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中华放射学杂志

中华放射学

中华放射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y 중화방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1201
  • 国内刊号: 11-214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郭启勇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症状性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Wingspan支架成形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子亮;蔡栋阳;许斌;李天晓

    目的:探讨症状性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Wingspan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7年7月至2013年4月,按手术适应证要求共完成基底动脉Wingspan支架成形术91例。将本中心术者早期完成的30例定义为A组,中期完成30例定义为B组,近期完成的31例定义为C组;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及围手术期缺血并发症相关的危险因素,连续变量采用t检验、分类变量采用χ2检验。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支架成形术。患者血管平均狭窄率术前(82.2±5.8)%,术后即刻(15.9±5.7)%;围手术期(术后30 d)卒中13例(14.3%,13/91),包括穿支卒中8例(8.8%)、血栓形成4例(4.4%)、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1.1%),其中致死致残性卒中2例(死亡1例、重残1例)。对围手术期缺血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显示,病变累及基底动脉中段(P=0.049)、长节段病变(P=0.002)、狭窄较重(P=0.001)可能是影响围手术期缺血性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而缺血并发症与术者手术技术无关(P=1.000)。本组77例(84.6%)获得临床随访,随访时间7.0~60.0个月,平均(31.3±15.1)个月;随访过程中,4例(5.2%,4/77)出现后循环缺血症状,1例为致残性卒中、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年累积卒中发生率(包括围手术期的卒中)为16%(95%可信区间,8.2%~23.8%)。46例有影像随访,平均随访时间(9.5±8.3)个月,6例(13.0%,6/46)显示再狭窄,其中2例(4.3%,2/46)为症状性再狭窄。结论症状性粥样硬化性基底动脉严重狭窄,Wingspan支架成形术围手术期总的卒中率相对较高,但致死、致残性卒中率较低;病变累及基底动脉中段、长节段病变、狭窄度较重可能是影响围手术期缺血性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支架成形术后,远期致死、致残性卒中发生率低。

  • 围产期心肌病与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的MRI比较研究

    作者:李小虎;陆敏杰;余永强;刘斌;赵世华;程怀兵;尹刚;张岩;戴琳琳;兰天;杨新令;万俊义;崔辰

    目的:研究围产期心肌病(PPCM)与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IDCM)的心脏MR(CMR)特征,探讨MRI对PPCM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临床明确诊断为PPCM(PPCM组)及IDCM (IDCM组)的患者各1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1.5 T MRI扫描仪对心脏形态(房室大小、小梁化程度、薄心室壁厚度)、功能(室壁局部运动与整体运动功能)、心肌灌注与心肌纤维化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主要评价指标有心输出量(CO)、舒张末期容积(EDV)、射血分数(EF)、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等。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PCM与IDCM组的房室大小、CO、EDV、EF、ESV、S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MR检查均提示心室壁变薄,4例PPCM及3例IDCM左室心尖部可见过度小梁化。7例PPCM及4例IDCM出现单纯性收缩运动减弱,3例PPCM及6例IDCM出现双室的收缩运动减弱。2例PPCM出现小灶状延迟强化,4例IDCM出现肌壁间延迟强化。1年后随访10例PPCM及4例IDCM心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MRI多序列成像是PPCM较为理想的影像检查方法,PPCM与IDCM患者在心脏形态结构、功能无明显差异,但PPCM的预后较IDCM好。

  • 儿童心肌炎MRI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冰华;钟玉敏;孙爱敏;王谦;朱铭;王静蕾;高伟;黄美蓉;王桂龙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CMR)在儿童心肌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搜集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41例进行CMR检查患儿,其中27例临床诊断为心肌炎(心肌炎组),急性期16例、慢性期11例;非心肌炎患儿14例(非心肌炎组)。41例患儿采用稳态自由进动(SSFP)序列进行心脏横断面、左心室二腔心、四腔心以及短轴面扫描以评估心脏功能,然后分别进行左心室短轴面三反转恢复序列T2WI、早期增强(EGE)和延迟强化(LGE)序列扫描,计算T2WI和EGE序列上心肌骨骼肌信号比值及LGE阳性例数。定量资料因不符合正态分布,数据描述使用中位数和上下四分位数范围表示,统计方法采用Mann?Whitney非参数检验以及χ2检验。计算T2WI、EGE、LGE及“综合序列诊断”诊断心肌炎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结果心肌炎组射血分数为60.20%(44.40%,70.20%),T2WI上心肌骨骼肌信号比为2.50(2.04,3.79),延迟强化(LGE)例数为13例;非心肌炎组对应的数值分别为73.60%(65.40%,75.85%)、1.85(1.77,2.15)和1例,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94、-2.52,χ2=5.19,P值均<0.05)。T2WI、EGE、LGE序列诊断心肌炎的敏感度分别为81.5%(22/27)、14.8%(4/27)、48.1%(13/27),特异度分别为57.1%(8/14)、100.0%(14/14)、92.9%(13/14),准确性分别为73.2%(30/41)、43.9%(18/41)和63.4%(26/41),综合序列诊断心肌炎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51.9%(14/27)、92.9%(13/14)和65.9%(27/41)。结论心脏MRI是目前诊断儿童心肌炎重要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各扫描序列的综合评估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心脏MR延迟增强成像联合核素显像评价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存活心肌

    作者:李燕;陆敏杰;王丽;何作祥;赵世华;杨敏福

    目的:探讨心脏MR(CMR)延迟增强成像和核素心肌显像评价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存活心肌的显像特征及互补性。方法搜集111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冠心病患者且左心室射血分数≤50%)的临床和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在同期(间隔时间<1个月)进行了CMR和核素心肌显像[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SPECT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和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心肌代谢显像]。首先利用CMR评价左心功能和室壁运动。再利用标准的17节段5分法对延迟增强显像和心肌灌注/代谢显像进行半定量分析。对于室壁运动异常的心肌节段,分别根据延迟增强CMR和核素心肌显像的结果进行存活性评价,利用Kappa检验分析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111例患者的1887个心肌节段中,有80.3%(1516/1887)存在室壁运动异常。延迟增强CMR和心肌核素显像显示心肌存活的比例分别为63.3%(959/1516)和79.7%(1208/1516)。在存活心肌的判定上,两种成像方法的符合率为77.4%(1173/1516),有中等程度的一致性(Kappa值为0.46,P<0.01)。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核素灌注和代谢显像均正常的节段中,有73.9%(431/583)存在不同程度的延迟强化,但主要为心内膜下强化(84.2%,363/431);在CMR判定为心肌不存活(透壁性强化)的节段中,有21.0%(117/557)为冬眠心肌。结论延迟增强CMR和核素心肌显像评价存活心肌有中等程度的一致性。二者的联合应用有望提高存活心肌检测的准确性。

  • 腱鞘巨细胞瘤的影像表现特征

    作者:李斌;王超;张敏鸣

    目的:探讨腱鞘巨细胞瘤(GCTTS)的影像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GCTTS患者X线、CT、MRI影像资料。39例患者中,局限性32例、弥漫性7例;17例行X线平片检查,18例行CT平扫检查,37例行MRI平扫,其中17例行MRI增强扫描。3名从事影像诊断的副主任医师对图像共同进行分析。结果 X线平片显示GCTTS多为关节旁软组织肿块,邻近骨质呈不同程度侵蚀、破坏(10/17),均无明显钙化征象及骨膜反应。CT显示软组织肿块和骨质改变较X线片清晰,部分软组织肿块呈分叶状跨关节生长(8/18),可见邻近骨质压迫吸收、侵蚀性改变(11/18),均无明显钙化征象及骨膜反应。MRI表现为病灶在T1WI多呈等信号(32/37),T2WI多呈高信号(27/37),增强后多呈不均匀明显强化(14/17),病灶均与邻近肌腱关系密切。结论 GCTTS的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能够反映GCTTS的内部信号特征及与邻近组织的关系,对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和随访具有重要价值。

  • Gorham病临床及影像特点分析:附1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李玉清;张泽坤;刘记存;赵静品;吴文娟;丁建平

    目的:探讨Gorham病的临床及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Gorham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综合国内文献,总结其临床及影像特点。本组11例患者均符合Wells和Gray提出的诊断标准。11例均拍摄X线平片;CT检查4例;MRI检查5例,其中1例行MRI增强检查。结果男7例、女4例;年龄16~66岁,中位年龄32岁。6例病变累及手部,1例累及尺桡骨,1例累及髋臼,3例累及颌面骨。主要临床症状为病变部位疼痛、肿胀及活动受限,7例伴局部肌肉萎缩。X线平片示受累骨质变细、皮质毛糙6例,局灶性密度减低5例,大块骨质吸收6例,骨质吸收残端变尖1例,病理骨折1例。CT示受累骨变细、皮质毛糙4例,局限性密度减低1例,大块骨质吸收3例,伴局部肌肉萎缩、肌间脂肪间隙增宽2例(萎缩性骨质吸收)。MRI示受累骨质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信号可不均匀;受累骨质周围软组织在T2WI上4例呈弥漫水肿样高信号,1例呈弥漫的混杂的高信号软组织肿物,但相邻肌肉萎缩,肌间隙增宽。92例文献荟萃显示男63例,女29例。72%(66/92)发病年龄在10~40岁。单骨发病24例;双骨或多骨发病68例,其中多中心发病9例、单中心发病59例。病变好发居前4位的依次为肩带骨中心、骨盆、颌面骨和手部骨骼。43例出现肌肉萎缩,8例出现软组织肿块。结论当发现与临床症状不符的一骨或连续多骨的萎缩性骨质吸收,无硬化或骨膜反应,相邻肌肉萎缩,要想到Gorham病的可能。

  • 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在心脏CT成像中应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蒋骏;黄美萍;雷益;梁长虹;庄建;李景雷;刘辉;罗纯

    目的:探讨全模型迭代重建(IMR)技术在心脏MSCT成像中降低辐射剂量及控制图像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实验猪10只,每头猪均进行常规剂量(A组)及在此基础上降低管电流[分别降低30%(B组)、50%(C组)、70%(D组)]的256层前瞻性心电门控心脏MSCT扫描,采用滤波反投影(FBP)、高级混合迭代重建(iDose4)和IMR重建,测量升主动脉根部的噪声、对比噪声比(CNR),分别对总体图像质量和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并对3种重建方法处理后所得结果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种重建方法处理的客观指标的差异,采用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和χ2检验比较3种重建方法处理的主观指标的差异。结果 A、B、C、D组采用IMR技术所得图像噪声分别为(15.1±6.1)、(18.8±5.5)、(22.1±4.8)、(33.0±4.0)HU,较FBP和iDose4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2.77、90.71、96.59、95.51,P值均<0.01)。A、B、C、D组IMR技术所得图像CNR分别为42.0±11.1、37.2±10.4、31.4±8.7、23.7±7.0,总体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5.0、(4.8±0.4)、(4.6±0.5)、(4.5±0.5)分,均较FBP和iDose4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0.65、53.55、76.60、57.36,H值分别为20.96、15.63、18.66、23.56;P值均<0.01)。A、B、C、D组IMR技术所得近段冠状动脉可诊断率分别为100%(40/40)、100%(40/40)、100%(40/40)、92%(37/40),A、B组较FBP和iDose4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D组较FBP和iDose4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0.05、45.72, P值均<0.01);远段冠状动脉IMR技术可诊断率分别为100%(50/50)、98%(49/50)、90%(45/50)、78%(39/50),均较FBP和iDose4显著提高(χ2值分别为7.39、16.75、34.62、81.33,P值均<0.05)。结论应用IMR较iDose4可更显著降低图像噪声,提高图像CNR和图像质量;应用IMR重建可在降低辐射剂量的情况下,保证图像质量。

  • 睾丸精原细胞瘤与非精原生殖细胞瘤的影像表现

    作者:李子园;管民;史立刚;朱绍成;史大鹏

    目的:探讨睾丸精原细胞瘤和非精原细胞瘤(NSGCT)的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睾丸生殖细胞瘤患者的25个睾丸肿瘤病灶,其中12例精原细胞瘤,13例NSGCT。12例精原细胞瘤中,5例行CT平扫,其中4例同时行CT增强扫描;7例行MRI平扫,其中4例同时行动态增强扫描。13例NSGCT中,5例行CT平扫,其中2例同时行CT增强扫描;8例行MRI平扫,其中4例同时行动态增强扫描。观察精原细胞瘤和NSGCT病灶的形态、密度信号和强化表现,并采用Fisher检验进行比较。结果12个精原细胞瘤中,10个病灶呈分叶或结节状,5个呈混杂密度或信号;13个NSGCT中,仅有1个(胚胎性癌)呈浅分叶状,11个呈混杂密度或信号。7个行MRI的精原细胞瘤病灶,T2WI均为低信号;8个NSGCT中仅2个T2WI为低信号。4个行MRI动态增强扫描的精原细胞瘤病灶中,3个可见纤维间隔明显强化,6个NSGCT均未见纤维间隔。精原细胞瘤和NSGCT患者以上征象的出现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睾丸精原细胞瘤和非精原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对于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 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影像表现

    作者:常瑞萍;甘露;王湛博;于国;杨立

    目的:探讨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HEH)的影像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4例HEH患者资料。5例行腹部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7例行腹部MRI平扫和多期多时相增强扫描,2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观察肝脏病变CT平扫、MR T2WI影像表现及强化特征,并将病变分为单发型、多发型和弥漫型。结果(1)多发型HEH:共11例228个病灶,其中MRI显示病灶178个,CT显示病灶50个。MR T2WI平扫,79.2%(141/178)病灶表现为三环征或双环征,三环征由内向外依次呈高信号、薄低信号环和晕环样稍高信号,双环征由内向外呈高信号和晕环样稍高信号。多发型HEH的强化特征包括:66.3%(118/178)病灶动脉期中心无强化,边缘轻度环形强化,门静脉期和延迟期环形持续强化,呈双层或多层黑靶征;27.0%(48/178)病灶为门静脉期和延迟期中心和外层明显高信号而中层低信号的白靶征,随时间延长高信号的强化部分逐渐向低信号区蔓延;2.2%(4/178)病灶动脉期呈周边结节样强化,门静脉期向内填充;4.5%(8/178)病灶增强后呈轻度渐进性强化。CT平扫病灶呈低密度实性结节。增强扫描42个病灶呈双层黑靶征,3个病灶呈白靶征,5个病灶呈类血管瘤样强化。(2)弥漫型HEH:共2例,1例病变与正常肝实质分界不清,增强后病变内见沿脉管走行渐进性异常强化;1例呈弥漫结节,结节均匀强化并逐渐呈等密度或信号。(3)单发型HEH:1例,病灶呈团块样,平扫密度不均匀,增强后呈不均匀轻度渐进性强化。结论 HEH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当T2WI出现三环征或双环征,增强扫描随时间延长出现黑靶征或白靶征时对其诊断具有一定提示作用。

  • 31P-MR波谱在人体骨骼肌运动中的研究应用

    作者:孙英伟;郭启勇

    MRS是目前唯一可以评价活体组织代谢水平的MRI技术,31P?MRS一直被公认为无创检测骨骼肌在运动中的能量代谢及线粒体功能的金标准[1]。骨骼肌是人体大的运动器官,肌肉的收缩运动是体育运动的基础,因此,运动时骨骼肌的能量代谢是运动生理学、运动生化学及运动医学的研究重点之一,笔者就骨骼肌31P?MRS在运动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高分辨率MRI用于伴眩晕症状的迷路内微小病变诊断的价值

    作者:赵梦龙;沙炎;程玉书;张放;洪汝建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MRI在伴有眩晕症状的迷路内微小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迷路出血或渗出,以及6例迷路内神经鞘瘤患者不同影像检查方法和影像特点。4例迷路内神经鞘瘤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余病例均为临床诊断。迷路出血或渗出的临床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检查结果,并排除颞骨占位性病变侵犯内耳等。迷路内神经鞘瘤的临床诊断依据临床和影像表现。影像检查:2例迷路出血或渗出患者和3例迷路内神经鞘瘤患者接受了耳部高分辨率CT (HRCT)平扫。19例患者均接受了MRI检查,其中迷路出血或渗出患者除常规耳部MR平扫外,还接受了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T2WI扫描;迷路内神经鞘瘤患者接受了耳部MR平扫和增强扫描,其中3例患者接受了可变反转角的三维快速自旋回波(3D?SPACE)序列扫描。结果迷路出血或渗出:T1WI上7例患者可见患侧迷路内信号轻度升高区,6例无明显内耳信号改变;FLAIR序列T2WI上13例患者均可发现患侧迷路内信号异常升高区;HRCT和T2WI上内耳均未见明显异常。迷路内神经鞘瘤:T2WI上,3例患者显示患侧内耳轻度信号减低区,3例表现正常;3例接受3D?SPACE序列扫描的患者,均表现为患侧迷路内边缘清晰光整的充盈缺损灶,其中2例病灶在常规耳部T2WI上未见显示;增强扫描显示6例患者患侧迷路内结节状强化;HRCT和T2WI上内耳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高分辨率MRI对迷路出血或渗出和迷路内神经鞘瘤的诊断有着很大的帮助,FLAIR序列T2WI能够更加灵敏地发现迷路出血或渗出,3D?SPACE序列能够更好地发现和诊断迷路内微小占位,从而减少漏诊。

  • 深入学习和促进动态对比增强MRI技术的临床转化

    作者:张敏鸣

    先进的MRI技术能够检测到组织微循环,有可能将其作为一种检测影像学生物标记的技术,运用到疾病管理的各个阶段,包括疾病的早期发现与诊断、疗效监测、预后评估等。这些成像技术包括动脉自旋标记技术(arterial spin labeling, ASL)、灌注加权成像技术(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 PWI)、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on level dependent)MRI技术、动态对比增强(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DCE)?MRI技术。其中DCE?MRI不仅能评估组织的血流情况,并且能提供多个微循环的参数来量化反映组织的病理生理学特征,无疑是一项非常有前景的技术,值得深入学习和临床推广。

  • 把握契机迎接心血管影像新技术的挑战

    作者:赵世华

    2014年6月在韩国举行的亚洲心血管影像学年会主题是心血管影像技术量子化飞越(Heartbeat for Quantum Jump in Cardiovascular Imaging)。作为亚洲心血管影像学会的副主席,笔者有幸参与了整个会议的策划,见证了整个会议的全部过程,思忖万千,感慨良多。回顾过去,风雨砥砺,岁月如歌。展望未来,雄关漫道,任重道远。

  • 动态对比增强MRI的应用与进展

    作者:卢光明

    定量MRI不仅能提供组织器官的基本结构信息,也能提供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丰富的生物学和病理生理学信息,是目前国际MRI应用研究的热点。动态对比增强(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DCE)?MRI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定量MRI技术,在临床研究中发挥了较大作用。因获得的病理生理信息受成像设备、成像技术、分析方法及患者个体差异的影响,其结果变异较大,临床应用有一定的挑战性,其潜能亟须开发。

  • 关于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指南共识类文章撰写与发表的推荐规范

    作者: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制定和推广临床指南是当前规范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举措,为保证临床指南制定的科学、公正和权威,以及使临床指南适应于我国国情,从而更好地发挥指导作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对指南共识类文章的撰写与发表推荐规范如下。

  • 本刊2015年甲状腺疾病影像重点号征文通知

    作者:本刊编辑部

    近年来,甲状腺疾病发病率明显增加,规范化、准确的影像检查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甲状腺疾病的主要检查方法包括B 超、CT、PET、MRI 及PET-CT。对于甲状腺小病灶,以B超检查为主,诊断准确性很高,达85%以上,但B超检查对超声科医师依赖性高,且不能提供全面的影像图像。对于甲状腺较大病灶,需要CT、PET-CT、MRI评价肿瘤侵犯范围、颈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但甲状腺为对放射线敏感器官,制约了CT、PET-CT的应用,MRI应该是甲状腺病变有前景的检查方法,但目前图像质量欠佳,应用不多。

  • 《中华放射学杂志》第十届编辑委员会成员名单

    作者:

    关键词: 放射学 委员会
  •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2015年全国骨关节影像学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作者:[1]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2]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骨关节学组;[3]山西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

    为增进全国放射学界的学术交流,促进学科的繁荣与发展,经中华医学会学术会务部批准,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骨关节学组主办,山西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承办的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2015年骨关节影像学学术会议,定于2015年7月10日至12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此次会议为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授予国家级Ⅰ类学分10分。

  • 本刊2015年颈部淋巴结疾病影像重点号征文通知

    作者:本刊编辑部

    颈部淋巴结的性质的判断对于临床至关重要,不同性质的淋巴结临床治疗方案不一样。对于恶性肿瘤,有无淋巴结转移、转移的淋巴结有无薄膜外侵犯等对预后影响很大。目前有多种方法可以判断淋巴结的性质,包括CT、PET、MRI及PET-CT。但每种方法都有其优势,也存在相应的问题。

  • 动态对比增强MRI预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价值

    作者:童彤;孙轶群;蔡三军;章真;顾雅佳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预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经结肠镜病理证实为直肠癌,行新辅助放化疗后拟行根治性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纳入研究。患者均在新辅助放化疗前2~5 d、术前1~4 d行直肠DCE?MRI检查,记录DCE?MRI参数,包括转运常数(Ktrans)、细胞外血管外空间的体积分数(Ve)和速率常数(Kep)。术后依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病理完全缓解(pCR)组和非pCR组。采用t检验比较pCR组与非pCR组各DCE?MRI参数值及治疗前后参数变化值间的差异,采用ROC评价治疗前各参数值鉴别pCR和非pCR的效能,并确定Ktrans诊断阈值。结果38例患者纳入研究,pCR组12例,非pCR组26例。新辅助放化疗前,pCR组的Ktrans、Kep和Ve分别为(1.25±0.56)/min、(2.10±1.61)/min和0.73±0.34,非pCR组分别为(0.46±0.39)/min、(1.15±0.77)/min和0.32±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45、5.67和6.23,P均<0.05)。新辅助放化疗后,pCR组的Ktrans、Kep和Ve分别为(0.28±0.13)/min、(0.62±0.27)/min和0.21±0.13,非pCR组分别为(0.32±0.12)/min、(0.83±0.42)/min和0.17±0.1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2组间治疗前后上述参数的变化值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Ktrans预测疗效为pCR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7,以Ktrans值为0.66/min鉴别pCR组和非pCR组,预测疗效为pCR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0%(9/12)和96.2%(25/26)。Kep和Ve预测pCR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5和0.654。结论 DCE?MRI预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具有一定价值,Ktrans值预测价值大。

  • 动态对比增强MRI在胶质母细胞瘤与脑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张晓琦;李永丽;窦社伟;王恩峰;闫峰山;史大鹏;刘丽雅;韩双印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DCE)?MRI在胶质母细胞瘤与脑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和20例脑转移瘤患者,术前行常规MRI及DCE?MRI扫描,分别在肿瘤实性部分大截面及其周围区域选取3个ROI,经工作站后处理获得肿瘤的容积转运常数(Ktrans)、回流速率常数(Kep)及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图,计算ROI内的Ktrans、Kep及Ve值,应用2个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种肿瘤实质部分及其瘤周区域Ktrans、Kep及Ve值的差异;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两种肿瘤实质部分Ktrans值与其瘤周区域Ktrans、Kep及Ve值的相关性。结果胶质母细胞瘤实性部分Ktrans、Kep及Ve值分别为(0.258±0.063)min-1、(0.398±0.082)min-1、0.632±0.084,转移瘤实性部分Ktrans、Kep及Ve值分别为(0.233±0.053)min-1、(0.357±0.042)min-1、0.672±0.113,两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54、-1.982、1.276,P值均>0.05)。胶质母细胞瘤瘤周区域Ktrans、Kep及Ve值分别为(0.093±0.032)min-1、(0.411±0.089)min-1、0.107±0.021,脑转移瘤瘤周区域Ktrans、Kep及Ve值分别为(0.033±0.010)min-1、(0.204±0.045)min-1、0.069±0.017,两者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978、-9.303、-6.203,P值均<0.05)。胶质母细胞瘤实性部分Ktrans值与其周围区域的Ktrans、Kep及Ve值分别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59、0.464、0.651,P值均<0.05),转移瘤实性部分Ktrans值与其周围区域的Ktrans、Kep及Ve值均无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 DCE?MRI通过定量显示肿瘤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可准确评估胶质母细胞瘤与脑转移瘤实性部分及瘤周区域的血脑屏障破坏的程度,在两种肿瘤的生物学特性评估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经MR靶向分子成像判断抗肿瘤血管药物早期疗效的价值

    作者:丁爽;王静;许永华;贾文霄;杨利霞;黄自丽;潘晓东

    目的:探讨MR影像生物标记物无创性评价抗肿瘤血管药物早期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建立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建模成功的30只载瘤裸鼠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抗肿瘤血管药物组:腹腔注射贝伐珠单抗注射液10 mg/kg;细胞毒性药物组:腹腔注射氟尿嘧啶注射液150 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0 mg/kg。载瘤裸鼠于注射药物及生理盐水前及注射后1、24、48 h行动态增强MRI(DCE?MRI)和多b值DWI检查,观察以下指标:微血管转运常数(Ktrans)、反流速率常数(Kep)、血浆容积分数(Vp)、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及10个b值拟合所得的ADC(ADC10b)值、b值为500、750、1000 s/mm2拟合所得高b值ADC(ADChigh)值和ADC灌注(ADCperf)值。3组治疗后48 h MRI检查结束,处死裸鼠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测定微血管密度(MVD)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评分。各组MRI定量指标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同一时间点3组间MRI定量指标的比较采用多变量方差分析,3组治疗后48 h的各定量指标与MVD计数及PCNA计分分别行Pearson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并应用因子分析法将MRI定量指标归纳总结。结果药物治疗后1 h,抗肿瘤血管药物组中Ktrans、Kep值及ADC10b、ADChigh、ADCperf值分别为(0.009±0.005)/s、(0.042±0.031)/s、(0.043±0.002)×10?3 mm2/s、(0.031±0.005)×10?3 mm2/s、(0.089±0.006)×10?3 mm2/s,3组间的Ktrans、Kep、ADC10b、ADChigh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2.058、25.979、9.870、8.511,P均<0.05);且各组不同药物治疗前、后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2.108、7.280、65.698、19.900,P均<0.05);ADCperf值治疗前、后的变化在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38.780,P<0.01)。Ktrans、Kep、ADCperf与MVD计数及PCNA计分呈正相关(r值为0.421~0.811,P均<0.01),ADC10b值与MVD计数及PCNA计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56和-0.560,P均<0.01),ADChigh值与PCNA计分呈负相关(r值为-0.568, P<0.05)。因子分析法将Ktrans、Kep、ADCperf值归为肿瘤微循环灌注因子,ADC10b、ADChigh值归为细胞代谢因子。结论 DCE?MRI及多参数DWI技术联合应用可从肿瘤微循环灌注状态及细胞密度方面反映抗肿瘤血管药物治疗后的早期变化,其中Ktrans、Kep、ADCperf、ADC10b、ADChigh可作为影像生物标记物定量无创评估抗肿瘤血管药物的早期疗效。

中华放射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5 09
199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