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精神病学 > 中华精神科杂志

中华精神科

中华精神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sychiatry 중화정신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0.9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3661/R
  • 国内刊号: 杨小昕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cjps@cmaph.org
  • 曾用名: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5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精神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精神病学
期刊荣誉:
  • 轻度认知损害老年患者脑干听觉反应、P300及脑电图的研究

    作者:陈炜;张玲菊;王建琴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损害(MCI)患者的脑干听觉反应(BAEP)、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和脑电图(EEG)的特点,为早期痴呆的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对38例MCI患者(MCI组)、26例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AD组)进行BAEP和P300、EEG检查, 并与20名健康老年人(健康组)作比较.结果 BAEP检查:MCI组与AD组左侧Ⅰ、Ⅱ波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MCI组与健康组比较,左、右侧Ⅳ、Ⅴ波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AD组与健康组比较,左侧Ⅰ~Ⅳ波及右侧Ⅳ、Ⅴ波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右侧Ⅰ波差异有显著性(P<0.05).P300检查,MCI组与AD组只在潜伏期的Pz点差异有显著性(P<0.05);MCI组与健康组在潜伏期Cz点差异有显著性(P<0.05);AD组与健康组比较,潜伏期的Fz、Cz、Pz点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波幅的Cz点差异有显著性(P<0.05).EEG显示,MCI组未见明显异常的18例,轻度异常17例,中度异常3例;AD组未见明显异常的1例,轻度异常8例,轻-中度异常9例,中度异常8例.结论 P300潜伏期的Pz点的改变可能有助于区分MCI和AD,而右侧Ⅳ、Ⅴ波的延长提示MCI患者可能有早期痴呆;EEG左侧颞部θ波增多提示MCI患者可能有早期AD.

  • 正常人词语流畅性作业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作者:江开达;刘登堂;王志阳;凌政;吴彦;刘含秋;冯晓源;徐一峰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探讨词语流畅性作业的脑功能定位.方法对18名健康志愿者进行词语流畅性作业的fMRI检查,fMRI用梯度回波-平面回波成像序列采集数据,经工作站处理后获功能图像.结果经Fisher精确检验法,健康志愿者的双侧额上回、双侧额中回、右侧额下回及右侧扣带回的激活脑区计数,与理想激活脑区计数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其余脑区激活计数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双侧额叶背外侧及右侧额叶腹外侧可能参与长时记忆的提取过程,其中额叶背外侧可能参与核查及管理工作,而额叶腹外侧可能参与搜寻特异目标的过程.

  • 伴与不伴前庭功能失调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临床特点的对照研究

    作者:任园春;王玉凤

    目的探讨伴与不伴前庭功能失调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使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将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的255例ADHD患儿经严格年龄配对后,分为伴轻度前庭功能失调、伴重度前庭功能失调和不伴前庭功能失调三组(每组各85例),对其临床症状及行为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1)症状学检测,与不伴前庭功能失调组比较,伴前庭功能失调两组在核心症状中的多动冲动症状评分高(P<0.01);在临床亚型分布中注意缺陷型的比例低,混合型的比例高(均P<0.01);在社会功能损害中伙伴关系受损的比例高(P<0.01).(2)行为学检测,伴前庭功能失调两组的Rutter量表总分、Conners量表和Achenbach患儿行为问卷的异常率均高于不伴前庭功能失调组,其中伴重度前庭功能失调组的攻击分量表异常率高于不伴前庭功能失调组和伴轻度前庭功能失调组(P<0.01).结论伴前庭功能失调的ADHD患儿伴发行为问题多,临床分型中多为混合型;不伴前庭功能失调的ADHD患儿临床分型多为注意缺陷型.是否伴有前庭功能失调及其严重程度能影响ADHD患儿临床症状和行为特点的分布.

  •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髓鞘碱性蛋白的改变

    作者:李元;肖红;高晓宁;李永平

    目的通过测定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髓鞘碱性蛋白(MB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探讨是否有神经系统损伤.方法选择8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30例对照(对照组)测定血液中MBP和NSE,采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检测.并在入组第1天及第8周后分别评定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量表.结果患者组MBP[(7.9±4.5)μg/L]和NSE[(19.4±6.9)μg/L]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4.3±0.4)μg/L,(8.0±2.8)μg/L], t=12.70,P<0.01;t=7.20,P<0.01.患者组MBP和NSE与PANSS总分减分率呈负相关(r=-0.236,P=0.025;r=-0.298,P=0.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存在神经系统损伤,且受损程度可能与疗效有关.

  • 孤独症患者染色体亚端粒的荧光原位杂交研究

    作者:李荣;赵正言;G.Shashidhar Pai

    目的探讨染色体亚端粒重组在孤独症病因学中的意义.方法对28例孤独症患儿在常规染色体分析的基础上,选用ToTelVysionTM DNA探针进行染色体亚端粒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对重组改变者选用另一亚端粒特异性探针以证实诊断,并用同一探针对父母样本进行FISH分析.结果在28例中,常规染色体分析,27例染色体核型正常,1例(例1)核型为46,XY,嵌合t(1;11)(q23;q24);FISH亚端粒DNA探针检测,26例为正常信号模式,例1可见易位后的11q信号,另1例(例2)核型为46,XY,del(2)(q37).例2患儿父母的常规染色体分析和FISH亚端粒分析均未见异常.结论染色体亚端粒重组可能见于一定比例的孤独症病例,2q37区域可能有1个或多个孤独症的关键基因.

  •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认知功能的遗传学分析

    作者:马小红;王强;孙学礼;李涛;邓伟;蒙华庆;胡峻梅;王英成;刘协和

    目的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亲属共同存在的神经认知功能损害,并对22号染色体上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和脯氨酸脱氢酶(PRODH)基因的5个候选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进行相关的遗传学分析.方法采用14个神经心理测验(共29项)对23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322名未患病亲属(亲属组)和133名正常对照(正常对照组)进行有关智力、注意、记忆、言语功能和执行功能等评定,比较各组间的神经认知功能有无差异,并对上述神经认知功能测验与COMT和PRODH基因的5个候选SNP进行定量性状的传递不平衡测试.结果 (1)患者组所有测验的成绩均差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和P<0.05),而亲属组的记忆、注意、言语功能和执行功能界于患者与正常对照之间;(2)PRODH1 195G/A与即刻逻辑记忆测验(P=0.03)、言语流畅性测验的正确数(P=0.03)和连线测验B的犯规数(P=0.01)相关,PRODH1 945G/A与数字符号测验(P=0.01)、连线测验A的错误数(P=0.02)、HANOI塔测验的总分(P=0.01)、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的总错误数(P=0.01)、WCST的非持续错误数(P=0.02)和WCST的总分类数(P=0.02)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记忆、注意、言语功能和执行功能等方面存在广泛的神经认知功能损害,这种损害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内表型",并且可能与22号染色体上的PRODH基因有关.

  • 上海市综合医院精神卫生服务现状调查

    作者:于德华;吴文源;张明园

    目的了解上海市综合医院精神卫生服务资源等现状.方法对上海市区15所三级和14所二级综合医院的精神卫生服务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医院规模及医疗服务资源;精神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状况;会诊联络精神病学开展情况以及医院对临床医师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培训情况等.结果 (1)在29所综合医院中,17所甲等医院设置精神卫生科室,占59%,显示近年来综合性医院开始重视精神卫生服务工作.(2)已设立精神卫生科室的医院中精神科年会诊率为0.63%;而未设立的医院中精神科会诊率为0.10%,两者间差异具非常显著性(P>0.01).(3)在被调查医院中仍有55%的医院未开展或仅是偶尔开展会诊联络精神病学工作.(4)精神科医师以不同形式和程度参加各科医疗工作;(5)已设立精神卫生科室的医院其临床医师在接受精神卫生培训方面显著优于未开设精神卫生科室的医院.结论需要大大提高综合医院精神卫生服务能力,且设立精神卫生机构势在必行.

  • 10省市抗精神病药使用现况的调查

    作者:司天梅;舒良;于欣;马崔;王高华;白培深;刘协和;纪丽萍;师建国;陈宪生;梅其一;栗克清;张鸿燕;马弘

    目的调查中国10省市精神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使用现状.方法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各省分为五个经济发展等级,以一定的抽样比例,选择10个省市的46家精神疾病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的4 779例住院和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于2002年5月20~24日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的现况调查.结果 (1)在4 779例患者中,门诊为1 969例(41.20%),住院为2 810例(58.80%).与门诊患者比较,住院患者中的男性患者比例高、年龄大、病程长、公费医疗比例高(均P<0.01).(2)使用频率在前六位的药物依次是氯氮平、利培酮、舒必利、氯丙嗪、奋乃静和氟哌啶醇.换算为氯丙嗪等效剂量后,治疗剂量为12.5~4 125 mg/d,平均(365±253)mg/d.其中住院患者的使用剂量[(409±274)mg/d]高于门诊患者[(300±201)mg/d;F=223,P<0.01].(3)2 617例次(54.99%)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2 940例次(61.78%)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包括氯氮平在内).312例接受长效抗精神病药.3 523例(74.03%)接受单一抗精神病药治疗,1 236例(25.97%)联合使用2种及其以上抗精神病药.(4)常见的合并治疗药物有抗胆碱能药、β-受体阻断剂、苯二氮NFDA3类药、抗抑郁药和心境稳定剂.结论国内精神分裂症药物处方方式逐渐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占主流,经济负担和患者的症状表现对精神药物的处方方式影响较大.

  • 氟哌啶醇与利培酮治疗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作者:孙新宇;高之旭;冯锋;温全球;冯少慧;盛建华;陈建;苗国栋;于欣

    目的比较氟哌啶醇与利培酮治疗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16例伴精神行为症状的痴呆患者随机入组,双盲对照治疗8周,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并记录用药量.结果氟哌啶醇组和利培酮组的高平均治疗剂量分别为(2.5±1.0)mg/d和(1.2±0.6)mg/d;治疗后痴呆病理行为评定表减分率>30%者分别为84%和8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1%和21%,合并应用安坦频度分别为19%和6%;两组不良反应的差异以第4周为明显,利培酮组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较低剂量氟哌啶醇或利培酮可以显著改善BPSD,利培酮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优于氟哌啶醇.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记忆改变的研究

    作者:岳伟华;郝伟;刘破资;张纪水;蔡太生

    目的了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者记忆改变的特征及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导睡眠分析仪对45例SAS患者(病例组)进行整夜睡眠监测和韦氏记忆量表(WMS)检测,并与30名正常人(对照组)进行对照,对SAS患者记忆改变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1)病例组的睡眠结构紊乱,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非快速眼动相睡眠1~2期比例高、3~4期比例低,REM睡眠少,觉醒多,睡眠潜伏期短等,差异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P<0.05和<0.01);(2)病例组的WMS总记忆商数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86.45±12.53和101.89±6.78),即刻记忆和短时记忆因子分也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和<0.05);(3)教育水平、睡眠潜伏期、慢波睡眠比例、快速眼动相睡眠比例、夜间觉醒次数和夜间低血氧饱和度可能与SAS患者记忆改变有关.结论 SAS患者的记忆功能显著受损,可能与睡眠、呼吸紊乱有关.

  • 2002年江西省精神疾病患病率调查

    作者:陈贺龙;胡斌;陈宪生;邹国华;卢小勇;周平良;涂远亮;魏波;余雪虎;李侃;邹圣军;李正春;吴书华;匡奕华;刘平;刘增裕;陈点火;刘快发;周国治;李春芳;朱安雄

    目的了解江西省各类精神疾病患病率.方法按初级单位含量比例分层、整群、随机在全省11个地市抽样,共调查样本5 506户,其中≥15岁者15 939人.以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和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为主要筛查和诊断工具.结果 (1)在11个地市样本人口中,各类精神疾病(不含神经症、药物依赖和人格障碍)的时点患病率为29.80‰,总患病率为36.08‰.(2)时点患病率中的情感障碍(9.91‰)、酒依赖(6.78‰)和精神分裂症(5.77‰),总患病率中的情感障碍(11.98‰)、精神分裂症(7.78‰)和酒依赖(6.78‰)分别排在前三位.(3)男性(37.09‰,P>0.05)和城市(43.23‰,P<0.01)的总患病率高,文盲、婚姻状况差(离婚、丧偶)及经济状况为下等者的时点患病率(分别为49.40‰、84.51‰、44.60‰和68.14‰)和总患病率(分别为68.08‰、225.35%、69.25‰和81.69‰)均高,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均P<0.01).结论情感障碍、酒依赖及老年期痴呆患病率远高于以往国内同类调查结果,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滞也高于以往调查结果.

  • 奋乃静致类重症肌无力综合征一例

    作者:祝英禄;孙兆庆;张鸿

    患者女,25岁,未婚,农民.因多疑、外越、行为异常2个月于1999年3月8日第2次入本院.检查身体:躯体及辅助检查无异常.精神检查:患者仪表不整,眼神呆滞,接触被动,有视、听幻觉,思维散漫,有关系、被害妄想及被洞悉感,情感淡漠,无自知力.诊断:精神分裂症偏执型.予奋乃静治疗,高剂量为56 mg/d;安坦6 mg/d.2个月后症状消失,痊愈出院.继服奋乃静28 mg/d,安坦6 mg/d维持治疗2年,病情稳定.2001年5月患者渐感颈部肌肉无力,不能支撑头部的正常姿势,头呈下垂状,晨起及休息后症状减轻,患者有意识保持正常姿势,但仅能维持数秒钟,有时需借助手掌托起下颌使头部保持正常姿势,因而妨碍日常生活.

  • 发笑性癫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二例

    作者:刘红岩

    例1 女,34岁.因发作性不自主发笑伴尿失禁2年,于2002年3月首次来本院就诊.患者平素性格孤僻,常有焦虑、紧张等.2000年始无任何诱因经常出现发作性且无法控制的发笑,同时伴尿失禁.发作前有无端恐惧,伴心慌及胃部不适感,随即对周围事物感知不清,咯咯发笑,十几秒钟后自行缓解,无抽搐及口吐白沫等,缓解后对发作当时情况不能回忆.几乎每日均有发作.发作前与情绪、月经、劳累等因素无关.发作间歇期无任何不适感,可正常生活.否认脑外伤、脑炎、中毒及遗传性家族病史.病后曾被当地精神病院诊为"精神分裂症".先后服用过氯氮平、利培酮等但症状未见改善.查体:内科系统、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脑CT、脑脊液常规检查均正常.停服所有药物1周后复查脑电图示:额颞区存在异常放电现象.诊断:发笑性癫痫.即予苯妥英钠100 mg口服,3次/d.1周后发作次数明显减少,2周后症状基本控制.随防近1年,发作2次.

  • 发作性睡病四联征一例

    作者:赵振海;程祥;段宏秋

    患者男,16岁,初三学生.自14岁起出现不可抗拒的发作性白天睡眠,每天发作10余次,每次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学习.有2次因在骑自行车回家途中睡着而发生撞车事故.虽采取多种方法干预但均不能奏效.

  • 抑郁症患者伴发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进展

    作者:武力勇;魏镜;李舜伟

    抑郁症患者除情绪障碍外,还可伴有认知功能和生物学方面的改变,有时这种认知功能损害特别突出,极易与痴呆相混淆,甚至有"抑郁性假性痴呆"之称.近年来,国外发表了大量关于抑郁症认知功能研究的文献,我们就抑郁症的认知功能损害进行综述.

  • 焦虑障碍的功能性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作者:苏亮;施慎逊

    焦虑障碍是一组常见的精神障碍,终身患病率高达14.6%[1].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焦虑障碍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社交焦虑障碍、强迫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近年来人们对焦虑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尤其是功能性影像学技术对焦虑障碍脑血流和代谢方面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结果,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功能性影像学技术主要包括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PE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SPECT)及功能性磁共振 (fMRI)等.现将近年来的有关文献综述于下.

  • 抗精神病药的遗传药理学研究

    作者:刘铁桥;陈晓岗;赵靖平;徐利敏

    不同患者对相同药物所产生的治疗反应和副作用各异,这种差异可能由不同因素引起,而遗传因素在其中起主要作用.遗传药理学假说试图阐明药物代谢(药物代谢动力学水平)或药物作用靶(药物效应动力学水平)的遗传变异与药效差异之间的关系.1959年,Vogel为该领域创造了"遗传药理学(pharmacogenetics)"一词.其后20年,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物代谢动力学水平,极少涉及药物作用的靶受体和靶蛋白.人类基因组和DNA分析技术的发展,不仅为判别药物作用靶受体的基因变异提供了工具,也为遗传药理学开辟了新的前景[1].

  • Asperger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郗春艳;赵云静;赵亚茹

    为正确诊断Asperger 综合征(AS),我们对一组AS患儿的临床特征进行了分析.对象和方法为2000~2003年在我科确诊的AS患儿20例,年龄6~12岁.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AS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1],智力测验采用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WISC).

  • 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作者:孙菊水;任列

    我们对照研究了奎硫平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报道如下.对象患者共60例,均为本院2001年1月至2002年6月的住院患者,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的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精神病的诊断标准,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60分,入组前2周内未使用抗精神病药.随机分为2组,(1)奎硫平组:30例,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20~56岁,平均(28±10)岁;平均病期(2.1±3.6)年;平均住院次数(1.2±0.5)次.(2)利培酮组:30例,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18~59岁,平均(25±11)岁;平均病期(2.9±4.0)年;平均住院次数(1.3±0.7)次.两组上述资料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

  • 慢性吗啡处理大鼠伏隔核、海马CA1区神经元突触界面结构改变

    作者:张瑞岭;郝伟;谌红献;李毅;陈晗晖;徐锡萍

    为探讨慢性吗啡处理导致的神经元突触可塑性改变,采用透射电镜技术测量慢性吗啡处理大鼠伏隔核及海马CA1区神经元突触界面结构参数,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 强制戒毒者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研究

    作者:刘连忠;陈国幸;汪再兴;孙家富;赵贤玲;刘晓萍

    为了解吸毒者自杀意念、自杀未遂发生的情况,我们对武汉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的病例进行了调查.

  • 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研究

    作者:甘景梨;胡兴焕;李晓琼;高存友;杨代德;张伟红

    因P300与刺激所包含的信息及被试者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故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的P300进行了对照研究.

  • 发作性睡病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对照研究

    作者:李冲;王夏红;谭春英;杜好瑞;杨福收;张宁

    为了解发作性睡病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异同,采用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和多导睡眠图(PSG)进行对照研究.

  • 国际神经精神药理学会亚太地区会议纪要

    作者:司天梅;范肖冬;周东丰

    2004年3月25~28日由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在北京承办了国际神经精神药理学会(以下简称CINP)亚太地区会议,来自国内外600余位神经精神药理学家、临床治疗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215篇,其中大会报告12篇,专题会报告91篇,墙报交流56篇.大会对精神分裂症的病理机制及其在治疗药物开发中的意义、抗精神病药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精神药物的合理使用,以及对抑郁障碍、双相障碍、强迫症、儿童精神障碍和老年精神障碍治疗的新进展等内容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 提高对双相抑郁的诊断认识和药物治疗水平

    作者:赵靖平

    对双相情感障碍的研究,以往更多的兴趣集中在双相躁狂和单相抑郁的急性期和长期治疗上,而对双相抑郁的研究则较少.但在临床实践中,双相抑郁的药物治疗更为复杂,长期治疗的时间也远长于躁狂.

中华精神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