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精神病学 > 中华精神科杂志

中华精神科

中华精神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sychiatry 중화정신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0.9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3661/R
  • 国内刊号: 杨小昕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cjps@cmaph.org
  • 曾用名: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5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精神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精神病学
期刊荣誉:
  • 六种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的比较

    作者:钱敏才;沈鑫华;钮富荣;孙菊水;朱毅平;郭玮刚;王春生;杨剑虹;林敏;任列

    目的 探讨6种常用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307例符合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随机分为6组,分别使用艾司西酞普兰[剂量5~20 mg/d,6周末平均剂量(12.74±4.17)mg/d]、文拉法辛[75~225 mg/d,6周末平均剂量(144.75±39.81) mg/d]、度洛西汀(固定剂量60md)、米氮平[7.5~45.0 mg/d,6周末平均剂量(28.94±8.92)mg/d]、瑞波西汀[4~12 mg/d,6周末平均剂量(9.39±2.24)mg/d]、舍曲林[25~200 mg/d,6周末平均剂量(83.65±25.19) mg/d]治疗6周.疗效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Montgomery-Asberg抑郁量表(MADRS)进行评定,不良反应采用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评定.结果 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初次使用艾司西酞普兰、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米氮平、瑞波西汀、舍曲林等6种药物治疗,总痊愈率分别为56.00%、64.15%、50.98%、48.08%、40.82%、46.15%,有效率分别为18.00%、18.87%、15.69%、23.08%、18.37%、19.23%,脱落率分别为6.00%、7.55%、9.80%、7.69%、10.20%、3.85%;6组痊愈率和非痊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6.87,P=0.23);6组有效率和无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9.91,P=0.45);6组脱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8,P=0.84).其他5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与舍曲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艾司西酞普兰组在治疗2周末的HAMD、MADRS减分率均高于舍曲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P=0.04;t=2.18,P=0.03);文拉法辛组和度洛西汀组便秘者多于舍曲林组(P=0.03,P=0.03),米氮平组头晕、体质量增加多于舍曲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P=0.01),瑞波西汀组不良反应与舍曲林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6种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疗效相似,但艾司西酞普兰可能较舍曲林2周疗效好,起效更快;6种抗抑郁药总不良反应相似,但文拉法辛组和度洛西汀组便秘者多于舍曲林组,米氮平组头晕、体质量增加多于舍曲林组.

  • 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健康同胞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作者:郝以辉;闫强;刘海洪;徐林;薛志敏;宋学勤;Yoshio Kaneko;蒋田仔;刘哲宁;单保慈

    目的 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健康同胞是否存在类似的脑白质完整性异常.方法 采用弥散张量成像技术扫描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患者的健康同胞(同胞组)和健康对照(对照组)的全脑,用基于体素的分析方法比较3组的白质纤维分数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结果 在左侧前额叶和海马区,患者组(左侧前额叶:0.303±0.006,海马:0.310±0.O05)和同胞组(左侧前额叶:0.320±0.006,海马:0.318±0.006)的白质FA值显著小于对照组(左侧前额叶:0.338±0.007,海马:0.338±0.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与同胞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左侧前扣带区,患者组白质FA值(0.391±0.006)显著小于同胞组(0.423±0.006)和对照组(0.412±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胞组的FA值大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健康同胞存在相似的脑白质完整性异常,左侧前额叶和海马白质FA值降低可能意味着精神分裂症的患病风险,左侧前扣带的白质FA值降低则可能是向该病转换的决定因素.

  • 双相障碍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外周血mRNA和蛋白表达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李则挚;汪作为;禹顺英;吴志国;张晨;洪武;苑成梅;黄佳;林治光;易正辉;陈俊;方贻儒

    目的 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外周血mRNA表达和血清蛋白水平与双相障碍、双相躁狂和双相抑郁的关系.方法 应用TaqMan探针及荧光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并比较双相障碍组(61例)、双相躁狂组(29例)、双相抑郁组(32例)和对照组(61名)外周血白细胞BDNF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血清BDNF浓度;应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Young氏躁狂量表(YMRS)评定患者抑郁症状严重程度和躁狂症状的严重程度,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BDNF基因mRNA表达水平和血清蛋白浓度与HAMD17和YMRS评分的关系.结果 (1)双相障碍组BDNF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0.0077±0.0019)较对照组(0.0096±0.0028)下降(t=-3.74,P<0.01);双相躁狂组(0.0081±0.0023)、双相抑郁组(0.0073±0.0024)与对照组3组间BDNF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5,P<0.01),且双相躁狂组和双相抑郁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双相障碍组BDNF血清蛋白浓度低于对照组(t=-2.90,P<0.01);双相躁狂组、双相抑郁组与对照组3组间BDNF血清蛋白浓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1,P<0.05);双相躁狂组和双相抑郁组BDNF血清蛋白浓度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但双相躁狂组与双相抑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双相躁狂组BDNF基因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蛋白浓度与YMRS评分未见相关(P>0.05),双相抑郁组BDNF基因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蛋白浓度与HAMD17评分未见相关(P>0.05).结论 双相障碍与BDNF水平下调可能相关,这种下降贯穿于躁狂相和抑郁相,而且BDNF的变化不会因双相障碍患者极性的变化而处于两极状态.

  • 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面孔识别能力及其与失言识别和执行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常荷;董毅;汪觊;熊祖伦;张晓倩;章龙泽;张爱国;方文梅;周应基;李慧;孙正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面孔识别能力及其与失言识别能力和执行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我面孔识别任务(SFRT)、失言识别测试(FPT)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对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相匹配57例门诊和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及50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自我面孔识别能力、失言识别能力和执行功能进行测试;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比较自我面孔识别能力与失言识别能力和执行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1)SFRT:患者组平均反应时[(2122±1124) ms]长于对照组[(1180±322) ms,P<0.01],正确率[(80±16)%]低于对照组[(88±6)%,P<0.01].(2) FPT:患者组总分[(42.20±14.52)分]、失言故事分[(29.98±15.64)分]和控制故事分[(12.22±5.62)分]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7.58±8.12)、(52.16±7.14)、(15.36±4.12)分,P<0.05或P<0.01].(3) WCST:除完成分类数和非持续性正确数外,患者组与对照组间其他各项WCST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4)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组SFRT正确率与FPT失言故事分间呈正相关(r=0.328,P<0.05),与WCST总应答数(r=-0.282,P <0.05)、错误应答数(r=-0.278,P<0.05)、持续应答数(r=-0.397,P<0.01)和非持续性错误数(r=-0.395,P<0.01)呈负相关.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自我面孔识别能力、失言识别能力和执行功能的损害,患者自我面孔识别缺陷与心理理论和执行功能障碍可能具有某种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

  • 艾司西酞普兰对慢性应激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外显子表达及DNA甲基化的影响

    作者:李磊;张向荣;张志珺;王迎新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对成年慢性应激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不同外显子表达及DNA甲基化的影响.方法 以慢性不可预测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mild stress,CUMS)建立应激抑郁模型并予艾司西酞普兰干预.56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CUMS+水组、CUMS+药组、对照+水组及对照+药组,每组14只,以蔗糖水偏好试验评估大鼠抑郁样行为;模型建立第3周后分别检测上述各组大鼠海马BDNF基因第Ⅰ、Ⅱ、Ⅳ、Ⅵ外显子mRNA及BDNF总mRNA(第Ⅸ外显子)表达和第Ⅳ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结果 (1)蔗糖水偏好试验:模型建立第2,3周,CUMS+水组[(34±21)%,(63±21)%]蔗糖水偏好均低于对照+水组[(67±15)%,(8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事后检验,P均<0.05);而CUMS+药组[(58士19)%,(80±14)%]与对照+水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事后检验,P均>0.05).(2)BDNF外显子表达:模型建立第3周,第Ⅳ外显子mRNA为BDNF总mRNA(第Ⅸ外显子)表达中的主要者.CUMS+水组BDNF第Ⅳ及Ⅸ外显子mRNA水平[(4.64±0.65)×10-3,(5.73±0.79) ×10-3]均低于对照+水组[ (6.14±0.87)×10-3,(6.82±0.35)×1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事后检验,P均<0.05);而CUMS+药组[(5.69±0.18)×10-3,(6.91±0.98)×10-3]与对照+水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事后检验,P均>0.05).(3)DNA甲基化:各组大鼠海马BDNF第Ⅳ启动子区DNA均未发生甲基化.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主要调节BDNF第Ⅳ外显子转录阻止CUMS成年大鼠海马的该基因表达下降,艾司西酞普兰第Ⅳ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无影响.

  • 多领域认知训练对社区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成燕;冯威;张旭;申远;李清伟;李春波;吴文源

    目的 探索多领域认知训练对社区轻度认知障碍(MCI)老年人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120例研究对象按照区组随机化方法分为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干预组进行12周多领域认知训练,2次/周,60 min/次;干预前后采用可重复的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量(RBANS)、视觉匹配与推理测验、stroop字色干扰测验(CWST)、彩色数字连线测验(TMT)评定2组的认知功能并进行比较.结果 (1)干预前:干预组RBANS注意力因子分[(81.3±15.5)分]与对照组[(74.3±12.1)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P=0.02);其他测评指标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RBANS总分[(86.4±12.6)分:(78.6±9.3)分;t=3.07,P=0.00]、即刻记忆[(83.4±14.1)分:(74.6±11.5)分;t=3.03,P=0.00]、空间结构[(95.7±14.3)分:(89.1±12.9)分;t=2.16,P=0.03]、延迟记忆等因子分[(91.8±17.4)分:(83.7±13.0)分;t=2.32,P=0.02],视觉匹配与推理[(5.2±1.9)分:(3.9±1.9)分;t=3.11,P=0.00],TMT测验1完成时间[(110.0±44.4)s:(130.5±45.1)s;t=-2.07,P=0.0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领域认知训练干预效果明显,依从性好,对社区MCI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具有促进或保持作用.

  • 2006年我国十省市抗精神病药联合用药情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张云淑;司天梅;栗克清

    目的 调查2006年我国10个省市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联合用药的现状,并初步研究其影响因素.方法 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各省分为5个经济发展等级,以一定的抽样比例,选择10个省市的41所精神病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的5898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于2006年5月22-28日使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抗精神病药治疗现况调查.结果 (1)4306例(73.0%)患者单独使用1种抗精神病药,其中74例(1.2%)单独使用长效抗精神病药,1237例(21.0%)患者单独使用第1代抗精神病药,2995例(50.8%)患者单独使用第2代抗精神病药,1541例(26.1%)患者联合使用≥2种抗精神病药.联合用药患者中,291例(4.9%)联用长效抗精神病药与非长效抗精神病药,1250例(21.2%)联用≥2种非长效抗精神病药,其中159例(2.7%)联用≥2种第1代非长效抗精神病药,741例(12.6%)联用第1代与第2代抗精神病药,350例(5.9%)联用≥2种第2代抗精神病药.(2)联合用药组震颤、静坐不能、嗜睡、便秘、流涎、口干、体位性低血压、体质量改变、肝功能变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比例显著高于单一用药组(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门诊或住院治疗、所在地区、年龄、病程(总病程和本次病程)、就诊次数、阴性症状、情感症状、思维奔逸、言语活动增多、攻击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可能为使用联合用药方式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 当前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以单一用药为主,联合用药方式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更高,应当掌握联合用药的适应证;联合用药方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 以类躁狂综合征为首次发病症状的麻痹性痴呆一例

    作者:石文杰;王从杰;张志艳;胡筱峰

    患者 男,36岁,已婚,农民.2011年7月25日家属发现患者流口水、干活慢、反应迟钝,讲话口齿模糊,当时到涟水县医院门诊查头颅CT示:脑萎缩.2011年7月26日转到南京脑科医院门诊,查头颅磁共振示:可疑颞叶萎缩;脑电图检查结果正常.予以胞磷胆碱钠、三七通舒胶囊、心脑欣胶囊口服后,家人认为患者流口水现象消失、讲话口齿好转.

  • 氨磺必利致荨麻疹一例

    作者:胡满基;王鹏;孙明;李群

    患者 男,22岁,未婚,中专.2011年1月下旬患者几次工作面试失败后,逐渐出现耳闻人语,称"楼下的人骂我没出息,找不到工作,天天呆在家里".逐渐不外出,整日独坐家中,自语:"满天神佛都在对我讲话,我都听见了".3月初患者欲跳楼自杀,被家人及时阻拦,自称:"地藏王菩萨叫我去死".4月初表现进食差,家人请巫师来家中做法,无效果.

  • 快动眼睡眠相关窦性心律不齐一例

    作者:李雪丽;张斌

    患者 男,17岁.因发作性夜间喊叫偶伴心前区不适感7年余来我院就诊.2003年夏,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夜间叫喊伴上肢挥动,表情痛苦,但患者通常无记忆,偶能醒来,则感觉有脏东西自胃部涌向心脏,好似心脏裂开了,十分难受,起床后仍可感到胸前区不适.患者睡眠时间为0:00-8:00,发作时间通常为2:00-6:00,发作频率不固定(3~5d发作1次至1d发作3~5次),天热时较频繁.

  • 嗜睡-贪食综合征一例

    作者:陈汉华

    患者 男,17岁.因急性发病,疑心被害,行为异常8d,于2011年9月21日入我院治疗.患者于2011年9月14日在部队集体训练跑步时,突然停下来要打人、骂人,说有鬼,有人要杀他等,此后几天一直不出操,整天躺在床上睡觉,在房内大小便.因疑有精神疾病而送入院.个人史:足月顺产,生长发育正常,性格较活泼.家族史:精神疾病家族史阴性,无癫痫及遗传病史.

  • 微小RNA在精神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凌霄;彭代辉;方贻儒

    转录后基因调节是基因表达调控的主要机制之一,近年对于微小RNA(microRNA)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microRNA能够与靶基因mRNA配对结合抑制靶基因的翻译或降解,从而发挥调控靶基因表达的功能.近年来的研究显示,microRNA参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神经发生与突触重塑的过程,但目前仅有少部分microRNA的功能及其相结合靶基因得到验证.

  • 磁痉挛治疗

    作者:任艳萍;姜玮;汤宜朗;马辛

    临床上大约1/3的抑郁症患者经多种规范化药物治疗后仍然无效,即所谓的难治性抑郁症[1].对这部分患者,电痉挛治疗(electroconvulsive treatment,ECT)是大多数人仅有的选择.虽然ECT有效,但其不良反应限制了患者的使用,特别是认知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2-4].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作为一种目前使用日益广泛的脑刺激治疗方法,对部分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有效,但其疗效和ECT尚不能相当[5].

  • 第三届世界文化精神医学大会介绍

    作者:李洁;赵旭东;肖水源

    世界文化精神医学协会(world association of cultural psychiatry,WACP)主办的第三届世界文化精神医学大会于2012年3月9-11日在英国伦敦举行,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360余名文化精神医学、文化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为"贯穿生命历程的精神资本、精神障碍、复原力与精神健康"(mental capital,mental disorders,resilience and wellbeing through the life-course).

  • 抗抑郁药早期起效提高抑郁症临床痊愈率

    作者:李涛

    抑郁症是精神科临床常见的、严重的、复发性疾病,尽管抗抑郁药的研发和临床应用在近几十年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有关抑郁症的临床痊愈率仍然难以令人满意.多数研究显示,目前抗抑郁药起效常常需要数周时间,而且,尽管经过长时间治疗,仍有相当大一部分患者还是得不到满意疗效.抗抑郁药的起效延迟是目前治疗抑郁症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 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治愈

    作者:季建林

    有关难治性抑郁症(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TRD)的概念目前较公认和可操作的定义是2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抗抑郁药足量、足疗程治疗仍无效者,但并不包括临床上部分有效或有残留症状者.事实上,难治性抑郁问题是一个连续谱系,如Thase和Rush[1]曾提出,可将TRD分为5个阶段(或5个期):第1阶段:对1种抗抑郁药无效;第2阶段:1期难治后对另1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抗抑郁药无效;第3阶段:2期难治后对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无效;第4阶段:3期难治后对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无效;第5阶段:4期难治后对电抽搐治疗无效.

  • 与躯体疾病共病影响抑郁症的临床治愈

    作者:潘小平

    众所周知,抑郁症作为一种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下出现的精神疾病,常与一些躯体疾病共病,尤其是慢性躯体疾病并发抑郁症更加突出,老年人群中出现共病的可能性更高.与抑郁症共病的常见躯体疾病主要有:恶性肿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帕金森病、癫痫、痴呆、慢性疼痛、多发性硬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肾病、代谢性疾病、结缔组织病、血液病等.

  • 抗抑郁药维持治疗与抑郁症临床痊愈

    作者:李惠春

    抑郁症是精神科的常见疾病,具有高患病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给患者造成巨大痛苦,也给社会带来了重大的疾病负担.当前,人们已将临床痊愈作为抑郁症的治疗目标.临床痊愈意味着患者仅有极少抑郁症状且恢复了社会功能,通常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评分≤7分或蒙哥马利-艾森贝格抑郁量表评分≤10分作为评价标准.尽管这一标准并非将症状完全消除才视为治愈,仅30%~40%的患者在单一抗抑郁药治疗后达到临床治愈.重要的是,获得临床缓解的患者停药后仍有50%以上的复发率[1].可见,如何获得和保持临床治愈是抑郁症治疗面临的一个难题.

  • 抗抑郁剂的联合使用

    作者:贾福军

    大约50%的抑郁症患者可持续终生.1项对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历时23年的随访研究显示,15%的患者未能痊愈,35%的患者复发[1].目前的抗抑郁治疗仍有50%的患者不能达到痊愈,为提高抑郁症治疗的痊愈率,改善抑郁症治疗现状,精神科医生一直在探索抑郁症的联合治疗方法.除联合心理治疗、物理治疗、药物增效治疗(如锂盐、激素),甚至抗精神病药之外,抗抑郁治疗中抗抑郁剂之间的联合使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合并抑郁患者血清白介素-18变化的研究

    作者:王立婧;李红义;武海涛;范艳锋;王蓓;刘卓拉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S)是临床常见的睡眠障碍疾病,可引发多系统并发症及精神障碍,而抑郁是常见的精神障碍,既往研究显示,OSAS及抑郁患者体内均存在炎症反应,而白介素-18(IL-18)作为一种重要的前炎性因子,在OSAS及抑郁患者体内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1-2].我们通过测定OSAS及抑郁患者血清中IL-18的水平,探讨IL-18在OSAS合并抑郁的发生机制中所起的作用.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

    作者:林勇;朱婉儿;唐建良;沈震;费玉娥;蔡忠全;江红霞;王莲娥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变性疾病,其病理改变主要为皮质弥漫性萎缩,沟回增宽,脑室扩大,神经元大量减少,并可见老年斑、神经元纤维缠结、海马锥体细胞颗粒空泡变性等.甲状腺激素(TH)可调控脑发育所需的蛋白质、磷脂以及一些特殊酶的合成,对于脑的发育成熟,以及促进和维持学习记忆等智能活动极为重要[1].

  • “心中花园”的建筑师——记陶国泰教授

    作者:王民洁;陈文娟;柯晓燕;郑毅

    "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的花朵真鲜艳……",这是一首在南京脑科医院儿童中心唱了近30年的歌,每当这首歌的旋律响起,儿童中心人都能重温起当年的豪情,想起成立儿童中心时的铮铮誓言——"为中国儿童心理卫生事业而奋斗",而带领我们的、站在队伍前列的,正是被后人誉为"中国儿童精神医学之父"的陶国泰教授.

中华精神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