及胸或腹主动脉造影。18支周围动脉疾患中采用单纯球囊扩张术(PTA)11支,支架置入术5支,溶栓术2支。结果 血管造影发现肾动脉狭窄3例(4支),髂动脉狭窄6例(7支),右锁骨下动脉狭窄、右锁骨下动脉伴双肾动脉狭窄、左锁骨下动脉狭窄伴左髂动脉阻塞、左股动脉阻塞各1例。合并冠心病左主干伴3支病变2例,3支病变9例,2支病变和单支病变各1例。技术成功17支,其中单纯球囊扩张术11支,支架置入术5支,溶栓术1支。临床治愈-改善12例。除1例冠状动脉造影后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外,余无心脏并发症及与操作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结论 介入治疗合并冠心病的周围动脉疾患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 无水酒精-碘化油乳剂门静脉栓塞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正强;胡振民;黄健;丁乙

    目的 研究无水酒精-碘化油乳剂的佳配比及其在门静脉栓塞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健康的Sprague-Dawley(SD)大鼠90只,随机数字表完全随机化分成9组,每组10只,剖腹细针穿刺门静脉主干。每组以0.5 ml/kg的剂量分别缓慢注入:单纯无水酒精,4∶1、3∶1、2∶1、1∶1、1∶2、1∶3、1∶4无水酒精-碘化油乳剂,单纯碘化油(以下按顺序称为第1~9组)。分别于栓塞后第3、7、21天处死大鼠,观察栓塞效果,根据栓塞灶占肝脏表面积分成无、 轻度、中度、重度4级,记录各等级大鼠只数,行Ridit分析。同时测定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栓塞效果第1~5诸组与第7~9诸组比较,P<0.05;第1~3组与第6组比较,P<0.05;第1、2组与第6组比较,P<0.05。结论 以3∶1的无水酒精-碘化油乳剂作门静脉栓塞,能达到与单纯无水酒精同样的栓塞效果,且更安全。

  • 土贝母皂甙微囊的特性及其用于肾动脉栓塞的实验研究

    作者:朱海云;刘振堂;李兴华

    目的 研究中药土贝母皂甙微囊作为血管栓塞剂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相关特性。方法以中药土贝母皂甙为囊心,乙基纤维素为囊材制成微囊。用30只新西兰兔行肾动脉栓塞实验。结果土贝母皂甙微囊为白色光滑的圆球形微粒,直径40~180 μm,载药量为36%(W/W);在40%泛影葡胺溶液中悬浮分散性好,经3 F导管注射无堵管现象;在37℃生理盐水中约20 d左右微囊全部破裂;栓塞后30 d栓侧肾重量和体积均比对侧明显小(tw=102.1,tv=38.0,P<0.001),主要栓塞在直径110~350 μm叶间和弓形动脉,术后30 d未见肾动脉再通及侧支循环形成。结论 土贝母微囊具有良好的血管栓塞作用和缓释特性,使用方便、安全,是一种较理想的末梢型血管栓塞剂。

  • 梯度回波化学位移成像用于诊断腹腔含脂病变的价值

    作者:林江;陈祖望;周康荣

    目的 评价梯度回波化学位移成像诊断腹腔含有脂质病变的价值。方法 把35例腹腔病变分成含脂病变组和非含脂病变组。均行梯度回波同相(in-phase,IP)和反相(opposed-phase,OP)扫描,观察这些病灶在IP和OP像上的显示情况;测定其信号强度,计算IP和OP像上信号强度变化率,并作非参数统计检验。结果 腹腔内含脂病灶在OP像上信号强度较IP像有明显下降,其信号强度变化率的中位数为37.1%,而非含脂病灶信号强度变化不大,中位数为3.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u=4.56,P<0.01)。结论 梯度回波化学位移成像简单实用,对检测腹部病变是否含有脂质有一定帮助。

  • 肠旋转不良伴中肠扭转的CT诊断

    作者:程建敏;虞志康;吴爱琴;许方洪;郑祥武;吴恩福

    目的 研究CT对肠旋转不良伴中肠扭转(volvulus in intestinal malrotation,VIM)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证实的VIM的CT表现。男5 例,女1例,年龄7~25岁,平均13岁。 结果 6例均表现为肠系膜根部类团块影,其中4例见典型“漩涡征”,2例呈类“靶征”,但增强扫描亦出现“漩涡征”。毗邻部肠袢扩张,肠系膜静脉不同程度淤积扩张,2例伴受累系膜、肠壁重度水肿。6例均见系膜根部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MA)、肠系膜上静脉(superior mesenteric vein, SMV)血管正常排列迷失。 结论 “漩涡征”伴系膜根部SMA、SMV正常排列迷失为本病的特征性CT表现。

  • 增感屏-胶片组合体系的威纳频谱测试探讨

    作者:王昌元;袁聿德;李月卿;于兹喜;刘惠芹;王鹏程;刘世民;张孟龙

    目的 通过实验测试增感屏-胶片组合体系的威纳频谱(Wiener spectrum,WS),评价X线照片的粒状性。方法 制作CaWO4屏- Kodak片、BaFCl:Eu屏- Kodak片、T颗粒技术3种增感屏-胶片组合体系的10 cm×10 cm粒状性抽样照片,用显微密度计扫描,获得10万个密度值,作为离散随机信号来处理,用快速傅立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计算WS。结果 (1)BaFCl:Eu屏-Kodak片的WS值:当空间频率为0.1 LP/mm时,WS值为8.26×10-5mm2,分别是T颗粒技术、CaWO4屏- Kodak片取得照片WS值的2.25倍、1.53倍; 当空间频率为0.5 LP/mm时,WS值为5.23×10-5 mm2,分别是T颗粒技术、CaWO4屏- Kodak片取得照片WS值的2.68倍、1.42倍。(2)管电压由80 kV增加到90 kV时,T颗粒技术在各频率下的WS值均有所增加。结论 BaFCl:Eu屏- Kodak片组合体系的WS大,T颗粒技术改善了照片的斑点问题,其WS值小,故好是采用T颗粒技术。

  • 阴性法螺旋CT胰胆管造影成像参数的研究

    作者:张追阳;丁乙;胡春洪;倪才方;付引弟

    目的 优化阴性法螺旋CT胰胆管造影(N-HCTCP)成像参数。方法 借助水模分别对3种毫安值(110 mA、170 mA 、240 mA)及低空间分辨率重建算法(AB10)、中空间分辨率重建算法(AB50)及高空间分辨率重建算法(AB91)进行噪声测试比较。25例胆道梗阻病例在AB10条件下,作了平扫与增强扫描图像质量分析;利用增强扫描原始数据和AB50作图像重建,并与增强AB10图像作了对比分析。采用χ2及q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种不同毫安值及重建算法下所测噪声值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以高毫安(240 mA)、低空间分辨率(AB10)条件下所得噪声小。平扫与增强扫描及增强扫描时AB10与AB50两组图像质量均有显著差异(P<0.001),以增强扫描较平扫、AB10较AB50质量为优。结论 在抑制噪声的条件下,采用增强扫描能获得较优质的N-HCTCP图像。

  • 螺旋CT在胰腺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孙丛;周存升

      常规CT增强扫描是以往对胰腺肿瘤诊断的主要方法,其优点在于能够显示肿瘤的形态、内部结构,并可进行随访观察。对胰腺癌的诊断准确率超过90%。随着CT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螺旋CT的广泛应用,图像分辨率明显提高,各种扫描技术日臻成熟,对胰腺肿瘤诊断和手术可行性的准确评估必将进一步提高。螺旋CT扫描技术  螺旋CT(spiral CT,SCT)1次屏气(15~30 s)就可以对胰腺进行1次完整的扫描,避免了呼吸运动伪影,保持了层面的连续性,不重叠亦无遗漏,并且可任选重建间隔,有利于小病灶的检出,更好地分辨细微结构如胰周小血管、胰管等,提高了图像质量。SCT 技术不仅可以显示断面图像,还可以进行多平面重建(MPR)以及二维或三维的CT血管造影[1-4]。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分别在对比剂分布的不同时期进行扫描(如动脉期、门脉期、胰腺期、肝脏期等),满意地显示肿瘤、正常胰腺和周围血管增强的差异及特征。

  • 肿瘤侵犯食管入口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庄奇新;顾一峰;王皖;杨世埙;尚克中;殷善开

    目的 分析肿瘤侵犯食管入口(环咽)的X线、CT和MRI表现,探讨肿瘤侵犯食管入口的影像诊断标准。方法 回顾分析27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侵犯食管入口病变的X线、CT 和MRI表现。包括原发于食管环咽段的鳞癌4例,颈段食管癌侵犯食管入口5例,梨状窝癌侵犯食管入口7例,喉癌侵犯食管入口6例,甲状腺癌侵犯食管入口5例。结果 27例常规X线均见钡剂通过食管入口受阻,16例见食管入口狭窄、黏膜破坏等征象。23例经CT或MRI发现食管环咽段增厚伴杓-椎间距或环-椎间距增大,14例MRI均发现肿块与食管入口的界限模糊、消失,7例CT发现杓状软骨破坏,6例甲状软骨破坏。结论 CT或MRI发现食管环咽段增厚伴杓-椎间距或环-椎间距增大,MRI发现肿块与食管入口的界限模糊、消失,X线吞钡检查食管入口狭窄、黏膜破坏等征象是食管入口受侵的特征性改变。

  • 鼻咽潴留囊肿的 MRI诊断

    作者:姜立民;王国华;张通;胡斌;党计峰

    目的 评价MRI对鼻咽潴留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8例经手术穿刺及病理证实的鼻咽潴留囊肿的 MRI表现。 结果 MRI表现为: 8例鼻咽潴留囊肿呈圆形,边界清晰, T1WI上 6例呈低信号, 2例呈稍低信号, T2WI均呈高信号。结论 MRI 对鼻咽潴留囊肿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诊断鼻咽潴留囊肿的重要方法。

  • 螺旋CT双期扫描技术及其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周存升;孙丛;柳澄;王涛;王道萍

    目的 探讨螺旋CT双期扫描技术及其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正常人60例及胰腺癌44例分两组行螺旋CT双期扫描: A组40例,分动脉期和门脉期(注射对比剂后20 s和60 s)扫描;B组64例,分胰腺期和肝脏期(注射对比剂后35 s和70 s)扫描。分别测定各期胰腺、病灶及胰周大血管的CT值,计算胰腺期及肝脏期胰周小静脉的显示率,并行统计学处理,对扫描时相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及q检验处理,对胰周小静脉的显示率采用χ2检验分析。结果 正常组,胰腺在胰腺期的增强值高于其他3期(F=13.45,P<0.000 1)胰周大血管在胰腺期显示良好。胰周小静脉的显示率,胰腺期优于肝脏期(χ2=4.44,12.38,4.81,P<0.05);异常组,胰腺与病灶的增强差值,胰腺期明显大于其他3期(F=14.90,P<0.000 1),发现小胰腺癌4例。胰周大血管受侵者占不可切除性肿瘤的54%(19/35),胰周小静脉迂曲扩张者占42%(10/24)。肝转移灶占37%(13/35)。结论 胰腺螺旋CT双期扫描宜分为胰腺期和肝脏期,该技术在胰腺癌的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 胰岛素瘤的MRI诊断

    作者:李传福;张红蕾;刘松涛;李毅;张晓明;宋科瑛;李明利

    目的 研究磁共振成像对胰岛素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16例手术证实的胰岛素瘤患者于术前行MR检查,扫描序列包括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1W、T2W及脂肪抑制T1W、T2W。结果 16例均能准确检出,10例呈长T1低信号,13例显示不同程度的长T2高信号,T1及T2抑脂图像肿瘤同胰腺的信号对比增强,显示更为清晰。结论 应用MR快速成像技术和脂肪抑制序列,能够对胰岛素瘤进行较精确的定位诊断。

  •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在小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李传福;张晓明;刘松涛;马祥兴;王青

    目的 研究螺旋CT胰腺期、门脉期双期增强扫描在小胰腺癌早期诊断和正确分期中的作用。 方法 对14例小胰腺癌患者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扫描延迟时间分别为30 s和65 s,对比剂用量100 ml,注射速度3 ml/s。观察并比较正常胰腺及肿瘤在两期的增强情况。根据CT征象对肿瘤可切除性进行评价,并与手术结果比较。结果 肿瘤-胰腺对比胰腺期和门脉期分别为(47.08±20.39) HU和(28.77±16.23) HU(t=2.533, P<0.01)。14例肿瘤中,术前认为可以切除11例,术中切除9例。结论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能更清晰地显示小胰腺癌,胰腺期肿瘤-胰腺对比较门脉期更显著,有利于小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和可切除性的判断。

  • 胰腺肿瘤的影像学检查与进展

    作者:周存升

      胰腺肿瘤从组织起源上可分为上皮性与非上皮性肿瘤,前者又分为内、外分泌肿瘤。在外分泌肿瘤中,胰腺癌为常见,占胰腺肿瘤的90%以上。在内分泌肿瘤中,胰岛素瘤为常见,占70%~75%。其余肿瘤均少见或罕见。  一、胰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与术前分期  胰腺癌的影像学诊断,尤其早期诊断与术前分期,一直视为难题。近年来,螺旋CT(spiral CT,SCT)、MRI、内窥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und,EUS)、血管造影及介入技术的发展在胰腺癌的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和疗效的评价方面均做出了贡献,令人关注。  胰腺癌的CT诊断基础是胰腺形态改变和病灶与胰腺的密度对比,后者是早期诊断的依据。胰腺癌的组织学特点是较正常胰腺血供差,具有硬癌特征,生物学特性是易于侵犯邻近结构和器官,尤其邻近血管、神经丛和腹膜,并且在亚临床阶段就能发生肝或远处转移。螺旋CT具有扫描速度快和容积数据采集、处理的优势,可进行胰腺分期增强扫描。分期扫描是通过自动压力注射器控制对比剂的注速和总量,有计划地选择不同时相进行薄层扫描,既能获取胰腺和周围结构,尤其胰周血管的增强高峰期图像,又可清晰地观察胰腺内低密度癌灶及肝内转移灶。

  •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X线平片及造影诊断分析

    作者:徐仲英;凌坚;徐立;张岩;蒋世良;赵世华;黄连军;郑宏;谢若兰;戴汝平

    目的 分析和评价X线平片及血管造影在诊断先天性冠状动脉瘘中的临床价值,并探讨该病的发生规律。方法 43例经手术证实的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均摄有X线平片并经血管造影诊断, 其中男16例,女27例,平均年龄15岁。结果 43例中,X线平片明确诊断5例,血管造影对所有病例均作出正确诊断。其中右冠状动脉瘘28例(65%),左冠状动脉瘘14例(32.6%),多发左右冠状动脉瘘1例(2.4%);发生右室瘘18例(42%),右房瘘15例(35%),左室瘘5例(12%),肺动脉瘘4例(9%),左房瘘1例(2%)。结论 X线平片在诊断冠状动脉瘘中有一定的限度,但如发现心脏异常搏动膨突影,有较高的价值。血管造影仍是此病诊断的金标准。

  • 弥散加权成像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初探

    作者:郭勇;蔡祖龙;蔡幼铨;安宁豫;高元桂;马林;梁燕

    目的 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的表面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s,ADC)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健康志愿者10人,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病变49例,其中恶性肿瘤26例,良性病变23例。DWI采用单次激发回波平面成像(echo-planar imaging, EPI)技术,14例取5个b值(b为扩散敏感度),余者取2个b值,计算ADC值。以恶性肿瘤ADC值单侧上界95%容许区间为界限判断病灶的良恶性,诊断结果与动态增强比较。结果 除1例原位癌和1例小腺瘤外,DWI显示所有良恶性病变。恶性肿瘤组ADC值为(0.960 8±0.204 3) ×10-3 mm2/s,明显低于良性病变组的[(1.585 8±0.323 4)×10-3 mm2/s]及正常组的[(1.761 7±0.403 1) ×10-3 mm2/s(P<0.05)],良性病变组ADC值与正常组间无显著性差异。ADC诊断的敏感性为92.3%(24/26),特异性为85.0%(17/20),准确性为89.1%(41/46)。其诊断能力与动态增强扫描近似,二者对病变良、恶性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很好(P<0.01)。结论 DWI能清楚地显示乳腺良恶性肿瘤,ADC值是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一个很有价值的参数。

  •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医学委员会影像学期刊分会成立宣言

    作者:

      一、 影像学期刊的盛事  2000年10月11日,中国14家医学影像学期刊的代表与200余位医学影像学工作者齐集江苏无锡,宣告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医学委员会影像学期刊分会正式成立,薛爱华主任委员宣读了刘玉清院士的贺信(《努力创新,为我国医学影像学期刊走向世界而奋斗》),使大家深受教育和鼓舞。  10月12日“首届影像学期刊编辑研讨会暨第1届第1次工作会议”按计划进行,根据前一阶段征求成员单位意见的结果和医学委员会的批复,分会作出如下分工:主任委员由薛爱华担任;副主任委员由于鹤春、袁德启担任;各杂志社(编辑部)推荐1人为委员(一般由主任或社长担任);学术秘书由任晓黎担任,工作秘书由隋行芳担任。  分会设立三大部:秘书处设在《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部;学术部设在《中国计算机成像杂志》编辑部;财务部设在《医学影像学杂志》编辑部。  会议特邀了医学委员会主任委员王立名编审、副主任委员田翠华编审、世界医学编辑学会理事钱寿初编审分别作了《如何提高科技期刊质量、培养新型编辑人才》、《编辑委员会的组织、任务和工作方法》、《作者署名和作者的贡献》的专题讲座。王立名主任委员因重要会议未赶上成立大会,在讲座前代表医学委员会对于影像学期刊编辑分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对分会的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希望和要求。

  • 聚合智慧 开启思路 明确方向——“中国工程院医学影像学展望和发展战略研讨会”纪要

    作者:曹厚德

      “中国工程院医学影像学展望和发展战略研讨会”于2000年11月10~13日在深圳特区召开。由于本次会议是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主持召开的医学科学前沿学术讨论会系列专题之一,所以简称:“医学影像学前沿学术讨论会”。来自放射学、超声医学、核医学的38位专家教授出席会议。另有3位相关专业的企业家也以专家教授的身份出席会议,新闻、出版界的2位记者及编审列席了会议。  当代表们步入会场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会标下醒目的大字标语:致力创新,使我国医学影像学迈向世界;建设现代医学影像学科,适应新世纪发展;不断提高我国影像学临床和基础实验研究水平;大力培养新世纪专业队伍及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于是,一种庄严的使命感不禁油然而生,使每位代表都感觉到这次会议对医学影像专业加速发展的重要意义。  中国工程院侯云德副院长、中国工程院医学卫生工程学部主任钟南山院士及深圳市的党政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开幕式结束后,首先由我国著名放射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玉清教授作题为《21世纪医学影像学发展方向——我国发展战略的探讨》的总评述报告。接着,戴建平(《放射诊断学21世纪发展的趋势》)、王新房(《21世纪超声医学发展趋势》)、刘秀杰(《21世纪核医学的展望》)、肖湘生(《介入医学21世纪发展趋势和对策》)、陈星荣(《搞好放射医学继续教育——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的新挑战》)及祁吉(《适应21世纪医学影像学发展的医学影像科》)等6位教授分别作中心议题的述评报告。此外,郭启勇(《数字影像、PACS、远程影像学及其在我国发展前景》)、曹厚德(《我国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及专业队伍的建设》)、黄其鎏(《医学影像医工结合途径及发展的探讨》)、闵鹏秋(《放射学科研工作前沿研究浅见》)、林祥通(《核医学质量控制和保证》)、徐章智(《如何提高超声医学专业队伍素质》)、朱承谟(《肿瘤核医学显像的现状》)、王承缘(《浅谈放射学的提高与普及》)、蔡祖龙(《适应西部大开发如何作好放射学普及与提高的工作》)等9位教授分别作专题发言。在自由讨论发言中,沈天真、李坤成、周纯武、徐克、滕皋军、张书盛、张缙熙、陈敏华、王智彪、张云、钱蕴秋、屈婉莹 、马寄晓、谭天秩、陈祖望、冯晓源及燕树林等多位专家教授分别就科研模式、质量管理、专业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内容或各自的科研成果进行简要发言。影像工程专家陶笃纯教授、郑全录教授就影像设备的现状及发展动向作了专题发言。

  • 婴幼儿甲状舌管囊肿的CT诊断(附23例分析)

    作者:邵剑波;杨敏洁;徐祖高;沈杰峰;钟木香

    目的 探讨婴幼儿甲状舌管囊肿的CT表现。方法 对23例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婴幼儿甲状舌管囊肿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CT表现为颈前正中圆形或椭圆形囊肿18例,偏一侧者5例;6例与舌骨直接关联;17例与甲状腺直接关联。CT平扫囊肿呈低密度15例,等密度8例。14例增强扫描囊内均无强化,其中11例囊壁有强化。全部病例未见钙化、瘘管及囊肿向喉内延伸。结论 婴幼儿甲状舌管囊肿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可为临床提供明确诊断。

  • 急性碳酸镍粉尘吸入性肺损伤的临床与影像学诊断

    作者:李惠民;肖湘生;张电波;李其琪;朱积林

      金属镍(Ni)是导致职业病、金属中毒的重要元素之一,文献中报道主要以镍粉尘、羰基镍、硫酸镍等形式致病,而碳酸镍粉尘吸入性肺损伤,笔者尚未见文献报道。笔者遇到一起碳酸镍粉尘吸入性中毒事件,共有4例病人,其中2例症状较轻,对症治疗后很快好转,现就2例重症病例的临床与影像学诊断作一分析探讨。  例1 男,36岁。在1次碳酸镍粉碎加工过程中吸入高浓度碳酸镍粉尘约30 min,3 h后出现胸闷、气急、咳嗽、发热,48 h后入院。体检:神清,体温38℃,脉搏90次/min,呼吸28次/min,唇、指甲轻度发绀,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音,临床诊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予氧疗及抗生素、激素等治疗。病程中始终未闻及湿音,血白细胞(16.2~17.8)×109/L,中性0.83~0.92,尿镍(-),血镍(-);症状于10 d时趋于稳定,以后渐好转,30 d停止氧疗,40 d基本缓解。血气分析:早期示动脉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饱和度(O2sat)持续下降,氧疗不能改善;8 d时低,达PO2 4.06 kPa (1 kPa=7.5 mm Hg),PCO2 3.93 kPa,O2sat 74.9%,以后渐稳定好转。20~40 d时PO2 8.18~9.72 kPa, PCO2 3.88~4.50 kPa,O2sat 93.2%~94.3%(均为不吸氧或停氧5 min后测得)。胸部平片:当天正常,2 d后出现间质性改变,两肺中下肺中外带磨玻璃影及环形支气管袖套影,两肺尖透亮,肋膈角区较中下肺透亮(图1);以后两肺透亮度明显下降,伴两肺广泛网状影,累及双肋膈角区,并渐出现斑点、小片状肺泡性实变,支气管充气征可见,9 d时(图2)病变重,仍以间质性改变为主,并见Kerley B线,斑片影也较明显,横膈轻度抬高,第1肋圈内肺野仍透亮。以后(间隔1~4 d摄片)病变稳定、吸收,但网状影渐趋明显、清晰,并有胸膜增厚粘连;40 d时仅见范围较广的细网状影及胸膜增厚;140 d时(图3)见清楚的不规则条索、网状影及胸膜增厚粘连。CT及高分辨率CT(HRCT)(Siemens Plus S机型)检查:早期未做,9 d时(图4~6)表现为显著的间质性病变:显著网状影(粗网线),小叶间隔及血管支气管鞘增厚,见胸膜下线及胸膜下透亮带,胸膜增厚有牵拉;同时见早期纤维化征象:支气管血管束结节样、不规则增厚,小叶间隔呈相同改变,网状影变形,尤以两下肺为著;并有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organizing pneu-monia, BOOP),表现为细支气管周围的小结节影,支气管壁增厚。36 d(图7,8)复查:网状影更清晰,但网线变细,小结节影消失,不规则线条影更明显。140 d(图9)复查:原网状影变形,呈不规则线条影,小叶间隔增厚变形及胸膜增厚均继续存在,但线条稍变细,提示纤维化。纤维支气管镜及肺泡灌洗(27 d):活检示炎症反应,伴纤维组织增生,组织切片及灌洗液定性分析均见镍(微量),灌洗液常规检查示白细胞1.4×109/L,吞噬细胞占0.78。

  • 中华放射学杂志1999年总被引频次跃至中国科技期刊第10名

    作者:

    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新公布的消息,中华放射学杂志1999年总被引频次在我国4 800余种科技期刊中名列第10,这是在连续5年本刊总被引频次保持在中国科技期刊100强(68~36名)之后的又一次飞跃。这表明:我国医学影像学在20世纪末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地位不断提高;中华放射学杂志作为我国医学影像界唯一连续6年进入中国科技期刊100强的双核心期刊,得到了广大医学影像学工作者和兄弟学科同仁们的认可、支持和爱戴;也表明我国医学工作者、尤其是医学影像学工作者越来越首肯国内医学影像学科医学影像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并越来越注重医学影像学科技成果的借鉴意义。这一成绩的取得,是我们向光荣地跨入新世纪的同仁们的好献礼!是中国医学影像界和长期一贯地支持和关爱本刊成长和发展的广大专家教授、同仁们的骄傲!  本刊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办刊宗旨、坚持正确的学术导向,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坚持学术民主,并更好地为广大同仁服务,力争在21世纪取得更骄人的业绩,以回报广大医学影像学工作者的厚爱!

  • 岛津MC-125L X线机灯丝保护电路故障一例

    作者:关伟;朱晓鸥

      1.故障现象:岛津MC-125L X线机使用中出现曝光准备过程正常,但按下曝光键蜂鸣器即发出错误警示,且无X线输出。此时必须关机复位后,再重新开启机器,才能进行其他曝光操作。  2.故障分析:根据以上故障现象分析,由于灯丝保护电路被启动,使得保护继电器K-BU2吸合,造成曝光回路断开,从而曝光操作无法进行。  灯丝电流控制电路主要由整流桥D7-02至D7-05及主放大器单元构成。一旦其中之一损坏,线电压将直接加到X线机灯丝变压器初级而烧毁灯丝,从而造成X线管的不可复损坏。灯丝保护电路正是因此而设计,用以保护X线管。既然保护电路启动,首先要检查整流桥及主放大器单元,当然也不排除保护电路本身故障造成的误保护。  3.维修处理及结果:用万用表的电压档测量继电器K-BU2的控制线圈电压,当曝光键按下时电压变为直流12 V,继电器吸合,灯丝保护电路确实被启动。  使用二极管测试档检测整流桥,构  作者单位:300192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放射科 成桥的每个二极管的正反向特性良好,而整个整流桥的性能亦正常,排除整流桥的故障可能。  主放大器是由7只三极管及外周电路组成的插件式封装电路,其电子特性的好坏难以通过万用表测量判别。将主放大器插件拔下,用面包板搭建电路,对其进行模拟测试,结果主放大器插件具有良好的PNP三极管特性,因此排除主放大器单元的故障可能。  测量灯丝电阻为70 Ω亦正常,至此可见灯丝电路一切正常,故障只能是灯丝保护电路本身的原因。

  • 颈托的研制及应用

    作者:王永奇;李静伟;刚宪祯;刘智惠;杨秀杰

      颈椎CT扫描时,体位及制动非常重要。一般CT机上无颈椎支撑装置,扫描时病人仰卧于检查床上,头过伸,双上肢下引,以使椎间隙尽量拉大。此体位病人往往不能长时间坚持,易在扫描过程中活动,使椎间隙移位,因而不能完全扫描到椎间盘层面而影响诊断。为此,笔者研制了颈托,介绍如下。  1.设计与规格:颈托是用高强度塑料制成的1个中空的整体(图1),长、宽各为400 mm,高度100 mm,其壁厚 3 mm。分为头、颈和肩部,头肩部是根据人体模型塑出的凹槽,头部凹槽直径150 mm,中央部位深度60 mm。肩部为一弧面,中间稍凹陷,以利双肩靠稳。颈部为一长100 mm、宽80 mm的长方形搁架,中间稍凹陷,其两侧不与底板相连,前后端不与头肩部相连,有3 mm的缝隙。颈部搁架下方对应的底板上,有长、宽、高各60 mm的立方体,为调节机构(图2)。其中心有一60 mm长、30 mm粗的手柄,内含与颈部搁架和底板相连的上下两段螺杆,其螺纹为反向车制。螺杆粗20 mm,长各为 30 mm,螺纹高2 mm,纹距3 mm。通过旋转手柄,螺杆反向运动,可上下调节颈部前2/3的高度,大调节幅度可达50 mm。  2.应用方法: 病人仰卧于检查床上,将颈托垫在颈部下方,头枕部与肩部置于凹槽内靠稳,颈部置于颈部搁架上,让病人头尽量后仰,旋转手柄,使颈部抬高,抬起高度以头部不离开凹槽为限。扫描完成后即可将颈托移开。  讨论 此颈托的优点是简便、实用、制动效果好,病人舒适。头肩颈部置于凹槽中,上下、左右相对固定,起到固定作用。根椐病人颈部活动度,调节中间颈部搁架的高度,以便使颈椎充分伸展,增加椎间隙宽度,暴露扫描野,发现椎间盘病变。通过1 000例颈椎扫描的应用,无一例因扫描过程中移动而致椎间隙移位的情况发生。

  • 努力创新,为我国医学影像学期刊走向世界而奋斗

    作者:

      欣闻中国期刊编辑学会医学委员会影像学期刊分会成立,特致以热烈祝贺。  据知,经过同道们一年半的积极努力,在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组建了现有15家期刊参加的影像学期刊分会。无疑,“分会”的成立对团结本专业期刊编辑工作者,相互交流经验,不断提高办刊水平,奠定了基础。  自1953年我国第一部放射-影像学期刊——《中华放射学杂志》创刊以来,尤其改革开放20余年来,放射-影像学期刊的出版已近20种之多,有如雨后春笋,发展迅速,对促进我国医学影像学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纵观这一发展历程,对比分析相关期刊,不难发现不少期刊内容交叉重复较多,相对缺少办刊特色和创新,这是存在的主要问题。  众所周知,科技期刊的主要任务是报道科技,医学影像学期刊就是报道医学影像学科技(包括医疗、科研、教学和技术)成果,促进学术交流,提高科技水平和进步。同时,期刊也是培养专业人员继续/终身的重要基地。  从上述背景和任务来看,影像学期刊编辑分会的成立是非常及时和有意义的。我们应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广泛交流医学影像学期刊的特点及其办刊经验,探讨编辑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努力造就一支能适应新世纪发展的合格的编辑队伍,从而不断提高办刊水平。当前应大力推进入会各期刊的合作交流和协调发展,进而积极探讨如何逐步办成各具相对特色并不断创新的期刊群体,为促进我国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及其期刊逐步走向世界而奋斗。  后,再一次热烈祝贺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医学委员会影像学期刊分会的正式成立!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中华放射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5 09
199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