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中华放射学杂志

中华放射学

中华放射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y 중화방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1201
  • 国内刊号: 11-214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郭启勇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小脑脂肪神经细胞瘤一例

    作者:孙吉林;陈英敏;何春年

    患者女,43岁,因头晕伴恶心、呕吐6 d,加重3 d,于2010年1月5日入院。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MRI表现:小脑蚓部可见一类圆形占位性病变,并突入第四脑室,T1 WI呈等低混杂信号(图1), T2 WI呈等高混杂信号,病灶周围无水肿(图2),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大小约2.5 cm ×3.0 cm ×3.5 cm,其内可见小囊状低信号(图3)。

  • 亚历山大病一例

    作者:王伟;曹尚超;刘国红

    患儿女,9岁,因进行性双下肢无力、活动障碍5年于2013年6月10日就诊。患儿出生时足月,顺产;1岁时可正常行走;1.5岁开始说话,智力水平正常;4.5岁逐渐出现走路不稳,脚尖着地,不自主摔倒;7岁出现直立困难,就诊时直立不能。
      头颅MR检查:脑桥、中脑、两侧大脑脚、丘脑、基底节区及侧脑室周围出现对称性条片状稍短 T1、稍短 T2信号(图1~3);两侧额叶、枕叶对称性大片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图2,3),延伸至皮层下区;两侧额叶不规则形囊状长T1、长T2信号(图4),边界清晰;脑室、脑池系统扩大。 MRI诊断:脑干、丘脑及基底节区异常信号,两侧额叶、枕叶广泛脱髓鞘改变,两侧额叶囊性变,符合亚历山大病脑改变。 DNA检查:神经胶质酸性蛋白(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基因第1外显子存在c.235C>T(p.R79C)替换。

  •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脑镜像同伦功能连接的 MRI 初步研究

    作者:周福庆;龚洪翰;吴麟;姜建;庄莹;李芳君;徐仁伵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rs-fMRI )基于体素-镜像同伦连接( VMHC )方法,分析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ALS)患者左右脑之间的同伦功能连接改变,及其与胼胝体微结构、临床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ALS患者( ALS组)和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各20例,使用3.0 T MR分别采集rs-fMRI 及DTI数据。使用rs-fMRI数据处理助手( DPARSF)基于Matlab2009a平台进行数据预处理,然后采用rs-fMRI数据分析工具包( REST )中VMHC方法分析数据,比较并计算出2组VMHC相关系数改变的脑区。以VMHC差异脑区作为种子点,提取平均时间序列后进行全脑功能连接并比较2组间差异。后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ALS组差异脑区VMHC值和胼胝体各向异性分数( FA)值、临床参数如肌萎缩侧索硬化功能等级量表( ALSFRS-r)、病程、疾病预后比值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LS组中央前回、中央后回、顶下小叶、楔状叶/楔前叶和前扣带回存在VMHC显著下降[P<0.05,错误发现率(FDR)校正],辅助运动区、额上回和枕中回存在VMHC显著升高(P<0.05, FDR校正)。以VMHC改变脑区为种子点进一步的功能连接分析,证实患者组存在双侧运动区、额、颞、枕叶等多个区域功能连接下降和功能连接增强改变( P<0.05,AlphaSim 校正,簇≥228体素)。ALS患者双侧扣带前回VMHC值(0.767±0.043)和胼胝体Ⅰ区FA值(0.360±0.105)、中央前回VMHC值(0.311±0.108)和胼胝体Ⅲ区的 FA值(0.394±0.016)分别呈正相关(r =0.513, P =0.021;r=0.530, P=0.016);双侧中央前回VMHC值(0.311±0.108)和ALSFRS-r值(35.4±2.5)之间呈正相关( r=0.447, P=0.048)。其他存在显著改变的VMHC区域相关系数值与胼胝体FA值、ALSFRS-r、病程及疾病预后比值之间无相关性( P值均>0.05)。结论 ALS患者存在感觉运动区、默认网络区、额上回和枕中回镜像同伦连接异常改变;且镜像同伦功能连接的下降与胼胝体微结构完整性及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 运用 MR 血管成像及灌注加权成像评价烟雾病责任血管、术后重建血管及手术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

    作者:王斌;朱凤萍;周茜;何光武;朱勇;姚振威;毛颖

    目的:探讨MRA评价烟雾病责任血管及术后重建血管价值,以及灌注加权成像(PWI)评价血管重建术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价值。方法搜集经DSA证实并行单侧血管重建术的24例烟雾病患者,均在术前及术后行MRA及PWI检查,其中9例患者术后行DSA检查。由3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对MRA图像与DSA图像进行比较。测量患者手术侧及对侧大脑中动脉(MCA)分布区、小脑对照区的灌注参数,包括脑血流量( CBF)、脑血容量( CBV)、平均通过时间( MTT)及延迟时间( DT),计算术侧MCA分布区/对侧MCA分布区及术侧MCA分布区/小脑对照区的灌注参数相对比值( rCBF、rCBV、rMTT及rDT值)。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手术前后正态分布的PWI灌注参数相对值的差异。结果 MRA在显示颈内动脉及其大分支血管狭窄、烟雾血管及重建血管方面与DSA相仿,DSA显示侧支血管优于MRA,MRA原始图像可以提供颅脑解剖及病变信息。烟雾病患者术后手术侧MCA分布区与对侧镜像区的rCBF(1.30±0.27)及rCBV(1.26±0.21)明显高于术前rCBF(0.73±0.15)及 rCBV(0.98±0.12)(t 值分别为-7.91、-6.64,P 值均<0.05);rMTT (1.06±0.20)及rDT(1.07±0.18)明显低于术前rMTT(1.53±0.34)及rDT(1.40±0.26)(t值分别为5.62、5.40,P值均<0.05)。术后手术侧MCA分布区与小脑对照区的rCBF(1.93±0.34)及rCBV (2.25±0.35)明显高于术前的rCBF(0.88±0.18)及rCBV(1.16±0.22)(t值分别为-3.04、-3.06, P值均<0.05);术后rMTT(1.13±0.29)及rDT(1.29±0.12)明显低于术前的rMTT(1.88±0.19)及rDT(3.29±0.47)(t值分别为4.01、4.72,P值均<0.05)。结论 MRA可以作为一种评估烟雾病责任血管及术后重建血管的安全可靠方法。 PWI能检测烟雾病患者脑缺血部位及程度,可作为血管重建术的疗效评价的重要方法。

  • 经皮胆道支架联合125 I粒子腔内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初步研究

    作者:王勇;刘会春;李宗狂;周磊;金浩;鲁贻民;许文青

    目的:初步研究经皮胆道支架联合125 I粒子腔内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或不愿行手术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32例,施行经皮胆道支架联合125 I粒子植入术,初步分析其临床效果。患者术前行生化常规、血常规、肿瘤标志物、凝血功能、肝胆胰脾彩色超声、CT及MR胆胰管成像( MRCP)等检查,明确患者一般情况、肿瘤大小、范围及梗阻部位。先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经肝胆管引流( PTCD),1周后在DSA下施行经皮胆道支架植入。根据术中造影显示支架的即刻扩张情况,选择同时或分期行125 I粒子植入术。粒子植入后1周、1个月、3个月行生化常规检查及DSA下胆管造影,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方法比较术前与术后肝功能指标水平变化情况;同时观察125 I粒子有无移位、脱落及支架通.情况。术后3个月经CT测量肿瘤体积。肿瘤体积术前与术后变化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32例患者经治疗后一般身体状况明显改善,黄疸消退明显。术后1周,血清总胆红素水平(TBIL)由术前(302±169)μmol/L降至(108±50)μmol/L,血清直接胆红素水平(DBIL)由术前(250±160)μmol/L降至(85±4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值分别为76.32、58.23,P 值均<0.01)。术后3个月,肿瘤大径由术前(3.78±1.14)cm降为(3.14±1.28)cm,肿瘤小径由(2.80±0.88)cm降为(1.93±1.00)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11、6.73,P值均<0.05)。 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得出术后平均生存时间(9.9±0.7)个月。结论经皮胆道支架联合125 I粒子植入术在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支架通.时间及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面近期疗效确切,具有安全、简便、创伤小、无绝对禁忌证及可反复应用等优点。

  • Wingspan 支架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严重粥样硬化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蔡栋阳;王子亮;李天晓;贺迎坤;许斌;薛绛宇;吴立恒;朱良付;白卫星

    目的:评价Wingspan支架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严重粥样硬化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行大脑中动脉Wingspan支架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有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病变相关的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症状,并且术前均经DSA证实血管狭窄程度为70%~99%。记录围手术期(30 d内)及临床随访中患者卒中、死亡、TIA情况,术后6个月进行影像随访( DSA或CTA),记录血管再狭窄情况。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不同临床及病变特点患者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差异。结果102例中,100例(98.0%)成功实施支架植入术,狭窄率由术前的(81.0±8.4)%改善到术后即刻的(15.3±6.7)%。围手术期8例(7.8%,8/102)发生脑血管相关不良事件,包括卒中或死亡7例,TIA 1例。82例患者临床随访(29±15)个月,再发缺血性事件9例,包括同侧缺血性卒中4例(均为小卒中),同侧性TIA 3例,非同侧性卒中2例。55例患者影像随访(11±9)个月,8例(14.3%)出现ISR,其中3例为症状性再狭窄。年龄≤49岁的患者较年龄>49岁者 ISR 发生率高,分别为25.0%(7/28)和3.7%(1/27),病变长度>7.5 mm 的患者较病变长度≤7.5 mm 的患者 ISR 发生率高,分别为25.0%(7/28)和3.7%(1/2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狭窄Wingspan支架植入术围手术期卒中或病死率较低,对缺血性卒中的中远期预防效果肯定。

  • 单方向背景抑制 MR 扩散加权成像与三维短时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成像增强扫描显示臂丛神经的对比研究

    作者:徐正道;张同华;陈建新;胡翼江;蔡惠芳;王兆平;杨伟

    目的:比较单方向背景抑制扩散加权成像( DWIBS)与三维短时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成像(3D STIR SPACE)增强扫描2种方法显示臂丛神经的优势及不足。方法20名正常志愿者行臂丛神经单方向DWIBS与3D STIR SPACE增强扫描,原始图像经冠状面MIP重组,所得图像质量分别从臂丛神经各部分显示情况及背景抑制情况( I~IV分评分法)2方面进行评价。双侧臂丛神经锁骨上部分(脊神经C5~T1)20名受试者双侧共计200支,锁骨下部分20名受试者双侧共计40支。2种成像方法对臂丛神经的显示情况进行配对资料χ2检验;对背景抑制情况评分结果采用非参数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单方向DWIBS与3D STIR SPACE增强扫描2种方法中,双侧臂丛神经锁骨上部分(C5~T1)、锁骨下部分的显示率分别是84%(167/200)、33%(13/40)与99%(198/200)、95%(38/40),2种方法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8.18、31.15,P值均<0.01);单方向DWIBS扫描背景抑制评分Ⅰ~Ⅳ分的分别为0、0、4、16名,3D STIR SPACE增强扫描背景抑制评分Ⅰ~Ⅳ分的分别为15、4、1、0名,2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96,P<0.01),3D STIR SPACE增强扫描背景抑制评分明显优于单方向DWIBS。结论3D STIR SPACE增强扫描较单方向DWIBS可获得更好的臂丛神经图像质量,能显示臂丛神经全部走行。

  •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 CT 和 MRI 表现

    作者:何涌;田丽;陈应明;曾阳东;唐艳云;杨积昌;江波

    目的:探讨CT、MRI对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DFSP)的诊断价值。方法16例经病理证实为DFSP的患者,对其CT以及MRI图像进行分析,总结DFSP的影像特点。16例中,女10例、男6例,肿块超过1年的15例、超过5年的11例,有复发病史的9例。结果肿块在CT上密度较实,增强扫描强化不均匀;T1 WI信号稍低,T2 WI信号稍高,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强化不均匀。肿块直径<5 cm的3例、直径>5 cm的13例,肿块与邻近肌肉分界清楚的15例、外形有“悬吊征”7例、边缘部有“子结节外突征”10例,肿块内有“多结节征”12例,肿块基底部向周围脂肪层内形成“树根状”生长征象的8例。结论 DFSP在CT和MRI上有其表现特点,依据这些特点可以对其做出较准确的诊断。

  • 多层 CT 对成人非外伤性急腹症病因的诊断价值

    作者:纪建松;卢陈英;杨宏远;王祖飞;肖扬锐;惠俊国

    目的:探讨MSCT在成人非外伤性急腹症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32例经临床治疗或手术病理确诊的成人非外伤性急腹症患者资料。664例仅行CT平扫,968例行CT平扫及CT增强扫描检查。观察急腹症的MSCT表现,计算CT诊断准确率,并分析漏诊、误诊原因。结果1632例患者中,MSCT诊断正确1580例,诊断正确率达96.8%,误诊或漏诊52例,占3.2%。急腹症病因 CT 诊断正确率分别为泌尿系统结石100.0%(293/293)、阑尾炎99.3%(278/280)、肿瘤98.3%(227/231)、胆石症和胆囊炎96.4%(213/221)、急性胰腺炎95.8%(159/166)、肠粘连92.6%(100/108)、胃肠道穿孔97.9%(92/94)、腹内外疝95.2%(59/62)、肠套叠95.4%(42/44)、胃肠扭转91.7%(33/36)、肠道异物95.6%(22/23)、异位妊娠92.3%(12/13)、血管性疾病100.0%(16/16)、炎性肠病77.8%(7/9)、其他疾病75.0%(27/36)。漏诊的主要原因为疾病早期形态改变不明显,误诊的主要原因为MSCT征象不典型。结论多层螺旋CT对成人非外伤性急腹症及其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欢迎参加《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部2014年举办的学术活动

    作者:本刊编辑部

    关键词: 放射学
  • 自动管电压选择联合正弦图确定迭代重组技术对双源 CT 腹部增强扫描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

    作者:张芮;高剑波;刘杰;吕培杰;胡丽丽;侯平

    目的:探讨双源CT自动管电压选择技术联合正弦图确定迭代重组( SAFIRE)技术,在双期腹部增强CT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3月1日至4月10日70例行双源CT腹部扫描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动脉期和静脉期腹部增强扫描。3月1日至20日扫描的35例患者为实验组,3月21日至4月10日扫描的35例患者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自动管电压选择技术,并分别采用滤波反投影法( FBP)和SAFIRE技术重组获得方案A和方案B图像;对照组采用常规120 kVp扫描模式,使用FBP技术进行重组,获得方案C图像。对方案A、B、C的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并采用秩和检验进行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动脉期和静脉期3种重组后图像的噪声及各部位信噪比( SNR)和对比噪声比( CNR);采用t检验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辐射剂量。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3.9±0.4)和(4.9±0.4) 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2.315,P=0.021),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了20.41%。方案A、B、C图像的动脉期评分分别(3.65±0.08)、(4.41±0.10)和(3.79±0.10)分,静脉期分别为(3.57±0.08)、(4.41±0.10)和(3.95±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值分别为27.587和27.436, P 值均<0.01)。方案 A、B、C 图像的动脉期图像噪声分别为(11.96±0.33)、(8.45±0.26)和(10.38±0.26)HU,静脉期分别为(12.79±0.39)、(9.14±0.36)和(11.13±0.18)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9.235和29.846,P值均<0.01)。与方案A和C双期图像相比,方案B图像的SNR值和CNR值均较高;而方案A和C的SNR和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结论与常规腹部增强CT扫描相比,应用自动管电压选择技术联合SAFIRE重组技术可以显著降低腹部增强扫描的辐射剂量,并得到较好的图像质量。

  • 干燥综合征的腮腺 MRI 表现

    作者:丁长伟;郭启勇;邢晓菲;郭韵;崔华东

    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 SS)的腮腺MRI表现特点。方法收集因口干于本院就诊的27例患者,根据SS国际分类诊断标准,分为SS组(21例)和非SS组(6例)。另外选取1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常规腮腺MRI检查和双侧腮腺导管MR成像( MRS)。观察T1 WI和T2 WI上信号强度的标准差,并进行脂肪信号分级和腮腺导管扩张程度分级。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评价常规MRI、MRS及二者联合应用对SS的诊断效能。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受试者腮腺信号强度标准差的差异,采用配对四格表χ2检验比较常规MRI和MRS诊断SS的差异,采用一致性检验比较SS组2种分级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对照组和非SS组受试者腮腺常规MRI信号均匀;SS组患者均为双侧腮腺病变,表现为腮腺信号不均匀,T1 WI和T2 WI上均见多发弥漫分布的高信号,在抑脂T2 WI上呈低信号;42个腮腺的脂肪信号分级,0级2个、1级10个、2级10个、3级6个、4级14个。 MRS上对照组和非SS组受试者均未见腮腺末梢导管扩张;SS组患者均为双侧腮腺病变,表现为弥漫性腮腺末梢导管扩张;42个腮腺的腮腺导管扩张程度分级,0级12个、1级8个、2级10个、3级5个、4级7个。 SS组、非SS组和对照组腮腺T1 WI 信号强度的标准差分别为124.1±30.0、81.8±27.6和86.3±35.0,T2 WI信号强度的标准差分别为115.1±35.2、69.8±23.5和80.1±31.4, SS组信号强度的标准差均高于非SS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值分别为13.780和13.301, P值均<0.01);而非SS组和对照组腮腺信号强度标准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例SS患者的42个腮腺中,常规MRI和MRS分别检出病变腮腺40和30个,均无假阳性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4,P=0.013),而2种方法联合应用检出了全部42个病变腺体。脂肪信号分级和腮腺导管扩张程度分级方法诊断SS组患者病变腮腺的一致性较差(Kappa=0.12,P=0.092)。结论 SS患者腮腺常规MRI的弥漫性脂肪沉积和MRS的弥漫性末梢导管扩张均为特征性表现。常规MRI作为SS的首选检查手段,联合应用MRS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 三例婴幼儿木村病MRI表现

    作者:王琪;郭万亮;盛茂

    木村病(Kimura disease,KD)又称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是一种少见的以淋巴结、软组织和唾液腺损害为主的慢性炎性肉芽肿,病因不明,多发生于头颈部皮下软组织,主要累及大的涎腺区,部分病例切除局部易复发[1]。随着对该病的逐步认识,国内外报道逐渐增多,但有关影像方面的报道依然很少,尤其对于婴幼儿木村病的影像表现。笔者搜集本院住院的经病理证实的3例婴幼儿木村病的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对其MRI改变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采用MR高分辨同反相位成像诊断少脂型肝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一例

    作者:王朝君;姚旬;杨正汉

    腹部脏器的多种肿瘤中可含有脂质成分,但不同肿瘤的含脂类型差别较大,如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 HCC)及肝细胞腺瘤通常为脂肪变性;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angiomyolipoma ,AML)则含有不同量的成熟脂肪组织。因此,确定病灶内的含脂类型对于肿瘤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MR化学位移成像( chemical shift imaging ,CSI)也称同反相位成像技术,对于组织中少量脂质的探测敏感,合理应用CSI技术能准确区分病灶内少量脂质的类型,有助于肿瘤病变的定性诊断[1-2]。笔者采用高分辨率CSI技术诊断少脂型肝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 , EAML)一例,报道如下。

  • 胃肠道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CT表现

    作者:陈铟铟;孙玲玲;戴颖钰;马新星;李勇刚;郭亮

    原发于胃肠道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以B细胞淋巴瘤多见,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PTCL)罕见,占全部胃肠道淋巴瘤的4%~6%[1]。 PTCL临床进程凶险,对化疗反应差,5年生存率仅为10%~45%[1-2]。而国内缺乏对胃肠道PTCL影像表现的报道。笔者搜集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PTCL共12例,探讨其CT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 原发性肝腺鳞癌的影像表现

    作者:韩耀启;黄仲奎;龙莉玲;李理;党裔武

    腺鳞癌( adeno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SC)是一种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肺、胃、结肠、胆囊、胰腺、膀胱及子宫等部位,发生于肝脏的ASC多为转移性肿瘤,原发于肝脏的ASC罕见[1-4]。因此,对本病的影像表现认识有限,诊断困难。笔者回顾性分析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脏ASC患者术前及术后影像资料,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

  • 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并发心包填塞的急救处理

    作者:魏宁;徐浩;祖茂衡;顾玉明;张庆桥;王文亮;肖晋昌;王洵

    近年来,治疗布加综合征( Budd-Chiari syndrome , BCS )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应用球囊扩张和金属支架置入等介入技术开通阻塞的肝静脉和下腔静脉[1-3]。术前运用彩色超声、CT、MRI及DSA等影像技术能够对下腔静脉阻塞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但穿刺开通阻塞部位时仍属于“盲视”操作,如导管误入心包可导致心包填塞等急重并发症,需紧急给予处理,如果处置不当可危及患者生命。笔者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12年8月介入治疗并发心包填塞的8例布加综合征下腔静脉阻塞患者,经介入术中(7例)或术后(1例)急诊置管引流处理,均达到痊愈。现将急诊治疗经过具体总结如下。

  • 侧位定位像在胸部CT检查中降低辐射剂量的价值

    作者:张伟;龚建平;蔡武;乔方;窦欣

    目前,胸部低剂量CT扫描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方法有降低管电压、降低管电流和自动曝光技术等[1-4],虽然这些方法都能降低辐射剂量,但是增加了图像的噪声。减少扫描长度是降低辐射剂量的有效方法,但不会影响图像噪声。本研究旨在通过胸部侧位定位像准确定位肺底的位置,从而减少扫描长度,探讨其在胸部CT 检查中降低辐射剂量的作用。

  • 无限潜能魅力彰显--分子影像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申宝忠

    2001年Weissleder 和Mahmood 教授[1]提出了分子影像学的概念,10余年间,分子影像学迅速发展,尽显其魅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材料化学以及影像学的不断进步和多学科的交叉,分子影像学正在从概念走向实践,从单纯的基础研究走向临床前及临床转化研究。分子影像学为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等基础医学成果过渡到临床应用搭建了桥梁,使复杂抽象的分子事件直观、可视化,使静止孤立的研究动态、系统化,并期待可以实现在分子水平诊断和治疗临床重大疾病(如肿瘤、心血管、中枢神经、内分泌等系统疾病)[2-5]。笔者对近年来分子成像研究的热点、难点及技术瓶颈等问题进行梳理和归纳,并对今后的学科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 甲氨蝶呤诱发儿童急性脑病的 MRI 及临床表现特征分析

    作者:李航;彭芸;段晓岷;漆佩静;段彦龙

    目的:分析甲氨蝶呤( MTX)所致儿童急性脑病MRI及临床表现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临床确诊的MTX急性脑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总结MRI表现特点,包括病灶位置、信号特征及MRI随访变化。结果13例患儿中,全身抽搐2例。言语不利5例,其中合并单侧偏瘫4例,合并右侧面瘫1例。单侧肢体无力5例。左侧偏瘫1例。10例病灶位于半卵圆中心和(或)脑室旁白质,表现为非对称性边界清楚DWI高信号, ADC图低信号。1例为双额、顶、枕皮层及皮层下片状长T2信号,DWI少许高信号。 MRI复查10例DWI异常信号全部吸收,8例于原DWI异常信号部位出现FLAIR高信号,5例范围较前减小,1例范围增大,2例范围无明显变化。1例额、顶、枕皮层及皮层下长T2信号范围减小,DWI异常信号消失。结论甲氨蝶呤所致急性脑病以卒中样发作为典型临床表现。 DWI是诊断本病敏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深部白质非对称性DWI异常信号为特征性改变。 MTX所致细胞毒性水肿为短暂且可逆过程。

  • 儿童颅内毛细胞黏液样星形细胞瘤的 MRI表现

    作者:李美蓉;张忠阳;李玉华;李惠民;吴主强

    目的:探讨儿童毛细胞黏液样星形细胞瘤( PMA )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至2013年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PMA的MRI表现。男3例、女4例;年龄10~32个月,中位年龄21个月。结果肿瘤病灶边界清楚,6例位于下丘脑-视交叉-第三脑室区域,2例累及双侧颞叶,1例合并神经纤维瘤病-Ⅰ型( NF-Ⅰ);1例位于基底节区。实性肿块4例,实性伴囊变3例。T1 WI中,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FLAIR)检查6例,5例呈低信号,1例呈等信号;FSE序列1例,呈低信号。 T2 WI中,FLAIR序列检查3例,1例呈高信号,2例呈等信号;FSE序列5例,4例呈高信号,1例呈等信号。 DWI 6例,4例呈低信号,1例呈等信号,1例呈等低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4例均匀强化,3例不均匀强化,1例边缘强化,2例瘤内见不规则低信号区。2例脑脊液播散,1例瘤周轻度水肿,4例脑积水。 MRS检查2例,胆碱(Cho)/肌酸(Cr)升高,N-乙酰天冬氨酶(NAA)/Cr降低。结论PMA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好发于3岁以下婴幼儿;下丘脑-视交叉-第三脑室区常见,强化方式多样,肿瘤内出血和周围水肿少见,脑脊液播散较常见。

  • MR动态增强定量成像技术研究与应用征文通知

    作者:本刊编辑部

    MR动态增强定量成像作为一种结合形态学与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新型MR成像技术,通过观察和动态评估组织和病变的血供情况,可进行肿瘤良恶性评估及分期、肿瘤化疗药物和抗血管生成药物临床疗效评估及心脑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为了促进医学影像工作者对MR动态增强定量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拓展和提升其临床和科研价值,《中华放射学杂志》将举办2014年MR动态增强定量成像技术研究与应用征文活动。

  • 肿瘤CD44受体靶向性超顺磁性氧化铁-透明质酸分子探针的构建及体外靶向作用

    作者:杨蕊梦;李楠楠;张黎明;王黎;傅超萍;黄丹萍;魏新华;赖丽莎;江新青

    目的:探讨超顺磁性氧化铁-透明质酸( SPIO-HA) MR分子探针的构建方法和理化性状,及其对肿瘤CD44受体高表达肿瘤细胞的体外靶向作用。方法利用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经典共沉淀法合成的超顺磁性氧化铁( SPIO)进行修饰,制成SPIO-NH2。同时制备低分子量透明质酸( HA),与SPIO-NH2反应,制成SPIO-HA。以未修饰的SPIO为对照组,SPIO-HA为实验组,测量粒径、Zeta电位值及SPIO-HA表面HA的含量,并应用3.0 T MR扫描仪对铁浓度分别为0.09、0.18、0.27、0.36和0.45 mmol/L的上述2组溶液进行T2弛豫率测量。评价SPIO-HA的安全性,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人肝癌HepG2细胞表面CD44受体表达情况,采用普鲁士蓝染色观察SPIO-HA纳米颗粒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靶向作用,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 FITC)对2组纳米微粒进行标记,经荧光成像和流式细胞术观察HepG2细胞对FITC-SPIO-HA及FITC-SPIO纳米颗粒吸收情况。行MRI体外观察2组MR分子探针与HepG2细胞孵育后T2值的差异,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空白对照组、SPIO-HA组及SPIO组T2信号值的差异。结果成功构建肿瘤CD44受体靶向性SPIO-HA MR分子探针。 SPIO-HA及SPIO粒径分别为18.2和22.4 nm,水合粒径分别为91.1和103.2 nm,Zeta电位分别为(-45.00±0.86)和(-18.50±0.73) mV。 SPIO-HA 表面HA 的质量分数为24%。 SPIO 和SPIO-NH2-HA的弛豫率分别为0.191×106和0.212×106 M-1· s-1。即使Fe浓度>100μg/ml,SPIO及SPIO-HA与2种细胞( HepG2及HL7702细胞)孵育后,其细胞存活率均保持在80%以上;免疫荧光法检测HepG2人肝癌细胞有较强的CD44受体阳性染色。经普鲁士蓝染色后,SPIO-HA组HepG2细胞内可见大量蓝染颗粒。 SPIO组细胞内未见明确蓝染颗粒。2组FITC标记的纳米微粒分别与HepG2细胞孵育后,SPIO-HA-FITC组HepG2细胞内及细胞膜上均可见绿色荧光, SPIO-FITC组未见明确荧光染色。体外MR成像,空白对照组、SPIO组和SPIO-HA组T2值分别为(115.20±0.36)、(115.07±0.81)和(21.67±0.21)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703.339,P<0.01)。结论利用HA构建的MR分子探针SPIO-HA,理化性质优良,对人肝癌细胞HepG2具有较好的靶向性。

  • 胃癌新生血管靶向性双模态分子探针的制备与表征

    作者:康晓伟;乔瑞瑞;梁树辉;吴开春;刘先平;印弘;高明远;魏光全

    目的:构建靶向胃癌新生血管的特异性MR光学双模态分子探针,并初步研究其物理特征、体外细胞毒性及不同脉冲序列的磁化效应。方法将荧光标记的胃癌新生血管靶向性环肽GX1-Cy5.5与表面功能化的磁性纳米颗粒按照不同摩尔质量(1∶100、1∶500)共价耦合,获得双模态探针DPs100(简称DPs)和DPs500,测定其水合粒径和Zeta电位,并估算偶联结合率。采用二苯基四氮唑溴盐比色( MTT)法测定DPs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和胃癌细胞BGC823活性率的影响。配置不同浓度DPs溶液行MR扫描,观察在不同扫描序列下的相对信号强度(ΔSI )。不同浓度(0.00、1.25、2.50、15.00、50.00、100.00和150.00μg/ml) DPs处理HUVECs和BGC-823后测得的A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FSE、快速扰相梯度回波( FSPGR )和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 SSFSE )序列间ΔSI的比较采用配对资料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结果靶向胃癌新生血管双模态探针构建成功。氧化铁颗粒、DPs100和 DPs500的平均水合粒径分别为(35.23±0.07)、(39.49±0.16)和(40.43±1.70)nm;平均Zeta电位分别为(0.31±0.20)、(-4.15±0.79)和(-10.51±2.37) mV。 DPs100和DPs500探针的多肽偶联率分别为92%和94%。不同浓度DPs对HUVECs细胞的A值分别为0.76±0.04、0.80±0.03、0.79±0.05、0.75±0.06、0.74±0.05、0.77±0.01和0.71±0.04,对BGC823细胞的A值分别为0.38±0.04、0.43±0.04、0.41±0.03、0.43±0.07、0.44±0.04、0.41±0.07和0.40±0.0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0.94、0.51,P值均>0.05)。 T1WI信号强度随DPs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FSPGR T1WI相对信号强度大于FSE T1WI(Z=-3.294,P<0.05);T2WI信号强度随DPs浓度的增大逐渐增加,当DPs>10μg/ml时,FSE T2 WI与SSFSE T2倡WI相对信号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7.110,P>0.05);当DPs≤10μg/ml时,SSFSE T2倡WI较FSE T2WI信号降低更明显( Z=-2.023,P<0.05)。结论双模态分子探针DPs具有很好的稳定性,SSFSE T倡2 WI序列为检测探针敏感序列。

  • 采用靶向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分子探针行体外乳腺癌细胞株 MRI 的可行性

    作者:朱媛;王瑞峰;尚进;邓蕾;于楠;樊钢练;郭佑民;段小艺

    目的探讨特异靶向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七肽分子LTVSPYW偶联超顺磁性氧化铁( SPIO)纳米颗粒分子探针的构建方法及其表征,以及对体外乳腺癌细胞行靶向MR成像的可行性。方法(1)通过共沉淀法合成表面包被聚乳酸的 SPIO ( PS );将 PS 与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七肽分子LTVSPWY(FITC-LTVSPWY)偶联构建分子靶向探针(FITC-LTVSPWY-PS),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分别测量PS和FITC-LTVSPWY-PS粒径大小,动态光散射仪检测其粒径分布及表面电位,3.0 T MRI检测弛豫率。(2)制备高表达HER2的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爬片,与FITC-LTVSPWY-PS进行孵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与探针的结合情况,并行普鲁士蓝染色验证。(3)将合成的2种探针分别与HER2高表达的MCF-7细胞及HER2阴性的MDA-MB-231细胞孵育,消化离心后置入1.5 ml Eppendorf管。 FITC-LTVSPWY-PS与MCF-7孵育作为实验组,PS与MCF-7孵育作为对照组,不添加探针的MCF-7细胞为空白组,每种处理设立3管,采用3.0 T MR扫描1次,采集T2 WI序列图像,观察各组细胞MR信号并测出T2信号值,检测分子探针的靶向增强作用。各组间T2信号值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结果分子靶向探针构建成功,电子透射显微镜测得PS纳米粒子的核心粒径大小为(13.9±1.6) nm,动态光散射仪测得PS的表面粒径为(122.0±5.5) nm。 FITC-LTVSPWY-PS探针的表面电位与弛豫率分别为(-30.7±2.2) mV和70.7 m· M-1· s-1,PS的表面电位与弛豫率分别为(28.1±2.8) mV和72.1 m· M-1· s-1。25μg/ml FITC-LTVSPWY-PS与MCF-7细胞孵育1 h后体外细胞MRI显示,实验组呈短T2低信号,对照组与空白细胞组呈等信号。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T2信号值分别为(61.8±5.7)、(101.6±2.5)和(103.5±1.9)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55.698,P<0.05)。结论针对HER2与聚乳酸修饰的SPIO耦联后获得的MR靶向探针具有良好的物理学表征与磁学特性,可与HER2阳性细胞特异性结合,满足靶向成像的基本要求。

  • 本刊启用新的门户网站网址

    作者:本刊编辑部

    关键词: 门户网站
中华放射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5 09
199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