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中华放射学杂志

中华放射学

中华放射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y 중화방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1201
  • 国内刊号: 11-214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郭启勇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颅内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三例

    作者:温洋;戴建平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简称恶纤组,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MFH)是1种主要由成纤维细胞和组织细胞组成的恶性肿瘤,大多发生于肢体和腹膜后,发生于颅内者罕见[1,2].笔者搜集了颅内MFH 3例,其中原发2例,转移1例,现报告如下.

  • 白血病颅脑侵犯二例

    作者:廖锦元;黄仲奎;梁漱溟

    白血病颅脑侵犯较少见,以往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脑脊液检查,但侵犯部位及范围多数不明确,由于CT及MRI临床应用的普及,白血病颅脑检查已成为可能.目前有关白血病CT及MRI表现报道较少,且绿色瘤静脉窦侵犯国内未见报道[1,2].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笔者结合近年来搜集的2个病例,现报告如下.

  • 肝脏透明细胞癌一例

    作者:戴平丰;孟延锋;金梅;邓丽萍;章士正

    肝透明细胞癌是肝细胞癌的1种少见类型,临床表现缺少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与普通型肝细胞癌差别较大,特点较明显.为此,笔者对肝透明细胞癌的CT、MRI表现作一报道. 患者男,38岁.主诉乏力10余年,间断右上腹胀、痛2年.10余年前患者因常感乏力而去当地医院检查,诊断为肝炎,住院治疗,后多次行B超检查示慢性肝病,乙肝系列示"小三阳".2年前开始反复出现饮酒或劳累后轻度腹胀腹痛.2 d前常规体检时B超检查发现右肝肿块,来院作进一步诊治.

  • 附睾及睾丸结核钙化一例

    作者:黄成;张卫华;王蔓逊;胡云增;康苏平;崔金国;刘智慧

    患者男,78岁.外伤后摄骨盆平片时偶然发现阴囊区高密度影,外形酷似左侧睾丸及右侧附睾,由大量不规则的小片状钙化影融合而成(图1,2).体检:阴囊明显增大,两侧不等,双侧睾丸触感如石硬,活动度尚好.左髋关节活动受限.经询问患者有结核病史,遂行胸部X线摄影(图3):可见双肺尖部斑片状、索条状高密度影,边界清晰.X线诊断:左侧耻坐骨、髋臼骨折;双肺结核纤维钙化灶;附睾及睾丸结核钙化.

  • 脾恶性组织细胞病一例

    作者:马立公;马占龙;鲍海华;吴有森

    患者男,63岁.1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进行性消瘦、乏力并左上腹不适.体检:脾区可触及大小约20 cm×20 cm 的肿块,有轻度压痛.

    关键词: 肿块 体检 患者
  • 囊性脑膜瘤的影像诊断

    作者:梁宗辉;冯晓源;朱珍;陈星荣

    目的探讨囊性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成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正确率.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囊性脑膜瘤27例,其中男10例,女17例,年龄16~80岁(平均49岁).行MR检查26例,其中增强扫描24例;行CT检查15例,其中增强扫描7例;同时行CT和MR检查者15例.分析所有的CT和MRI资料,结合手术和病理结果,采用Nauta分型进行分析.结果囊性脑膜瘤主要位于大脑凸面,以广基与硬脑膜相连,多数表现为实质性肿块伴大小不等的囊样区,其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少数表现为囊性,其内见实质结节,结节明显强化,而囊壁可有或无强化.本组27例中,NautaⅠ型4例,NautaⅡ型7例,NautaⅢ型1例,NautaⅣ型10例,此外3例同时有Ⅱ型和Ⅲ型,1例同时有Ⅱ型、Ⅲ型和Ⅳ型,1例同时有Ⅲ型和Ⅳ型.结论囊性脑膜瘤有特殊的影像学表现,CT和MRI在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尤其是MRI.

  • 扩散加权成像在脊髓急性外伤中的应用

    作者:张劲松;宦怡;孙立军;赵海涛;葛雅丽;常英娟;杨春敏

    目的研究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脊髓急性外伤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急性脊髓外伤18例,在72 h内行常规MRI和DWI(Philips 1.5 T MR仪),其中2例行单次激发DWI(ssh-DWI),16例行多次激发DWI(msh-DWI).结果 2例行ssh-DWI者,均显示为脊髓病灶局部明显高信号,但图像质量较差,无法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测量.其余16例均行msh-DWI,图像质量明显改善,按照损伤程度和DWI表现不同分为3型:(1)水肿型:本组10例,损伤病灶呈不同程度DWI高信号,损伤部较正常部ADC值有明显减低(t=7.515,P<0.01),但本组急性期(72 h)内ADC值在24 h内(4例)和25~48 h(5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44,P>0.05);(2) 混合型:4例,病灶混合出血与水肿,DWI呈混杂高信号;(3)出血型:2例,病灶以出血为主,DWI呈低信号,相应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T1WI低信号.结论 DWI为脊髓外伤的超早期诊断、帮助判断脊髓传导功能的完整性和脊髓压迫损伤的程度,以及是否合并出血等提供了新的客观手段,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和应用.

  • CT灌注成像对脑肿瘤瘤周水肿的评价

    作者:施裕新;徐建峰

    目的应用CT灌注成像半定量估计脑肿瘤瘤周水肿的灌注状况.方法应用Somatom Plus 4螺旋CT机,对21例脑肿瘤瘤周水肿患者[脑膜瘤4例,胶质瘤(Ⅲ~Ⅳ级)7例、转移瘤10例]进行CT灌注成像,经灌注软件处理分别计算瘤周水肿区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并与对侧脑白质和不同肿瘤瘤周水肿间的灌注参数进行比较.结果脑膜瘤和转移瘤瘤周水肿的rCBF和rCBV明显低于对侧脑白质(rCBF:t=2.92和3.82, P值均<0.05,0.005;rCBV:t=2.42和3.53, P<0.05,0.01),胶质瘤瘤周水肿的rCBF和rCBV与正常脑白质无明显差别(t=1.00和1.33, P值均>0.05).瘤周水肿区与对侧正常脑白质rCBF、rCBV比值,脑膜瘤和转移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3和0.73, P值均>0.05),胶质瘤明显大于脑膜瘤和转移瘤(t=3.05和3.37, P<0.01,0.005).结论脑膜瘤和转移瘤瘤周水肿区的rCBF、rCBV显著降低,而胶质瘤瘤周水肿区接近或高于对侧脑白质,CT灌注能定量脑肿瘤瘤周水肿血流灌注状况,有助于肿瘤的鉴别和随访.

  • Alzheimer病视觉注意缺陷的功能MRI研究

    作者:郝晶;李坤成;李可;张德玄;王葳;闫镔;杨延辉;王岩

    目的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RI, fMRI)技术考察Alzheimer病(AD)视觉注意缺陷的原因,并对其相应的神经解剖基础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13例临床诊断可能为AD的患者和13例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健康老年人参加了2种不同视觉搜索的实验测试(即联合特征搜索和子集搜索任务:其中的靶刺激均具有2个特征,但前者是通过特征捆绑策略,后者是通过项目分组形成子集来完成任务).同时采用Siemens Sonata 1.5 T成像系统, 采集其脑部fMRI数据,通过功能神经成像分析软件SPM 99 (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 software, SPM)进行统计分析得到脑功能活动的图像.结果尽管2个研究组在完成不同搜索任务时的脑区大部分相互重叠,包括顶叶、额叶、颞枕交界区、原始视皮层和皮层下结构等脑区,但不同脑区的激活强度和范围明显不同,AD组主要表现为双侧顶叶和左侧额叶激活减少,并以子集搜索任务时的组间差异更显著.结论 AD患者在项目分组和特征捆绑方面均存在一定程度功能失调,其视觉注意缺陷可能是由于顶叶病变使注意焦点在不同空间位置转换困难所致,同时伴有前扣带回和前额叶功能不良.

  • 经导管栓塞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假性动脉瘤

    作者:吴汉平;梁惠民;郑传胜;冯敢生

    目的评价经导管栓塞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假性动脉瘤的价值.方法 7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腹部假性动脉瘤患者进行了腹部动脉造影及经导管栓塞治疗,观察假性动脉瘤出现的部位、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再出血情况及临床结果.结果造影共发现假性动脉瘤7例,位于脾动脉5例、胃网膜右动脉1例和胃左动脉1例,3例动脉瘤见活动性出血征象.6例动脉瘤用弹簧圈栓塞载瘤动脉,出血立即停止,其中5例1次栓塞成功,1例经2次栓塞成功.3例再次出血,再出血时间为14~60 d, 1例再次造影发现脾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弹簧圈栓塞后出血停止,2例再次造影均未见明显出血原因,死亡.1例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无效,3 d后出血死亡.2例发生与插管和造影操作相关的并发症,1例为动脉破裂,1例为动脉内膜夹层.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导管栓塞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假性动脉瘤是1种有效和相对安全的方法.

  • 脑血管痉挛高峰期栓塞破裂脑动脉瘤

    作者:胡锦清;林东;沈建康;赵卫国

    目的分析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高峰期栓塞破裂脑动脉瘤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37例在CVS期(破裂后4~14 d)进行的血管内治疗病例资料,分析其特点.A组14例在脑血管造影上可见CVS;B组23例无CVS.除2例外,余均为破裂第4天起入院.均在治疗后3个月时进行格拉斯哥后果评分(Glasgow outcome score, GOS).结果 A组中有2例因微导管无法通过载瘤动脉而放弃,余12例成功地进行了动脉瘤栓塞和动脉内罂粟碱注射,并有3例行球囊成形术,该12例患者3个月时GOS评分优良7例、中残2例、重残1例、死亡2例.B组患者均成功地接受了栓塞术,GOS优良18例、中残2例、重残2例、死亡1例.结论 CVS期并不都伴发CVS,在CVS期进行血管内治疗并不增加危险,可同时治疗动脉瘤和伴发的CVS,可降低因等待手术而发生的院内再出血和改善CVS患者的预后.

  • CT引导下组织间置入125I粒子治疗肺癌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锡明;李振家;武乐斌;连庆峰

    目的介绍 CT引导下组织间置入125I粒子治疗肺癌的技术方法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31例肺癌患者均在CT引导下进行肿瘤内125I粒子置入术.首先根据肿瘤的大小利用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计算出治疗肿瘤所需要125I粒子的佳数量,然后经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将125I粒子均匀置入到肿瘤内进行组织间放疗,术后1、2、6个月内分别进行CT检查对患者随访,根据肿瘤大小变化将疗效分为4级:Ⅰ级:明显缓解(肿瘤缩小50%以上);Ⅱ级:缓解(肿瘤缩小,25%~50%);Ⅲ级:轻度缓解(肿瘤缩小1%~25%);Ⅳ级:无效(肿瘤无变化或增大,临床症状亦无缓解).结果1个月:Ⅰ级9例,Ⅱ级6例,Ⅲ级13例,Ⅳ级3例(包括1例失访者),1个月有效率为90.32%;2个月:Ⅰ级17例,Ⅱ级8例,Ⅲ级3例,Ⅳ级3例(包括2例失访者),2个月有效率为90.32%;6个月:Ⅰ级23例,Ⅱ级3例,Ⅲ级2例,Ⅳ级3例(包括2例失访者),6个月有效率为90.32%.结论 CT导向下组织间置入125I粒子是1种治疗肺癌安全、可靠、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 介入性MR引导骨骼肌肉病变活检的应用价值

    作者:林征宇;武乐斌;李成利;陈立光;史浩;邱秀玲

    目的介绍介入性MR引导下骨骼肌肉系统活检的技术操作方法,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26例骨骼肌肉系统病变患者,均在介入性MR引导下进行经皮活检, 所用设备为开放式0.23 T常导MR检查仪,并配有iPath200光学引导系统(Proview,Philips).其中10例病人术后行外科手术治疗或活检.活检针为MR兼容性. 结果 24例病人获得了组织病理学诊断(24/26).在10例后来行外科手术治疗或活检的病人中,MR活检诊断与终诊断基本符合(10/10).未发现明显并发症. 结论介入性MR引导下骨骼肌肉系统病变的经皮活检是1种安全、准确的新技术.

  • 股骨颈疝窝的影像学研究

    作者:高振华;刘吉华;孟悛非;徐爱德;徐文坚

    目的探讨股骨颈疝窝的影像学表现和发病机制.方法搜集18例经病理证实或具有典型影像学征象的股骨颈疝窝影像学资料.全部病例均行髋关节X线平片检查,16例行CT检查,13例行MR检查,8例行放射性核素显像[发射型计算断层摄影(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ECT)]检查.结果 18例共22个病灶,均位于股骨头基底和股骨颈前外侧皮质下,大径线通常<10 mm,可呈圆形或卵圆形.X线平片上表现为伴清晰薄层硬化缘的透亮区,CT上表现为伴锐利的薄层硬化缘的骨质缺损区,并在病灶或上下相邻层面上前方皮质显示与病灶相通的局部裂隙样缺损.MRI上病灶可呈3种异常信号.ECT上大多数无明显异常.结论股骨颈疝窝位于股骨头基底和股骨颈近段前部皮质下,多伴有清晰锐利的薄层硬化缘.局部皮质与病灶相连的裂隙样缺损,是诊断股骨颈疝窝较为特异的征象.

  • 鼻骨细微解剖结构和鼻骨骨折的高分辨率CT研究

    作者:侯开渝;肖德贵;王锡增;毕可森;王培玺;杨建伟

    目的探讨易与骨折混淆的鼻骨正常细微解剖结构及其高分辨率CT(HRCT)表现,提高鼻骨骨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60例正常志愿者及30例鼻骨骨折病人全部行鼻区HRCT横轴面及冠状面扫描.观察正常鼻区细微结构,并与外伤组骨折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总结2者在影像上的区别.结果由3位高年资放射科医生对60例正常组进行盲法观察:54例诊断为正常,3例可疑骨折(鼻骨孔1例,鼻骨外侧缘末端明显内凹2例),3例误诊骨折(鼻骨变异2例,缝间骨1例).(1)易与骨折混淆的鼻区正常结构有鼻骨缝、鼻骨孔、缝间骨及鼻骨正常变异.(2)横轴面观察正常鼻颌缝表现为膨大57例,咬合39例,缝间骨31例,及薄鼻骨 16例,骨折线无此特征形态.(3)鼻骨外侧缘末端过度凹陷或平直(与鼻骨的发育有关),冠状面扫描鼻骨末端呈内勾状,左、右共25例,外翘状左、右共8例,易被误诊为骨折.30例鼻骨骨折患者中,累及鼻骨中下段28例.冠状面可见鼻骨中下段明确骨折线24例,横轴面鼻骨下段鼻骨压迹处骨质明显成角19例,无明显骨折征象5例.横轴面示鼻颌缝错位、成角22例,冠状面示患侧鼻骨内移14例,外移3例,5例未见明确移位改变.结论鼻骨骨折在面部外伤中常见,在日常工作中以下几点应引起重视:认识鼻骨正常结构及正常变异;采用HRCT的扫描方法;结合横轴面和冠状面扫描可以相互补充、验证.

  • 实验性大鼠脑血肿周围脑组织血流变化的CT灌注成像研究

    作者:周剑;高培毅;李小光

    目的探讨建立大鼠脑血肿周围脑组织血流变化的CT灌注成像方法,并对其可行性进行研究. 方法雄性大鼠70只,采用随机数字抽样法将其分为注血组和对照组.分别将40 μl新鲜自体血或生理盐水通过微量注射泵注入大鼠右侧尾状核制备脑出血模型.利用CT灌注成像对各组动物模型血肿周围脑组织血流变化进行观察,并与HE染色和红四氮唑(TTC)染色标本对照.通过计算机辅助CT脑灌注成像软件制作灌注CT参数图,并对血肿周围脑组织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 rCBF)、局部脑血容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volume, rCBV)和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 MTT)进行相对值(病侧/健侧)测量. 结果注血组血肿周围脑组织存在不同程度低灌注梯度,血肿周围脑组织局部脑血流量(rCBF)呈波动性改变,在注血后1 h rCBF降至低,随后逐渐回升、下降,分别于注血后6 h和24 h 2次回升至峰值.TTC染色血肿呈黑褐色,血肿周围未见白色梗死区.病理学检查显示在出血灶与正常脑组织间存在过渡带即血肿周围区,周围区内组织疏松,细胞不同程度水肿,星形细胞肿胀,神经细胞变性,出血灶周边可见毛细血管增生及炎细胞浸润.对照组CT灌注成像、TTC染色和病理学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结论大鼠脑血肿周围脑组织血流变化的CT灌注成像方法稳定可靠,能准确反映脑出血周围脑组织异常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是活体研究脑出血周围脑组织损伤较为理想的实验方法.

  • 新生猪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氢质子波谱与病理学相关研究

    作者:王晓明;郭启勇;林楠;丁长伟;王书轩;陈丽英;吕庆杰;姜卫国

    目的通过动物模型评价氢质子波谱(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在超急性期诊断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 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的应用价值.方法选用出生后3~7 d的健康新生猪25头,分对照组5头和2个模型组,并采用病理大切片进行组织学检查.在缺氧缺血(hypoxic ischemic ,HI)后0~6、20~24、44~48、68~72 h连续测定额顶区、基底节和海马区的1H波谱曲线,计算乳酸(lactate,Lac)与肌酸(creatine,Cr)的峰面积比(Lac/Cr).结果海马区的Lac/Cr:对照组为0.95±0.88;模型1为5.65±1.93;模型2为8.93±6.95,72 h内Lac/Cr呈持续高值.组织学上,模型2的神经、胶质细胞肿胀程度比模型1重,而且细胞凋亡明显.基底节区的Lac/Cr:对照组为0.41±0.03;模型1未见明显增高,模型2为13.59±10.23,Lac/Cr的高值持续到48 h.组织学上模型1未见明显改变;模型2见胶质细胞水肿明显,而神经元细胞病变较轻.额顶区亦见增高,但程度较轻.结论 HI后早期,神经细胞存在1个急性能量消耗过程,Lac/Cr反映病变的程度比较准确.

  • 眼球表面结膜皮样瘤及皮脂肪瘤的CT分析

    作者:汪卫中;杜凡;李琛玮;朱建跃;赵冬青;郭继华

    目的探讨眼球表面结膜皮样瘤及皮脂肪瘤的临床、病理及CT特征,评价CT检查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眼球表面结膜皮样瘤及皮脂肪瘤12例,其中皮样瘤5例,皮脂肪瘤7例.女性多于男性(11∶ 1),均为单眼单个病灶,右眼多于左眼(9∶ 3).术前均行常规眼眶CT横断面扫描,其中5例行增强扫描,分析其临床、病理及CT特征.结果 CT上病灶均表现为附着于眼环颞侧的新月形低密度影,大25 mm×15 mm,小8 mm×5 mm,外缘结膜下均有1~3 mm厚的囊壁,增强后囊壁中度强化.皮样瘤较小,壁较厚,CT值-55~-75 HU.皮脂肪瘤较大,壁较薄,CT值-80~-120 HU.结论 CT检查可明确病灶的大小、范围、性质,以及与眼环、外直肌、泪腺等的关系,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 CT低张增强扫描在胆总管壶腹部梗阻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龚洪翰;何来昌;姜建;周莉;王敏君;王进华;王敏;纪玉强;邱春梅;肖香佐

    目的探讨CT低张增强扫描在胆总管壶腹部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共47例胆总管壶腹部梗阻患者,其中男28例,女19例,年龄为34~78岁,平均年龄为52.2岁.胆总管扩张分轻度(9 mm≤管径<10 mm)、中度(10 mm≤管径<15 mm)及重度(管径≥15 mm).肝内胆管扩张的形态分软藤状、残根状和不典型3类.结果胆总管轻度扩张17例,其中3例为炎症性狭窄,14例为结石; 中度扩张18例,15例为结石,3例为壶腹癌;重度扩张12例,均为壶腹癌.肝内胆管软藤状扩张15例,均为壶腹癌;残根状扩张19例,均为胆总管结石;不典型肝内胆管扩张13例,其中3例为炎症性,10例为结石.壶腹癌中9例可见" 双管征" ,5例可见"双环征",3例可见"半月征",8例可见乳头状软组织结节影.29例结石在梗阻部位可见点状略高密度影.3例炎症性狭窄显示梗阻端胆管逐渐变细.结论 CT低张增强扫描在胆总管壶腹部梗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很有价值.

  • 螺旋CT及CD44V6表达分析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

    作者:李健丁;郭健;武志峰

    目的探讨CT扫描及CD44V6表达相结合在胃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CT增强扫描对48例胃癌进行术前分期;对47例胃切除标本组织进行CD44V6表达分析,与手术及术后病理结果对照;探讨二者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20例胃良性病变组织检测CD44V6表达作为对照.结果 CT增强扫描对胃癌T分期准确度为74.5%,N分期准确度为64.4%,综合判断CT对于胃癌肿瘤原发灶、淋巴结和转移情况分期法(TNM分期)准确度为77.8%.胃癌组织中CD44V6表达的阳性率为55.6%,明显高于胃良性病变(χ2=11.83,P<0.01).胃癌病理分期Ⅲ、Ⅳ期者其癌组织的CD44V6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Ⅰ、Ⅱ期(χ2=8.71,P<0.01);伴有淋巴结转移者胃癌组织的CD44V6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者.结论 CT增强扫描及CD44V6检测都有利于胃癌术前分期的判断,CD44V6的检测弥补了CT对于N分期准确度低的缺点,两者结合有利于提高分期诊断的准确率.

  • 多层螺旋CT扫描在结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

    作者:张淼;陈克敏;赵泽华;凌华威

    目的评估结肠充气多层螺旋CT扫描(MSCT)在结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临床高度怀疑或内镜活检证实的结肠癌患者进行MSCT检查,并利用工作站进行后处理以获取CT仿真内镜(CTVE)、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阴影成像(SSD)和透明显示(Raysum)图像,并结合横断面图像,进行肿瘤原发灶、淋巴结和转移情况分期(TNM分期),然后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 MSCT术前 T分期敏感度为96.97%(32/33),阳性诊断准确度为87.88%(29/33);N分期灵敏度为73.91%(17/23),阳性诊断准确度为69.57%(16/23).转移淋巴结平扫CT值为(38.57±5.02)HU, 增强后CT值为(59.51±5.35)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63,P<0.05);未发生转移的淋巴结平扫CT值为(29.16±3.66)HU,增强后CT值为(47.30±1.70)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97,P<0.05).5例肝脏转移的患者均被CT检查发现.结论 MSCT可以有效地显示肿瘤的形态、大小和部位,确定肿瘤的侵犯范围、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等,从而更准确地进行术前分期.不受肠管狭窄程度的限制,可以显示气体能够通过的任何部位,从而弥补了肠镜检查的不足.但术前对于早期病变T1~T3分期还有一定限度;N分期较困难,必须综合其大小、形态、密度及其生物学行为进行全面的判断.

  • 颈部囊性异位胸腺一例

    作者:冯卫华;牛军杰;李玉军

    患者男,4岁.偶然发现右颌下无痛性肿物7 d.体检:颌面对称,右颈上部平舌骨水平、胸锁乳突肌前缘上1/3处扪及囊性肿物,质软、边界欠清,无触痛,无搏动性,与皮肤无粘连,体位试验(-).张口度和开口口形正常.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瓣周漏的电子束CT诊断

    作者:支爱华;戴汝平;蒋世良;曹程;祁晓鸥;白桦;陈瑶;段秀芳

    目的评价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瓣周漏的电子束CT(EBCT)表现.方法对121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施行EBCT扫描(连续容积或单层序列横断面扫描),男93例,女28例,年龄16~74岁.其中102例患者行主动脉瓣置换术,12例患者行二尖瓣置换术,7例患者行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双瓣置换术.结果心脏瓣膜置换术后EBCT扫描显示,主动脉瓣周点-线状对比剂外溢7例,瓣缘连续线状对比剂外溢3例,大量对比剂外溢4例.二尖瓣周点-线状对比剂外溢1例(该患者同时伴有主动脉瓣周大量对比剂外溢).EBCT扫描瓣膜置换术后瓣周漏阳性率为11.57%(14/121).结论 EBCT可作为瓣膜置换术后瓣周漏患者随访及再次手术治疗前的常规检查.

  • MR扩散加权成像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研究

    作者:赵斌;蔡世峰;高佩虹;彭洪娟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MR imaging, DW-MRI)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在乳腺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DW-MRI采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echo-planar imaging, EPI)技术, 扩散敏感系数(b值)分别为0、500、1000 s/mm2.计算26个正常乳腺、手术病理证实的24个恶性病灶、30个良性病灶分别在b=1000~0、1000~500、500~0 s/mm2时的ADC值,比较良恶性病变、正常腺体间ADC值差异的统计学意义及b=1000~0、1000~500、500~0 s/mm2间ADC值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结果乳腺良、恶性病变、正常腺体间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565.74,P<0.01),恶性病变ADC值明显低于良性病变和正常腺体组织,良性病变 ADC 值明显低于正常腺体组织;3组b值间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1.30,P<0.01),b值越低,ADC值越大;把恶性肿瘤ADC值95%可信区间上界(1.01×10-3)mm2/s定为良恶性病变鉴别的界值,诊断敏感性为64.0%,特异性为96.7%.结论根据ADC值可以对乳腺良恶性病变做出鉴别诊断,其特异性较高,但敏感性较低.

  •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CT诊断

    作者:李雪丹;王晓枫;谭芳

    目的分析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CT特点,提高其CT诊断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13个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CT资料,分析其特点.结果肿瘤形态呈类圆形、卵圆形9例,不规则、分叶状4例.肿瘤大径范围在3.5~20.0 cm之间,平均长径为9.8 cm.边缘清楚者12例,1例蒂扭转者边缘模糊.密度均匀8例,不均匀5例.增强后11个病灶仅有轻微强化(CT值上升4~10 HU),2个病灶无强化.3例增强后肿瘤内见多条纤细血管影.伴有腹水者7例. 结论 CT能很好显示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大体形态,卵泡膜细胞瘤具有良性肿瘤的形态特征,增强后仅轻微强化.

  • 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分会影像工程学组学科发展研讨会会议纪要

    作者:李坤成

    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分会于2003年11月正式成立影像工程学组,由于这是一个跨学科和专业的学组,受到各方面地关注.为了探讨医学影像学与影像工程学交叉学科的发展,学组于2004年8月23至24日在山东威海市召开首次学组成员会议.

  • 第3届全国头颈部影像学术会议暨河南省第11次放射学大会会议纪要

    作者:隋行芳;程敬亮;鲜军舫;黎海亮

    由中华医学会学术部、中华放射学杂志编委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主办、河南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的第3届全国头颈部影像学术会议暨河南省第11次放射学大会于2004年9月16至19日在郑州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506人参加了本次大会.

  • 多层螺旋CT在小儿肺静脉畸形引流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黄美萍;梁长虹;曾辉;刘其顺;张忠林;张金娥;黄飚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小儿肺静脉畸形引流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MSCT诊断为小儿肺静脉畸形引流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11 d至12岁,MSCT采用对比增强容积扫描,层厚1.250 mm,层间距0.625 mm,均行多平面重建(MPR)、薄层大密度投影(STS-MIP)、容积再现(VR)及表面阴影成像法(SSD)重建.所有病例均行超声心动图(US)检查,其中12例行心血管造影(CAG)检查,14例尚有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MSCT诊断完全型肺静脉畸形引流9例,部分型肺静脉畸形引流11例.心上型5例、心脏型10例、心下型4例、混合型1例.MSCT均清晰显示异常连接肺静脉的数目、分布和位置.CAG漏诊3例,US漏诊10例.14例有手术对照者,MSCT对肺静脉畸形引流的定性、定位诊断全部正确.结论 MSCT较常规CAG及US可明显提高小儿肺静脉畸形引流的检出率,对本病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儿童化疗后继发肝脾肾霉菌感染的CT检查价值

    作者:周莺;李玉华;朱铭;江华;邹佳音

    目的了解儿童化疗后继发肝、脾、肾霉菌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对该病的CT表现与临床症状的认识.方法搜集经活检病理证实的10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 NHL)或白血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常规胸腹部CT平扫加增强扫描,选出其中8例化疗后继发肝、脾、肾霉菌感染的病例,分析其化疗前后的CT表现.结果 8例中累及肝脏者6例,累及脾脏者6例,累及肾脏者5例.霉菌感染的CT表现为脏器内弥漫性类圆形的低密度影,增强后无强化或呈轻度环形强化.抗霉菌治疗后复查,病灶体积缩小,病灶数量减少或消失.结论儿童化疗后继发肝、脾、肾霉菌感染发生率较高, CT能很好显示肝、脾、肾霉菌感染,正确及时地诊断肝、脾、肾霉菌感染有助于化疗的正常进行.

  • 小儿胸膜肺胚细胞瘤的CT表现

    作者:李航;孙国强;曾骐;何乐健

    目的总结小儿胸膜肺胚细胞瘤(pleuropulmonary blastoma ,PPB)的CT表现特点,以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 10例小儿PPB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全部行CT平扫,其中7例同时行增强扫描.结果 10例中发生于左肺9例,右肺1例.按Dehner分型:Ⅱ型2例,Ⅲ型8例.病变直径5~16 cm,其中>8 cm者7例.CT平扫表现:2例为囊实性混杂密度占位,囊内均含多少不等气体.8例为类圆形或形态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占位,其内见不规则略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增强,低密度区不强化.合并胸腔积液、肺不张各4例,肋骨破坏及胸壁软组织肿物2例.结论小儿PPB是儿童期少见的胚胎性恶性肿瘤,CT扫描为早期诊断及观察病变变化的首选方法.

  • 婴儿先天性梅毒中枢神经系统的CT表现

    作者:杨诚;王曼;杨兴惠

    目的探讨先天性梅毒婴儿的中枢神经系统CT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11例先天性梅毒婴儿的中枢神经系统CT资料. 结果 10例新生儿患者在CT上均表现为脑白质的弥漫性密度减低,其中3例合并有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合并有脑内出血.1例2个月大的患儿表现为两侧额、颞叶脑沟增宽及大脑镰前部蛛网膜下腔增宽,5例经治疗后45 d至6个月,CT复查表现为两侧脑沟、脑池、脑裂的增宽,其中3例伴有侧脑室和第3脑室的扩大. 结论先天性梅毒中枢神经系统的CT表现在新生儿类似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随访复查可呈现外部性脑积水或脑发育不良的表现.

  • 本刊全面、正式实行Email投稿的通知

    作者:

    关键词: 投稿
  • 华伦R500型X线机故障的快速排查方法

    作者:臧磊;朱洪峰;董曙光;杨本强

    华伦R500型X线机为微电脑控制的普通工频 X线摄影机,在国内使用量很大.我院引进该机7年来,笔者对该机电路图进行详细分析,找出了快速检测该机工作状态的方法,同时报告该机几处常见的故障及排查方法,供同行参考.

  • 评《骨放射学正常与早期病理表现的界定》

    作者:吴恩惠

    骨关节正常,包括正常变异的影像学表现与病变早期影像学变化的辨认、界定非常困难,但对发现早期病变和诊断十分重要.CT与MRI的广泛应用,加深了对骨关节正常变异与病变早期影像学表现的认识,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条件.德国著名骨放射学专家Juergen Freyschmidt教授等主编的即<骨放射学正常与早期病理表现的界定>,就是介绍这方面的专著,为国际上公认的权威著作.目前,本书已由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主任、教授徐文坚博士等译为中文,由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提供给我国广大读者.这是中文版本的第1版.

  • 全国第4届头颈部影像学进展学术研讨会暨全国第7届头颈部影像诊断进展学习班通知

    作者:

  • 第10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通知

    作者:

    关键词: 肝癌 学术
  • 第6届管腔内支架与介入新技术临床应用研讨会征文通知

    作者:

  • 首届中国现代医学研究方法暨学科交叉创新研讨会征文通知

    作者:

  •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8届全国心胸影像学术大会征文通知

    作者:

  • 华东六省一市第11次医学影像学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作者:

  • 保证CT机X线管使用寿命的探讨

    作者:毕可君;任为端

    CT机在进行扫描工作时,加在X线管上99.8%的电能转换为热能积聚到阳极靶面上,使X线管各组成部分的温度急剧升高,为了使X线管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快速散逸,减轻高温对X线管的损坏,CT机在工作状态时,X线管有一套冷却系统在工作,它是通过绝缘油的循环和风扇的吹风散热来大限度地消除X线管产生的热量.但如果在操作上发生曝光不久即关机的情况(特别是遇到夜间检查病人),这时X线管冷却系统就会停止工作,X线管的热量较长时间积聚在阳极、阳极轴承和玻壳等处,高温对X线管的阳极轴承、玻壳都有极大的危害,很容易使玻壳附近的绝缘油炭化并附着于X线管的玻壳表面上,也加速了循环油的老化,从而缩短了X线管的使用寿命.而通过增加辅助电路,使X线管的冷却系统在CT机断电后仍能工作30~60 min,大限度地完成对X线管的散热任务,这对延长X线管的使用寿命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 《医学影像学多媒体教程》出版

    作者:

  • 《介入放射学》教材出版

    作者:

    关键词: 介入放射学
  •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临床应用》出版

    作者:

  • 《肌肉骨骼系统磁共振成像》出版

    作者:

中华放射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5 09
199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