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放射治疗现状和展望

    作者:贺秋冬;聂跃华;杨立

    目的:通过复习局限期小细胞肺癌(SCLC)放射治疗的文献,探讨局限期SCLC佳放射治疗策略.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和CHKD数据库有关SCLC放射治疗的70篇研究文章,纳入分析39篇,检索词为小细胞肺癌、局限期、放射治疗和预防性脑照射.结果:试验表明放射治疗优于手术治疗,中位总生存期手术组为6个月,放疗组为1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eta分析显示,联合化疗+放疗较单纯联合化疗方法改善了生存期,单纯联合化疗组患者3年生存率为8.9%,联合化疗+放疗组3年生存率为14.3%,P=0.001.预防性脑照射(PCI)的作用已肯定.但是,胸部照射(thoracic radiation therapy, TRT)的剂量、时机和靶体积等问题未完全解决.结论:局限期SCLC的治疗策略为化疗和同步TRT以及预防性脑照射(PCI).胸部照射应该在化疗早期(化疗第1或2个周期)进行,不赞同根据化疗前肿瘤体积来确定照射靶区. PCI应尽可能在化疗完成后就开始.

  • 大鼠全脑照射后早期大脑NG2和O4表达变化

    作者:李华杰;包仕尧;田野;陈列松;张志琳

    目的探讨大鼠全脑照射后早期大脑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放射性反应.方法SD大鼠单次全脑照射后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早期大脑皮质和海马CA1区NG2和O4阳性细胞数量.结果和对照组相比,10Gy照射后各时间点大鼠脑皮质和海马CA1区NG2和O4阳性细胞数都有不等程度的增加,其中照射后7 d和14 d的NG2和O4阳性细胞增加明显;照射后28d的NG2和O4阳性细胞数较之7 d和14d时减少.结论大鼠全脑照射后早期大脑NG2和O4表达增加,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增多,并且和观测时间相关.

  • 全脑常规分割外照射对大鼠血脑屏障药物通透性的影响

    作者:章龙珍;曹远东;陈勇;于常州;庄明

    目的探讨放射线全脑常规外照射后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为临床颅内肿瘤放化疗的序贯性和佳化疗时机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100只正常成熟Sprague-Dawley大鼠被随机分为0、10、20、30、40Gy组,每组20只.采用60Co γ线进行全脑常规分割外照射,2 Gy/次,1个野/d,5次/周.各组完成计划照射剂量后16 h经尾静脉注射氨甲蝶呤(MTX)25mg/kg,2 h后采集静脉血及脑脊液,用RP-HPLC法监测其中的MTX浓度.结果对照组、10、20、30、40Gy组脑脊液中MTX平均浓度分别为0.07、0.08、0.12、0.24、0.23mg/L.经秩变换检验方差分析,10Gy组与对照组、30Gy与40Gy组脑脊液中MTX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血液中MTX平均浓度各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线具有降低血脑屏障功能的作用,照射20~30Gy其通透性明显增加,故20~30Gy时为化疗佳时机.

  • 肺癌脑转移瘤268例预后分析

    作者:李红卫;廉建红;张美静;刘颖;兰胜民

    目的 回顾性分析肺癌脑转移的预后及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268例肺癌脑转移瘤的临床因素和治疗方法分别进行单凶素和COX模型多凶素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中位生存期8个月,1年生存率37.8%,2年生存率18.4%,3年生存率12.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灶是否控制、Kamofsky评分、治疗方法、肿瘤转移是否为单发为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肺癌脑转移瘤的预后因素主要为:Karnofsky评分、原发灶是否控制、颅内转移是否为单发.全颅照射为主的治疗是肺癌脑转移的首选治疗方法.

  •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调强放射治疗13例

    作者:林育毅;张纬建;谢志原;刘锋;郭飞宝

    目的 通过观察调强放射疗法(IMR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疗效,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2008年5月至2009年11月采用共面5野同步补量(SIB)IMRT治疗13例NSCLC脑转移患者,全脑剂量[计划靶区(PTV)-临床靶区(CTV)]2 Gy/次,DT40 Gy,脑转移灶PTV-肿瘤靶区(GTV)]2.5~2.8 Gy/次,DT50~56 Gy,均为5次/周,共20次.同步结束,95%的等剂量曲线包括靶区,放疗结束后行脑部CT或MRI评价疗效.结果 CR为4例,PR为8例,SD为1例.治疗有效率92.3%(12/13).结论 全脑及脑转移灶IMRT治疗NSCLC脑转移有较高的局控率,不良反应轻,值得推广应用.

  • 全脑照射后昆明鼠的学习、记忆力损伤及其变化规律

    作者:朱广迎;梁克;欧广飞;李艳春;蔡伟明

    目的探讨全脑照射后鼠的学习、记忆力损伤及其变化规律。方法硫喷妥钠麻醉后,采用直线加速器10 MeV电子线照射102只4~6周龄昆明鼠全脑;102只分为3组(每组34只),照射剂量分别为20、10、5 Gy。另设34只鼠为对照组(只麻醉不照射)。照射后第1、2、3、4、5天和第14、28、56、84天采用跳台法测定鼠的学习、记忆力。结果照射后第2、3、56天,20 Gy组鼠受电击次数分别为(1.0±0.9)次、(0.9±0.6)次和(1.4±1.0)次,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照射后第2,3天20 Gy组受电击潜伏期分别为(64±87)s、(92±78)s,与对照组[(173±21)s,(175±16)s]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第56天为(164±88)s,与对照组[(261±79)s]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照射后第2天20 Gy组受电击鼠的构成比为6/9,与对照组(11%)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20 Gy组学习、记忆力损伤重,10 Gy组次之,5 Gy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性。照射后鼠学习、记忆力损伤的规律:照射后第2,3天学习、记忆力有明显损伤,第4~28天为暂时恢复期,第56天出现第2次损伤高峰,第84天后再次恢复。结论放射性脑损伤可使鼠的学习、记忆力明显下降,记忆力损伤程度及恢复快慢均与照射剂量相关。

  • 伽玛刀照射后正常大鼠脑形态学变化的观察

    作者:钟强;刘宗惠;于新;亓树彬;周东学

    为研究伽玛刀照射后正常大鼠脑组织形态学变化与时间和剂量的关系,并探讨晚期放射性坏死的发生机制,以大鼠右侧尾状核头部为照射靶点,伽玛刀照射剂量分别为20、50、75、160Gy,准直器直径4mm,应用HE、Nissl、Luxol Fast Blue染色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从伽玛刀照射开始到晚期坏死发生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结果显示,在晚期坏死灶出现之前的潜伏期内,靶区内病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微血管系统改变,即毛细血管增生、微血管腔扩张、管壁增厚、血管周围组织间隙水肿;②星形胶质细胞肥大、增生.研究表明,大鼠靶区内的形态学变化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微血管系统改变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损伤都可能导致晚期坏死的发生.

  • 预防性全脑照射及其不同介入时机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影响

    作者:霍东杰;陆艳荣;王海峰;张玲;阿不力克木江·阿地力;李月;张瑾熔

    目的 探究预防性全脑照射(PCI)及其不同介入时机对经基础治疗达完全缓解(CR)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84例L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基础治疗达CR的前提下以有无PCI干预分为2组,其中PCI组50例(27.2%),非PCI组134例(72.8%);又以是否完成4周期化疗将PCI组分为PCI1组(n=20)和PCI2组(n=30).基础治疗的化疗方案、照射方式及剂量一致.结果 PCI组、非PCI组脑转移率分别为14.0%、3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及1、2、3年生存率分别为25个月(95%CI:21.487~28.513),54%、36%、15%,而非PCI组为17个月(95%CI:15.175~18.825),37%、18%、13%,2组中位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1组、PCI2组的脑转移率分别为10.0%、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亚组间中位生存时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CI可降低LSCLC患者脑转移率、延长总生存时间(OS),而不同介入时机的PCI对LSCLC的预后无明显影响.

  • 神经节苷酯对鼠脑放射性损伤后空间学习记忆力下降的影响

    作者:唐亚梅;张殷殷;王莉梅;肖颂华;沈君;邢诒刚

    背景:记忆力下降是放射性脑病早期的主要临床表现,已有许多人认为神经节苷酯在神经修复中对记忆功能具有改善作用.目的:研究神经节苷酯对鼠脑放射性损伤后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减退的影响.设计:以动物为观察对象的随机对照实验.单位: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神经科和放射科.材料:实验于2001-03/2002-05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实验室完成.选取SD大鼠80只,分为空白对照组、神经节苷酯治疗组、生理盐水治疗组、未干预组,20只/组.干预:神经节苷酯治疗组、生理盐水治疗组、未干预组大鼠麻醉后头部接受60Coγ射线照射,7 Gy/次,1次/d,连续照射6 d,总剂量42 Gy.空白对照组麻醉后不予照射.接受照射的3组每天照射后隔1 h给药,神经节苷酯治疗组腹腔注射神经节苷酯30 mg/kg;生理盐水治疗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1次/d,连续6 d;空白对照组和未干预组不给药.评估:①照射结束后采用Morris水迷宫的定位航行实验,通过记录大鼠寻找平台所需时间(潜伏期)来测定大鼠对水迷宫的学习记忆能力.②采用空间搜索实验,通过记录大鼠在120s内搜索平台的路线图,测量其平台象限的游泳距离占总距离的百分比,从而测定大鼠学会寻找平台后,对平台空间位置记忆的能力.③迷宫试验结束后将神经节苷酯治疗组、生理盐水治疗组、未干预组大鼠断头取脑,观察各组大鼠的脑组织病理改变.结果:①各组第4天起潜伏期渐趋平稳,第5天时神经节苷酯治疗组寻找平台潜伏期(13.6±1.4)s,短于生理盐水治疗组和未干预组[(17.1±2.9),(15.8±2.2)s,P<O.05].②神经节苷酯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能依靠空间搜索寻找平台,运动轨迹多位于原平台所在象限,而生理盐水治疗组及未干预组多绕池壁游泳,运动轨迹呈随机分布于各象限中.神经节苷酯治疗组平台象限游泳距离百分比高于生理盐水治疗组及未干预组,但较空白对照组低.③组织学检查显示,生理盐水治疗组神经元轻度变性,部分细胞呈空泡变性,出现细胞皱缩,染色质浓缩,核边聚,星形细胞数量减少;未干预组病理改变与生理盐水治疗组基本相似;神经节苷酯治疗组部分神经元出现胞体变小,胞浆红染等变性改变,但数量、核皱缩、核边聚、空泡现象较前两组少.结论:放射性脑损伤使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神经节苷酯治疗可减轻照射后脑组织病理改变,对放射所致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减退有明显改善作用.

  • 海马保护技术对脑部放疗患者认知功能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作者:汪步海;顾祥;华秋;刘丽琴;李军;花威;戴尔珣

    目的:观察海马保护技术对行脑部放疗患者认知功能的保护情况.方法:纳入80例脑部肿瘤患者,在接受脑部放疗同时应用海马保护技术.在放疗前24 h、放疗后3、6、12个月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e-MentalState Examination,MMSE)进行神经认知功能评分,评价并比较放疗前后患者的整体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量、回忆能力、语言能力.结果:放疗后3个月患者的定向力高于放疗前(P<0.05).患者于放疗后3、6、12个月所测得认知功能其他各项指标的评分及总分与放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部放疗时采用海马保护技术可预防和减轻患者因放疗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

  • 神经节苷酯对大鼠脑放射后学习记忆力下降的影响

    作者:唐亚梅;邢诒刚;李梅;沈君;肖颂华;黎祥喷

    目的:研究神经节苷酯(GM1)对脑放射后学习记忆能力减退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头部接受60Co γ射线照射,7 Gy/次,1次/天,连续照射6 d,总剂量42 Gy,照射鼠分3组,每组20只:照射后GM1治疗组;照射后生理盐水(NS)治疗组;照射后未干预组.另设20只鼠为对照组,麻醉后不予照射.照射结束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迷宫试验结束后断头取脑,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结果:GM1治疗组大鼠寻找平台潜伏期较照射后未干预组及NS治疗组缩短,但仍长于正常对照组.GM1治疗组大鼠平台象限游泳距离百分比高于照射后未干预组及NS治疗组,但较正常对照组低.组织学检查显示照射后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变性坏死,GM1治疗组病理改变较NS治疗组轻.结论:放射性脑损伤可使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GM1对放射所致的学习记忆能力减退有明显改善作用.

  • 放射治疗诱发老年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作者:陈齐鸣;温伟;Joannis Lamproglou;Jean-yves Delattre

    目的 为了建立一种放射治疗诱发的行为障碍的大鼠动物模型.方法 将26只16~27个月老年Wistar大鼠进行一个疗程的全脑放射治疗(30Gy/10次112天),26只Wistar大鼠对照组接受了假性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后进行连续的行为学研究,包括单向逃避、双向逃避、按压踏板逃避测试以及水迷宫测试.结果 在放射治疗前两组结果 相似,放射治疗后1~3个月两组结果 没差别,而放射治疗后6~7个月,接受放射治疗的大鼠单向逃避(23%:55%,P≤0.001)和双向逃避(18%:40%,P≤0.01)测试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放射治疗后7个月踏板逃避测试反应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11.20 s:8.43 s,P≤0.05),水迷宫正确反应百分比显著降低(53%:82%)在光镜下未发现放射治疗后的大鼠大脑有病理异常.结论 老年鼠接受常规放射治疗后,可以发生主要累及记忆的行为功能的障碍.这种动物模型可用于放射治疗诱发的认知功能障碍的病理机制的研究.

  • 大鼠全脑照射后海马肿瘤坏死因子的基因表达

    作者:余德;田野

    目的 观察大鼠全脑照射后海马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动态表达,探讨其在放射性脑损伤急性期的反应发病机理中可能的作用. 方法 制备大鼠的脑放射诱导损伤模型.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半定量分析大鼠脑放射诱导损伤后海马区在不同时间、不同剂量水平TNF-α基因转录的动态表达. 结果 正常组海马区TNF-α mRNA低水平表达;全脑照射组表达上调并在1 h达峰值,是正常组的4~11倍(P<0.001);放射诱导呈剂量依赖性(P<0.01),30 Gy组较2 Gy组增高近2倍(P<0.001),较15 Gy组增高近1倍(P<0.01),15 Gy组也高于2 Gy组;各照射组在12 h后恢复到基础水平. 结论 大鼠全脑照射后海马区TNF-α基因表达上调,放射诱导呈剂量依赖性,提示参与了脑放射诱导损伤急性期的细胞反应.

  • 预防性脑照射的临床共识与进展

    作者:柳燕冬;周菊英

    预防性脑照射是临床上处理肿瘤脑转移的有效手段,该手段对于微小病灶的杀灭能够有效降低脑转移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其有效性在小细胞肺癌中得到了验证,而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以及乳腺癌中的应用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对于手术及辅助化疗后ⅢA-N2期NSCLC患者以及曲妥珠单抗治疗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预防性脑照射有望成为这两类患者的常规治疗手段.

  • 全脑同期加量调强放疗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研究

    作者:朱海生;严浩林;阙丽琳;甘媚;梁雷锋;何林

    目的 评价全脑同期加量调强放疗(IMRT)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第一、二人民医院住院放疗的120例脑转移瘤患者.采用信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维适形序贯加量组(3 DCRT组,n=60)和调强同步加量组(IMRT组,n=60),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患者放疗前后精神状态变化.结果 3DCRT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1.5个月,半年、1年生存率分别为83.3%、35.0%;IMRT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2.9个月,半年、1年生存率分别为86.7% 、38.3%,两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43,P=0.705).3DCRT组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38例,病情稳定11例,疾病进展3例,IMRT组分别为9例、40例、9例和2例,两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41,P=0.52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递归分隔分析(RPA)分级(x2=53.484,P<0.001)、颅外病灶的控制情况(x2=13.392,P<0.001)、中线结构是否偏移(x2=4.427,P=0.035)为预后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RPA分级(HR=2.631,95% CI为1.884 ~3.673,P<0.001)、颅外病灶的控制情况(HR=1.697,95% CI为1.034 ~2.786,P=0.037)、中线结构是否偏移(HR=1.787,95%CI为1.118 ~2.856,P=0.015)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3DCRT组放疗前后简短精神状态量表评分分别为(27.12 ±2.42)分、(26.08±2.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3,P=0.009);IMRT组放疗前后评分分别为(26.57 ±3.09)分、(27.20±2.4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10,P =0.113).结论 全脑同期加量IMRT是多发脑转移瘤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可缓解患者症状,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命质量.

  • 全脑放疗对大鼠血-脑脊液屏障功能的影响

    作者:薛秀燕;安永恒

    目的 通过检测顺铂在脑组织中的浓度变化,观察全脑常规分割外照射对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0、10、20、30、40 Gy组,每组10 只,用6 MV的X线加1.0 cm厚组织补偿进行全脑常规分割外照射,每次2 Gy,每天照射1次,每周照射5 d.各组大鼠完成既定照射总量后16 h经腹腔注射顺铂(1.0 mg/kg),20 min后采集静脉血及脑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和脑组织中顺铂的浓度.结果 各组大鼠血清中顺铂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6,P>0.05).大鼠脑组织中顺铂的浓度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增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63.12,q=2.231~18.005,P<0.05、0.01).结论 放射治疗可增加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全脑放疗20~30 Gy时为加用化疗的佳时机.

  • 全颅常规外照射对大鼠血-脑脊液屏障上P-gp和MRP1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作者:齐彩霞;安永恒

    目的 探讨全颅常规外照射对大鼠血-脑脊液屏障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P-糖蛋白(P-gp)、MRP1表达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50只正常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采用0(对照组)、10、20、30、40 Gy 的 60Co γ射线进行全脑常规分割外照射, 每次2 Gy、1野/次,5次/周.各组完成照射计划后16 h断头取脑,40 g/L中性甲醛固定24 h,石蜡包埋,制备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血-脑脊液屏障上P-gp和MRP1的表达情况.结果 对照组P-gp阳性表达强,照射10、20、30 Gy时,其表达减弱,30 Gy时弱,40 Gy时P-gp表达又有所增强,20、30、40 Gy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8.18,q=4.496~6.670,P<0.05);10 Gy组与20、30、40 Gy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q=3.371~5.551,P<0.05).MRP1在对照组有微弱表达,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其表达有所增强,40 Gy组与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1.14,q=2.560~7.657,P<0.05).结论 一定剂量的放射线主要是通过降低血-脑脊液屏障上P-gp的表达,增加血-脑脊液屏障的通透性发挥作用,并且在放射剂量达到20 Gy时化疗效果好.

  • 预防性脑照射对无脑转移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病人认知功能影响

    作者:董继承;万晓娜;王伦青

    目的 探讨预防性脑照射(PCI)对无脑转移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SCLC)病人认知功能影响.方法 对无脑转移的成年局限期SCLC病人50例行PCI,分别于放疗前、放疗结束后1周、放疗结束后2月和放疗结束后6个月对病人进行认知功能测试,以行胸部放疗的乳癌病人及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 放疗前,SCLC组、乳癌组和正常对照组认知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放疗后1周,SCLC组韦氏记忆量表的即刻记忆分低于乳癌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F=6.397,q=12.488、12.650,P<0.01);放疗后2个月和6个月,SCLC组、乳癌组和正常对照组认知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放疗后1周,SCLC组韦氏记忆量表的即刻记忆分和工作记忆分均低于放疗前,差异有显著性(F=3.454、4.191,q=12.370、7.269,P<0.01).放疗后2个月和6个月,SCLC组认知功能各项指标与放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PCI仅在放疗后早期引起病人认知功能部分的损害,这些损害局限于工作记忆及即刻记忆方面,并且呈可逆性.

  • 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的相关因素

    作者:李晋辉;母得志;李德渊;夏斌;熊英

    目的 探讨早产儿脑室内出血(IVH)发病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 调查172例早产儿胎龄、体质量、出生情况,通过床旁颅脑彩超确诊早产儿IVH,记录IVH临床表现、彩超结果,并与同期入院无IVH早产儿进行比较.结果 1.胎龄与IVH发生有关(χ2=6.40 P=0.011);2.出生体质量与IVH发生有关(χ2=26.49 P=0);3.早产儿IVH多于生后72 h内出现临床症状,生后5 d内确诊,且多数早产儿IVH程度较轻,无明显临床症状;4.重度窒息早产儿较轻度窒息早产儿IVH发生率高、程度重.结论 胎龄、出生体质量及窒息程度与早产儿IVH的发生呈线性关系;多数早产儿IVH无明显临床表现;床旁颅脑超声是诊断早产儿IVH可靠、敏感和简便的手段.

  • 放射线治疗诱发脑肿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齐洪武;张卫宁

    放射治疗随着医疗设备和治疗技术的不断进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颅脑部的肿瘤及一些良性疾病.随着颅脑放疗的临床应用,陆续有放疗远期严重并发症--诱发脑肿瘤的报道.本文从放射线治疗诱发脑肿瘤的病因学研究、判定标准及诱发类型、潜伏期及发病率、影响因素、治疗与预后等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25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