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胰腺癌辅助诊断系统模型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杨铮;李英;冷家骅;曹崑;李晓婷;孙应实

    目的 设计胰腺癌辅助诊断系统模型,旨在提高医生报告书写及阅览速度,并为医生确定胰腺癌手术方案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使用VBA语言在ACCESS环境下构建胰腺癌辅助诊断模型,模型字段的选取参照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胰腺癌可切除性评价标准设计.结果 选取4位医生分别进行主观评价测试和模型评价测试,结果是模型评价一致性明显高于主观评价.结论 该模型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医生书写报告的效率,并且可以为医生提供可靠的胰腺癌手术辅助方案.

  • 运行Pacs创建低碳医院

    作者:董希忠

    随着科学的高速发展和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多数大中型医院已完成His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医院信息系统)、Cis (clinical information system临床信息系统)、Lis(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实验室信息系统)、Ris(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放射学信息系统)等医院基本信息系统的建设,实现了计算机管理,改变了以往手写申请单、报告单、票据、人工统计的状态,极大地提高了医院整体工作效率,缩短了伤、病者就诊时间.

  • 影像实践教学应用PACS系统的必要性

    作者:徐敏;李明珠

    医学影像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影像学知识、技术及设备更新速度极快,现行中小医学院校影像学科教学及实践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教学需要,教学改革势在必行.PACS的应用更加有利于学生了解新的影像学动态,掌握影像学实践技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影像学快速发展的需要.PACS数字化实验教学方式将是医学影像实践教学的必然趋势.

  • 数字化综合医院新型PACS方案设计与实施方法

    作者:罗伟;王伟

    我院信息化建设始于2001年,至今医院信息系统(HIS)已趋于成熟.医院网络采用千兆快速以太网为主干,百兆带宽到桌面.在此基础上,我院面向全院的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PACS)系统建设条件也逐步成熟,现将这方面情况介绍如下.

  • 直接数字X线摄影与传输系统在基层医院临床工作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李清水;熊诗俊;杨朝林;袁国奇;刘海明;黄锦钊;赖美莲

    目的评价直接数字X线摄影(direct digitized radiography, DR)和影像存挡与通讯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PACS)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分析应用DR和PACS设备前、后患者检查总计等待时间,以胸部为例的病灶检出率,图像检索时间,节约胶片率,并进行对照.结果应用DR机和PACS系统后,患者检查总计等待时间平均缩短了60%;胸部病灶检出率提高了25%;图像检索时间效率提高98%;节约胶片约95% .增加了病人的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论 DR机和PACS系统的利用改变了传统X线投照和诊断模式,有助于提高医生工作效率,提高诊断正确率,减少患者候诊时间,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应用.

  • 基于临床数据中心系统的医院影像中心建设及标准化研究

    作者:刘帆;李玉宝;刘丽红;袁文榆;袁浩;王力华

    医院影像信息系统建设开始从“以科室为中心”逐渐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方向发展,本文介绍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影像数据中心建设的过程,提出了影像数据中心的系统集成思路、方法和采用的技术标准,同时介绍了影像数据中心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该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

  • 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在骨显像肋骨单发浓聚灶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剑明;于树鹏;辛军

    目的 探讨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ACS)在骨显像肋骨单发浓聚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PACS回顾性分析84例肋骨单发浓聚灶患者骨显像及胸部CT影像资料.根据骨显像单独诊断、CT单独诊断及二者联合诊断计算并比较三种情况下的诊断准确性.所有肋骨单发病灶的终诊断经随访、相关综合影像或病理活检证实.结果 骨显像对全部84例肋骨单发浓聚灶的诊断准确性仅为21.4%(18/84),诊断不确定者占77.4%(65/84),对全部病例中19处肋骨条形单发浓聚灶的诊断准确性为94.7%(18/19).胸部CT对全部病例肋骨单发浓聚灶的漏诊率为14.3%(12/84);对全部病例而言,其诊断准确性为77.4%(65/84).对全部84例肋骨单发浓聚灶而言,通过PACS联合骨显像和CT诊断准确性为91.7%(77/84),与单独骨显像或单独CT诊断相比有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84.3和6.6,P<0.05).结论 应用PACS系统能共享影像资源,能明显提高对骨显像肋骨单发浓聚灶的诊断准确性,具有较佳的临床实用价值.

  • PACS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朴龙松;褚建国;吕春燕;时立新;邹一军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经历着一场数字化信息革命.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PACS)逐渐引进与应用已成为影像科室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以全数字化无胶片化方式采集、阅读、储存、管理和传输医学影像资料,实现影像资源共享,从整体上提高了医院的诊疗质量,开创了医学影像诊断与管理的新纪元."军字一号"工程、医院信息系统(HIS)的应用,为PACS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 影响胸片软阅读诊断系统效能的因素

    作者:王涛;于长路;姜毅

    目的 探讨应用医用液晶显示器进行软阅读时,影响诊断系统效能的因素及主次关系.方法 从PACS中选取30幅胸部后前位的影像资料.由高、中、低年资放射科医师各3名独立阅片.将影响诊断效能的5个显示因素(观察距离、分辨率、室内照度值、观察视角、负效光角度)各设计4个显示水平(观察距离选取0.3、0.6、0.9、1.2m,显示器分辨率选择1、2、3、5百万像素,室内照度值选取50、100、200、400 lx,观察视角选取0°、15°、30°、45°,负效光角度选取0°、30°、60°、90°).分析误诊次数、诊断时间及无法诊断次数.使用SPSS13.0软件,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统计结果进行极差值分析.结果 各分析指标随显示因素、显示水平的不同,有较大差别.就平均误诊次数而言,因素“观察视角”的极差值小,为1.4次.因素“负效光角度”的极差值大,为5.0次.观察距离、显示器分辨率、室内照度值等因素的极差值分别为2.9、2.8、2.5次.结论 对诊断系统效能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负效光角度、观察距离、显示器分辨率、室内照度值、观察视角.

  • 开放源代码的经济型无线广域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的建设与临床应用

    作者:马坚;陆建环;周云波;马晓丹

    目的 建设一套价格低廉的基于Web的无线广域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方法 对Internet上的开放源代码MyFreePACS进行改进.结果 建设了一套基于Web的无线广域PACS系统,利用IE浏览器调阅处理医学数字图像通讯接口(DICOM)图像,实现了图像的显示、存储等功能,并可在院内实现无线移动查房和通过Internet广域网进行远程影像会诊.结论 利用免费的开放源代码构建基于Web的经济型PACS在中小型医院切实可行,具有实用价值.

  • X线曝光量对显示器影像质量的影响

    作者:曹允希;刘慧琴;邱建峰;何乐民;韩丰谈;景学安

    目的 观察数字X线摄影(DR)系统不同曝光量与影像质量的关系.方法 选择摄影管电压90 kV、曝光量从0.5~16.0 mAs变化时,使用X线摄影系统对Cdrad 2.0对比度细节体模进行曝光,观察者对显示器的影像进行阅读,计算其影像质量因子(IQF).统计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ANOVA),对8名检查者不同曝光量下测得IQF均值进行F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管电压90 kV,曝光量从0.5~8.0 mAs变化时,随着曝光量的增大,观察者在显示器上观察到IQF逐渐减小,小为38.54±2.82,曝光量从8.0~16.0 mAs变化时,IQF逐渐增大,大为44.33±2.35.(2)不同曝光条件下,IQ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35,P<0.01).结论 随着X线摄影曝光量的增大,显示器图像分辨能力逐渐提高,摄影曝光量为8.0 mAs,影像质量佳,曝光量>8.0 mAs,显示器对图像细节的显示能力开始下降.

  • 第1届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和放射学信息系统国际研讨会会议纪要

    作者:郭启勇;辛军

  • 《医院信息基本数据集标准》第7工作小组第1次全体成员会议纪要

    作者:赵永国;陈克敏

    <医院信息基本数据集标准>(简称BDSS)是由卫生部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和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信息管理委员会共同承担的重大课题 ,该项目第7工作小组(简称BDSS (WG7))于2004年1月9日在上海瑞金医院科教楼成立,负责研究、制订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工作.共有32位代表参加了第1次全体成员会议,分别来自各地医疗卫生单位从事放射学信息系统(RIS)和医学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实践的影像、信息和管理科室,以及国内IT、PACS企业界共22个单位.

  • 基于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的结构化报告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田军章;张雪林;江桂华;欧景才;伍平阳;洪文松;吉琳;郑丽吟;黄大江

    目的设计并开发基于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的结构化报告模块,应用计算机生成图文并茂的诊断报告并实现诊断报告与图像的同步传输.方法 PACS采用1000 M主干网,100 M交换到桌面;应用Delphl 6.0,VC++6.0等编程语言,设计结构化诊断报告为基本项目区、影像征象区、诊断意见区、建议区、签名区、图像区等6个功能模块区;设计通过对医学数字成像与传输标准(DICOM)复合对象的引用,在诊断报告中直接插入DICOM的医学图像或者波形;设计并构造整个系统环境所需的基本函数库.结果基于PACS的结构化报告模块能将影像诊断报告按照计算机可以明确无误的结构方式组织起来,缩短诊断报告时间和周期,提高对报告原始资料信息的利用率.结论结构化报告模块有利于促进影像诊断工作与临床教学、科研等工作的结合,提高影像诊断工作质量和效率.

  • 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在影像诊断教学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魏渝清;胡建;王学建;曹军;童娟;沈桂权;罗敏;罗松

    目的评价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PACS)在医学影像诊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GE PACS和天助公司的放射信息管理系统(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RIS)、终端图文工作站等硬件、软件配置,构建大屏幕多媒体阅片室,设置典型影像教学片库,开辟电子学习室,直接从PACS调取图像制作多媒体幻灯教学课件和制备考试题库.结果成功完成了各项构建,在PACS设置的教学分类片库中积累了有价值的影像资料近5 000例,改变了传统的影像教学方法,实现了影像教学的实时化、多样化,在影像诊断教学和实习中获得一致好评,提高了教学质量. 结论 PACS有利于提高医学影像诊断学的教学质量,值得完善和推广.

  • 医学影像学信息系统工作站配置方案的探讨

    作者:陶勇浩;缪竞陶

    目的探讨适合国情的医学影像学信息系统工作站配置方案及实现方式.方法工作站逻辑上分为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工作站和放射学信息系统(RIS)工作站.PACS工作站包括CT和MR影像诊断、常规X线影像诊断,以及高分辨灰阶显示等3类工作站组成;RIS工作站则根据其用途分为诊断报告、登录、报告打印与分发、管理等多种功能类别.结果影像诊断报告工作站采用单机双屏构型,物理地集成PACS和RIS的影像诊断过程的操作.CT、MR等低像素影像诊断过程配置对角线17 in(1 in=2.54 cm)彩色显示器作为操作界面,常规X线影像诊断操作则采用21 in彩色或灰阶肖像式显示器配置,对于未涉及影像操作的工作站类型,如RIS登录、报告分发、管理等,全部采用普通PC机实现.结论满足医学影像诊断的基本需求并符合节约投资的要求是进行医学影像学信息系统工作站规划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单机双显配置可以成为医学影像学诊断工作站构型设计的首选方案.

  • 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的综合布线和网络系统的设计

    作者:罗敏;王小林;罗松;雷文勇;王学建;温洪宇;吴红星

    目的解决我院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大规模应用、大流量数据传输的网络需求,以及随之出现的负载均衡、潜在网络风暴的问题. 方法网络主交换机采用英特尔(Intel)480T 1 000 M交换机,各大楼间采用1 000 M光纤接入,100 M光纤连接到每个信息点;原有网络保持物理独立,采用新型的第3或第4层交换设备, 减轻该路网络的流量负担,解决负载均衡;每个具有医学数字成像及通讯(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 in medicine,DICOM)标准的设备均铺设超5类屏蔽双绞线;增设 Intel NetStructure 1520 Cache Appliance缓存器解决网络风暴. 结果通过本设计建立起了1套科学完善的院内网络体系,适应和满足了目前PACS的高需求,并为将来向1 000 M应用升级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为在院内实现图像、信息、病人资料等方面的共享与传输提供了保障,为医院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结论建立PACS影像系统必先考虑良好的发展规划,硬件设施是PACS及所有医院信息管理的基础平台,因此应从多方位全面考虑网络状况和将来发展,搭建好良好的硬件平台是必要条件,而且可以利用线路共享性为其他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提供服务及数据共享.

  • 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网络结构设计和优化因素

    作者:陶勇浩;缪竞陶

    目的探讨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ACS)的网络结构设计及其优化因素。方法基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系统对PACS的网络结构以及功能和过程在网络带宽和传输方面的需求进行测试。使用影像工作站内置的影像传输检测功能和Windows NT的网络监控软件作为测试工具。结果在静态测试环境下,除路由设备之外,各类网络构件对带宽和传输率的影响无明显差异;在动态环境测试,交换机提供的影像传输速率明显高于集线器,局部系统通讯速率亦较全局系统通讯高。结论 PACS网络结构设计的优化因素主要是简化网络布局和转换全局通讯任务为数个简单的局部系统通讯;优化的要点是确保医学影像诊断过程必需的带宽使用。

  • 小型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的临床应用

    作者:陈立新;赵伟江;金琼英;顾文香;袁铨

    目的探索小型医学图像存档与通讯系统(minimizing 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mini-PACS)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逐步实现科室内的无胶片化管理.方法建立基于PC机的局域网,连接CT、MR、数字胃肠机、DSA、激光相机等医学影像设备,整合数字图像网络(digital imaging network, DIN)和医学图像诊断系统(medical diagnostic imaging system ,MDIS),组成放射科信息管理系统(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RIS).RIS系统通过其中1台安装双网卡的PC工作站与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相连.结果系统在2年多的时间内得到连续使用,放射科信息管理系统得以实现和完善.在现有的数字化影像设备上实现了符合医学数字图像传输标准3.0(digital imaging communication in medicine,DICOM 3.0)格式的图像采集、储存、传输、打印、浏览功能.图像和诊断报告信息通过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管理,不同设备上保存的在线图像为3~6个月,所有图像用CD-R光盘刻录,作为离线永久保存,已有32 700多份诊断报告存入数据库;HIS终端可有限制地从该系统获得图像和诊断信息.结论 mini-PACS系统投入和运行成本低、维护简单、性能可靠,可基本实现PACS的重要功能,在中、小医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多PC机存储系统——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海量存储解决方案

    作者:郝富德;段新林;郭启勇

    目的根据医学数字化影像自身的特点以及医院本身对医学影像管理的特殊需要,建立高性能价格比、可扩展性好、较为安全可靠的海量图像存储系统.方法搭建相应的软硬件环境,组成"多PC机存储系统"(mulit personal computer storage system,简称MPCSS),通过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的控制,实现图像数据由主服务器归档到存储PC机之中;对存储PC机上的数据进行备份;模拟存储PC机数据丢失,使用备份进行恢复;对MPCSS进行扩展,提高存储容量.结果 MPCSS配合相应软件顺利实现图像海量存储、备份、错误恢复、容量扩展.从MPCSS调用影像平均速率为27.7 Mbit/s(1 byte = 8 bit);平均存储成本为74元人民币/G;抽查MPCSS中100例病人187次检查的影像数据,仅发现在试用阶段的6次检查不能正常调用,其他均可正常调用;平均备份、恢复速率为5.5 Gbyte/h.结论 MPCSS同目前的高容量存储设备和存储方案相比,虽然在可靠性方面较以昂贵的磁盘阵列为介质的存储方案略逊一筹,但MPCSS为高性能价格比、可扩展性好的海量存储系统,并符合医学数字化影像的自身特点,以及医院本身对医学影像管理的特殊需要.

58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