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中华放射学杂志

中华放射学

中华放射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y 중화방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1201
  • 国内刊号: 11-214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郭启勇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致死性侏儒一例

    作者:陈庆森;胡善时;徐德永

    患儿女,头大、面小、前额突、鼻塌、胸廓窄、腹膨隆、手指短粗分离,生后25 min死亡。母,32岁,分娩史2次,流产史1次,孕36周临产入院,4 h后行胎头吸引助产分娩。父健康,36岁。家族无遗传病史,非近亲结婚。双亲及姐姐表型正常,染色体分析为正常的46,XX核形。其母妊娠期无用药史。死婴X线表现:脑颅大,面颅小,顶骨重叠;胸廓狭窄,肋骨短小且前后端呈扁平状;四肢长骨明显粗短且弯曲,呈电话受话器状,干骺端不规则膨大,呈杯口状,以肱骨及股骨较典型;胸椎呈“U”形、腰椎呈“H”形,椎间隙增宽;手足短骨粗短,略呈方形;髂骨小而方,耻、坐骨短而宽(图 1~3)。 讨论致死性侏儒又称致死性软骨发育异常,是1种罕见的短肢畸形。自Maroteaux(1967)首次报告以来,本病已成为具有明确临床、放射学和病理学特征的疾病,发病率为(4~5)/100万[1]。男女均可发病,性别无显著性差异[2]。病儿常为死胎,或生后短时间内死亡,原因多为胸廓狭窄引起的呼吸窘迫[3]。本例仅存活25 min,文献报告1例存活156 d[2]。本病多散发,可能为基因突变,亦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2]。本例双亲及姐姐表型正常,亦无家族遗传史,染色体分析显示正常的46,XX核形,提示为基因突变所致。发病机理不甚明确,可能系异常胎儿间充质的持续存在,此间充质能转变为严重异常的骨和软骨[1 ]。本例具有典型临床和X线表现,诊断无疑。本病应与软骨发生不全、软骨发育不全等相鉴别。软骨发生不全表现为椎体骨化中心缺如,X线片仅见椎弓根影,而本病椎体骨化并无严重延迟[3]。软骨发育不全表现为椎弓根变短,椎体发育较小,与本病椎弓根发育正常、椎体变扁而呈U形或H形截然不同,而且四肢短小不如本病明显,亦不弯曲。

  • 肋骨韧带状纤维瘤一例

    作者:吴鲁宁;陈克敏

    患者男,47岁。发现左胸壁肿块2个月余,自觉肿块逐渐增大,出现胀感,无明显疼痛。患者无结核及肿瘤病史。体检:左胸壁下部稍隆起,可触及一直径8 cm大小的肿物,较为固定,似与肋骨相连,触之实性感,无压痛,表面皮肤无异常。实验室检查无阳性发现。 CT平扫:见左下侧胸壁有一8 cm×10 cm大小的软组织肿块,主要向胸腔内生长(图1),肿块略呈分叶状,边界清楚,其内密度较均匀,CT值41 HU。在较下层面可见肿块与肋骨关系密切,被肿块包绕的肋骨可见膨胀性改变及骨质破坏(图2),并可见肿块明显推压左侧膈肌,胃囊也被推向内侧。肿块侵及肋间肌及附近的胸壁肌肉。CT诊断为左侧胸壁偏良性肿块。 手术及病理:术中见肿块大小为12.0 cm×8.5 cm×8.0 cm,质硬,边缘光整,似有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较为清楚,与左侧第7肋骨及其软骨融合。肿块内缘突入左侧胸腔内,未见肺部异常,行肿块切除术。病理诊断:左胸第7肋骨韧带状纤维瘤;肿瘤原发于肋骨,破坏骨组织,浸润周围软组织,并见部分区域细胞增生活跃,偶见核分裂。 讨论骨韧带状纤维瘤为骨内较罕见的肿瘤,虽为良性肿瘤,但病变有一定的侵袭性,术后易复发。肿瘤内含有大量胶原纤维和分化好的成纤维细胞,其组织形态与软组织韧带状纤维瘤相似。临床上以局部疼痛、肿胀、轻度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可症状不明显,一般发展较为缓慢。本病大多发生于30岁以下的青年人,无性别差异,好发于长骨及下颌骨,有时也可发生于肩胛骨、肋骨及手、足骨等[1,2]。本例发生于肋骨,比较罕见;肿瘤虽然很大,但边界较清楚、光整,其内的肋骨呈膨胀性改变,肿块虽侵及附近的肌肉,但除第7肋骨外其余与肿块相邻的肋骨未见破坏,提示肿瘤偏良性。肿瘤内密度较均匀,CT值也符合纤维组织肿瘤的密度。肋骨的恶性肿瘤较良性肿瘤多见,恶性肿瘤中又以转移瘤多见,常有原发肿瘤史。肋骨原发肿瘤常为软骨肉瘤及多发性骨髓瘤。软骨肉瘤表现为含钙的软组织肿块,并可见局部溶骨性改变。多发性骨髓瘤大多为类圆形溶骨性病灶,并累及多骨。肋骨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可为骨软骨瘤、软骨瘤、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及嗜酸性肉芽肿等。本例无明显的原发肿瘤史,也无典型的软骨肉瘤、多发性骨髓瘤的表现,故考虑来源于肋骨的恶性肿瘤可能性很小。一般肋骨的良性肿瘤很少有大的软组织肿块,且本例也无较为典型的上述良性肋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故当时考虑来源于胸壁的肿瘤。但从其比较均匀的软组织密度、边界相对较清楚、与病变处肋骨关系密切,而其他相邻的肋骨则无明显改变,应考虑有这种比较罕见的来源于肋骨的韧带状纤维瘤的可能,后诊断则有赖于病理检查。

  • 掌骨巨大骨软骨瘤伴空洞形成一例

    作者:贾军锁;陈文杰;王永刚;曹慧;赵红;胡永东;李煊;杜双存

    患者男,68岁。自出生即发现左食指及第2掌骨肿物,且随年龄生长逐渐增大,20岁后肿物停止生长,无何不适,不影响活动。2年前第2掌骨肿物被火熏破、溃烂,逐渐形成空洞,分泌物为脓性恶臭液体,并出现疼痛。骨科检查:左食指近节尺侧及第2掌骨中段桡侧分别有一蚕豆大和桃形大肿物,不活动,表面光滑、质硬,后者外侧皮质破溃见一约3 cm 深的空洞。各关节活动无明显障碍。实险室检查无异常。 X线检查:左手食指近指节体部尺侧及第2掌骨体部尺桡侧分别有一1 cm×2 cm、2 cm×3 cm和6 cm×6 cm大小骨性突起,边界清楚,基底部较宽,其骨质与母骨沟通,第2掌骨桡侧骨性突起外侧皮质被突破形成一较深空洞,呈“火山口”状,其内密度不均匀,可见斑点状及环状不规则钙化,未见软组织肿块(图1)。X线诊断:左手第2掌指骨骨软骨瘤,恶变不除外。 手术及病理所见:于局麻下沿肿物与正常骨质边界将肿物全部切除。病理报告:骨软骨瘤(图2)。 讨论骨软骨瘤常见,多发生于长骨的干骺端,也可见于肩胛骨和骨盆,但单独发生于掌指骨、瘤体较大且伴空洞形成者较罕见。本病常见于儿童及青年期,可分单发性和多发性2种。病理上该病由3种组织构成[1]:骨质构成瘤体,透明软骨构成瘤顶端的帽盖,在帽盖外侧由纤维组织构成包膜。瘤体的骨质是由松质骨和薄的皮质构成,与母骨的骨质沟通。软骨帽通过钙化和骨化而产生瘤体的骨质。X线上可分为有蒂和宽基底两型[1],本例属后者,肿瘤基底部较宽,其骨质与正常母骨相沟通[1,2]。该瘤生长缓慢,当邻近的骺软骨板闭合以后则停止生长。如继续生长,且突然加快,钙化或骨化增多,肿瘤边缘不规则骨质破坏,周界模糊,甚至出现软组织肿块时应考虑有恶变的可能性,本例患者掌骨桡侧骨性突起虽然有骨质破溃且钙化增多,但病理报告无恶变趋势,笔者倾向于造成骨质溃烂、空洞形成是由于2年前肿物被火熏破、感染溃烂所致;钙化增多且不规则,是由于肿瘤软骨成分增生较活跃,且患者年龄较大,软骨成分大部分钙化所致。本病应与内生性软骨瘤相鉴别,内生性软骨瘤多位于髓腔内,呈椭圆形或圆形透亮区,边界清楚,骨皮质变薄,其内可见磨砂玻璃状或点状钙化。只要熟悉两者的X线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应无困难。

  • 小肠粪石误诊二例分析

    作者:李华;李勋;李瑞兰

    例1 男,52岁。无诱因出现上腹部隐痛,伴恶心、呕吐,15 d后出现阵发性左上腹绞痛,大便次数减少、质干。B超、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立位腹部平片:见小肠多个液气平面。临床诊断:不完全性肠梗阻。小肠造影:回肠远段肠腔内可见一6.0 cm×5.0 cm大小的类圆形充盈缺损,表面较光滑,略有分叶,肠腔局部扩张,肠黏膜皱襞撑开,但未见破坏及龛影(图1)。印象:回肠远段良性肿瘤。手术所见:肠管无扩张,全部小肠未触及肿物,但在乙状结肠触及到腔内4.0 cm×3.0 cm大小的硬性团块,而结肠结构正常,术中考虑为小肠粪石脱入,术后第2天经肛门排出粪石1块。腹部探查术后诊断:肠管内粪石。 例2 女,68岁。间断腹胀、腹痛、腹泻、恶心、呕吐6个月,右上腹触及包块,腹部B超未见异常。30年前曾行肠梗阻手术。腹部CT检查:结肠肝曲肠壁增厚,且有偏心性软组织肿块。诊断:结肠肝曲结肠癌。钡灌肠检查:各段结肠均未见异常,气钡逆行进入回肠,在距回盲瓣约10 cm处回肠腔内可见一6.0 cm×5.0 cm大小的充盈缺损,边缘较光滑,轻度分叶(图2),近段肠管扩张。印象:回肠远端良性肿瘤伴肠梗阻。手术所见:腹腔及肠管粘连较重,不易分离,距回盲瓣约10.0 cm处可触及回肠内4.0 cm×5.0 cm大小包块,肠管表面尚光滑,其近端肠管扩张,将该段肠管切除、剖开,发现肠管内肿块为粪石,质地较硬,大小5.0 cm×4.5 cm×4.0 cm。病理诊断:回盲部升结肠黏膜慢性炎症,回肠壁肌增厚,形态符合肠梗阻,且见粪石1枚。

  • 股骨干皮质转移瘤二例

    作者:龚向阳;杨光钊

    例1 男,50岁。左大腿中下段肿痛6个月余,疼痛呈持续性,夜间较甚;2个月前局部出现肿块,有压痛,无红肿。检查:体温37.2℃。左股骨中下段可触及6 cm×5 cm大小肿块,质硬、边界清、表面不光滑,压痛明显。核素检查显示左股骨中下段异常放射性浓聚。左股骨正侧位X线片显示骨干偏侧性骨质破坏,皮质外层膨胀,形成不完整的骨性包壳(图1);CT扫描见骨干后方骨皮质膨胀性破坏并形成软组织肿块影,骨壳厚薄不均并断续不连,软组织肿块边界不清,密度38~55 HU,骨髓腔未受侵犯(图2)。胸部X线片发现右上肺外带有边缘不清的肿块影。肝、胆、胰、脾、双肾、膀胱、前列腺及双侧甲状腺等部位B超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股骨手术病理诊断:转移性腺癌。临床后诊断:肺癌伴左股骨转移。 例2 男,51岁。因右大腿下段疼痛7个月,加剧1个月就诊。检查:体温37.1℃。右股骨中下段肿胀,局部皮温较高,压痛明显,关节活动正常,未触及肿块。核素检查见右股骨下段异常放射性浓聚。正侧位X线片显示股骨中下段溶骨性破坏;CT扫描示右股骨中下段内后方骨皮质溶骨性破坏伴软组织肿块形成,破坏仅局限于皮质而不累及骨髓腔,皮质表面呈扇贝状表现(图3)。胸部X线片及CT扫描发现左上肺不规则形厚壁空洞,支气管开口狭窄,左上肺轻度膨胀不全(图4)。B超检查提示肝脏体积偏大但回声尚均匀,胆脾未发现异常。左股骨手术病理诊断:转移性低分化腺癌。临床后诊断:肺癌伴右股骨转移。

  • 双侧后纵隔多发髓性脂肪瘤一例

    作者:肖渤瀚;鲍润贤

    患者女,57岁。2个月前因疑有肺感染行胸片检查,发现双侧纵隔内多发性肿物而入院治疗。体检:患者一般情况良好,仅实验室检查见总胆红素85.9 μmol/L,直接胆红素为11.7 μmol/L,显示高胆红素血症,余无异常。经临床会诊考虑为生理性黄疸。 胸片:示纵隔增宽,于右中、下后纵隔及左后下纵隔均可见软组织肿块影,突向胸腔内,边缘光整,密度不均。左后下纵隔肿物于正位胸片与心影重叠,侧位胸片与右后下纵隔肿物重叠而显示不清(图1)。 CT:示双侧后纵隔内多发肿物,分别位于右上、中、下后纵隔及左后下纵隔。肿物呈类圆形,均紧贴脊椎,边缘光整,分界清晰,突入胸腔,与后胸壁的夹角呈锐角。肿物周围肺纹理抬高、移位。大者位于右后下纵隔,约5.0 cm×7.0 cm×7.5 cm大小。所有肿物密度不均,CT值在-37.2~56.0 HU之间。增强后肿物呈不均匀强化,部分包膜强化明显,CT值在35.0~73.4 HU之间。邻近椎体及附件骨质密度正常,外形完整,未见压迫或破坏(图2)。CT诊断:多发后纵隔肿物,考虑为神经源性肿瘤。 手术病理所见:肿物位于左后纵隔,紧贴脊柱左侧,后壁紧贴肋骨表面,有包膜。将肿物包膜打开,见肿物质地中等、脆,内有陈旧性血块样物,将肿物完整切除。病理诊断为左后纵隔髓性脂肪瘤(图3)。

  • 螺旋CT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中的价值

    作者:左长京;田建明;王培军;王敏杰;萧毅;王永春;刘建民;许奕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在指导脑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脑动脉瘤患者48例,行SCTA明确动脉瘤的部位、形态及与载瘤动脉、邻近其他结构的关系,选择佳显示动脉瘤与载瘤动脉关系的角度,测量动脉瘤的瘤颈、瘤体大小及动脉瘤与载瘤动脉的夹角,以指导血管内电解可脱弹簧圈(GDC)栓塞治疗。1周内行DSA造影,合适病例行GDC栓塞治疗,将SCTA与DSA结果进行对照比较。结果(1)SCTA检出了DSA确诊的56个脑动脉瘤中的53个(94.6%),正确诊断51个(91.1%)。(2)43个脑动脉瘤选择血管内GDC栓塞治疗,SCTA选择的血管内治疗的佳投照角度与DSA相符41个(95.3%),SCTA测量这41个动脉瘤的瘤体与载瘤动脉夹角、瘤体及瘤颈大小并分别与DSA测量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值均>0.05)。SCTA选择佳投照角度及测量数值应以大密度投影(MIP)图像为准,结合表面遮盖法(SSD)图像。结论 SCTA不仅对脑动脉瘤的诊断准确率高,而且对动脉瘤治疗方案的制定、术前准备及血管内栓塞治疗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 脑胶质瘤病的临床和MRI研究

    作者:谢淑萍;赵利杰;曹家康;卢德宏;李冬华

    目的观察脑胶质瘤病的临床、病理、MRI特征,寻找本病患者生前确诊的方法。方法对高度怀疑脑胶质瘤病患者5例进行脑组织活检,将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及病理做对照研究。结果 5例患者有进行性加重的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力增高表现,并伴有智能与精神障碍、癫痫、偏瘫等症状。影像学显示双侧大脑半球对称性弥漫性病灶,并灰白质均受累,占位效应不明显,没有显著强化,病理证实为脑胶质瘤病。肿瘤细胞在大脑半球灰白质中广泛增殖,主要在血管、神经元周围呈浸润性生长,不形成团块。结论脑胶质瘤病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结合可帮助诊断,终诊断仍需依靠病理学检查。

  • 驱肠虫药相关脑病的MRI和CT研究

    作者:谭利华;李德泰;沈树斌;周顺科

    目的描述驱肠虫药相关脑病的MRI和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临床确诊的驱肠虫药相关脑病的影像特征,MRI检查10例,MRI及CT检查6例,CT检查4例;1例行脑穿刺活检。结果 MR T1WI病变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6例增强扫描5例无强化,其表现可分4种类型:13例病变呈多发斑片状,多位于侧脑室周围中、后方区域白质;1例病变T1WI呈同心圆状改变,病理示神经细胞广泛空泡变性;1例病变呈斑片状累及双侧海马区皮髓质;另1例T2WI示半球白质信号广泛增高并累及基底节核团。10例CT均示白质区多发斑片状低密度灶,4例增强扫描无强化。所有病变均无占位效应。结论驱肠虫药相关脑病的影像表现类似脱髓鞘病变或散发性脑炎,病理检查未发现脱髓鞘改变。

  • 透视下套管法钳取深部软组织内金属异物

    作者:陈勇;李彦豪;曾庆乐;卢伟;赵剑波

    目的探讨深部软组织内金属异物透视下套管法钳取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3例69颗金属异物深部软组织内存留患者。异物长度为0.2~3.0 cm,宽度为0.1~0.5 cm,离体表短距离为2~5 cm,存留时间7~120 d。采用钳夹式椎间盘摘除器套装,透视下用定位针将外套管引入到异物处,并送入髓核钳夹住异物取出体外。结果 23例患者69颗异物均1次成功取出。手术时间为8~15 min,X线曝射时间为1~4 min。未发现并发症。结论透视下套管法钳取术,是取出深部软组织内金属异物的1种新的简便、安全可行的方法。

  • 成人Bochdalek疝的CT诊断(附42例分析)

    作者:赵伟峰;潘纪戌;吴国庚;许嘉

    目的分析42例成人Bochdalek疝的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42例均系在胸、腹部常规CT扫描中发现膈肌后上方有致密块影,后膈有局部缺损,膈上、下致密影通过膈肌缺损相连而诊断。其中男25例,女17例,平均年龄64岁,71.4%≥60岁。结果 42例中共有53个Bochdalek疝,其中11例为双侧,左侧21例,右侧10例。膈肌缺损大横径自0.5~6.7 cm,中位数2.8 cm。疝的大横径自1.5~9.0 cm,中位数3.7 cm,与膈肌缺损大小密切相关(rs=0.72,P<0.01)。91%病例的CT上均可见有慢性肺部疾病。结论成人Bochdalek疝不少见,CT能准确判断膈肌缺损的位置、疝的大小及其内容物。年龄及慢性肺部疾病对本病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 胸部恶性神经鞘膜瘤的影像表现

    作者:邵江;朱晓华;陈美;马骏

    目的分析原发于胸部的恶性神经鞘膜瘤的影像表现,并与手术病理对照,以提高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10例(11个病灶)全部摄正侧位片。8例行CT检查,先平扫,再行增强扫描。经手术证实8例,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证实2例。6例(7个病灶)行CT与病理对照。结果肿瘤位于纵隔4例,肺内2例,胸壁3例,横膈1例。病灶呈孤立肿块型8例,多发肿块型1例,弥漫肿块型1例。肺、支气管明显压迫3例;肺浸润1例;肋骨受压变形3例,其中伴骨质破坏2例;胸水4例。CT表现:病灶边缘较光整3个(病理上均有完整包膜),边缘毛糙4个。病灶呈网格样强化2个(病理见实质肿块内多个大小不一的囊腔),不均匀强化4个(非强化区与病理上出血坏死区相符),病灶呈均匀液性密度1个(病理示肿瘤囊性变)。结论胸部良、恶性神经鞘膜瘤的CT诊断有很大限度,肿瘤内低密度区并不是恶性神经鞘膜瘤的特征性表现,肿瘤边界不光整则提示恶性可能,邻近结构受侵破坏是提示恶性病变的重要征象。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密度的改变

    作者:黄兆民;王于;张瑞东;郭燕;孟悛非;周振海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密度改变的特点,评价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对MM患者骨密度(BMD)测量的价值。方法采用Hologic QDR-2000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34例MM患者及24例正常人全身、L 2~4椎体正侧位及左股骨近端骨密度,动态监测免疫球蛋白G(IgG)型和未定型MM患者化疗前后的BMD;测定血清免疫蛋白、蛋白电泳、血钙和血磷。结果(1)MM患者全身、腰椎、左股骨近端BMD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2)IgG型Ⅲ期患者BMD明显低于Ⅱ期(P<0.05);(3)IgG型腰椎BMD与IgG的变化呈负相关,而与全身、左股骨近端BMD无相关性;(4)MM常规化疗有效患者,腰椎BMD明显上升(P<0.05),全身及左股骨近端的BMD反而下降。结论 DXA是定量监测MM患者BMD变化和评价疗效的敏感方法。MM患者BMD降低经有效治疗是可逆转的,但腰椎与股骨近端骨损害及骨修复是不均一的。

  • MR灌注成像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李永忠;李坤成;杜祥颖;赵希刚;董岩;卢德宏;蒋涛;翟仁友;翟晓力

    目的探讨MR二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2D FSPGR)显示肺实质灌注的可能性,以及在实验性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1只在体犬肺栓塞模型在平静呼吸下行肺MR灌注扫描,定性及定量评价图像质量,与病理解剖对照分析肺灌注扫描诊断肺栓塞的敏感性。结果 10只犬的MR图像质量为优良,可显示肺实质灌注情况,平均信号/噪声比(SNR)为67.4±18.0,对比度/噪声比(CNR)为40.9±14.2。正常灌注区的信号强度平均值为39.7±5.1,灌注不良区域信号强度平均值为15.6±2.1,灌注不良区域时间-强度曲线表现为峰值下降或曲线平直。结论 MR肺灌注成像是诊断肺栓塞的可行方法。

  • 脾脏炎性假瘤的影像学表现(附三例报告)

    作者:李洪林;石木兰;郝玉芝

    目的报道3例脾脏炎性假瘤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复习3例脾脏炎性假瘤的超声、CT扫描和1例MRI表现,并与病理表现进行对照。结果 B超表现为单发球形病变,回声不均匀、边界清楚,其中1例见环状强回声伴后方声影。3例CT平扫见脾内边界清楚的低密度肿块,1例见周边蛋壳样环状钙化;2例作增强扫描,1例静脉期略有增强,另1例延迟扫描病变强化程度与脾实质接近;1例又作MR平扫,T1、T2WI均以低信号为主。结论脾脏炎性假瘤应列入脾单发肿物的鉴别诊断,其影像表现与肿块内纤维组织和炎性肉芽组织的多少有关。超声表现为边界清楚、回声不均的肿块;CT增强扫描以病变延迟强化为特点;MR T2WI常以低信号为主。

  • 胃肠道肿瘤螺旋CT诊断的新进展

    作者:高剑波

    螺旋CT 对胃肠道肿瘤的诊断有着巨大的潜力。纤维内窥镜和X线气钡双对比造影是消化道肿瘤理想的初选检查方法,可清晰显示胃肠黏膜面的改变,但对肿瘤突破浆膜向外直接侵犯、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不能显示。进入80年代,CT逐步用于消化道肿瘤检查,CT能发现和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和形态,确定肿瘤的侵犯范围、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等情况,从而对肿瘤进行术前分期。但CT分期的准确性一直存在争议。1989年以来螺旋CT的应用,快速扫描避免了呼吸运动的影响,配合对比剂高压注射,可获得多期增强扫描图像;利用容积式扫描进行CT仿真内窥镜(CT virtual endoscopy,CTVE)和其他三维成像检查,使CT不仅能观察胃肠壁及邻近脏器的病变,而且可以观察黏膜的改变。目前螺旋CT对胃肠癌的诊断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 一、检查方法 1. 胃肠道对比剂的应用:胃肠道为空腔脏器,常处于不同的收缩状态,CT检查时必须引入一定量的对比剂使之充分扩张。对比剂主要包括高密度对比剂(2%~3%碘溶液)、等密度对比剂(水)和低密度对比剂(脂肪乳剂、气体)。高密度对比剂对胃肠壁的显示差,且会遮蔽部分壁组织,限制了癌肿的检出和胃肠壁浸润深度的诊断,但三维成像时高密度对比剂与胃肠壁有良好的密度对比,Rogalla等[1]尝试用其进行小肠的CTVE。水是胃肠CT理想的对比剂,无论平扫或增强,对胃肠壁的细节和病变的显示都非常清晰,但三维成像时水与胃肠壁缺乏密度对比。脂肪乳剂对胃肠壁的显示优于或等于水对比剂,但价格高、病人耐受差,三维成像时与胃肠壁密度对比不大。气体对比剂在CTVE检查中常使用[2-5],与胃肠壁密度差异大,成像效果好,但轴面图像对上消化道壁显示差,常有伪影产生。选择合适的对比剂以获得满意的轴面图像和三维图像是今后的主要研究课题。Lee等[2,3]尝试用2种对比剂进行胃成像研究,即三维成像时使用空气,打嗝排气后再口服水进行增强扫描,获得满意效果。 2. 低张药的应用:胃肠道处于不断的蠕动收缩状态,造成运动伪影,影响诊断。使用低张药可消除以上因素,同时使病人容易耐受胃肠腔的扩张。低张药国内多采用肌注盐酸山莨菪碱10 mg。 3. 增强扫描:螺旋CT配合高压注射器快速团注,可获得动脉期、门脉期及平衡期多期扫描图像,对胃肠癌诊断至关重要:(1)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类似于血管造影,动脉期表现为肿瘤表面异常强化,门脉期强化范围逐渐扩大,终平衡期完全强化[6],反映了癌肿在不同时期的强化特点,有助于病变的定位、定型、定性,以及判断癌肿浸润的深度。(2)多期增强扫描还有助于发现胃肠癌的淋巴结转移、肝脏或腹膜转移。

  • 下咽癌侵犯范围及其术前分期的CT评价

    作者:严志汉;肖家和;邓开鸿;周翔平;刘燕;伍兵;刘再毅

    目的探讨CT扫描对下咽癌侵犯范围及其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下咽癌的CT表现,根据CT征象判断肿瘤的侵犯范围及其术前分期,并将此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CT判断肿瘤侵犯邻近部位或结构的敏感性为95.0%(113/119),阳性预测值为85.0%(113/133),假阴性率为5.0%(6/119)。术前CT对原发肿瘤分期的准确性为79.0%(15/19)。结论CT能较准确地反映下咽癌的侵犯范围及其术前分期,这对于下咽癌的临床处理有很大的帮助。

  • 不同对比剂用于螺旋CT胃部三维成像的对照研究

    作者:吴东;周康荣;彭卫军

    目的合理选择螺旋CT胃部三维成像口服对比剂。方法 41例胃部疾病患者进行了49次胃部CT专一检查,将使用的口服对比剂随机分为3组:空气对比剂组17例;脂肪乳剂对比剂组7例;阳性对比剂组25例。经螺旋CT容积扫描后分别使用CT仿真内窥镜(CTVE)、表面遮盖法(SSD)、透明法(Ray Sum)及多层面重建(MPR)技术进行胃部三维成像,所获得的图像与胃镜和(或)胃肠道钡餐检查(GI)进行对照,比较不同对比剂对三维重建图像的影响。结果脂肪乳剂组、空气对比剂组及阳性对比剂组的病灶检出率分别为42.9%(3/7)、80.0%(20/25)及100.0%(30/30),使用不同对比剂与病灶检出率有关,前两者与后者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χ2分别为19.22和6.60,P值均<0.05);不同的对比剂对病灶细节的显示也有很大的影响,以阳性对比剂好(χ2=17.04,P<0.01)。结论口服对比剂的选择在胃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中有重要作用,以阳性对比剂为优。

  • 乳头型壶腹癌螺旋CT双期增强的表现

    作者:曾蒙苏;严福华;周康荣;陈惠明;陈刚;陈锦

    目的了解螺旋CT 双期增强扫描显示乳头型壶腹癌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头型壶腹癌的CT表现,螺旋CT采用薄层双期(动脉和门脉)增强扫描,动脉期扫描采用层厚5 mm,螺距1.0;门脉期扫描层厚和间隔均为5 mm。结果螺旋CT动脉和门脉期增强扫描,15例均清晰显示十二指肠乳头部局限性强化的充盈缺损块影,肿瘤瘤径为1~5 cm,平均2.3 cm。所有病例均可见肝内胆管扩张、胆囊增大、胆总管扩张和胰腺管的扩张,仅有1例伴胰体尾部的明显萎缩。结论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不仅能准确确定梗阻的平面,还能显示十二指肠乳头部壶腹癌强化的肿块影,这对诊断乳头型壶腹癌是关键的CT征像。

  • 进展期与早期胃癌螺旋CT三期增强的诊断价值

    作者:高剑波;杨学华;李荫太;郭华;陈学军;管生;张谢夫;李树新;杨晓鹏

    目的探讨胃癌的螺旋CT强化特征,评价口服水螺旋CT三期扫描对胃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对 46例胃癌患者实施胃气钡双对比造影及口服水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并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 (1)46例胃癌中,18例正常胃壁呈单层结构, 28例正常胃壁在动脉期或门静脉期表现为2~3层结构。(2)2例早期胃癌在动脉期及门静脉期明显强化,在平衡期强化程度明显下降。44例进展期胃癌中, 32例以门静脉期强化程度为著,与动脉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4.226, P<0.05)。(3)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胃癌 TNM分期的准确性为 81.0%。结论不同类型的胃癌具有不同的强化特征。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胃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明显高于普通CT。

  • 低张水灌肠螺旋CT扫描对大肠癌的术前分期研究

    作者:管生;高剑波;李荫太;陈学军;杨学华;杨晓鹏;程敬亮

    目的评估低张水灌肠螺旋CT扫描(以下简称 WESCT)对大肠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和限度。方法对48例经内窥镜活检证实的大肠癌病人,术前行螺旋CT扫描,进行螺旋CT术前 TNM和 Duke分期,然后与术中、术后病理各分期一一对照。结果 WESCT显示大肠癌的敏感性达 97.9 %(47/48); WESCT对大肠癌 TNM分期的准确率为81.3%(39/48), Duke分期的准确率为87.5% (42/48),较文献报道的普通CT扫描的 50%有明显提高。其中 T分期,螺旋CT诊断的正确率为89.6%(43/48); N分期为81.3%(39/48), 3例有肝转移的病人螺旋CT均正确诊断。结论良好的扫描方法和扫描前肠管的准备是CT对大肠癌准确分期的关键;低张水灌肠螺旋CT扫描对大肠癌的术前分期非常有价值,尤其是判断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的情况较为准确,是目前临床综合评估大肠癌术前分期的佳影像方法;螺旋CT扫描对早期大肠癌的 T分期还有一定限度,对于微小淋巴结的转移以及远处微小或潜在转移的诊断尚有一定困难。

  • 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的CT与低张十二指肠造影表现的比较

    作者:陈祥民;安鹏;王立忠;安丰新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腺癌的CT表现,并与低张十二指肠造影(hypotonic duodenography, HD)比较,评估各自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癌的CT和HD表现。结果主要CT征象为腔内肿块、肠壁增厚、坏死。4例示溃疡。周围脏器浸润11例,淋巴结和肝转移各2例。HD所测肿瘤大小与手术结果基本符合,14例均见不规则充盈缺损、黏膜破坏,7例示溃疡。结论 CT可显示腔内病变、腔外浸润及转移。HD观察腔内异常优于CT。

  • 进一步重视螺旋CT对胃肠道肿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荫太;高剑波

    90年代以前,由于受CT机性能和检查方法的影响,CT对胃肠肿瘤疗前分期的准确性较低,研究结果差异较大,其诊断价值尚不能肯定。进入90年代,螺旋CT投入临床应用,由于CT机性能的提高,使胃肠CT的检查技术得到进一步完善,与B型超声、MRI等影像学检查手段比较,螺旋CT成为胃肠肿瘤疗前分期实用和可靠的方法。但人们对螺旋CT检出胃肠肿瘤的敏感性未能充分认识,以致螺旋CT仍不是检查胃肠肿瘤的主要手段。随着螺旋CT扫描速度的提高及图像后处理软件的升级,1994年Vining等首次报道了CT仿真内窥镜技术(CT virtual endoscopy,CTVE),随后胃肠螺旋CT的三维成像及临床应用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胃肠道螺旋CT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现状 胃肠的螺旋CT检查,包括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及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三维成像根据设定CT域值的不同,可分别获得胃肠道的CTVE、空气投影成像(air cast image, ACI)和模拟管腔(pseudo tract)等不同的三维图像。利用剪切功能对模拟管腔图像进行不同角度的切割观察,可获得胃肠道的多方位剖面图像(cutaway view)。上述技术相互结合,才能充分发挥螺旋CT对胃肠道肿瘤的诊断功能。 对于胃的专项检查,口服水螺旋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简便易行,仍发挥着主导作用。三维成像由于要求扫描技术严格,X线管的负荷及病人的经济负担过重,尚处于临床应用研究的初级阶段。文献报道有3种方法可供选择:(1)三维成像时,使用气体对比剂完成第1步后,嘱病人打嗝,排除胃内气体,然后服水对比剂,进行螺旋CT增强轴面扫描;(2)轴面常规增强扫描采用水对比剂,第1步检查完成后,嘱病人口服60%泛影葡胺50~70 ml,翻身后使阳性对比剂和胃内的液体混匀,再进行胃三维成像检查。(3)口服脂肪乳剂进行胃三维成像。3种方法对比,第2种方法优于其他2种方法,操作简便,病人容易接受。 小肠走行迂曲,充盈对比剂困难,小肠CTVE的应用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小肠的螺旋CT检查采用低张口服水增强扫描。 大肠的螺旋CT检查,包括低张水灌肠螺旋CT增强扫描和螺旋CT大肠充气造影。后者的扫描数据输入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可获得多种三维重建图像,常用的有CTVE、ACI、多平面重建(multiple planner reconstruction,MPR)。CTVE适宜于大肠和胃,在胃肠螺旋CT 的三维成像中,大肠三维成像技术目前为成熟;螺旋CT大肠空气造影已成为检查大肠病变的有效方法。笔者认为,对经其他影像学检查已确诊的大肠癌进行疗前分期,宜采用低张水灌肠螺旋CT增强扫描;如果怀疑大肠病变,且狭窄较著,为明确定位与分型,可采用CTVE、ACI等三维成像方法。

  • 螺旋CT及其泌尿系成像对输尿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建生;李康印;陈虎义;强海霞;沈国强;李静

    目的探讨螺旋CT及其泌尿系成像(spiral CT urography,SCTU)技术对输尿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27例输尿管病变患者中,结石9例、肿瘤5例、狭窄9例、畸形1例、炎症1例及输尿管瘘2例。均行螺旋CT泌尿系检查。注射对比剂后10~15 min行螺旋CT容积扫描,在工作站利用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获得泌尿系立体图像。其中15例同时行螺旋CT平扫,10例行静脉泌尿系造影。结果(1)螺旋CT平扫8例阴性结石清晰可见。(2)SCTU图像上,8例阴性和1例阳性结石可见其位置、形态、大小及扩张的肾盂和输尿管;5例输尿管肿瘤可见局部管腔内对比剂柱变细或突然中断,管壁不光整;7例单纯狭窄可见狭窄部位管腔逐渐变细,管壁无明显增厚。2例迷走血管压迫致狭窄者均位于肾盂输尿管交界处;1例重复肾并输尿管畸形者显示双肾盂、双输尿管;输尿管瘘者显示瘘口位置、走行。结论与普通CT及静脉泌尿系造影(IVU)相比,螺旋CT及其SCTU技术有明显优越性,可使输尿管病变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

  • 全国首届医学影像技术中青年论文交流会暨数字成像技术继续教育课程纪要

    作者:

    世纪交替之际,由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学分会主办的“全国首届医学影像技术中青年论文交流会暨数字成像技术继续教育课程”于2000年9月16~22日在山东烟台举行。大会举办的目的:(1)为中青年影像技术工作者创造更多锻炼机会,促进他们尽快成长。(2)推动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学基础知识的普及,把握住影像数字化时代脉搏。交流会界定论文第1作者为1950年后出生,旨在发现和培养新人。大会共收到符合条件论文264篇,其中香港6篇,有318人注册参会。分为普通放射、数字成像Ⅰ、数字成像Ⅱ和医学工程4个专题组,安排86篇优秀论文作大会交流。经大会评委会认真讨论、协商和表决,评出个人论文一等奖3篇(牛延涛等、白桦、韩杰等),二等奖5篇(章伟敏等、于兹喜等、王凯、朱碧波等、王龙等),三等奖7篇(张新华等、王会利等、李清军等、王丽、钱建国等、王鸣鹏等、石晓华等)。根据各省市论文来源单位数量及获奖情况,分别授予香港、辽宁、山东和北京团体荣誉奖。

  • 东芝BVL-233过片系统故障一例

    作者:高红峰;田永刚

    一、故障现象 对病人进行透视,确定好摄片部位后,按下点片按钮,机器不能曝光。 二、故障检修 由于机器可以透视,说明高压系统工作正常,造成不能点片的因素着重从曝光控制电路和点片控制电路入手。 试用手闸控制曝光,机器可以执行,说明曝光控制电路正常,重点考虑点片系统。 首先,观察控制台上的点片指示灯,发现已停止闪烁,保持长亮,说明胶片已经从片盒送入到密着板内,上片功能正常。按下点片按钮,在正常情况下,密着板就会向上移到X线管下方曝光,然后返回到片盒上部并进入收片过程,而这时却发现听不到密着板移动的声音,于是打开床身右侧盖板(要把为防止漏光而设的盖板开关短接好),观察曝光时密着板的状态,发现根本没有移动。从随机图纸(图号:2XW06-3946*B)上可以看到,控制密着板上下移动的电机为M12,左右移动的电机为M9。仔细观察密着板的位置,发现密着板靠向床面左侧的供片胶辊仍处于进片位。而正常情况下当胶片进入密着板内,密着板就应向右返回到传送起始位置,因此重点检查电机M9的控制电路。M9的驱动信号来自运放IC3的输出端,测量IC3的输出端发现始终为高电平,同相输入端3脚接地,而反相输入端2脚却始终为负电平,显然2脚信号有问题。2脚信号由两路信号合成,一路是位置设定信号,包括10个分格位设定电压和1个密着板与胶辊间距设定电压;另一路是位置反馈信号。当给出位置信号后,电机开始运转,到达位置时,反馈信号与设置信号大小相等、极性相反,使2脚电平为0,IC3输出也为0,电机停止运转。检查反馈信号发现其大小已超出所有的设置信号,该信号由位置反馈电位器VR1采样后经运放IC1输出到IC3的2脚,测量发现VR1的采样信号不正常。检查VR1可以看到是1个多圈电位器,其转轴前端通过尼龙轴节与传动齿轮相联接,当电机M9带动链条牵引密着板移动时,链条也带动与VR1相联的传动齿轮运转,产生位置反馈信号。仔细检查后发现,传动齿轮与电位器VR1转轴间的尼龙轴节打滑,上面的固定镙丝已经松动,造成位置反馈电位器VR1与电机M9不能同步运转,从而导致反馈信号出现错误。 三、处理方法 把电机M9的电源线断开,然后把密着板拉到正常的起始位置,再转动位置反馈电位器的转轴使IC3的输出电压为0,后拧紧轴节固定镙丝,并接好电机的电源线。处理完后试机,故障排除,机器工作正常。

  • 岛津XUD150L-F高频X线机“连锁反应”高压故障一例

    作者:袁憬吾;冯军

    一、故障现象 我院使用的岛津XUD150L-F 500 mA高频X线诊断机一段时间出线不稳,表现为监视器图像偶有时明时暗现象,并伴有微弱闪烁,但基本上未影响诊断。1次网电压突然升到430 V,而操作员仍毫不知晓;此时置自动透视条件(IBS),踩下脚闸后不久机内突然发出“蜂鸣”声,监视器还能显示图像,只是较以往更淡,这时电压在IBS自动作用下爬升,约到100 kV,显示屏闪亮了一下后图像和“蜂鸣”声同时消失,再踩脚闸或点片摄影均失效,前操作面板数据屏无任何出错提示,机器报停。 二、检查及处理 1.检查:开盖置透视手动条件,低千伏时,观察各电路板工作状态指示发光管及其他均无异常,踩下脚闸后千伏主控板XUD-CONT-94上发光管D17-ADF 点亮,估计该板上压控晶体管模块IGBT驱动信号已建立。但不出线,无毫安显示,机内无任何声响。因该机在正常透视时,应隐约听见频率随千伏改变的“咝咝”声,那是IGBT部位工作时产生的细微声响,即初步判断IGBT没工作。用示波器检测XUD-CONT-94板上测试点CP6、CP7、CP8、CP4,该测试点分别为4个IGBT前置驱动信号测试点,检测结果均正常;在IGBT驱动板IGBT DRIVER-2上对其末级驱动端测试时,发现4个IGBT中的QA、QC触发电平为0,而正常时应为18 V且与IGBT前置驱动信号为同频的脉冲序列。进一步检查发现,4只IGBT中QA、QC的C-E、C-B极击穿造成驱动信号短路、该单元100 A快速熔断丝断路。由于岛津公司未提供IGBT单元图纸,进一步分析其损坏原因有困难。经破解该单元电原理如图1:这是1个由4只IGBT组成的全桥逆变开关电路,V+、V-为直流600 V,由三相全桥整流膜块提供,IGBT前置驱动信号由XUD-CONT-94板产生,经光耦输入到IGBT DRIVER-2板整形,输出两组互为反相180°的触发脉冲,当IGBT QA、QD触发导通时QB、QC关断,反之亦然,4只IGBT 2只一组交替工作,为高压发生器原边T1、T2提供频率随千伏改变的高频交变电流。经测试后分析认为,IGBT模块为过流击穿。

  • 岛津2400型影像增强器及摄像头的调整

    作者:董曙光;陈新;胡连源;唐莉;王锦玲

    我院 1992年引进岛津 2400型数字减影机。 1999年因正位影像增强器和摄像头老化而更新。更换中在调整聚焦、清晰度、对比度、圆扫描电路等技术指标时,感到这部分电路比较复杂。该机的特点:透视、普通造影、数字减影在12 in(1 in=2.54 cm)、9 in、6 in和4 in状态下各自有各自的增益控制、聚焦电路及共同的黑电平、摄像头靶压电路。有些参数使用线对测试卡和梯度测试卡调试后还必须在实际应用中进行微调。笔者详细介绍该机影像增强器及摄像头的调整方法和技巧。 一、增强器及摄像头的调整原则 影像增强器及摄像头的调整分2步进行,即光学调整和电子调整。电子调整必须建立在光学调整的基础上。光学调整包括影像增强器的聚焦和摄像头与影像增强器之间的间距聚焦。调整顺序应遵循由前至后的原则。电子调整中应遵循聚焦、黑电平和摄像头靶压、增益及圆扫描电路的顺序。这种调整方法将减少调整中的大量重复工作。 二、光学调整 拆下摄像头并切断摄像头电源;在影像增强器前装上线对测试卡;在透视状态下从影像增强器输出屏分别观察12~4 in的分辨率,调整影像增强器旁对应的聚焦电位器,使图像达到佳状态。装上摄像头,在透视状态下从监视器上观察测试卡图像,调整摄像头前部镜头焦距,使图像达到佳状态。至此,光学调整完成。

  • Agfa激光自动洗片机故障分析与修复

    作者:陈虎义;李康印;解肖冰;李建生;强海霞

    我院从1998年2月引进Agfa激光自动洗片机,型号Scoplx LR 3300,近期软硬件故障频繁出现,现就故障表现及其修复报告如下。 例1 集成电路块损坏。 1.故障现象:洗片机启动过程完成以后,控制板显示异常状态(正常为on line),报告错误码为“312”,经检查后,认为有一保险损坏,更换并重复开机,故障仍存,保险再次损坏。经检查后证实系打印机与洗片机接口控制集成电路板(steam gate control)故障。 2.故障测试方法:断开可能有故障的集成电路块,更换保险及将胶片出口调整到收片盒,即断开与洗片机的联系,关闭洗片机部分。激光打印部分都正常,即说明此集成电路故障。 3.故障修复:更换新的集成电路板并将出片口调整到原来位置,重新启动洗片机及激光打印机,故障完全消失。 4.原因分析及讨论:仔细检查被损害的集成电路板,发现集成电路块的接点处出现白色腐蚀状物(IC3,IC4,IC5)。说明此集成电路块可能受潮或被其他药物腐蚀。查看此集成块安装位置,发现其安装在打印机与洗片机连接的出口处,与显影液距离较近,每次更换药液和清洗显影槽时,药液有可能进入打印部分而流到此集成电路板上,腐蚀损害此集成块。另外,显影液内的化学药品蒸发可通过打印机与洗片机连接的夹缝进入打印机内而腐蚀此集成电路板。 通过此例应注意在工作中更换药液及清洗洗片机显影、定影槽时,都应用废胶片将打印机与洗片机接口遮蔽,以免此故障出现。

  • 胸椎与胸髓磁共振影像的定位方法

    作者:郁鹏;牛延涛;王振常;鲜军舫;李伟

    胸椎与胸髓的MRI由于受到扫描线圈大小及扫描野的限制,常常难以准确定位。传统的定位方法是利用MRI上相应的体表影像来定位,如胸骨柄大概相当于第2胸椎水平、胸骨角大概相当于第4、5胸椎水平等。这种方法受到影像清晰度、个体差异、扫描体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无法准确定位。而对于胸椎肿瘤、胸椎结核及胸椎骨折等患者往往需要比较准确地指出其发生病变的椎体。因此,胸椎与胸髓的MRI需要一种相对比较准确、行之有效的定位方法。 一、材料与方法 笔者借鉴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MR室利用浓缩维生素AD胶丸的方法,并加以改进,总结出C7定位法及L1定位法,2种方法都能很好地解决胸椎的MR影像的定位问题。 1.定位标记的制作:使用浓缩维生素AD胶丸7~8粒(主要成分为维生素D2),用医用胶布横向粘贴成“一字形”。注意AD胶丸应缠牢。胶丸定位标记可以重复使用。 2.L1定位法:将胶丸定位标记横向粘贴于扫描者背部L1处。在常规胸椎MR扫描前加扫腰椎矢状定位像,扫描野不小于42 cm×42 cm,其余扫描参数与常规相同。扫描像上应包括腰、骶椎及定位标记。然后胶丸定位标记位置不动,行常规胸椎MR扫描。胸椎定位像上应包括胶丸定位标记,MR照片上应注意加摄腰椎定位像和胸椎定位像。 3.C7定位法: 将胶丸定位标记横向粘贴于扫描者背部C7处,即隆椎下。常规胸椎MR扫描前加扫颈椎矢状定位像,扫描野一般不小于33 cm×33 cm,其余扫描参数与常规相同。扫描像上应包括寰、枢椎及定位标记。胶丸定位标记位置固定不动,行常规胸椎MR扫描检查。同样,胸椎定位像上应包括胶丸定位标记,照片上应加摄颈椎定位像和胸椎定位像。

  • 肝细胞癌螺旋CT同层动态扫描表现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

    作者:陈卫霞;闵鹏秋;宋彬;肖邦良;刘燕;王文冬;陈宪;徐剑英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螺旋CT同层动态扫描所获部分参数和形态学表现特征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经病理证实的肝细胞癌26例,全肝平扫后选择靶平面行同层动态扫描和门脉期全肝扫描,评价癌灶形态表现特征、时间-密度曲线(T-DC)走势,并计算癌灶强化峰值(PV)和强化比值(CER)。组织切片经Ⅷ因子相关抗原(F8R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癌组织微血管数(MVC)和癌细胞VEGF表达阳性率。将CT形态表现和所获部分参数与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癌灶PV 7.9~75.2 HU,CER 3.8%~36.0%;MVC 6~91,VEGF阳性率32%~78%。癌灶PV、CER与MVC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508、0.423,P值分别< 0.01、0.05),癌灶PV、CER与VEGF阳性率无显著相关性(r分别为0.256、0.347,P值均>0.05);肿瘤新生血管分布影响T-DC走势,肿瘤血管是否丰富及其组织结构特点影响肿瘤强化特征。结论根据肝细胞癌螺旋CT同层动态扫描部分参数及T-DC走势和增强大体形态表现,可推测癌组织MVC和肿瘤新生血管分布特征,并可反映肿瘤血管是否丰富及肿瘤组织结构特点。

中华放射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5 09
199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