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中华放射学杂志

中华放射学

中华放射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y 중화방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1201
  • 国内刊号: 11-214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郭启勇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表现为壁结节钙化一例

    作者:高波;王志业;刘晓亮;张刚

    患者 男,25岁.因发作性左侧肢体抽搐伴意识丧失1个月于2012年12月10日来我院就诊.患者每次抽搐数分钟后症状自行缓解,意识恢复,发作后感头痛、四肢无力,对发作过程无记忆.体检: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膝反射(++),双侧巴宾斯基征阴性.CT平扫:右额叶皮层下见一类圆形囊性低密度影,直径约3.0cm,囊壁呈薄壁线状高密度;冠状面重建外下壁见斑片状高密度结节及细小点状钙化灶,占位效应不明显,周围见广泛低密度水肿(图1,2).MR平扫囊壁呈线状等T1、短T2低信号,DWI呈高低混杂信号,壁结节呈短T1、短T2信号,DWI呈周高、中低信号,囊内容物呈长T1、长T2信号(图3,4);增强扫描囊壁呈清晰线状强化伴壁结节强化更加明显,囊内容物及周围水肿区均无异常强化(图5).影像诊断:右额叶皮层下囊性占位,考虑低级别星形细胞瘤或神经节细胞瘤.

    关键词:
  • 肝脏巨大黏液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CT表现一例

    作者:张雪峰;易大勇;李孝舜

    患者 男,78岁,发现肝脏囊肿8个月余就诊.CT平扫示肝右叶见巨大囊实混合性占位性病变,18.2 cm×15.5 cm,肿物呈大囊腔伴多囊腔改变,囊壁厚薄不均,可见结节影,内散在分布条片状密度增高影,瘤周可见较多低密度影环绕(图1).增强扫描囊壁及壁周结节呈持续、进行性强化,囊内条片影未见明显强化(图2).肝左叶可见2个小低密度结节影.增强扫描冠状面重组像示肿物侵及腹壁突破膈肌(图3).术中见右肝多个大小不等囊实性肿块,其中大者20 cm ×15 cm ×l0 cm.肿块破裂出血,局部有血肿形成,有多量感染坏死物质.左肝见2个小肿块,肝周炎症水肿严重.术后病理:显微镜下见肿瘤组织部分区域呈黏液样,细胞密度中等,多形性明显,可见奇异型肿瘤巨细胞(图4).免疫组织化学:波形蛋白、钙调节蛋白、巨噬细胞(CD68)、细胞角蛋白及平滑肌蛋白阳性,结合蛋白、血管内皮(CD34)、S-100蛋白阴性,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 80%阳性.病理诊断:肝脏黏液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MFH).术后半个月复查CT,见肺内多发转移瘤.

    关键词:
  •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MR扩散张量成像及其与视觉诱发电位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祁佩红;史大鹏;李四保;郭希让

    目的 探讨3.0 T MR扩散张量成像(DTI)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收集26例单侧亚急性AION患者行双侧视神经DTI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检查,测量患侧与健侧视神经各向异性分数(FA)、ADC、垂直扩散率(λ1)、平行扩散率(λ//)值,以及P-VEP参数P100值和振幅A值.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患侧与健侧测量结果,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患侧视神经DTI参数与P-VEP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患侧视神经FA、ADC、λ//λ⊥值分别为0.28±0.07、(1.43±0.20)×10-3mm2/s、(1.79±0.16)×10-3 mm2/s 、(1.25±0.17)×10-3 mm2/s,健侧视神经对应值分别为0.57±0.05、(1.04±0.17)×10-3 mm2/s、(1.71±0.19)×10-3mm2/s、(0.75±0.08)×10-3 mm2/s.与健侧视神经比较,患侧视神经FA值下降,ADC、λ//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9.269、10.537、15.301,P值均<0.01),λ⊥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32,P>0.05).患侧眼与健侧眼P-VEP参数P100值分别为(132.7±17.5)、(94.9±9.1)ms,振幅A值分别为(4.53±1.70)、(9.66±2.52) μV,患侧眼P100值明显延长,振幅A值明显降低,与健侧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114、-9.300,P值均<0.01).FA值和P-VEP的P100潜伏期呈负相关(r=-0.619,P<0.01).患侧眼的ADC值、λ⊥值与P-VEP振幅A值呈明显负相关(r值分别为-0.722、-0.634,P值均<0.01),FA值与P-VEP振幅A值呈正相关(r=0.539,P<0.01).结论 DTI可以敏感地发现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的扩散障碍,可以作为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临床辅助评价手段.

  • 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方法分析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全脑灰质形态变化

    作者:张毅;张巍;宋凌恒;张会平;冉淑华;陈兵;黎海涛

    目的 运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VBM)方法比较成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患者和正常人之间脑灰质体积的差异.方法 收集28例初发未经治疗的甲减患者(甲减组)和28名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与患者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在MR扫描当天抽取静脉血5 ml用以检测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然后使用3.0T MR扫描仪进行三维高分辨率T1WI结构像扫描.采用基于DARTEL算法的VBM分析在体素水平使用双样本t检验对甲减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全脑灰质体积进行统计学比较.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甲减患者血清FT3、FT4和TSH浓度对其灰质体积的影响.结果 甲减组在双侧额上回、左侧中央前回以及双侧小脑等区域灰质体积较正常对照组减小(体素数目为211~2 142,t值为3.36~3.69,P值均<0.01,已校正),上述脑区灰质体积与临床指标(血清FT3、FT4和TSH浓度)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VBM分析发现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多个脑区灰质体积减小,提示甲状腺激素缺乏可导致成年脑的结构异常,选择性的引起多个脑区灰质萎缩.

  • 组织胶栓塞治疗急性消化系统动脉出血的临床应用

    作者:孙成建;张伟;王承恩;王彦华;李学达;杨莉莉;解玲玲;刘彤晖;任伟超

    目的 探讨应用组织胶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各种急性消化道动脉出血的可行性与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消化道动脉出血接受组织胶栓塞治疗患者24例,包括上消化道出血14例、下消化道出血10例.栓塞剂为组织胶与碘油混合液.其中4例在外院行弹簧圈、颗粒栓塞治疗无效后应用组织胶栓塞治疗,其余20例均首先应用组织胶进行栓塞.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对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再出血率及栓塞相关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24例患者均成功进行栓塞,21例患者术后出血完全控制,临床成功率87.5%(21/24).2例患者组织胶栓塞后发生再出血,其中1例行急诊外科手术;1例再次行组织胶栓塞治疗,术后未发生再出血.20例患者术后出现局部轻度腹痛,24 h内均自行缓解.13例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中,1例患者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于栓塞术后20 h死亡,12例出血均得到有效控制,临床成功率达92.3%(12/13).组织胶栓塞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肠道坏死、异位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应用组织胶介入栓塞治疗急性消化道动脉出血安全可行、临床疗效满意.

  • 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动态增强MRI和扩散加权成像表现及其与乳腺癌的鉴别

    作者:周长玉;许茂盛;喻迎星;刘玉凤;丁雪委;葛敏

    目的 探讨肉芽肿性乳腺炎(CM)的动态增强MRI和DWI表现,及其和乳腺癌的鉴别诊断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5例GM和64例乳腺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乳腺DWI及动态增强扫描.采用x2检验比较2组患者病灶类型、部位、强化方式、乳头内陷、供血动脉增粗、皮肤增厚水肿及淋巴结肿大等特征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GM患者脓肿区和非脓肿区ADC值、乳腺癌病灶ADC值差异.采用Wilcoxon检验比较2组患者病灶动态增强血流动力学参数值,包括早期强化率(EER)、峰值强化率(Emax)和峰值时间(Tmax).结果 45例GM中,43例病变呈非肿块样,2例呈肿块样;16例累及乳晕,29例在乳腺区段内;40例为不均匀伴环形强化,5例为不均匀强化;24例乳头凹陷,42例供血动脉增粗,29例皮肤增厚水肿,17例淋巴结肿大.64例乳腺癌中,54例为肿块样病变,10例为非肿块样;5例累及乳晕,59例在乳腺区段内;30例为不均匀伴环形强化,34例为不均匀强化;16例乳头凹陷,51例供血动脉增粗,12例皮肤增厚水肿,20例淋巴结肿大.2组患者的病变类型、部位、强化方式、乳头凹陷、皮肤增厚水肿征象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7.574、13.075、20.297、20.398和23.510,P均<0.01),供血动脉增强和淋巴结肿大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928和0.502,P>0.05).动态增强扫描GM病灶的EER、Emax和Tmax分别为146.58%、191.13%和195.00 s,乳腺癌病灶上述参数值分别为118.13%、159.43%和183.33 s,EER、Em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271和-2.948,P均<0.01),T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值=-0.548,P>0.05).GM病灶脓肿区DWI呈高亮信号,非脓肿区呈高信号,非脓肿区信号低于脓肿区;乳腺癌病灶DWI呈高信号.GM脓肿区、非脓肿区与乳腺癌的平均ADC值分别为(8.0±2.6)× 10-3、(11.3±1.7)×10-3和(8.2±1.1)×103mm2/s,3组间AD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167,P<0.01).结论 GM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动态增强MRI结合DWI有助于GM的诊断及其与乳腺癌的鉴别.

  • MRI对乳腺X线摄影检出的微钙化病变诊断的价值

    作者:李二妮;李静;宋颖;薛梅;周纯武

    目的 探讨MRI诊断乳腺X线摄影检出的乳腺微钙化病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行乳腺X线摄影发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3~5类微钙化,且行乳腺MRI检查的84例患者.参照BI-RADS标准,对乳腺X线摄影和MR图像进行BI-RADS分类.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2种检查方法诊断不同乳腺X线摄影BI-RADS分类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并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进行比较.采用ROC曲线评价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病理示84例患者共91个病灶,良性病灶49个、恶性病灶42个.BI-RADS 3类病灶共21个,乳腺X线摄影和MRI诊断的特异度分别为100.0% (21/21)和95.2% (20/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BI-RADS 4类病灶共51个,乳腺X线摄影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100.0%(23/23)、0和45.1%(23/51),MRI分别为91.3%(21/23)、82.1%(23/28)和86.3%(44/51),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23,P=0.470),特异度和准确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0.030和19.182,P均<0.01).BI-RADS 5类病灶共19个,均为恶性病灶,2种方法均正确诊断.对于上述91个病灶,乳腺X线摄影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100.0%(42/42)、42.9%(21/49)和69.2%(63/91);MRI分别为95.2%(40/42)、87.8%(43/49)及91.2%(83/91).2种方法诊断敏感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12,P=0.474);特异度和准确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1.798和13.851,P均<0.05).乳腺X线摄影和MRI诊断钙化良、恶性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4、0.945(P均<0.01).结论 较乳腺X线摄影,乳腺MRI可提高BI-RADS 4类微钙化病变诊断的特异度及准确度,但对于BI-RADS 3类及5类微钙化病变的定性诊断,MRI无明显优势.

  • 双能量CT虚拟去钙图像诊断膝关节外伤性骨髓损伤的应用研究

    作者:曹建新;王一民;孔祥泉;张羽;刘莉;陈宏才;王鹏;周志刚;郑运祥

    目的 评估双能量CT虚拟去钙(VNCa)图像诊断膝关节外伤性骨髓损伤的价值.方法 连续选取80例因膝关节急性外伤而怀疑有骨折的患者行双能量CT检查,根据膝关节骨挫伤诊断标准及排除标准,终纳入32例患者.32例患者均行MRI检查.运用双能量CT软件去除钙质生成VNCa图像,将股骨下端及胫骨上端各分成6个区域,2名医师对VNCa图像和MRI图像上每个区域骨髓损伤进行分级(4级,非常明显的损伤;3级,较明显的损伤;2级,VNCa图像有轻微或可疑损伤,MRI图像上有轻微损伤;1级,表示无损伤).对VNCa和MRI图像显示的骨髓损伤行对照分析,以MRI图像为参考标准,将3、4级骨髓损伤视为骨挫伤,评估VNCa图像诊断膝关节骨挫伤的预测值.测量所有分区的骨髓CT值,作基于骨髓CT值的VNCa图像诊断骨挫伤的ROC曲线分析,并比较VNCa图像上真阳性和真阴性骨挫伤区骨髓的CT值.2名医师对骨髓损伤分级的一致性及VNCa与MRI图像显示骨髓损伤的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骨髓CT值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VNCa及MRI图像上骨髓损伤分级在2名医师间的一致性均非常好(VNCa和MRI的Kappa值分别为0.850和0.869,P值均<0.05),VNCa和MRI图像显示骨髓损伤的一致性好(股骨下端、胫骨上端Kappa值分别为0.659、0.799,P值均<0.05).以MRI图像为参考标准,93.7%(119/127)骨髓损伤在VNCa图像上显示.将3、4级骨髓损伤视为骨挫伤时,VNCa图像诊断股骨下端骨挫伤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5%(36/49)、98.6%(141/143)、94.7%(36/38)和91.6%(141/154),胫骨上端相应的各值分别为91.0%(61/67)、100.0%(125/125)、100.0%(61/61)和95.4%(125/131).基于骨髓CT值,VNCa图像诊断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骨挫伤的ROC曲线下方的面积分别为0.875和0.939.VNCa图像上股骨下端骨挫伤真阳性区和真阴性区的骨髓CT值的中位数和范围分别为-43.0(-81.2~ 47.4)HU和-91.3(-162.1-50.4)HU,胫骨上端相应CT值分别为-54.6(-96.6~55.4)HU和-103.1(-170.2-70.5)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股骨下端及胫骨上端Z值分别为-8.561和-10.365,P值均<0.01).结论 双能量VNCa图像可显示膝关节外伤性骨髓损伤CT值变化,可用于诊断膝关节骨挫伤.

  • 反转时间对流动敏感性交互反转恢复序列脊柱骨髓灌注成像的影响

    作者:邢栋;查云飞;刘昌盛;王克军;龚威;闫力永

    目的 探讨反转时间(TI)对流动敏感性交互反转恢复(FAIR)序列脊柱骨髓灌注成像的影响,并评价该技术测量脊柱骨髓血流量(BF)的可重复性.方法 前瞻性收集24名经临床和腰椎MRI检查除外全身疾病和腰椎病变的健康志愿者进行观察.前14名志愿者行脊柱骨髓FAIR序列TI值优化研究,后10名志愿者行脊柱骨髓BF的可重复性研究.14名健康志愿者从L1~ L5椎体内选取2个相邻椎体行横断而FAIR扫描,TI值分别为800、1 000、1 200、1 400、1 600 ms,计算不同TI时椎体骨髓灌注的信号强度变化值(△M)和信噪比(SNR).10名健康志愿者选取L4或L5椎体行2次FAIR序列扫描,参数相同(TI值为1 200 ms),测量同一椎体前后2次FAIR扫描生成的BF值,并采用配对t检验及重复性分析评价2次测量的可重复性.结果 14名志愿者采用FAIR序列共扫描28个椎体,TI值分别为800、1 000、1 200、1 400、1 600 ms时,△M值分别为20.8±9.0、29.0± 10.9、36.4± 12.5、26.2±10.2和23.8±11.5,SNR分别为2.0±1.0、2.3±0.8、2.4±1.0、2.3±0.8和2.0±0.7,脊柱骨髓灌注△M值及SNR值,随TI值升高而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TI为1 200 ms时达到高峰.10名志愿者前后2次扫描所得的椎体骨髓灌注的血流量BF值分别为(108.9±4.6)和(109.2±4.6)ml·10Og-1·min-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57,P=0.879).前后2次扫描间个体间变异系数wCV为3.28%(3.57/109.06),可重复性良好.结论 TI值为1 200 ms时,脊柱椎体骨髓△M大,灌注图像SNR高,测量脊柱骨髓BF的可重复性好.

  • 腰椎MR退变征象与慢性下腰痛关系的优尺度回归研究

    作者:张堃;李曼;裴新龙;袁慧书

    目的 探讨腰椎MR退变征象与慢性下腰痛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例受试者资料,包括行腰椎MRI检查,并进行下腰痛问卷调查,且问卷有效的慢性下腰痛患者139例,其中68例MRI显示有神经根压迫,71例无神经根压迫;同期本院行上述问卷调查及行腰椎MRI检查,无下腰痛症状且MRI显示无神经根压迫的62名志愿者.所有受试者均行常规腰椎平扫.依据视觉模拟评分(VAS)将腰痛程度分为4级.观察的MRI征象包括:神经根受压、平均间盘退变分级(ADD)、间盘后方高信号区(HIZ)、许莫结节、MODIC Ⅰ型改变、平均小关节退变分级(AZZ)、小关节积液、棘间韧带高信号、皮下或椎后旁肌肉水肿.采用优尺度回归分析MRI征象与慢性下腰痛程度的关系.结果 对201例受试者的人口特征及影像征象进行优尺度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回归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9.478,P<0.01),即至少有1个自变量对因变量有影响.该模型的凋整后的决定系数为0.446.神经根受压、ADD、AZZ、皮下或椎后旁肌肉水肿与慢性下腰痛程度有统计学关联(P<0.05),重要程度之和为0.983.变量转化后的量化图显示,量化VAS分级在有神经根压迫者更高;随ADD增高而增高;随AZZ分级增高,量化VAS分级先增高后降低,AZZ分级为2时,量化VAS大;有皮下或椎后旁肌肉水肿者量化VAS分级更高.结论 ADD、AZZ、皮下或椎后旁肌肉水肿可能足除神经根受压外影响慢性下腰痛程度的因素.

  • 9.4T MR波谱观察离体间充质干细胞死亡的代谢特征

    作者:代海洋;肖叶玉;洪璧楷;陈耀文;蓝博文;吴仁华

    目的 利用9.4 T高分辨率MRS离体检测间充质干细胞(MSCs)死亡的代谢特征.方法 培养获取MSCs,在模拟缺血、缺氧及内环境变化等因素的缺氧缓冲液中分别对MSCs诱导处理6、12及24 h.利用光学显微镜、Hoechst染色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死亡形式及死亡个数,对各时间点细胞死亡个数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利用甲醇/氯仿提取MSCs代谢物,经后处理后利用9.4 T MRS离体检测提取物的氢质子波谱,定量计算各时间点主要代谢物浓度,各时间点细胞代谢物浓度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法.结果 MSCs在缺氧缓冲液中死亡的形式主要为坏死.所观察的各时间点细胞的死亡数分别为0 h(16±4)、6 h(658±61)、12 h(1 571±154)和24 h(2 816±178)个/万,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8.96,P<0.01).诱导干细胞死亡后6、12和24 h后,位于0.89 ppm的脂质峰代谢物浓度分别为(1.48±0.69)、(2.32±0.63)和(2.15±0.45) nmol/mg,较对照组浓度[(1.41±0.25) nmol/mg]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9.57,P<0.01).位于1.28 ppm的脂质峰代谢物浓度分别为(6.42±0.31)、(7.26±0.32)和(7.01±0.61) nmol/mg,较对照组浓度[(5.76±0.74) nmol/mg]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56,P<0.01).位于1.60 ppm的脂质峰代谢物浓度分别为(2.36±0.31)、(2.29±0.16)和(2.31±0.24) nmol/mg,较对照组浓度[(1.96±0.27)nmol/mg]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5,P<0.05).两两比较:诱导干细胞死亡12h时,位于0.89和1.28 ppm的脂质峰浓度较6h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诱导干细胞死亡24 h时,位于0.89 ppm的脂质峰代谢物浓度较12h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s死亡的波谱变化具有一定特征,脂质峰的改变可作为判断细胞死亡的代谢标识.

  • 胃癌新生血管靶向多功能探针在体MR和光学双模态成像的可行性

    作者:康晓伟;乔瑞瑞;梁树辉;吴开春;刘先平;印弘;高明远;魏光全

    目的 探讨胃癌新生血管靶向双模态分子探针在体MR和光学双模态成像的可行性.方法 将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与Cy5.5-CX1耦联合成双模态分子探针DPs,测定探针的水合粒径和Zeta电位.取12只雄性裸鼠,建立胃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将12只鼠利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只,分别通过尾静脉注射相同质量的DPs(实验组)和Fe3O4-Cy5.5(对照组).于注射前及注射后4、8、12、18、24 h行T2WI,测量肿瘤内信号强度,计算对比噪声比(CNR),并采用方差分析进行比较.选择2组肿瘤注射前及注射后(12 h)相同层面MR图像,计算信号降低百分比,并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鼠于注射药物后即刻及2、6、20、28、48 h行活体光学成像,观察体内的荧光分布.注射探针48 h后,处死各组实验鼠,分离皮下移植瘤及器官行离体荧光成像和病理检查.结果 常温下,Fe3O4-Cy5.5的平均水合粒径为(38.23±0.06)nm,平均Zeta电位为(0.29±0.16)mV;DPs的平均水合粒径为(39.49±0.16)nm,平均Zeta电位为(-4.15±0.79)mV.酶标仪检测偶联阳性率>90%.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肝、脾等网状吞噬系统MRI信号降低显著.实验组注射前及注射后4、8、12、18、24 h小鼠肿瘤的CNR分别为18.27±2.19、18.40±2.00、10.22±1.97、9.25±0.44、20.28±1.46和22.41±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49.55,P<0.01),在注射探针后8、12 h CNR较注射前明显降低;对照组上述时间小鼠肿瘤的CNR分别为13.52±1.05、11.38±1.28、13.03±1.38、12.89±1.20、12.06±0.81和13.58±1.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2.306,P>0.05).实验组肿瘤外围信号降低百分比为(33.0±2.7)%,中央带为(22.0±1.6)%;对照组外围信号降低百分比为(8.3±1.2)%,中央带为(3.8±0.9)%,2组肿瘤外围的信号降低均比中央层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872和6.678,P均<0.01).实验组在注射探针后2~48 h肿瘤的荧光强度明显高于背景,对照组肿瘤与背景荧光强度差别不明显.离体组织显示荧光主要分布在肿瘤和肺脏.病理示肿瘤新生血管主要分布于肿瘤周边区域.实验组肿瘤内散在蓝染颗粒,实验组肾脏与对照组肾脏、肿瘤未见蓝染铁颗粒显示.结论 DPs可选择性聚集于胃癌,可用于MR光学双模态成像技术进行检测.

  • 采用3.0T MR不同分析方法进行体外模型脂肪定量分析的价值

    作者:刘伟;邸强;赖云耀;洪楠;郝传玺

    目的 探讨采用3.0TMR不同分析方法进行体外模型脂肪定量分析的价值.方法 制作纯水、纯油和9个含油量(含油体积为10%~ 90%)的50 ml模型水脂模型.在3.0TMR成像系统上采用化学位移饱和成像[水选择性抑制成像(WS)、脂肪选择性抑制成像(FS)、矫正算法]和化学位移水脂分离成像[标准同反相位成像(IOP)、迭代小二乘法非对称采集水脂分离(IDEAL)梯度回波成像和六回波梯度回波成像]方法对模型扫描,得到各扫描方法的脂肪含量评估值.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各MR测量方法评估值与实际脂肪含量的差异,并采用Pearson方法分析两者的相关性.以实际脂肪含量为标准,采用Bland-Altman散点图得到每种成像方法测量值差值的95%可信区间的一致性界限,判定MR测量脂肪含量评估值与实际脂肪含量的一致性.结果 采用WS、IDEAL梯度回波成像和六回波梯度回波成像方法测得的脂肪含量评估值分别为(49.6±28.8)%、(46.0±28.4)%和(51.0±32.0)%,与实际脂肪含量(50%)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186、-2.218和2.713,P值分别为0.856、0.051和0.055);采用FS、矫正算法和IOP测得的脂肪含量评估值分别为(64.2±26.7)%、(58.9±31.9)%和(45.3±32.3)%,与实际脂肪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168、4.273和-6.441,P均<0.01).各MR成像方法脂肪定量评估值与实际脂肪含量间均具有高度相关性,r值分别为0.977(FS)、0.978(矫正算法)、0.982(WS)、0.998 (IOP)、0.993(IDEAL梯度回波成像)、0.999(六回波梯度回波成像),P均<0.01.Bland-Altman散点图得到的每种成像方法评估值与实际值差值的95%一致性区间为:WS(-14.7%~13.8%),FS(-3.6%~ 32.0%),矫正算法(-4.6%~ 22.5%),IOP(-9.4%~0.0%),IDEAL梯度回波序列(-15.9% ~ 7.8%),六回波梯度回波成像(-2.0% ~ 4.0%).六回波梯度回波成像评估值与实际脂肪含量相关性和一致性好.结论 在3.0TMR上对体外模型进行脂肪定量分析,化学位移水脂分离成像较化学位移饱和成像更能提供精确的脂肪定量结果.六回波梯度回波成像定量评估值接近实际脂肪含量.

  • 双能CT血管成像能谱纯化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对颅内动脉瘤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

    作者:杨斌;赵卫;刘博;王元玲;柯腾飞;马晓峰;李青青;杨亚英

    目的 探讨能谱纯化技术(SPS)联合正弦图确认的迭代重组(SAFIRE)技术对双能量CTA诊断颅内动脉瘤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经三维DSA及手术证实为颅内动脉瘤,且行脑CTA检查的80例患者.将患者按照CTA扫描方案分为常规组及试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均行头部增强双能量模式扫描,且均采用SPS技术.常规组扫描参数:管电压分别为80 kV和附加0.5 mm锡板滤过的140 kV(sn140 kV),管电流分别为300、150 mAs,原始数据行滤波反投影法(FBP)重组;试验组扫描参数:管电压分别为80 kV和sn140 kV,管电流分别为200、100 mAs,原始数据行SAFIRE重组.图像质量的评价,客观评价指标包括各部位(枕叶、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后动脉)平均CT值、背景噪声、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记录扫描辐射剂量.以DSA结果为金标准,计算试验组和常规组对颅内动脉瘤的检查符合率.常规组与试验组图像客观评价指标及辐射剂量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图像主观评分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非参数等级资料检验.结果 常规组枕叶、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后动脉的噪声分别为(5.34±1.22)、(39.94±15.96)、(39.94±15.96)和(23.17±5.51),试验组分别为(4.44±1.08)、(24.91±9.36)、(35.03±13.65)和(20.61±5.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08、3.742、2.788和2.563,P均<0.05);常规组上述部位SNR分别为6.37±1.56、3.48±0.92、3.21±0.91和4.02±0.99,试验组分别为7.66±1.74、4.70±1.40、3.88±0.81和4.59±0.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04、3.248、2.067和1.029,P均<0.05).2组上述部位平均CT值和CN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常规组与试验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86±0.07)和(4.67±0.2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43,P=0.621).常规组CTDIvol和ED分别为(20.61±1.07) mGy和(0.79±0.04) mSv,试验组分别为(13.59±1.27)mGy和(0.54±0.06) mS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039和15.813,P均<0.01).与三维DSA及手术结果比较,试验组均正确诊断,检出率为100.0%(29/29),常规组诊断符合率为96.0%(25/26).结论 SPS联合SAFIRE技术在双能量CTA诊断颅内动脉瘤中,能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降低辐射剂量,且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盘的MRI研究进展

    作者:宋富珍;程英升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IUGR)也称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是指胎儿的生长没有达到遗传学上可能达到的水平,临床上指胎儿的体重低于同孕龄胎儿平均体重的两个标准差.IUGR与死胎、新生儿死亡和围产期新生儿患病率增高及远期影响相关,是围产期主要并发症之一.导致IUGR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孕妇、胎儿和胎盘、脐带等因素密切相关,但多数能在胎盘及其附属物的病理变化上表现出来.目前较为普遍认同的发病机制是各种因素作用于胎盘,影响胎盘血供及物质交换,从而影响胎盘的功能及胎儿的生长发育.

    关键词:
  • 伴眩晕突发性耳聋患者内耳外淋巴液增强MRI特征

    作者:刘颖;曹代荣;方哲明;邢振;顾晰;陈曦

    目的 探讨伴眩晕突发性耳聋患者内耳外淋巴液增强MRI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确诊为伴眩晕的突发性耳聋的43例患者48只耳(38例单侧突发性耳聋,5例双侧突发性耳聋)作为突发性耳聋组,38只单侧突发性耳聋耳对侧无症状耳纯音电测听显示正常.搜集同期单侧耳鸣患者35例,对侧耳35只无耳部病史和不适症状,2次行纯音电测听检查均正常,作为对照组.对突发性耳聋组双侧耳86只、对照组无症状耳35只,共121只耳,行内耳外淋巴液增强MRI检查.采用鼓膜穿刺法向鼓室内注入Gd-DTPA稀释液0.4 ~ 0.5 ml后24 h行3.0T MRI检查.扫描结束后通过原始图像判断内耳外淋巴液增强MRI是否成功,然后计算突发性耳聋组患耳、对照组无症状耳、突发性耳聋组单侧发病患耳和对侧耳的耳蜗底转与相同层面的脑干信号强度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突发性耳聋组患耳与对照组无症状耳耳蜗底转与同层脑干信号强度比的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突发性耳聋组单侧发病患者患耳和对侧耳上述强度比的差异.结果 121只内耳外淋巴液增强MRI均获成功.12只(25%,12/48)突发性耳聋患耳见膜迷路积水.突发性耳聋组48只患耳的耳蜗底转与同层脑干信号强度比为2.062±0.907,对照组35只无症状耳的上述强度比为2.703±0.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3.619,P=O.001).突发性耳聋组38只单侧耳聋患耳信号强度比为1.941±0.860,对侧无症状耳为2.411±0.670,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3.270,P=0.002).结论 伴眩晕突发性耳聋患耳可见膜迷路积水,耳蜗底转外淋巴液增强信号低于无症状耳,提示突发性耳聋患者内耳的圆窗膜渗透性存在异常.

  • 小脑发育不良性神经节细胞瘤MRI表现及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郑丽丽;赵庆雪;王巍;张锋磊;曲亚罡;戴春来

    小脑发育不良性神经节细胞瘤(dysplastic gangliocytoma of cerebellum)是一种起源于小脑皮层的良性肿瘤,因其患病率低,国内外的文献报道较少,且多为病例报道,很多医师对此认识不足.笔者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的小脑发育不良性神经节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搜集2001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头部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并经手术证实的5例小脑发育不良性神经节细胞瘤患者,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32~49岁,平均(39±2)岁.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呕吐病史,1例伴间断抽搐发作1年,1例伴走路不稳2年,1例伴视物不清6周.

    关键词:
  • MRI诊断胎儿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三例

    作者:周立霞;李英;郜晓彬;耿左军;董素贞;朱铭

    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vein of Galen aneurysmal malformation,VGAM)是一种少见的发育性颅内血管畸形,占颅内动静脉动脉瘤样畸形的1%,胎儿期VGAM的患病率占全身血管畸形的30%[1].因其有潜在致死性,所以产前诊断很重要[2].目前应用较广的是胎儿超声检查,尤其是多普勒超声能探测到位于第三脑室后部VGAM的动脉及静脉血流.胎儿MRI能清楚地显示VGAM病变及其并发症[3],笔者通过回顾性分析3例胎儿VGAM的MRI图像,探讨胎儿MRI在VGAM诊断中的价值.

    关键词:
  • 咯血责任血管源于主动脉弓上壁的支气管动脉的解剖分析和栓塞治疗

    作者:揭冰;孙希文;史景云;虞栋;江森

    目前经血管内栓塞术是治疗大咯血和反复咯血的主要手段.咯血的主要出血源来自支气管动脉(bronchial artery,BA).正常BA起源于胸5~6水平的降主动脉;起源于此处以外的被称为迷走、异位或异常起源BA,患病率为8%~36%[1-5].迷走BA已有诸多报道,但起源于主动脉弓上壁的BA国内外罕见报道[2-6].迷走BA的漏栓可导致栓塞治疗的失败.为此,笔者报道12例咯血患者的BA起源于主动脉弓上壁的解剖情况和栓塞治疗,希望有助于对此点的认识.

    关键词:
  • 重视胎儿MRI的发展

    作者:郭万祐

    MRI以其无辐射、高组织信号对比、扫描范围大及不受扫描角度、胎体深度、羊水量、孕妇的体态和胎位的影响等优点,已成为胎儿产前不可或缺的重要影像检查方法,是超声产前检查的佳辅助方法.MRI在产科领域的应用可回溯到1983年,一开始其主要是对产妇产道、骨盆腔及胎盘进行评估[1-3].早期,胎儿MRI扫描时间较长,为了追求影像的清晰度与诊断的可靠性,避免胎动而造成伪影,临床上往往借助镇静剂以减少胎动[4].到了1994年,亚秒(sub-second)超快速MRI扫描技术(single-shot rapid acquisition sequence with refocused echo)发明之后[5],MRI在胎儿影像检查方面的应用发生了革命性的进展.亚秒的扫描方式“冻结”了胎动的瞬间,提供清晰且可靠的胎儿MR影像[6],从此,掀开了现代胎儿MRI发展的新篇章.

    关键词:
  • 克服难点,进一步发展胎儿MRI

    作者:朱铭;董素贞

    1983年Smith等[1]首次报道了胎儿MRI.但是,由于扫描时间过长,限制了胎儿MRI的发展.1996年国外出现采用快速扫描序列应用于胎儿临床MRI的报道[2],胎儿MRI在国外逐渐普及.在国内,20世纪90年代开始采用低场(0.35 T)设备进行胎儿MRI研究13],大约在2000年以后,武汉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分别将1.5 T MRI设备应用于胎儿临床检查,弥补了产前胎儿超声检查的不足.此后,国内胎儿MRI迅速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中国的国情对胎儿影像检查具有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压力,这也促进了胎儿MRI检查的普及.目前国内不仅有许多综合性大医院和儿童医院在开展胎儿MRI,很多原来不配备MR设备的妇产科医院、妇幼保健院,也纷纷添置设备,开展胎儿MRI检查项目,而且大有成为胎儿MRI检查主力军的趋势.

    关键词:
  • MRI在诊断胎儿肠梗阻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邵剑波;马慧静;郑楠楠;王芳;方磊;姚红莉;唐映波

    目的 探讨MRI在诊断胎儿肠梗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间经产前超声、产后手术和引产胎儿尸检病理结果证实为肠梗阻,且产前MRI资料完整的23个胎儿.MRI检查在超声检查后1~2 d内进行,扫描序列采用快速平衡稳态采集(FIESTA)序列、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同波(SSFSE)序列及扰相梯度回波序列(SPGR)T1WI,重点扫描胎儿腹部.将产前MRI、超声、经引产病理检查、产后影像检查及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3个胎儿肠梗阻中,MRI显示十二指肠闭锁4个胎儿,均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的“双泡征”;空回肠闭锁10个胎儿,表现为肠管扩张和T1WI呈高信号的细小结肠,其中扩张的末段回肠内有T1WI高信号胎粪影(5个胎儿);结肠闭锁1个胎儿;肠旋转不良1个胎儿,表现为“双泡征”和“漩涡征”;环状胰腺3个胎儿,表现为“双泡征”及“反括号状压迹”;胎粪性腹膜炎4个胎儿,表现为肠管扩张、腹水及假性囊肿(2个胎儿).结论 MRI利用羊水和胎粪在胃肠道中的信号特点与分布规律,可判定胎儿肠梗阻的梗阻水平及其梗阻远端肠管发育状况,弥补超声的不足,对胎儿产前诊断、胎儿外科、产时外科手术以及优生优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MRI对双胎异常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玉珍;尹秋凤;高煜;李芳珍;刘明;李玉华

    目的 分析MRI在胎儿异常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12年12月间产前超声检查提示异常的22例双胎患者的MRI.所有患者均进行MRI检查,扫描序列主要采用快速稳态进动采集(FIESTA)和快速反转恢复运动抑制(FIRM)序列.将MRI检查结果与产前超声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以引产或生后随访治疗的结果证实诊断.结果 22例双胎中,20例孕妇23个异常胎儿,2例双胎正常.中枢神经系统异常3例3个异常胎儿,无脑儿、脑膜脑膨出、侧脑室扩大各1个.脑膜脑膨出MRI示后枕部脑组织自缺损的颅板处突出,该例超声诊断为淋巴管囊肿.无脑儿与侧脑室扩大MRI诊断与超声一致.胸部异常5例5个异常胎儿,均为双胎之一左侧膈疝.超声诊断膈疝可能,MRI确定超声的诊断.腹部异常7例8个异常胎儿,1例2个胎儿肠腔均扩张,结肠直肠扩张1个,脐膨出5个.7例均与超声诊断一致.肢体异常1例异常胎儿2个,双胎均为四肢短小畸形.其他异常为4例5个异常胎儿,包括1例胸腹联体双胎,MRI见双胎各有1个心脏,共用肝脏,泌尿系统、胃、直肠相互独立;死胎1个,形态较正常胎儿小,皮肤水肿;无心无脑严重畸形2个.MRI表现正常2例,1例超声诊断羊水多,消化道异常可能,而MRI显示羊水偏多,胎儿各系统MRI表现正常;1例超声怀疑隐性脊柱裂,MRI未见异常,出生后随访证实MRI表现.结论 MRI作为胎儿产前超声检查的一种重要补充方法,可对病变多方位显示,可给临床诊断及治疗予以很大帮助.

  •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病胎儿的MRI表现

    作者:董素贞;朱铭;钟玉敏;张弘;潘慧红

    目的 探讨MRI对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RPKD)胎儿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3年12月间产前超声检查提示异常,然后行MR检查,并经引产后尸解或病理证实的ARPKD胎儿16例.MR扫描序列主要采用稳态自由进动(SSFP)序列、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TSE)序列和快速加权序列T1WI.将产前MRI、超声表现与引产后尸解或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6例ARPKD患儿均表现为双侧肾脏体积明显增大,SSTSE序列肾髓质弥漫性高信号小囊肿.11例合并羊水过少,11例合并双肺发育不良,6例合并肝纤维化.11例双肺发育不良和6例肝脏轻度纤维化超声均未提示,肾脏病变超声误诊1例,MRI诊断均正确.结论 MRI诊断胎儿ARPKD具有明显优势,不受羊水量的影响,能准确评价肾脏及肺异常.

中华放射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5 09
199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