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累及大血管的外科治疗:单中心12年临床结果分析

    作者:杜晓炯;胡瀚魁;赵纪春;黄斌;袁丁;杨轶;曾国军;熊飞

    目的 总结累及重要血管的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收集华西医院血管外科200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累及大血管的腹膜后副神经节瘤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生存状况、生存时间、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年龄为(49.5±11.2)岁.功能性肿瘤3例(14.3%),均以高血压为首发症状;无功能性肿瘤18例(85.7%),主要以腹部胀痛为首发症状.肿瘤直径为(12.5±4.7)cm,G1级肿瘤2例,G2级肿瘤14例,G3级肿瘤5例.21例患者均行肿瘤切除联合重要血管切除重建,其中15例达到R0切除,6例R1切除.围手术期无患者死亡,中位随访期5.6年(范围0.1~12年),随访期内5例患者因肿瘤复发死亡,患者1,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5%,89.4%及70.4%.结论 主要血管受累及不应是腹膜后副神经节瘤外科手术治疗的禁忌证,血管重建技术为这类患者提供了更多的肿瘤根治性切除机会.

  • 腹部恶性副神经节瘤的CT征象探析

    作者:陈政坚

    目的:探讨腹部恶性副神经节瘤的CT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和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腹部恶性副神经节瘤的CT表现,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病灶位于腹膜后间隙7例.其中左上腹3例,右上胰3例,右下腹1例;胰头部1例.CT平扫表现为肌肉样软组织肿块.大径在8~13cm之间.边缘不规则,呈分叶状.密度不均.其内见不规则坏死、囊变.囊内壁不规则.斑点状钙化3例.增强动脉期病灶边缘中、重度强化,门脉期及平衡期强化逐步向内填充.三维重建能显示增粗的肿瘤供血动脉和周围结构关系.肝转移3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2例.结论腹部恶性副神经节瘤具有肿瘤体积大、边缘不规则、易坏死囊变等CT特点.如发现转移,有助干诊断.

  • CT和MRI在副神经节瘤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韦霞俊;苏文兵

    目的:分析CT和MRI对副神经节瘤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并分析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确诊为副神经节瘤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实施CT诊断和MRI诊断,对两种方法的诊断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CT和MRI均能够对副神经节瘤患者起到一定的临床诊断效果,CT的诊断检出率为75%,MRI诊断检出率为70%,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CT诊断可更好地显示肿瘤和周围组织关系,MRI可反映肿瘤组织学成分的不同.结论:对副神经节瘤患者使用CT以及MRI诊断均可取得一定效果,但CT诊断可更好地显示肿瘤和周围组织关系,MRI可反映肿瘤组织学成分的不同,在实际的诊断中可将两种诊断方法进行联合,以期取得更好的诊断效果.

  • 膀胱副神经节瘤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马秀丽;刘伟昌;冯园终;陈庆明

    目的:探讨膀胱副神经节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无症状性膀胱副神经节瘤1例,对其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总结.结果:国内该肿瘤报告病例以女性多见,而国外却多见于男性.组织学特征与发生于肾上腺的副神经节瘤相似.结论:膀胱副神经节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在外科诊疗前,须经过全面的观察.准确的诊断仍然依靠临床症状、病理学特征以及免疫组化三方面的结合.

  • 腹膜后肾上腺外非功能性副神经节瘤的超声表现

    作者:李尤佳;蔡清源

    目的:分析腹膜后肾上腺外非功能性副神经节瘤的超声表现,了解其超声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腹膜后肾上腺外非功能性副神经节瘤的超声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①10例肿瘤均为单发,9例为良性,1例为恶性;10例肿瘤边界均清楚;②按肿瘤大小分为肿块型和巨块型,7例巨块型肿瘤为内部回声不均的中等或者稍高回声,3例肿块型肿瘤为内部回声均匀的低回声;③10例肿瘤均探及血流信号,RI约0.51~0.62.结论:腹膜后肾上腺外非功能性副神经节瘤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特征,以提高超声诊断准确率.

  • 全脊椎整块切除治疗胸椎副神经节瘤1例

    作者:薛文;王增平;刘林

    患者,男,42岁.主因“胸背部胀痛5年,加重伴进行性双下肢无力行走困难3个月”人院.患者5年前无明确诱因出现胸背部胀痛,久站及上肢持重活动后疼痛明显,未重视.近3个月胸背部胀痛加重,呈烧灼样,休息及口服止痛药(具体不详)不缓解,并伴进行性双下肢无力行走困难,随来我院就诊,行脊柱MRI检查提示:T4椎体信号改变,以“胸椎肿瘤”收住院.患者自发病以来,大小便如常,体重未见明显改变.查体:脊柱无侧后凸畸形,T4棘突为中心局部压痛、叩击痛阳性.双侧乳头平面以远痛觉、触觉、温度觉减退;双下肢肌张力增高;双侧股四头肌、胫骨前肌、拇长伸肌、趾长伸肌Ⅲ级肌力;小腿三头肌Ⅳ级肌力;双侧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减弱;膝腱反射、跟腱反射亢进;双侧Babinski征阳性.

  • 35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3D腹腔镜手术分析

    作者:文进;李汉忠;纪志刚

    目的 探讨3D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切除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1月成功实施的3D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切除术35例,术前行内分泌、影像学及核医学等检查,并服用2~4周α受体拈抗剂.对照组为2003年2月至2010年2月,北京协和医院实施的2D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切除术,共211例(P<0.05).结果 手术全部成功,2组肿瘤直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3D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2D组(P<0.05).肾上腺嗜铬细胞瘤24例、副神经节瘤11例.3D组随访3月到30月,无复发和转移.结论 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3D腹腔镜成像系统在空间定位及深度感觉上有明显优势,手术安全可靠并且显著缩短手术时间.

  • 微小膀胱副神经节瘤的诊治分析

    作者:刘广华;徐维锋;谢燚;石冰冰;张玉石;李汉忠;纪志刚

    目的 探讨微小膀胱副神经节瘤(micro-PUB)(<1 cm)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例微小PUB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例,女性3例,年龄41~65岁,平均51岁.4例患者为功能性肿瘤,1例为非功能性肿瘤.各项检查对PUB肿瘤的检出率分别如下:作为定性诊断作用的24 h尿儿茶酚胺(CA)检查的阳性率为75%(3/4),作为定位诊断作用的超声、CT、MRI、奥曲肽显像及131 I-间碘苄胍(MIBG)检查的阳性率分别是80%(4/5)、20%(1/5)、75%(3/4)、25%(1/4)及33%(1/3).所有患者均行经尿道手术切除肿瘤,术中肿瘤定位困难时可通过过度充盈膀胱或超声定位方法确定肿瘤位置.结果 所有患者术中均顺利找到并切除肿瘤,无中转开放,术中寻找肿瘤时间为0.5~26 min,切除时间3~10 min,术后病理为PUB.随访6个月~8年,排尿后高血压症状消失,复查24 h CA、泌尿超声、膀胱镜及全身MRI,未见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 超声和MRI对于微小PUB的发现率较CT高,应作为首选检查.治疗微小PUB应采用经尿道手术,术中如无法发现肿瘤,可使膀胱过度充盈和超声定位确定肿瘤位置.

  • 肾上腺外的副神经节瘤突入下腔静脉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杨景;于冬梅;阎晓初;柳凤轩;辛榕

    目的探讨腹膜后突入下腔静脉的副神经节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要点.方法标本做常规HE切片、网状纤维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肿瘤未侵犯血管壁,具有典型副节瘤的组织学表现.vimentin、CgA、NSE、Syn、NF均(+),支持细胞S-100(+).结论充分认识、掌握腹膜后突入下腔静脉的副节瘤的病理、临床及放射学检查特点是正确诊断的必要条件.

  • 甲状腺副神经节瘤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温永琴;高敏;何健芳;何海燕;赵继红;尹有群

    目的 探讨甲状腺副神经节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1例甲状腺原发性副神经节瘤的临床资料,观察组织病理学形态、免疫组化染色及特殊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女性,36岁.因颈部肿物入院.肿块大体为包膜完整的实性结节.镜下肿瘤由2种类型细胞构成,即多边形主细胞和位于主细胞周边的梭形支持细胞.肿瘤细胞排列成特征性的巢状或球状结构,之间为纤维血管性间质.免疫组化:主细胞CgA、Syn、NSE和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AE1/AE3和EMA(-);支持细胞S-100(+).特殊染色:刚果红染色(-).结论 甲状腺原发性副神经节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确诊需要依靠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标记,需与甲状腺其他实性肿瘤鉴别.

  • 腹膜后副神经节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崔丽娟;李毅;刘智;梁海桥;罗启翅

    目的 探讨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观察6例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临床症状、病理形态、免疫组化、治疗及预后,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本组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20 ~ 65岁,平均38岁.以间歇性腹痛、腰痛及阵发性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有功能者2例.肿瘤体积均较大,镜下肿瘤主要由主细胞和支持细胞组成.免疫组化瘤细胞CgA和Syn弥漫强(+),支持细胞S-100(+).4例随访12 ~ 14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 腹膜后副神经节瘤临床经过隐匿,确诊主要靠组织学检查和免疫组化结果,治疗以手术彻底切除为主.

  • 膀胱副神经节瘤12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余春开;宋志刚

    目的 探讨膀胱副神经节瘤(PUB)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研究12例膀胱副神经节瘤病例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2例中男性5例,女性7例,平均发病年龄50.6岁(34~ 80岁).肿瘤大径0.8~4.8 cm.镜下肿瘤组织由主细胞和支持细胞组成,内含丰富的血窦形成的血管网.肿瘤组织在膀胱黏膜下层或肌壁间可表现为穿插性生长,也可膨胀性生长而形成边界清楚的结节.1例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多见,多灶凝固性坏死,局灶可见脉管内瘤栓,Ki-67指数为60%,此例随访88个月,无复发和转移.免疫组化:肿瘤细胞神经内分泌标记物CgA、Syn和CD56弥漫强(+),上皮性标记物(-),支持细胞S-100(+).10例得到随访资料,随访时间4~88个月,均无复发和转移.结论 膀胱副神经节瘤临床罕见,组织学形态或免疫组化表达与其他肿瘤有重叠,容易误诊为尿路上皮癌、神经内分泌肿瘤或恶性黑色素瘤,但结合免疫组化可以明确诊断.膀胱副神经节瘤良、恶性判断主要依据为有、无转移.

  • 原发性支气管副神经节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作者:李剑敏

    目的探讨原发性支气管副神经节瘤的病理组织学特征、生物学行为,为该肿瘤的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光镜、免疫组化等方法对1例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并文献复习.结果原发性支气管副神经节瘤国内文献仅8例报道,本文报道第9例.肿瘤组织学显示大片巢状结构,由纤细的血管和间质围绕均匀一致的多角形细胞构成器官样结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MES(+),CgA(+),S-100(+),EMA(-),CK(-).结论原发性支气管副神经节瘤临床以反复咯血为主要症状,多发生在声门下到支气管.支气管袖状切除为治疗首选,晚期或复发肿瘤则可采取先放疗后激光刀切除并旋转硅酮环治疗.

  • 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15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刘爽;赵惠玲;张巨波;刘艳丽;牛群丽

    目的 探讨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临床及病理学特点、良恶性判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5例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病例的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学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15例,男性4例、女性11例,年龄34 ~ 67岁,平均年龄54.9岁.肿瘤位于腹膜后6例,头颈部6例,纵隔、胆囊、腰椎管内各1例.有功能的3例,无功能的12例;组织学上肿瘤主要由主细胞和支持细胞两种细胞组成,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gA、Syn、NSE、vimentin及S-100均(+),CK、EMA(-).结论 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的诊断依据组织形态学特点与免疫组化特征性表达.

  • 输尿管部副神经节瘤致肾盂积水1例

    作者:戴翠羽;孟建英;陈景荣;杨勇强;张立华;李彦军

    患者女性,9岁.左腹部包块伴疼痛1年,无血尿.查体:左侧腹部扪及10 cm×8 cm包块,活动度好,左肾区轻叩痛.

  • 支气管副神经节瘤1例

    作者:孔雪;黄亮亮;沈倩;陈杰;钟文;吴海波

    患者男性,25岁.近来咳嗽明显.CT检查示右肺占位,临床初步诊断为阻塞性肺炎.行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右侧中央支气管内有一肿块,色灰白,境界清楚.荧光染色后肿物呈玫红色(图1).支气管镜下予以完整切除肿块.患者术后行PET-CT等检查未见其他部位肿块.病理检查 巨检:灰白色结节1枚,大小1 cm×1 cm×0.6cm,稍不规则,未见明显包膜,切面灰白色,质地稍嫩.

  • 巨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2例报道

    作者:张志;吕长虹;陈天兵;李世忠;李琼;蒋莉

    巨大副神经节瘤发生在腹膜后,临床上相对少见,属于神经内分泌类肿瘤.发病年龄30~45岁,男女比例相当[1].该病是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的良性肿瘤,正确诊断有益于后续治疗和对预后的评估.我院近来以腹膜后包块收治2例,均行手术切除.现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文献予以报道.

  • 混合性副神经节瘤-节细胞神经瘤2例报道

    作者:张雯;王鸿雁

    混合性副神经节瘤-节细胞神经瘤(composite paraganglioma-ganglioneuroma,CPG)是副神经节瘤与节细胞神经瘤混合的肿瘤,非常罕见.大约90%的肿瘤发生于肾上腺,少数发生于腹膜后.膀胱等处[1].本组2例均发生于腹膜后,本文通过对其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点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

  • 恶性非功能性副神经节瘤2例报道

    作者:王志华

    肾上腺外的非功能性副神经节瘤(简称副节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而为恶性者贝更为罕见,此瘤从颈部至盆腔壁均可见到,多与交感神经系统伴行分布,临床上极易误诊,本院曾遇2例,现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 甲状腺副神经节瘤一例

    作者:陈琴;付燕飚;李百周

    患者女,31岁.因声音嘶哑1.5个月,于2009年11月入院检查.体检见双侧甲状腺Ⅰ度肿大,左侧约3 cm×2 cm,右侧约2 cm×2 cm,自患病体重减轻5 kg.实验室检查提示甲状腺功能亢进,遂予以硫氧嘧啶治疗,择期手术.1个月后复查甲状腺功能,结果示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2.04 nmol/L,游离T3 5.1 pmol/L,总甲状腺素(TT4)113.3 nmol/L,游离T4 14.68 pmol/L,高敏促甲状腺素(h-TSH)0.02 mU/L.

464 条记录 1/24 页 « 12345678...232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