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精神病学 > 中华精神科杂志

中华精神科

中华精神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sychiatry 중화정신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0.9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3661/R
  • 国内刊号: 杨小昕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cjps@cmaph.org
  • 曾用名: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5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精神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精神病学
期刊荣誉:
  • 惊恐障碍严重度量表和惊恐相关症状量表(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

    作者:何燕玲;曾庆枝;魏镜;施慎逊;张海音;吴文源;陆峥;赵靖平;潘集阳

    目的 检验中文版医生用惊恐障碍严重度量表(PDSS)和患者用惊恐障碍严重度量表(PDSS-SR)及中文版惊恐相关症状量表(PASS)的信度和效度,提供中国惊恐发作患者的PDSS和PASS评分参照值.方法 为多中心横断面设计;分别于基线、3~5d、4周时和6周时,对126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惊恐障碍诊断标准的中度以上成年患者进行PDSS、PDSS-SR和PASS测评,同时测定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临床总体印象严重度指数(CGI-S)、焦虑状态特质量表(STAI)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结果 PDSS基线平均(16.48±4.02)分,Cronbach’sα系数0.74,重测一致性0.70 ~0.89,与HAMA和CGI-S有显著意义的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5,0.46;P均<0.01);含2个因子.PDSS-SR基线平均(15.63±4.45)分,与PDSS他评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78.PASS基线平均(14.17±4.19)分,量表内部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数0.72,重测一致性0.64 ~0.77,与PDSS和PDSS-SR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8和0.60.结论 PDSS、PDSS-SR和PASS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合用于惊恐障碍临床严重程度的监测.

  • 广泛性焦虑障碍未治疗患者脑微观结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作者:张燕;廖梅;唐劲松;杨帆;廖艳辉;单保慈;刘军;李凌江

    目的 利用弥散张量成像(DTI)探讨未治疗的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vdisorder,GAD)患者全脑的微观结构.方法 对16例未治疗的GAD患者(患者组)和26例健康对照(对照组)进行DTI和结构核磁共振成像大脑扫描,使用基于体素的分析法比较2组脑微观结构的分数各向异性(FA),计算差异脑区FA平均值,并与病程、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宾尼法尼亚担心状态问卷(PSWQ)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右侧杏仁核FA值增高(FDR纠正后P=0.009),前扣带尾部/中扣带回皮质FA值降低(FDR纠正后P=0.011);患者组右侧杏仁核FA值与HAMA评分(r=0.584,P=0.017)和PSWQ评分(r =0.647,P=0.007)呈正性相关.结论 GAD患者大脑微观结构中以杏仁核为核心的恐惧条件反射神经环路受损,杏仁核受损程度可能是GAD患者的易感因素之一.

  • 中国普通人群焦虑障碍患病率的荟萃分析

    作者:胡强;万玉美;苏亮;李惠;金一;李婷;王继军;李春波;张明园

    目的 评价中国普通人群1982-2012年焦虑障碍患病率及其在性别、年龄、城乡、婚姻状况、教育程度、调研年代、诊断标准等不同因素间的差别.方法 检索EMBASE、PubMed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并辅以文献追溯方法,收集1982-2012年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所有关于中国人群焦虑障碍患病率的研究文献,依照事先定义的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并根据观察性研究的报告标准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2.15.0软件对资料间异质性检验、敏感性分析、合并患病率及发表偏倚评估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25项研究196 020人纳入分析.焦虑障碍时点患病率为1.0%[95%可信区间(CI)0.7%~1.4%],12个月患病率为4.5%(95%CI2.7% ~7.5%),终生患病率为3.2% (95% CI 2.1%~4.7%).以时点患病率计,广泛性焦虑障碍患病率为0.6%(95%CI0.4%~0.9%),惊恐障碍为0.2% (95%CI0.1%~0.4%);青壮年人群焦虑障碍患病率为1.3% (95%CI0.3% ~4.7%),中年人群为3.0% (95% CI l.2% ~7.4%),老年人群为7.1% (95% CI5.4% ~9.2%);城市焦虑障碍患病率为2.8% (95%CI l.1%~7.5%),农村地区为2.9% (95% CI l.5%~5.6%);1982-1992年的研究焦虑障碍患病率合并为0.3% (95% CI0.1%~0.6%),1993-2000年为0.5%(95%CI0.2%~1.1%),2001年后为2.8%(95% CI2.1% ~3.8%);应用国内诊断标准的焦虑障碍患病率为0.3%(95%CI0.1% ~0.8%),国外/国际诊断标准为3.2%(95%CI2.3%~4.4%);观察性流行病学研究报告规范评分结果为(14.36±3.17)分.结论 中国普通人群焦虑障碍总患病率较低,但研究报告总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中老年人群、2001年后的调研、应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及《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诊断系统的患病率相对较高.

  • 自杀率、自杀未遂率和自杀行为致死率的性别差异

    作者:童永胜;兰志超;徐东;王宏;李献云;杨彩玲;王绍礼;杨甫德

    目的 初步探讨我国女性自杀率高于男性的原因.方法 依据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某县自杀行为医院报告系统登记的年龄≥10岁的自杀或误服者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自杀或误服方式、是否死亡等)及该县全死因报告系统中自杀死亡者资料,监测该县自杀未遂和自杀死亡发生情况.结果 两年共报告因自杀行为到医院救治的患者406例,其中366例自杀未遂.同期有57例自杀死亡.该县年均自杀未遂率67.1/10万(366/545 339),女性自杀未遂率(96.1/10万,254/264 177)是男性(39.5/10万,111/281 162)的2.44倍;年均自杀率10.5/10万(57/545 339);自杀行为发生率77.6/10万(423/545 339),女性(107.5/10万,284/264 177)是男性(49.1/10万,138/281 162)的2.19倍.自杀未遂/死亡比为6.42:1.所有423例实施了自杀行为者中,19.6%(27/138)的男性自杀死亡,10.6% (30/284)的女性自杀死亡.66.7%(244/366)的自杀未遂者服用农药自杀.结论 女性自杀行为发生率是男性的2.19倍,而男性自杀行为致死率不到女性的2倍,导致女性自杀率高于男性.

  • 抑郁症共病焦虑障碍一年随访研究

    作者:施慎逊;张明园;陆峥;吴文源;周天骍;张海音;刘义兰;赵靖平;孙学礼

    目的 观察抑郁症共病焦虑障碍患者1年(12个月)随访结果及复发相关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队列随访研究;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594例抑郁症患者进行3、6、12个月随访评估,比较抑郁症共病焦虑障碍(共病组,344例)与非共病焦虑障碍(非共病组,250例)的临床痊愈率、复发率、自杀念头、服药依从性、联合治疗的差异;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复发相关因素.结果 3、6、12个月3个时点随访到的患者分别为482、441、301例.3个月时,共病组临床痊愈率(53.7%,153/285)低于非共病组(68.0%,134/1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月和6个月时,共病组HAMD总分[(8.80±6.49)、(6.86±7.07)分]和HAMA总分[(6.35±4.64)、(4.88±4.63)分]均高于非共病组[HAMD:(7.20 ±5.97)、(5.33±5.86)分,HAMA:(4.77±4.26)、(3.38 ±3.69)分],12个月时共病组HAMA总分[(3.98±4.01)分]高于非共病组[(2.97±3.9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6、12个月3个时点共病组与非共病组的复燃率分别为6.7%(19/285) vs 5.6%(11/197),13.3% (36/270)vs 8.2% (14/171),14.9% (30/202) vs 9.1% (9/9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生存分析显示,2组1年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87,P<0.05).2组自杀念头、转躁率、服药依从性和社会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共病组和非共病组分别有50.5%和43.4%的患者在1年随访时仍合用苯二氮(卓)类药.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6个月时自杀念头[OR=32.258,95%可信区间(CI) 7.092 ~ 142.857,P<0.01]和服药依从性(OR=0.564,95% CI0.363~0.877,P<0.05)与复发有关.结论 共病焦虑障碍的抑郁症患者较非共病者近期疗效差,年复发率高;共病与非共病焦虑障碍抑郁症患者的1年总体疗效和临床痊愈率相近;合用苯二氮(卓)类药较普遍;自杀念头是复发的危险因素,服药依从性是复发的保护因素.

  • 强迫障碍患者岛叶生化代谢的磁共振质子波谱研究

    作者:宁厚梅;李国海;马海波;李一云;王冬青;张礼荣

    目的 探讨强迫障碍与岛叶生化代谢的相关性.方法 对17例未服药的男性强迫障碍患者(强迫障碍组)和17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岛叶行多体素磁共振质子波谱(1 H-MRS)扫描,检测并比较2组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谷氨酸复合物(Glx)、肌酸(Cr)等代谢物的含量,同时对代谢物的含量与症状严重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强迫障碍组双侧岛叶NAA/Cr值均低于对照组[左侧:(1.54±0.16) vs.(1.66±0.14),右侧:(1.58±0.14) vs.(1.68±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8,P=0.028;t=-2.129,P=0.041);双侧岛叶NAA/Cr值与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左侧:r=-0.536,P=0.027;右侧:r=-0.663,P=0.004).强迫障碍组双侧岛叶Cho/Cr值均高于对照组[左侧:(1.07±0.14) vs.(0.89±0.12),右侧:(1.12±0.12) vs.(0.96±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69,P=0.000;t =3.565,P=0.000);双侧岛叶Cho/Cr值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左侧:r =0.737,P=0.001;右侧:r=0.686,P=0.002).强迫障碍组与对照组Glx/Cr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侧:r=-0.177,P=0.496;右侧:r=0.214,P=0.411).结论 岛叶NAA及Cho生化代谢异常可能与强迫障碍的发病有关.

  • 误诊为局灶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紧张型精神分裂症一例

    作者:吕翔;陶定波;宋凡;申敬顺;王迎新;杨星昱;吴凡

    患者 男,17岁.因少语、少动、不食3d,于2012年8月23日来我院就诊.患者入院3d前患上呼吸道感染后逐渐出现少语,少动,不食,持续加重.1年前因类似情况住院,当时按病毒性脑炎给予抗病毒治疗,精神运动性抑制症状完全缓解出院.祖父有疑似精神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8.7℃,体检欠配合,周身大汗,闭目、牙关紧闭,全身僵硬,四肢肌张力铅管样增高,巴氏征(-).精神检查:意识清晰,问话不答,表情呆滞,被动,违拗,拒食.

    关键词:
  • 焦虑障碍注意偏倚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作者:廖梅;张燕;李凌江

    焦虑障碍是一类常见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反复而持续的焦虑、恐惧、担忧、不安以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健康调查发现各国焦虑障碍平均终生患病率为16%,年患病率为11%.焦虑障碍共病率高,尤其是与抑郁症的共病率高,还可增加患其他躯体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的风险[1].焦虑障碍不仅给患者本人造成痛苦,还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和医疗资源消耗.

    关键词:
  • 抑郁症急性期药物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李华芳

    抑郁症急性期治疗一般是指患者开始接受抗抑郁药治疗直至症状缓解所需要的一段时间,如1~3个月[1-2].急性期治疗和巩固期、维持期治疗是一个整体,临床上并不能割裂开来.提出急性期治疗的概念可能主要是这个阶段抑郁症状较为严重,治疗过程中对症状的快速控制和安全用药需特别关注[2-3].在这个阶段药物的滴定过程,用药之初的不良反应等安全性问题比较突出,急性期治疗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总体而言,急性期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快速缓解抑郁症状,减少患者自伤自杀风险[2].

    关键词:
  • 不同亚型抑郁症急性期治疗

    作者:方贻儒

    抑郁症存在不同的临床表现形式.仅就精神症状层面而言,焦虑性抑郁、躯体症状突出的抑郁(尤其以睡眠障碍、各种疼痛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精神病性抑郁、忧郁性抑郁等,都是常见的临床类型,需要针对性地选择急性期初选治疗,并优化处理.一、焦虑性抑郁症(depression co-occurring anxiety disorders)急性期治疗抑郁症通常共患焦虑障碍,2005年进行的1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62%的抑郁症患者共患广泛性焦虑,共患社交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惊恐障碍和强迫性障碍者也分别达到52%、50%、48%与42%[1].

    关键词:
  • 抑郁症巩固期和维持期及停药期的治疗策略

    作者:江开达

    抑郁症为高复发性疾病,目前倡导全病程治疗.抑郁症的全病程治疗分为:急性期治疗、巩固期治疗、维持期治疗和停药期治疗4期.抑郁症的治疗目标为:(1)提高抑郁症的临床治愈率,大限度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2)提高生存质量,恢复社会功能,达到真正意义的治愈;(3)预防复发.本文重点介绍巩固期、维持期和停药期治疗策略和措施[1].一、巩固期治疗急性期治疗获得临床治愈的患者应进入巩固期治疗.

    关键词:
  • 抑郁症急性期的初始治疗

    作者:徐一峰

    抑郁症的急性期治疗一般为6 ~12周.急性期的治疗目标是争取达到临床痊愈与恢复病前功能水平,而不仅仅是改善症状.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措施单一或联合运用.初始治疗模式的选择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包括表现的症状群、共患疾病或心理应激的存在与否、患者既往治疗史以及患者的治疗偏好.

    关键词:
  • 心理治疗在抑郁症急性期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季建林

    值得重视的是,美国精神病学学会(APA) 2010版的《抑郁症治疗指南》(以下简称 《2010版指南》)中明确提出,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需征求患者的意愿,心理治疗适用于轻度到中度抑郁症和特殊患者(如孕产妇、药物不耐受者等)的急性期治疗,亦可与药物治疗合用适用于不同严重程度抑郁症治疗的各个阶段(包括急性期、巩固期和维持期)[1].需要注意的是,一旦考虑使用心理治疗,必须整合到抑郁症患者的精神科治疗方案之中,而不是独立于整个治疗方案之外.同药物治疗一样,也存在医患两方面因素对心理治疗疗效的影响,即:治疗师的资质、技能与受训经历等,以及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病程、对心理治疗的态度和观念、早年生活经历(如创伤)等.简而言之,心理治疗对于有心理社会应激和心理因素的抑郁症患者是有效的.

    关键词:
  • 抑郁症急性期优化治疗策略

    作者:李惠春

    美国精神病学学会(APA) 2010版的《抑郁症治疗指南》(以下简称《2010版指南》)强调临床治愈是抑郁症急性期的治疗目标.提高临床治愈率,大限度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其治疗的关键是彻底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复发风险.治疗的首要步骤是对症状的评估,《2010版指南》提出,医疗团队治疗模式很重要,精神科医生需要对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可能的进展有一个全面评估,在处方药物时对患者病史的回顾,与同事讨论斟酌用药的剂量及增减是相当重要的.团队治疗模式能更全面考虑患者的症状、疾病发展、经济负担[1-2].有研究显示,70% ~ 80%的抗抑郁药是由首诊医生处方的,后续治疗中,医生之间良好的沟通能有效地维持治疗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
  • 《创伤后应激障碍防治指南》简介

    作者:李凌江;于欣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个体在经历强烈的精神创伤性事件(如自然灾害,各种公共突发事件,各种意外事故如矿难、交通事故、火灾,被强奸或被暴力侵袭,突然被剥夺自由或者亲人的突然丧失等)后出现的一种严重精神疾病.PTSD在普通人群中终身患病率高达4%左右,其中1/3以上终生不愈;1/2以上共病有物质滥用、抑郁、焦虑性障碍;自杀率是普通人群的6倍.

    关键词:
  • 《焦虑障碍防治指南》简介

    作者:吴文源;张明园

    由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主编的《焦虑障碍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已经正式出版[1].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和应用《指南》,我们作为《指南》的编写成员,特撰此短文,和大家分享编写体会.一、编写背景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和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组织编写的《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丛书》已于2007年出版,涉及精神分裂症、抑郁障碍、双相障碍、老年期痴呆和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5种疾病.为提高精神障碍的防治水平,规范精神障碍的诊疗实践,上述编写单位组织编写了《焦虑障碍防治指南》,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10年正式出版.

    关键词:
  • 焦虑障碍的动物模型

    作者:李晓白

    焦虑障碍是一类广泛影响人类心身健康的精神疾病,到目前为止,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由于对人类的大脑研究存在局限,焦虑的动物模型为揭示焦虑障碍的病因学及治疗学机制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本文首先论述精神疾病动物模型的基本概念、信效度,然后简要介绍几个主要的焦虑动物模型的原理、构成以及利用该动物模型在神经生化学、神经解剖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后提出未来焦虑障碍模型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 抑郁症临床治愈和用药实践问题的提出

    作者:张明园

    在抑郁症的临床结局指标中,remission一词,国内译为临床治愈.各种通用的抑郁症治疗指南中,都将之列为急性期治疗的目标[1-2].把治疗目标设定为临床治愈,这是抑郁症治疗学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树立了这样的理念,在临床实践中便会往这一方向而努力,治疗水平会得到提高,也会有更多的抑郁症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取得更好的效果.为此,我们组织一组专家,对这一专题进行讨论,希望对临床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
  • 抑郁症的规范化治疗与药物选择

    作者:江开达

    美国精神病学学会于2010年10月正式发布的第3版《抑郁症治疗指南》(以下简称《2010版指南》)强调临床治愈为抑郁症急性期的治疗目标,治疗中未达到临床治愈的患者会导致抑郁症复燃与复发,患者社会功能受到损害,导致工作能力和生产力下降,增加治疗费用.1项12个月的随访研究显示,获得临床治愈的患者误工的天数明显低于临床治疗有效的患者,临床治愈能显著减少工作能力的丧失[1].临床治疗中未能达到临床治愈的潜在影响因素很多,其中包括药物的非规范化治疗.

    关键词:
  • 抑郁症的个体化治疗与药物选择

    作者:李惠春

    抑郁症是一组症状多维、病程反复的精神障碍,在急性期若不能及时彻底治疗,往往导致病程的慢性化及长期的个体功能受损.而抗抑郁治疗的疗效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个体特征、基因、社会心理因素、患者症状特点(如伴随的焦虑、失眠及各种疼痛等).个体化治疗是以每个患者的不同信息为基础,决定不同的治疗策略,把握治疗效果和依从性,使患者得到适宜的治疗,早期获得临床治愈.

    关键词:
  • 抑郁症治疗需尽早获得临床治愈

    作者:施慎逊

    临床治愈是我们治疗抑郁症急性期发作所追求的目标,并且在美国精神病学学会2010年10月正式发布的第3版《抑郁症治疗指南》中有明确规定[1].人们在日常临床实践和众多研究中均发现,抑郁症治疗后的残留症状与抑郁症的高复发率密切相关[2].Szád6czky等[3]研究显示,抑郁症2年后的严重程度可以从急性期治疗6周后的结果来预测.Goldberg和Harrow[4]研究显示,抑郁症的病程可通过初发作后是否痊愈来预测.Mulder等[5]研究显示,早期有效是6个月后疗效有说服力的预测值.

    关键词:
  • 抑郁症的治疗现状

    作者:贾福军;侯彩兰

    抑郁症是多个"易感"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1];它不仅是一种慢性、易复发性疾病,也是进展性疾病.神经影像学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脑内持续的功能改变可能会促使结构发生变化;同时抑郁症还与内分泌、免疫和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有关.因此抑郁症有着复杂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但在目前情况下,临床上对抑郁症的诊断还是症状描述性的,也没有按照相应的病因学进行分类,抑郁症的治疗选择尚未能与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相匹配,还不能做到按照患者特定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给予个体化的治疗.

    关键词:
  • 抑郁症的临床治愈

    作者:赵靖平

    在各种抑郁症防治指南中,包括美国精神病学学会于2010年10月正式发布的第3版《抑郁症治疗指南》(以下简称《2010版指南》),都提出抑郁症治疗的总目标主要有3个方面:(1)获得临床治愈(remission);(2)改善功能损害;(3)提高生活质量.抑郁症的临床治愈的概念和定义初来源于药物临床试验,在评价抗抑郁药的疗效时,通常将在临床试验中所使用的抑郁症状评定量表的总分下降50%及以上定义为有效(response),而将抑郁症状完全缓解定义为临床治愈.

    关键词:
中华精神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