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精神病学 > 中华精神科杂志

中华精神科

中华精神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sychiatry 중화정신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0.9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3661/R
  • 国内刊号: 杨小昕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cjps@cmaph.org
  • 曾用名: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5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精神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精神病学
期刊荣誉:
  • 幼儿期孤独障碍儿童脑白质髓鞘化程度的研究

    作者:肖湘;肖婷;肖朝勇;刘文;梁凤晶;肖舟;柴学;邹冰;沈继英

    目的 对比分析幼儿期孤独障碍儿童的脑白质髓鞘化程度.方法 对28例孤独障碍儿童和28例年龄、性别、智商与之相匹配的发育障碍儿童(对照组)进行T2加权磁共振成像扫描和扩散张量成像扫描,采用影像科医生定性评价与计算髓鞘化程度值(J值)、各向异性分数(FA)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比两组间关键脑区白质的髓鞘化程度的差异.结果 影像科医生定性评价未显示2组间存在显著的髓鞘化程度差异(P均>0.05).但进行定量评价时,与对照组相比,孤独障碍组儿童的右侧第一二脑回区、中央后回及左侧额极区的J值降低(1028.75±449.60比1344.51±580.30,1050.19±456.78比1335.10±593.69,1103.68±543.38比1491.80±59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533,1.308,-0.104;P均<0.05);左侧第一二脑回区及右侧额极区的FA值更低(0.234±0.052比0.279±0.069,0.224±0.069比0.251±0.0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6,2.545;P均<0.05).结论 幼儿期孤独障碍儿童的不同脑区脑白质髓鞘化程度存在异常,额叶和顶叶的髓鞘化程度较低.

  • 以癔症样表现为首发症状的肺小细胞癌一例

    作者:余正和;盘圣明;孙裕勇;马婉

    患者 男,50岁.于2011年5月10日同家人争吵后出现神情恍惚,躺在地上,不时喊叫,不认识家人.晚上不肯睡觉,半夜说胡话,说"家里冰箱里有很多水饺要妻子烧给他吃(其实家里没有冰箱)".第2天上午,患者又自行睡到门前的地上,不肯起来,声音嘶哑.在家反复多次出现上述表现,家属难以管理,于2011年5月15日下午首次入我院住院治疗.家属反映半个月前曾因胃口不好在当地卫生院输液3d(以维生素及电解质为主,具体不祥).既往体健,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及药物过敏史,个性偏敏感,家族史无异常.

    关键词:
  • 长沙市某小学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心理状况的对照研究

    作者:陈雷音;罗学荣;何益群;曾伟文

    目的 测查长沙市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心理状况.方法 根据户口性质,按照性别比例,对长沙市某小学3~6年级学生采用随机数字法进行抽样,以儿童行为量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评估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农民工子女组,231名)和当地城市儿童(对照组,231名)的心理状况;采用卡方检验、秩和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儿童行为量表评分的比较:农民工子女组的退缩、注意问题、内化性问题、行为问题总分的中位数分别为2.00、3.00、4.00、13.5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00、2.00、2.00、11.00分;Z=-3.443,P=0.001;Z=-2.309,P=0.021;Z=-2.139,P=0.032;Z=-2.125,P=0.034),学校情况、社交情况、社会能力得分中位数分别为5.00、7.00、17.3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00、8.00、18.80分;Z=-4.304,P=0.000;Z=-4.046,P=0.000;Z=-3.294,P=0.001).(2)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和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评分的比较:农民工子女组的躯体化、广泛性焦虑、学校恐怖、焦虑总分、抑郁总分的中位数分别为3.00、4.00、1.00、17.00、11.0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00、3.00、0、14.00、9.00;Z=-4.017,P=0.000;Z=-2.178,P=0.029;Z=-3.120,P=0.002;Z=-3.189,P=0.001;Z=-4.413,P=0.000).(3)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评分的比较:农民工子女组的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总分的中位数分别为13.00、10.00、7.00、10.00、9.00、8.00、57.00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4.00、12.00、9.00、11.00、9.00、8.00、62.00分;Z=-3.283,P=0.001;Z=-4.778,P=0.000;Z=-4.472,P=0.000;Z=-2.596,P=0.009;Z=-3.033,P=0.002;Z=-3.561,P=0.000;Z=-4.465,P=0.000).(4)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评分的比较:农民工子女组的父母亲情感温暖、父母亲过分干涉、父母亲偏爱被试得分中位数分别为48.00、53.00、18.00、33.00、10.00、10.00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3.00、59.00、19.00、34.50、12.00、12.00;Z=-4.090,P =0.000;Z=-4.884,P =0.000;Z=-2.074,P=0.038;Z=-2.109,P=0.035;Z=-3.586,P=0.000;Z=-4.067,P=0.000).结论 长沙市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存在明显的行为和情绪问题,社交情况不良,学习成绩差,社会能力不足;自我意识普遍性低.

  • 帕罗西汀对脂多糖损伤的海马神经干细胞的保护作用

    作者:彭正午;薛芬;王磊;杨帆;乔昱婷;谭庆荣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对脂多糖(LPS)损伤的海马神经干细胞(NSCs)活力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初步研究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体外大鼠海马NSCs的LPS损伤细胞模型,分为对照组(sham组)、LPS组、LPS+帕罗西汀组(包括1、5、10和20μmoL/L 4个不同剂量组),作用72 h后,采用WST-8试剂检测细胞活性,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为了进一步明确ERK信号通路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在干细胞培养基中添加ERK抑制剂U0126,并随机分为U0126组、U0126+ LPS组、U0126+ LPS+帕罗西汀组(包括1、5、10 μmol/L 3个不同剂量组),作用72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与sham组(吸光度值0.342±0.010)和LPS+帕罗西汀5 μmol/L组(吸光度值0.338±0.016)相比,LPS组(吸光度值0.306±0.016)细胞活力更低(F =23.019,P值均<0.01),而LPS组与LPS+帕罗西汀1μmol/L组(吸光度值0.323±0.013)、LPS+帕罗西汀10 μmol/L组(吸光度值0.304±0.012)的细胞活力接近.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PS组(0.749 ±0.144)的pERK1/2表达水平明显低于sham组(0.982 ±0.131)及LPS+帕罗西汀5 μmol/L组(1.092±0.113)(F=6.887,P值均<0.05),而LPS组与LPS+帕罗西汀1μmol/L组(0.871±0.123)及LPS+帕罗西汀10 μmol/L组(0.766 ±0.209)的pERK1/2表达水平接近.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的结果与细胞活力检测结果一致,与sham组[(13.40±2.87)%]比较,LPS组[(17.85±1.26)%]凋亡率更高,5 μmol/L帕罗西汀[(14.42±1.22)%]对LPS的促凋亡作用具有缓解效应(F=26.520,P<0.05),而1μmol/L和10 μmol/L帕罗西汀则无此缓解效应;U0126促进NSCs的凋亡,而且可抑制5 μmol/L帕罗西汀对LPS损伤的保护效果.结论 适当浓度的帕罗西汀能抑制LPS导致的海马NSCs损伤,且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pERK1/2的表达实现.

  • 青少年焦虑障碍的临床特征及社会心理学影响因素

    作者:杨帆;高维佳;冯哲;马静;丁军;苏林雁

    目的 探讨青少年焦虑障碍的临床特征和社会心理学影响因素,并筛选其保护因素.方法 80例焦虑障碍青少年患者(病例组)和92名正常对照(对照组)完成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ARED)、行为抑制气质量表(BIS)、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养育关系问卷(PBI)、心理弹性量表(RS)、长处和困难问卷(SDQ),分析青少年焦虑障碍的临床特征及社会心理学影响因素.通过对各量表的分析,筛选出2组间有差异的因子,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青少年焦虑障碍的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结果 (1)罹患1种焦虑障碍者30例(37.5%),同时罹患2种者20例(25.0%),同时罹患3种者16例(20.0%),3种以上者14例(17.5%);共患抑郁39例(48.8%).(2)病例组SCARED总分及各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01);BIS总分高于对照组(P <0.05);PBI的“父亲关怀”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母亲控制”和“父亲控制”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P均<0.01);ASLEC总分及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健康适应和其他5个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01);RS总分及“个人胜任力因子”和“自我悦纳因子”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01);SDQ的“困难总分”、“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注意缺陷”和“同伴交往问题”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在亲社会行为因子上低于对照组得分(P<0.05).(3)心理弹性-自我悦纳因子是保护性因子(OR =0.87,P=0.000),而生活事件-健康适应因子(OR=1.34,P=0.001)和行为抑制气质(OR=1.67,P=0.000)是焦虑障碍的危险因子.结论 青少年焦虑障碍共病多,焦虑不仅影响其情绪,也影响其行为和同伴关系;父母关怀低而控制高的养育方式、生活中遭受的挫折和压力、自我悦纳程度低以及具有行为抑制气质的青少年更易罹患焦虑障碍,提示早期干预的必要性.

  • 学龄期儿童孤独障碍共患病研究

    作者:余明;刘靖;李雪;贾美香

    目的 了解学龄期儿童孤独障碍共患病的发生情况.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对2011年9-11月在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儿科门诊连续就诊的62例年龄6~16周岁、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中孤独障碍诊断标准的儿童进行调查和评定.内容包括:一般状况调查及《学龄儿童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问卷》(K-SADS-PL)、《儿童总评评定问卷》(C-GAS)、《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中国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的评定(不能进行韦氏测查者进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比奈测验或图词测验评定).结果 孤独障碍患儿共患病的终生共患率为100% (62/62),其中:7例(11.3%)患有1种共患病,16例(25.8%)患有2种共患病,11例(17.7%)患有3种共患病,28例(45.2%)患有4种或4种以上共患病.98.4%(61/62)目前存在共患病,其中:11例(17.7%)患有1种共患病,16例(25.8%)患有2种共患病,17例(27.4%)患有3种共患病,17例(27.4%)患有4种或4种以上共患病.各种共患病的终生患病率和现患率分别为:精神发育迟滞53.2%(33/62)、53.2%(33/62);未特定的精神病性障碍22.6% (14/62)、21.0%(13/62);情感障碍中抑郁障碍12.9%(8/62)、9.7%(6/62),双相障碍1.6%(1/62)、1.6% (1/62);焦虑障碍中广泛性焦虑障碍21.0% (13/62)、19.4% (12/62),分离焦虑障碍6.5% (4/62)、3.2%(2/62),惊恐障碍3.2%(2/62)、0(0/62),强迫障碍45.2% (28/62)、45.2% (28/62),恐怖症30.6%(19/62)、29.0% (18/62);注意缺陷多动障碍62.9%(39/62)、58.1%(36/62),对立违抗障碍12.9%(8/62)、11.3% (7/62),品行障碍4.8% (3/62)、4.8% (3/62);抽动障碍14.5% (9/62)、11.3%(7/62);遗尿症16.1%(10/62)、4.8% (3/62),遗粪症9.7%(6/62)、1.6%(1/62).孤独症患儿现患共患病的数目随年龄增长有增多趋势(F =2.745,P=0.051).结论 共患病在学龄期儿童孤独障碍患者中非常常见,积极治疗共患病具有重要意义.

  • 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伴发抑郁障碍对一年卒中复发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菁晶;袁怀武;张宁;石玉芝;白莹;周永;周娟;于欣;孙新宇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发生的卒中后抑郁障碍(poststroke depression,PSD)与1年卒中复发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抑郁障碍诊断标准,对1897例连续入组的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在卒中后2周进行抑郁障碍的诊断;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PSD患者的1年卒中复发OR值及95%可信区间(CI).结果 共1460例患者的随访数据完整,其中390例(26.7%)患者在卒中后2周符合PSD诊断,一年累计卒中复发153例(1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非PSD患者比较,PSD患者的1年卒中复发风险增加48%(OR=1.48;95% CI:1.01 ~2.15;P<0.05).结论 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发生的PSD可能增加1年卒中复发风险.

  • 孤独障碍儿童静息状态脑功能磁共振研究

    作者:李雪;刘靖;杨文;张晓丽;贾美香

    目的 探讨孤独障碍儿童静息状态脑功能特点.方法 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孤独障碍诊断标准、《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修订版)》(ADI-R)评分超过孤独障碍诊断界限分及《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测查总智商≥70分的孤独障碍患儿(儿童孤独障碍组)16例,同时选取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对照组)16名,分别进行静息状态全脑的核磁共振脑功能扫描.采用局部一致性(ReHo)作为测量指标,比较儿童孤独障碍组与对照组之间静息态脑功能的差异.结果 在静息状态下,与对照组相比,孤独障碍组右侧颞上回、额下回、岛叶、前扣带回、小脑后叶,左侧楔前叶,双侧颞中回ReHo减弱(=3.92,5.29,2.85,2.97,4.05,4.10,3.23,2.18;P均<0.05);左侧额上回及右侧中央旁小叶、扣带回和楔叶,双侧额中回和中央后回ReHo增强(t=2.82,2.82,1.76,2.49,4.70,3.15,5.00,2.41;P均<0.05).结论 孤独障碍患儿在静息状态下存在多个脑区功能的异常.

  • 纳洛酮治疗抗胆碱能作用药所致谵妄二例

    作者:段新;马光瑜

    例1 女,56岁.心情烦闷伴周身不适6年,加重3个月,于2007年9月入我院住院治疗,诊断为抑郁症.体格检查无异常(包括神经系统).精神检查:明显内感不适及焦虑,情绪低落,诉工作能力下降,无用感,有轻生念头.2007年9月14日予帕罗西汀片(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90080709;商品名:乐友)20 mg/d治疗,9月29日加量至40 mg/d,10月6日出现明显行动困难迟缓,肌张力增高等,抑郁情绪好转但仍焦虑明显;10月8日将帕罗西汀片剂量减为20 mg/d,劳拉西泮片(泰国大西洋制药厂有限公司;批号:070353)0.5 mg/次,2次/d.

    关键词:
  • 阿立哌唑致锥体外系反应一例

    作者:梁剑辉

    患者男,26岁.于2009年1月11日无诱因无故认为有人要打他,称被黑帮恐吓,黑帮阻止他回家,无论往哪儿走都是死路,哄骗回家后在家中烧衣物、烧垃圾,有时发呆,有时夜间无故大声吼叫,睡眠差,无自杀或自伤.于2009年2月5日在我院住院治疗.体格检查未见异常,精神检查示接触被动,幻听、被害妄想、焦虑,不与病友接触,行为异常(脱衣裸体、捡吃垃圾),自知力缺失,行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简明精神病性症状评定量表评分44分,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诊断为分裂样精神病.

    关键词:
  • 利培酮过量服用一例

    作者:杨楹;王松波

    患者男,30岁.因凭空闻语,疑人迫害、疑妻不贞,行为冲动,伴自语自笑7年,于2012年8月入我院治疗.患者于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敏感多疑,并凭空听到有人威胁他,让他干这干那的声音,行为冲动,无故乱跑,打骂妻子;孤僻,不与人交流;有时伴自语自笑.先后于2011年8月、2012年2月2次人住我院,均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服用利培酮(大剂量8 mg/d;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080021K8)等药物治疗,均达好转出院.2012年4月出院后,患者坚持服药,多疑渐消失,但妄闻一直存在,多为命令性,内容为"让其去死或杀人",为此紧张、恐惧.患者自行加量利培酮,近2周服用利培酮一般为60-80 mg/d,大剂量为240 mg/d.

    关键词:
  • 奥氮平致癫痫发作一例

    作者:孙振晓;于相芬

    患者 男,26岁.自幼智力低下,言行异常4年,于2010年8月3日来我中心就诊.患者既往无癫痫病史及药物过敏史.家族史阴性.体格检查未见异常.精神检查:意识清,定向力佳,言谈尚切题,但反应较迟钝,引出关系妄想、听幻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一般、一般常识掌握尚可,计算力、理解力稍差.情感平淡,意志活动减退,自知力缺乏.血常规、心电图、脑电图检查未见异常.韦氏成人智力量表评分65分.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诊断为轻度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

    关键词:
  • 盐酸美金刚片诱发支气管哮喘发作一例

    作者:胡芳珍;陈华强;李红丽

    患者男,67岁.患者于2008年3月无故出现自语,经常对着家中镜子与自己的影像说话,记忆差,自己放的东西经常找不到,认为被别人偷了,一直未曾治疗.2011年10月开始经常出走,不认识回家的路,须家人找回,不肯换衣,将垃圾捡回家,因为难管理,遂于2012年3月17日送入我院住院治疗.患者既往体健,否认有药物、食物过敏史.个人史:平素性格外向,脾气躁,人际关系好.家族史阴性.入院时体格检查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阳性体征.精神检查:神志清,存在明显的时间、地点定向障碍,不知自己在哪里,现在是何年、月、日,记不起自己几岁、有几个兄弟姐妹,计算不能,有明显的被窃感,认为自己的东西被人偷了,表情有时欣快或易激惹,病理性意志增强,行为乱,无自知力.

    关键词: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客观辅助测评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李风华;郑毅;刘正奎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和精神发育障碍.其主要症状为注意缺陷、多动冲动和社会适应困难.儿童ADHD的诊断一般是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或《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所定义的标准,由医生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通过综合判断做出.通常情况下,医生所收集到的资料主要来源于儿童家长和任课教师.家长和教师在医生的要求下就儿童的日常表现填写问卷,为医生提供诊断辅助信息.

    关键词: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影像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作者:李元媛;郭兰婷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一组多于儿童期起病的行为问题,发病率为3% /9%[1].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可伴有情绪问题、学习障碍、品行障碍等.超过65%的患儿进入青春期后仍残留ADHD特征[2].影像基因组学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一门新兴学科,国内外大部分文献报道集中在近五年.它将影像学和遗传学结合起来,用以研究不同基因型的脑功能差异.因其无创、高效、可相对直观追踪脑功能变化且符合伦理学要求,非常适合精神疾病的研究.本文综述了ADHD影像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 重视成人精神科与儿童精神科的衔接

    作者:郑毅

    多年来一直存在一个荒唐但很现实的问题,许多儿童时期的精神障碍到了成人"突然消失了",很少有普通精神科医生诊断过成人孤独症、成人多动症、成人抽动症等.显然这些障碍并没有消失,有心理障碍的儿童也不会到18岁都"消失",他们不但成长,而且大部分仍然存在问题.实际上,许多儿童心理障碍到成年精神科经常被误诊和漏诊.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大多变成了冲动型或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成人孤独症,特别是阿斯伯格综合征大多被诊断成了不典型精神分裂症……当然,继之而来是治疗的错误和不可弥补的终身影响.

    关键词:
  • 抗抑郁剂治疗时的针对性原则

    作者:张宁

    抑郁症的患病率高,复发率高,且慢性化明显.大多数病情达到中度以上的抑郁症患者需要接受抗抑郁剂治疗.然而,需要接受抗抑郁剂治疗的人可能同时伴发各种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及受到周期性或阶段性激素变化等影响,在临床应用抗抑郁剂时需要认真分析患者的情况以确保用药安全性、针对性及有效性.本期瑞美隆抑郁症学术沙龙,特邀请了国内精神医学界几位临床专家,结合美国精神病学学会2010版的《抑郁症治疗指南》及其他循证证据,着重探讨青少年、女性、老年及伴有睡眠、体质量改变等症状的特殊人群的抗抑郁剂使用问题.

    关键词:
  • 老年期抑郁的特点及治疗

    作者:谭庆荣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口的比例逐渐上升,老年期抑郁不再少见,患病率达到14% / 42%[1].老年期抑郁的临床特点为:常与躯体疾病共病;情绪症状相对较轻;大多以躯体或不相适应的自主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诉;常伴有认知障碍及精神病性症状;可出现假性痴呆等[1-2].标准化的诊断评估程序并不适用于老年人,符合抑郁症的诊断者可能相对要少;老年期抑郁易被认为是躯体疾病、痴呆或老年性问题,常被认为是自然的、不可避免的、不可治愈的,自杀率较高;未经诊断的阈下抑郁更多,需要治疗的抑郁症状更多[1-2].世界精神病学协会建议对老年抑郁症的治疗应以完全缓解为目标,不过与中年人相比,老年抑郁症患者常被延误诊断,复发率更高,更易迁延,长程疗效更差[2].

    关键词:
  • 抗抑郁剂在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柯晓燕

    总体来说,儿童青少年抑郁的症状与成年人类似,但是受到体格、情绪、认知以及社会性发展阶段的影响,儿童青少年的抑郁更多表现为情绪不稳、易激惹、挫折抵抗力低、发脾气、躯体不适和社会退缩,而较少像成年人一样诉说抑郁的感觉,幻觉和自杀企图也较成年人少见[1].药物治疗上,抗抑郁剂在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中的应用具有临床实证数据少、疗效不确定等特点.此外,抗抑郁剂与青少年自杀风险的关系是备受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 伴发睡眠障碍抑郁症的治疗

    作者:陆峥

    睡眠障碍是抑郁症普遍的症状之一,主要包括失眠与嗜睡两大类.其中失眠常见,有>70%的抑郁症患者伴有失眠,较为常见的类型是混合失眠(27.1%)和夜间失眠(13.5%),而典型失眠类型早醒约为3.4%[1-2].睡眠障碍是难治性抑郁和疾病复发的危险因素,与患者的低生命质量、社会功能缺陷、心血管疾病和高自杀率相关.它不仅是抑郁症具有诊断意义的标准之一,还是评价疾病疗效的重要指标.但是美国精神病学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APA)于2010年发布的《抑郁症治疗指南》(以下简称《2010版指南》)中,对抑郁症的睡眠障碍介绍较少,也未对其治疗提出专门的指导建议.下面结合《2010版指南》,对伴发睡眠障碍的抑郁症的药物治疗进行简单介绍.

    关键词:
  • 抑郁症体质量改变与抗抑郁剂的选择

    作者:王志仁;杨甫德

    抑郁症是一类高患病率、高复发率和高致残率的精神疾病,同时是一类可以通过治疗获得改善和临床痊愈的精神疾病.无论是《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还是《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都将食欲减退或体质量减轻作为抑郁发作的核心生物学症状.由于抑郁症患者中枢神经递质和内分泌等的改变,50%-62%存在不同程度的体质量减轻[1-2],出现食欲减退的比例更高.因此,对这类患者,在治疗早期,若其食欲减退得到明显改善,体质量减轻趋势得到缓解或逆转,会被认为是疾病恢复的一个重要标志,会显著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另外,临床上也有少部分患者表现为食欲增加,体质量增加.有研究显示,超重人群(体质量指数≥30 kg/m2)患抑郁症的风险明显高于体质量正常人群,并且随着体质量的下降,抑郁症状缓解[3].

    关键词:
  • 女性抑郁症患者抗抑郁剂治疗时的注意事项

    作者:施慎逊

    由于生理上的特点,女性在初潮期、经期、孕期、更年期容易情绪不稳定,增加了抑郁发作的机会.2010年美国精神病学学会发布的《抑郁症治疗指南》(以下简称《2010版指南》),就抗抑郁剂的性别差异,尤其孕期抗抑郁剂的使用,比前一版花费了更多的笔墨描述,对医生的临床实践有更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 盐酸托莫西汀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疗效及对视听执行功能的影响

    作者:吴丹丹;陈一心;刘伟;陈图农;李沙沙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以注意缺陷、多动、冲动为核心症状的儿童常见行为障碍,与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代谢紊乱有关[1].研究显示,盐酸托莫西汀治疗ADHD安全有效[2-3],但该药对ADHD执行功能影响的研究以成年人居多,针对儿童的较少,需更多的研究证实[4-5].我们采用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ⅣA-CPT)和中文版SNAP-Ⅳ家长评定量表,探讨盐酸托莫西汀疗效及其对视听执行功能的听觉或视觉注意功能的影响.

    关键词:
中华精神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