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

临床放射学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Radiology 림상방사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黄石市医学科技情报所
  • 影响因子: 0.8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324
  • 国内刊号: 42-118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5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放射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冯敢生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合并主动脉粥样硬化一例

    作者:宋薇;蒲俊智;章强;刘军

    患者 女,68岁.以头晕、头痛伴失眠入院,继往高血压病史.X线胸部正位片提示上纵隔增宽,建议CT检查.CT平扫:见食管后、主动脉弓旁软组织密度影,CT值同周围血管影,与主动脉内侧壁分界不清,且呈钝角交角,余主动脉弓管壁见斑片状钙化影,疑为主动脉弓动脉瘤,建议增强扫描.

  • 多层螺旋CT诊断左冠状动脉-右心房瘘一例

    作者:旷连勤;张伟国;王毅;杨成明;王红勇

    患者 女,39岁.因"活动后心悸、胸闷、气促、乏力1个月余"入院.体检:心界增大,心率62次/min,心前区可闻及Ⅲ/6级连续性杂音,以左侧第3、4肋间明显,P2音增强.心脏彩超提示左冠状动脉-静脉瘘,肺动脉高压,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64层螺旋CT三维及多平面重组MPR显示冠状动脉左主干及旋支明显增粗扩张,旋支末端汇入右心房,瘘口直径约7 mm,提示冠状动脉左旋支-右心房瘘,并伴有右心房室增大及肺动脉扩张.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状动脉左旋支-右心房瘘,并行封堵治疗.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冠状动脉CTA复查提示瘘口完全阻塞.

  • 婴儿腹部广泛毛细血管瘤一例

    作者:郭欢仪;李子平;冯仕庭

    患儿 男,6天.被发现腹胀6天入院.体检:全身皮肤黏膜、巩膜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腹部膨隆,呈蛙状腹,未见胃肠型.右侧腹部触及一巨大肿块,约5 cm×5 cm,质硬,活动差,无压痛,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实验室检查:总胆红素:205.8 μmol/l(正常值:3.0~22.0 μmol/l);间接胆红素:188.3 μmol/l(正常值:3.0~15.0 μmol/l);甲胎蛋白(AFP):76.39 mg/L(新生儿出生后脐血的AFP浓度为10~100 mg/L).

  • 心脏未分化肉瘤一例

    作者:韩博;薛彤霄;何滨;杨广夫

    患者 女,41岁.以胸部憋闷,气短10余天入院.体检:心前区无隆起,未触及震颤,叩诊心浊音界向左扩大.心率84次/min,心律齐,心音低钝,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B超:左室外侧壁房室交界处见7.2 cm×4.2 cm不规则团块回声,表面不光滑,内部回声不均匀,与左室外壁紧密相连,不活动.CT扫描:主动脉根部与左心缘之间见一大小约为6.1 cm×4.5 cm×6.0 cm的软组织密度影,内密度欠均匀,CT值为34 HU.增强扫描病变呈不均匀强化,CT值为65 HU.

  • 先天性食管闭锁并气管食管瘘二例

    作者:陈光祥;曾薇;胡高云;吕惠熙

    例1 男,生后30 min.因生后面色青紫入院.早产儿貌,神清,反应差,面色青紫,哭声不畅,频繁呕吐绿色液体,唇周青紫,口角少许白沫,吸痰见混浊羊水样物质,呼吸浅促,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大量中粗湿啰音,心音有力,律齐,无杂音,四肢肌张力弱,拥抱、吸吮、觅食反射均未引出.食管造影显示:食管闭锁,盲端位于T3水平,瘘口位于T4水平.

  • 子宫苗勒管腺纤维瘤恶变MRI表现一例

    作者:汤榕彪;汤光宇

    患者 女,76岁.绝经20余年,1个月前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量少.体检:子宫中位,增大如7+周大小,无压痛.双侧附件未扪及明显肿块及压痛.B超:子宫体前位,形态规则.肌层回声紊乱,其内见多个低回声结构.宫内膜增厚不均匀,全层厚19 mm.双卵巢未探及.MRI示:子宫增大约9.0 cm×9.0 cm×8.8 cm,腔内充满软组织信号.T1WI呈混杂等低信号,其中见小点状更低信号灶及高信号灶.T2WI呈混杂等高信号,内见小点状更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信号无降低.增强扫描,子宫右前壁不规则增厚,结构不清,腔内实质部分不均匀中度强化;左侧附件不规则增厚,呈等T1、T2信号,中度强化;盆腔内未见积液和肿大淋巴结.

  • 左肾乳头状腺瘤一例

    作者:赖云英;马春浓

    患者 男,24岁.体检B超发现左肾下极实质内囊性占位4个月,无腰痛、腹痛,无尿频、尿急及血尿.体检无明显阳性体征.B超检查:左肾实质内见一囊性暗区,大小约2.9 cm×2.8 cm,包膜完整,后方回声增强.B超拟诊:左肾囊肿?

  • 先天性左肺动脉缺如并右位主动脉弓一例

    作者:夏进东;余建群;白红利;周翔平;李峥艳

    患者 男,30岁.因咳嗽、咯血6天,伴胸痛、呼吸困难、盗汗及发热入院.体检:体温36.4℃,心率104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08/74 mmHg(1 mmHg=0.133 kPa),气管左偏,左肺未闻及呼吸音.血气分析: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90%.实验室检查:WBC 5.9×109/L,N 86%,AST 73 Iu/L,CK 618 Iu/L,LDH 448 Iu/L,HBDH 311 Iu/L,血沉57 mm/h.

  • 椎管内异位支气管囊肿一例

    作者:李琦;吴景全;黄兴涛;吕发金;刘历;李丹

    患者 男,11岁.因"四肢进行性无力"4天入院.体检:四肢肌力Ⅰ级,肌张力降低,膝反射及跟腱反射减弱,痛觉基本正常.体感诱发电位(SEP)示双侧正中神经至对侧大脑半球感觉区各段通路电活动紊乱,双侧C2、C7段脊髓电活动兴奋性异常增高,传导时间缩短.

  • 儿童免疫功能低下致多发脑脓肿一例

    作者:王磊;李欣;王春祥;赵滨

    患儿 男,2岁10个月.主因间断发热20天,嗜睡10天入院治疗.体检:呼吸43次/min,心率133次/min,体温39.6℃.血常规:血红蛋白 95 g/l,白细胞 13.8×109 /L,淋巴细胞0.12.

  • 椎管内硬膜外间叶性软骨肉瘤一例

    作者:马黎斌;周根泉

    患者 男,30岁.无诱因下腰痛伴双下肢无力4个月就诊,MRI检查:L1水平椎管内脊髓左侧旁见大小约2 cm×2 cm×1.5 cm椭圆形肿块,边界清楚,脊髓及同侧蛛网膜下腔受压并向右侧移位.肿块在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性强化,肿瘤向左侧椎间孔方向生长,L1椎体后缘骨质轻度破坏、吸收.MRI诊断:L1水平椎管内硬膜外肿瘤.

  • 先天性心脏病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心内型一例

    作者:侯义华;吴凤霞;赵志坚;陈菊华;金明一;高尔立;宋继柱;唐晓娟

    患者 女,19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生长发育较同龄人略迟缓,活动后胸闷、心慌、气短,无晕厥、喜蹲踞现象,紫绀(+).血压:96/60 mmHg(1 mmHg=0.133 kPa) 心率:61次/min.心界向两侧扩大,律不齐,可闻及早搏、大炮音;胸骨左缘第2、3肋间Ⅳ/6级收缩期杂音,传导广泛,并可触及震颤,周围血管征阴性.心电图:交界性心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频发房早二联律伴室内差异性传导.频发室早二联律,右心室肥厚.

  • 先天性囊肿眼一例

    作者:黄新文;吕红彬;陈光祥;唐光才

    患儿 女,1岁.因出生后即发现双眼不能睁眼,双下睑有青蓝色肿块1年就诊.患儿父母体健,非近亲结婚,足月顺产,母亲孕期有口服感冒药史及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保胎史,家族中无类似病患者.全身体检无异常.

  • 肺Langerhans 细胞组织细胞病一例

    作者:袁涛;全冠民

    患者 男,33岁.间断咳嗽、喘憋、发热3个月,无咳痰、咯血.吸烟史10余年(20支/天).体检无异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9.9×109/L,红细胞沉降率(ESR)8 mm/h,冷凝集实验(-),肺功能正常.鼻窦片未见异常.影像学检查见图1~4.

  • 多发脾假性囊肿伴钙化一例

    作者:刘坤贤;王勇;孙占国;唐光才

    患者 女,64岁.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肋下肿块,呈进行性增大,逐渐出现乏力、食欲不振等表现.15天前出现腹痛伴背部牵涉痛.患者无牧区生活史及外伤史.体检:左腹部稍膨隆,剑突下左侧可触及一巨大肿块,占据左侧上、中、下腹,触之有不适感.血常规:白细胞12.6×109/L,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血小板74.2×109/L.Casoni's皮试和补体结合试验阴性.骨髓穿刺: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

  • 永存动脉干的影像学表现二例

    作者:吕亚萍;唐光才;陈洪亮;晏志刚;唐光健

    例1 男,4个月.足月顺产,孕期患过流感,服药具体名不详,无家族遗传病史.出生后第二天出现喂奶困难,伴呼吸气促,口唇青紫,哭闹时更为明显.

  • 肺门Castleman病一例

    作者:郑海军;周海军;陈德平

    患者 女,34岁.体检发现左肺门肿块10天入院,无明显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示左肺门增大,见一类圆形肿块影,外缘光滑,内缘与肺门无分界,密度均匀,直径约6 cm.CT平扫示左肺门软组织肿块呈"葫芦"样,密度均匀,无明显分叶及毛刺征象,与纵隔和肺实质分界清晰,左肺上叶支气管受压变窄,远端部分被包绕,肿块CT值38~41 HU,大小约6.1 cm×5.2 cm×5.0 cm.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均匀强化,动脉期CT值97~111 HU,密度低于周围强化的血管;静脉期CT值102~110 HU,与血管密度一致.CT诊断:左肺门偏良性占位,Castleman病可能性大.纤维支气管镜显示左肺上叶支气管外压性狭窄,病检未见异形细胞.

  • 胰腺癌肉瘤一例

    作者:殷小平;李彩英;张丹;封海龙

    患者 女,49岁.因右上腹痛10天入院,腹痛为阵发性绞痛,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不含血及咖啡样物,疼痛向腰背部放射.体检:巩膜轻度黄染,右上腹及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实验室检查:TBIL 77.2 μmol/L,DBIL 39 μmol/L,IBIL 38.2 μmol/L,ALT 294 U/L,AST 194 U/L,ALP 980 U/L,γ-GT 756 U/L.血常规:中性粒细胞0.807,淋巴细胞0.088,单核细胞0.089.

  • MSCT肝脏体积测量研究

    作者:李卫侠;林晓珠;柴维敏;陈拥军;沈柏用;彭承宏;陈克敏

    目的 评价MSCT测量肝脏体积(LV)各种方法的优劣及在肝移植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18例肝移植受体术前行MSCT多期扫描.用手动法及半自动法测量LV,与术后即刻水测法所得LV进行相关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及Bland-Altman检测,并分别记录两种方法测量LV所需时间.结果 手动法所测LV为(1369.8±186.7) cm3,半自动法所测体积为(1416.3±192.1) cm3,实际体积为(1383.1±196.1) cm3;术前CT手动法、半自动法测量体积与术后实际体积均有明显的相关性(r分别为0.969、0.978,P<0.05);各方法所测体积与实际体积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F=0.016<0.05,P=0.985>0.05);手动法所测LV数值更接近实际体积,但平均时间为(24.5±5.7) min,较半自动法(9.6±1.8) min长.结论 MSCT半自动法LV测量减少了放射科医师的工作量,是一种较好的测量肝脏体积的方法.

  • 胃癌多层CT增强征象与组织分化及p53、P-糖蛋白表达相关性初步探讨

    作者:殷信道;赵建华;王利伟;王丽萍;卢铃铨;谢光辉;吴前芝;王书智

    目的 初步研究进展期胃癌的多层CT增强征象与肿瘤组织分化及p53、P-糖蛋白(P-gp)表达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手术切除且资料完整的胃癌患者66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上腹部多层CT常规及双期增强检查,观察内容包括肿瘤部位、大直径、胃壁浸润厚度、双期强化率、淋巴结转移等.术后标本经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切片,采用常规HE染色确定组织分化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53、P-gp在胃癌中表达.比较胃癌的多层CT增强征象与组织分化及p53、P-gp在胃癌表达间的关系.结果 73.1%(19/26)均匀强化的胃癌为高/中分化腺癌,75%(30/40)分层强化或不均匀强化的胃癌为低分化腺癌,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CT双期增强的强化率与胃癌组织分化无关(P>0.05);p53、P-gp在分层强化或不均匀强化的胃癌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在均匀强化的胃癌中阳性表达(P<0.05).p53阳性表达还与动脉期强化率、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胃壁浸润厚度、门静脉期强化率无关(P>0.05);而P-gp表达与门静脉期强化率有关(P=0.005),与动脉期强化率、胃壁浸润厚度、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 胃癌不同的强化方式和双期强化率反映了胃癌的不同组织分化和p53、P-gp阳性表达,提示胃癌的多层CT增强征象与其组织分化及p53、P-gp表达有较密切的相关性.

  • 门静脉高压患者多层螺旋CT在体测量研究

    作者:靳勇;吴志远;吴云林;朱晖;瞿晴;陈克敏

    目的 通过多层螺旋CT门静脉血管成像,探讨门静脉高压患者门静脉系统管径、肝脾体积、肝实质强化与病因及肝功能之间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采用16排多层螺旋CT对126例临床和实验室指标提示门静脉高压患者和47例非门静脉高压者进行门静脉CTA,并进行胃左静脉、门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内径测量,肝脏、脾体积测量及门静脉期肝实质和门静脉主干CT值的测量,并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对获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门静脉高压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门静脉内径分别为(13.73±3.36) mm和(13.61±1.90) mm,脾静脉内径分别为(10.30±3.28) mm和(9.23±1.39) mm,肠系膜上静脉内径分别为(10.83±2.03) mm和(10.46±1.32) mm,胃左静脉宽度分别为(5.10±3.49) mm和(1.48±1.59) mm,肝脏体积分别为(1189.46±305.36) cm3和(1322.40±283.81) cm3,脾体积分别为(809.37±471.14) cm3和(255.53±110.35) cm3.两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门静脉血管成像在显示门静脉高压患者相关血管形态、肝脾体积及肝实质强化等多方面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的观察评估提供影像学依据.

  • 卵巢卵黄囊瘤的CT表现

    作者:于小平;梁赵玉;王平

    目的 探讨卵巢卵黄囊瘤的CT特点.资料与方法 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卵黄囊瘤的CT表现.结果 23例均为单发.肿瘤长径平均为16.5 cm.其中实性肿块7例、囊实性肿块12例、单房囊性肿块2例和多房囊性肿块2例.增强扫描病灶实性部分较明显强化,10例肿瘤内可见血管影.11例肿瘤显示有包膜,其中7例显示包膜破裂.13例伴有腹水,4例伴腹膜种植结节,3例伴盆壁淋巴结肿大.结论 卵黄囊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CT有助于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

  • 弥漫型脂肪肝内局灶性病变的CT诊断

    作者:唐建华;张开华;阎伟伟

    目的 研究在弥漫型脂肪肝背景下肝局灶性病变的CT特征,以提高对其诊断的准确率.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弥漫型脂肪肝合并局灶性病变(35例)或残存肝岛(5例)患者的CT资料,观察脂肪肝对肝局灶性病变CT表现的影响.结果 40例弥漫型脂肪肝中,26例合并多发局灶性肝病变,9例合并单发病变,5例残存肝岛. 35例肝局灶性病变中,转移瘤18例 ,肝细胞癌(HCC)术后复发2例,血管瘤8例,多发囊肿5例,多发腺瘤及单发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各1例.CT平扫肝局灶性病变相对密度随脂肪肝程度而异,边界多不清,增强后强化方式则与无脂肪肝背景的肝内病变相似.结论 弥漫型脂肪肝内局灶性病变,其CT表现与正常背景下有所差异,增强检查尤其是动态增强对病变的诊断与鉴别具有重要意义;对不典型病例,随访对比有助于正确诊断.

  • 睾丸精原细胞瘤的低场MR诊断

    作者:郭本树;吴耀贤;杨长俊;黄依莲

    目的 探讨睾丸精原细胞瘤的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认识.资料与方法 搜集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睾丸精原细胞瘤,左侧5例,右侧7例;发病年龄17~54岁,平均36.8岁;着重分析肿瘤的好发年龄、部位、MRI信号特点、肿瘤强化情况.结果 睾丸精原细胞瘤MRI表现具有以下特点:(1)肿瘤多呈类圆形或分叶状实性肿块,边界清晰,无完整包膜,个别肿瘤较大可替代整个睾丸,内部伴有囊变、出血.(2)肿瘤实质T1WI 呈等或稍低信号,与正常睾丸组织不能区分,T2WI呈均匀一致低信号,与正常睾丸组织显著高信号对比鲜明.(3)增强扫描肿瘤无强化或轻度强化,纤维血管分隔明显强化.(4)白膜对肿瘤邻近扩散有阻隔作用.结论 睾丸精原细胞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其临床表现,术前MRI检查有助于定性诊断.

  • 多层螺旋CT在汶川大地震期间颅脑外伤中的应用

    作者:钟唐力;沈兰;明兵;何瑜;贺国庆;何川东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汶川大地震期间颅脑外伤检查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292例行MSCT检查的颅脑外伤患者,利用多平面重组(MPR) 及三维(3D)重组显示颅脑外伤病灶.结果 MSCT横断位结合MPR成像能清晰显示颅内损伤情况,3D图像能直观地显示骨折的位置、类型、范围、不规则骨折线走行及骨折块移位等空间关系.结论 MSCT检查速度快,MPR及3D能清晰显示颅脑外伤病灶,对地震期间大量伤病员的检查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MRI诊断及临床意义

    作者:龚良庚;肖新兰;夏黎明;刘元元;连珞;袁爱梅;邢萍萍

    目的 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MRI影像表现和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经临床血清学检测确诊的14例乙脑患者.全部行MRI扫描,扫描序列包括:T1-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T2WI、T2-FLAIR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分析病灶累及部位和各序列的MRI信号特征.结果 病灶单独累及丘脑者3例,累及双侧丘脑同时伴有单个或多个其他部位受累10例,其中大脑脚、基底节、大脑皮层及小脑齿状核受累分别为6、4、2、1例.1例为右侧额叶广泛受累.病灶在T1-FLAIR多数呈低信号,在T2WI呈高信号.DWI上高信号7例,等信号4例,低信号3例.14例在T2-FLAIR上全部呈高信号.2例病灶中合并有出血灶.结论 乙脑可以累及多个部位,但以双侧丘脑损害为特征性表现.T2-FLAIR和DWI对乙脑诊断及治疗中随访观察有很高的诊断价值,MRI可作为乙脑的首选影像诊断手段.

  • 肝豆状核变性的颅脑MRI表现及临床应用

    作者:唐业斌;卢琦;黄建军;袁年平

    目的 分析肝豆状核变性的颅脑MRI表现,评价MRI对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82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颅脑MRI资料,其中22例行DWI检查,12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颅脑MRI无异常发现12例,有异常发现70例,阳性率为85.4%.脑MRI异常信号发病部位依次为豆状核(63/70)、中脑(23/70)、丘脑(21/70)、桥脑(21/70)、尾状核头(15/70)、额叶(5/70)、齿状核(5/70)、胼胝体压部(4/70)、小脑中脚(1/70)、枕叶(1/70).病灶以长T1、长T2信号为主,有4例双侧苍白球等部位显示短T1、短T2信号;1例脑内广泛受累;13例显示软化灶;脑萎缩54例,其中5例仅表现为脑萎缩.结论 MRI对肝豆状核变性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提供早期诊断和治疗依据.

  • 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MRI表现及与患者年龄的关系

    作者:白旭;张云亭

    目的 探讨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MRI表现特征及与患者年龄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MRI表现特征,比较不同年龄对MRI表现的影响.结果 12例肿瘤均位于幕上大脑半球表浅部位.其中,位于颞叶6例,顶叶3例,额叶2例,枕叶1例;5例呈囊性伴有强化壁结节,4例显示局部脑回明显增厚并轻度强化或无强化;10例无或仅有轻度瘤周水肿.年龄<15岁者,肿瘤大径为4.3~6.7 cm,平均(5.6±1.2) cm,表现为囊性并壁结节3例和脑回增厚1例,无实性并中心囊变坏死者;年龄>15岁者,肿瘤大径为2.1~7.0 cm,平均(4.8±1.4) cm,表现为囊性并壁结节者2例、脑回明显增厚者3例、实性并中心囊变坏死者3例.结论 神经节细胞胶质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患者年龄对MRI表现有一定影响.

  • 磁共振3D FIESTA和3D FRFSE T2WI显示颅神经的对比研究

    作者:陈建;刘振生;罗志刚;薛贞龙;李澄

    目的 比较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3D FIESTA)和三维快速恢复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成像(3D FRFSE T2WI)对12对颅神经的显示,探讨颅神经的佳MR扫描序列.资料与方法 对5名志愿者和17例主诉头晕、耳鸣和听力下降或丧失的患者采用3D FIESTA和3D FRFSE T2WI两种扫描序列进行扫描,并由两名神经放射学医师根据528支颅神经显示的清晰程度分为以下3个等级:清晰、较清晰、不清晰,前两者定义为显示,后者定义为未显示.结果 颅神经在3D FRFSE T2WI和3D FIESTA的显示率分别为:嗅神经(84%、80%),视神经(100%、100%),动眼神经(82%、100%),滑车神经(5%、39%),三叉神经(100%、100%),外展神经 (45%、98%),面神经(100%、100%),前庭蜗神经(100%、100%),后组颅神经复合体(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70%、100%),舌下神经(7%、86%). 对两种序列显示颅神经有差异者进行卡方检验,除嗅神经和动眼神经的P值分别为0.58和0.009外,其余P<0.001.结论 在显示脑池段颅神经,尤其是细小的颅神经时3D FIESTA 序列明显优于3D FRFSE T2WI序列.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缩窄中的应用

    作者:许实成;程涛;程琦;周燕;罗英姿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诊断主动脉缩窄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8例临床怀疑主动脉缩窄患者行16层螺旋CT检查,将获得的数据进行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大密度投影(MIP)和薄层MIP重组,分段诊断法分析心内外结构.结果 8例患者均诊断为主动脉缩窄,MSCT不仅全部显示缩窄的程度、形态,而且还显示了缩窄处与左锁骨下动脉和未闭动脉导管的关系.其中7例为局限性狭窄,1例为管状狭窄.合并畸形包括2例动脉导管未闭、1例动脉导管未闭伴室间隔缺损、1例主动脉瓣二叶畸形;1例房间隔缺损、1例卵圆孔未闭漏诊.结论 MSCTA是诊断主动脉缩窄的无创、快速而准确的检查方法.

  • 双源CT 窦房结动脉的活体解剖学研究

    作者:张龙江;卢光明;陈鹏;周长圣;李林;黄伟

    目的 利用双源CT(DSCT)活体评价窦房结动脉(SNA)的三维解剖关系.资料与方法 搜集101例行DSCT并且具有可评价的冠状动脉影像质量的患者资料.观察SNA的显示率及其解剖学类型,测量其直径及起点与冠状动脉开口的距离.结果 SNA的显示率为95.2%(96/101).96例患者中,DSCT检测到106支SNA,来自右冠状动脉者51支(48.1%,51/106),来自左冠状动脉回旋支52支(49.1%,52/106),来自左室后支、右冠状窦口和左冠状动脉主干各1支(0.9%,1/106).SNA分为右SNA(n=52)、左SNA(n=45)和后SNA(n=9).右SNA距相应右冠状窦口的距离为(16.4±9.5) mm,左SNA距回旋支开口距离为(5.5±3.5) mm,后SNA距离旋支开口约(33.7±12.8) mm;平均直径为(1.27±0.29) mm.SNA以腔静脉后型(51.5%)、腔静脉前型(26.2%)、包绕腔静脉型(22.3%)三种路径到达窦房结.结论 利用DSCT可以无创性显示SNA,对了解SNA的起源、走行、终止以及解剖类型有重要价值.

  •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MSCT表现

    作者:赵金坤;叶兆祥;白人驹;孙浩然

    目的 分析肺硬化性血管瘤(SHL)的MSCT表现,以期提高对SHL的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 2005年4月至2007年5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SHL共20例,其中男6例,女14例,年龄39~67岁,平均52岁.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其中13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病变直径平均(3.0±1.2) cm.形状呈类圆形8例(40%),卵圆形6例(30%),不规则形3例(15%),分叶状3例(15%).边缘光滑17例(85%),毛糙3例(15%),其中毛糙伴有毛刺2例.平扫除4例病灶内有点状钙化和2例内有小含气空腔外,余病变(70%)均密度均匀,CT值为(43.4±19.4) HU;13例增强扫描强化净值为(33.46±24.41) HU,其中10例(77%)呈明显不均匀的"花斑"样强化.结论 边缘光滑的类圆形或卵圆形肺结节,密度均匀且增强呈明显"花斑"样强化为SHL的MSCT典型表现.

  • MSCT像素指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初探

    作者:龙莉玲;李凯;黄仲奎

    目的 结合临床肺功能检查,评价MSCT的像素指数(PI)指标在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方面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40例临床确诊为COPD的患者及对照组26名健康志愿者,使用MSCT进行胸部扫描,测量和计算各PI的相关指标,并与临床肺功能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法评价PI各项指标在预测诊断和筛检COPD患者的准确性和敏感性.结果 正常组与COPD组在大吸气末、呼气末时的PI值及PI变化比率存在明显差异 (P<0.01).大呼气末像素指数(PIex)与FEV1和FEV1/FVC相关性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819,-0.841.PIin、PIex和PI变化比率恰当预测COPD的临界点分别为33.9、 5.1、 7.0,其约登指数分别为0.73、0.966、0.937.其中以PIex的临界值预测诊断准确性高,诊断COPD敏感性为96.6%、特异性为100%.结论 MSCT能便捷、准确地获得评价肺功能的指标,与临床肺功能检查指标有很好的相关性.PI指标的临界值可用于预测诊断和筛检COPD患者,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单发肺结核空洞动态演变的影像学研究

    作者:王云华;周树辉;张乐君

    目的 研究单发性肺结核空洞在化疗过程中与治疗后动态演变规律及其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单发肺结核空洞患者治疗前后X线资料,其中27例进行了CT检查与复查,重点分析单发肺结核空洞X线与CT特征、动态演变规律及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单发肺结核空洞影像学上多数表现为厚壁空洞,占79.3%,其中82.6%洞壁厚薄不均, 27.5%伴壁内结节,与肺癌空洞相类似.单发肺结核空洞在化疗过程中与治疗后动态演变规律及其影像学表现为:(1)空洞逐渐缩小后吸收者66例,占75.9%;(2)薄壁或厚壁空洞转化为净化空洞11例;(3)形成纤维硬壁空洞1例;(4)形成结核瘤6例;(5)进一步恶化,空洞壁增厚,出现液平面或形成支气管播散灶3例.疗程结束后空洞仍发生影像学变化.结论 (1)肺结核空洞的转归有一定规律,影像学动态随访观察对鉴别诊断与疗效评价有重要价值;(2)疗程结束后空洞仍发生影像学变化,表明病理组织的吸收与肺组织修复滞后于肺结核的生物学治愈.

  • 成年人股骨颈疝窝的发生率及CT表现

    作者:栾晖;黄振国

    目的 探讨成年人股骨颈疝窝的发生率及CT表现.资料与方法 对连续367例行盆腔CT检查且无髋关节症状患者的CT资料进行分析,按性别及年龄进行分组,观察股骨颈疝窝的发生率及CT表现.结果 367例中64例发现股骨颈疝窝,发生率为17.4%,其中27例单独累及右侧,22例累及左侧,15例累及双侧.病灶主要位于股骨头颈交界区前外侧皮层下,多呈圆形、卵圆形,绝大多数病灶大径< 1 cm,病灶周围有环状硬化.男、女发病率分别为25.7%(52/202)和7.2%(12/165)(χ2=21.52 ,P<0.05).20~29岁、30~59岁、60~85岁股骨颈疝窝的发病率分别为11.1%(5/45)、16.1%(34/210)和22.3%(25/112)(χ2=3.33,P=0.1889).结果 成年人股骨颈疝窝的发生率高;依据其典型影像学表现,多可作出准确诊断.

  • 非创伤性寰枕关节失稳的CT表现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许亮;刘筠;佟帆;杨筠;钟进

    目的 探讨非创伤性寰枕关节失稳的CT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82例颈椎CT平扫患者资料,原始图像经后处理工作站行多平面重组(MPR),重点观察寰枕关节形态和关节失稳的CT表现.结果 21例(11.54%)寰枕关节失稳患者均无明确外伤史,其中单侧枕骨髁后旋转型失稳13例,单纯后移位型失稳5例,后移位-旋转复合型失稳3例.矢状面MPR均表现为关节前缘骨皮质连线向后角折,关节面呈阶梯状改变,7例冠状面MPR示双侧寰枕关节同向错动;11例横断面MPR示"窄三角形间隙征".15例显示寰椎上关节突后部平坦.结论 薄层螺旋CT扫描并MPR技术可充分显示寰枕关节的形态学特征,寰椎上关节突后部平坦和矢状面MPR枕骨髁向后移位超过2 mm是诊断寰枕关节失稳的重要征象.

  • 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MRI诊断

    作者:夏成德;樊长姝;赵小梅;方挺松

    目的 探讨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MRI特征性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MRI表现.所有病例均做SE序列T1WI和FSE序列T2WI.其中4例做了钆喷酸葡胺(Gd-DTPA)增强扫描.结果 膝关节骨质侵蚀破坏5例,股骨髁4例,髌骨下缘1例;股骨髁间窝区域、髌下脂肪区和/或髌韧带周围软组织见团块状病灶6例.全部痛风石病灶T1WI均呈低至中等信号;T2WI有2例呈低信号,3例有低信号病灶和低至稍高混杂信号病灶,另2例则为高信号.4例增强后,病灶无强化1例,轻度不均匀强化1例,病灶边缘强化2例.结论 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MRI特征性表现常是T1WI和T2WI均呈低至中等信号的肿块状病灶,且具边缘强化,其对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很有价值.

  • MR大范围扩散加权成像与双回波T1WI联合应用检测骨转移瘤的研究

    作者:张春燕;王霄英;蒋学祥

    目的 评价MR大范围扩散加权成像(DWI)与双回波T1WI联合应用在骨转移瘤检测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62例经手术证实的各种肿瘤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同时行大范围DWI和双回波T1WI检查.使用3.0 T MR扫描仪.分别以患者和病灶为单位计算大范围DWI及两者联合应用检测骨转移瘤的敏感性、特异性、曲线下面积.结果 62例患者中21例诊断为骨转移瘤,12例为全身多发骨转移瘤(超过10处),9例共证实26处转移瘤.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12例全身多发骨转移瘤(超过10处),另一组为50例有(9例)或无(41例)骨转移瘤.进行病灶计数时只针对第二组患者.以患者为单位计算的大范围DWI和两者联合应用检测骨转移瘤的敏感性分别为100%(21/21)、100%(21/21),特异性分别为90.24%(37/41)、100%(41/41),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1、1.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以病灶为单位计算的大范围DWI和两者联合应用诊断骨转移瘤灶的敏感性分别为92.31%(24/26)、100%(26/26),特异性分别为90.24%(37/41)、100%(41/41),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3、1.000,两者的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结论 大范围DWI与双回波T1WI联合应用比单独应用大范围DWI对骨转移瘤的检测可能更为准确.

  • 面神经管及其与周围结构解剖关系的CT研究

    作者:张媛;鲜军舫;陈光利;杨本涛;王振常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MPR)技术对面神经管与周围结构解剖关系的显示能力及其CT表现,为诊断面神经病变及相关手术操作提供可靠信息.资料与方法 选取2006年3月至2006年9月来我院行副鼻窦螺旋CT检查且无颞骨病变的患者70例,其中成人50例(100耳),儿童20例(40耳);均行副鼻窦横断面螺旋CT扫描,骨算法重组成像,将原始图像传至后处理工作站,采用MPR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重组.在重组出的MPR斜矢状面、斜横断面上观察面神经管的正常形态,在MPR常规横断面、冠状面上对各段面神经管与周围重要结构的距离进行测量,比较不同年龄组间上述测量值有无差异.结果 (1)面神经管乳突段内缘与颈静脉窝外缘突出点的距离在侧别以及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距离小于左侧,儿童距离小于成人;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突段后缘距乙状窦前缘距离在成人测量值大于儿童(P<0.05),侧别及性别之间无明显差异.乳突段前缘距外耳道后壁、圆窗龛后外缘、鼓岬外缘突出点垂直距离在侧别、性别、不同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鼓室段下缘位于前庭窗下缘水平上方者占33.57%,位于其下方者占19.29%,与该水平平行者占47.14%.鼓室段内缘距前庭窗上缘、下缘的垂直距离在侧别、性别、不同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鼓室段下缘距鼓岬外缘突出点、圆窗龛后下缘的垂直距离在侧别、性别、不同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人工耳蜗植入术面隐窝径路相关结构关系的研究:鼓岬外缘突出点距圆窗中点、圆窗龛后外缘、锥隆起顶点、面隐窝后缘、面隐窝前外缘顶点的距离在侧别、性别、不同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 MPR技术是研究面神经管与周围结构影像解剖的良好方法,可为面神经病变的诊断及避免术中的意外伤害提供可靠信息.

  • 鼻咽癌颅神经周围浸润与扩散的MRI诊断

    作者:杨智云;彭谦;李树荣;初建平;张中伟

    目的 探讨鼻咽癌沿颅神经周围浸润与扩散的MRI征象.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活检证实的15例鼻咽癌患者颅神经周围扩散的MRI表现.结果 15例鼻咽癌均显示沿着三叉神经分支浸润扩散,其中2例沿着面神经浸润扩散.6例(2例双侧)Meckel腔浸润;7例沿着三叉神经眼支(V1)扩散;10例沿上颌神经(V2)浸润,表现为圆孔扩大,上颌神经增粗;13例翼腭窝扩大,肿块占据;3例眶下神经增粗,异常强化;3例沿着下颌神经浸润,表现为卵圆孔扩大,下颌神经(V3)增粗.结论 鼻咽癌可以沿着三叉神经、面神经浸润扩散,MRI是显示扩散的重要检查方法.

  • 氧增强MRI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作者:陈淑珍

    肺局部通气功能的测定在对许多肺疾病[如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间质性肺病、肺栓塞等]的病理状态和病理生理分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核素显像为测定局部肺通气功能的主要方法,但该方法受到放射性和图像空间分辨率低的限制.超极化惰性气体MRI能较准确地显示肺通气功能,但得到超极化惰性气体需要特殊的激光设备、射频脉冲转换器和接收线圈.

  • MSCTA在评价颈动脉内膜斑块性TIA中的作用

    作者:郭应林;刘白鹭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IA)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TIA后脑卒中发病率及卒中致死率均明显增高.因此加强对TIA的研究,探讨其确切病因和发病机理对寻找有效的治疗途径、估计预后十分必要.颈动脉内膜斑块或粥样硬化斑块可引起TIA及脑卒中的临床症状[1].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及血管重组技术已应用于血管病变的诊断,在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内膜斑块引起的TIA中正逐渐显示其优势[2].

  • 多层螺旋CT在心房颤动射频消融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孟小茜;刘士远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80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接近10%[1].房颤导致的脑卒中的死亡率也显著高于非房颤者 [2].因此有效地治疗房颤十分重要.由于药物治疗效果有限,且有较多副作用[3],房颤的射频消融治疗成为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多层螺旋CT(MSCT)能在术前提供左房和肺静脉的解剖细节、肺静脉远端分支变异以及左房和食管周边组织之间的关系等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指导房颤射频消融的顺利进行.笔者主要就MSCT在房颤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长球囊在膝下段动脉腔内成形术中的应用

    作者:汪涛;顾建平;楼文胜;何旭;陈亮;陈国平;苏浩波;宋进华

    目的 探讨长球囊在膝下段动脉血管成形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采用长球囊对19例以膝下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为主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共21条下肢行血管腔内成形术,同时经保留导管局部灌注抗凝溶栓,扩血管药物治疗.结果 21条患肢中,技术成功18条,成功率85.7%,术后随访3~9个月,52.4% (11/21)下肢发凉、麻木疼痛消失,47.6% (10/21)下肢发凉、麻木疼痛不同程度缓解,1例足部溃疡愈合,1例足部坏死行部分足切除.21条患肢踝臂指数(ABI)由术前0.58±0.13升至术后0.89±0.15及近一次随访测量值0.85±0.14(P<0.05).结论 使用长球囊行膝下段动脉血管成形术治疗安全可行,近期疗效确切.

  • 支架结合弹簧圈在栓塞颅内复杂动脉瘤中的应用

    作者:邓东风;李茂全;陈左权;顾斌贤;潘庆刚;海舰;王飞

    目的 探讨支架结合弹簧圈在栓塞颅内复杂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以及急性期使用支架的安全性.资料与方法 29例患者,32个动脉瘤.采用Neuroform支架,弹簧圈主要采用Matrix、Orbit圈,分析栓塞效果.急性期支架辅助栓塞宽颈动脉瘤20例.择期栓塞患者术前3天予以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所有患者术后予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及5天抗凝治疗.术后复查21例.结果 所有病例栓塞操作均顺利完成,无手术并发症;除1例巨大动脉瘤为次全栓塞外,其他均致密栓塞.其中1枚支架覆盖2个动脉瘤并栓塞3例,支架辅助栓塞巨大宽颈动脉瘤3例,支架置入行二期动脉瘤颈残留弹簧圈再栓塞2例,动脉瘤常规弹簧圈栓塞后3年复发再以支架辅助栓塞1例.急症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动脉瘤未发现支架内血栓形成或狭窄堵塞.复查21例中,除1例次全栓塞的巨大动脉瘤出现动脉瘤腔部分显影外,其余20例均未见动脉瘤显影.结论 支架结合不同型号弹簧圈栓塞有助于提高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治疗成功率;急性期可以使用支架,但在未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准备的前提下,其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 动脉内化疗栓塞在下肢骨肉瘤保肢术前的应用

    作者:李强;张火俊;杨继金;王卫星;江旭;杨朝爱;茆占湖;鲍水琴

    目的 探讨动脉内灌注化疗栓塞在下肢骨肉瘤保肢术前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采用动脉内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经病理证实的骨肉瘤患者35例,男19例,女16例,Enneking临床分级ⅡA期11例,ⅡB期21例,Ⅲ期3例.介入治疗后2~7天观察患者症状、体征改变情况,外科手术后观察肿瘤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 所有病例血管造影均显示肿瘤血供丰富,并进行了有效的血管栓塞及灌注化疗.介入治疗后肿瘤坏死、液化,19例观察到假包膜的形成.所有病例均成功进行了保肢手术,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所观察到的介入治疗后主要并发症为局部的一过性疼痛.结论 保肢术前进行动脉内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可使局部肿瘤坏死、缩小,部分形成假包膜,有利于保肢手术的进行.

  • 不同程度猴脑缺血模型的CT灌注和脑血管造影评价

    作者:周智鹏;邓燕贤;邱维加;庾俊雄;冯飞玲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脑缺血模型的建立以及栓塞剂量对猴自体血栓栓塞脑缺血模型的影响.材料与方法成年食蟹猴20只,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轻度缺血组、中度缺血组、重度缺血组和极重度缺血组,每组各4只.各组动物经介入法插管至大脑中动脉,对照组注入一定量的盐水,其他各组注入不同体积的自体血栓造成大脑中动脉血栓栓塞,介入血管造影( DSA )和CT灌注(CTP)扫描证明栓塞成功,分别于术后30 min和120 min行CTP扫描,测量脑血流平均通过时间(MTT)值,术后14天连续观察行为学表现.结果 术后30 min MTT:所有手术组MTT测量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有显著差别;术后120 min MTT:轻度缺血组和对照组未见明显差别,其他各组和对照组可见明显差别;术后死亡率:极重度组和重度组明显高于其他组,极重度组又明显高于重度组;术后行为学表现:重度组、中度组和轻度组可见明显行为学改变.各组有明显差异的数据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猴不同程度脑缺血模型的建立,对研究脑缺血疾病有重要的作用;DSA和CTP对早期脑缺血疾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价值.

  • 门静脉阻断兔肝VX2移植瘤血供改变的影像学评价

    作者:戚跃勇;邹利光;刘卫金;黄小兵;韩克强;张启川

    目的 评价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兔肝VX2移植瘤经门静脉阻断后显示肝动脉与门静脉血供改变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 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门静脉阻断后即刻移植瘤体组(实验A组)、移植瘤体生长3周后门静脉阻断组(实验B组)、阴性对照C组、移植瘤体未行门静脉阻断的阳性对照D组各10只,分别行兔肝动脉与门静脉的MSCTA、DSA及钡剂血管灌注检查.结果 肝动脉的DSA检查成功率为85%,明显低于MSCTA检查(100%)( P<0.05),但肝动脉和门静脉的其他检查方法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经MSCTA检查对Ⅲ级以上肝动脉分支的显示率(40%)明显低于Ⅰ、Ⅱ级肝动脉分支的显示率(分别为100%和70%) (P<0.05),同样也明显低于DSA和血管灌注的Ⅲ级以上肝动脉分支的显示率(分别为88.24%和75.77%)( P<0.01).在门静脉各级分支的显示方面,MSCTA、DSA和血管灌注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SCTA 可无创直观地显示兔肝动脉与门静脉的空间解剖细节,在兔肝门静脉阻断效果的评价中起着重要作用.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肝素治疗下肢缺血的实验研究

    作者:曹喜才;范志斌;宋晓娜;王世鑫;王金胜;阎世鑫;姜付显;韩燕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联合肝素治疗下肢慢性缺血的作用.材料与方法采用切除左侧后肢股动脉方法制作兔下肢慢性缺血模型.18只兔随机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B、C为治疗组,分别经肌肉注射bFGF 10 μg+5 ml mM Tris缓冲液、bFGF 10 μg+5 ml mMTris缓冲液+肝素1000 U.处死前行血管造影、毛细血管密度检测及病理学检查.结果 治疗组血压显著高于对照组,C组高于B组.治疗组可见丰富的侧支血管形成,微血管密度和微血管/肌纤维束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C组明显高于B组.结论 肌肉注射bFGF能有效促进缺血肢体血管新生,是治疗下肢远端缺血性病变有效方法之一.肝素对bFGF具有协同促进作用,可显著增强其生物效应.

  • 低颅压综合征的MRI表现(附5例报告)

    作者:张会霞;程敬亮;杜彦;白洁

    目的 探讨低颅压综合征的MRI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低颅压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其中1例行头颅CT平扫、头颅和脊柱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头颅MRV扫描,3例行头颅MRI平扫及增强扫描,1例行脊柱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1例头颅CT扫描未见异常.4例头颅MRI扫描均显示硬脑膜弥漫性增厚并明显强化,1例出现脑下垂.1例头颅MRV显示上矢状窦、直窦、横窦扩张.2例脊柱MRI扫描显示硬脊膜广泛增厚并明显强化.结论 硬脑(脊)膜弥漫性增厚强化是低颅压综合征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MRI增强扫描是诊断低颅压综合征的敏感影像学检查方法.

  • 卵巢表皮样囊肿的影像学表现(附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梁长松;陈忠;陈泽文;李云辉;马超进;廖妙优

    目的 探讨卵巢表皮样囊肿的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经病理证实的卵巢表皮样囊肿的CT、MRI表现.结果 卵巢表皮样囊肿CT表现为囊性占位,囊液大部分均匀,水样密度,囊壁光整.MRI表现为囊液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囊内见不定形团块状、云絮状及结节状无强化角化物,囊壁可强化,囊液无强化.CT及MRI均显示囊壁有局部增厚.结论 卵巢表皮样囊肿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认识其表现有助于对该病的诊断.

  • 法洛四联症肺动脉发育指数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的MRI研究

    作者:朱娟;李葆青;黄仲奎

    目的 研究MRI在评价法洛四联症肺动脉发育不良及评估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疗效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应用MRI测量30例法洛四联症患者的McGoon比和肺动脉指数(PAI),对其肺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平均流速(Vm)、峰值流速(Vp)、流量(FV)等手术前后的改变进行分析,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TOF组的McGoon比和PAI均小于正常对照组(P<0.05).TOF组的Vmmpa、FVmpa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Vmlpa、Vp/Vm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术后Vpmpa、Vp/Vm较术前降低(P<0.05),FVmpa增加(P<0.05).结论 MRI测量的McGoon比、PAI、Vpmpa、Vp/Vm和FVmpa可作为评估肺动脉发育和手术疗效的可靠参考指标.

  • 先天性食管闭锁与食管气管瘘的X线、CT表现

    作者:何来昌;曾献军;龚洪翰;姜建;邱森县

    目的 探讨先天性食管闭锁与食管气管瘘的X线、CT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先天性食管闭锁与食管气管瘘的影像学表现,7例均行X线平片和食管造影,其中3例进行了CT检查.结果 7例中Ⅰ型2例、Ⅱ型1例、Ⅲ型4例(Ⅲa型1例,Ⅲb型3例).X线胸腹平片显示胃肠积气4例、吸入性肺炎6例及右上肺不张2例;食管造影显示近端呈盲端6例、近端食管气管瘘1例;CT检查显示远端食管气管瘘3例.结论 综合应用X线、CT检查对先天性食管闭锁与食管气管瘘的确诊及分型具有重要意义.

  • 上期读片窗答案

    作者:李建军;陈旺生

    术前影像学诊断 左顶叶囊实性占位性病变,考虑血管母细胞瘤可能性大.手术所见 中央前回下部皮层呈鱼肉样改变,有相对边界,质地较脆,肿瘤深部囊腔内囊液呈淡黄色,囊腔跨中央沟.镜下切除肿瘤.

  • 读片窗

    作者:张满;朱勇;李光朝

    患者 男,42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酸胀,双下肢乏力,跛行,1个月来逐渐消瘦,不发热.实验室检查:ESR 3 mm/h,WBC 7.39×109/L,Hb 80 g/L,PLT 460×109/L,ALP 89 U/L,CA-125 28.39 U/ml.专科检查:平髂前上棘连线平面以下皮肤触觉减退,肛门周围皮肤感觉减退,左下肢感觉减退为甚.

  • 3.0 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及表观扩散系数在淋巴瘤诊断及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龚红霞;路青;朱炯;范瑜;许建荣

    目的 观察恶性淋巴瘤的扩散加权成像(DWI)特征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探讨 DWI及ADC值在淋巴瘤诊断和随访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恶性淋巴瘤初发患者15例,男8例,女7例,平均年龄48.7岁.其中10例化疗后进行复查;健康志愿者10名,男5名,女5名,平均年龄48.4岁.在3.0 T MRI上行常规MRI及DWI检查.在ADC图上分别测量恶性淋巴瘤患者及健康志愿者颈部淋巴结的ADC值.10例复查患者在初次检查相一致部位再次测量淋巴结的ADC值,并进行前后对比,同时与健康志愿者进行比较.采用PSS 11.0统计软件,对淋巴瘤患者及正常对照组淋巴结的ADC值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 DWI与常规T2WI脂肪抑制序列比较,DWI能更敏感、直观地显示淋巴结.15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平均ADC值(753.33±31.28)×10-3 mm2/s,化疗后复查,平均ADC值(1088.32±51.28)×10-3 mm2/s.化疗前后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9,P<0.05).健康志愿者颈部淋巴结平均ADC值(1264.20±71.60)×10-3 mm2/s.15例淋巴瘤患者治疗前ADC值与健康志愿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3,P<0.05),治疗后ADC值与正常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7,P>0.05).结论 3.0 T磁共振DWI及ADC值测量为淋巴瘤的诊断及疗效的观察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 颅脑CTA触发扫描技术的优化研究

    作者:张雷;费锡峰;张追阳;王东;吴文娟;耿跃然;华冬英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采用触发扫描技术对颅脑动脉造影的优化方法.资料与方法 10名志愿者行主动脉弓层面的同层动态增强扫描,取得主动脉弓时间-密度曲线(TDC),得到触发扫描的理论阈值上限.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触发阈值分别为90 HU、120 HU、150 HU和180 HU),行64层螺旋CT颅脑CTA检查,测量动、静脉CT差值.结果 采用CT阈值120 HU触发组,脑动、静脉密度差异大,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后处理图像质量佳.结论 应用64层螺旋CT行颅脑CTA,在主动脉弓层面触发扫描并结合合理的扫描触发阈值,能够得到满意的颅内动脉图像.

  • 支气管动脉64层螺旋CT影像解剖学研究

    作者:李琦;吴景全;罗天友;黄兴涛;李信友;王剑华;刘历

    目的 利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研究评价支气管动脉(BA)的影像解剖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112例行胸部增强扫描,至少1支BA清晰显示的病例,采用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及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技术,观察和分析BA的相关解剖学特征.结果 112例中,BA清晰显示280支,其中右侧158支,左侧122支;BA的分支类型共9种,较为常见的是左右各1支(41.07%,46/112)、右2支左1支(24.11%,27/112)两种类型;右BA主要起源于右肋间后动脉(52.53%,83/158)和降主动脉(38.61%,61/158),左BA主要起源于降主动脉(88.52%,108/122),异位起源的BA共20支(7.14%),同时还有相当数量的BA共干(24.29%,68/280).源自降主动脉的右BA以右侧壁和前壁多,源自降主动脉的左BA和共干均以前壁多.BA开口主要平对T5~T6水平,以降主动脉血流方向为顺行方向,降主动脉段BA与降主动脉间平均逆行角度右侧为98.70°,左侧为105.12°.BA沿左右主支气管走行方式多样,右BA源自右肋间后动脉者,大多沿右主支气管后壁走行(45/83,54.22%)或同时行经右主支气管的后壁及下壁(25/83,30.12%);右BA源自降主动脉者,大多越过气管隆突下方沿右主支气管下壁走行(48/61,78.69%);左BA源自降主动脉者,大多沿左主支气管上壁走行(51/108,47.22%)或同时行经左主支气管的多个壁(36/108,33.33%).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以有效评价BA的影像解剖特征,为临床BA栓塞治疗咯血、BA灌注化疗或灌注栓塞治疗中晚期肺癌提供重要解剖依据.

临床放射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