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精神病学 > 中华精神科杂志

中华精神科

中华精神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sychiatry 중화정신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0.9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3661/R
  • 国内刊号: 杨小昕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cjps@cmaph.org
  • 曾用名: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5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精神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精神病学
期刊荣誉:
  • 广泛性焦虑症与抑郁症患者免疫、内分泌及单胺递质的对照研究

    作者:张晋碚;黄兴兵;关念红;陶炯;王相兰;魏钦令;甘照宇

    目的探讨广泛性焦虑症(GAD)与抑郁症(MD) 患者在免疫、内分泌和单胺递质方面的差异.方法对30例GAD患者(焦虑症组)、38例MD患者(抑郁症组)在治疗(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6~8周)前后分别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皮质醇(CS)、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肾上腺素(EPH)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选择30名年龄和性别与患者组相匹配的健康人为对照组.结果 (1)焦虑症组治疗前IL-8[(122±76)ng/L]、SIL-6R[(2 065±790)ng/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99±68)ng/L]、[(294±48)ng/L,IL-6水平为(1.6±0.7)ng/L,低于对照组[(5.3±2.7)ng/L],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 抑郁症组治疗前IL-2[(7.7± 6.7)ng/L]、IL-8[(119±67)ng/L]、SIL-6R[(1 308±371)ng/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经治疗后,焦虑症组IL-6[(4.3±1.2)ng/L]水平较治疗前升高,IL-8[(39±9)ng/L]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抑郁症组IL-2[(2.4±1.2)ng/L]、IL-8[(47±15)ng/L]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均接近于对照组水平(均P>0.05).(2)焦虑症组治疗前ACTH[(49±28)ng/L]、EPH[(67±45)ng/L]、NE[(470±259)ng/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35±15)ng/L、(48±19)ng/L、(317±181)ng/L],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抑郁症组治疗前CS[(669±270) nmolg/L]水平高于焦虑症组治疗前[(430±181)nmol/L]和对照组[(386±118)nmol/L].经过治疗后,上述各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均接近于对照组水平(均P>0.05).结论广泛性焦虑症与抑郁症在免疫学、内分泌和单胺递质方面的差异均有显著性.

  • 利培酮和氯氮平对体外培养大鼠胰岛分泌功能的影响

    作者:周媛;王高华;王惠玲;王晓萍;刘忠纯

    目的探讨利培酮与氯氮平对体外培养胰岛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在不同的葡萄糖浓度(3.3 mmol/L或16.7 mmol/L)和不同作用时间(1 h或4 h)下,以1 μmol/L利培酮或氯氮平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大鼠胰岛,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胰岛素浓度,并与相应的对照组比较.结果 (1)培养液葡萄糖浓度为3.3 mmol/L,作用1 h,利培酮组和氯氮平组胰岛素分泌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作用4 h,氯氮平抑制胰岛素分泌[相对胰岛素分泌量为65%(53%~7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培养液葡萄糖浓度为16.7 mmol/L, 作用1 h或4 h,利培酮组和氯氮平组胰岛素分泌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2)培养液葡萄糖浓度为3.3 mmol/L时,氯氮平作用4 h对胰岛素分泌的抑制程度明显低于作用1 h时[相对胰岛素分泌量为88%(77%~137%)],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其余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氯氮平抑制离体大鼠胰岛分泌胰岛素,而利培酮对之无影响;二者引起血糖代谢障碍的机制可能不同.

  • 单相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遗传效应及遗传方式的研究

    作者:祁曙光;袁国桢;姚建军;季庆;钱永潮;黄寅平;储兴

    目的探讨单相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遗传效应及方式.方法采用严格的纳入标准,对115例抑郁症患者应用家族史法进行研究,用医学遗传数学方法中分离分析和多基因阈值理论进行遗传方式的探讨,并与对照组(395名)比较.结果单相抑郁症患者自杀危险性较其一级亲属高(P<0.01),单相抑郁症患者一级亲属自杀危险性较对照组高(P<0.01),有自杀行为患者的一级亲属较无自杀行为患者的一级亲属自杀危险性高(P<0.05).单相抑郁症自杀行为的加权平均遗传率及标准误为(70.16±0.79)%;一级亲属自杀行为预期发病率为3.1%,实际发病率为2.6%,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单相抑郁症自杀行为有明显的遗传效应,其遗传方式符合多基因遗传.

  • 我国20个地区农村青年女性与男性自杀死亡者特征的比较

    作者:高士元;费立鹏;张艳萍;及惠郁;张风刚;杨功焕

    目的探讨农村青年女性和男性自杀死亡特征,为预防自杀提供依据.方法以在全国20个疾病监测点中抽取的农村地区、年龄在15~34岁的295个自杀死亡案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性169例,男性126例,应用自制的意外死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1)两组自杀死亡者在年龄、受教育年限和自杀未遂史等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2)与男性相比,女性自杀死亡者的家庭人均月收入高[(200±237)元∶ (148±170)元,经秩和检验,P<0.05]、生命质量好[(54±13) 分∶ (50±12)分,P<0.01]、现婚率高(80.5%∶ 51.6%,P<0.001)、夫妻不和或吵架者多(52.1%∶38.9%,P<0.05)、服毒自杀者多(86.4%∶ 76.2%,P<0.05)、患躯体疾病(13.3%∶ 24.6%,P<0.05)和精神疾病(44.3%∶ 70.6%,P<0.001)者少;(3)与女性组相比,男性自杀死亡者的主要特点是经济困难者多(54.0%∶ 34.6%,P=0.001)、酒精滥用者多(18.3%∶ 1.8%,P<0.001)、自杀后被发现的时间晚[(196±620)min ∶ (55±95)min,P<0.001]、自杀者被发现时已死亡的比例高(52.4%∶ 28.4%, P=0.001).结论农村青年女性与男性自杀死亡特征存在明显不同,应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夫妻矛盾可能是农村青年女性比男性更为重要的自杀危险因素,而男性的经济困难、酒精滥用则比女性突出.

  • 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多态与共患学习困难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相关性

    作者:李君;王玉凤;周儒伦;杨莉;张浩波;汪冰

    目的探讨共患学习困难(LD)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与5-羟色胺转运体(5-HTT)基因连锁多态区(5-HTTLPR)和第2内含子17 bp数目可变的顺向重复(Stin2.VNTR)的关联关系.方法对126例共患LD的ADHD患儿和198例不共患LD的ADHD患儿的5-HTTLPR 和Stin2.VNTR两种多态进行检测,并采用传递不平衡检测(TDT)和单体型分析方法进行关联分析. 结果 (1)TDT检测:5-HTTLPR多态的S等位基因在共患LD的ADHD和ADHD混合型(ADHD-C)核心家系中优先传递(χ2=5.831和5.281,P=0.015和0.020);所有家系均未观察到Stin2.VNTR多态中的任何等位基因有传递不平衡现象(均P>0.05);(2)单体型分析:5-HTT基因与共患LD的ADHD和ADHD-C相关联(χ2=11.391和13.343,ν=3,P=0.010和P=0.004);单体型L/12在共患LD的ADHD和ADHD-C核心家系中传递较少(χ2=10.317和8.948,ν=1,P=0.001和0.003),而单体型L/10在共患LD的ADHD核心家系中传递较多(χ2=4.065,ν=1,P=0.044). 结论 5-HTT基因可能与共患LD的ADHD相关联,其中主要为共患LD的ADHD-C亚型.

  • 脂多糖与阿司匹林对应激所致大鼠行为性抑郁的对照研究

    作者:黄庆军;刘惠敏;甘露;王晓娜;王憬;刘景东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及细菌脂多糖对大鼠应激所致的行为性抑郁影响.方法将7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应激组.应激组大鼠在16 d内接受不同类型的应激,制备应激性抑郁症模型.采用开场试验检测大鼠的行为性抑郁,用甲基噻唑基四唑比色法测定淋巴细胞转化. 结果慢性应激大鼠从第7~14天出现总活动路程、总活动时间和中区活动时间减少,呈现明显的行为性抑郁.腹腔注射细菌脂多糖(100 μg/kg)可加重应激引起的行为性抑郁,并加强应激大鼠血清对正常淋巴细胞转化的抑制作用,导致正常大鼠的总活动路程显著缩短.阿司匹林(50 mg/kg)对正常大鼠无显著性影响,但可减轻大鼠的行为性抑郁和应激大鼠血清对正常淋巴细胞转化的抑制作用.结论腹腔注射细菌脂多糖加重应激大鼠的行为性抑郁,阿司匹林可减轻大鼠的行为性抑郁.

  • 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脑脊液tau蛋白及β-淀粉样蛋白1-42浓度的对照研究

    作者:李毅;张中兴;吕路线;郝伟;丁新生

    目的探讨脑脊液(CSF)中tau蛋白及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的浓度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诊断价值,寻找AD理想的生物学标志.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22例AD、20例血管性痴呆(VD)患者和21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CSF中tau蛋白及Aβ1-42水平.结果 (1)CSF中tau蛋白平均浓度:AD组(318±249) ng/L,VD组(219±190)ng/L,对照组(119±65)ng/L,AD组CSF中tau蛋白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SF中Aβ1-42平均浓度:AD组(344±166)ng/L,VD组(467±223)ng/L,对照组(480±217)ng/L,AD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依据CSF中 tau蛋白和Aβ1-42浓度对三组进行判别分析时,有44%的研究对象被正确判别.结论 CSF中tau蛋白浓度的升高和Aβ1-42浓度的降低,可能对AD的临床诊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焦虑症、抑郁症及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患者执行功能的对照研究

    作者:卞清涛;谢光荣;刘哲宁

    目的探讨焦虑症、抑郁症和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患者执行功能障碍的差异.方法使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35例抑郁症(抑郁症组)、30例焦虑症(焦虑症组)及30例焦虑抑郁障碍共病(以下简称共病组)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第6周末进行评定,以30名正常人为对照组.结果 (1)治疗前后抑郁症组、焦虑症组、共病组组间及与对照组的比较,WCST的总测验次数[抑郁症组(86±24)次,(74±24)次;焦虑症组(77±27)次,(69±10)次;共病组(90±25)次,(83±26)次;对照组(60±15)次,(58±13)次]、持续错误数[抑郁症组(24±10)次,(21±9)次;焦虑症组(25±13)次,(19±6)次;共病组(28±14)次,(26±11)次; 对照组(19±8)次,(17±7)次]和非持续错误数[抑郁症组(36±19)次,(27±17)次;焦虑症组(27±17)次,(25±9)次;共病组(31±19)次,(30±19)次;对照组(16±8)次,(15±8)次],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各测验次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共病组、抑郁症组、焦虑症组、对照组;(2) 治疗后抑郁症组、焦虑症组、共病组WCST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和非持续错误数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治疗前后HAMD与HAMA减分值与WCST减分值相关性分析,抑郁症组、焦虑症组、共病组治疗前后的HAMD、HAMA总分减分值与WCST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及非持续错误数减分值均无相关性.结论 (1)焦虑症、抑郁症及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患者在发病期可能存在执行功能障碍,治疗后执行功能障碍严重程度有所降低但仍存在;(2)执行功能损害的程度由重到轻的可能顺序为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抑郁症、焦虑症.

  • 利培酮对N-甲基-D-门冬氨酸诱导的大鼠皮层神经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许毅;胡少华

    目的探讨利培酮对N-甲基-D-门冬氨酸(NMDA)诱导的大鼠皮层神经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清洁级Sperague-Dawley妊娠大鼠3只,孕期17~19 d.用50 μmol/L NMDA处理原代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元15 min,观察不同浓度(0.1 μmol/L,1 μmol/L, 10 μmol/L)的利培酮对这种损伤的作用. 结果 NMDA(50 μmol/L)处理15 min能显著增加上清液中的乳酸脱氢酶(LDH)活性(P<0.01),明显降低皮层神经细胞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比色后的吸光度(P<0.01).1 μmol/L浓度水平的利培酮能抑制NMDA诱导的大鼠皮层神经元LDH的释放,使MTT比色增强,明显改善损伤后的神经元形态.结论利培酮对NMDA诱导的大鼠皮层神经元的损伤有保护作用.

  • 情感性精神障碍与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的连锁不平衡研究

    作者:高树贵;刘少文;蔡贵庆;邢玉华;姚宁;刘华;曹中昌;伍新尧;杨权

    目的探讨情感性精神障碍与5-羟色胺转运体(5-HTT)基因之间的分子遗传学联系.方法以中国汉族人群中的72个情感性精神障碍核心家系(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56例,重性抑郁症3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家系调查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并结合心理测评工具,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检测其5-HTT基因启动子区(5-HTTLPR)、第2内含子[数目可变的顺向重复(VNTR)]和3′端非编码区(3′UTRG/T)基因多态性,并进行连锁不平衡(TDT)分析.结果 5-HTT基因中的VNTR与3′UTRG/T 2个位点组合单体型与情感性精神障碍存在关联(TDT-χ2=4.08,经Monte Carlo逼真法1 000次重复校正后的经验P 值=0.04),其他各位点5-HTTLPR、VNTR、3′UTRG/T等位基因与情感障碍未发现存在连锁不平衡,其他位点组合的单体型分析也未发现存在连锁不平衡.结论 5-HTT基因在情感性精神障碍的遗传病因中可能起着一定作用.

  • 不同发病年龄强迫症患者6种功能基因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作者:张岚;刘协和;李涛;杨彦春;胡迅;David Collier

    目的探讨与5-羟色胺和多巴胺递质系统有关的基因在强迫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20个强迫症的核心家系,按患者的发病年龄分为≤16岁组和>16岁组,应用基因扩增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和数目可变的顺向重复多态技术对强迫症核心家系在5-羟色胺2A受体基因、5-羟色胺转运体(5-HTT)基因、多巴胺D2受体(DRD2)基因、多巴胺D4受体(DRD4)基因、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单胺氧化酶A(MAO-A)基因等6个基因的7个位点进行传递不平衡检测和数量性状的传递不平衡检测以及DRD4基因的单体型分析.结果 (1)未发现6个功能基因与强迫症存在传递不平衡;(2)DRD2-141C Del/Ins多态性与≤16岁组存在传递不平衡(χ2=3.98,P=0.04),COMT-Val/Met多态性与>16岁组存在传递不平衡(χ2=3.65,P=0.05),经相关分析,这两个位点与强迫症的发病年龄相关(DRD2:r=-0.29,P=0.002;COMT:r=-0.19,P=0.04).结论 DRD2基因和COMT基因可能与不同发病年龄的强迫症病因相关.

  • 同胞精神分裂症与5-羟色胺2A受体基因的关联分析

    作者:王伟勇;陈建芳;王广琴;王世恒;焦公凯;韩钢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受累同胞和散发性精神分裂症与5-羟色胺2A受体基因(5-HT2A)T102C多态性的关联.方法先用严格的纳入标准收集共患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同胞60对(120例)和散发性精神分裂症120例,分别与正常同胞60对(120名)和120名正常人对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及MspI内切酶酶切技术,检测各组的5-HT2A受体基因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结果 60对共患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受累同胞组5-HT2A受体基因A1/A1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同胞组(χ2=5.58,P<0.05),经配对比较,患者同胞组共有A1/A1基因型也显著多于正常同胞组(χ2=3.94,P<0.05),而散发性精神分裂症与正常人对照组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构成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共患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同胞与5-HT2A受体基因A1/A1型关联, A1/A1纯合子易患精神分裂症,散发性精神分裂症可能与5-HT2A受体基因无关联.

  • 2型糖尿病患者生物心理因素的研究

    作者:孙学礼;刘涛生;唐莉;方向明;叶海燕;王珩;杨昆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有关的生物心理因素.方法对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0名正常人进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社会支持量表(SS)等评定,测定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小板5-羟色胺(5-HT)、血清白介素(IL)6(IL-6)及SIL-2R水平,并检测患者空腹血糖(FBG)、早餐后2 h血糖(2PBG)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数(HbA1c)水平.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组,45例;采用格列吡嗪7.5~15 mg/d)和常规治疗加帕罗西汀治疗组(合用帕罗西汀组,45例;采用格列吡嗪7.5~15 mg/d和帕罗西汀20 mg/d),治疗2个月后(两组分别失访4例和9例)观察患者上述量表评分、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及其与FBG、2PBG、HbA1c等指标变化的关系.结果 (1)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患者组TAS、HAMD、HAMA总分高,SS总分较低(P<0.05),MMPI提示人格偏移;血浆ACTH、血清IL-6、SIL-2R及FBG浓度高,血小板5-HT浓度低(均P<0.01和<0.05).(2)治疗后,合用帕罗西汀组的HAMD分、HAMA分、ACTH、IL-6以及糖代谢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常规组.(3)患者组的HAMD减分率与ACTH变化率(r=0.37)及IL-6变化率(r=0.40)均呈正相关,HAMA减分率与ACTH变化率(r=0.41)呈正相关(均P<0.01);FBG下降率与HAMD(r=0.39, P=0.00)、ACTH(r=0.29,P=0.01)变化率均呈正相关;2PBG的下降率(r=0.31,P=0.01)和HbA1c的下降率(r=0.26,P=0.03)均与HAMA减分率呈正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人格因素和述情方式有明显异常;其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一些内分泌、免疫、神经介质指标的变化与糖代谢指标的变化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常规治疗加帕罗西汀可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及免疫、内分泌、神经递质及糖代谢的部分指标.

  • 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二例

    作者:丁颖;王玉凤

    例1 女,28岁.自2~3岁起就非常好动,呆不住,精力充沛.喜欢爬高,经常摔得"头破血流".上课坐不住,东张西望,常搞恶作剧.儿童时期上课、看书、看电视经常注意力不集中,边做边玩.成人后做事马虎,常丢三落四,称"自己家的东西永远找不到",曾丢失手机17部.话多,与人谈话时常是"主聊",喜欢抢别人的话题.做事冲动,上初中一年级时,曾因买衣服与其母亲意见不合而离家.13岁以前经常逃学,初中一年级辍学后工作,但做事虎头蛇尾,有的工作只坚持几天因而多次调换工作.现依然冲动、注意力不集中,开车一年发生多起事故,常发生磕磕碰碰,身上总是"青一块紫一块".在一个地方静呆不了2~3 h,感到"不动就心里烦".从来没有耐心排队,坐车、乘飞机总是后匆匆赶到.情绪不稳,经常和朋友翻脸.2001年开始服用摇头丸,后被强制戒毒.智商(IQ)在正常范围(IQ=106).

  • 发作性睡病误诊为精神分裂症一例

    作者:汪春运

    患者男,15岁.7岁起经常叹气,感到胸闷,并因此挨父亲打,以纠正这种"坏习惯".后逐渐在激动兴奋时出现膝盖发软,站不住;常有不可抑制的发作性睡眠,且无论是在校上课或在家看电视,甚至在骑车时也睡,以致摔倒.每次睡3~20 min,每天睡眠发作10多次.睡眠时心里清楚,能听到周围人讲话,但不能动.

  • 数量性状位点在行为及精神病分子遗传学研究中的进展

    作者:姚树桥;亓晓丽;朱熊兆

    数量遗传学的观点认为,人类的复杂行为大部分并不遵循孟德尔定律,而是与更加复杂的基因系统相关联,不仅如此,精神障碍也具有这样的遗传学基础.自从1975年Gelderman提出了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s)的概念后,在精神病分子遗传学领域的QTLs研究取得了迅速进展.所谓的QTLs是指参与控制某种数量性状、作用大小不完全相同而又相互协同和相互作用的基因系统.由这些基因系统决定的性状呈数量化分布,而不是"有"或"无"的二分式分布.其中任何一种基因的缺陷,对精神障碍的发生既非必要也非充分条件,而只能是某种精神障碍的危险因子.基因对行为的影响是以概率性事件出现,而非决定因素[1].

  •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

    作者:崔永华;郑毅;刘寰忠

    近年来,儿童期发病的精神分裂症及其治疗日益受到重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以其效能较高、不良反应较少的独特优势而备受关注.但迄今为止,国内相关资料相对较少,多集中于对氯氮平和利培酮的研究;而国外相关资料已扩展到奥氮平和奎硫平;此外齐拉西酮、舍吲哚、阿米舒必利、佐替平等亦有研究报道,但尚缺乏一致性的结果.对此,我们对国内外近5年的相关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 新型抗精神病药对血糖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媛;王高华

    新型抗精神病药(novel antipsychotic drugs, NAPD)与典型抗精神病药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少,尤其是严重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EPS)少.近年来有人报道NAPD可诱发或加重糖尿病,引起研究者对NAPD对血糖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关注,我们对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于下.

  • 精神病患者劳动能力鉴定的分析及探讨

    作者:李方敏;朱未名

    为提高劳动能力鉴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对5年来鉴定的564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象和方法在1999~2003年由温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织的全市劳动能力鉴定资料中,笔者共接待各类精神病患者劳动能力鉴定564例.根据原始住院及门诊病历、诊断证明,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1999年制定的<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1],结合精神残疾分级评定,即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2](SDSS)来评定劳动能力的丧失程度.符合上述标准、<劳动能力鉴定表>被评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者400例(占70.9%)为本次研究对象.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

  • 纳洛酮抢救抗精神病药急性中毒昏迷的临床分析

    作者:丁勤;龚发金;聂桂芳

    纳洛酮是人工合成的阿片受体拮抗剂,在急性脑损伤后应用纳洛酮可以控制颅内压,减轻脑水肿,改善脑代谢.特别是对昏迷和呼吸抑制的患者,纳洛酮有快速逆转意识障碍、解除呼吸抑制的作用 [1].我们将纳洛酮用于抗精神病药急性中毒的抢救,现报道于下.

  • 氯丙嗪对心电图QT离散度的影响

    作者:沈海俊;孙琪

    为探讨氯丙嗪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对2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用氯丙嗪治疗前后的心电图QT离散度(QTd)进行测定,并与240名正常对照者比较.对象 (1)患者组:为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诊断标准,排除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房颤、房室传导阻滞、电解质紊乱、心功能异常及使用影响心电图QT间期的药物(如心得安、胺碘酮),且2个月内未服用氯丙嗪者.符合标准者共260例.其中男138例,女122例;年龄18~71(42±10)岁;病程1~41(14±8)年.(2)正常对照组:选取性别、年龄与患者组相匹配的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240名.其中男128名,女112名;年龄22~68(43±10)岁;均无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他器质性疾病,无服用影响心脏的药物.

  • 网上心理咨询的网络经济学相关问题的初步探讨

    作者:肖春玲;陈彦方;韩标;马艾丽;邹义壮

    为了解人们接受网上心理咨询的意愿、收费的可接受性及合理性,我们对在中华精神卫生网上进行咨询的有关网络经济学问题进行了初步调查.

  • 导致改良电惊厥治疗发作不良的因素分析

    作者:毛洪京;骆宏;程烈

    我们对经改良电惊厥治疗(modified electric convulsive treatment, MECT)发作不良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对象为2002年12月至2003年12月在本院行MECT第1次治疗的208例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的诊断标准,治疗前排除有严重的躯体疾病和麻醉过敏的患者.(1)发作不良组:为治疗后发作不良的患者,92例.其中男50例,女42例;年龄18~74(41±16)岁;精神分裂症57例、抑郁症30例、躁狂症2例、癔症2例、焦虑症1例.(2)对照组:为随机抽取同期MECT治疗发作良好的患者,116例.其中男68例,女48例;年龄17~56 (30±11)岁;精神分裂症62例、抑郁症42例、躁狂症5例、强迫症3例、心境恶劣3例、癔症1例.

  • 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嗜酸细胞的影响

    作者:王刚平;张永录;裴根祥;颉瑞

    为了解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嗜酸细胞的影响,对氯氮平引起嗜酸细胞增多症进行研究.对象为2003年5~11月住院的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均选择氯氮平治疗者,排除入院时嗜酸细胞计数绝对数多于0.4×109/L、既往有过敏史及入院前1周内服用抗精神病药者.共98例,其中男74例,女24例;年龄18~48(28±7)岁;病程7个月至20年,中位数为4.5年.

中华精神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