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中华放射学杂志

中华放射学

中华放射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y 중화방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1201
  • 国内刊号: 11-214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郭启勇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吸入硝酸气体致化学性肺炎CT表现一例

    作者:郑琼娜;郑汉朋;邱乾德

    患者男,51岁,因吸入65%浓度的硝酸精炼金属银烟雾后出现咳嗽、咯黄色黏痰,发热,呼吸困难3d,于2011年8月26日收住我院呼吸科.入院时体检:神志清楚,体温37.9℃,脉搏102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126/78 mm Hg(1 mm Hg =0.133 kPa).口唇发绀,听诊闻及双肺野布满湿啰音.血气分析:pH 7.42,氧分压(PaO2)53.5 mm Hg,二氧化碳分压(PaCO2) 35.6 mm Hg,血氧饱和度( SaO2) 80.8%.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总数16.4×109/L,中性粒细胞0.84.临床诊断为急性硝酸吸入性肺炎.

  • 二例脑膜纤维黄色瘤的影像表现

    作者:吴新生;张龙江;卢光明

    例1男,16岁.因发现头部包块半年,于2010年8月10日入院.患者于半年前偶然发现左侧颞部头皮包块,直径约1 cm,质软,触之无波动感,推之不能移动,按压无疼痛,未予重视;后包块进行性增大并出现压痛.体检见左侧颞部头皮包块,直径约3.5 cm,质软,压痛,触之无波动感,推之不能移动.余无特殊.CT检查示左颞部肿块伴骨质破坏(图1),考虑恶性肿瘤.MR检查见左颞部肿块累及邻近骨质,其内侧缘清晰光整,邻近脑实质受压;肿块信号不均匀,其内可见不规则长T1、短T2信号影,增强后除上述不均匀信号区无强化外,其余均明显强化,并可见典型脑膜尾征;考虑为脑膜瘤(图2).

  • 多层螺旋CT诊断真性室间隔膜部瘤二例

    作者:齐琳;张音佳;毛定飚;史凯蕾;朱绫琳;滑炎卿

    例1男,47岁,胸部钝痛4年,于2011年6月11日来我院行冠状动脉CT成像检查.64层螺旋CTA显示左前降支近段钙化斑块伴少量软斑块,局部管腔狭窄约30%~40%.同时显示主动脉瓣与室间隔肌部之间的室间隔膜部向右心室膨出,形成一大小约13 mm×11 mm瘤体,以薄壁与右心室血液分隔,未见左向右分流及附壁血栓(图1,2).MSCT拟诊Ⅰ型真性室间隔膜部瘤(aneurysm of themembranous ventricular septum,AMS).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室间隔膜部向右膨出,范围约13 mm×10 mm,壁薄,二尖瓣、三尖瓣功能良好,主动脉瓣轻度反流,并可见室间隔膜部膨出处有涡流.该患者既往体健,从未发现心脏杂音和异常心电图.曾于2006年7月在我院进行过冠状动脉CTA检查,经对比两次图像AMS无明显变化.

  • 双侧颈部异位胸腺一例

    作者:郑雪;张国全;张玲云

    患儿男,2岁.自出生时右侧下颌面部高起,2010年1 1月19日于我院就诊.专科检查:面部不对称,右侧颈部明显隆起,触及肿物,边界不清,质软,可压缩,无压痛;左侧不明显.实验室检查指标均正常.超声检查:双侧颌下区各见一低回声包块,大小为2.7 cm×1.5 cm(左)、3.2 cm×2.9 cm(右),边界清,内回声不均,见多发弥漫性强回声光点;诊断:双侧颌下腺区实性占位.CT检查:胸腺区见条样软组织密度影,未见正常胸腺;颌下腺区见软组织密度影,密度均匀,呈轻度强化(图1);诊断:颌下软组织密度影,符合异位胸腺CT表现.MR检查:双侧颌下腺外后方见形态不规则的等T1WI、略长T2WI异常信号,边界清,内信号均,大小为4.0 cm ×2.0 cm(左)、3.1 cm×l.9 cm(右),推压邻近颌下腺,局部分界清,与双侧腮腺分界尚清,呈轻度均匀强化(图2,3);诊断:双侧颌下腺后方异常信号,符合海绵状淋巴管瘤MRI表现.右侧肿物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右侧颈部异位胸腺(图4).

  • 先天性多个椎体小关节缺损二例

    作者:史云恒;吴文娟;钟志伟;赵静品;刘杰

    先天性椎小关节缺损病例极其罕见,国外报道了28例,多发生在单一椎体或相邻椎体单侧小关节,且常见于下腰椎或骶椎.先天性多个椎体小关节缺损病例笔者未见报道,我们搜集到一个家族中姐弟2例,报道如下.例1女,30岁.从事裁剪工作,腰背部不适10年.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急性后背痛和双腿放射痛,疼痛剧烈.于2009年3月12日到我院就诊.体检:双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30°).双腿肌力下降,胫骨前肌肌力1级,拇长伸肌肌力0级,拇长屈肌肌力3级,小腿三头肌肌力3级.

  • 胰腺淋巴管瘤一例并文献回顾

    作者:杨永波;程红岩;陈玉芳

    患者男,62岁.2008年11月因体检CT提示胰体癌入我院.既往体健,常规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影像检查:B超示胰体部2.8cm×2.7 cm稍低回声区,边界欠清,内部回声不均匀;胰管未见明显扩张(图1).CT示胰体部块状低密度影,边界欠清,大小约3.6 cm ×3.0 cm,CT值4~ 20 HU,突出于胰腺轮廓外;增强后病灶内见条带样轻度强化,余无强化(图2~4).

  • 四维动态与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诊断脑动脉瘤的比较研究

    作者:吴倩;李明华;张佳胤;李永东

    目的 比较4D动态MRA(4D-TRAK)与3D时间飞跃法MRA (3D-TOF-MRA)诊断脑动脉瘤的准确度与可靠性.方法 52例疑似脑动脉瘤患者顺序接受3D-TOF-MRA、4D-TRAK及3D-DSA检查.4D-TRAK结合敏感编码(SENSE)及对比增强时间稳定血管成像(CENTRA)k空间技术,采用单剂量注射10ml对比剂在3.0TMR仪上进行扫描.以3D-DSA为金标准,分别以每例患者及每枚动脉瘤为单位,比较分析4D-TRAK与3D-TOF-MRA诊断脑动脉瘤的准确度与可靠性.通过配对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对2组图像的质量及诊断准确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D-DSA共确诊58枚动脉瘤,4D-TRAK发现51枚,其中假阳性2枚,假阴性9枚;3D-TOF-MRA发现58枚,其中假阳性1枚,假阴性1枚.4D-TRAK与3D-TOF-M RA诊断脑动脉瘤的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以患者为单位)分别为92.31%( 48/52)、93.33%( 42/45)、85.71% (6/7)和98.08% (51/52)、100.00%( 45/45)、85.71%(6/7).诊断多发动脉瘤的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以动脉瘤为单位)分别为74.07%(20/27)、75.00% (18/24)、66.67% (2/3)和96.30%( 26/27)、95.83%( 23/24)、100.00%(3/3).亚组分析显示,19枚大径<3 mm的动脉瘤中,4D-TRAK漏诊了9枚,3D-TOF-MRA漏诊了1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64,P<0.01).其余39枚大径≥3 mm的动脉瘤在4D-TRAK与3D-TOF-MRA上均得到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00,P>0.05).对于4枚大径≥10 mm的脑动脉瘤,4D-TRAK较3D-TOF-MRA能更完整地显示动脉瘤的大小及形态.结论 将4D-TRAK技术与SENSE、CENTRA k空间技术以及3.0T MR结合显示了其在诊断脑动脉瘤上的潜在价值,但其诊断的准确度仍低于3D-TOF-MRA.在大或巨大动脉瘤需完整显示瘤体形态或需应用低剂量对比剂时,4D-TRAK可作为一种简便的评估手段.

  • 无创性脊髓血管成像诊断脊髓血管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曹际斌;高思佳;李燕燕;崔玲玲;蒋旭远;韩鹏

    目的 通过与脊髓DSA及手术对比,初步探讨256层MSCT全脊髓血管成像(CTA)及3.0TMR脊髓血管动态增强扫描(CE-MRA)诊断脊髓血管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7例临床表现及MR平扫疑诊为脊髓血管病的患者,全部行CTA检查,其中10例行MRA检查,15例在CT或MR检查3~5d后行DSA检查,8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将其CTA、MRA、DSA及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行CTA检查的17例患者中,16例较好地显示了异常血管病变的范围,其中7例诊断为硬脊膜 动静脉瘘,7例为髓周动静脉瘘,2例为脊髓动静脉畸形,与DSA或手术诊断一致,1例无法做出诊断.其中12例准确判定供血动脉,12例准确显示瘘口位置.行MRA检查的10例患者中,7例准确诊断供血动脉及瘘口位置,与DSA或手术结果一致;其余3例DSA检查阴性.结论 256层MSCT全脊髓CTA及3.0T MR CE-MRA能安全、无创、快速、清晰地显示脊髓血管畸形的病变范围、供血动脉及瘘口的位置,缩短DSA诊疗时间,在脊髓血管畸形的诊断、协助制订治疗方案及术后随访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 经颈静脉楔入法肝静脉CO2造影术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林鹏;陈松涛;石秀兰;杨敏玲;张丽;刘嘉;贾玲;孙志刚;杨国玲;李玉杰;裴伟俭

    目的 改进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门静脉造影方法,探索安全、省时的肝静脉造影和手术方法.方法 对6例经颈静脉楔入法肝静脉CO2造影和7例穿刺股动脉经肠系膜下动脉间接门静脉显影方法进行对比,评价2种门静脉造影方法的门静脉图像质量、TIPS手术效果、患者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恢复情况.结果 6例楔入法肝静脉CO2造影均获得满意图像,因为凝血功能差终止手术1例,5例手术成功.7例穿刺股动脉经肠系膜下动脉间接门静脉造影获得手术所需图像,1例因门静脉慢性梗阻手术失败,6例手术成功,其中1例术后动脉穿刺点出现血肿.结论 在TIPS手术中,应用楔入法肝静脉CO2造影较肠系膜下动脉造影显示门静脉解剖结构更清晰、方便和安全.

  • 可膨胀水凝胶弹簧圈在颅内动脉瘤急性破裂期栓塞中的应用

    作者:王运华;翟丽娟;崔庆轲;高志宇

    目的 探讨可膨胀水凝胶弹簧圈( Hydrocoil)在颅内动脉瘤急性破裂期栓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Hydrocoil栓塞急性破裂期15例17个颅内动脉瘤,并选择同期应用裸性铂金弹簧圈栓塞的18例颅内动脉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x2检验.结果 Hydrocoil栓塞的17个动脉瘤,致密栓塞16个、大部栓塞1个.裸性铂金弹簧圈栓塞的18例动脉瘤,致密栓塞11例、大部栓塞7例.两者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02,P<0.05).患者术后6个月至1.5年内DSA检查,应用Hydrocoil栓塞的患者无复发;应用裸性铂金弹簧圈栓塞的患者动脉瘤复发5例.两者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510,P<0.05).结论 Hydrocoil可提高颅内动脉瘤的致密栓塞程度,并降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的复发率.

  • 64层CT灌注成像早期诊断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宏伟;方向明;胡晓云;胡春洪;周菊英

    目的 探讨64层CT灌注成像(CTPI)早期诊断放射性肺损伤(RILI)的临床价值.方法 48例接受术后放疗的上段食管癌患者(照射总剂量均为60Gy),放疗前及放疗1/2总剂量时间点(30 Gy)行CTPI检查,同期检测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分析发生RILI(A组)与未发生RILI(B组)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常规CT表现及CTPI灌注值[相对血流量(rrBF)、相对血容量(rrBV)、相对毛细血管通透性(rrPS)]的变化,采用随机区组设计t检验比较两组间血清细胞因子、CTPI灌注值的差异,采用x2检验比较常规CT与CTPI对RILI检出的差异.结果 48例患者中,18例发生RILI(A组).A组放疗前外周血TNF-α和TGF-β1分别为(36.1±15.0) ng/L、(17.5±9.8)μg/L,放疗后分别为(30.4±14.9) ng/L、(14.3±7.6) μg/L,放疗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4、1.10,尸值分别为0.264、0.279).放疗1/2总剂量时,A、B两组的外周血TNF-α分别为(30.4±14.9)、(28.9±14.7)ng/L,TGF-β1分别为(14.3±7.6)、(14.4±6.0) μg/L,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33、1.23,P值分别为0.746、0.227);但A组常规CT图像上有2例出现阳性征象.受照射肺组织rrBF、rrBV、rrPS照射前,A组分别为1.01±0.13、1.01±0.07、1.03±0.15,B组分别为1.01±0.09、1.00±0.12、1.01±0.17;照射后,A组分别为1.32±0.19、1.30±0.20、1.38±0.20,B组分别为1.20±0.14、1.21±0.09、1.06±0.16.A组受照射肺组织rrBF、rrBV、rrPS均较照射前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67、5.97、6.11,P值均为0.000);B组的rrBF、rrBV较照射前有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52、7.84,P值均为0.000),rrPS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6,P =0.178);照射后A、B两组rrBF、rrBV、rrPS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2、2.18、6.04,P值分别为0.025、0.034、0.000).根据ROC曲线,设rrPS=1.28为阈值,诊断RILI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7.8%、93.3%,高于常规CT的11.1%、9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61,P=0.000).结论 外周血中TNF-α、TGF-β1变化对早期检测肿瘤放疗患者RILI的价值尚不确定.CTPI可反映放疗后肺组织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可早期反映RILI患者照射野的灌注异常,有可能早期检出RILI.

  • 肺动脉CT成像增强技术的优化研究

    作者:马连菊;唐光健;付佳臻

    目的 推导CT肺动脉成像(CTPA)中精确计算对比剂用量公式,并评价其应用于小剂量对比剂预注射法CTPA影像的质量与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 搜集经CTPA检查的连续27例患者小剂量对比剂实验注射形成的TDC数据,分析从注射对比剂开始至上腔静脉下端增强峰值所用时间占注射开始至肺动脉增强峰值时间的比值,测算上腔静脉下端在扫描范围中的水平,推导出计算对比剂使用总量预计算公式( DTs/3+ STs/2).将临床怀疑但CTPA未发现为肺动脉栓塞(PE)的68例患者纳入研究,按检查奇、偶周数分为2组:A组26例,传统增强跟踪自动触发扫描组;B组42例,小剂量对比剂预注射组.在CTPA影像中,2组分别测量右肺动脉主干(RMPA)和右上肺静脉(RUPV)、右肺下叶后基底段动脉(RLPA)和伴行右下肺静脉(RLPV)、RMPA与升主动脉(AA)的CT值,计算每对血管CT值差值,对影像进行评分,并计算对比剂用量、上腔静脉内对比剂硬化伪影分级.采用f检验、x2检验与秩和U检验,分析2组间各值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比剂开始至注射到上腔静脉增强时间与至肺动脉增强时间比为0.65±0.09.A、B2组间RMPA、RLPA的CT值分别为(301±117)、(329±122)与(283±95)、(277±98)H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60、2.056,P值均>0.05),但肺动静脉血管对之间的CT值差(中位数分别为22.5、58.0与170.5、166.5 HU),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92,P=0.001与U=325,P=0.005);影像评分为5分与4分者B组为85.7%( 36/42)优于A组(46.1%,1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175,P<0.01);上腔静脉内对比剂伪影分级(1~3级)B组(分别为34、7、1例)明显好于A组(分别为11、10、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714,P=0.002);对比剂实际注射总量A组为(87.6±7.3)ml,B组为(40.0±5.4)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2,P<0.01).结论 采用小剂量对比剂预注射法与传统方法比较,CTPA影像质量与强化程度一致,但可明显降低肺静脉内对比剂的浓度,对肺动脉的辨识更容易,而且可明显减少上腔静脉内对比剂的硬化伪影对右肺动脉观察的干扰,降低对比剂的用量,有利于减轻患者对比剂肾病的危险.

  • 三阴性与三阳性乳腺癌乳腺摄影表现的对比研究

    作者:崔春晓;林青;杨青;张传玉;王绍华;于华龙;段峰;刘世合

    目的 对比分析三阴性乳腺癌和三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乳腺x线摄影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63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女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资料,其中三阴性乳腺癌117例,三阳性乳腺癌44例,术前全部患者完成双侧乳腺X线常规摄影.分析三阴性和三阳性乳腺癌的X线表现特征,并采用x2检验比较二者的肿块和钙化发生率、病理组织学类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患者的年龄和肿块大小.结果 三阴性和三阳性乳腺癌在X线摄影中病变的可见率分别为88.0%(103/117)和90.9%(40/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55,P>0.05).三阴性乳腺癌(56/103)比三阳性乳腺癌(12/40)更多表现为单纯肿块(x2=6.860,P< 0.01),较少表现为钙化(分别为37/103和24/40,x2=7.423,P<0.01).三阴性和三阳性乳腺癌患者的肿块直径分别为(2.6±1.4)和(2.0±0.6)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7,P<0.05).三阴性和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2±9)和(48±8)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9,P<0.01).三阴性和三阳性乳腺癌的病理组织类型均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其中基底样型占三阴性乳腺癌的48.7%(57/117),三阳性乳腺癌中未见此亚型表达.结论 X线摄影片上显示为单纯的肿块、平均直径较大、较少伴有钙化等特点有助于三阴性乳腺癌的X线诊断.

  • 心血管MRI对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形态和右心室功能的评估

    作者:彭刚;孙希文;朱晓华;马骏;江森;揭冰

    目的 探讨心血管MRI(CMRI)对肺动脉高压(PAH)的诊断和评估价值.方法 搜集经右心导管检查确诊的PAH患者130例,同期选择年龄匹配的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无心肺疾患的31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均行CMR检查.测量如下参数:肺动脉干直径(MPAD)、同层升主动脉直径(AOD)、MPAD与AOD之比(MPAD/AOD)、右心室舒张未期容积(RVEDV)、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心室心搏出量(RVSV)、有心室射血分数(RVEF)、右心室心肌质量(RVM).2组间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另对PAH患者的MPAD、MPAD/AOD、RVEDV、RVESV、RVSV、RVEF、RVM分别与肺动脉压(PAP)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PAH组MPAD、MPAD/AOD、RVEDV、RVESV、RVM的测量结果[(3.88±0.57) cm、1.36±0.17、(161.63±56.37) ml、(112.61±41.46) ml、( 82.70±20.73)g]较正常对照组[(2.74±0.31) cm、0.90±0.07、(131.31±15.14) ml、(61.33±9.00)ml、(44.39±5.87)g]升高,PAH组RVSV、RVEF的测量结果[(49.02±19.20)ml、(30.76±5.85)%]较正常对照组[(69.95±9.63) ml、(53.28±4.14)%]下降,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MPAD=10.82,tMPAD/AOD=14.93,tRVEDV=2.96,tRVESV=6.83,tRVSV=-5.89,tRVEF=-20.22,tRVM=10.12,P值均<0.01).PAH患者的MPAD、RVEDV、RVESV、RVSV与PAP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MPAD=0.299,rRVEDV=0.127,rRVESV=0.278,rRVSV=-0.229).而MPAD/AOD、RVM与PAP呈正相关( rMPAD/AOD=0.702,rRVM=0.683),RVEF与PAP呈负相关(rHVEF=-0.660).结论 CMRI是诊断PAH的可行性方法,MPAD/AOD、RVM、RVEF可以提示PAH的严重程度.

  • 320层容积CT心肌灌注成像对心肌灌注缺损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传臣;张兆琪;王蒨;徐磊;于薇;焦健;王瑞

    目的 探讨320层容积CT心肌灌注成像(CT-MPI)的可行性及其对心肌灌注缺损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4例经SPECT心肌灌注成像(SPECT-MPI)阳性的已知或可疑冠心病患者行静息和腺苷负荷320层容积CT-MPI检查,使用专用心肌灌注软件对CT-MPI进行分析.以心肌16节段标准分段方法(心尖除外)分别分析核素和容积CT-MPI的固定或可逆性灌注缺损.以SPECT-MPI为参考标准评价CT-MPI对心肌灌注缺损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320层容积CT-MPI.SPECT-MPI显示14例患者中共有39段心肌出现固定或可逆性灌注缺损,CT-MPI正确显示了其中12例患者的34段心肌灌注缺损.320层容积CT-MPI诊断心肌灌注缺损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7.2%( 34/39)和91.4%(169/185).结论 320层容积CT-MPI对诊断心肌灌注缺损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 低剂量螺旋CT定量成像技术对吸烟患者肺功能的研究

    作者:陈淮;曾庆思;郑劲平;关玉宝;张超亮;岑人丽

    目的 评价低剂量MSCT定量成像技术对吸烟患者肺功能检测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临床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146例,其中吸烟者109例(74.6%),不吸烟者37例(25.3%),通过常规肺功能检查及低剂量MSCT检查,在大吸气末及大呼气末屏气扫描,所有数据通过肺计算机辅助检查系统软件进行分割计算,使用Pearson方法分析吸烟患者与非吸烟患者的低剂量MSCT肺功能参数的差异性及吸烟患者低剂量MSCT肺功能参数与常规肺功能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吸烟患者深吸气末肺容积(Vin)为(5125±862) ml,平均肺衰减值为(-902±26)HU,单位体积密度为(0.0984±0.0260) g/cm3,肺气肿体积为(2890±1370) ml;深呼气末肺容积(Vex)为(2756±1027) ml,平均肺衰减值为(-811±62)HU,单位体积密度为(0.1878±0.0631) g/cm3,肺气肿体积为(685±104) ml.非吸烟患者Vin为(3734±759) ml,平均肺衰减值为(-876±40)HU,单位体积密度为(0.1244±0.0401)g/cm3,肺气肿体积为(1503±1217)ml;Vex为(1770±679) ml,平均肺衰减值为(- 765±56)HU,单位体积密度为(0.2360±0.0563) g/cm3,肺气肿体积为(156±45)ml.吸烟者与非吸烟者低剂量MSCT肺功能检查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烟患者低剂量扫描MSCT肺功能参数与常规肺功能参数相关性显示:Vin与肺总量(TLC)有相关性(r=0.58,P<0.01),Vex与残气量(RV)有相关性(r=0.59,P<0.01),Vex/Vin与RV/TLC有相关性(r=0.60,P<0.01),以促发阈值为- 950 HU时的吸气末像素指数(PI-950in)与第1秒用力呼气量预测值(FEV1% pre)及FEV1/用力肺活量预测值(FvC%)均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53、-0.62,p值均<0.01);呼气末(PI-950ex)与FEV1% pre及FEV1/FVC%均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71、-0.77,P值均<0.01).结论 低剂量MSCT肺功能检查能很好地评估吸烟患者的肺功能情况,可作为临床评估吸烟患者肺功能的一种新的检查方法.

  • 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小儿主动脉缩窄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聂佩;王莉;王锡明;程召平;段艳华;纪晓鹏;乔红艳;乌大尉;晁宝婷;杨世锋

    目的 探讨双源CT(DSC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小儿主动脉缩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16例临床怀疑为主动脉缩窄的患儿行DSCT前瞻性心电门控心胸联合血管成像及心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以手术或DSA结果为标准,采用x2检验比较DSCT和CDFI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DSCT诊断主动脉缩窄16例,其中伴房间隔缺损(ASD)4例、室间隔缺损(VSD)9例、大动脉转位1例、主动脉弓发育不良3例、动脉导管未闭( PDA)7例、冠状动脉起源异常1例、支气管动脉扩张l例.CDFI诊断主动脉缩窄15例,主动脉弓离断1例,伴ASD 4例、VSD 9例、二叶型主动脉瓣(BAV)2例、大动脉转位1例、主动脉弓发育不良2例、PDA 7例、支气管动脉扩张1例,未发现冠状动脉起源异常.与手术或DSA结果对照:DSCT和CDFI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7.2%(140/144)、97.9% (141/14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P>0.05),DSCT和CDFI诊断敏感度均为93.2% (41/44),特异度分别为99.0% (99/100)和100.0% (100/100).DSCT前门控平均有效辐射剂量为0.42 mSv.结论 DSC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是诊断小儿主动脉缩窄的首选检查方法.

  • 多层螺旋CT诊断永存左上腔静脉伴右上腔静脉缺如一例

    作者:何聪;徐宏伟;徐林刚

    患者男,61岁,因咳嗽1周,于2011年4月来我院就诊.既往无心脏病史.体检未见异常.为明确有无肺部感染而行胸部MSCT检查.CT定位像显示右上纵隔空虚(图1),轴面像显示右侧上腔静脉缺如,主动脉弓和左肺动脉左侧见上下连续的椭圆形软组织密度结节影,边界清晰光整,考虑永存左上腔静脉畸形,遂做增强扫描进一步确诊.应用碘海醇(320 mg I/ml )80 ml以3.O ml/s流率经右侧肘前静脉注射,注药开始15 s后启动CT扫描,于轴面像证实右侧上腔静脉缺如,明显强化的右锁骨下静脉和右颈静脉汇合后经胸骨后间隙横行至左侧,与左侧头臂静脉汇合形成左上腔静脉(图2),沿主动脉弓和左肺动脉左侧下行,中途接受奇静脉血流,然后继续向下向后绕行于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的冠状沟,后经扩大的冠状静脉窦汇入右心房(图3).

  •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的MR成像研究

    作者:刘霞;程瑾;李绪斌;杜湘珂;孙燕萍

    目的 提高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的影像认识,并探讨其3.0T MR的理想常规成像显示平面.方法 回顾性分析149例正常膝关节的3.0TMR图像,采用x2分割法分析前交叉韧带、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双束结构及双束上、中、下各段在MR矢状面、冠状面、横断面各成像平面显示率的差异.结果 前交叉韧带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双束结构显示率,横断面(115/149,77.2%)与冠状面(103/149,69.1%)比较,×2=2.4606,P>0.0125;横断面、冠状面分别与矢状面(21/149,14.1%)比较,x2值分别为119.5138、92.8695,P值均<0.0125.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双束上段显示率,横断面( 104/149,69.8%)与冠状面(7/149,4.7%)、矢状面(0/149,0)及冠状面与矢状面分别比较,x2值分别为135.0813、159.7526、7.1684,P值均<0.0125.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双束中段显示率,横断面(108/149,72.5%)与冠状面(94/149,63.1%)比较,x2=3.0120,P>0.0125;横断面、冠状面分别与矢状面( 10/149,6.7%)比较,x2值分别为134.7454、104.2173,P值均<0.0125.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双束下段显示率,横断面(103/149,69.1%)与冠状面(110/149,73.8%)比较,x2=0.8065,P>0.0125;横断面、冠状面分别与矢状面(18/149,12.1%)比较,x2值分别为100.5300、115.9132,P值均<0.0125.前交叉韧带双束各段在MRI各序列上均呈低信号,形态、走行正常.结论 3.0TMR常规扫描平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前交叉韧带的双束结构,横断面和冠状面是较为理想的显像平面.

  •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影像表现

    作者:刘毅;刘剑羽;王宏磊;杨邵敏

    目的 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SFT的影像表现,其中行CT检查者8例,7例行增强检查;4例行MR检查,2例行增强扫描;1例同时行CT和MR检查.将影像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观察.结果 (1)11例SFT中,位于胸部2例,腹盆腔5例,软组织4例.肿瘤直径2.5 ~23.0 cm,平均11.8 cm.肿瘤呈类圆形或椭圆形4例,形态不规则7例.边界清楚者8例,边界不清或部分不清者3例.(2)CT平扫密度不均匀,均可见低密度区,2例见高密度出血灶,1例瘤内点状钙化.(3)MR T1WI呈等信号,3例肿瘤T2WI呈略高信号,1例呈低信号.4例均见丰富的血管流空信号.3例瘤内信号混杂,其中2例散在长T1、长T2信号区,1例位于肝脏内见高信号出血灶;1例位于眼眶信号较均匀.(4)增强扫描9例病灶动脉期不均匀强化,并可见多发迂曲血管影;静脉期呈进行性或持续强化,并有斑片状无强化区.(5)显微镜下肿瘤由疏密不均的梭形细胞、致密胶原间质以及大量“鹿角样”薄壁血管组成.结论 影像上见孤立性、边界清楚的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静脉期持续强化,应考虑到SFT可能.

  • 重T2WI和间质MR淋巴管成像在下肢淋巴水肿中联合应用的价值

    作者:李玉来;刘宁飞;许建荣;路青

    目的 评估MR重T2WI和间质MR淋巴管成像(MRL)联合应用显示下肢淋巴水肿患者形态改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原发性淋巴水肿患者40条病变下肢资料,患者行MR重T2WI和间质MRL,对淋巴管成像图像进行分析.重T2WI和间质MRL图像上显示淋巴管数目及淋巴液积聚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及扩张淋巴管大径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在重T2WI上共显示498条扩张淋巴管,每条肢体显示扩张淋巴管的中位数为5(1~24)条;在MRL上共显示356条淋巴管,每条肢体显示扩张淋巴管的中位数为3(1~16)条,重T2WI显示扩张淋巴管的数目多于MR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2,P<0.01).在显示大径方面,重T2WI上扩张淋巴管的大径为(4.3±1.5)mm,间质MRL上为(3.4±1.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0,P<0.01);在显示扩张淋巴管的SNR和CNR方面,间质MRL(分别为257±130和207±113)均优于重T2WI(分别为169±91和135±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95和-5.10,P值均<0.01).在显示淋巴液积聚方面,重T2WI(中位数为1个)优于间质MRL(中位数为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64,P<0.01).结论 重T2WI具有较高的敏感度,而MRL具有较高的SNR和CNR,结合两者能更好地显示出下肢淋巴水肿患者的淋巴管结构.

  • MR分子成像定量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转化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申宝忠;王可铮

    近年来,MR技术在提供心脏和大血管疾病的解剖和功能信息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这类技术又称为心血管MR( cardiovascular MR, CMR)技术[1-4].分子影像( molecular imaging,MI)侧重于在细胞和分子(蛋白)水平定性及定量地探测与重要生理过程和疾病相关的生物标记物(又称分子靶点)的表达[5-7].由于这些分子靶点在活体组织中表达量极低(通常为nmol水平),常规CMR技术缺乏足够的敏感度、对比度和分辨率来直接检测这些分子靶点.

  • MR扩散加权成像评价涎腺功能的初步研究

    作者:张云燕;欧丹;顾雅佳;何霞云;毛健;沈茜刚;岳磊;彭卫军

    目的 探讨利用MR DWI评价不同生理状态下涎腺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对30例涎腺功能正常的鼻咽癌患者行DWI EPI扫描,b值取0、400、600、800、1000s/mm2.先于静息状态下对腮腺及颌下腺各扫描1次,然后给患者含服维生素C 100 mg×6片,于酸刺激状态下重复对腮腺扫描7次,每次间隔18 s.比较静息状态下腮腺和颌下腺ADC值的差别,以及酸刺激前后腮腺ADC值的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对两组间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静息状态下,腮腺的ADC值[(1.23±0.12)×10-3mm2/s]显著低于颌下腺[(1.34 ±0.07)×10-3mm2/s,t=4.545,P<0.01].酸刺激后第1次扫描腮腺ADC值为(1.41±0.19)×10-3 mm2/s,高于静息时基值(t=10.254,P<0.01).随后ADC值在基值上波动,酸刺激后ADC的小值为(1.24±0.14)×10-3 mm2/s,与基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29,P>0.05);大值为(1.49±0.20)×10-3mm2/s,7次扫描的平均值为(1.36±0.17)×10-3 mm2/s,均与基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127、l1.905,P值均<0.01).结论 MR DWI通过ADC值的量化,可观察到不同生理状态下涎腺功能的变化.

  • 滑膜血管瘤临床和影像表现

    作者:孙英彩;崔建岭;丁洋;杨建柱;彭志刚

    滑膜血管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血管疾病,起源于滑膜下层的间充质,常发生于膝关节.1856年由Bouchut首次报道,至今报道约250例,且多为个例报道[1-4].因对其认识不足,多被延误诊断数年至十几年.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可有效防止骨关节炎的发生.近年来随着MRI的广泛应用,滑膜血管瘤的诊断正确率有了较大的提高.现分析我院23例滑膜血管瘤的临床、影像和病理表现,简要讨论鉴别诊断.

  • 肺孤立性纤维瘤CT征象及病理对照分析

    作者:孙宗琼;岳建国;谈旭东;陈林;金琳芳;吴斌

    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fibrous tumor,SFT)是由成熟的成纤维细胞和纤维细胞构成的良性肿瘤,好发在组织的浆膜层,如多见于胸膜,而发生在肺部的非常少见.笔者回顾性分析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11年8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肺部SFT的CT资料,结合有关文献进行复习,讨论该病的影像学、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 多层螺旋CT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腔静脉畸形

    作者:孙凤伟;范丽娟;杨丕丕;徐冬生;李旭

    腔静脉畸形一般是指上下腔静脉的位置、走行和(或)连接异常,常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病.如果畸形连接造成了右向左分流,则应行手术矫正.即使无异常分流,不需手术处理,异常走行的静脉对心脏外科手术建立体外循环也有很大影响.CTA在先天性心脏病中,尤其是心外大血管畸形方面的诊断价值已经得到普遍认可.笔者回顾性分析总结了本院80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腔静脉畸形患者的CTA资料,以提高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腔静脉畸形的诊断准确率.

  • 回收钩贴壁的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方法探讨

    作者:张克伟;翟水亭;史帅涛;王国权;赵同源;刘少举;李天晓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临床上导致肺栓塞( pulmonary embolism,PE)的主要原因.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可有效预防PE的发生,可回收式滤器由于其远期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但部分可回收式滤器可能回收失败.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滤器倾斜、同收钩贴在血管上壁(简称回收钩贴壁).本中心共收治回收钩贴壁患者15例,现总结如下.

  • 保障我国心血管影像学技术规范化健康发展

    作者:赵世华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地推动了医学影像学的发展,目前以CT和MRI为代表的无创性新技术彻底改变了过去以X线平片和心血管造影为主体的普通心血管放射学的诊断模式,显著提高了心血管的诊疗水平[1-2].从简单的投影到二维截面图像,进而到三维图像;从结构到功能,从解剖到组织和分子显像,人们仿佛置身在真正的“透视”时代.

中华放射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5 09
199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