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精神病学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s 중국신경정신질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山大学
  • 影响因子: 1.3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0152
  • 国内刊号: 44-121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4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曾进胜
  • 类 别: 精神病学
期刊荣誉:
  •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预防大鼠脑血管痉挛的实验研究

    作者:崔岗;周岱;王中;蒋栋毅;卞杰勇;朱昀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对大鼠脑血管痉挛预防作用.方法应用NF-κB活性抑制剂PDTC行脑池内注射,对12只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大鼠进行处理,同时,以相同数量的正常大鼠、单纯SAH大鼠和用PBS缓冲液替代PDTC进行处理的大鼠作为对照.结果PDTC能明显抑制SAH后第3天大鼠基底动脉血管痉挛的程度,其血管腔周径为正常时的81.3%±10.9%,与注血前相比,大鼠的脑血流下降了10%±11%;而未经处理和用PBS缓冲液对照处理的大鼠基底动脉管腔周径分别为正常时的49.7%±7.5%和48.6%±7.8%,其脑血流分别下降了37%±9%和38%±11%.进一步检测基底动脉壁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发现,PDTC可直接抑制ICAM-1在血管壁的表达.结论血管的炎症反应是参与SAH后CVS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抑制NF-κB的活化代表了一种新的治疗急性炎症的模式,它为SAH后CVS的治疗又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念和途径.

  • 多巴胺D4受体基因与氯氮平临床疗效个体差异的关系

    作者:赵爱玲;赵靖平;陈晋东;陈晓岗;刘哲宁;李乐华

    目的探讨多巴胺D4受体基因第3外显子48bp可变重复序列多态性与氯氮平临床疗效个体差异的关系.方法8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单一服氯氮平治疗6~8周,利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氯氮平的疗效.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银染技术,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同时为排除氯氮平个体代谢能力的遗传差异带来的混淆,检测了每个患者的血清氯氮平浓度.结果DRD4基因第3外显子48 bp可变重复序列多态性的5等位基因的纯合子基因型(DRD4*5/5)和5等位基因(DRD4*5)的频率在氯氮平有效组和无效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的有效组和无效组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频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总疗效个体差异与DRD4基因第3外显子4848可变重复序列相关,携带DRD4*5等位基因者和DRD4*5/5基因型者疗效好.

  • 天幕裂孔侧方区显微解剖研究

    作者:胡凡;徐启武;崔尧元

    目的研究天幕裂孔侧方区重要神经、血管结构的显微解剖,寻找重要的临床解剖标志点.方法对20个经乳胶灌注的成人尸体头颅标本,镜下观察了天幕裂孔侧方区重要神经、血管结构的显微解剖,测量了重要神经血管结构间以及与周围标志点的距离.结果天幕裂孔侧方区的重要神经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三叉神经,重要的动脉有大脑后动脉及其分支和小脑上动脉.动眼神经入口在前床突后方(11.2±4.3)mm,在后床突后外方(4.4±1.4)mm;滑车神经入口在前床突后(23.3±3.0)mm,在后床突后外方(14.5±3.9)mm;动眼神经入口在颈内动脉床突上段起始部后方(6.4±1.6)mm,滑车神经入口在颈内动脉床突上段起始部后方(17.9±3.5)mm,滑车神经入口在动眼神经入口后方(11.5±3.0)mm.结论前床突、后床突和颈内动脉床突上段起始部可以作为动眼神经入口和滑车神经入口的标志点.小脑上动脉、大脑后动脉的分支脉络膜后内侧动脉及其长穿支贯穿于整个天幕裂孔侧方空间.

  • 26例儿童顽固性癫癎的手术治疗

    作者:梁树立;李安民;傅相平;张志文;耿锋

    目的总结分析儿童顽固性癫癎手术治疗效果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8月到2002年11月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6例14岁以下的顽固性癫癎患者,统计病人的发病、检查及手术治疗情况,并介绍相关手术体会.结果年龄3~14岁,病程平均5.34年,影像学异常10例,智商明确缺陷12例,16例以强直-痉挛性发作为主;病灶位于颞叶10例、额叶7例、额颞叶5例、顶叶和枕叶各2例.病灶切除加多处软膜下横切术(MST)3例,前颞叶切除加MST 7例,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加MST 4例,胼胝体切开加MST6例,前颞叶切除加胼胝体切开加MST 3例,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加胼胝体切开加MST 1例,单纯MST 2例;术后出现一过性对侧轻瘫4例,一过性语言不利2例;术后疗效Engel分级方法,其中Ⅰ级15例、Ⅱ级8例,Ⅲ级2例,Ⅳ级1例.结论儿童顽固性癫癎进行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安全.

  • 颅内曲霉菌脓肿15例临床特征研究

    作者:杨咏波;游潮;王晓澍;惠旭辉;帅克刚;王宏勤

    目的探讨颅内曲霉菌脓肿的发病机制与临床特点,选择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颅内曲霉菌脓肿,探讨颅内曲霉菌脓肿的发病机理、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方法.结果本组发现感染来源为:鼻源性7例,耳源性2例,肺源性5例,脑外伤1例.临床症状有头痛、发热,有时合并鼻窦炎、中耳乳突炎与颅底神经损害症状.5例肺源性均有肺部曲霉菌病,4例有脑叶内环状强化病变.7例鼻窦与2例耳源性有鼻旁窦与乳突软组织团块影、颅底骨质破坏与硬膜外和/或脑叶内环状强化病变,5例有颅底神经损害.治疗方法为联合应用开颅手术与各种抗真菌药物,死亡5例,无复发.结论曲霉菌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感染中枢神经系统(CNS),鼻窦炎与中耳乳突、肺部是常见的感染来源.本病好发于经常接触发霉稻草的农民与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与抗生素的患者.肺源性临床特点与细菌性脓肿相似,但鼻窦与耳源性有特殊表现.术前诊断困难,应尽早开颅手术加早期、长程、口服伊曲康唑治疗.

  • 脑囊虫病患者脑脊液中一氧化氮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研究

    作者:王晓娟;吴立克;李春岩

    目的探讨脑囊虫病患者各期脑脊液中的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规律及它们在脑囊虫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检测49例明确诊断并依据MR分期,单发脑实质内囊虫的脑囊虫病患者和20名对照者脑脊液中NO、TNF-α水平.结果NO在脑囊虫病的Ⅰ期显著降低而TNF-α水平呈显著升高,NO、TNF-α于Ⅱ期、Ⅲ期(整个退变死亡期)均表现为高水平,Ⅳ期恢复正常,NO和TNF-α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结论在单发脑实质内囊虫病中NO、TNF-α可能参与杀虫作用,其免疫调节与杀虫机制存在着动态平衡,参与感染控制.

  • 经颅多普勒观测抑郁症及神经症患者脑血流的研究

    作者:栾萍;曾令均;张亚哲

    目的了解抑郁症和神经症患者脑动脉血流情况,以探讨改进其治疗的问题.方法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81例抑郁症患者(A组)及76例神经症患者(B组)的双侧大脑中(MCA)、大脑前(ACA)和大脑后(PCA)动脉和椎-基底动脉(VA-BA)血流速度,以及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PI)等脉动性指标.并与45名正常人(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A,B两组3条大脑动脉的血流速度较对照组加快,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呈A组减慢,B组加快.检查结果异常者在A组有80.19%,在B组有89.4%;而PI和RI值均属正常.结论抑郁症和神经症患者3条大脑动脉的血流速度加快,提示脑动脉痉挛.对抑郁症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可导致脑供血减少,这些血流动力学上的特征可能为进行改善患者脑血液循环的治疗提供线索.

  • 微卫星DNA vWA的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研究

    作者:刘辉;于卫建;方芳;王学滨;杨光;刘奔;梁晓华;周杰

    目的通过对微卫星DNA vWA多态性的分析,了解精神分裂症与vWA有关"等位基因"的关联情况.方法对3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23名随机人群采用PE Profiler plus系统进行PCR复合扩增,然后用ABI 310型基因分析系统对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和基因检测.结果两组vWA"等位基因"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精神分裂症组vWA-14的检出率为17.2%,对照组的检出率为33.3%,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精神分裂症组vWA-17的检出率为31.2%,对照组检出率为19.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各"等位基因"检出率两组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结论vWA"等位基因"vWA-14和vWA-17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有关,在第12号染色体上可能存在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基因.

  • 慢性应激对大鼠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的影响及苯妥英钠的效应

    作者:郑晖;杨权;许崇涛;吴彩茹

    目的探讨慢性应激对海马功能的影响及苯妥英钠对它们的效应.方法采用离体海马脑片结合电生理的方法,观察慢性应激对大鼠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LTP)的作用及苯妥英钠的效应.应用群体峰电位(PS)的幅值和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的斜率作为观测LTP指标.在CA3区Schaffer侧支上施加高频刺激(HFS),观察CA1区PS幅值和EPSP斜率在HFS前后的变化.结果HFS后对照组和应激加苯妥英钠组LTP形成率、PS幅值和EPSP斜率变化的幅度均明显高于应激组和应激加生理盐水组(P<0.05).对照组和应激加苯妥英钠组上述三个指标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慢性应激抑制海马CA1区LTP的形成,而苯妥英钠使应激海马LTP的形成保持在正常状态.

  • 海洛因依赖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地形图的初步研究

    作者:张昌勇;徐汉明

    目的观察海洛因依赖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地形图的变化.方法使用全数字化32导脑电图诊断仪对32例海洛因依赖者和30名正常人P300地形图进行12天前后对照观察.结果海洛因依赖者较正常人P300波形不稳、粗糙、变异性大,两次试验的潜伏期P3均明显延长(t=5.64,P<0.001和t=5.78,P<0.001),而且两次检测自身对比无差异(t=0.333,P>0.05).其P300地形图的高能量由额区向中央区扩展,并向左右中颞区移动,顶区缺损,高功率明显降低(t=5.48,P<0.001).结论海洛因依赖者P300地形图分布有其特点,提示依赖者脱毒期间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与主动认知过程有关,临床上应高度重视.

  •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急性期体脂分布特征及其与血脂代谢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向荣;张志珺;姚志剑;刘文;牟晓冬;方群;孙静;候钢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急性期体脂分布特征及其与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对46例入选患者采用自身配对设计,给予单一抗精神病药物(APS)治疗10周,检测患者治疗前后体重、体重指数(BMI)和血脂,并采用结构核磁共振测定其中40例患者治疗前后体脂指标,包括腹部皮下脂肪(SUB)和内脏脂肪(IAF).结果APS治疗前后患者体重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001),体脂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SUB<0.05、PIAF<0.001),男性体脂指标变化值明显高于女性;血脂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001);治疗后体重指数(BMI)与甘油三酯(TG)呈正相关(r=0.391;P=0.014);体脂指标中IAF与低密度脂蛋白(LDL)呈正相关(r=0.438;P=0.01).结论APS治疗急性期体脂分布具腹型肥胖特征,男性更明显,并伴有血脂增高.

  • 经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咽管瘤

    作者:林佳平;陈明振;王海军;黄正松

    目的探讨经蝶入路治疗颅咽管瘤的适应证、疗效和并发症.方法采用经蝶入路治疗18例颅咽管瘤患者,术前行CT或MR检查,肿瘤直径2~7 cm,其中Samii分型Ⅰ级5例,Ⅱ~Ⅳ级13例.结果肿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6例,大部分切除4例,无手术死亡,术中脑脊液漏3例,术后尿崩6例,出院时恢复.结论经蝶入路既适用于鞍内型颅咽管瘤,也适用于部分鞍内-鞍上型颅咽管瘤,疗效较好,并发症发生率低.

  • 疱疹后遗神经痛病人的神经损伤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持续激活和复制的关系

    作者:陈大伟;谢鹏;邹德智

    目的研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持续激活、复制对感觉神经系统损伤的影响.方法用感觉定量分析仪(TSA-2001)对25例PHN患者和38例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区及对侧镜像区进行感觉定量测量,同时用PCR和Southern Blot方法对其外周血单核细胞(阳MC)进行VZV检测.结果带状疱疹急性期和PHN病人疼痛区的各感觉阈值均大于对侧镜像区,而愈后无PHN的带状疱疹病人两者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HN病人的感觉缺失值大于带状疱疹急性期病人;PHN患者的VZV检出率为32%,而在愈后无PHN患者却未检测到.结论VZV在带状疱疹患者的背根神经节内长久复制和激活会引起神经系统严重的、甚至是不可逆的损伤,这对PHN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 图片学习测验在识别老年人轻微认知功能损害中的作用

    作者:郭起浩;陈瑞燕;洪震;于欢;丁玎;吕传真

    目的分析图片学习测验在识别老年人轻微认知功能损害(MCI)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符合MCI诊断标准的老年人48例与正常对照组56名完成图片学习测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听觉词语学习测验及多种非记忆测验.结果图片学习测验的3个记忆指标(图片短时记忆、延迟记忆和学习记忆)在MCI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已经给出这三个图片记忆指标区分MCI与正常老年人的划界分、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图片记忆操作简便、信度和效度好,可以作为临床医师筛选MCI的有效工具.

  • 三脑室球形扩大作为重型颅脑损伤脑积水分流术指征的探讨

    作者:黄居科;王刚;吴良贵;陈明振;麦荣康;严锡晖

    目的探讨三脑室球形扩大作为重型颅脑外伤后脑积水分流术指征的意义.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定期行头颅计算机体层摄影(CT)或磁共震(MR)检查,若发现三脑室呈球形持续性扩大且横径介于10~15 mm者,即予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前术后观察患者意识障碍恢复以及脑积水所引起相关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正常压力患者术前术后均行腰椎灌注试验检测脑脊液流出阻力.结果手术27例,23例意识恢复,因脑积水所并发的症状或体征如减压窗向外膨出、视神经乳头水肿或萎缩、头疼呕吐以及长期低热等均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改善,4例昏迷无改善.随访7~22个月,9例可行轻体力工作,10例生活自理,4例生活靠别人帮助,4例仍昏迷;三脑室的改变及脑脊液动力学检查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脑室呈球形持续扩大作为重型颅脑外伤后脑积水分流术的手术指征是有意义的.

  •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患者ERDA1和SEF2-1基因三核苷酸重复序列的研究

    作者:郭辉;拉布;耿德勤;刘焯霖;李洵桦;王学峰;徐评议;张成;陈素琴;徐兴顺;王一鸣

    目的对ERDA1基因CAG/CTG和SEF2-1基因CTG重复序列数目的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SP)患者及正常人群中的分布和二者在逐代传递中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方法采用PCR扩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GeneS-can和Genotype软件分析的方法,对7个有2~3代样本的HSP家系中的62名HSP患者和家系中105名表型正常的患者亲属,22名散发患者和31名散发患者的一级亲属,以及116名无血缘关系的正常人检测ERDA1基因CAG/CTG和SEF2-1基因CTG重复序列的数目.结果ERDA1基因CAG/CTG重复序列的数目在正常人中范围为9~82(平均26.35±20.35),HSP患者为9~85(平均28.35±23.41),患者亲属为9~87(平均26.36±22.06).SEF2-1基因CTG重复序列的数目在正常人中范围为23~49(平均30.90±6.95),HSP患者为24~57(平均31.17±7.99),患者亲属为18~53(平均30.37±7.02).两种三核甘酸重复序列数目在HSP患者与患者亲属之间,以及患者与无关正常人群之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尽管在逐代传递中ERDA1基因CAG/CTG重复序列数目有一定的动态变化,但与发病年龄和疾病的严重程度无关.而SEF2-1基因CTG重复序列数目在各代间稳定传递.结论ERDA1基因CAG/CTG和SEF2-1基因CTG重复序列数目与HSP表型无相关关系.

  • 一氧化氮及谷氨酸在内皮素-1诱导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

    作者:徐安定;吴宜娟;苗海锋;狄静芳;卓文燕;曾子华;谭少华;余科;陈明星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NO)和谷氨酸在内皮素(ET)-1诱导培养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方法神经元培养取自新生SD大鼠大脑皮质.培养5天后分4组:对照组、ET-1组(20nM)、ET-1+L-NAME(N-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NO合酶抑制剂,100 mM)组和ET-1+APV组(N-甲基-D-天冬氨酸型受体拮抗剂,100μM).培养24h后,收集细胞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凋亡率.上清液中NO水平通过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亚硝酸盐浓度反映,谷氨酸浓度测定用高压液相法.结果20nMET-1处理后24h,培养神经元凋亡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01).L-NAME和APV分别明显阻断ET-1诱导神经元凋亡的作用,与ET-1组比较,凋亡率降幅分别为40%(P<0.05)和80%(P<0.001).ET-1作用24 h后.神经元培养液中NO和谷氨酸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01),L-NAME完全抑制了EF-1引起的培养液中NO的升高.结论NO和谷氨酸参与了EF-1诱导培养大鼠大脑神经元凋亡过程,其中谷氨酸更为重要.

  • 氯丙嗪、氯氮平、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血脂和体重的影响

    作者:刘俊彪;吴靖华

    目的探讨氯丙嗪、氯氮平和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血脂和体重的影响.方法将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例,分别单用氯丙嗪、氯氮平、利培酮治疗.于治疗前、治疗第3周末和第6周末做糖耐量试验,并检测甘油三酯、胆固醇,计算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结果氯氮平组治疗后第3周末、第6周末餐后2 h的血糖值和第6周末BMI值明显高于利培酮和氯丙嗪组,与治疗前相比也明显升高(P<0.05).利培酮组治疗第6周末BMI值和餐后1 h血糖值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氯丙嗪组治疗第6周末BMI值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和体重影响大,其次是利培酮,氯丙嗪影响小.

  • 脑缺血模型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时CD14mRNA的表达

    作者:郭洪志;屈传强;张东君;刘新峰;齐新;贺燕

    目的探讨脑缺血模型内毒素受体CD14mRNA在肺、肝、肠和肾组织的表达变化规律及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机制.方法通过阻断双侧颈总动脉30 min建立急性前脑缺血模型,随机将54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及缺血后5个亚组(12 h、24 h、36 h、48 h、72 h组),依据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MODS的诊断标准判断SIRS、MODS的发生率,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缺血后肺、肝、肠和肾脏器CD14的基因表达.结果大鼠急性前脑缺血后SIRS发生率为100%,MODS发生率为53.1%;缺血后12 h、24 h、36 h、48h、72 h时相点动物肺、肝、肠和肾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以肺脏和小肠改变为著;缺血后12 h肺、肝、肠和肾组织CD14mRNA表达升高,24~36 h达高峰,48h后下降,以肺脏变化显著(P<0.001);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中肺、肝、肠和肾组织CD14mRNA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两组肺脏CD14mRNA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脑缺血后肺、肠、肝和肾组织CD14mRNA的异常表达和病理改变为肠道内毒素易位和内毒素血症的发生提供条件,为研究脑缺血后MODS的发生机制提供客观依据.

  • β-纤维蛋白原-455 G/A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脑梗死的关系

    作者:周君;杨印东;关亚新;张巾超

    目的探讨β-纤维蛋白原-455 G/A(β-Fg-455 G/A)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东北地区汉族2型糖尿病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2型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DM2)组67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DM2CI)组72例和对照(CON)组69例β-Fg-455'G/A基因的多态性,并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Fg)含量.结果经x2检验,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3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DM2组血浆Fg水平(3.15±0.89)g/L与DM2CI组(2.70±1.50)g/L和CON组(2.62±0.51)g/L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DM2CI组血浆Fg水平与CON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未发现β-Fg455 G/A基因多态性与DM2CI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血浆Fg水平升高可能是DM2患者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 神经节苷酯治疗放射后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作者:唐亚梅;李艺;邢诒刚;陶恩祥

    目的研究神经节苷酯(GM1)对放射后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鼻咽癌放射后脑损伤患者42例,随机分治疗组(20例)及对照组(22例).治疗组予GM1及激素、波立维治疗,对照组仅予激素加氯吡格雷治疗.两组病人在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分别行LENT/SOMAMA放射性脑损伤量表评分,比较两组病例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病人在治疗1个月后主要症状如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及神经功能障碍有明显改善.结论神经节苷酯对放射后脑损伤有明显治疗作用.

  • 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早老素-1基因第5号和第8号外显子突变研究

    作者:吴琪;方莹莹;韩杰

    目的探讨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SAD)与早老素-1(PS-1)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技术对68例SAD患者的PS-1基因第5号和第8号外显子进行突变检测.结果所有病例PS-1基因第5号和第8号外显子的PCR-SSCP分析结果均显示两条单链和一条双链,未发现异常泳动,推断没有存在突变.结论SAD和家族性AD(FAD)的致病原因存在差异,在SAD中PS-1基因第5号和第8号外显子不存在突变或突变率极低,并非SAD致病的重要因素.

  •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对早期预后的影响

    作者:范玉华;邱彦夫;陈向燕;余剑;黄如训;曾进胜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时血清白蛋白水平对脑卒中早期预后,包括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死亡率的影响.同时分析导致低血清白蛋白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发病7 d以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记录包括各种危险因素在内的病史、体征以及住院过程中死亡等情况.在入院和出院时均采用欧洲卒中评分(European Stroke Scale,ESS)和Barthel生活指数(BarthelIndex,BI)进行临床神经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评定,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48h内检查血清白蛋白水平.采用出院时的ESS和BI作为评价患者早期预后的主要指标.结果21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选,29例(13.2%)患者发现血清白蛋白低于35g/L.入院时血清白蛋白低于35g/L的患者ESS明显低于正常白蛋白组(50.93us70.04,P<0.001),出院时ESS和BI两组之间亦有明显差异(52.66vs 75.48,P<0.001;42.34 vs 73.78,P<0.001),出院时两组患者死亡率亦不同(10.3%vs4.2%),但无统计学意义(P=0.159).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入院距发病时间、吞咽困难和意识障碍是影响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的独立因素.结论脑卒中患者入院时低血清白蛋白可能导致患者的早期神经功能差,生活能力低,死亡率高,是影响患者早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引起血清白蛋白降低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龄、入院距发病时间、吞咽困难和意识障碍.因此,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应给予相应的关注.

  • 简易定向微创脑室穿刺引流治疗35例急性梗阻性脑积水

    作者:刘凤强;江国华;芮奕峰;张定锐;陆锦琪;吴厚慧

    急性梗阻性脑积水是神经外科较为常见而凶险的急症,是脑室内出血或中线结构占位性病变危险的并发症之一,可迅速导致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在此紧急情况下,常需一种快速、准确的脑室外引流手段来挽救生命.我科自1998年3月至2003年11月,采用YL-1型脑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在简易定向引导下,急诊行微创脑室穿刺外引流共35例,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 血浆血红素加氧酶-1测定在轻度认知障碍和老年性痴呆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卫东;贾建平

    研究发现,老年性痴呆(Alzheimer disease,AD)病人脑中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酶活性下降,淀粉样前体蛋白(APP)通过和HO-1结合,抑制HO-1活性,可加速神经元损害[1].但是HO-1在临床老年痴呆病人外周血中变化研究很少,而在临床中视为正常老化和AD过渡状态的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impairment,MCI)中的研究更少[2,3],因此我们研究了AD和MCI病人血浆HO-1蛋白水平以及其与血胆红素、MMSE等指标的相关性,并分析HO-1区别AD和其他患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现报道如下.

  • 特发性肌肉颤搐7例临床分析

    作者:郭军红;蒲传强;贾渭泉;吴卫平;郎森阳;于生元

    特发性肌肉颤搐[1]系以肌肉颤搐为主要表现的神经肌肉病.虽然该病在临床表现及肌电图方面均具有独特性,但临床上比较罕见,人们对其认识不足,因此容易误诊.为此,我们报道7例典型病例并作探讨性分析.

  • 脑静脉血栓形成与凝血酶原G20210A突变

    作者:孟强;蒲传强

    脑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是发生于颅内静脉系统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脑血管病,包括脑深、浅静脉及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我们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技术,研究了20例未发现病因的CVT患者凝血酶原的基因多态性,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 雌激素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初步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作者:赵洁皓;张振馨;葛秦生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雌激素能预防和延缓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生,但临床干预试验结果不一[1~4].为观察雌激素对AD的疗效和安全性,我们进行随机分组临床干预试验.

  • 17β-雌二醇对垂体腺瘤GH3细胞增殖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初明;胡志强;魏兰兰;刘爽;张树卓

    雌激素可能在泌乳素腺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1].本实验用不同浓度17β-雌二醇(E2)作用于垂体腺瘤GH3细胞株,探讨E2与GH3细胞增殖的关系,建立E2对GH3细胞增殖活性检测平台,为筛选有效治疗泌乳素腺瘤的抗雌激素药物奠定基础.

  • 小儿外生殖器术后精神障碍临床分析

    作者:王淑玲;文素荣;周会爽;马军

    小儿外生殖器术后出现精神障碍,是一种较常见的术后并发症.短期轻的出现失眠,哭闹;重的可出现胆小、害怕、恐惧等神经症样表现;有的还出现躁狂样的表现.远期多表现为心身疾病.自1995年以来施行小儿外生殖器手术1 731例中,有56例出现精神障碍(3.24%).现就小儿外生殖器术后精神障碍的表现、病因、发病机制及防止措施分析如下.

  • 利培酮合并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

    作者:张华;刘严

    为观察利培酮合并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我们对34例该类病人进行了观察,报道如下.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的亚型变化及其穿过血脑屏障的能力

    作者:曼淑梅;陈誉华

    外周血免疫细胞是否能够穿过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而参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炎症反应过程,国外的研究尚有争议[1,2],国内尚未见报道.我们在检测AD病人外周血免疫细胞亚群分布的基础上,研究其穿过血脑屏障体外模型的能力,为进一步研究免疫细胞与AD的关系奠定基础.

  • 不同种类精神障碍者自知力的比较

    作者:李功迎;李凌江;马洪霞;陈景清

    自知力(insight)在精神科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疗效预测、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尚无对不同种类精神障碍者自知力比较的研究,本文就该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 神经干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形态学研究

    作者:姬西团;章翔;林绿标;费舟;王西玲;梁景文;曹锐峰;潘灏

    本文采取不同的有丝分裂因子及不同浓度胎牛血清模拟神经干细胞体内生存环境,观察小鼠神经干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形态学结构.

  • 多发性硬化从临床可能到确诊的影响因素

    作者:夏斌;赵忠新;赵瑛;周晖;邵福源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常见的临床类型是复发缓解型,但确诊必须等待第二次甚至更多次发作,这对患者治疗时机的选择带来一定困难,因此有必要了解MS首次发作至确诊的时间和影响因素.

  • 影响难治性老年抑郁症危险因素的分析

    作者:张传芝;李绍敏;时忠丽;于兴旺;杨冬林

    老年抑郁症(geriatric depression,GD)是老年期常见的精神疾病.研究发现GD的预后差,对药物反应低,难治性比较高[1,2].国内缺乏对难治性GD危险因素的客观分析.为了探讨其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我们对难治性GD进行了1:1匹配病例对照研究.

  • 托吡酯对癫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邹漳钰;季晓林

    托吡酯(TPM)作为一种新型的、广谱的抗癫癎药,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它是吡喃果糖氨基磺酸酯,具有阻滞Na+通道,增强GABA介导的抑制作用,阻断谷氨酸介导的神经兴奋作用,影响Cl-膜运转及Ca2+通道阻滞的多重作用机制.众多临床试验表明它对于儿童和成年患者的难治性部分性发作癫癎、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癫癎、少年肌阵挛癫癎以及Lennox-Gastant综合征有效,能有效地控制癫癎发作[1-3].近来其对癫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试就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研究的讲展作一综述.

  • 脑内高表达多药转运体和难治性癫癎耐药关系的研究

    作者:马爱梅;赵永波

    癫癎是一种神经科常见病,尽管大多数患者经过正规治疗后,病情能够得到控制,但是仍有大约1/3的病人对抗癫癎药物(AEDs)不敏感,被称为难治性癫癎.目前国际上对难治性癫癎尚缺少一个确切的定义,临床一般将那些接受单一或联合的一线AEDs治疗,血药浓度已达到大耐受剂量,但癫癎发作仍不能被有效控制者相对地划分为难治性癫癎[1].难治性癫癎预后差,常伴有智能障碍和/或神经缺损症状,致残率和致死率都很高,严重威胁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癫癎患者对AEDs不敏感(或者称为癫癎耐药)的病理生理基础目前还不清楚,推测可能有内外环境中多种因素参与了这种机制.早先对肿瘤细胞的研究发现,细胞膜上多药转运体(multidrug transporter)如:p-糖蛋白(P-glycoprotein PGP)的表达和对化疗药物耐药密切相关[2].由此联想到癫癎耐药可能和病灶局部多药转运体的高度表达有关,如果这种假设成立,将对未来理解癫癎耐药的发生机理和临床治疗难治性癫癎提供有益的帮助,本文就近年来关于脑内多药转运体的表达和癫癎耐药之间关系的研究作一回顾.

  • Lafora病2例报告

    作者:刘煜敏;洪艳

    Lafora病属进行性肌阵挛性癫癎(PMEs)的一种类型[1~3],我院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1.1一般资料:男女各1例,分别于4、17岁时发病,入院时病程为7、13年.

  • 以反复多灶脑叶出血为表现的原发神经系统血管内淋巴瘤病1例报告

    作者:王灿东;郎森阳;夏程;桂秋萍;李雪梅;田成林;于生元

    血管内淋巴瘤病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1959年由Pfleger和Tappeiner首先描述,并命名为系统性血管内皮瘤病[1],以毛细血管、小静脉、小动脉管腔内淋巴样瘤细胞增生为特点,通常发生于中枢神经及皮肤,呈恶性进展性病程,病程2周至十几个月不等.现报道我院1例经2次脑活检确诊的临床表现与以往文献报道不同的原发神经系统血管内淋巴瘤病.

  • 结节性硬化症伴肾错构瘤出血1例报告

    作者:朱蜀侠;林旭;石否;邵山;马铁郦;周开华;吕健为;谢见

    结节性硬化症TS(tuberous sclerosis),又称Bourneville病,是一种以面部皮脂腺瘤、癫癎和智能减退为临床表现的疾病[1].其临床特征为任何器官均可出现错构瘤,常出现在大脑、肾脏、皮肤、眼、心脏等部位[2],累及肝、脾、骨骼等器官较为少见.而具有此典型临床表现的患者并不多见,我们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

  • 二甲双胍对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胰岛素、血脂及体重的影响

    作者:张金刚;王朝霞

    我们自2002年7月至2003年10月对60例接受氯氮平治疗的精神病患者进行二甲双胍干预,对其治疗前后的血糖、胰岛素、血脂、体重变化进行观察分析如下:60病例选自本院住院、门诊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诊断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及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本(CCMD-2-R).男性27例,女性33例,年龄29~52岁,平均年龄(41±7)岁,排除伴有糖尿病、胰腺及其他内分泌疾病,肝肾功能异常.

  • 伴幻听的聋哑精神病患者1例

    作者:胥德广

    患者,男,21岁,未婚,无业,聋哑残疾人,入院前因"外走易激惹伴冲动毁物6个月,加重1周"而入院.患者自2岁时因药物中毒耳聋,系养子,曾于聋哑学校上学2年,后弃学在家.家庭条件宽裕,入院前6个月开始,患者表现呆楞,对父母态度蛮横,后3次不明原因外走,父母曾跟踪,见患者无固定目的地,有时只是到立交桥下发呆后又返回.此期间患者易与伙伴打架,易发怒,与其姥姥发脾气、摔打东西,夜不眠,在屋内来回走动.入院前1周,无故与姥姥发火,乘家人外出时把花费数十万元装修的新居毁坏.因家中护理困难而入院.

  • 有眼睑下垂和上视受限的吉兰-巴雷综合征1例

    作者:李海峰;滕以亮

    患者,女,49岁.因四肢麻木无力6天于2003年4月15日入院.患者6天前双下肢无力且感双膝关节以下麻木,伴小便困难.当地诊为吉兰-巴雷综合征(GBS),予B族维生素和激素治疗,病情渐加重,出现双上肢麻木无力,且3天前双眼睑下垂,已不能行走.

  • [5]行走不稳,饮水呛咳,反复呕吐进行性加重(上)

    作者:北京神经内科会诊中心

    患者,男,35岁,银行职员.主因纳差、消瘦、全身无力9个月,左耳听力减退、饮水呛咳3个月,呼吸困难1个月于2003年3月26日由外地转入宣武医院北京神经内科会诊中心病房.9个月前,患者感工作压力大,情绪低落,食欲下降,进食少,全身乏力,未予特殊治疗.3个月后出现腹痛、腹胀,胃镜检查提示"返流性胃炎".5个月前全身无力加重,以双下肢较重,行走不稳,身体左右摇晃.4个月前排尿困难.3个月前左耳听力减退,饮水呛咳,反复呕吐,2002年12月2日在当地医院MR检查显示双侧丘脑、脑干有多发、对称等T1长T2异常信号(图1,2).按脱髓鞘疾病给予激素治疗2个月(具体用量不详).治疗后腹痛腹胀稍有好转,进食略增加,其他症状无变化.1个月前出现呼吸困难、急促.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转来我院.起病以来,体重下降5 kg.既往体健,否认中毒史.

  • 对住院精神病患者肇事引起法律纠纷的认识

    作者:罗小年

    近年来,关于住院精神病患者伤害行为引起法律纠纷的讨论,正在受到精神医学界的重视[1~10].本文拟对有关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法律能力、司法实践的具体情况、精神病医院应该注意的事项进行进一步讨论.

  • 住院精神病人的意外伤害问题探讨

    作者:高燕丽

    精神病人受其精神症状影响经常会出现自伤、自杀、伤害他人等冲动行为,致使意外伤害发生频繁且后果多严重,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更是令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疲惫不堪.纵观近年来国内有关住院精神病人意外伤害问题的文章,数量虽多,但主要是围绕其法津责任方面进行的专题探讨,而对于意外伤害的发生率、发生相关因素以及国外学者就意外伤害法律责任的观点等问题的报道较少.故予以探讨.

  • 脑梗死的微循环改变及其治疗

    作者:黄如训;王新

    脑的微循环是指外径在300 μm(内径100 μm)以内的血管系统,即毛细血管和它连接的微动脉及微静脉[1].脑微循环的主要结构及功能基础是血脑屏障(BBB),由三部分组成:血管内皮细胞及其紧密连接、基底膜、星形胶质细胞足突[2].它在生理状态下为脑组织提供营养代谢,在脑梗死的损伤机制中又具有核心作用[3].脑梗死时首先发生微循环的障碍,然后启动缺血瀑布,后引起神经元的损伤[2,3].因此,研究脑梗死后微循环的改变就显得尤为必要,针对微循环的治疗也成为中风重要的治疗方法.

  • 表皮生长因子促进室管膜下区神经干细胞向梗死灶迁徙和分化

    作者:余剑;曾进胜

    成年动物脑室管膜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内的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对脑梗死有增殖和迁徙反应,但神经元分化比例太小而不能重建神经功能,如何调控内源性NSCs使其向神经元分化是目前卒中后神经可塑性研究的热点之一.众多研究已发现,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factor,EGF)在体外促使NSCs增殖,而脑室内注入EGF甚至可促使SVZ内NSCs离开脑室壁到达脑实质,表明EGF可作为正常成年脑SVZ内NSCs的调控因素之一.本研究评估大鼠实验性脑梗死后,脑室内注入EGF对SVZ内NSCs增殖、迁徙和分化的作用,以及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并探讨梗死灶边缘增生星形胶质细胞的来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