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中华放射学杂志

中华放射学

中华放射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y 중화방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1201
  • 国内刊号: 11-214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郭启勇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儿童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三例

    作者:张泽坤;刘记存;丁建平;李玉清;王冬梅;高静;王溱

    儿童原发于骨的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极为少见,临床上很难与其他儿童骨的恶性肿瘤鉴别.现报告3例经病理证实的儿童骨原发性NHL,并分析其影像特征.

  • 酷似霉菌病的双侧上颌窦结核一例

    作者:陆明芳;许茂盛;任永葆

    患者 女,31岁.因鼻塞、流涕2年余,涕中带血15 d入院.检查鼻腔下甲肿大,余未见异常.鼻窦冠状面CT平扫示双侧上颌窦有软组织密度阴影,其中心可见团状高密度影(图1),下部可见不规则小结节状致密阴影,窦壁完整(图2),疑诊霉菌性上颌窦炎而入院手术探查.

  • 原发性睾丸类癌一例

    作者:余迅;张追阳;张雷;陆凤旗

    患者 男,43岁.右侧阴囊内肿胀疼痛1周余,下坠感明显,并向右侧腹股沟区放射,呈进行性加重,在外院抗炎治疗3 d后症状无明显缓解.

  • 大腿球血管肌瘤一例

    作者:孟令平;洪玉萍;万凯明;鹿彤

    患者 女,24岁.左大腿反复疼痛4年.体检:左大腿皮下触及结节状肿物,大小约2 cm×2 cm×1 cm,质软,压痛,可活动.

  • 小腿恶性神经鞘膜瘤一例

    作者:陈小启;戚乐;黄峰;杨文君

    患者 男,87岁.1年来左小腿胫前包块逐渐增大,发热1周入院.体检:体温39.2℃,左小腿中段前部可见大小约5 cm×5 cm的包块,呈浅褐色,质中,皮温高,活动差,无压痛.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108 mg/L,血沉28 mm/1 h,梅毒螺旋体(TP)抗体阳性,血清梅毒实验阴性,结核抗体阳性.既往有肺结核病史50年.

  • 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随访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杨运俊;陈伟建;诸葛启钏;程敬亮;胡章勇;吴恩福;王美豪;钟鸣;任翠萍;张勇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MS 3D-CTA)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夹闭术前后的MS 3D-CTA资料.用16层螺旋CT扫描仪获得原始图像,然后采用容积重组(VR)、薄层大密度投影(MIP)和多平面重组(MPR)技术对图像进行后处理.结果 16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复查共发现17个动脉瘤夹,其中后交通动脉瘤6例,前交通动脉瘤5例,大脑中动脉瘤4例,胼周动脉瘤1例2个动脉瘤夹.MS 3D-CTA检查未见异常7例,动脉瘤残留2例,载瘤动脉局限性狭窄4例,伴有血管痉挛3例,所有患者均未见载瘤动脉闭塞及动脉瘤夹滑脱移位征象.VR上12例清晰显示瘤夹及载瘤动脉的三维空间关系,3例较清晰显示,1例胼周动脉瘤使用2个瘤夹者线束硬化性伪影明显而显示较差;动脉瘤夹的形态及大小在薄层MIP与MPR上均能准确显示,但瘤夹与载瘤动脉的三维空间感较差.结论 MS 3D-CTA是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快捷、安全和有效的随访检查手段,VR与薄层MIP、MPR结合可更好地显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改变.

  • 经MRI研究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枕叶皮质厚度

    作者:杜寒剑;王健;黎川;张久权;陈利;刘波

    目的 探讨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枕叶皮质厚度改变.方法 以1.5 T MR仪对9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及8名视力正常儿童进行全脑扫描,应用三维磁化准备快速梯度回波(3D MPRAGE)序列扫描,采集3D解剖数据,采用FreeSurfer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观察指标为双侧半球枕叶4个部位即楔叶、舌回、枕外侧叶和距状沟周边区的皮质厚度.结果 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双侧半球舌回、左侧距状沟周边区、右侧半球楔叶及枕外侧叶皮质厚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变薄(P<0.05).结论 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枕叶皮质存在形态学改变;通过对MR的3D解剖数据分析可以无创性衡量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视觉相关枕叶皮质发育情况,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 分类决策树辅助CT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方法学研究

    作者:马红霞;郭玉林;王秋萍;刘敏;强永乾;郭晓娟;郭佑民;陈起航

    目的 应用分类与回归决策树(CART)算法构建CT显像鉴别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预测模型,探讨数据挖掘技术在SPN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提取12个临床指标和22个CT征象指标作为CART预测SPN良恶性的输入指标.连续性纳入自2003年7月至2006年7月间经病理证实的SPN,且术前行CT检查的患者116例,其中良性结节62例,恶性结节54例.采用CART建立用于预测良恶性SPN的分类决策树模型,并通过交互印证的方法计算该模型的诊断准确性.同时设低年资医师诊断组和高年资医师诊断组,采用盲法进行独立阅片判断SPN的良恶性.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比较3组间的诊断效能.结果 (1)成功建立了能够判断SPN良恶性的CART诊断模型,其中含有8条诊断规则,低相对错误代价为0.199,CART对SPN具有决策意义的重要的前3位决策指标为结节的毛刺征、患者年龄和病灶部位.(2)CART、高年资医师和低年资医师对SPN良恶性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0±0.029、0.827±0.038、0.612±0.052.CART与低年资医师ROC曲线下面积差(DBF)=0.297,P<0.01;与高年资医师DBF=0.083,P<0.05;高年资医师与低年资医师DBF=0.214,P<0.01.CART诊断效能高于高年资医师和低年资医师,高年资医师高于低年资医师.结论 CART是具有强大学习能力的数据挖掘工具,可以对SPN的良恶性进行正确判断,为实现人工智能在影像诊断中的应甩提供重要的方法学依据.

  • 肺部疾病MR背景抑制扩散成像应用初探

    作者:吴华伟;程杰军;许建荣;路青;戈欣;李磊

    目的 初步评价MR背景抑制扩散成像(DWIBS)大密度投影(MIP)图像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定量测量在肺部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1例患者接受了肺部DWIBS,其中肺癌38例,肺部炎性病变23例,分析肺部疾病三维(3D)MIP重组图像表现,确定肺部病变的ADC值范围,评价DWIBS对肺部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DWIBS上肺癌及炎性病变表现为不同形态的信号强度密集区域.DWIBS上中央型肺癌平均ADC值为(1.05±0.23)×10-3 mm2/s,周围型肺癌平均ADC值为(1.10±0.17)×10-3 mm2/s,各种炎性病变平均ADC值为(1.69±0.29)×10-3 mm2/s,周围型肺癌与炎性病变的平均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T MRI+DWIBS对肺部疾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6.84%、82.60%和85.24%)高于单纯MRI诊断(分别为78.94%、78.26%和78.68%).结论 DWIBS能够立体、直观地显示病灶,实现了肺部病变ADC值的定量测量,有望成为肺部疾病鉴别诊断的方法之一.

  • 皮脂囊肿病的乳腺X线影像特征

    作者:吴秀蓉;钟山;余旭茗;罗小华;陈雅丽

    目的 认识皮脂囊肿病在乳腺X线影像上的典型特征.方法 分析9例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皮脂囊肿病患者的乳腺x线影像.结果 9例皮脂囊肿病患者乳腺X线摄影均表现为双侧腋窝浅层多发具薄壁的透X线脂样囊肿,边界清晰.同类病灶还见于乳房皮肤7例、前胸壁剑突区4例及上臂3例.结论 熟悉皮脂囊肿病的乳腺x线影像表现,结合家族史,可确诊该病,避免不必要的活检及进一步随访.

  • 64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显示肺叶间裂变异的价值

    作者:王亚非;吴树春

    目的 观察肺叶间裂及变异在64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MPR)的显示及分布.方法 64层螺旋CT以0.6 mm层厚采样扫描1235例胸部病变患者,使用MPR技术显示肺叶间裂及变异(包括附属裂).结果 1235例患者中肺叶间裂无变异者占80.08%(989例),变异者占19.92%(246例).变异肺中,双侧变异20.33%(50例);单侧变异79.67%(196例),其中右肺变异63.01%(155例),左肺16.66%(41例).右肺既无斜裂亦无水平裂1.22%(3例),左肺无斜裂(6.91%,17例)比右肺多(3.65%,9例).左肺斜裂不全(8.53%,21例)比右肺多(4.06%,10例).246例中右肺无水平裂27.24%(67例),水平裂不全9.76%(24例).肺附属裂83.33%(205例),右肺(53.66%,132例)比左肺多(29.67%,73例),右下叶段(40.65%,100例)明显高于左下叶段(7.72%,19例),舌裂15.85%(39例).斜裂和水平裂形态和位置改变41.06%(101例),右侧(35.37%,87例)高于左侧(5.69%,14例).结论 64层螺旋CT MPR完全能显示肺叶间裂、肺叶间裂变异和附属裂,而且能区别病变和小血管.

  •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低龄儿童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随访诊断价值

    作者:彭芸;曾津津;刘士辰;杜忠东;孙国强;郭惠玲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MSCT)对低龄儿童川崎病冠状动脉瘤的随访诊断价值和应用可行性.方法 对12例随访中的川崎病冠状动脉瘤患儿(平均年龄5.2岁,随访时间1.1~5.1 年)进行64层MSCT冠状动脉成像,观察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和冠状动脉瘤的数目、位置、形态和大小,并和同期超声心动图(ECHO)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MSCT共观察到30个冠状动脉瘤,左、右冠状动脉各15个,肿瘤宽径为20.6 mm,平均(7.5±3.8)mm;长径为38.0 mm,平均(124±9.1)mm;10个小冠状动脉瘤,7个中等冠状动脉瘤,13个为巨大瘤;14个圆形,16个梭形.累及左冠状动脉主干7个,前降支近段9个,前降支中段4个,回旋支2个;右冠状动脉近段6个,右冠状动脉中.段9个,右冠状动脉远段4个;其中9个肿瘤累及2个节段,1个累及3个节段.发现6处狭窄,5个瘤壁钙化,3个合并血栓.8个较小或位于中远段的冠状动脉瘤ECHO未能发现.结论 64层MSCT能清晰显示冠状动脉瘤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可成为低龄川崎病冠状动脉瘤患儿随访和诊断的重要评估方法.

  • 多层螺旋CT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CT评价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状态的对照研究

    作者:孙宪昶;刘庆伟;赵素红;祖德贵;张如意;李昕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CT(PET-CT)评价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40例均行MSCT增强扫描,其中的13例行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检查.3名医师分别采用5分评价法对CT图像中淋巴结进行综合评分,≥3分时该淋巴结记录为阳性(淋巴结有转移),<3分时记录为阴性.采用目测法和半定量分析法相结合分析PET-CT图像所显示的淋巴结,分别作阴、阳性记数.将PET-CT、增强MSCT对腋窝淋巴结的检出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用精确概率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0例患者行MSCT检查共检出腋窝淋巴结158枚,其中CT阳性计数91枚,阴性计数67枚;术后病理阳性99枚,阴性59枚.13例行PET-CT检查者共检出腋窝淋巴57枚,PET-CT显像阳性39枚,阴性18枚;术后病理阳性39枚,阴性18枚.CT对腋窝淋巴结转移定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89%、94.91%、91.14%、96.70%和83.58%;PET-CT分别为97.44%、94.44%、96.49%、97.44%和94.44%.CT与PET-CT对腋窝淋巴结转移定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和阳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ET-CT的阴性预测值高于MSCT,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PET-CT都能准确评价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状态,但PET-CT检测腋窝淋巴结的阴性预测值高于MSCT,PET-CT能在术前更准确评价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状态.

  • 前交叉韧带斜冠状面薄层解剖断面与MRI表现对照研究

    作者:陈伟;陆明;王健;丁仕义;杨柳;王晓宇;文亚名;邱明国

    目的 对冰冻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斜冠状面薄层解剖断面与正常人膝关节MRI特点进行对照研究,为ACL损伤分级诊断建立基础.方法 1例(1只)膝关节标本行斜冠状面MRI确定角度,冰冻后沿斜冠状面1 mm层厚铣切,观察ACL薄层解剖特点.选择50名正常人对其ACL进行MR斜冠状面扫描,观察ACL的MRI特点.结果 1只膝关节标本的ACL在斜冠状面薄层断面清晰显示其全程走行,清晰地显示ACL前内束与后外束,前内束从股骨髁附着点后上方区自后向外侧及前内侧走行,止于髁间棘附着区前内侧方,后外侧束从股骨髁附着点前下方区,自后外侧及外下走行,止于髁间棘附着区后外侧方.斜冠状面MRI能够显示50名正常人ACL全程,显示率为100%.MRI能够区分ACL前内束与后外束结构,显示前内束自后外侧向前内走行,止于髁间棘附着区前内侧方,后外束自后外侧向外下走行,止于髁间棘附着区后外侧方.MRI显示ACL走行与薄层断面显示的走行一致.结论 斜冠状面是观察ACL的佳方位,临床对怀疑ACL损伤的患者必要时行MR斜冠状面扫描.

  • 软骨母细胞瘤MRI及X线平片和CT的表现特征

    作者:上官景俊;刘吉华;韩娟娟;邢成颜

    目的 研究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表现,探讨其MRI与X线平片、CT征象的对应关系.方法 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良性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资料,总结其MRI表现与X线平片、CT征象的对应关系.结果 16例软骨母细胞瘤均位于骨骺,大小为0.9 cm×0.8 cm×1.0 cm~4.8 cm×4.3 cm×5.1 cm,呈不同程度的分叶状.在T1WI上以等、低信号为主,T2WI上呈混杂信号,CT上为软组织密度,内见钙化和更低密度区.边缘呈长T1、短T2信号,在CT上表现为硬化边.MRI可见病灶周围有骨髓水肿,在X线和CT上表现为骨质硬化区.病灶邻近软组织肿胀.MRI显示骨膜异常9例,8例与病灶不相邻;X线和(或)CT显示骨膜新生骨6例.MRI显示关节积液12例,CT显示6例.MRI上病灶均呈不均匀强化,骨髓水肿、骨膜反应和软组织肿胀均见强化.软骨母细胞瘤在扩散加权成像(DWI)上呈等、高信号,在MR平扫中的等T1、等T2成分和长T1、长T2成分,以及骨髓水肿、骨膜反应和软组织肿胀在DWI上均呈高信号.结论 MRI和X线平片、CT从不同方面反映软骨母细胞瘤的病理改变,联合应用不同检查手段可更全面显示软骨母细胞瘤的特点.

  • 多层螺旋CT和MRI在鉴别新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作用

    作者:霍志毅;高树明;李大胜;裴丽君;屈辉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及重组技术和MRI在鉴别新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67例新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共189个椎体进行MSCT检查,图像资料经工作站处理进行二维和三维重组,并对34例患者的43个椎体行MRI,将2种方法所得图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新鲜与陈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其椎体数均以L1占比例高,分别是27.68%(31/112)和35.06%(27/77),其次为T12、L2和T11.在新鲜与陈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CT表现中,骨折线清晰锐利(分别为102和21个椎体)、脊髓挫伤出血(分别为15和0个椎体)、脊椎旁软组织影(分别为103和11个椎体)、附件骨折(分别为26和5个椎体)、椎体周围脏器挫裂伤(分别为30和0个椎体)、椎间盘真空征(分别为10和36个椎体)、椎体骨小梁结构紊乱硬化(分别为29和51椎体)等征象,经χ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新鲜骨折共21例27个椎体,其中有26个在MRI中呈不均匀T1WI低信号,27个椎体在T2WI抑脂序列中呈不规则高信号.而在13例陈旧性骨折患者中,有16个椎体在T1WI和T2WI中的信号均与正常椎体相同,16个椎体在T2WI抑脂序列中呈低信号.结论 MSCT扫描在鉴别大多数新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MRI诊断脊髓及韧带损伤可反映病理生理表现.因此,MSCT及其重组技术与MRI在鉴别诊断中结合应用可大大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叶酸受体介导的肿瘤靶向超顺磁性纳米胶束的制备及体外实验

    作者:洪国斌;周经兴;沈君;苑仁旭;帅心涛;梁碧玲

    目的 探讨叶酸受体介导的两亲聚合物纳米胶束对人肝癌Bel 7402细胞的靶向性,及利用MR仪对其进行监测的可行性.方法 制备由叶酸修饰的、载有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及抗癌药物表阿霉素(DOX)的纳米胶束,将叶酸靶向及非叶酸靶向纳米胶束分别与人肝癌Bel 7402细胞共孵育1 h,进行普鲁士蓝染色和流式细胞术观察Bel 7402细胞对叶酸靶向及非叶酸靶向纳米胶束的吸收情况,并体外MRI观察T2WI信号强度变化.结果 叶酸靶向纳米胶束与Bel 7402细胞共孵育后普鲁士蓝染色显示细胞内大量铁存在;非叶酸靶向纳米胶束普鲁士蓝染色显示细胞内铁浓度极低.流式细胞术显示叶酸靶向组及非叶酸靶向组的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117.88和46.33,叶酸靶向组约为非叶酸靶向组的2.5倍.体外MRI显示叶酸靶向纳米胶束与Bel 7402细胞共孵育后在T2WI上信号明显降低(SPIO浓度为5、10、20、40和80 μg/ml时,信号变化率中位数分别为-5.02%、-23.58%、-45.89%、-70.34%和-92.41%),而非叶酸靶向组在T2WI上信号无明显降低(SPIO浓度为5、10、20、40和80 μg/ml时信号变化率中位数分别为-3.77%、-2.16%、-2.18%、-2.74%和-19.77%).体外竞争抑制实验普鲁士蓝染色显示细胞内铁浓度极低.结论 以叶酸修饰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纳米胶束对人肝癌细胞Bel 7402有较好的靶向性,使用临床型MR仪可对其进行监测.

  • 钆喷替酸葡甲胺-壳聚糖颗粒载体在小鼠肠壁吸附的MRI研究

    作者:郑伟良;章士正;孙继红;吴涛;纪建松;郑豪;郑树

    目的 探讨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壳聚糖颗粒(Gd-CPs)载体在小鼠直肠壁黏附和吸收情况,实现结肠黏膜途径微粒载体的MR分子成像.方法 采用乳化-微滴融合技术合成包裹Gd-DTPA的Gd-CPs和壳聚糖颗粒(CPs).将16只小鼠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Gd-CPs和CPs组,每组8只,将Gd-CPs和CPs混悬液分别注入小鼠直肠内,于灌肠前、保留灌肠中和灌肠40 min后行直肠MR扫描.测量灌肠前后直肠壁、盆壁肌肉和图像背景MR信号强度,计算灌肠前后肠壁与盆壁肌肉的相对信号值,并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Gd-CPs粒径约500 nm,Gd-DTPA包裹量质量分数约30%.Gd-CPs组灌肠前后直肠壁相对信号值分别为0.84±0.06和0.98±0.09(t=4.327,P<0.01);CPs组灌肠前后直肠壁相对信号值分别为0.83±0.04和0.84±0.05(t=0.658,P>0.05).Gd-CPs组直肠壁信号增加率中位数为19.0%.电子显微镜示Gd-CPs颗粒位于结肠黏膜细胞内.结论 Gd-DTPA可包裹于壳聚糖微粒载体内,并可以用MRI显示载体结肠壁黏附和吸收现象,MRI是活体内监测结肠黏膜途径颗粒载体运转机制的有效技术.

  • 长回波时间的点解析波谱序列外标准结合线性拟合模型定量检测脑肌酸浓度准确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林艳;沈智威;肖叶玉;郑文斌;李慧;肖壮伟;吴仁华

    目的 探讨长回波时间(TE)的点解析波谱序列(PRESS)外标准和线性拟合模型(LCModel)定量检测活体脑肌酸(Cr)浓度的准确性.方法 10头2周龄猪及1个外标准模型用于本次实验.氢质子MR波谱(1H-MRS)实验采用GE 1.5 T MR扫描仪及标准正交头线圈.感兴趣区大小为2 cm×2 cm×2 cm,分别定位于动物脑和外标准溶液.PRESS序列按TE 135 ms,TR 1500 ms,128次扫描,获得感兴趣区Cr的波谱数据,然后用LCModel分析活体脑Cr浓度.每只动物做完MRS检查后即刻处死,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HPLC)分析离体脑Cr浓度.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活体和离体检测结果的差别.结果 1H-MRS测定的活体脑Cr浓度为(9.37±0.14)mmol/kg,HPLC测定的离体脑Cr浓度为(8.91±0.13)mmol/kg,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9.038,P=0.491).结论 长TE的PRESS序列外标准结合LCModel可以准确无创地定量检测活体脑Cr浓度.

  • 重组葡激酶动静脉溶栓治疗犬急性脑梗死的研究

    作者:刘圣;施海彬;王成虎;周春高;叶伟;李麟荪

    目的 探讨重组葡激酶(r-Sak)溶栓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溶栓的时间窗.方法 成年比格犬24条,数字表法随机等分为对照组、r-Sak 6 h动脉溶栓组和3 h静脉溶栓组.用介入技术建立犬急性脑梗死模型,溶栓前行脑血管造影,分别经动脉和静脉进行治疗(对照组和6 h动脉溶栓组:分别在栓塞后6 h经颈内动脉注入生理盐水10 ml和r-Sak 0.2 mg/kg+生理盐水10 ml;3 h静脉溶栓组:栓塞后3 h经静脉注入r-Sak 0.2 mg/kg+生理盐水10 m1),在溶栓后30、60及120 min分别行脑血管造影复查,并在溶栓前30 min,溶栓后30、60及120 min抽取犬静脉血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Y)和D-二聚体.栓塞后24 h处死动物行病理检查.结果 溶栓后6 h动脉溶栓组、3 h静脉溶栓组和对照组有效的血管数分别为11支(11/13)、8支(8/11)和1支(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完全通畅的血管分别是6支(6/13)、2支(2/11)和0支(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6 h动脉溶栓组和3 h静脉溶栓组间有效和完全再通的血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30和0.211).溶栓后PT、APTT在r-Sak溶栓组均显著延长,各组的D-二聚体在溶栓前后无明显变化(P值均>0.05).24 h后动物均存活,6 h动脉和3 h静脉溶栓组临床症状较轻,病理检查未发现脑出血并发症.结论 r-Sak动脉内6 h溶栓治疗安全有效,早期血管再通效果较好.

  • 半乳糖基白蛋白-超顺磁性氧化铁在兔肝脏小肿瘤检出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晓东;许乙凯;段刚;陈斌;谭欢庆;苍鹏;曲华丽

    目的 初步探讨半乳糖基白蛋白-超顺磁性氧化铁(Gal-BSA-SPIO)在肝脏小肿瘤检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半乳糖基白蛋白包被小粒径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制备Gal-BSA-SPIO,测定其粒径大小.建立兔VX2肝癌模型(肿瘤直径<1.5 cm),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Gal-BSA-SPIO和SPIO组,每组10只,每组再分为5和10 μmol Fe/kg组,每组5只.所有实验动物均分别采用SE T2WI、快速自旋回波(FSE)T2WI和梯度回波(GRE)T2WI序列行MR平扫,并按实验分组行增强扫描,分别测量增强前后兔肝脏信噪比(SNR)和肿瘤与肝脏对比噪声比(CNR),并采用方差分析进行比较.扫描完毕后对肝脏及肿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Gal-BSA-SPIO平均粒径为34.4 nm,核心粒径为14.8 nm.5 μmol Fe/kg SPIO、5 μmol Fe/kg Gal-BSA-SPIO、10 μmol Fe/kg SPIO和10 μmol Fe/kg Gal-BSA-SPIO 4组增强前后肝脏SNR差值SE序列分别为(1.92±0.42)、(3.75±0.51)、(3.25±0.72)、(4.73±0.34),FSE序列分别为(1.56±0.18)、(3.56±0.64)、(3.33±0.16)、(4.83±0.16),GRE序列分别为(5.55±0.91)、(9.58±0.66)、(9.20±0.29)、(10.63±0.32),不同对比剂及不同序列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上述4组增强前后肿瘤与肝脏CNR差值SE序列分别为(2.22±0.68)、(5.27±0.22)、(4.25±0.51)、(6.97±0.63),FSE序列分别为(1.73±0.41)、(4.46±0.54)、(3.73±0.49)、(5.39±0.39),GRE序列分别为(5.98±0.71)、(11.79±0.57)、(9.57±0.54)、(14.64±1.35),不同对比剂及不同序列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Gal-BSA-SPIO主要作用于肝实质细胞,而SPIO主要分布于Kupffer细胞内.结论 Gal-BSA-SPIO具有良好的负向肝脏强化效应,对肝内小肿瘤的检出具有良好的潜在应用价值.

  • 抓住核心问题,卓有成效地开展分子影像学研究

    作者:魏光全;滕皋军;卢光明;高宏

    医学领域正悄然发生着一场革命,特别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为实现个体化危险因素的评估、预防和医学干预提供了可能.

  • 积极开展脑功能MRI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李坤成

    近年来医学影像学取得飞速发展,其中MRI技术的进步更令人瞩目,继1946年美国哈佛大学的Purcell和斯坦福大学的Bloch发现MR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美国Stony Brook纽约州大学的Paul Lauterbur和英国诺丁汉大学的Peter Mansfield由于发明MRI技术共同获得了2003年度生理学和医学诺贝尔奖,不排除在不远的将来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BOLD)脑功能MRI(functional MRI,fMRI)的发明者[1-2]获得诺贝尔奖的可能.

  • MR诊断胎盘植入二例

    作者:陈伟;严志汉;陈裕;张弦

    例1 女,27岁.停经9个月余,阵痛2 h.产科初步诊断:孕39+2周,先兆临产.入院次日行催产素引产经阴道顺娩一活婴.产后30 min行人工剥离胎盘及钳刮术,徒手剥离约1/3面积,疑胎盘植入停止手术.

  • 肾孤立性纤维瘤一例

    作者:韦武鹏;龙莉玲;黄仲奎

    患者女,35岁.腰部胀痛6个月,体检B超发现左肾占位性病变.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影像检查:腹部平片示,左肾影增大,未见钙化.静脉X线肾盂造影示,左侧肾盂、肾盏正常形态消失,并受压向下移位,肾盂及中肾盏变形并见边缘不规则,肾上部外形增大向外隆起.

  • 食管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作者:王林省;宋光义;韩丹;邓亚敏;沈剑

    患者男,37岁.进行性吞咽困难伴咳嗽、咯痰2个月余,加重1周.体检:上纵隔处可闻及响亮的哮鸣音.食管钡餐检查:右上纵隔增宽,上段食管受压向左移位变形,壁光整、柔软,黏膜连续未见中断,气管受压左移,管腔变窄,相应部位右后方见软组织肿块影(图1),中下段食管未见异常.

  • 颅内硬脑膜外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一例

    作者:李建军;陈旺生

    患儿 男,4岁.因左耳听力下降伴鼻唇沟变浅1个月入院,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及四肢抽搐等症状.体检:神志清楚,对答切题,检查合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敏感.左枕部颅骨局部稍隆起,质硬,左侧鼻唇沟变浅,张口偏右,左眼睑不能闭合,伸舌偏左,左耳听力下降,四肢肌力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

  • 原发性胆囊鳞状细胞癌一例

    作者:田昭俭;杨新国;吴起嵩;庞闽厦

    患者女,65岁.右上腹部隐痛不适伴腹胀、纳差6个月.体检无明显异常.B超示:胆囊大小为8.2 cm×3.7 cm,体部可见3.9 cm×3.5 cm低回声实性肿块,与壁相连,基底部不宽,其后不伴声影,不随体位变化而活动.

  • 分子影像学是未来医学影像学发展的方向和主导

    作者:申宝忠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医学影像学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而21世纪主要的影响因素将是基因组学和生物化学.

  • 细胞移植的分子成像架起了从实验走向临床的桥梁

    作者:王维;容鹏飞

    随着移植医学的飞速发展,器官移植技术已经逐步成熟,然而,由于供体的缺乏,严重制约了器官移植临床工作的开展.

  • 肾嗜酸细胞腺瘤的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作者:李清海;侯君;严福华;陈财忠;周梅玲;王庆国

    肾嗜酸细胞腺瘤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良性实质性肿瘤.虽然近年来医师对此病的临床病理特征有所认识,但其影像表现报道甚少,在术前影像诊断中仍常被误诊为肾癌,使患者接受了不必要的根治性手术.

  • 腹腔异位嗜铬细胞瘤的MRI诊断

    作者:黄穗乔;李勇;张嵘;钟镜联;梁碧玲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来自于嗜铬细胞,能分泌儿茶酚氨类激素的少见肿瘤,98%的嗜铬细胞瘤发生在腹腔,其中超过90%发生在肾上腺.

  • 慢性便秘患者动态MR排粪成像与X线排便成像的对照研究

    作者:姜源;戴宁;胡红杰;钱玉娥;张文明

    慢性便秘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国内影像诊断主要依赖X线排便成像,但组织分辨率低,需接触射线,有一定的局限性.

  • 双导丝技术辅助静脉血栓吸除术治疗髂股静脉血栓

    作者:曾庆乐;李彦豪;陈勇;何晓峰

    笔者2005年9月至2007年4月,对15例髂股静脉血栓形成(iliac-femoral venous thrombosis,IFVT)患者使用了双导丝技术辅助经导管抽吸治疗.其中男6例,女9例,年龄28~77 岁,平均52岁.

  • 求真务实,臻于至善

    作者:高培毅;高宏

    过年啦,借此机会,我们向全国的同仁们道一声"新年快乐"!在这"炮竹声声辞旧岁,喜笑颜开过大年"的喜庆时刻,<中华放射学杂志>第42卷与我们共同走进2008北京激情奥运之年.

中华放射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5 09
199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