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

临床放射学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Radiology 림상방사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黄石市医学科技情报所
  • 影响因子: 0.8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324
  • 国内刊号: 42-118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5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放射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冯敢生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原发性颅内多发生殖细胞瘤一例

    作者:孙秀娟;戴平丰

    患者 女,27岁.于15年前月经来潮起即出现月经紊乱,按医嘱使用黄体酮等药物后月经停止.7年前生育后月经紊乱自行好转,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闭经,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侧肢体乏力,持重物困难.体检:一般状况可,左侧肢体肌力4级,右侧肢体肌力5级,四肢肌张力无亢进,其余神经系统体征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泌乳素(PRL)597.4 mIU/L.

    关键词:
  • 眼眶IgG4相关硬化性疾病的MRI表现一例

    作者:刘亚南;程敬亮;薛康康;李娅

    患者 男,74岁.一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眶肿胀,伴流泪、分泌物增多,半年前触及左眶外上方肿块而就诊.MRI示:左侧眼眶内泪腺区见团块状等T1、等T2信号,DWI(b=800 s/mm2)上病变轻度扩散受限呈稍高信号,左侧眼外肌显示不清,左侧视神经明显受压内移,左侧上眼睑肿胀;增强扫描显示:左眼眶泪腺区病变呈均匀明显强化,边界较清,大小约28 mm×46 mm×28 mm(图1~5).

    关键词:
  • 鼻窦孤立性纤维瘤MRI表现一例

    作者:汤文瑞;张焱;程敬亮;王莹莹;靳雅楠

    患者 男,22岁,以“右眶内侧、右侧鼻根部肿块2个月”为主诉入院.出现双眼流泪,风吹后流泪加重,无鼻塞、流涕、发热、头痛等症状.专科检查:鼻腔通气欠佳,各鼻道少许黏性分泌物,各鼻窦区无明显压痛;余各项检查正常.全身其他部位未发现阳性体征.

    关键词:
  • 肺门局灶性Castleman病并周围淋巴结肿大一例

    作者:刘冬;胡春洪;胡粟;黄瑾瑜

    患者 女,57岁.体检发现右肺门占位1个月.1个月前患者体检胸透发现右肺门处占位.病程中患者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胸闷胸痛,无心慌心悸等不适.一般情况可,食欲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力体重无明显减轻.

    关键词:
  • 鞍窝内脑膜血管外皮瘤误诊一例

    作者:李飞;任翠萍;李莹;李贝贝;肖翠萍;王姗;程敬亮

    患者 男,47岁,以“头晕7天余,加重伴呕吐 1天”为主诉人院.患者7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伴头痛、纳差、四肢乏力,伴有眼疼痛、视物不清,伴呃逆.、体检:神志清,精神可,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 mm,直接对光反应,左眼灵敏,右眼迟钝.实验室检查:泌乳素21.50 ng/m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2.81 pmol/L,游离甲状腺素9.88 pmol/L,促甲状腺素0.06 uIU/ml.

    关键词:
  • 右肾包膜外神经鞘瘤误诊为右肾肿瘤一例

    作者:王亚婷;柏根基

    患者 女,38岁.因体检B超发现右肾占位6天人院.体检:右肾区未扪及明显包块,右侧腰部无压痛、叩击痛.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CT平扫示右肾中上极近肾门区可见一分叶状不均匀低密度肿块影,CT值约30 HU,大小约7.0 cm×6.0 cm ×5.5 cm,边界清晰,增强扫描肿块呈不均匀渐进性轻度强化,邻近肾实质、肾盂、肾血管受压改变,腹膜后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图1~5).CT诊断:右肾肿瘤性病变.

    关键词:
  • 成人幕上脑叶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二例

    作者:林洪平;肖大春;张涛;胡智斌;岳慧萍

    例1 女,26岁.头痛数月、加重3天就诊.MRI检查:右顶叶见一大小约27 mm×22 mm×36 mm的长T1、长T2信号病灶,T2 FLAIR呈混杂等信号,其中伴条状高信号,周围白质伴片状水肿,增强呈明显环样强化、后壁局部欠规则(图1).手术所见:剪开硬脑膜即可见肿瘤显露,肿瘤组织呈灰红色,囊实性,腔内充满暗红色液体.肿瘤表面血供丰富,质地较脑组织略坚韧.肿瘤中线侧与脑组织分界尚清晰,肿瘤皮质侧与脑组织界面不清.

    关键词:
  • 胸主动脉瘤伴主-肺动脉瘘一例

    作者:孙伟明;宣建新;朱士铭;刘哲峰;唐洋;滕伟

    患者 女,65岁,主因胸闷、恶性、呕吐、剑突下疼痛一天入院.有长期卧床病史.Bp 87/61 mmHg;HR 114次/分;R 29次/分.心脏听诊可闻P2亢进二入院24小时内死亡.实验室检查:pH值7.257(7.35 ~7.45);二氧化碳分压29 mmHg(35 ~ 45);氧分压79 mmHg(80 ~ 100);实际碳酸氢根13.4 mmol/L(21.4 ~27.3);标准碳酸氢根15.4 mmol/L;血氧饱和度94.心电图V1 ~ V5T波倒置.心脏彩超:双房扩张.降主动脉动脉瘤,宽处管径约为50 mm.肺动脉收缩压约为40 mmHg动脉高压.肺动脉CTA检查:降主动脉起始处扩张明显,内见附壁血栓形成,局部见“漏斗”样管腔与主肺动脉交通,主肺动脉受压,左肺动脉闭塞(图1~4).

    关键词:
  • 胰周淋巴结结核一例

    作者:杨梅;王是

    患者 女,31岁.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阵发性隐痛.近1周腹痛加重,当地医院MRI检查提示胰头后上方占位,考虑淋巴结结核并融合,转入本院就诊.X线胸片:两肺及心膈未见明显异常(图1).超声:于胰头后方门静脉和下腔静脉之间可见一大小约4.1 cm×3.3cm ×2.0 cm的低回声光团,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其内可见多个点状强回声光斑,后不伴“声影”,CDFI光团内部未见明显彩色血流信号(图2);外院MRI:胰头后上方见团块状大小约3.9cm×2.4 cm等T1、混杂T2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呈多房囊状强化,邻近腹膜后见多发小淋巴结影.胰腺形态尚可.

    关键词: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鉴别良恶性厚壁型胆囊病变

    作者:胡翼江;丰宇芳;贾迪;徐正道;王姣;蔡惠芳;杨伟;王兆平;张同华;李玉洁;陈建新;沈钧康

    目的 评价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于良恶性厚壁型胆囊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本研究包含了2007年11月到2014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79例良性病变[其中慢性胆囊炎25例,急性胆囊炎45例和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9例]和14例胆囊癌共93例厚壁型胆囊病变,将其按照DWI上分层表现、病灶形态以及是否扩散受限分成3种类型.由两名不知道病理结果的观察者在PACS工作站进行观察分析记录各自的分型结果,如有不一致时经协商获得一致同意.分型结果运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多组间的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校正,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对于良恶性病变对应DWI分型结果计算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93例厚壁型胆囊病变中,Ⅰ型51例,其中胆囊癌3例(5.9%),慢性胆囊炎19例(37.3%),急性胆囊炎26例(51.0%),XGC 3例(5.9%);Ⅱ型17例,其中胆囊癌0例(0.0%),慢性胆囊炎3例(17.6%),急性胆囊炎12例(70.6%),XGC 2例(11.8%);Ⅲ型25例,其中胆囊癌11例(44.O%),3例(12.0%)为慢性胆囊炎,7例(28.0%)为急性胆囊炎,4例(16.0%)为XGC.经Fisher精确检验DWI分型与疾病构成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经Bonferroni校正发现对于Ⅲ型表现,胆囊癌与慢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胆囊癌与XGC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如将Ⅲ型表现认为是胆囊癌,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6%、82.3%、44.0%和95.6%.对于慢性胆囊炎、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亚组病例,慢性胆囊炎以I型表现为主,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以Ⅱ型+Ⅲ型表现为主,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032).结论 DWI分型结合常规MRI序列有助于良恶性厚壁型胆囊病变的鉴别,胆囊壁扩散受限一定程度反映了急性胆囊炎病变的严重性,并有助于鉴别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而对鉴别厚壁型胆囊癌与XGC帮助不大.

  • 腹盆部局灶型Castleman病的MRI特征及误诊分析

    作者:曾道兵;赵新湘;常婵;朱黎;宋林声

    目的 分析腹、盆部局灶型Castleman病(LCD)的MRI特征及误诊原因,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9例腹、盆部LCD的MRI资料,观察病变部位、形态、边界、MRI信号特点及强化方式,分析LCD的MRI表现及误诊原因.结果 (1)术前误诊5例,2例诊断为副神经节瘤,1例诊断为神经鞘瘤,1例诊断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诊断为富血供肉瘤.(2)7例位于腹膜后,1例位于胰腺体尾部前下方,1例位于盆腔.透明血管型8例,其中1例合并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浆细胞型1例.(3) MRI平扫8例透明血管型LCD表现为境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信号肿块,T1WI呈等、稍低信号,T2 WI抑脂呈稍高信号(与同层面肌肉相比),其中盆腔1例LCD内合并散在多发粗条状钙化,T1WI及T2WI均呈散在多发低信号表现;1例浆细胞型LCD边界模糊,中心为稍短T1、稍短T2信号,周边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DWI上5例未见弥散受限,4例弥散轻度受限,呈稍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8例透明血管型LCD均表现为动脉期中度至明显强化,肿块边缘呈延迟期强化;1例浆细胞型LCD动脉期轻度强化,边缘呈延迟强化,与透明血管型一致.结论 腹、盆部LCD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由于相对少见,易误诊,对腹盆部境界清楚的软组织肿块、动脉期明显强化、延迟期边缘强化、弥散无受限或轻度受限者,要考虑到Castleman病的可能性,提高其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癌与伴神经内分泌分化腺癌肝转移CT影像鉴别

    作者:崔湧;史燕杰;陈颖;陆明;李洁;汪宁;李忠武;沈琳;孙应实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CT征象在鉴别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癌(GEP-NECs)与伴神经内分泌分化(NED)腺癌(GEP-ADCs)肝转移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GEP-NECs肝转移患者49例及NED(+)的GEP-ADCs肝转移患者17例.对比肝转移灶动态增强CT影像学征象.结果 GEP-NECs与NED(+)的GEP-ADCs肝转移两组比较,病灶分布、数量、大小、形态、动态增强类型、肝动脉期强化范围、伴发腹腔积液及淋巴结肿大出现比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GEP-NECs中肝动脉期瘤周灌注增高出现比例高于NED(+)的GEP-ADCs组(34.7%比11.8%),虽然两组比较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 =0.137),但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其是判断GEP-ADCs的独立预测因素(P =0.048),ROC分析其判断GEP-ADCs的曲线下面积为0.705.结论 GEP-NECs与NED(+)GEP-ADCs的CT征象中,肝动脉期瘤周灌注增高具有潜在鉴别诊断价值.

  • 脾血管淋巴管瘤的CT表现及其病理特征

    作者:路涛;蒲红;陈光文;杨诚

    目的 探讨脾血管淋巴管瘤的CT表现及其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脾血管淋巴管瘤的临床及CT资料,对其CT表现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2例中,8例为多发病灶,1例为2个病灶,3例为单发病灶;分别有4例可见钙化或分隔;4例病灶为囊性,3例为实性,3例为囊实性,2例为囊性及实性病灶混合存在.囊性病灶病理以淋巴管成分为主,增强扫描无强化,实性病灶病理以血管成分为主,动脉期及静脉期均为轻度强化.结论 脾血管淋巴管瘤可为囊性、实性、囊实性或混合性,可伴或不伴钙化及分隔,肿瘤强化方式与其血管及淋巴管成分所占比例不同有关,病理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是本病的确诊方式.

  • 肾盏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征及CT、MRI影像表现

    作者:周选民;母华国;桑玲;李冰城;刘超;陈学强;陈平友;陈伦刚

    目的 探讨肾盏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征及CT、MRI影像特点.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盏海绵状血管瘤共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CT、MRI影像资料,CT平扫8例,增强8例;MRI平扫8例,增强7例.结果 患者均表现为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间歇反复发作,其中伴腰痛4例,尿中伴血凝块4例,膀胱镜检查均发现单侧输尿管开口喷血.8例均单发,共8个病灶,左肾3例,右肾5例,其中上组肾盏3例,中组肾盏2例,下组肾盏3例.肾脏大小均正常,局部肾轮廓均无外突,CT平扫均表现为等低密度、分叶分枝状肿块,境界不清,CT值14~30 HU,均无钙化,增强境界均清楚,皮质期均呈轻度不均匀强化,CT值22~39 HU,边缘均示受压、移位的血管,不与肿块相通,髓质期及排泄期仍呈轻度不均匀强化,CT值分别为26~41 HU、28~46 HU,局部肾盏均受压、变形.MRI平扫均表现为T1WI等低信号,T2WI高低混杂信号,境界清楚,增强表现同CT.结论 肾盏海绵状血管瘤虽少见,但仍具有一定特点,中青年患者,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间歇反复发作,病程较长,无恶病质表现,CT、MRI表现为肾脏不大,肾盏内单发分叶、分支状肿块,密度、信号不均,增强扫描呈轻度不均匀性渐进性强化,周围血管受压、移位,不与肿块相通,肾盏受压、变形.

  • MR扩散加权成像定量化分析在预测小肝癌分化程度的价值

    作者:何家伟;徐志锋;侯诗楠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定量化分析在不同分化程度小肝癌(sHCC)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经病理证实的36例sHCC纳入研究,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常规MRI和DWI(b =0,600 s/mm2)检查.测量瘤灶的DWI-ADC值,信号强度(SI)值及信号相对比值(RCR),并探讨其与sHCC不同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 36例sHCC患者,包括高分化组(n=20)、中分化组(n=10)和低分化组(n=6).高、中和低分化组的sHCC病灶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46±0.68)×10-3mm2/s、(1.32 ±0.56)×10-3mm2/s和(1.13±0.63) ×10-3 mm2/s,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中和低分化组的sHCC病灶的平均SI值分别为87.73±4.82、72.73 ±8.04和89.13 ±5.98;而平均RCR值分别为1.37 ±0.13、1.57±0.13和1.71 ±0.10.SI值高、低分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RCR值在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显示ADC值较SI值更有助于区分高分化与中低分化sHCC,其曲线下面积为0.964;当ADC值≥1.39×10-3mm2/s时,判断高分化HCC的敏感性为85%,特异性为93.7%.结论 基于DWI技术的ADC值能有效判断不同分化程度sHCC,而SI值提供相对有限的价值.

  • 以T2-FLAIR为参照测量ADC值对胶质瘤治疗后评价的对照研究

    作者:全冠民;舒彩锟;袁涛;魏建海;郑永利

    目的 比较以增强T1WI(CE-T1WI)及FLAIR序列为参照时,胶质瘤治疗后高b值DWI成像ADC值测量对在鉴别胶质瘤治疗后进展与非进展判断的差异.方法 47例连续脑胶质瘤术后放化疗患者,治疗前、后行CE-T1WI、FLAIR和多b值DWI(b=1000、2000、3000 s/mm2),分别获取两组ADC图[ADC(3000/1000),ADC(3000/2000)].47例共59个强化+FLAIR高信号病变;按RANO标准分为进展组(27例30个病灶)与非进展组(20例29个病灶).测量两组强化与FLAIR高信号对应区域的平均ADC值(CADCmean与FADC mean)和小ADC值(CAD-Cmin与FADCmin),计算rADC.运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Wilcoxon秩和检验分别比较两组ADC值的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两种测量方法评价肿瘤进展的效率.结果 两组ADC图中进展组平均ADC值及其相对值(两种测量方法)均低于非进展组(P<0.05).进展组对应于CE-T1WI和FLAIR高信号区的小ADC值略低于非进展组,但除ADC图(3000/1000)时两组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外(P =0.023),其余ADC图中两种测量方法的小ADC值和其相对值无明显差别(P值均>0.05).两种测量方法获取的ADC值在鉴别肿瘤进展的曲线下面积相近.以ADC(3000/2000)图中rCADCmean与FADCmeanROC曲线下面积大,其佳阈值、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rCADCmean:1.12、92.9%、77.4%、80.4%、91.6%;FADCmean:487.45 mm2/s、89.3%、83.9%、84.7%、88.8%.结论 以FLAIR为参照测量ADC值能有效界定胶质瘤治疗后近期肿瘤进展与非进展,其准确性与CE-T1WI参照法的方法相当,提示FLAIR序列可替代CE-T1WI作为胶质瘤治疗后评估ADC值测量的参照.

  • 大学生手机依赖症脑灰质密度改变的研究

    作者:陈健湘;胡元明;吕涵青;隆晓菁

    目的 研究手机依赖者大脑灰质结构的变化,探讨手机依赖者大脑灰质结构改变的特征.方法 25名手机依赖症者与23名健康对照者参加本研究,采用西门子3.0 T Trio MRI扫描仪对全脑灰质(3D T1_mprage)进行数据采集,使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BM)方法观察手机依赖组与正常被试组之间的灰质结构的差异,采用双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差异,并进行AlphaSim校正,取个数>115的体素集合,校正后P<0.01的像素被认为具有显著性.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手机依赖组多个脑区的灰质体积缩小,主要包括中央前回、旁中央小叶、额上回、眶额部皮层、背侧前扣带回、岛叶、基底节区的尾状核、壳核、苍白球、杏仁核和丘脑、伏隔核、中脑腹侧被盖区、海马等区域.结论 手机依赖症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上述区域的灰质结构已发生变化.提示手机依赖症可能影响了与认知功能、冲动控制、情绪和精神行为、大脑奖赏等功能相关脑区的灰质结构.

  • 脑室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陈彤;孙亚鹏;郭亮

    目的 探讨脑室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脑室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2例行CT平扫及MRI增强扫描,9例行MRI增强扫描.结果 位于侧脑室10例,其中近孟氏孔处5例,侧脑室体部1例,侧脑室后角区4例;位于第三脑室1例.病灶多呈结节状或类圆形,边界清晰,仅1例病灶周围见轻度水肿.CT平扫2例均呈稍高密度,1例见点状钙化;MR T1WI呈等低信号(8例)或高低混杂信号(3例),其内部或边缘可见小片状稍高信号;T2WI均为高低混杂信号,可伴小囊状液平(3例)或低信号环(3例).DWI呈低信号(4例)或高低混杂信号(7例).增强扫描见边缘点状轻度强化(8例)或明显强化(3例).结论 脑室内海绵状血管瘤以侧脑室多见,CT多为稍高密度,MRI以混杂信号多见,当T2WI示小囊状液平、低信号环及增强扫描边缘结节状强化时,可作为脑室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依据.

  • 3D-TOF-MRA诊断颅内动脉瘤价值的Meta分析

    作者:刘海峰;许永生;陈小莉;王梦书;王帅文;张艳利;雷军强;郭顺林

    目的 系统评价3 D-TOF-MRA诊断颅内动脉瘤(IAN)的临床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EBM、VIP、Wanfang data中文数据库以及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外文数据库中3D-TOF-MRA诊断IAN的文献,检索时间截止至2016年9月.由两位评价员按照预先设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利用QUADAS-2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敏感性(Sen)、特异性(Spe)、阳性似然比(+LR)、阴性似然比(-LR)、诊断比值比(DOR),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终纳入27篇文献的34个研究,共计4886例患者和2003枚可疑IAN.Meta分析结果显示,3D-TOF-MR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Sen合并=0.95[95% CI (0.93,0.97)]、Spe合并=0.95[95% CI(0.92,0.97)]、+LR合并=19.39[95% CI(11.51,32.67)]、-LR合并=0.05[95% CI(0.03,0.08)]、DOR合并=375.85[95% CI(174.87,807.83)]、AUC=0.99[95% CI(0.97,0.99)].亚组分析结果:3D-TOF-MRA在3.OT高场强诊断IAN的敏感性高于1.5T低场强(P<0.05),研究标准和有无蛛网膜下腔出血对3D-TOF-MRA诊断IAN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 3D-TOF-MRA对诊断颅内动脉瘤具有明确的诊断价值,高场强能提高3D-TOF-MRA诊断IAN的价值.

  • 肺恶性肿瘤氩氦刀术后CT表现及其变化特点的分析研究

    作者:李靖;陈学军;吴越;汪颖姝;郑琳;赵妍;黎海亮

    目的 探讨肺部恶性肿瘤氩氦刀术后多个时间点CT表现及其变化特点.方法 前瞻性于术前、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对接受氩氦刀治疗的26例肺部恶性肿瘤患者(共29个结节)行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包括14例单发肺癌患者和12例共15个结节的肺转移瘤患者.两名阅片者独立阅片,测量大横截面积和平扫及增强CT值,配对t检验比较相邻时间点病灶大小和CT值差异,并观察有无空洞、边缘低密度环和并发症.结果 12个月随访周期内总体治疗有效率为86.2%(25/29).术后1个月,10个(34.5%)消融区内形成空洞.术后1天,16个(55.2%)消融区边缘形成气体样低密度环,并在术后3个月吸收.有效组术后消融区面积持续缩小,术后平扫CT值逐渐下降且无明确强化.4个PD组病灶表现为面积增大,平扫CT值增高并强化,未见空洞和边缘低密度环征象.结论 消融区面积逐渐缩小,平扫CT值持续下降且增强扫描CT值增幅<15 HU,术后消融区边缘存在低密度环、空洞形成等有助于判断病灶进展,CT在识别消融区及动态反映其变化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 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的CT表现及误诊分析

    作者:洪顺达;周福庆;姜建;陈立婷;何来昌;曾献军;龚洪翰

    目的 探讨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MALT)淋巴瘤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肺MALT淋巴瘤的CT表现及误诊原因.结果 12例病灶中结节或肿块型4例,斑片及实变型8例.4例肿块型病灶表现为分叶状,均发生于近肺门处,并可见“肺门延续征”.8例实变型病灶表现为其内密度较均匀,边界较清晰,即“粉刷墙征”,并见“充气支气管征”;4例实变范围较大,其内可见多发直径<2 mm的微小气泡.增强扫描12例病灶均呈轻中度均匀强化,其中8例实变型可见“血管造影征”.12例误诊为肺癌4例,肺炎4例,恶性胸腺瘤1例.结论 肺MALT淋巴瘤具有一定影像表现特点,全面分析病史及影像表现,对减少误诊很有帮助.

  • 胸部CT平扫诊断贫血程度佳阈值的初步研究

    作者:周清清;吕建林;方思月;张宏

    目的 探讨胸部CT平扫诊断贫血程度的价值及准确性.方法 测量175例不同程度贫血及非贫血患者的左心室、右心室、室间隔CT值及室隔差值,与36 h内患者外周血Hb水平进行分析,得出CT平扫诊断贫血程度的佳阈值.结果 室隔差值与患者Hb水平相关性大(决定系数为0.844,P=0.000).通过ROC曲线分析,得出当室隔差值>5.5 HU时,诊断轻度贫血的敏感性为92.9%,特异性较低;当室隔差值取9.5~13.5 HU时,诊断中度贫血的敏感性为95.2%,特异性为68.1%;当室隔差值>13.5 HU时,诊断重度贫血的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73%.结论 CT平扫诊断轻、中、重度贫血的佳阈值分别为5.5~9.5 HU、9.5 ~13.5 HU、>13.5 HU.

  • 单指数及双指数模型DWI在肺孤立性病变诊断效能的对比研究

    作者:万齐;李新春;郑晓涛;俞家熙;邹乔;邓颖诗;余煜栋;包盈莹;雷强

    目的 对肺孤立性病变(SPLs)进行常规扩散加权成像(DWI)、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明确单指数及双指数模型DWI在良恶性SPLs的诊断效能.方法 前瞻性搜集经病理证实的62例SPLs(恶性肿瘤51例;良性病变11例),术前均行MRI平扫、DWI及IVIM-DWI.DWI扫描b值=0、600 s/mm2,IVIM-DWI采取13个b值(0、5、10、15、20、25、50、80、150、300、500、800、1000 s/mm2).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DC、D、D*及f值诊断效能.结果 51例恶性肿瘤D值为(0.92 ±0.20)×10-3mm2/s,11例良性病变D值为(1.39 ±0.36)×10-3mm2/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恶性肿瘤f值为(16.02±8.7)%,良性病变f值为(20.72±8.7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5);恶性肿瘤D*值为(11.04±5.75)× 10-3 mm2/s,良性病变D*值为(9.79 ±5.27)×10-3mm2/s,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467).应用ROC曲线进行分析,得出D值的曲线下面积为0.858,ADC b=600 s/mm2曲线下面积为0.802;D值鉴别良恶性病变的佳阈值为1.25×10-3mm2/s,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8.11%和72.73%.结论 对于SPLs的鉴别,双指数模型与单指数模型DWI均有价值,其中D值的诊断价值大.

  • 不同年龄组的弥漫性肺泡出血的MSCT探析

    作者:李凯;龙莉玲;邓东;陈建彪;刘春斌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组弥漫性肺泡出血症(DAH)的MSCT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实验室、病理证实的87例DAH患者的MSCT表现,对不同年龄组的MSCT征象比较分析.结果 非成人组与成人组病例右肺中叶、右肺下叶、左肺上叶、左肺下叶累及的范围有差异,非成人组在以上各肺叶累及范围更广泛;成人组病例出现片状实变影、实性结节的范围更广泛,非成人组出现片状磨玻璃影的范围更广泛.结论 DAH的MSCT影像征象在不同的年龄群组中,其影像征象及分布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为其诊断和治疗后评估提供有效的影像方法.

  • 前交叉韧带损伤:MRI征象相关性分析

    作者:王志斌;马春忠;于明珠;张乐;陈奇

    目的 探讨与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相关性大的MRI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124例患者的MRI图像,分别计算5个征象诊断ACL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通过Logistic后退回归法,分析与ACL损伤相关性大的MRI征象.结果 ACL中断诊断ACL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13.8%、97.3%、38.7%;ACL信号或(和)走行异常诊断ACL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5.1%、91.9%、87.1%;PCL指数诊断ACL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51.7%、27.0%、44.4%;胫骨前移诊断ACL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62.1%、94.6%、71.7%;半月板后角裸露征诊断ACL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46.0%、92.0%、59.7%.与ACL损伤的相关性由大至小:ACL信号或(和)走行异常;ACL中断;胫骨前移;半月板后角裸露征;PCL指数.结论 ACL走行及信号异常是ACL损伤相关性大的因素,胫骨前移是ACL损伤相关陛大的间接征象.

  • 肌内黏液瘤的CT和MRI表现

    作者:乐洪波;张慧红;吴先衡;尹晶晶;马树华

    目的 探讨肌内黏液瘤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肌内黏液瘤的CT和MRI表现,其中男7例,女9例,年龄2~ 66岁,中位年龄47岁.对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信号或密度、强化方式及周围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6例中位于四肢9例,盆部2例,胸壁2例,腹壁2例,肩部1例.大径约2.1~11.4 cm,平均(5.1 ±2.3)cm.13例病灶形态规则、边界清晰,3例形态不规则、局部边界不清.6例CT平扫表现为低密度,3例周围软组织可见脂肪帽;3例CT增强扫描中,2例表现为边缘轻度环形强化,1例表现为边缘环形强化并内部结节状强化.9例病灶T1 WI表现为低信号,11例病灶T2WI及T2抑脂序列均表现为显著高信号;MRI增强扫描3例表现为边缘环形强化,其中2例伴分隔线状强化;1例表现为显著强化;6例不均匀轻中度强化,其中3例多期增强扫描可见渐进性强化.9例T2抑脂系列病灶周围软组织可见水肿信号,5例T1WI病灶周围软组织可见脂肪沉积信号.结论 肌内黏液瘤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大块肌肉内类似囊样肿块,不均匀延迟强化、边缘环形强化或分隔线状强化,周围软组织伴脂肪沉积及灶周水肿,可提示肌内黏液瘤的诊断.

  • 急性颈部外伤的MR扩散张量成像

    作者:叶彩林;余永强;钱银锋

    目的 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TI)及纤维示踪技术(FT)在评价急性颈部外伤时脊髓损伤中的价值.方法 搜集急性期颈部外伤患者28例.脊髓损伤程度根据临床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同时根据常规T2WI颈髓是否为高信号将外伤患者分为高信号组(A组)和正常信号组(B组).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B组及健康对照组颈髓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各向异性分数(FA)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和重度颈髓损伤组的ADC值及FA值差异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与健康对照组的两侧内囊后肢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颈髓损伤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内囊后肢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颈髓损伤组DTT纤维束结构走行未见明显改变;中度及重度颈髓损伤组DTT显示纤维束各有变化.A组受伤节段的颈髓DTI纤维束图像显示稀疏、移位和部分扭曲断裂,B组受伤节段的颈髓DTI纤维束图像仅见部分稀疏改变,无明显移位和扭曲断裂发生,健康对照组显示纤维束饱满,结构清晰,走行自然.结论 DTI技术能早期发现隐匿性颈髓损伤,同时ADC值和FA值还能定量客观反映颈髓损伤具体程度;FT可直接观察纤维束是否稀疏、移位及扭曲断裂等征象;急性重度颈髓损伤者会同时伴有走行于内囊后肢的皮质脊髓束的微观病理改变.

  • 正常面神经与Bell面瘫面神经MR增强的对照研究

    作者:李华丽;周旭峰;高志翔;何莎莎

    目的 探讨正常面神经与Bell面瘫面神经各节段的强化方式.方法 选取17例临床诊断为Bell面瘫的患者为面瘫组,12例年龄相当的无面神经症状而由于其他脑部病变前来做脑部MR增强的患者为正常面神经对照组.面瘫组与正常组均进行横轴位快速三维扰相梯度回波序列(3D-FSPGR) T1WI平扫及增强、横轴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T2WI,横轴位稳态采集快速成像序列(FIESTA).将面神经分为用于评估强化程度的5个节段,并对各节段面神经强化程度进行0~3级的分级标识.结果 面瘫组76.5%(13/17)患侧面神经内听道底段强化,88.2%(15/17)患侧面神经迷路段强化,而健侧面神经此两段强化率分别为17.6%(3/17)、11.8% (2/17);健侧与患侧的膝状神经节强化率均为70.1%,但是强化程度却大不相同;35.3% (6/17)患侧面神经鼓室段强化,29.4% (5/17)健侧面神经鼓室段强化;41.2% (7/17)患侧面神经乳突段强化,35.3% (6/17)健侧面神经该段强化.正常面神经对照组双侧正常面神经强化节段及强化程度均一致.其中膝状神经节75%(9/12),鼓室段16.7%(2/12),乳突段50%(6/12),内听道段和迷路段均为8.3% (1/12).结论 正常面神经膝状神经节易强化,且各节段强化程度均为双侧对称性;Bell面瘫患侧面神经较对侧均有异常强化节段,且易见于内听道段底段,迷路段及膝状神经节.

  • 急性高血压血脑屏障改变的MR灌注成像研究进展

    作者:曾瑜

    急性高血压指在某些诱因下,血压突然显著增高,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急性损害.各种病因引起的血压急剧升高超过脑血管自动调节能力上限,导致弥漫性或者局限性脑水肿的急剧变化,引起一系列暂时性的高血压急性脑功能障碍称为高血压脑病(hypertensive encephalopathy,HE).

    关键词:
  • 脊柱金属内固定术后IDEAL与频率选择脂肪抑制FSE图像质量对比

    作者:张宇;查云飞;陆雪松;李亮;胡磊;杨仁杰;林苑

    目的 比较IDEAL序列和FS-FSE序列对减轻脊柱金属内固定相关伪影面积大小、脂肪抑制均匀性、椎管内结构的显示能力.方法 选取脊柱金属内固定术后行脊柱MRI检查的患者40例,所有受检者脊柱内固定均为含量89%的钛六铝四钒(美敦力枢法模).分别选取矢状位和轴位IDEAL-T2WI、FS-FSE-T2WI正中层面图像对金属伪影面积进行测量分析.脂肪抑制效果评价和椎管内结构显示效果评价均采用3分法.图像噪声评价测量脊髓ROI和背景ROI区域的信号强度与标准差,计算信噪比和对比度噪声比.结果 累及3个腰椎椎弓板总的金属伪影面积在矢状位和轴位IDEAL-T2WI和FS-FSE-T2WI上分别为(2168±1454) mm2、(4278±1259) mm2(P<0.003)和(1327±321)mm2、(2777 ± 1185)mm2 (P <0.001);IDEAL-T2WI和FS-FSE-T2WI的脂肪抑制评分观察者1和观察者2分别为1.83±0.39、0.60 ±0.81 (P< 0.05)和1.90±0.30、0.48±0.60(P<0.05);IDEAL-T2WI和FS-FSE-T2WI的椎管内结构显示评分观察者1和观察者2分别为1.25 ±0.78、0.65 ±0.89(P <0.05)和1.40±0.67、0.60±0.78(P<0.05);图像噪声SNR和CNR在IDEAL-T2WI和FS-FSE-T WI分别为97.13±33.55、42.11±12.53(P <0.05)和38.52 ±21.05、46.52±17.44(P >0.05).结论 相较于FS-FSE,IDEAL能显著减轻脊柱内固定金属相关伪影,提供更加均匀的脂肪抑制图像,提高椎管内和周围软组织结构的显示效果.

  • 100kVp条件下碘克沙醇(270mgI/ml)应用于肾动脉CTA检查中的研究

    作者:王玮;徐康洁;张保翠;李建辉;杨俊哲;王慧慧;王可;王蕊;蒋孟茜;李美娇;王霄英

    目的 研究100 kVp条件下、碘克沙醇(270 mgI/ml)应用于肾动脉CTA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肾动脉CTA检查的40例患者资料,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不同CT扫描及对比剂注射方案:双低组30例,管电压100 kVp,对比剂碘克沙醇270 mgI/ml;常规组:管电压120 kVp,对比剂碘佛醇320mgI/ml.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图像质量主、客观评价指标、CT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及体重指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661,P=0.641).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及分支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2,0.588),图像质量客观评价双低组肾动脉CT值及背景噪声高于常规组(P<0.001),竖脊肌CT值、肾动脉CNR及SNR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06,0.859,0.65).双低组CT辐射剂量及应用对比剂碘总量低于常规组(P <0.001,P=0.006).结论 100 kVp条件下、碘克沙醇(270 mgI/ml)应用于肾动脉CTA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且较常规方案降低了对患者的危害,推荐作为临床常规扫描方案.

  • 低辐射剂量联合IMR重建在肺动脉CTA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征宇;王希明;胡春洪;胡粟;吴磊;卞跃芬

    目的 探讨飞利浦256层Brilliance iCT低辐射剂量联合迭代重建(IMR)在肺动脉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搜集临床怀疑肺栓塞行肺动脉CTA检查的62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32例,采用100 kV,自动mA扫描,图像按滤波反投影方式重建;B组30例,采用100 kV、50 mAs扫描,按IMR重建.由两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用5分法主观评价图像质量,利用工作站后处理比较两组间图像质量并记录分值;测量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干及左下、右下肺动脉CT值及SD值,计算其平均值.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的CT值、SD值、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D)的差异.结果 两组间图像质量主客观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患者CTDIvol、DLP和ED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飞利浦256层Brilliance iCT IMR重建技术用于肺动脉CTA检查,其图像质量在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的同时,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 噪声指数在学龄前儿童胸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

    作者:唐世龙;刘先凡;周瑜;程卓;许圳

    目的 探讨噪声指数在儿童胸部低剂量CT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0~1岁、1~3岁、3~6岁胸部CT检查患儿各200名,每年龄段随机分为10组,每组20名,预设噪声指数范围为9~18,均采用Z轴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管电压100 kV,管电流20~ 200 mA,FBP重建,比较分析不同噪声指数条件下影像信噪比、影像噪声、CTDIvol、DLP、ED等,并对影像质量进行评价,寻找满足诊断要求各年龄段患儿的适噪声指数.结果 0~1岁噪声指数范围在9~ 12时,1~3岁噪声指数范围在9~15时,3~6岁噪声指数范围在9~17时扫描重建的影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各年龄段患儿随噪声指数增大其信噪比、CTDIvol、DLP、ED等值减小,图像噪声增大.结论 0~1岁、1~3岁、3~6岁的患儿采用噪声指数分别为12、15、17时所扫描重建的图像既可满足诊断需求,又可显著降低患儿单次辐射剂量.

  • 超重患者行CTPA检查时80kV与120kV对照研究

    作者:孙潇;虎生;李文玲;马丽;解礼冰;朱力

    目的 比较80 kV与120 kV条件下超重及肥胖患者的CTPA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实现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个人优化.方法 纳入临床疑似肺栓塞并行CTPA检查的超重(25≤BMI <28 kg/m2)及肥胖患者(BMI≥28 kg/m2)患者,随机分配到80 kV与120 kV组.测量肺动脉主干、右肺上叶动脉及右肺下叶后基底段动脉CT值,计算并比较肺动脉平均CT值、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及辐射剂量.结果 高、低管电压组相同BMI亚组肺动脉平均CT值及辐射剂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NR、CNR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主观图像质量及对肺栓塞显示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一管电压组不同BMI亚组肺动脉平均CT值、CNR及辐射剂量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 =0.162 ~0.301).结论 80 kV管电压条件下的CTPA主观图像质量及诊断可信度与120 kV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且受检者所受辐射剂量小,可用于临床疑似肺栓塞的超重及肥胖患者的CTPA检查.

  • 智能导航辅助CT引导下肺小结节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孝军;曹传武;韩世龙;韩建红;李红玉;李茂全;吕中伟

    目的 比较穿刺导航机器人(ROBIO)辅助CT引导下肺小结节穿刺活检与传统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的阳性率及并发症.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99例诊断为肺小结节(直径≤3 cm)患者行穿刺活检术,随机分为ROBIO组和常规组.术后获得相应组织标本及病理诊断结果.术后随访时间3~35个月.所有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病理诊断阳性率比较,ROBIO组93.5%,常规组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OBIO组7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即不同程度的气胸;常规组1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ROBIO组76.1%;常规组18.9%,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智能定位辅助系统能提高CT引导下肺部小结节穿刺活检阳性率,同时能减少穿刺次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DTI对脑梗死大鼠下调脑区激活的动态评估

    作者:卜春晓;张勇;程敬亮;李颜良

    目的 探讨DTI对脑梗死大鼠下调脑区激活的动态评估.方法 12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丁苯酞干预组.选取缺血后1h、3h、6h、12h、24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MRI扫描,免疫组织化学观察RGM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1)MCAO模型组、生理盐水组大鼠缺血后,不同时间点小脑半球的RGMa蛋白阳性表达均有所增加.丁苯酞组在相应时间点的RGMa蛋白的表达较MCAO模型组有所降低,在1h、3h、6h、12 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MCAO模型组、生理盐水组大鼠小脑半球缺血后1h后,各个时间点FA值较假手术组降低,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丁苯酞组大鼠小脑半球FA值较MCAO模型组升高,在3h、6h、12 h、24h时间点两组间的FA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手术组大鼠的mNSS神经功能评分与小脑半球RGMa蛋白表达存在正相关,与FA值呈负相关.结论 DTI可以动态评估脑梗死大鼠下调脑区的激活,为临床预后评估提供影像学依据.

    关键词: 丁苯酞 DTI Fa 下调脑区
  •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和周围型肺癌的MSCT鉴别

    作者:戴细华;刘伯胜;焦次来;王楚铭

    目的 探讨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P)和周围型肺癌(PLC)不同的MSCT表现特征.方法 搜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经病理证实为FOP和PLC各38例患者的临床与MSCT资料.分析和比较FOP和PLC间弓形凹陷征、棘状突起征、深分叶、浅分叶、血管支气管束异常改变、空洞、反晕征、晕征、支气管充气征、长毛刺、短毛刺征、邻近胸膜增厚、液化坏死、钙化及淋巴结肿大,以及增强CT增加值等16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在棘状突起征、弓形凹陷征、支气管充气征、深分叶征、长毛刺征、短毛刺征、邻近胸膜增厚、钙化、液化坏死及淋巴结肿大和增强CT增加平均值(FOP组多于PLC组)11项指标上,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浅分叶、血管支气管束异常改变、空洞、反晕征、晕征5项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P和PLC的MSCT表现有差异,仔细观察各种征象,有助于对两病做出鉴别诊断.

  • 低颅压综合征临床及MRI表现

    作者:李佳;尚珂;秦川;杨园;刘城霞;徐安辉;汪明欢

    目的 探讨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及MRI表现,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14年至2016年收治的13例低颅压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所有患者均表现为体位性头痛,脑脊液压力≤60 mmH2O.头颅CT发现硬膜下积液3例,脑肿胀1例.头颅MRI平扫及增强发现硬脑膜增厚强化9例,硬膜下积液4例,颅内静脉窦增宽3例,垂体饱满和小脑扁桃体下移各1例.脊髓蛛网膜下腔成像发现有脑脊液漏1例.结论 低颅压综合征典型的临床症状为体位性头痛,并且通常为首发症状.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头颅增强MRI可显示弥漫性硬脑膜强化等典型的低颅压改变,脊髓蛛网膜下腔成像在部分患者中可发现脊髓硬脊膜瘘而明确病因;动态复查头部MRI有助于判断疾病转归.

  • 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CT影像表现及病理对照

    作者:陶磊;崔文静;卢光明

    目的 探讨肺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肺部IMT的CT表现及临床表现,9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1例行CT平扫.结果 10例病灶均为单发.9例位于右肺,其中8例位于肺外带,表现为不规则肿块,4例可见“晕征”;1例位于左肺,表现为实性小结节影,境界清晰.2例病灶合并邻近肺组织不张,4例病灶可见不同程度的囊变、坏死,4例病灶与邻近胸膜黏连.1例病灶中可见点状钙化,1例病灶可见“脐凹征”.7例表现为不均匀强化,1例表现为均匀强化.结论 肺IMT的CT表现多种多样,无明显特异性,结合临床病史、CT影像学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全面分析有助于提高肺IMT诊断的准确性.

  • 基于增强T1WI序列的直方图分析在鉴别胶质母细胞瘤与脑原发淋巴瘤的初探

    作者:冯飘飘;詹天明;韩秋月;洪汛宁

    目的 探讨基于增强T1WI序列的直方图分析在鉴别脑内淋巴瘤与胶质母细胞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7例脑内淋巴瘤与58例胶质母细胞瘤的常规MR影像信号、形状及直方图特征.结果 37例脑内淋巴瘤患者中14例出现坏死,58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病灶中均表现出明显坏死区域,胶质母细胞瘤与脑内淋巴瘤的信号均一性、形状复杂性、直方图峰度及偏度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基于增强T1WI序列的直方图分析有助于鉴别脑内淋巴瘤与胶质母细胞瘤.

  • 肾脏肉瘤样癌的MSCT表现(附4例报告)

    作者:陈颖;胡春洪;陈双庆;孙利兵

    目的 探讨肾脏肉瘤样癌的MSCT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肾脏肉瘤样癌的MSCT表现,主要包括肿瘤的大小、形态、坏死、包膜、强化方式、肾周侵犯等特点,并结合病理分析.结果 右肾1例,左肾3例(其中1例2个病灶),所有病例均为肾脏实性肿块,累及肾脏皮质和髓质,并向外膨出.肿瘤呈类圆形1例,分叶状或不规则形3例,包括蔓状匍匐式生长1例.肿瘤长径68~ 97 mm,平均(87.3±35.8)mm.坏死、囊变4例,其中坏死区位于中央3例,位于周边1例,钙化1例,不完整假包膜1例,肿瘤内血管2例,瘤周血管扩张4例.肿瘤侵犯肾盂、腰大肌、肾上腺各1例,肾周筋膜2例,肾周淋巴结转移2例,两肺多发转移1例.增强扫描不均质强化4例,速升速降式强化1例,速升平台式强化1例,中度持续强化1例,轻度强化1例.结论 肾脏肉瘤样癌的MSCT表现具有体积大、易坏死、易侵犯肾周组织、可呈跳跃性分布以及瘤周血管扩张等特点,有助于术前做出正确诊断.

  • 儿童麻疹肺部感染的影像学表现与PCT相关性

    作者:谢正平;李代欣

    目的 探讨儿童麻疹肺部感染两种类型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和重视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82例儿童麻疹肺部感染的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资料等,将肺部感染分为麻疹肺炎和麻疹合并肺炎两种类型,并就两种感染类型的CRP和PCT等检验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麻疹肺炎(50例).X线胸片:肺气肿31例,肺纹理增多、模糊39例,肺门增大8例,磨玻璃影2例,典型麻疹肺炎22例.CT扫描8例,3例表现为两下肺散在点片状模糊影,1例表现为左舌叶小片状影伴左侧胸膜增厚,J例为右上肺及左下肺的小片状影,其余3例CT检查正常.(2)麻疹合并肺炎(32例).X线胸片:两肺纹理增多、模糊20例,肺门增大4例,小叶性麻疹合并肺炎9例,多肺段或大叶性肺实变23例,磨玻璃影4例,气胸及纵隔皮下气肿3例.CT扫描7例,包括两肺多发片絮状影3例,两肺大片状实变影4例,伴发磨玻璃影4例,气胸及纵隔皮下气肿3例,其中1例合并心包积气.(3)采用Mann-WhitneyU检验,结果显示,CRP在麻疹肺炎与麻疹合并肺炎、典型麻疹肺炎与小叶性麻疹合并肺炎之间指标Z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T在麻疹肺炎与麻疹合并肺炎、典型麻疹肺炎与小叶性麻疹合并肺炎之间指标Z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儿童麻疹肺部感染两种类型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结合CRP及PCT等检验指标分析,有助于提高对两者的认识和鉴别水平.对于提高诊断水平和指导临床治疗及疗效评估有重要意义.

  • MRI在产前胎儿卵巢囊肿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黄煌;陈文俊;陈丽娟;郭庆禄;刘永熙

    目的 探讨产前MRI诊断胎儿卵巢囊肿的影像学表现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13例胎儿卵巢囊肿MRI表现进行回顾性研究,并与产后进行比较,分析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信号特征.结果 13例胎儿卵巢囊肿,10例内部呈均匀囊性信号,1例信号混杂不均匀,1例内可见分隔,1例可见分层.MRI影像学特征表现为胎儿腹部囊性包块,边界光滑,位置可出现变化.结论 胎儿卵巢囊肿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MRI能在产前超声的基础上对胎儿卵巢囊肿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

  • 右后纵隔占位——请分析其病变性质

    作者:张敏;代岳;徐凯

    患者 男,55岁,因“体检发现右后纵隔囊性肿块”人院.体检:胸部触觉语颤正常,呼吸音清晰,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正常,腹部平坦,未见异常搏动,腹肌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

    关键词:
临床放射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