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精神病学 > 中华精神科杂志

中华精神科

中华精神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sychiatry 중화정신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0.9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3661/R
  • 国内刊号: 杨小昕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cjps@cmaph.org
  • 曾用名: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5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精神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精神病学
期刊荣誉:
  • 附加药物干预对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所致精神分裂症体重增加的影响

    作者:刘小蕾;王志仁;周晨辉;杨甫德

    第2代抗精神病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等疾病,但有些药物会引起部分患者出现体重增加、糖脂代谢异常等不良反应,其中影响大的是奥氮平和氯氮平。药物引起的体重增加等代谢异常是临床面临的一大问题,目前有较多的干预方法,包括对日常生活方式的干预、行为治疗或换用其他抗精神病药。但是单一的非药物方式干预远远不够,且换用其他抗精神病药也不一定可行,如氯氮平的撤药比较困难[1]。因此,药物干预对预防和治疗第2代抗精神病药所致体重增加值得探讨。我们通过复习文献以奥氮平和氯氮平为主,探讨对控制体重增加有效的药物干预方法。

    关键词:
  • 孤独症的神经生物学研究进展

    作者:屠仁军;谢维

    孤独症(autism)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疾病,表现为重复刻板的动作、狭隘的兴趣以及社交障碍,这些症状在儿童早期出现,并且严重影响日常生活[1-2]。同时孤独症具有多样性、异质性并常伴有其他症状,如癫痫以及智力障碍等[3]。经过对大量孤独症患者的遗传筛选,研究者们已经基本确认孤独症与遗传因素关系为密切,一系列重要基因在孤独症患者中发生了突变,这些基因大多与突触、神经系统功能密切相关。研究者通过影像学研究发现,孤独症患者的脑区体积、结构以及连接异常的证据,揭示了孤独症患者神经系统发育与功能的异常。

    关键词:
  • 精神病超高危人群自由视图眼动特征分析

    作者:李瑜;张天宏;王俊杰;徐丽华;许扬扬;方贻儒;王继军

    目的:分析未服药精神病超高危人群自由视图过程中的眼动特征。方法对符合前驱期综合征诊断标准的50例精神病超高危被试者(前驱组)和性别、年龄及教育年限与之匹配的4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自由视图的眼球运动测试,应用EyeLink桌面式眼动仪收集眼动信息,分析比较2组自由视图时注视次数、注视时间、平均注视时长、扫视次数、平均扫视幅度和扫视总路径;并进一步分析2组上述指标随时间进程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前驱组注视次数减少[(24±1)次与(26±1)次,t=2.314,P=0.023]、扫视次数减少[(23±4)次与(25±3)次,t=2.322,P=0.023]、扫视总路径缩短[(113±29)°与(130±28)°,t=2.772,P=0.007]和平均注视时长延长[(362±85) ms与(321±52)ms, t=-2.866,P=0.005]。前驱组与对照组的注视时间和平均扫视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间分时段进行比较,平均扫视幅度具有组别×时间的显著性交互作用[F组别×时间(3,86)=3.115,P=0.030]。结论精神病超高危人群较健康对照者表现出受限的眼动模式,其病理生理学意义值得进一步探究。

  • 抑郁症患者处理喜悦面孔时边缘环路异常具有状态性

    作者:刘晓雪;姚志剑;花玲玲;陈建淮;毕昆;卢青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识别正性情绪时边缘环路异常的效能连接和抗抑郁治疗对边缘环路的影响,以及异常的效能连接是否具有状态性。方法对12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12名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脑磁图扫描,经过8~10周规范化抗抑郁药治疗后再次对抑郁症患者进行脑磁图扫描,选取喜悦表情刺激下的脑磁信号,眶额回、前扣带回、杏仁核、海马、脑岛5个脑区作为感兴趣区,应用SPM8软件进行数据预处理及源重建,提取感兴趣时间窗0~600 ms时间序列,进行主成分方法降维,利用格兰杰因果模型进一步计算出各感兴趣脑区之间的效能连接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比较抑郁症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效能连接的差异。结果(1)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抑郁症治疗前、后与对照组3组效能连接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是:眶额回到杏仁核的效能连接(F=3.927,P=0.030),杏仁核到海马的效能连接(F=7.470,P=0.002,FDR校正),脑岛到杏仁核的效能连接(F=3.361,P=0.047),海马到杏仁核的效能连接(F=4.132,P=0.025)。(2)抑郁症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眶额回到杏仁核效能连接增强(P=0.040),前扣带回到海马效能连接减弱(P=0.042),杏仁核到海马效能连接减弱(P=0.001),海马到杏仁核效能连接减弱(P=0.026)。(3)抑郁症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眶额回到杏仁核效能连接减弱(P=0.013),杏仁核到海马效能连接增强(P=0.006),海马到杏仁核效能连接增强(P=0.026),杏仁核到脑岛效能连接减弱(P=0.036),脑岛到杏仁核效能连接减弱(P=0.015)。(4)抑郁症组治疗后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抑郁症患者识别正性情绪时边缘环路交互异常可能是抑郁症患者正性情绪处理异常的重要机制之一,抗抑郁治疗后随着症状缓解而改善,提示正性情绪处理异常具有状态性,可能在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 双相障碍抑郁期与缓解期患者豆状核磁共振氢质子波谱研究

    作者:赖顺凯;钟舒明;赵辉;王颖;贾艳滨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抑郁期、缓解期患者基底节豆状核脑生化代谢物水平变化特点。方法对29例双相障碍抑郁期患者(双相障碍抑郁组)、22例双相障碍缓解期患者(双相障碍缓解组)和24名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与之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应用磁共振氢质子波谱技术检测3组基底节区豆状核N-乙酰天冬氨酸(N-acetylasparte,NAA)、胆碱和肌酸3种代谢物水平,分别计算NAA/肌酸和胆碱/肌酸的比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双相障碍抑郁期、缓解期临床特征与豆状核磁共振氢质子波谱技术检测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双相障碍抑郁组(1.5±0.2、1.5±0.1)、双相障碍缓解组(1.5±0.1、1.5±0.1)左侧、右侧豆状核NAA/肌酸值低于对照组(1.7±0.3、1.7±0.2),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614,P=0.005;F=7.811,P=0.001)。3组间双侧豆状核胆碱/肌酸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双相障碍抑郁期、缓解期患者临床特征(年龄、总病程、发作次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杨氏躁狂量表评分)与脑生化代谢物水平比值不相关。结论双相障碍抑郁期及缓解期患者均存在双侧基底节豆状核神经元代谢功能降低,豆状核神经元功能下降可能是双相抑郁的神经影像学内表型。

  • 抑郁症患者情绪处理早期皮质下通路异常动态效能连接

    作者:花玲玲;毕昆;史家波;汤浩;阎锐;韦秋香;卢青;姚志剑;贾凤南

    目的:探究抑郁症患者和健康人在情绪处理过程中早期皮质下通路是否受到负性情绪刺激影响,以及抑郁症患者情绪处理早期皮质下通路是否存在异常。方法利用脑磁图检测19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17名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在识别负性情绪面孔时的脑活动。选取丘脑、初级视觉皮质、梭状回、颞下回、杏仁核、眶额回作为感兴趣脑区,0~100、0~150、0~200 ms分别为感兴趣时间窗,建立感兴趣模型。通过动态因果模型及贝叶斯模型方法得出优模型。在优模型下,用非参数检验方法比较2组的效能连接差异。结果贝叶斯模型选择结果显示,对照组在0~100 ms时受到情绪刺激的影响,而抑郁症组在150~200 ms时受到情绪刺激的影响。在0~100 ms时,抑郁症组左侧初级视觉皮质到眶额回调制连接显著下降(P=0.01),右侧丘脑到眶额回的固有连接下降(P=0.04)。在0~150 ms时,抑郁症组右侧初级视觉皮质到眶额回的固有连接显著增强(P=0.01)。在0~200 ms时,抑郁症组左侧丘脑到眶额回调制连接下降(P=0.04),右侧丘脑到杏仁核固有连接显著下降(P=0.04)。结论抑郁症患者情绪处理早期阶段不同于健康人,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且视觉皮质与眶额回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情绪处理早期便出现异常。

  • 我国睡眠医学的现状与展望

    作者:师乐;陆林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压力的增加,睡眠-觉醒障碍的发生率日益升高。据统计,全球范围内睡眠-觉醒障碍的发病率为9%~15%,每年因睡眠-觉醒障碍导致的经济损失达数千亿美元[1]。《2015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在我国约有31.2%的人存在严重的睡眠问题。长期睡眠紊乱不仅会降低生活质量,影响个人的工作和生活,还会引发一系列躯体和精神疾病,如心血管病、代谢性疾病、癌症、抑郁症等[2]。因此,重视和发展睡眠医学是保障全民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睡眠医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主要内容涵盖睡眠的生物学机制和各类睡眠-觉醒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评估、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六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国际上睡眠医学的学科建立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迄今多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睡眠医学学会,如美国睡眠医学学会、欧洲睡眠研究会、亚洲睡眠研究会及国际睡眠研究会等。此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还设立了国家睡眠障碍研究中心,并分别于1996、2003、2011年发布国家睡眠障碍研究计划。2007年美国内科医师考试委员会设立了睡眠医学专业考试,这标志着睡眠医学已成为医学领域的一个独立单元。

    关键词:
  • 失眠症的临床评估与治疗

    作者:唐向东;李桃美;张继辉

    睡眠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保守的行为之一,就如同个体生存对摄食基本的要求一样,睡眠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躯体与精神健康。各种类型的睡眠障碍,尤其是失眠困扰高达1/3的人群。本期睡眠障碍重点专题报道了关于失眠症的机制、危害以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同时刊出了由师乐和陆林[1]撰写的关于我国睡眠医学发展的历史沿革,在精准医学时代下对我国睡眠医学发展提出了建议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 喂养和进食障碍诊断标准新进展

    作者:郑毓;陈珏;赵敏;肖泽萍

    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主要指以反常的摄食行为和心理紊乱为特征,伴发显著体重改变或生理功能紊乱的一组综合征[1]。我们通过对新版指南(DSM-5、ICD-11草案)和旧版指南(DSM-Ⅳ、ICD-10)中进食障碍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对进食障碍相关疾病的诊断学新进展进行介绍和分析,为相关临床应用和科研提供参考。

    关键词:
  • 基于神经科学的临床精神药理学命名系统

    作者:司天梅;于欣

    精神药物(psychotropic drug)也被称为精神治疗药物(psychotherapeutic drug),用于治疗各种精神障碍已有六十多年历史,传统上根据其治疗适应证进行命名分类,如治疗精神病性障碍的精神药物被命名为抗精神病药,治疗抑郁障碍的药物被命名为抗抑郁药,治疗躁狂发作的药物被命名为抗躁狂药或心境稳定剂,治疗焦虑障碍的药物被命名为抗焦虑药。这种命名系统在现代精神药理学发展初期,可帮助医生学习和认识不断上市的各种精神药物。但是随着近年来神经科学和精神药理学研究的进展,这种命名法常给使用者及患者带来诸多困惑和疑问,如患者常常质疑医生:我明明是抑郁障碍,医生为什么给我处方抗精神病药?甚至强化了患者的病耻感。主要原因在于:目前精神药物的治疗适应证不断扩大,不同种类药物的适应证甚至出现重叠或交叉,如许多抗抑郁药已获得治疗各种焦虑障碍的适应证,部分抗精神病药被批准用于治疗抑郁障碍或双相情感障碍;一些非精神药物,如可乐定、普萘洛尔和维拉帕米等,也常用于增效治疗许多精神障碍,但是这些药物很难归入上述分类系统的任一类精神药物中[1]。此外,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一些老年性疾病的诊治成为临床实践的重要组成内容,不断有新型药物问世治疗老年痴呆及相关疾病,这类药物目前被称为“促智药”或“认知改善药”,事实上,这类药物达不到促进智力或智能提高的效应。

    关键词:
  • 关注催眠药成瘾

    作者:艾思志;时杰

    近年来失眠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国外的研究显示,该病影响10%~15%的成年人[1]。《2015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我国约有16.8%的人有过失眠的经历。目前药物治疗仍然是失眠患者的常用治疗手段,但由于药物本身的不良反应及医师和(或)患者的不规范使用等原因,催眠药的滥用与成瘾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提高临床医师对催眠药成瘾的认识,我们就目前催眠药的使用现状、成瘾性以及合理使用等问题进行分析,以促进催眠药在临床上的规范、合理使用。

    关键词:
  • 抗抑郁药对睡眠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金圭星;师乐;陈斯婧;王岚;卢文婷;陆林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问题,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1]。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失眠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尤其是抑郁症继发的失眠,它是抑郁症的主要表现之一,如入睡困难、早醒等;长期失眠也会导致抑郁,因此治疗中应仔细辨别。目前临床上治疗失眠的药物主要是镇静催眠药,但长期应用易产生耐受性、依赖性、睡眠结构改变及宿醉效应。尤其是抑郁症伴有失眠或失眠导致抑郁情绪的患者,镇静催眠药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失眠问题,反而会使抑郁症状加重。因此,人们便期望有理想的“安眠药”,起效快,睡眠质量高,安全,无不良反应,无宿醉效应,改善睡眠的同时也能改善情绪[2]。近年来抗抑郁药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应用于临床治疗原发性失眠或情感障碍伴发失眠的患者。我们将对抗抑郁药对睡眠的影响及其机制进行介绍。

    关键词:
  • 中国儿童青少年睡眠相关队列研究进展

    作者:马俊;王汝佳;鲍彦平;陆林

    近年来,睡眠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特别是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睡眠问题可引发儿童青少年的多种躯体疾病和心理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2-5],且这一问题越来越严重[2,6-7]。在全国8个城市进行的多中心横断面调查显示,我国学龄儿童睡眠不足(<9h)的比例为38.0%,日间嗜睡发生率为64.4%,经常日间嗜睡者占26.9%[2]。城市儿童睡眠问题的患病率高于农村儿童,城市儿童睡眠时间不足9h者所占比例更高[8]。慢性失眠在儿童中也较为常见,我国农村青少年的失眠发生率和持续性失眠率分别为16.0%和41.0%[9],我国香港地区儿童的失眠发生率和持续性失眠率分别为6.2%和14.9%[10]。我国5~12岁儿童睡眠相关呼吸障碍患病率为12.0%[11]。

    关键词:
  • 关注治疗,重在规范

    作者:于欣

    临床诊断学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问。这其中,尤以精神科和神经科诊断为有趣。但比起神经科的“三定”功夫需要缜密的逻辑思维,精神科的诊断过程是扎实的精神病理学基础、高明的精神科晤谈技巧、谙熟于心的疾病分类学知识再加上一点点想象力和雄辩术的产物。我在为James Morris所著《精神科临床诊断》一书的中译本写序的时候,谈到“精神科诊断犹如高手办案”。一个精彩的精神科诊断查房,确实有一定的观赏性。

    关键词:
  • 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对慢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催眠药使用的影响

    作者:韦璇;郑书传;赖鹏;金凤;唐向东;何珏;王文强

    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障碍[1],失眠一旦慢性化,治疗难度便成倍增加。在我国临床实践中,慢性失眠的治疗多以药物为主,较少合并其他疗法,但药物治疗的局限性也非常突出。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 CBT-I)是近年来失眠治疗领域的研究重点,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已在多个临床对照试验中得到证实[2-3],是目前国内外失眠治疗指南中普遍推荐的一线或初始疗法[4-6]。现有的研究更多关注催眠药与CBT-I的疗效对比,较少关注运用CBT-I帮助患者减少催眠药使用的问题,且大多未坚持对患者进行长时间的随访,因此目前仍缺少关于我国人群为样本的相关研究。我们拟通过评估CBT-I对慢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用药情况的影响并进行随访,了解慢性失眠患者经过CBT-I治疗后睡眠质量改善情况以及催眠药的使用变化,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 个体与互联网认知行为治疗失眠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毛洪京;徐莲莲;余正和;刘义;尹岩;唐向东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数字技术失眠认知行为治疗(digital delivery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 dCBT-I)失眠症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符合DSM-5失眠症诊断标准的患者148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74例)和对照组(74例)。试验组给予dCBT-I干预,对照组给予个体、面对面CBT-I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及各因子分、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于基线和第2、4、6、8周末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评估,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点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1)2组患者治疗8周末较基线PSQI、PHQ-9、GAD-7总分显著下降(F=3.08、1.62、8.49,均P<0.05);(2)与基线相比,试验组第2、4、6、8周末入睡时间、睡眠效率因子分显著下降(F=25.08、34.59,均P<0.05);第6、8周末总睡眠时间、催眠药使用频率、日间功能障碍因子分显著下降(F=18.04、6.81、16.72,均P<0.05);第8周末主观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因子分显著下降(F=4.86、3.71,均P<0.05)。(3)对照组PSQI的主观睡眠质量因子分基线与8周末差值显著高于试验组[(1.3±1.1)分比(0.5±1.4)分;t=-4.18,P<0.05];试验组催眠药物使用频率、日间功能障碍因子分基线与8周末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t=2.05、2.69,均P<0.05)。结论个体与dCBT-I对失眠症患者均有效,尤其在缩短入睡时间、提高睡眠效率方面起效早,后者在减少催眠药使用频率和改善日间功能障碍方面优于前者。

  •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唑吡坦治疗原发性失眠的疗效评价

    作者:余正和;杨永芬;王晟东;毛洪京;唐光政;宋明芬;尹岩

    目的:比较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 )联合唑吡坦与单用唑吡坦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DSM-Ⅳ原发性失眠诊断标准、年龄18~55岁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2组均服用唑吡坦5~10 mg/d;研究组加用4周rTMS真性刺激,以1 Hz、90%运动阈值刺激患者右侧前额叶背外侧;对照组加用4周rTMS假性刺激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评估,采用成组t检验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入睡时间、觉醒时间、睡眠时间分别为(28.60±4.60)、(80.65±28.13)、(389.75±33.71)min,优于对照组的(34.90±3.81)、(120.39±33.48)、(336.61±34.26)min,t=-2.334、-2.412、2.383,均P<0.05;研究组PSQI总分低于对照组(t=-2.212,P<0.05),睡眠效率、Ⅲ期和快速眼动睡眠时间优于对照组(t=2.132、2.238、2.368,均P<0.05)。结论低频rTMS联合唑吡坦较单用唑吡坦治疗原发性失眠患者疗效更优。

  • 舍曲林对抑郁症患者循环交替模式的影响

    作者:张斌;郝彦利;许艳

    目的:探讨舍曲林对抑郁症患者循环交替模式(cyclic alternating pattern, CAP)的影响,及其与抑郁程度和睡眠紊乱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1项8周的开放性舍曲林治疗研究,共纳入31例符合入组和排除标准的抑郁症患者,其中22例完成全部试验。在基线和治疗的第1、14、28、56天,对抑郁症患者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 PSG)及HAMD17、Epworth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 E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评估,并对PSG数据进行CAP分析和常规的睡眠结构分析;采用ANOVA检验和Kruskal Wallis检验等方法比较各个时间点的临床指标以及PSG和CAP指标的差异。结果(1)在治疗终点(第56天),临床治愈率为45.4%(10/22),HAMD17、PSQI和ESS评分显著低于基线水平,F=13.02,11.14,15.57,均P<0.01。(2)与基线比较,治疗终点CAP指标均显著降低:CAP时间[(128.3±42.1)min与(157.0±46.3)min]、CAP率[(38.9±9.5)%与(57.2±11.3)%]、A1亚型(164±37与211±32)、A2亚型(63±15与109±17)、A3亚型(60±13与88±10),F=6.05,7.24,4.86,11.41,6.37,均P<0.05或P<0.01。CAP指标的减分率与HAMD17、PSQI和ESS的减分率呈正相关(r=0.27~0.61,P<0.05或P<0.01)。结论抑郁症患者可能存在CAP活动异常,舍曲林所致的CAP活动下降与抑郁症状和睡眠症状的改善存在正相关。

  • 原发性失眠患者工作记忆的相关研究

    作者:吴晓平;戴兢;张许来;孔晓明;刘扬;张胜权

    目的:探讨原发性失眠患者工作记忆的特点。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估50例原发性失眠患者(病例组)及与其人口学资料相匹配的5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睡眠质量,视觉客体、语音及空间工作记忆评估采用延迟匹配工作记忆测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2组的差异性及相关性。结果病例组的客体工作记忆错误数和空间工作记忆反应时[(5.24±2.44)个,(1392.10±286.40) ms]与对照组[(4.18±2.31)个,(1269.78±229.76) 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2,P=0.028;t=2.356, P=0.020);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得分与空间工作记忆反应时显著相关(r=0.487, P<0.01)。结论原发性失眠患者存在客体工作记忆和空间工作记忆损害,空间工作记忆损伤程度与睡眠质量相关。

  • 矛盾性失眠患者日间觉醒程度及与相关睡眠指标的关系

    作者:李桃美;任蓉;张烨;雷飞;杜丽娜;唐向东;杨玲慧

    目的:探讨矛盾性失眠患者的日间觉醒程度及与相关睡眠指标的关系。方法对符合DSM-Ⅳ原发性失眠诊断标准的129例患者进行整夜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及日间多次睡眠潜伏期测试,并在次日晨起询问其主观睡眠情况。根据PSG及主观睡眠情况,将受试者分为矛盾性失眠组(55例)和非矛盾性失眠组(74例),运用t检验比较2组患者主客观睡眠质量及日间觉醒程度的差异。结果与非矛盾性失眠组比较,矛盾性失眠组患者睡眠知觉更低[(49.37±22.55)%比(60.86±37.13)%;t=3.91,P<0.01],客观睡眠时间更长(t=-8.25, P<0.01)、快眼动睡眠潜伏期更短(t=3.19, P<0.01)、入睡后觉醒时间更短(t=8.90, P<0.01)、平均睡眠潜伏期更短[(10.97±5.22)min比(12.72±4.52) min;t=2.04, P=0.04];矛盾性失眠组患者平均睡眠潜伏期与快眼动睡眠潜伏期呈正相关,与睡眠知觉呈负相关(r=0.36, P<0.01;r=-0.30, P<0.05)。结论与非矛盾性失眠患者相比,矛盾性失眠患者客观睡眠质量更好,不存在明显的日间高觉醒,其觉醒水平与睡眠知觉呈负相关。

  • 二甲双胍治疗奥氮平所致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增加的系统评价

    作者:周惠至;杨晨;王少华;杨润许;岳伟华;康传媛

    目的:系统评价二甲双胍对使用奥氮平治疗所致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增加的作用。方法通过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xcerpta medica database, EMBASE)、Ovid/Medline、PsycINFO、ISI web of knowledg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2015年12月31日之前刊登的所有文献,收集有关二甲双胍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因使用奥氮平所致体质量增加的研究。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学习手册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2篇文献共11项研究,由于纳入研究起始服用二甲双胍的时间不同,以及试验设计不同,无法汇集结果进行Meta分析,故对两种类型的研究进行了分组[奥氮平+二甲双胍组(简称二甲双胍组)、单用奥氮平或加安慰剂组(简称对照组)]分析,奥氮平治疗之初使用二甲双胍的5项研究显示:二甲双胍组与对照组治疗终点体质量及BMI均较基线时增加;治疗终点二甲双胍组体质量[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3.59,95%CI-6.62~-0.57, P=0.020]及BMI(MD:-1.17,95%CI-2.05~-0.29,P=0.009)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奥氮平治疗3个月以上或体质量增加≥7%后加用二甲双胍的6项研究显示:(1)前后对照:加用二甲双胍后体质量及BMI均较基线减少,2项指标治疗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86,P=0.004;Z=3.25,P=0.001)。(2)随机对照研究:二甲双胍组与对照组相比体质量及BMI减少,但2组间仅体质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4.30,95%CI-7.19~-1.40,P=0.004)。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二甲双胍对控制或降低奥氮平所致体质量增加有一定疗效。

中华精神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