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

临床放射学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Radiology 림상방사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黄石市医学科技情报所
  • 影响因子: 0.8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324
  • 国内刊号: 42-118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5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放射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冯敢生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耻骨骨软骨瘤一例

    作者:吴东;赵怀才

    患者女,50岁.发现会阴左侧隆起10年余,逐渐增大,偶有酸痛感.体检:会阴左侧相当于左耻骨水平见一约4.0 cm×5.0 cm大小包块,界限清楚,质地坚硬,无活动性,轻压痛,皮温不高,表面光整.骨盆挤压(分离)实验(-).

  • 腹膜后囊性肿物一例

    作者:聂爱丽;刘俊平

    患者女,57岁。15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坠痛入院。体检:右上腹可触及一包块,约10 cm×10 cm大小,活动度差。妇科会诊,排除妇科疾患。钡剂灌肠造影未见异常。

  • 肋骨成软骨细胞瘤一例

    作者:史亮;高静;王溱;于宝海

    患者女,42岁.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胸部疼痛,半年前加重,偶有气促.当地胸片示"左胸第7前肋软骨炎",用止痛药效果不佳.体检:左前胸部可触及一5.0cm×3.0cm大小肿物,质软,不活动,与肋骨相连,边界清楚,表面光滑,压痛明显.

  • 贲门失弛缓症合并食管上段附壁霉菌球一例

    作者:张炜;邰迎吉;邹伟;李峻;林艳萍;刘媛;徐永春;孙麓

    患者男,35岁.因胸部外伤就诊.临床为除外肋骨骨折而摄胸片检查.胸片示右纵隔明显增宽,边缘光整,于主动脉弓上至胸锁关节下区域示-7 cm×8 cm边界不整的团状密度增高影(图1),骨性结构无异常.

  • 股骨远端骨骺原发骨髓炎一例

    作者:张泽坤;赵静品;张伟;何宪国;王溱

    患儿 女,2岁.40d前因无明显诱因左下肢疼痛就诊.无发热,当地医院诊断为"滑膜炎",口服药物治疗,症状有所好转.20d前患儿再次出现左下肢疼痛,伴下肢无力,行走不稳,摄片未见明显异常,继续以"滑膜炎"治疗,症状无缓解遂来我院.体检:双下肢等长,左膝关节无肿胀,拒按,双膝关节伸屈活动好,双足血运好.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1.8×109/L.

  • 髂骨巨大血友病性假肿瘤一例

    作者:陆毅;宋国勇

    患者男,47岁.间断外伤性出血40年,血尿20余天,加重1周,以"泌尿系结石"收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可,轻度贫血貌,左髋部压痛,屈髋功能受限.患者于40年前曾因脐疝手术治疗时出血不止,经检查诊断为血友病甲(第Ⅷ因子缺乏).实验室检查:尿常规镜检红色血尿,红细胞布满视野/HP.凝血因子Ⅷ:C:31%.骨盆X线平片:左髂骨大片不规则形骨质破坏区,可见骨性间隔及零星钙化,周边见薄层硬化缘,左股骨颈散在大小不等囊状透亮区,边缘硬化(图1).

  • 胰头包虫CT检查一例

    作者:郭辉

    患者男,31岁.因右上腹持续胀痛1个月,伴黄疸2个月入院.患者生活在牧区,有羊、犬接触史.体检:全身皮肤、黏膜黄染,心肺未见异常.卡松尼试验阳性.曾在外院行2次肝包虫手术.CT平扫:胰头区一大小为5.0 cm×3.9 cm的类圆形囊性影,形态规整,边界清楚,十二指肠环受压、变形.增强扫描:肿块无强化,但显示更清楚(图1、2).

  • 巨大胃腺瘤一例

    作者:余军;尚宝锋;刘鹏

    患者女,70岁.上腹饱胀不适5年.体检:剑突下可触及一包块,质软,可推动,无压痛.大便隐血(+).胃气钡双对比X线造影:胃窦腔内可见大小约7.0 cm×4.6 cm不规则的充盈缺损,表面见粗细不等网格状钡影,似"珊瑚"状飘浮于胃腔内,随胃的蠕动而移动,推压时肿块移动更明显,向远侧可达幽门管近端,向近侧可达胃体中部,形态有较明显的改变.胃窦小弯侧腔壁可见一牵引性切迹(图1).X线诊断:胃巨大腺瘤(带蒂),不排除恶变可能.

  • 巨大视网膜母细胞瘤一例

    作者:谭健;陈辉武;王劲武;喻海华

    患儿男,5岁.5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右眼视力突然丧失,右眼球表面中央出现黑色新生物,直径约3 mm,充血发红.自觉右眼胀痛,不能视物,无头痛、恶心及呕吐等伴随症状.随后右眼新生物进行性增大并进行性向眼眶外突出、增粗,伴有出血.

  • 结核性大网膜增厚CT表现一例

    作者:李奎光;赵兴圣;雷春香;周茂义

    患者男,26岁.无诱因出现腹胀2个月,无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无发热、乏力及盗汗.有时咳嗽,有少量白色粘痰,无痰血及咯血.体检:左下肺语颤及呼吸音减低,双肺未闻及干湿性罗音.腹部膨隆,触之有柔韧感,无压痛及反跳痛.

  • 盲肠憩室内粪石嵌顿致反复消化道出血一例

    作者:余雷;潘彦康;徐志勇

    患者男,77岁.因反复解黑便3年,再发1次于2004年1月8日入院.患者自诉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解少量稀软黑便,无黏液血便,无其他消化道不适症状.曾在外院行胃镜和电子肠镜检查未发现异常,经保守治疗(具体治疗不详)后好转出院.

  • 腹腔内巨大恶性间质瘤一例

    作者:王晓琪;袁宏丽;潘春燕

    患者男,18岁.间断性右侧腹部胀痛3年,加重7d.近来感腹部胀痛,右侧明显,7 d前出现腹部呈持续性疼痛,伴恶心、呕吐,无发热、黄疸.体检:T 36.4℃,P 78次/min,R 18次/min,Bp14/7.5kPa,腹部膨胀,右腹部及左中上腹部压痛,无明显肌紧张、反跳痛.

  • 手腕舟骨转移瘤一例

    作者:上官景俊;刘吉华

    患者男,56岁.右拇指活动障碍,腕部疼痛,活动时加重1个月.无发热及外伤史.无其他部位肿瘤病史.骨科检查:右手舟状窝处压痛,未扪及包块,右拇指背伸、屈曲及对掌无力,右手大鱼际肌轻度萎缩,手部皮肤感觉无异常.鼻咽部CT、胸部CT、消化道钡餐及腹部B超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 肝癌氩氦刀冷冻治疗后MRI表现

    作者:朱海云;王莉;钱国军;田建明

    目的评价MRI平扫和动态增强对肝癌氩氦刀治疗后疗效随访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肝癌患者术后MRI表现并与AFP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氩氦刀治疗后病灶变成T1 WI较高信号,T2WI等低信号.坏死灶无明显强化;残存癌灶或新发癌灶在动态增强时早期强化.小肝癌组(<5 cm)肿瘤完全坏死率56.7%,大肝癌组(≥5 cm)肿瘤完全坏死率20%.小肝癌组的疗效优于大肝癌组(x2=4.06,P<0.05).结论MRI平扫和动态增强评价氩氦刀的疗效可靠、准确,氩氦刀术后定期MRI随访具有重要意义.

  •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肾脏肿物的检出和特征的研究

    作者:任小波;王云;裴爱国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肾脏肿物检出率及其特征,并提出适于肾脏肿物特征研究的肾脏螺旋CT扫描模式.资料与方法115例患者行肾脏4期螺旋CT增强扫描,统计不同期的检出率及其与病灶大小和部位的关系,并分析肾脏实性肿物的强化程度和大强化值出现时相.结果共有173个病灶,其中囊性146个,实性27个.实质期和排泄期的病灶的检出率均为100%,直径>2 cm的病灶的检出率为100%.直径<2 cm的病灶的检出率的高低与扫描时相和病灶部位有关.不同肾脏实性肿物的强化方式不同,大多数肾细胞癌表现为重度强化,其大强化值出现在皮髓质期.结论实质期是检出小的肾脏肿物的可靠的时相,皮髓质期是肾脏肿物特征分析的重要时相,肾脏肿物的检出和特征研究宜采用肾脏4期螺旋CT扫描模式.

  • 肝动脉-门静脉分流多层螺旋CT分析

    作者:刘光华;于红;李惠民;董伟华;韩希年;周文芳

    目的探讨肝动脉-门静脉分流(arterioportal shunt,APS)的多层螺旋CT(MSCT)增强特征及形成机制,评价MSCT在APS诊断中的作用和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53例APS的CT影像特征及其基础疾病,所有病例均采用MSCT机扫描,对比剂注射流率3 ml/s,剂量90 ml;动脉期延迟25~28 s,门脉期50~55 s,实质期3~5 min.其中75例完成了动脉期三维重建.结果动脉期门静脉主干或分支提前显影127例,其中75例容积成像(VR)清晰显示APS部位、形态及其与周围结构间的三维关系.动脉期肝实质呈楔形、三角形或不规则形片状强化139例,其中单发94例,2~3处40例,弥漫性5例;门脉期部分病灶密度仍较高,实质期病灶与肝实质密度一致.90例原发肝癌及16例转移瘤中,动脉期瘤灶部分实质明显强化67例,门脉期多数病灶仍呈高密度,实质期呈低密度,其余39例瘤灶未见明显强化.上述APS按发生部位可分4型:即中央型(60例),周围型(32例),混合型(56例)和弥漫型(5例).结论多种疾病均可形成APS,原发性肝癌是主要原因.CT上APS可有多种特征性表现形式,MSCT多期扫描及VR重建能充分显示.

  • 原发性肠系膜肿瘤的CT诊断

    作者:于小平;梁赵玉;王平;张文华

    目的探讨原发性肠系膜肿瘤(PMT)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良性及23例恶性共43个PMT的CT表现.间叶组织源性肿瘤34例,神经源性肿瘤4例,其他3例.结果PMT常单发,形态多变,平均大径8.4 cm,大多边界清晰伴肠管及肠系膜血管移位.可表现为囊性(2个)、囊实混合性(12个)、非均质实性(9个)、均质实性(13个)或脂肪密度肿块(7个).结论PMT病理类型多样,CT在肿瘤定位、明确范围与良恶性的鉴别上有较大价值,但多数不易明确其组织来源.

  •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MRI表现

    作者:杨军;严福华;周康荣;施伟斌;陈财忠;沈继章

    目的对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MRI表现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提高对FNH MRI表现的认识.资料与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FNH 18例,24个病灶,均作快速多层面扰相梯度回波(FMPSPGR)动态增强,11例作SET1WI、PDWI及T2 WI,7例作SE T1WI及FSE T2 WI.结果24个病灶中,2个有典型中心瘢痕,9个有不典型中心瘢痕;动脉期明显强化23个;门脉期7个明显强化,15个中度强化,中心线样或点状强化6个;平衡期16个病灶中度强化,8个轻度强化,中心线样或点状强化2个;延迟期17个病灶,12个轻度强化,5个与肝实质等信号,4个有中心线样或点状强化.结论MRI可对多数FNH(83.3%)作出正确诊断,对不典型FNH应结合病史及SPIO或Gd-EOB-DTPA动态扫描综合判断.

  • 嗅杀灵中毒的头部CT诊断

    作者:全松石;赵志梅;金东虎;李月河;陶鑫;金哲

    目的探讨嗅杀灵中毒的头部CT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误服嗅杀灵中毒31例的CT、MRI资料.结果轻度中毒者,CT无明显异常改变;中度中毒者,脑白质密度均匀减低,灰白质界限清楚;重度或死亡者脑白质密度明显减低,灰白质界限更加清楚,脑沟、脑池消失,脑室变小;MRI异常改变为脑白质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略高或均匀高信号.病理示脑白质有空泡及海绵样变.结论CT可作为诊断嗅杀灵中毒的有效手段,并可估计中毒的程度.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MRI诊断

    作者:刘影;李传福;郑金勇;侯金文;孟祥水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正确诊断率.资料与方法总结和分析临床证实的19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MRI表现.结果(1)脑白质异常信号7例,主要分布于侧脑室旁的脑白质及半卵圆中心,为大片状长T1、长T2信号,呈对称分布.(2)苍白球斑点状异常信号4例,其中3例为双侧苍白球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1例为右侧苍白球短T1、长T2信号并左侧黑质点状长T1、长T2信号.(3)侧脑室旁脑白质及半卵圆中心对称长T1、长T2信号并基底节异常信号8例.有7例并双侧苍白球异常信号,3例为长T1、长T2信号,4例为短T1、长T2信号;1例并右侧内囊及左侧尾状核头部短T1、长T2信号.结论MRI是诊断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 脊髓血管畸形的MRI诊断价值

    作者:邱大胜;孔祥泉;刘定西;徐海波;于群

    目的评价MRI对脊髓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24例临床诊断为脊髓占位的患者行MR平扫、增强、3D-CISS和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MRA).结果24例中23例可显示畸形血管:髓内3例,髓外16例,髓内外4例.对供血动脉、引流静脉的显示MR平扫不及3D-CE-MRA.1例MRI显示硬膜下血肿,未见畸形血管.结论MR平扫是脊髓血管畸形敏感的首选检查方法,3D-CE-MRA有助于脊髓畸形血管的显示.

  •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脑肿瘤血管通透性的研究

    作者:张菁;漆剑频;陈浪;黄文华

    目的运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的方法获取脑肿瘤组织的表面通透性(PS)值,研究脑肿瘤的肿瘤血管通透性.资料与方法对32例脑肿瘤患者行MSCT灌注成像,先用常规10 mm层厚的CT平扫确定肿瘤中心层面,然后进行肿瘤灌注扫描,采用电影扫描技术(1r/0.5s),层厚5 mm/4i,重建层厚10 mm/2i;注射流率3.5 ml/s,剂量50 ml,延迟时间5s,扫描总时间50s.扫描图像经ADW 4.0工作站处理,计算并分析PS灌注图像和PS值.结果32例脑肿瘤包括6例Ⅰ~Ⅱ级星形细胞胶质瘤,10例Ⅲ~Ⅳ级星形细胞胶质瘤,8例转移瘤,8例脑膜瘤.所有肿瘤的PS值均明显大于对侧正常的脑白质和脑灰质,低级别胶质瘤、高级别胶质瘤、转移瘤和脑膜瘤的PS值分别为5.19~17.543(9.8442±5.40584)、21.116~49.824(32.8784±10.70139)、12.294~48.196(29.6168±14.74735)、25.253~85.948(56.2026±17.40347),单位是ml@100g-1@min-1.各组PS值两两比较经t检验发现脑膜瘤的PS值与其他3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低级别/脑膜瘤t=5.702,P<0.001,高级别/脑膜瘤,t=3.504,P<0.01,转移瘤/脑膜瘤,t=3.296,P<0.01),高级别胶质瘤及转移瘤的PS值与低级别胶质瘤的PS值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低级别/高级别t=4.476,P<0.01,低级别/转移瘤,t=3.440,P<0.01),高级别胶质瘤与转移瘤的PS值无显著性差异(高级别/转移瘤,t=0.544,P>0.05).结论CT灌注成像对评价脑肿瘤的肿瘤血管通透性有重要价值,脑内与脑外肿瘤、脑内良性与恶性肿瘤的PS值有显著性差异.

  •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的HRCT表现(附2例报告)

    作者:史景云;易祥华;邵江;刘士远;肖湘生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LAM)的高分辨率CT(HR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2例经肺活检病理证实的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患者,均为育龄期女性,均行胸部CT平扫和HRCT检查.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HRCT表现.结果HRCT特征性表现为:双肺弥漫分布大小不一囊状透光区,囊腔直径2~15 mm,多数为10 mm左右.结论PLAM的HRCT表现具有特征性,结合临床特征可提示该病的诊断.

  • 肺淋巴管肌瘤病的CT表现(附5例报告)

    作者:杨姗;张志勇;张兴伟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肌瘤病CT表现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资料与方法对5例经病理证实的肺淋巴管肌瘤病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行胸部常规CT及HRCT扫描;其中1例行腹部CT扫描.结果常规胸部CT见两肺密度减低,偶见囊状影,相应水平HRCT清晰显示全肺囊状影,无分布差异.随病程进展,囊状影数目增多,部分融合成肺大泡或气胸.1例伴右肾错构瘤及后腹膜淋巴结肿大,随访3年腹部病灶无明显改变.结论常规CT可显示肺淋巴管肌瘤病部分肺部改变,而HRCT全面显示肺部异常,已成为本病的基本影像检查方法;肺外表现系重要的诊断佐证.

  • 结核性支气管狭窄61例的CT表现

    作者:严代全;刘秀华;刘志刚;倪志刚;赵果成

    目的提高对结核性支气管狭窄CT表现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结核性支气管狭窄的CT扫描资料.为了比较,同时复习33例经病理证实的中心型肺癌CT片.结果CT片上,61例共显示狭窄支气管128支,包括右侧72支(56.3%)和左侧56支(43.7%).其中37例(60.7%)显示2支以上的狭窄支气管,15例(24.6%)主、叶、段多支支气管同时受累.支气管狭窄表现为向心性管状狭窄38例(62.3%)、漏斗状狭窄15例(24.6%)和闭塞8例(13.1%).支气管狭窄程度表现为轻度34例(55.7%)、中度19例(31.2%)和重度8例(13.1%).狭窄腔边缘显示不规则30例(49.2%),光滑23例(37.7%).结论轻或中度向心性管状或漏斗状狭窄,狭窄段较长或主、叶、段多支支气管受累是结核性支气管狭窄常见的CT表现.

  • 成软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

    作者:吴献华;田浩;刘蓓蒂;黄健;朱纪吾

    目的探讨成软骨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成软骨细胞瘤15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所有病例均作X线平片检查,9例同时行CT扫描.结果肱骨5例,股骨6例,胫骨、锁骨、髂骨和腰椎各1例;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骨质破坏,部分呈膨胀、偏心性生长,管状骨病变多起源于骨骺,可累及干骺端;病灶内常有钙化,周围见硬化带,骨皮质破裂,软组织肿块,少数有骨膜反应.X线平片正确诊断8例,未定性3例,误诊4例,诊断准确率53.3%;CT正确诊断6例,误诊3例,诊断准确率66.7%.结论多数成软骨细胞瘤有典型的影像特征,影像学检查对其具有重要诊断价值;X线平片仍是基本检查方法,CT可提供更多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依据.

  • 听骨链螺旋CT三维表面遮盖显示技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徐向阳;韩萍;史河水;冯敢生;田志梁;刘永华;刘刚;代文

    目的探讨听小骨螺旋CT三维表面遮盖显示技术(sSD)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相关的技术要点.资料与方法对43例患者进行螺旋高分辨率CT扫描,利用密集放大的重建图像,采用手动编辑,先移去听小骨周围的骨质,仅保留听小骨,用经编辑的轴位图像进行SSD三维成像.结果40侧正常耳的听小骨三维SSD显示了听小骨的细微结构,还反映了听小骨之间的关系.病变听小骨的三维SSD重建图像与轴位图像的表现基本相符;慢性中耳炎25耳中,22耳进行了听小骨SSD成像,10耳见有骨质破坏;先天性外、中耳畸形16耳均见有听小骨发育不良;外伤后听力下降5耳中,1耳锤砧关节脱位和1耳并有移位的锤骨骨折在听小骨三维SSD成像直观地显示.结论螺旋CT扫描和三维SSD有利于听小骨的显示和病变的诊断.

  • 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作者:叶彤;曾蒙苏

    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tumor,IPMT)是一种相对少见的胰腺肿瘤,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表现.1982年Ohhashi先报道这种肿瘤[1].经过20多年的病例积累和详细研究,现今对IPMT已有了较全面的认识,诊断水平也有显著提高.笔者结合历年文献,重点探讨IPMT在影像学诊断方面的进展.

  • Alzheimer病记忆缺陷的脑功能成像研究进展

    作者:郝晶;李坤成

    Alzheimer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进行性脑变性疾病,以记忆力下降尤其近事记忆明显受损为主要特征.近10年来,随着脑功能成像技术(如fMRI和PET)的发展,有关Alzheimer病记忆系统、记忆过程及相关脑结构的研究获得重要进展.笔者对AD记忆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大鼠CCl4诱发的肝纤维化模型Mn-DPDP MR研究

    作者:范明霞;周康荣;沈继章;陈财忠

    目的探讨Mn-DPDP MRI检查对CCl4诱发的大鼠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70只体重在200~250 g SD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只,给以正常饲料和饮用水喂养,处理组60只,制成CCl4肝纤维化模型;从处理组每周随机选择4~5只,每只大鼠经尾静脉注射25 μmol/kg体重的Mn-DPDP,对肝脏进行快速多层面扰相梯度回波(FMPSPGR)和SE T1WI两个序列扫描,扫描延迟时间为15 min、30 min、1 h、2 h、3 h和4 h;对照组给以同样MRI检查.MRI检查后取肝脏大体标本进行HE染色、网状纤维染色病理学对照.结果各级肝纤维化在FMPSPGR序列上增强前后信号绝对值均比对照组降低,增强后1 h信号绝对值比正常肝脏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级纤维化信号绝对值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在SE T1WI序列上增强前1~3级肝纤维化信号均比正常肝脏高;1级纤维化增强后15 min和30 min信号绝对值较对照组下降,1 h以后较对照组升高;2级和3级纤维化增强后各时间点信号绝对值均较对照组高;4级纤维化绝对值大小均较对照组低.肉眼观察轻度纤维化者肝脏体积增大明显,增强后肝脏强化均匀;中重度肝纤维化者,尤其是肝硬化明显者,肝脏体积明显缩小,肝裂增宽,增强后2种序列上肝脏强化欠均匀,其内可见弥漫性细小结节样低信号影,尤以FMPSPGR序列较明显.结论Mn-DPDP注射后采用FMPSPGR和SE T1WI序列不同时间点检查可以反映大鼠肝纤维化功能变化信息,但对肝纤维化程度分级尚有一定难度.

  • 猪尾导管连接化疗药盒实现肝脏肿瘤多重化疗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李晓光;杨宁;潘杰;刘巍;金征宇

    目的探讨使用猪尾造影导管与单一化疗药盒连接实现肝脏肿瘤多重化疗的可行性及初步疗效.资料与方法对30例晚期肝脏恶性肿瘤患者采用经股动脉穿刺、腹腔动脉内植入猪尾导管与皮下埋置药盒并序贯化疗,统计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结果30例手术全部成功,发生切口延迟愈合1例.术后随访28例,经影像学复查对比,病变缩小7例,稳定12例,进展9例.随访期间12例患者死亡,术后生存期42 d~10个月,中位生存期6个月.另外16例患者至今存活,已达术后2~16个月.结论采用猪尾造影导管置于腹腔动脉并与化疗药盒相连接,能够对晚期肝脏恶性肿瘤实现多重化疗,技术上简单可行,并发症少,初步疗效令人满意.

  • PTCD术中对比剂胰管逆流与共同管的关系探讨

    作者:韩新巍;邢古生;高雪梅;马南;王艳丽;马波;吴刚

    目的观察胆管造影中对比剂胰管逆流及胆胰共同管的长度,分析共同管长度与胰管逆流的关系.资料与方法搜集因阻塞性黄疸行经皮肝穿胆管引流术(PTCD)患者资料,观察伴有对比剂胰管逆流的阻塞性黄疸病因、胆胰共同管的长度,分析对比剂逆流与共同管的关系,与正常成年国人胆胰共同管长度的样本值作为对照.结果39例对比剂胰管逆流的患者,因胆管为原发疾病引起阻塞性黄疸30例,共同管平均长度(13.5±3.6)mm,因外压性病变或胆管转移癌引发阻塞性黄疸9例,共同管平均长度(5.2±2.1)mm,前者明显长于后者(P<0.01).所有患者共同管平均长度(11.2±1.3)mm,明显长于正常人,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胆胰共同管的长度与胆胰管逆流关系密切,胆胰共同管异常是诱发胆胰病变的危险因素.

  • iPass技术在CE-MRA中的应用

    作者:徐宁;刘玉林;陈宪;张照喜;郑之青;蒋春林;葛鸿惠;付荣

    目的探讨iPass技术在增强MR血管成像(CE-MRA)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18例行CE-MRA患者,男12例,女6例.其中腹部血管成像15例,颈部血管成像2例,股动脉成像1例.CE-MRA前,注射2 ml对比剂行iPass测试.扫描层面位于CE-MRA冠状视野的远心端1/3处,饱和板置于测试平面的近心端,iPass扫描1帧/s,实时图像显示,同步绘制血管内信号强度-时间曲线,自动将曲线上升段超出基线30%的时间记为对比剂到达时间,自动将到达时间载入CE-MRA序列,根据到达时间决定扫描延迟时间进行CE-MRA扫描.原始图像减影后行大信号强度投影(MIP)重建,评价重建血管图像质量.结果17例一次顺利完成iPass测试和CE-MRA,1例首次未能测出峰值曲线,调整感兴趣区(ROI)后,再行注射后测试成功,完成CE-MRA.MIP血管图像质量评分3.72±0.57.结论iPass测试可以提供较准确的对比剂到达时间,可以自动控制CE-MRA的扫描延迟时间,有利于提高CE-MRA的图像质量.

  • 肺部HRCT术语含义辨释

    作者:施子廷;潘纪戍

    肺部高分辨CT(HRCT)是采用1~2 mm薄层及高空间频率重建算法所形成的能显示肺部细节的图像,是一种简单的肺取样手段.它能显示肺小叶水平上的微细结构和病变,为胸片和常规CT所不及.Todo在1982年先报道用HRCT诊断肺部弥漫性病变,并将成像所见与相应的充气固定的肺标本作病理对照.从那时起对HRCT成像的解释基础一直仍应用X线--病理对照方法,借以阐明病变与肺小叶结构的关系[1].

临床放射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