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精神病学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s 중국신경정신질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山大学
  • 影响因子: 1.3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0152
  • 国内刊号: 44-121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4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曾进胜
  • 类 别: 精神病学
期刊荣誉:
  • 16例平山病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林小慧;刘开祥;曾爱源;陈梅玲

    目的 分析平山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平山病的认识,便于早诊断和早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确诊的平山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特征及颈椎MRI资料.结果 患者均为青少年男性,平均发病年龄19.25岁.主要表现为局限于上肢远端的肌无力和肌萎缩.肌电图显示C7~T1神经支配区肌肉神经源性异常,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增宽,波幅增高.屈颈位MRI显示所有病例下颈髓后方硬膜外间隙增宽,T2像可见新月形高信号影,相应脊髓受压前移变扁.结论 结合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学及颈椎影像学检查可确诊平山病,其治疗以配戴颈托及患肢功能训练为主.

  • 山东农村居民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作者:王志青;李献云;安静;童永胜;李可进

    目的 了解农村居民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为自杀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包括一般健康状况问卷、冲动性和攻击性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等对山东滕州市东郭镇19个村≥15岁的5039例农村居民进行自杀意念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以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农村居民中,9.33%(470/5039)在过去任何时候有过自杀意念(95%CI:8.52%~10.13%),5.39%(299/5039,95%CI:5.28%~6.59%)近1年有过自杀意念.近1年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排列为:近1年慢性压力大(OR=5.61,95%CI:4.04~7.78),攻击性高(OR=2.54,95%CI:1.93~3.35),非现婚状态(OR=2.04,95%CI:1.52~2.76),生命质量低(OR=1.86,95%CI:1.40~2.48),女性(OR=1.76,95%CI:1.34~2.32),自我感觉经济状况差(OR=1.70,95%CI:1.29~2.25),认识的人中有自杀(OR=1.53,95%CI:1.17~1.99),家庭亲密度低(OR=1.38,95%CI:1.06~1.80).结论 农村居民自杀意念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慢性压力大、攻击性高、非现婚状态是近1年自杀意念主要的危险因素.应根据其危险因素制订有针对性的干预计划.

  • 光剥夺导致大鼠抑郁样改变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王为;赵广宇;刘煜;李柱一;宿长军

    目的 探讨长时间光剥夺是否导致大鼠的抑郁样改变,并从中枢甘丙肽水平和神经元凋亡角度探讨可能的病理机制.方法 随机选取实验组及对照组大鼠各12只,分别经持续避光及正常光照条件下饲养6周后,以强迫游泳实验中的静止时间判定大鼠的抑郁表现,以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大鼠脑部的甘丙肽水平及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 光剥夺组大鼠体重增加量及日均摄食量均低于光照组[(239.23±30.88)g vs (310.85±30.59)g,P<0.01; (31.25±2.10)g vs (39.55±1.51)g,P<0.01],在强迫游泳实验中的静止不动时间较光照组延长[(135.81±8.84)s vs (56.33±7.26)s,P<0.05],而中缝背核和蓝斑处的甘丙肽水平(以积分光密度表示)降低[(37.23±3.77) vs (29.25±2.95),P<0.05; (19.52±0.72) vs (5.13±2.68),P<0.01],但并未观察到神经元凋亡.结论 长时间光剥夺可导致大鼠出现抑郁样表现,中枢甘丙肽水平的降低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

    关键词: 抑郁 甘丙肽 光剥夺
  • 米托蒽醌联合顺铂对脑胶质瘤U87细胞株的影响

    作者:周红建;王雄伟;刘朝奇;覃晓琳;孙俪;汪雷;王旭光

    目的 体外观察米托蒽醌(mitoxantrone,NVT)联合顺铂(cisplatin,CDDP)对脑胶质瘤U87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可能的协同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浓度分别为10、5、2.5、1.25、0.625、0.3125μg/mL NVT、CDDP以及两药物联合对U8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RT-PCR法检测CDDP、NVT及两药联合对U87细胞上Bcl-2和Bax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MTT法检测结果显示,NVT浓度为0.3125μg/mL联合相同浓度CDDP时,两药联合能明显增强其对U8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67.7%±1.5%);RT-PCR法检测显示,CDDP组Bax基因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对Bcl-2基因无此作用;低浓度的NVT和两药联合Bcl-2基因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及顺铂组.结论 胶质瘤U87细胞在化疗药物NVT和CDDP两药物联合作用下可通过诱导Bcl-2/Bax基因表达量的改变,协同发挥其促凋亡作用,从而增强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 脊髓内海绵状血管瘤5例报告

    作者:韩彦明;张新定;赵雪灵

    目的 总结脊髓内海绵状血管瘤(Spinal cord cavernomas,SCC)诊断与显微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04年2月至2008年8月经手术治疗的5例SCC,总结其临床、影像学表现,显微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结果 SCC位于颈段2例、胸段2例、腰段1例;临床表现为慢性进行性神经功能减退2例、间断发作性神经功能障碍1例、急性起病且神经功能迅速减退2例;MRI T1WI、T2WI均为混杂信号,且T2WI周围有低信号环;所有SCC行显微手术全切除,患者症状好转3例、无变化1例、加重1例.结论 SCC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特点,MRI对其诊断的特异性高,手术治疗效果好,术前脊髓功能受损程度及MRI水平位SCC的位置是影响手术效果的主要因素.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梗死灶面积与餐后血糖的关系

    作者:章成国;李国德;黄淑云;曾桄伦;张国华;罗韶辉;彭伟英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梗死灶面积与餐后血糖的关系,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糖的管理、降低大面积脑梗死发生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入选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经临床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186例,记录患者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对患者进行头颅MR检查.按大梗死灶平面直径分为3组,各组均有患者62例(≥5.0 cm、2.1~5.0 cm、0.5~2 cm),比较各组的年龄、性别、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1周餐后血糖(postprandial blood sugar,PBS1)、2周餐后血糖(PBS2)的有统计学差异.结果 各组患者的性别、高血压病、LDL-c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餐后血糖(PBS1和PBS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面积脑卒中患者年龄高、餐后高血糖明显,且应激状态过后仍存在餐后高血糖状态.

  • 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白质病7例报告

    作者:罗伟良;王立志;李博生

    目的 报告7例1,2-二氯乙烷(1,2-DCE)中毒性脑白质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确诊的7例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白质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中男3例、女4例,年龄17~46岁.为散发性发病,提示发病存在个体易感因素.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头痛、呕吐、意识改变、癫痫发作等,3例仅有头痛,经CT和/或MR检查诊断脑白质病而后确诊.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增高,头颅CT均表现为两侧大脑半球脑白质对称性"佛指状"密度减低、侧脑室变窄、脑回肿胀和脑沟变浅.头颅MRI均表现两侧大脑半球白质广泛受累,T1WI呈略低信号,T2WI明显高信号,FLAIR亦为高信号,脑回肿胀,脑沟模糊不清,脑沟、脑池变浅,脑室变窄.经脱水降颅压及糖皮质激素等治疗,5例患者症状好转,2例死于脑疝.结论 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白质病,临床表现以颅高压表现为主,头颅MRI检查T2WI及FLAIR上双侧大脑半球白质高信号是主要的影像学特征,结合接触史调查可做出诊断.治疗以脱水降低颅内压及糖皮质激素为主.

  • PI3K、AKT和mTOR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

    作者:贺学农;霍钢;唐茂源;冯清林

    目的 研究磷酯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又称AKT)和哺乳动物的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 target of rapamycin,mTOR)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 61例垂体腺瘤分为侵袭性和非侵袭性两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I3K、AKT及mTOR的蛋白表达,应用RT-PCR检测PI3K、AKT及mTOR的mRNA表达水平,分析比较两组肿瘤之间PI3K、AKT及mTOR的表达差异性.结果 在所检测的肿瘤组织标本中,有31例为侵袭性垂体腺瘤,另外30例为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侵袭性垂体腺瘤PI3K、AKT、mTOR阳性表达率(61.29%、74.19%、54.84%)高于非侵袭垂体腺瘤(33.33%、43.33%、26.27%,P<0.05).PCR检测结果显示侵袭性垂体腺瘤组中PI3K、AKT、mTOR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07±0.599、0.843±0.094、0.753±0.071)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0.591±0.803、0.718±0.044、0.656±0.022,P<0.05).结论 PI3K、AKT及mTOR在垂体腺瘤的侵袭过程中可能发挥着促进其侵袭的作用.

  • 海绵窦血栓的临床分析(1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回顾)

    作者:刘汉伟;李静;张雷;韩蓉蓉

    目的 探讨海绵窦血栓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继发于双侧海绵窦炎的海绵窦血栓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 该患者有头痛、发热、眼睑下垂、眼外肌麻痹,数日内出现对侧眼睑充血、水肿、眼球突出、眼球运动受限,行蝶窦切开引流术、静脉广谱抗生素、抗凝等治疗后,患者症状逐渐恢复,遗留左侧外展神经麻痹.结论 海绵窦血栓是一种少见的,有潜在致死风险的疾病.对此疾病要有高度的警惕性,应早期行影像学检查确诊,早期诊断、原发病灶的外科引流、广谱抗生素的应用、辅以抗凝治疗是治疗的关键.

  • 一个遗传性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家系的临床特点及GCH-Ⅰ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薛原;陈先文;高宗良;严孙宏

    目的 探讨一遗传性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opa-responsive dystonia,DRD)家系临床特点和相关基因突变.方法 收集一个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家系全部家庭成员临床资料并随访,采集家系成员静脉血,常规提取基因组DNA,利用PCR技术扩增三磷酸鸟苷环化水解酶Ⅰ(guanosine triphosphate cyclohydrolase 1,GCH-Ⅰ)基因全部6个外显子,进行DNA直接测序并分析.结果 该家系患病成员临床主要表现为肌张力障碍和帕金森综合征,但症状严重程度个体差异大,所以患者对多巴丝肼治疗均有较好反应,1例患者长期大剂量不规律使用左旋多巴后出现异动症.基因测序显示4例患病成员GCH-Ⅰ第四外显子102号碱基由胸腺嘧啶替换为腺嘌呤(T →A),并导致176位丝氨酸(Ser)转变为精氨酸(Arg) Arg176 Ser,该突变类型尚未见文献报道.其余家系成员未发现GCH-Ⅰ基因突变.结论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临床表现在同一家系不同个体之间可有较大差异,部分患者长期大量不规律使用左旋多巴亦可导致异动症产生.GCH-Ⅰ基因第四外显子102号碱基 (T →A)突变是DRD患病的分子遗传学原因之一.

  • 5-羟色胺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与抑郁症患者大脑灰质密度的相关性

    作者:张婧;刘海燕;姚志剑;卢青

    目的 探讨5-羟色胺2A受体(5-HT2A)基因T102C多态性与抑郁症患者大脑灰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以1.5T超导型磁共振仪对57例抑郁症患者及37名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与患者组无差异的正常对照进行脑部的三维磁共振扫描,同时检测受试者的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采用基于像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分析被试的脑灰质图,建立方差分析(校正P<0.005)模型以比较不同组间灰质密度差异,体素为10及以上(K≥10)的脑区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患者组与对照组T102C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C基因型患者组左楔叶、左丘脑、右后扣带回灰质密度较TC基因型组降低(校正P<0.005),同时左右后扣带回、右额中回灰质密度也较TT基因型患者组降低(校正P<0.005);TC基因型患者组左扣带回灰质密度较TT基因型组降低(校正P<0.005).包括对照组不同基因型组在内的其他各组间未发现各脑区灰质密度存在差异(校正P<0.005).结论 5-HT2A受体C等位基因可能参与了抑郁症后扣带回等脑区结构异常的病理机制.

  • 颈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合并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30例血管内支架治疗

    作者:王东;李慎茂;朱凤水;缪中荣;焦力群;凌锋

    目的 回顾性分析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合并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对2009年4月至2010年5月我院30例症状性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合并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患者;术中先行椎动脉开口支架术,同期在颈动脉保护伞下采用自膨支架进行颈内动脉颅外段支架术,观察其技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近期疗效.结果 30例患者共成功植入自膨支架30枚,椎动脉开口同期共成功植入31枚球囊扩张支架,术后即刻造影残余狭窄均<20%,技术成功率达100%(30/30),围手术期未发生动脉夹层、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脑出血等并发症.30例患者在术后第2 d复查颈、椎动脉超声及颅多普勒超声,均未发现再狭窄.14例表现为短暂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患者术后症状缓解12例(85.7%,12/14).30例患者在术后随访1~6个月,平均随访3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现支架内再狭窄,亦无TIA及症状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结论 同期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合并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但远期疗效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 首发未服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多导睡眠图特征

    作者:王俊清;林以环;江丽芸;翁壁兰;许崇涛;卓永宁;章杰;陈曲亮

    目的 探索首次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 PSG)的特征.方法 对2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8名正常对照进行整夜PSG监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估主观睡眠,比较两组PSG及主客观睡眠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表现入睡潜伏期延长[(67.26±13.02)min vs(28.73±10.47)min],总睡眠时间减少[(271.46±25.14)min vs (357.81±22.83)min]、睡眠效率下降[(61.58±11.62) vs (89.71±9.44)]、睡眠期觉醒时间[(67.84±13.76)min vs (26.94±8.67)min]和觉醒次数[(34.58±9.49) vs (13.46±4.03)]增多、N1期睡眠增加[(81.29±12.41)min vs (39.51±8.63)min],N2期、N3期睡眠减少[(94.23±16.53)min vs (162.84±18.93)min; (39.78±7.64)min vs (84.15±11.39)min],REM睡眠减少[(47.52±7.64)min vs (73.56±9.43)min],上述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SG值比较,患者组主观评估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时间减少、睡眠效率下降(P<0.05).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有睡眠连续性和睡眠结构两方面异常,且对失眠有主观夸大特征.

  • 等级诊断和多轴诊断体系在人格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张天宏;王兰兰;肖泽萍;戴云飞;张海音;仇剑崟;王振;俞峻翰;吴艳茹;蒋文晖

    目的 了解等级诊断和多轴诊断体系在人格障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随机抽样的3075例精神科门诊患者进行人格障碍调查.以人格障碍诊断问卷为筛查工具,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配套的轴Ⅱ人格障碍临床访谈(SCID-Ⅱ)对筛查阳性者进行面检并作出诊断.同时,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对患者的PD患病情况作出临床诊断.结果 根据DSM-IV多轴诊断体系,3075例门诊患者中982例(31.93%)符合人格障碍诊断标准,以回避型(8.10%)和强迫型(7.58%)人格障碍为常见,其中44.40%(436/982)合并两种或以上人格障碍.而根据CCMD-3诊断体系明确诊断人格障碍的仅9例(0.3%).结论 精神专科医院门诊患者中人格障碍较为常见,DSM-Ⅳ诊断体系对人格障碍的诊断较国内目前的临床诊断体系敏感.

  • 伴抑郁症状的焦虑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作者:成媛媛;唐茂芹;杨冬林;贾裕堂;寻广磊

    目的 探讨伴有抑郁症状的焦虑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纳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焦虑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163例和162名正常对照,患者按是否伴有抑郁症状分为单纯焦虑组以及焦虑-抑郁共存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等分别评定受试者的情绪症状、睡眠和生活质量,采用SPSS18.0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46.6%(76/163)的焦虑障碍患者伴有抑郁症状.焦虑-抑郁共存组的SAS标准分、PSQI总分均高于单纯焦虑组(P<0.01),WHOQOL-BREF总分及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及环境领域得分分别为[ (47.92±8.52 )、(10.17±2.64)、(11.12±2.55)、(11.29±2.27)、(10.69±2.65)],而单纯焦虑组和健康对照组相应得分分别为[(57.88±9.43)、(13.02±2.61)、(13.08±2.29)、(13.44±2.41)、(12.47±2.63)和(65.14±9.42)、(14.99±2.41)、(11.12±2.55)、(11.29±2.27)、(10.69±2.65)],前者各得分均分别高于后两者(P均小于0.01).结论 焦虑障碍患者常伴发抑郁症状,伴有抑郁症状的焦虑障碍患者生活质量更低.

  • 躯体化障碍的人格特征与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关系

    作者:张朝辉;穆俊林;宋景贵

    躯体化障碍是一种以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为主诉但却没有可证实的相应器质性病变基础的神经症,其临床治疗效果往往不好.已有研究表明,躯体化障碍患者具有一定的人格特征,并可能是其重要的发病基础之一,而且疾病的发生也与此类患者的敏感或扩大的知觉认知方式可能有关[1].临床中可观察到患者的人格特征与认知相关,但二者关系究竟如何尚未得到证实.故本研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 病程小于5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

    作者:陈琦;王瑛;黄青;董芳;周富春;王传跃

    关于首发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研究,提示认知功能损害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一个独立症状维度,其影响因素包括精神症状、性别、年龄、病程、遗传素质、自知力、预后与转归、药物等,其中病程的影响有不一致报道[1-2].本研究对病程5年以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相关因素进行了探讨.

  •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研究进展

    作者:陈中美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以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不稳等运动症状(motor symptoms)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系统慢性变性疾病.随着对该病认识的提高,以及临床研究的进展,人们发现PD除了典型运动症状之外,还伴有一些非运动症状(non-motor-symptoms,NMS);并将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主要分为3类: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神经精神异常,感觉异常.非运动症状在疾病晚期给患者带来更为严重的影响,加重运动障碍,降低生活质量,缩短生存寿命.因此,加强对PD非运动症状的临床认识以及适当干预,对PD患者的治疗和改善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就PD非运动症状的发生率,临床表现,以及基本处理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新生儿癫痫的发生机制及对发育脑的影响

    作者:马磊;江文;史明;杨方

    癫痫的特点是持续存在能产生癫痫发作的脑部持久性改变,并出现相应的神经生物学、认知、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等方面的后果.新生期一般指出生后1个月内,是癫痫发作的高峰期,患病率约为1.8‰~3.5‰,在产科重症监护单元的发生率约为1%~2%.

  • 弥散张量成像在脑胶质瘤中的应用

    作者:李智奇;张义

    胶质瘤呈侵袭性浸润生长,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致残率和致死率高,预后差.目前胶质瘤手术切除主要依靠术者经验行肉眼下全切除,往往不超过影像学边界,留有残余肿瘤,术后易复发.因此,进行影像学引导的胶质瘤手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e,DTI)是近年发展的磁共振成像新技术,是目前惟一能在活体无创地显示脑白质纤维束的成像方法[2].

  • 体液生物标记物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中的作用与评价

    作者:曾凡;张吉强;王延江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记忆减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见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特征为老年斑(senile plaques, SPs)、神经元丢失、神经元内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 NFTs)和淀粉样血管病.现在全球约有两千六百多万AD患者,到本世纪中叶将超过一亿[1].早期诊断对AD防治尤为关键.临床上AD诊断主要借助病史、神经心理量表和排除其它类型痴呆等方法进行,存在的问题是早期诊断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均不够高.生物标记物可为AD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就针对近年来AD早期诊断中体液生物标记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与神经退变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钟泽其;张宗平;唐向东

    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REM sleep behaviour disorder, RBD)是指正常REM睡眠期骨骼肌张力弛缓消失,伴随与梦境相关的吵架斗殴等暴力性异常行为.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众多研究显示约50%的RBD与神经退变性疾病有关,例如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路易体痴呆(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 DLB)等.本文将对RBD的研究进展予以回顾,全面阐述RBD与神经退变性疾病之间的临床和病理生理学意义.

  • 右侧眶上裂综合征1例报告

    作者:郑振扬;张为西;姚晓黎;周琛;冷雁;马震宇

    眶上裂综合征(superior orbital fissure syndrome,SOFS),又称为Rochon-Duvigneaud综合征,他是1组以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及三叉神经眼支受损症状为特征的临床症状群.Hirschfeld于1858年首先描述了该症状群,但是直到1896年Rochon-Duvigneaud[1]才把4例梅毒患者身上相似的症状群作为一个综合征正式进行报道,1921年Collier[2]报道该综合征可自行缓解,亚急性起病,并将该综合征归因于眶上裂炎症, Lakke[3]于1962年对该综合征进行了完整定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