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

临床放射学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Radiology 림상방사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黄石市医学科技情报所
  • 影响因子: 0.8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324
  • 国内刊号: 42-118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5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放射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冯敢生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CT、MRI诊断脊髓纵裂畸形一例

    作者:周建立;余成新;陆蓬

    患者 男,32岁.腰痛1年,伴双下肢麻木、行走无力.既往有重体力劳动史,无外伤史.体检:腰部可见色素斑,无明显棘突压痛.初诊考虑:腰椎间盘突出症.CT示:L_2椎体后方见骨性分隔将脊髓矢状分割,不对称,L_2椎体伴脊柱裂(图1).

  • 右耻骨血管内皮细胞瘤一例

    作者:宋国勇;马广骏;王捷

    患者 男,16岁.右侧腹股沟区持续性隐痛1年余,夜间尤甚,近日疼痛加重.体检:右腹股沟区可触及质硬肿物,大小约8 cm×10 cm×5 cm,局部皮温稍高,无红肿及皮下血管怒张,有明显压痛,右下肢腱反射存在,提睾反射未引出.

  • 肋骨间叶性软骨肉瘤一例

    作者:曾江镇;杨赞军

    患者 女,28岁.3个月前发现右侧胸壁第3肋间与腋前线交界处,触及一4.5 cm×5.5 cm×3.0 cm大小肿块,轻压痛,局部无红肿,无皮温增高,无皮肤破溃、溢液,无其他不适,未行特殊处理.

  • 迷走左肺动脉一例

    作者:贾秀川;王磊;孙吉林

    患者 女,8岁,因自幼易感冒入院.体检:心率119次/min,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B超提示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左肺动脉起源走行异常.

  • 颅骨巨大海绵状血管瘤侵及硬脑膜一例

    作者:田笑;郑雅亭

    患者 女,16岁,发现枕部肿物2年,近半年来肿物明显增大,偶发疼痛,持续数分钟能自行缓解.体检:肿物大小约1.5 cm×1.5 cm,质硬,无压痛.无明显外伤史.实验室检查无特殊.

  • 扁桃体癌大出血超选择插管栓塞一例

    作者:陈华;彭平

    患者 男,54岁.右侧扁桃体鳞癌放疗后半年,咽部反复出血4天,加重2天.多出血达200 mL/次,经药物及膨胀明胶反复填塞等止血治疗无效由外院转入.

  • 下丘脑错构瘤一例

    作者:王弘;邱晓明

    患儿 女,8岁.其家长诉患儿自幼间断性不自主"傻笑",发作时意识尚可,呼之能应.近1个月频繁发作,有时出现"傻笑"后肢体抽搐及双眼上翻,意识丧失,每次持续1~2 min.体检:身高140 cm,体重加kg,第二性征正常,视力、视野正常.

  • 几种常见腹膜弥漫性病变的MSCT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闫喆;白人驹;李亚军;孙浩然

    目的 分析几种常见腹膜弥漫性病变MSCT表现,探讨MSCT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或病理证实的41例腹膜弥漫性病变(11例结核性腹膜炎、18例腹膜转移癌、12例原发性腹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的MSCT表现.观察指标:(1)壁腹膜、大网膜、肠系膜的受累情况(增厚部位及形式、密度及强化程度等);(2)腹腔积液密度、量及分布范围;(3)淋巴结改变.计算上述指标在各组病变中的出现率,经统计学处理以分析其问差异的显著性.结果 3组病变的壁腹膜改变(X~2=12.919,P=0.002)及大网膜改变(X~2=18.025,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结核性腹膜炎与腹膜转移癌的壁腹膜改变(x‘=11.948,P<0.00125)和大网膜改变(X~2=15.277,P<0.00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壁腹膜光滑均匀增厚高度提示结核性腹膜炎;大网膜饼状增厚则对腹膜肿瘤性病变有较高诊断价值.通过分析腹膜弥漫性病变的MSCT特征,有助于提高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 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作者:刘庆余;张卫东;胡辉军;李海刚;陈健宇

    目的 分析肝细胞癌(hepatoeellular carcinoma,HCC)合并胆管癌栓的CT及病理表现,以提高影像诊断准确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HCC合并胆管癌栓的临床、CT及病理表现.结果 9例均在术前CT检查中发现HCC及胆管癌栓病灶.在CT像上肝内肿瘤呈现典型HCC表现.胆管癌栓在CT像上表现为扩张的胆管内填充有软组织块影,呈"条索"状或"柱"状,胆管远段扩张,胆管壁无增厚及肿瘤侵犯,在动脉期胆管癌栓呈现早期强化,无延迟强化改变.9例中有2例合并有门静脉癌栓.9例中低分化HCC 8例,分化较好1例.胆管癌栓在显微镜下其细胞形态与肝内肿瘤原发灶相似.结论 HCC合并胆管癌栓的CT表现有一定特点,CT对病灶的检出及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胰腺急性损伤及其在随访复查中的MSCT表现

    作者:古今;韩萍;史河水;吴爱兰;李欣;田志梁;刘永华;李友林

    目的 探讨胰腺急性损伤及其在随访复查中的MSCT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胰腺急性损伤后的临床资料和33次MSCT检查资料.结果 13例中,首次MSCT检查发现10例胰腺部分断裂,分别为胰体部6例,胰颈部4例,其中2例并血肿形成;1例为胰体部完全断裂.另2例胰腺呈挫伤表现,其中1例于胰头内出现囊肿.随访复查中,8例出现假性囊肿,均位于胰腺实质外,出现囊肿时间为5~38天,平均18天.继续随访复查中,1例患儿经保守治疗15天后,囊肿完全吸收;另1例采用外引流治疗41天后囊肿完全吸收;其余囊肿均缩小.结论 MSCT能及时发现胰腺急性损伤并判断损伤程度,通过CT随访复查还能进一步观察胰腺损伤的演变过程,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判断.

  • "慢进快出"型肝细胞肝癌的CT诊断

    作者:夏瑞明;张黎;钟建平;邱勇钢;周巧龙;秦家琨

    目的 研究"慢进快出"型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螺旋CT(SCT)检查价值.资料与方法 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HCC的CT表现.结果 50例中18例SCT增强扫描表现为"慢进快出"型,动脉期病灶强化,门静脉期病灶密度不下降,反而进一步升高,延迟期强化密度迅速下降.结论 SCT增强扫描呈"慢进快出"型表现与其肝动脉和门静脉的双重血供有关,似与肿瘤分化程度不相关.

  • DCE-MRI与DWI对良恶性前列腺疾病诊断的价值

    作者:吴道清;陈自谦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前列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15名正常自愿者及48例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疾病患者行MRI常规平扫、DWI及DCE-MRI,分析正常前列腺内外带、前列腺增生症(BPH)及前列腺癌(PCa)的DEC-MRI信号变化,时间信号-强度(SI-T)曲线特征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变化情况.结果 DCE-MRI及DWI对良恶性前列腺疾病的检出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达峰时间(Tmax)从高到低依次为正常前列腺外周叶、正常中央叶、BPH及Pea(P=0.000);强化程度(SI%)从高到低为BPH,正常中央叶、PCa及正常外周叶(P=0.000);强化率(R)从高到低为PCa、BPH、正常中央叶及正常外周叶(P=0.000).ADC值从高到低为正常外周叶、正常中央叶、BPH及Pea(P=0.000).结论 DCE-MRI及DWI可明显提高PCa及BPH的鉴别诊断率.

  • 脑静脉畸形64层CT血管成像的表现

    作者:王菁;刘斌;王万勤;吴兴旺;周勇

    目的 探讨64层CT血管成像在脑静脉畸形(cerebral venousmalformation,CVM)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30例经64层CT诊断的CVM患者的CT血管成像(CTA)资料及其中1例CVM患者的CT脑血管灌注(CTP)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影像学特点.结果 动脉期在大密度投影(MIP)图像上38处CVM病灶可以显示,但30处显影较浅淡;静脉期MIP上38处CVM均清晰显示,可见细小扩张的髓静脉呈典型的"水母头"状汇入粗大的引流静脉.1例脑出血吸收期患者行CTP,发现在血肿区脑实质血流灌注明显减低,血肿旁脑实质血流灌注稍减低,而CVM引流区域血流灌注显著增高.结论 64层CT具有各向同性的优势,脑血管成像可清晰显示CVM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同时还可以清晰显示颅内外伴发的其他病变.

  • 原发性空泡蝶鞍综合征与头痛程度相关性的MRI研究

    作者:罗沛霖;李龙;许斐;邹玉婷

    目的 探讨原发性空泡蝶鞍综合征与头痛程度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对140例经临床证实为原发性空泡蝶鞍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计算其空蝶鞍分级,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与头痛程度的关系.结果 空蝶鞍分级与头痛程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蝶鞍分级与头痛程度之间无明确关系,临床需密切结合其他检验指标综合判断患者病情.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表现与病理学对照研究

    作者:张海捷;张雪林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的MRI表现与病理学特征.资料与方法 对10例经病理证实的PCNSL患者的MRI表现及病理资料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10例中,单发7例,多发3例,共39个实性结节样病灶.其中,位于额叶4个,颞叶10个,脑室13个,脑干2个,小脑1个,累及胼胝体9个.非实性结节样病灶若干.单发者病灶多呈实性,致密,部分内可见坏死(5个)、出血(3个),与灰质信号相比,T_1WI呈等、稍低信号,T_2WI呈等、稍高信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呈高信号;多发者病灶多松散,部分不成形,表现为斑片状长T_1、长T_2信号.常规增强扫描后,所有病灶中除1例轻度强化外,余实质部分均呈团块状、结节状均匀明显强化,中心囊变坏死区无强化;弥漫性浸润病变呈点、片状强化.病理上所有PCNSL均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结论 病理学基础决定PCNSL 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1)单发病灶多位于脑白质深部,多发病灶常呈区域性分布.(2)肿块在T_2WI上多呈等或稍高信号.(3)单发病灶多呈团块状均匀强化,多发病灶呈点、片状强化.(4)肿瘤内囊变、坏死少见.结合临床可提高其诊断率.

  • 易形成前交通动脉瘤的血管模式再探讨

    作者:石建成;刘怀军;赵林;刘增品;王铁刚;周存和

    目的 探讨易形成前交通动脉瘤的血管模式.资料与方法 将1081份正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图像定义为一般国人脑血管形态类型,与49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脑血管形态类型进行对照.结果 49例前交通动脉瘤中一侧A1优势型45例(占87.76%),与正常国人一侧A1优势型和其他类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其中左侧A1优势型(33例)约为右侧A1优势型(12例)的3倍,与一般人群左侧A1优势型与右侧A1优势型比(11.19%/3.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2).一侧A1优势型前交通动脉双侧大脑前动脉A2段起始部夹角测量有瘤患者夹角平均值为174.5°,无瘤患者平均值为113.45°,两夹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98,P=0.1302).结论 一侧A1优势供血与前交通动脉瘤的形成相关,造成前交通动脉瘤左右侧差异的原因是一侧A1优势型发育左右侧存在差异,双侧大脑前动脉A2段夹角增大更易形成动脉瘤.对发现的此种血管模式应随访.

  • 多发性硬化颈髓病变磁化传递成像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琴;高勇安;秦文;孙轶

    目的 探讨3.0 T磁共振扫描仪(Siemens Trio Tim)磁化传递成像(MTI)在多发性硬化(MS)颈髓病变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与临床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对11例伴颈髓病变的Ms患者和20名健康自愿者行颈髓常规MRI和MTI.测量健康自愿者C_(2~7)水平、MS患者MS斑块及正常表观颈髓(NACC)的磁化传递率(MTR),对其进行对照研究,并分析MTR与扩展病残状态评分(EDSS)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健康自愿者颈髓平均MTR值为(27.12±0.27)%,C_(2~7)水平间颈髓MT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斑块组、NACC组及对照组间的MTR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S斑块组的MTR值与EDSS值存在高度负相关(r=-0.754,P=0.007).结论 颈髓MTI能发现MS患者T_2WI病灶以外的隐匿性损伤,为判断损害程度提供信息.

  • 扩散加权成像鉴别肺恶性肿瘤与实性良性病变的初步研究

    作者:刘海东;于铁链;刘颖;叶宁

    目的 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对肺恶性肿瘤与实性良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62例肺内恶性肿瘤和实性良性病变(共66个病灶)行常规MRI和DWI检查,b值为500 s/mm~2,观察病变区DWI信号特点并测量其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结果 不同病变组DWI信号虽有一定特点,但不具特征性.恶性病变组和良性病变组ADC值分别为(1.256±0.320)×10~(-3) mm~2/s、(1.648±0.416)×10~(-3) mm~2/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7,P=0.001),ADC值鉴别肺内良恶性病变的佳诊断阈值为1.400×10~(-3)mm~2/s,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3%和74.1%;小细胞肺癌ADC值为(1.064±0.196)×10~(-3)mm~2/s,非小细胞肺癌ADC值为(1.321±0.335)×10~(-3)mm~2/s,两者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2.967,P=0.007);原发性肺癌ADC值为(1.255±0.328)×~(-3)mm~2/s,肺转移瘤ADC值为(1.263±0.280)×10~(-3)mm~2/s,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63,P>0.05).结论 ADC值有助于肺内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望成为一种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的鉴别诊断方法.

  • 奇静脉异常的CT诊断及临床意义

    作者:方军;徐卓东;柳澄;李晓

    目的 观察奇静脉CT表现,了解奇静脉异常的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 搜集CT增强检查奇静脉表现异常者119例作为异常组;随机抽取胸部CT增强检查未见纵隔肿瘤、心血管病变及肝硬化等异常表现者200例作为对照组.测量对照组CT像上奇静脉直径并观察其动脉期强化特点,对照分析异常组奇静脉异常的CT表现及临床意义.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比较奇静脉管径男、女之间差异;采用F检验比较各年龄段之间差异.结果 对照组各年龄段奇静脉正常管径为20~40岁(0.72±0.25)cm;>40~60岁(0.83±0.29)cm;>60岁(0.82±0.30)cm.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异常组中奇静脉异常依据影像学改变可分为3种类型:变异(n=18)、异常强化(n=66)及扩张(n=52).结论 40岁以上人群奇静脉管径>12 mm者即可视为奇静脉扩张,20~40岁人群奇静脉管径>10 mm亦应视为扩张,增强后动脉期高密度的对比剂充盈奇静脉弓远端管腔即为异常强化.观察奇静脉的异常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疾病及评估病变的严重程度,亦有利于术中避免损伤变异的奇静脉.

  • 肺内恶性结节多层螺旋CT扫描形态学的诊断价值

    作者:熊曾;刘进康;胡成平;陈伟;周漠玲;周晖;朱智明;夏宇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形态学对肺内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69例肺内恶性结节患者行MSCT扫描,应用多种后处理技术全面了解病灶形态学特征,运用Smarman相关分析探讨病灶形态学特征与病理特征的关系.筛选出有意义的形态学征象后,与同期86例经手术证实的非恶性结节形态学数据行X~2检验,比较两组形态学征象构成比的差别.结果 恶性病变中胸膜凹陷征、支气管截断征与血管聚集征出现率分别为81.8%、85.5%和95.7%;分化程度与空泡征呈显著正相关(r值为0.631),P-TNM分期与毛刺征呈显著正相关(r值为0.652),结节大小与衰减密度呈显著负相关(r值为-0.714),P值均为0.000.空泡征、短毛刺、非实性结节、胸膜凹陷征、支气管截断征与血管聚集征在恶性结节中的出现率均明显高于非恶性结节.结论 多种后处理技术应用于MSCT中能全面了解病灶特征,空泡征、短毛刺、非实性结节、胸膜凹陷征、支气管截断征与血管聚集征是提示恶性结节的征象.

  • 肺炎型细支气管肺泡癌CT和PET影像特征及其诊断价值

    作者:戚元刚;黄勇;郑劲松;吴玉芬

    目的 探讨肺炎型细支气管肺泡癌(PTBAC)多层螺旋CT(MSCT)和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ET)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PTBAC的cT特点,其中9例行PET检查,对CT诊断正确率及其与PET结合后诊断正确率进行分析.结果 18例肺实变密度均低于同层肌肉密度.支气管充气征或蜂房征9例,实变内血管造影征2例,混合阴影6例,边缘磨玻璃征1例.9例肺泡癌氟代脱氧葡萄糖(FDG)的摄取特点:单纯肺实变中斑片状高摄取3例,结节状高摄取4例,肺实变中有片状高摄取并纵隔淋巴结高浓聚1例,肺实变、肺部分结节及纵隔淋巴结均有高摄取1例.CT误诊2例,9例患者PET诊断中与CT相结合无一例误诊.结论 PTBAC CT表现及对FDG的摄取特点多样,二者结合可以大大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

  • 软组织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MRI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作者:张宗斌;孙瑾;彭建国;梁社富;张艳玲

    目的 探讨软组织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MRI表现及病理特点,提高对其的诊疗水平.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MFH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男30例,女18例.结果 席纹-多形型30例,MRT_1WI显示肿瘤呈中-低信号,T_2W1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有不均匀强化;黏液型10例,T_2WI显示片状显著高信号;炎症型4例,巨细胞型4例,MRI显示所有病例信号不均匀.结论 软组织MFH MBI表现与病理类型相关.席纹.多形型和黏液型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但炎症型、巨细胞型的MRI表现不典型,确诊需依靠病理检查.

  •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环形硬化边的影像学分析

    作者:钟志伟;张雪松;崔建岭;于宝海;刘俊茹;马洁琳;孙英彩;何杰;王溱

    目的 探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ibrous dysplasia ofbone,FDB)病灶周边环形硬化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搜集本院2001年至2007年经临床手术和病理证实的FDB病例62例,其中有环形硬化边者17例(占27.4%).17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15例行CT检查,2例行MRI检查.分析环形硬化边的特点,其中1例行影像学与组织病理对照分析.结果 FDB有环形硬化边者17例,全部为单发;其中股骨颈及粗隆间13例,股骨远端1例,髂骨3例.X线平片和CT像上病灶均有较完整的环形硬化边,其厚度不均匀;病灶内密度也不均匀;环形硬化边在T_1WI与T_2WI上均表现为低信号.环形硬化边对应的组织学表现为成熟骨组织. 结论FDB病灶周围环形硬化边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其诊断和鉴别诊断.

  • 骨软骨瘤的3.0 T MRI特征

    作者:彭旭红;吴元魁;陈斌;马著彬;许乙凯

    目的 探讨骨软骨瘤(osteochondroma)的MRI特征.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6例骨软骨瘤患者的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资料,并侧重分析其软骨帽的MRI特征.结果 (1)16例骨软骨瘤中,13例有明显软骨帽,软骨帽在T_1WI均呈略低信号(与肌肉相比);在T_2WI有11例呈明亮高信号,2例呈稍高信号;Gd-DT-PA增强扫描11例呈中等强化,2例轻度强化;(2)13例软骨帽内4例可见明显钙化,T_1WI、T_2WI均呈低信号.5例儿童和青少年患者的软骨帽厚度为0.8~1.8 cm,8例成人患者中,7例软骨帽厚度为0.3~1.1 cm,1例软骨帽厚度达3.9 cm,均未见恶变;(3)16例中,带蒂型10例,广基型6例(包括鞍底1例、椎板1例);3例软骨帽边缘有软组织肿块.结论 软骨帽呈T_1WI略低信号,T_2WI高信号,Gd-DTPA增强扫描中等强化是典型软骨瘤的MRI特征性表现.

  • 64层CT薄块曲面大密度投影在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陆风旗;张追阳;于向荣;余迅;张雷;王东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薄块(thin-slab)曲面(CPR)大密度投影(MIP)在椎动脉型颈椎病(vertebralarterial insufficiency of cervical spondylosis,CSA)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58例临床拟诊CSA患者行64层螺旋CT动脉成像(CTA).扫描后所得容积数据采用thin-slab CPR MIP方法进行图像后处理.以DSA为金标准,评价thin-slab CPR MIP对椎动脉(VA)狭窄显示的敏感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就两者对狭窄判断的一致性予以分析.结果 58例中,CT和DSA均完成了116支VA检查,thin-slab CPR MIP和DSA中,共有98支具有一致性;当狭窄率≥70%时,thin-slab CPR MIP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19/19)、96.9%(94/97)、86.4%(19/22)、100%(94/94);当狭窄率≥50%时,thin-slab CPR MIP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3%(36/37)、94.9%(75/79)、90%(36/40)、98.7%(75/76).结论 thin-slab CPR MIP在诊断VA狭窄程度上与DSA有很高的一致性,可准确显示VA粥样硬化情况和软、硬斑块,并能显示椎间孔周围骨质增生对VA的压迫情况,是VA CTA较好的一种后处理方法,可作为VA狭窄筛选的常规检查手段.

  • 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64层CT血管成像分析

    作者:温泽迎;葛英辉;张小安;郭濴;孙明华

    目的 采用64层CT血管成像(CTA)探讨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变特点.资料与方法 62例临床确诊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按照有无糖尿病合并症分为糖尿病组(DM)及单纯高血压组(HP),分别为33例和29例.使用64层螺旋CT行下肢动脉CTA检查,采用动脉造影的12分段积分法将下肢动脉分为12个节段,分析各个血管节段的斑块分布情况(斑块检出率)及斑块性质,并分别对各个节段的管腔狭窄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膝以上大动脉(胭动脉及其以上血管)病变中,两组血管的斑块检出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且均以混合斑块为主;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积分DM组为左侧:6.51±3.47,右侧:6.96±3.08;HP组为左侧:4.86±2.06,右侧:5.34±2.02.两组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膝以下小动脉(胫前动脉发出点及其以下血管)病变中,DM组的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HP组(P<0.05),且主要以硬斑为主,后者则以少量软斑为主;病变狭窄程度积分,DM组为左侧:7.96±3.10,右侧:8.30±2.48;HP组为左侧:3.27±1.66,右侧:3.34±1.42,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并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较单纯高血压患者严重,以膝下终末血管受累明显,且以弥漫性硬斑为主.

  •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的螺旋CT与手术对照观察

    作者:李恒国;梁久平;史长征;蒋立新

    目的 进一步提高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诊断外中耳畸形的水平.资料与方法 对22例(24耳)经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外中耳畸形病例,术前采用螺旋CT高分辨扫描,将原始扫描数据密集重组后进行多平面重组(MPR)(轴面、冠状面、斜轴面、斜冠状面)、曲面重组(CPR)及仿真内镜容积重组(VR)成像,与手术所见进行详细对照观察.结果 手术治疗24耳,外耳道狭窄1耳,骨性闭锁18耳,膜性闭锁3耳.鼓室腔狭小12耳.锤骨畸形或缺如23耳,其中1耳CT见细小锤骨,而手术为缺如.砧骨缺如4耳,砧骨畸形16耳,其中有2耳手术见砧骨长脚长、砧骨粗大,而CT表现基本正常.镫骨细小畸形6耳,其他畸形7耳,镫骨缺如5耳;砧锤关节融合畸形14耳,轻度变形1耳,缺如4耳;砧镫关节融合1耳,不连5耳,缺如7耳;卵圆窗骨性封闭8耳,上述CT所见均与手术相符.手术见3耳圆窗骨性封闭,其中1耳CT表现正常.手术有3耳未见咽鼓管开口,其中1耳CT表现正常.手术见面神经管前位8耳,其中1耳CT表现正常.结论 螺旋CT高分辨扫描及其多种后处理成像综合观察,多数可以反映外中耳畸形情况,有利于指导手术方案的制定.

  • 先天性耳聋患者脑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研究

    作者:李文静;李勇;鲜军舫;刘兆会;王晓翠;刘莎;王振常;何晖光

    目的 应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方法(VBM)研究先天性耳聋患者的灰质和白质变化情况.资料与方法 对18例先天性耳聋患者和22名健康自愿者全脑进行三维磁共振成像数据采集,应用(diffeomorphic anatom-ical registration through exponential lie algebra,DARTEL)对灰质和白质进行VBM分析.以簇体积>100个体素,且P<0.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健康自愿者相比,耳聋患者灰质体积增大的脑区为左侧颞横回和双侧小脑(P<0.001);灰质体积减小的脑区为双侧楔回、左侧梭状回和右侧中央前回(P<0.001);白质体积减小的脑区为双侧前扣带回、左侧胼胝体、左侧舌回和右侧额中回(P<0.001).结论 先天性耳聋患者灰质和白质发生改变,反映了脑可塑性重组及患者使用手语交流导致脑结构发生的改变.

  • 背景抑制磁共振扩散全身显像的原理与应用前景

    作者:孙春轶;孙希文

    恶性肿瘤被确诊后,准确分期对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MR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能提供功能信息,对恶性肿瘤的检测及分期有价值.DWI在神经影像学中早已得到成熟应用,而体部位的DWI研究进展缓慢,因为一段时期内普遍认为呼吸运动妨碍了扩散运动的检测~([1~5]).

  • MRI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及其进展

    作者:吴道清;陈自谦

    目前,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方法主要有直肠指检(digital rectal examination,DRE)、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检查、超声(ultrasound)、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und,TRus)引导穿刺活检等.

  • 新型甲型H1N1流感胸部影像学表现

    作者:刘国兵;吴光耀

    新型甲型H1N1流感也称为猪流感,自2009年4月在墨西哥暴发流行以来,迅速波及到世界各地.覆盖190多个国家和地区.

  • 内镜下放置金属支架治疗幽门及十二指肠恶性狭窄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张方信;于晓辉;朱万坤;贺月;邓芝云

    目的 评价内镜下放置金属支架在治疗幽门及十二指肠恶性狭窄的临床疗效.资料与方法 选择晚期胃窦癌16例、幽门管癌8例和十二指肠癌5例作为支架组,在内镜下放置金属支架.选择同期18例晚期胃窦癌、幽门管癌7例和3例十二指肠癌为手术组,行姑息性胃.空肠吻合手术.观察支架组支架置入成功率和幽门或十二指肠狭窄改善情况及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状况、生存时间、副作用、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结果 支架组支架放置成功率为96.6%,幽门和十二指肠狭窄有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存时间延长,与手术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但支架组平均住院时间为5天,平均住院费用为0.65万元,手术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1天,平均住院费用约为1.51万元,副作用也明显少于手术组.结论 内镜下放置金属支架不但能解决幽门和十二指肠恶性狭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还能减少平均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是缓解幽门及十二指肠恶性狭窄的理想方法之一.

  • 胃十二指肠动脉假性动脉瘤血管造影诊断及栓塞治疗

    作者:段旭华;梁惠民;冯敢生;郑传胜;熊斌

    目的 探讨血管造影诊断及栓塞治疗胃十二指肠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方法.资料与方法 12例胃十二指肠动脉假性动脉瘤均为腹部外科手术后急性消化道出血,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而急诊行血管造影及栓塞治疗.其中消化道出血前2例有感染征象,2例腹腔引流液淀粉酶升高.结果 11例栓塞后迅速止血;1例消化道出血栓塞胆囊动脉6 h后再出血,再次造影发现胃十二指肠动脉残端假性动脉瘤破裂,栓塞胃十二指肠动脉残端后止血.栓寒后复查造影示假性动脉瘤供血动脉完全闭塞,假性动脉瘤未见显影;栓塞术后3例有一过性上腹部疼痛.术后随访3~46个月,无复发及并发症.结论 血管造影诊断及经导管栓塞是诊断及治疗胃十二指肠动脉假性动脉瘤迅速、安全、有效的方法.

  • PTVE联合PSE治疗胃底曲张静脉出血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国平;楼文胜;张予蜀;何旭;陈亮;苏浩波;宋进华;汪涛;顾建平

    目的 探讨经皮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胃底曲张静脉出血的疗效.资料与方法 27例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患者(18例急性出血,9例择期手术),21例患者同时实施PTVE+PSE,6例患者PTVE后5~7天再行PSE.对术前、术后门静脉压力变化进行测量;术后1~24个月观察再出血的发生率及胃镜随访胃底曲张静脉消退情况.结果 18例急诊手术患者术后出血即刻停止,即时止血率100%.PTVE栓塞后门静脉压升高,同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VE+PSE后门静脉压有所降低,但同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例术后胃镜随访,显示胃底曲张静脉完全消失9例,部分消失14例,4例门静脉高压性胃病表现.随访期间1~12个月内再出血率为11.11%(3/27),12~24个月因肝功能衰竭死亡2例,再出血率为28.0%(7/25).6例为曲张静脉出血,其中1例再次行PTVE栓塞曲张静脉后止血,4例为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出血.结论 PTVE具有满意的止血效果和消除胃底曲张静脉,联合PSE能抵消PTVE所致的门静脉压升高.PTVE联合PSE既可行急诊止血,亦可作为预防胃静脉曲张再出血的方法.

  • 压力灌肠对腹腔压力的影响

    作者:李永奎;唐建德;吴增杰;张倩倩;于燕妮;刘丽丽;张丽娜;王菲菲;庞磊;张仕状

    目的 探讨肠套叠压力灌肠整复过程中腹腔压力的变化.材料与方法8只普通家兔应用20%乌拉坦(4 ml/kg)麻醉后,间隔5 min经肛门向肠内注射50 ml液体.采用膀胱法检测腹腔压力,记录肠内灌注液体量与对应的腹腔压力,描记腹内液体灌注量-腹腔压力曲线.结果 灌注早期腹腔压力升高缓慢,当腹内注射量达到一定程度(700~950 ml)时,继续增加腹内的灌注量,腹腔压力急剧上升.在腹腔压力明显上升前,每50 ml液体灌入导致腹腔压力平均升高(0.2183±0.5106)cm H_2O,在腹腔压力明显上升后每50 ml液体平均使腹腔压力升高(2.4168±0.3954)cm H_2O,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在肠套叠灌肠整复过程中的早期腹腔压力增加缓慢,但当灌入量达到腹腔的容受限度后腹腔压力会迅速升高.在肠套叠整复有困难时,应当考虑腹腔压力升高的可能.

    关键词: 腹腔内压 灌肠
  • 神经鞘黏液瘤的MSCT表现

    作者:肖新华;许立创

    目的 探讨神经鞘黏液瘤多层螺旋CT的影像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资料与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神经鞘黏液瘤6例,平扫1例,平扫加增强扫描5例,增强扫描采用动脉期、静脉期双期扫描,所有病例均进行多平面重组(MPR),以多方位、多角度显示瘤体与周围血管、肌肉的关系.并将CT图像与大体标本及病理切片对比.结果 6例神经鞘黏液瘤中位于右侧腋窝2例,左侧上臂内侧1例,右侧下颈部1例,左侧下颈部2例,肿瘤多为类圆形或袋形,有均匀完整的包膜,边界非常清楚;平扫肿瘤为不均匀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呈团状、条块状强化,静脉期病灶有延迟强化表现.结论 神经鞘黏液瘤有一定的CT影像特征,掌握这些征象有助于正确诊断.

  •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梗塞的CT诊断

    作者:黄泽和

    目的 探讨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MAE)的CT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急性SMAE患者资料,男4例,女3例,平均年龄62岁,7例均行腹部CT平扫加增强扫描,用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技术(VRT)图像后处理重组.结果 肠系膜上动脉内充盈缺损7例,肠壁增厚5例,肠系膜上动脉增粗5例,肠腔扩张、肠壁菲薄和增厚3例,肠系膜上静脉及门静脉弥漫栓塞并肝缺血1例;腹腔积液2例. 结论MSCT是诊断SMAE的一种可靠且无创的影像检查方法,对不明原因腹痛或临床怀疑SMAE的患者,应尽快行螺旋CT检查.

  • 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的CT诊断

    作者:杨蕾;相爱华;解耀锃;赵绍宏

    目的 提高对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的影像学认识.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病理证实的5例ABPA患者的影像表现.结果 5例均有中心性支气管扩张,扩张的支气管内见高密度黏液栓,双侧肺野内见磨玻璃影、不均匀斑片状实变影及"树芽征".结论 ABPA CT表现具有特征性,对其CT表现的认识非常重要.

  • 颅内血管周细胞瘤的影像学分析

    作者:唐姗姗;陈燕萍;余国威

    目的 探讨颅内血管周细胞瘤(hemangiopericytoma,HPC)的影像学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HPC 2例.2例均行MR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2例HPC分别位于右侧后颅窝和左侧颞部,均呈分叶状或不规则形,T_2WI及T_1WI均以等信号为主,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周围轻度水肿,占位效应不明显,1例肿瘤见流空血管信号及坏死、囊变区,1例增强后见"脑膜尾征".结论 HPC与脑膜瘤的MRI表现相似,影像表现有一定提示作用,确诊依赖病理.

  • 椎旁副神经节瘤的CT表现特点及其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褚志刚;余建群;杨志刚;彭礼清;董志辉

    目的 探讨椎旁副神经节瘤的CT表现特征及其临床病理学特点.资料与方法 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对6例椎旁副神经节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观察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密度、强化特点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果 6例均为原发,其中2例有高血压症状,3例仅术中出现血压波动,1例术前、术中血压均正常.6例肿瘤中良性5例,均有完整包膜,其中3例为实性,2例为囊实性;恶性1例,包膜不完整,为实性.显微镜下肿瘤周围可见"巢"状或"索条"状排列的瘤细胞,其问可见丰富的血管或血窦,中心见不规则变性、坏死及囊变区.6例中病灶位于咽旁间隙1例,后纵隔3例,腹膜后2例,大小为4.0~7.8 cm不等,均为椭圆形软组织肿块;平扫肿瘤密度均匀者1例,不均匀者5例,2例伴有钙化;增强扫描肿瘤均明显强化,瘤内均可见大小不等无强化区,其中3例瘤内可见粗大血管影.肿瘤边界清晰者5例,其中1例邻近骨受压吸收,边界不清并远处转移者1例.结论 椎旁副神经节瘤的增强CT表现充分反映了其组织学特征,结合患者临床症状有助于术前诊断.

  • 肾脏皮质厚度、皮质容积大小与单肾功能相关性的64层SCT研究

    作者:王云华;刘瑞洪;侯伟伟;何建军;支科

    目的 研究肾脏皮质厚度、肾皮质容积大小与单肾功能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36例梗阻性肾积水患者,在对其行64层螺旋CT灌注扫描后行全肾CT增强扫描,并于2天内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SPECT)肾动态显像检查.根据SPECT检测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将72个肾脏分为正常组、肾功能轻度受损组、肾功能重度受损组,分别测量3组病例的肾脏皮质厚度、肾皮质容积大小均值;比较3组间64层SCT测量的肾脏皮质厚度、肾皮质容积大小的差异,分析肾脏皮质厚度、肾皮质容积大小与同侧肾GFR值的相关性,探讨64层SCT测量肾脏皮质厚度、肾皮质容积大小对单肾功能的评价价值.结果 3组间肾脏皮质厚度分别为(0.51±0.1)cm、(0.37±0.12)cm、(0.23±0.80)cm,3组间肾脏皮质容积大小分别为(74.26±11.92)cm~3、(55.28±15.19)cm~3、(27.57±7.02)cm~3.3组之间肾脏皮质厚度及容积大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1.60,77.01,P值均<0.01).肾脏皮质厚度、皮质容积大小与肾脏GFR均有良好的相关性(r=0.778与r=0.815,P值均<0.01).结论 64层SCT增强扫描及相关后处理软件测量的肾脏皮质厚度与皮质容积大小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单肾功能,可以作为64层SCT评价单肾功能的有用参数.

  • 乳腺叶状肿瘤MRI表现特征分析

    作者:张淑平;刘佩芳;鲍润贤

    目的 分析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s,PTs)MRI平扫、动态增强、扩散加权成像(DWI)和磁共振波谱(MRS)表现特征,提高对本病MRI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 搜集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于我院行乳腺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乳腺PTs,按照美国放射学会提出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磁共振成像(BI-RADS-MRI)标准,回顾性分析病变的MRI表现,包括形态学、平扫T_1WI及T_2WI信号、动态增强表现及强化曲线类型、DWI信号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MRS表现特征.结果 5例乳腺PTs病理诊断良性1例,交界性2例,恶性2例.MRI上4例表现为分叶状,1例为卵圆形;5例PTs MRI平扫T_1WI均呈较低信号,T_2WI呈高信号,其中1例内有低信号分隔;4例行动态增强检查的PTs于动态增强早中期(增强后第一至第三时相)呈快速渐进性强化,动态增强中后期时间-信号强度曲线3例呈平台型,1例呈轻度流出型;5例PTs于DWI上均呈高信号,ADC值低于正常乳腺组织,且低于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ADC界值;3例行MRS检查,均可见胆碱(Cho)峰.结论 MRI检查有助于乳腺PTs的诊断,但确诊仍需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

  • KODAK CR扫描仪故障检修一则

    作者:陆学权

    故障现象图像中有灰色带状和白色线状伪影.故障分析图像中的灰色带状伪影和白色线状伪影,14× 17的17方向由上到下在图像中部固定不变,10×12的10方向由左到右固定不变,这与激光扫描运动方向垂直,且每一块IP板都有伪影,可以排除是IP板造成的,主要检查光路部分.

  • 读片窗答案

    作者:王建明;彭秀斌;梁建超

    术中所见 肿物位于盆腔右侧,范围较广,边界不清,位置固定,大小约7.0 cm×12 cm,具有侵袭生长特征,右侧膀胱壁受累,与耻骨联合融合,下缘达骶尾部,与腹腔无关系.

  • 读片窗

    作者:王建明;彭秀斌;梁建超

    患者 男,30岁.反复发作尿痛伴畏寒、发热2个月余,无尿频、尿急、肉眼血尿.在当地医院行"抗炎"治疗后好转.1个月前再次出现尿痛,疼痛为持续性,伴畏寒、发热、盗汗等.体检:体温38℃;盆腔右侧区可扪及一大小约为6 cm×7 cm×8 cm肿块,质硬,活动度差,表面光滑,轻压痛,无反跳痛.静脉肾盂造影提示右侧盆底占位(图1).

  • 《临床放射学杂志》稿约

    作者:

    关键词: 临床放射学
  • 告读者

    作者:临床放射学杂志社

    关键词:
临床放射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