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期刊为您保价护航
-
您好,我们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期刊推荐
2、咨询绿色通道
3、医生论文咨询
-
现在咨询——先见刊后付款
请输入您想要咨询的问题......
1-3个月
1. 基本要求:文稿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逻辑性,有理论或实践意义。文字务求精炼、通顺,数字准确无误。论著类稿件一般不超过5 000字(包括英文题名、工作单位和汉语拼音书写的作者姓名)。临床病理(例)讨论、会议纪要、综述、讲座等可视情况而定。
2. 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在20个汉字以内为宜,不用缩写,最好不设副标题。中英文文题应一致。
3. 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改动。作者单位名称(必须列出科室)及邮政编码脚注于首页左下方。通信作者应列出其姓名、邮政编码、单位(Email地址)。作者应具备下列条件:(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4)除了负责本人的研究贡献外,同意对研究工作各方面的诚信问题负责。以上4条均需具备。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及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不宜列为作者。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附外籍作者亲笔签名同意在本刊发表的函件。集体署名的论文,于文题下列署名单位,于文末列整理者姓名,并在论文首页脚注列出通信作者的有关信息。如需注明协作组成员,则于文末参考文献前列出协作组成员姓名,并在首页脚注列出通信作者姓名、单位、邮政编码(Email地址)。作者署名有争议或投稿后申请变更作者顺序者,需出示单位证明及全部作者签名的作者贡献说明。
4.摘要:论著须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应为四段式结构摘要,冠以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应给出主要数据及统计学数据)、结论(Conclusions)小标题。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等主语。中英文内容须一致,中文摘要可简略些,英文摘要则相对具体些。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和名首字母大写)、单位名称(具体到科室)、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应列出所有作者姓名;不属同一单位时,在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时在第一作者单位名称首字母左上角加“*”,例如:Su Liang*, Liang Shiqiao,Cai Yiyun, Xu Yifeng, Wang Liwei , Shi Shenxun.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Hua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40, China。有通信作者时,在单位名称后另起一行,以“Corresponding author:”字样开头,注明通信作者的姓名和Email地址,例如:Corresponding author: Su Liang, Email: lsu@fuadn.edu.cn。
5.关键词:中、英文摘要下另行列出2~5个关键词。关键词的标引应针对文章所研究的重点内容。请尽量从最新版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医学主题词表(MeSH,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db=mesh)中选取。应特别注意首标关键词的选用,该词应反映全文最主要的内容;切勿将副主题词当作关键词列出。未被词表收录的词(自由词),必要时可作为关键词使用,但排序应在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亦以MeSH为准,一般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如“HBsAg”应标引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英文关键词(或词组)的首字母大写,各词汇间用“;”分隔。
6. 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中药应采用正名,药典未收录者应附注拉丁文名称。文内尽量少用(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不宜使用)缩略语。已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如:DNA、RNA、HBsAg、PCR、CT、WBC等。不常用的、尚未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以及原词过长在文中多次出现者,若为中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写出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缩略语;若为外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写出中文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外文全称及其缩略语。不要使用临床口头简称。西文缩略语不得拆开转行。
7. 图表:每幅图(表)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如全文只有1幅图或表时,则写作图1或表1。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本刊采用三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则在此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图片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一般为JPG、TIF、EPS格式,数码照片的图像分辨率应在300 dpi或以上,总像素要在150万像素或以上。影像图周围应去掉文字,森林图另附word文档,图中箭头另纸标注,森林图重点标目词宜用中文表述。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
8. 计量单位:执行GB 3100/3101/3102—1993《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书写规则,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出版)。血压计量单位可以使用毫米汞柱(mmHg),但在文中首次使用时应注明mmHg与kPa的换算系数(1 mmHg=0.133 kPa)。人体的血药浓度测定,同人体其他检测值一样,分母用L,不用ml或dl。单位符号可以与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人、台、次等)的汉字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如:次/min。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不能多于1条,如ng/kg/min应采用ng·kg-1·min-1的形式。参量及其公差均需附单位。当参量与其公差的单位相同时,单位可以只写一次,即加圆括号将数值组合,置共同的单位符号于全部数值之后。例如:“75 ng/L±18 ng/L”可以写作“(75±18) ng/L”。正文中时间的表达,凡前面带有具体数据者应采用d、h、min、s,而不用天、小时、分钟、秒。表示离心加速作用时,应以重力加速度(g)的倍数形式表达。例如:6 000×g离心10 min。或者在给出离心机转速的同时给出离心半径。例如:离心半径8 cm,12 000 r/min离心10 min。
9. 数字:执行GB/T 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的分节采用从小数点起向左和向右每三位数字一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如“1,329.476,5”应写成“1 329.476 5”。但在文字表达中,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书写百分数范围,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30%,不要写成5~30%。书写百分数的公差,中心值与公差用圆括号括起,其后写“%”,如:“(65±2)%”。不得写作“65±2%”。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而不写成4×3×5 cm3。
数值的修约规则参照GB/T 8170—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为5,而右面无数字或皆为0时,若保留的末位数字为奇数(1,3,5,7,9)则进一,为偶数(2,4,6,8,0)则舍弃。如1.050,修约间隔为0.1,修约值为1.0;又如0.350,修约间隔为0.1,修约值为0.4。
同一指标数字的有效位数要一致。对以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的数据,要考虑个体的变异,一般按标准差的1/3来确定保留的有效位数。如(3.6±0.42)kg,标准差的1/3为0.14,有效位数在小数点后1位,故应取小数点后1位,即(3.6±0.4)kg;又如(8.6±0.27) cm,标准差的1/3为0.09,有效位数在小数点后2位,故应取小数点后2位,即(8.61±0.27)cm。百分数的有效位数要以分母确定:分母<10,不用百分数表示,宜用分数表示,如5/7;分母10~99,百分数到个位,如57%;分母100~999,百分数到小数点后1位,如57.0%;余类推。
10. 统计学方法:研究性论文应写明研究设计和统计学方法。按GB/T 3358.1—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统计学符号均用斜体。研究设计:应说明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例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告知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当P<0.05(P<0.01)时,应说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应说对比组之间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等),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F=6.79等);在用不等式表示P值的情况下,一般情况下选用 P>0.05、P<0.05、P<0.01三种表达方式即可满足需要,无需再细分为P<0.001或P<0.0001。当涉及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和总体率等)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给出95%可信区间。
11. 参考文献:基本按照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要求执行,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参考文献在正文中首次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遇序号连续时,用连字符“-”连接起讫序号),并按引用先后顺序排列于文末。只有1条参考文献时,序号写为1。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不包括已被接受的待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请勿作为文献引用,确需引用时,可将其在正文相应处注明。日文汉字请按日文规定书写,勿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参考文献中的作者姓名按姓前名后书写,同一文献3名及以下者全部列出,3名以上者只列前3名,后依文种加表示“,等”的文字(如西文加“,et al”日文加“,他”)。题名后请标注文献类型标志。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参照GB 3469—1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年连续编码的期刊须著录期号。每条参考文献均需著录起止页。如有doi号须著录在该条文献最后。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
中华精神科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精神科杂志发文量
中华精神科杂志总被引频次
热门常见问题
中华精神科杂志官网是http://www.cjop.org.cn/,现在咨询我们可以免费给您评估论文哦!
中科院分区表是对SCI期刊而言的,中华精神科杂志是中文期刊,所以没有分区。
中华精神科杂志的影响因子目前是0.97。
据说这个杂志有点慢,咨询我们可以走绿色加急通道,让您快速投稿。
中华精神科杂志属于中华医学会的杂志,一般中华医学的杂志不需要审稿费。
关于中华精神科杂志的投稿须知,本站有详细内容。
核心的见刊时间会久一点,不过我们有绿色加急通道,可以让您快速见刊。
中华精神科杂志审稿周期是1-3个月。
官网网址:http://www.cjop.org.cn/
影响因子:0.97
期刊的审稿速度取决于文章的质量,对于质量好的文章,审稿速度比较快
投稿须知可以进期刊的官网http://www.cjop.org.cn/进行查看投稿详情,也可以请咨询专业我们的老师
1-3个月
推荐刊物均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正刊
可签署保密协议 ,不透露任何用户信息可跟踪进程,全程协议
1对1服务,7x24小时在线
14年经验沉淀,实体公司运营
本文报道了1例活性依赖性神经保护蛋白(ADNP)新发基因突变导致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病例,2014年国外报道其是目前ASD基因流行病学调查中重复率高的1个致病基因,提示基因突变对ASD病因学研究有重要意义,国内较少见报道.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期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符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行为.阅读障碍(reading disorder)定义为个体在一般智力、动机、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等方面与其他个体没有差异,也没有明显的视力、听力、神经系统障碍,但其阅读成绩明显低于相应年龄的应有水平,处于阅读困难的状态中(根据ICD-10).ADHD共病阅读障碍患病率为20%~40%,国内目前缺少大样本的流行病学统计数据,ADHD共病阅读障碍的患儿更容易合并焦虑抑郁等疾病,共病问题不仅给患者家庭带来巨大经济压力,同时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针对共病的治疗方法迫在眉睫,我们就目前存在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本文中介绍了以经颅直流电刺激和经颅磁刺激为主的神经刺激技术在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对比不同研究之间的参数设置模式和治疗效果,提出当前在该研究领域存在“疗效不明确”以及“起效机制不明确”2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神经刺激技术在改善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的研究进程中已经获得了一些良好的结果,但尚不清楚获得这些良好结果的内在机制,也不确定这些结果是否具有可重复性.我们结合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对这些问题加以讨论,并对神经刺激技术应用于孤独症谱系障碍研究中的疗效评价方法、新位点的选择以及个体化治疗等方面进行展望,为今后神经刺激技术在我国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的临床非药物神经调控治疗提供借鉴.
目的 调查中国急性期治疗有效的抑郁症患者残留躯体症状的发生率与特点及其对生活质量、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横断面研究,调查对象为中国11家医院的精神科门诊抑郁症患者共1 503例,急性期抗抑郁药治疗8~12周后且视觉模拟量表评定病情较治疗前恢复≥50%,根据16项抑郁症状快速评估量表(Brief 16-item Quick Inventory of Depressive Symptomatology Self-Report,QIDS-SR16)总分将患者分为残留组(QIDS-SR16>5分)和痊愈组(QIDS-SR16≤5分).采用QIDS-SR16、健康问卷躯体症状群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15,PHQ-15)、简明幸福与生活质量满意度问卷(Quality of Life Enjoyment and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Short Form,Q-LES-Q-SF)、席汉残疾量表(Sheehan Disability Scale,SDS)评估抑郁症状、躯体症状、生活质量与社会功能,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相关因素.结果 49.8%(748/1 503)的患者残留有躯体症状群(PHQ-15>4分);常见躯体症状(PHQ-15≥1分)包括疲乏(56.3%,846/1 503),睡眠问题(50.6%,760/1 503)、头痛(43.6%,655/1 503),便秘、稀便或腹泻(41.3%,620/1 503),心脏砰砰跳动感(37.6%,565/1 503),眩晕(34.0%,511/1 503),恶心、胀气消化不良(33.6%,505/1 503)等.残留组有躯体症状群(PHQ-15>4分)患者为75.7%(555/733),高于痊愈组的25.1%(193/770;x2=385.38,P<0.01),其社会功能(t=2.77~10.47)和生活质量(t=3.04~11.41)较痊愈组差,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广义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女性)、首次发作病史与社会功能相关,且与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有关的因素还包括抑郁残留症状、不同程度躯体症状、伴随躯体疾病、年龄、本次发作抗抑郁药治疗时长结论 急性期治疗主观感觉有效的抑郁症患者残留躯体症状群发生率较高,残留躯体症状越重生活质量与社会功能越差,提示达临床痊愈还需更加重视躯体症状.
随着美国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5版的问世,神经发育障碍(NDD)开始在儿童神经科、精神科、及儿科领域逐渐流行.有人认为是精神科诊断与分类学的一次革命性的突破;也有人认为NDD分类不够精准,既有具体疾病,也有“大类”和“谱系”,易引起应用中的混乱.因此,厘清NDD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使儿童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以及研究所用的病例的诊断和分类更为精准已势在必行.
由世界文化精神医学协会(World Association of Cultural Psychiatry,WACP)主办的第五届世界文化精神医学大会于2018年10月11-13日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如期举行,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名文化精神医学、文化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为“推进文化精神医学的实际影响以获得全球精神卫生服务的公平性”.本次会议包括4场大会报告、3场特邀报告、38场专题报告、24场工作坊、10场论文报告、2场壁报展以及1场艺术展等.会议内容主要涉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精神卫生差异问题,神话、宗教、灵性与精神卫生,移民和难民的精神卫生问题,自杀行为、暴力、种族歧视、灾难、创伤与精神卫生,文化与精神障碍病耻感,与文化相关的心理治疗,文化胜任力在精神卫生服务中的作用,跨文化精神卫生的政策与实践,文化精神医学的未来发展等多个主题.
目的 分析2017年全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情况,并与2014-2016年比较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2011年8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全国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使用情况以及患者登记、管理、治疗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 截至2017年底,全国2 813个区县(98.56%,2 813/2 854)使用信息系统.全国在册患者5 806 352例,报告患病率0.424%(5 806 352/1 370 784 400);在管患者5 380 249例,管理率92.66%(5 380 249/5 806 352);规范管理患者4 346 103例,规范管理率74.85%(4 346 103/5 806 352);服药患者4 035 323例,服药率69.50%(4 035 323/5 806 352);规律服药患者2 012 074例,规律服药率34.65%(2 012 074/5 806 352);病情稳定患者3 924 101例,病情稳定率75.01%(3 924 101/5 231 235).病情稳定率与管理率、规范管理率、服药率、规律服药率呈正相关(r分别为0.614、0.800、0.550、0.614,均P<0.05).与2016年相比,在册患者增加405 202例,管理率、规范管理率、服药率、规律服药率、病情稳定率分别增加2.42%、6.98%、22.69%、5.13%、6.33%.2017年登记的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患者未治期分别为3.28、4.25、2.78、2.85、4.95、14.31年,均短于2016年结论 2017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信息系统覆盖范围继续扩大,登记患者人数持续增长,患者管理和服药水平有所提高,未治期持续缩短.
被全世界精神科医生奉为圭臬的DSM-5在2013年问世,其中包括了350个疾病类别,洋洋洒洒近千页,然而,在现场测试环节中,在成人患者中,共纳入了20个疾病类别,仅占整个DSM系统疾病类别不到百分之六[1].为什么现场测试中,只做了这么少的疾病种类?费用当然是考量因素之一,但更主要的原因是,这20个疾病已经基本囊括了普通精神科执业医生临床诊疗所见的疾病种类.
目的 探讨男性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者静息态脑网络功能连接特点及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符合DSM-Ⅳ-TR诊断的男性成人ADHD患者47例(ADHD组),以及性别、年龄和智商匹配的健康对照47名(对照组),使用ADHD症状评定量表评定症状严重程度,采用GE Discovery MR-750 3.0T扫描仪采集MRI静息态数据.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ADHD组与对照组静息态全脑功能连接强度的差异.结果 ADHD组与对照组相比,右侧颞中回(t=-3.42)、右侧颞下回(t=-3.32)、右侧枕中回(t=-3.11)、右侧枕下回(t=-4.44)的全脑功能连接降低(多重比较校正后均P<0.05),ADHD组右侧枕下回与全脑功能连接强度与症状严重程度(r=-0.403,P<0.05)和注意缺陷得分(r=-0.507,P<0.05)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男性成人ADHD患者在静息态时脑功能连接强度存在异常,枕叶功能异常可能与成人ADHD症状严重程度有关,颞叶和枕叶可能与成人ADHD病理机制存在关联.
目的 分析高危孤独症谱系障碍(HR-ASD)幼儿早期社会性行为的特征及其与ASD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纳入12~24月龄HR-ASD幼儿32例(HR-ASD组)、6~24月龄正常发展(typical development)幼儿34名(对照组).采用静止脸试验范式(SFP)测量2组被试者在互动期和静止期的非社会性微笑、抗议行为、目光注视、社会性微笑及社会性积极参与发生的频率及时长.采用自闭症诊断观察量表(ADOS)和Gesell发育量表评估被试者的ASD核心症状及发育水平.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被试者社会性行为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HR-ASD组社会性行为与月龄、发育水平及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社会性行为在鉴别2组幼儿时的区分效能.结果 在SFP互动期,与对照组相比,HR-ASD组在目光注视[(19.8±23.4)s比(61.5±34.0)s]、社会性微笑[(6.5±9.3)s比(29.0±25.2)s]及社会性积极参与[(3.0±8.8)s比(13.2±23.1)s]的时长更短(t=-5.75,P<0.01;t=-4.73,P<0.01;t=-2.34,P=0.02),频率更低(t=-6.62、-3.03、-2.74,均P<0.01);在SFP静止期,与对照组相比,HR-ASD组在目光注视及社会性积极参与的时长更短(t=-3.32,P<0.01;t=-2.59,P=0.01),频率更低(t=-6.13、-3.48,均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在SFP静止期,HR-ASD组ADOS中的语言和沟通得分与目光注视、社会性积极参与时长呈负相关(r=-0.49、-0.52,均P<0.01),相互性社会互动得分与目光注视时长及频率、社会性积极参与时长及频率呈负相关(r=-0.57,-0.49,-0.74,-0.44,P<0.01或P<0.05),游戏得分与目光注视、社会性积极参与时长呈负相关1(r=-0.43,-0.45,P<0.01或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FP互动期社会性微笑时长及SFP静止期目光注视频率具有区分效能(OR=1.36,95%CI:1.08~1.71,P=0.01;OR=5.99,95%CI:1.15~31.14,P=0.03)结论 HR-ASD幼儿的目光注视、社会性微笑和社会性积极参与显著异常且与ASD核心症状密切相关.
目的 了解孤独症谱系障碍(ASD)跨时间的诊断一致性,分析其误诊及漏诊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诊断为ASD的3 163例儿童就诊情况,其中483例相隔1年以后再次进行ASD的诊断评估,采用秩和检验或卡方检验等统计学方法,比较不同诊断月龄段(<24、24~、36~、>72月龄)2次诊断的符合率、误诊率和漏诊率,分析不同诊断月龄段具体诊断错误情况.结果 首次诊断年龄为39.00(29.04,56.04)个月,第2次诊断年龄为54.07 (43.83,69.03)个月,2次诊断间隔时间17.78(14.33,24.94)个月.2次ASD诊断符合率86.96%,误诊28例,误诊率5.80%,漏诊35例,漏诊率7.25%.<24月龄段及>72月龄段的误诊率高于24~月龄段及36~月龄段(x2=8.316,P=0.040).各月龄段之间漏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58,P=0.715).共误诊28例儿童,<24月龄段及24~月龄段在初诊时因其他发育障碍误诊为ASD的高于>72月龄段,>72月龄段则在初诊时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情绪障碍误诊为ASD高于<36月龄以下各年龄段(P=0.009).共漏诊35例,<24月龄段和24~月龄段在初诊时将ASD误诊为发育问题的高于>72月龄段,>72月龄段初诊时ASD误诊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情绪障碍高于<36月龄各年龄段(P=0.008)结论 ASD间隔17.78个月的诊断一致性高,包括1岁阶段诊断的患儿;在低年龄阶段的幼儿,ASD容易与其他发育障碍混淆,>72月龄儿童ASD容易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情绪障碍混淆,导致误诊或漏诊.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共患病儿童与单纯ADHD患儿不同学业成就的差异,及ADHD患儿学业成就与执行功能不同成分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纳入65例单纯ADHD患儿(单纯ADHD组),20例ADHD+对立违抗障碍(ODD)患儿(ADHD+ODD组)、17例ADHD+抽动障碍(TD)患儿(ADHD+TD组)及50名健康对照儿童(对照组).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瑞文推理测验、自适应数学问题解决、自适应阅读理解、简单减法、复杂减法及词语辨析测验,评估被试者的韦氏智力、流体智力、数学问题解决能力、阅读理解力、计算流畅性及语义理解力.采用数字广度、空间木块、Stroop色词命名及连线测验,评估被试者的语音工作记忆、空间工作记忆、抑制及转换功能.采用多元方差分析比较4组学业成就及执行功能的差异;以执行功能不同成分为自变量,学业成就为因变量,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所有ADHD患儿(ADHD组、ADHD+ODD组及ADHD+TD组汇总)执行功能对学业成就的影响.结果 (1)不论是否共患ODD或TD,ADHD患儿的学业成就均低于对照组儿童(均P<0.05),单纯ADHD患儿学业成就与ADHD+ODD、ADHD+TD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语音工作记忆、抑制功能、转换功能对4项学业成就(数学问题解决、阅读理解、计算流畅性及语义理解力)有显著影响(均P<0.05);其中,抑制功能对学业成就影响大(r为0.50~0.72,均P<0.05),其次为语音工作记忆(r为0.28~0.45,均P<0.05)、转换功能(r为0.18~0.32,均P<0.05).空间工作记忆对以上学业成就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DHD患儿学业成就低于健康同龄儿;ADHD患儿执行功能的不同成分对各维度学业成就的影响作用不同.
加拿大心境障碍与焦虑障碍治疗协作组(Canadian Network for Mood and Anxiety Treatments,CANMAT)曾于2005年发布了第1版双相障碍管理指南,并分别于2007、2009和2013年对该指南进行了更新,其中近的2次更新是与国际双相障碍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Bipolar Disorders,ISBD)合作完成.2018版CANMAT/ISBD双相障碍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反映了自2005年首版指南发表以来本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包括疾病诊断与疾病管理的更新以及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的近期研究进展.这些前沿进展中综合考虑了循证证据的级别,并基于治疗疗效、临床实践经验、安全性、耐受性和药物导致的转相风险等,对一线、二线及三线治疗方案进行了简明而清晰的推荐.本指南中新增内容涵盖了双相I型障碍(BD-I)的躁狂发作急性期、抑郁发作急性期和双相障碍维持期的一线及二线治疗推荐等级划分.这种对治疗推荐等级的划分综合考虑了治疗方法对双相障碍不同时相的影响,将进一步帮助临床医生做出基于循证证据的治疗决策.锂盐、喹硫平、双丙戊酸盐、阿塞那平、阿立哌唑、帕利哌酮、利培酮和卡利拉嗪单药或联合使用被推荐为躁狂发作急性期的一线治疗选择.BD-I抑郁期的一线治疗选择包括喹硫平、鲁拉西酮、锂盐、拉莫三嗪单药,鲁拉西酮联合锂盐或双丙戊酸盐或拉莫三嗪辅助治疗.尽管急性期治疗有效的药物通常应继续用于BD-I的维持期治疗,但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例如抗抑郁药).现有数据表明,锂盐、喹硫平、双丙戊酸盐、拉莫三嗪、阿塞那平和阿立哌唑单药或联合治疗应被视为维持治疗的初始或更换治疗方案时的一线选择.除了探讨BD-I的相关问题外,本指南中还对双相Ⅱ型障碍(BD-Ⅱ)的临床管理进行了系统回顾并给予治疗推荐,同时针对特殊人群也有相关推荐,如处于各个生殖周期的女性、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此外,本指南中还讨论了特定精神疾病及共病(如物质滥用、焦虑障碍和代谢性疾病)的影响.后,本指南中概述了安全性和药物监测的相关问题.CANMAT/ISBD工作组希望本指南能够成为全球临床医生的实用工具.
年 | 期数 |
2019 | 01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
2010 | 01 02 03 04 |
2009 | 01 02 03 04 |
2008 | 01 02 03 04 |
2007 | 01 02 03 04 |
2006 | 01 02 03 04 |
2005 | 01 02 03 04 |
2004 | 01 02 03 04 |
2003 | 01 02 03 04 |
2002 | 01 02 03 04 |
2001 | 01 02 03 04 |
2000 | 01 02 03 04 |
1999 | 01 02 04 |
1998 | 01 02 03 04 |
第一次投稿,整个过程还是比较坎坷的,文章历经三次的修改被收录,外审专家给出的审稿意见都很中肯,编辑对格式要求极为严格,校稿很细致,会精确到文章的细节问题,文章经修改后有了很大的提升,推荐大家投稿。
我的这篇文章送审了三个审稿专家,其中一个外审专家拒审,其他两个专家给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历经两次的修改被收录,前后历时三个月的时间,感觉还是很快的。
8月20号投的稿件,9月送外审,月底返修,经修改后于11月收录,效率很高,之后还会投稿的。
审稿速度很快,外审专辑给出的意见都很有价值,指出了文章中的很多问题,经修改后文章有了很大的提升,大家有文章的话可以尝试投稿。
投稿到录用历时三个月的时间,编辑人很好,每次咨询都会及时的回复,给予了我很多的帮助,个人觉得文章新颖性强,还是很好中的。
在期刊上投了一篇综述,3月22号投的稿件,23号初审通过,2月8号返回修改,20号提交修改稿件,之后又历经几次的修改,5月13号被收录。
11月初投的稿件,一个审稿专家半个多月审稿结束,一个专家四十天左右拒审了,之后有重新换了换了审稿专家,二十几天返回了审稿意见,历经两次的修改被收录,历时三个月的时间,感觉还是比较快的。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4年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4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1.医学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已有论文-内部合作见刊
5.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客服正在输入...
审稿速度还是可以的,2月16号投的稿件,一个月左右返回审稿意见,历经两次的修改,4月10号被收录,历时三个月的时间,效率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