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精神病学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s 중국신경정신질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山大学
  • 影响因子: 1.3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0152
  • 国内刊号: 44-121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4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曾进胜
  • 类 别: 精神病学
期刊荣誉:
  • 局灶性大脑皮层梗死后对侧皮质脊髓束纤维重塑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晓婷;梁志坚;陈莉;党超;曾进胜

    目的 观察大鼠一侧运动感觉皮层局灶性梗死后,梗死对侧(健侧)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的增殖、芽生现象,并探讨其与神经功能改善的关系.方法 采用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行右侧大脑中动脉皮层支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假手术组仅暴露而不凝闭大脑中动脉,每组6只.两组予脚步错误试验检测神经功能.术后14 d,两组大鼠左侧运动皮层接受生物素葡聚糖胺(biotinylated dextran amine,BDA)注射标记,术后28 d处死取脑及颈髓,观察非标记侧颈髓CST BDA阳性纤维数量及分布.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MCAO组标记侧CST发出并越过中线、到达非标记侧颈髓灰质BDA阳性纤维数比值明显增加(11.90×10-4±1.46× 10-4 vs.3.77×10-4±0.73×10-4),且分布范围广泛.高倍镜下可观察到BDA阳性纤维出现结节样膨大的突触样结构、同时表达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associated protein 43,GAP-4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CAO组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程度,与其CST芽生纤维数量呈正相关(r=0.88,P<0.05).结论 实验性局灶性运动感觉皮层梗死后,诱发健侧CST增殖、芽生发出新纤维越过中线到达对侧颈髓灰质区,可能重建了皮层上运动神经元与脊髓前脚灰质下运动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并参与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过程.

  • 早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执行功能与额叶损害

    作者:金圭星;王学义;王岚;任庆云;赵晓川;安翠霞

    目的 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患者的执行功能损害特点以及结构性核磁共振的变化.方法 收集12例病程小于1年的首发PTSD患者为PTSD组,16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PTSD组应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均使用临床应用的PTSD诊断量表(Clinician Administered PTSD Scale,CAPS)评估临床症状,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评定PTSD组执行功能,对照组WCST只评估一次.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技术比较PTSD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的脑结构形态.结果 PTSD组治疗前、治疗后总应答数(Ra)、错误应答数(Re)及持续性错误数(Rpe)评分均差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Ra、Cc、Re及Rpe评分均差于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TSD组治疗前和治疗后CAPS得分均与执行功能(Ra、Cc、Re、Rp及Rpe)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PTSD组治疗前额叶部分脑区灰质体积小于对照组[P<0.01(uncorrected)],治疗后PTSD患者额叶部分脑区灰质体积较治疗前恢复[P<0.01(uncorrected)],但仍小于对照组[P<0.01(uncorrected)].结论 PTSD患者存在明显执行功能障碍,临床症状恢复后,执行功能障碍依然存在.大脑额叶部分脑区灰质体积治疗后不能完全恢复,可能为其认知功能损害的病理基础.

  • 功能磁共振成像和纤维束示踪在外科治疗临近运动功能区脑动静脉畸形的辅助应用

    作者:梁丰;齐铁伟;郭少雷;曾琼;何科君;洪奕珊

    目的 研究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和弥散张量纤维束示踪重建(DTT)在脑动静脉畸形(AVM)运动功能保护中的作用.方法 将57例临近运动功能区的大脑半球AVM分为2组,其中实验组(n=19)进行术前BOLD-fMRI和DTT了解皮质手运动区、皮质脊髓束与畸形团的关系,参考成像结果确定手术方案.对照组(n=38)则不进行术前BOLD-fMRI和DTT检查.比较两组术后1周肌力变化;比较实验组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肌力、Barthel指数和Kamofsky评分,评价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 术后1周,实验组19例均无肌力下降,对照组肌力下降7例,实验组肌力优于对照组(Z=-1.980,P=0.048).实验组术后3个月的肌力(Z=0,P=1)、Barthel指数(Z=0,P=1)与术前比较无改变,术后3个月Karnofsky评分优于术前(Z=-3.557,P<0.001).结论 联合应用fMRI和DTT能够显示皮质运动区与皮质脊髓束和AVM畸形团的空间关系,有助于脑AVM手术方案的制定,改善患者术后早期肌力,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 精神分裂症社会认知与交互训练疗效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作者:许子明;David L.Roberts;汪永光;沈志华;曹日芳

    目的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的方法,探讨社会认知与交互训练(Social Cognition and Interaction Training,SCIT)在精神分裂症中应用的有效性.方法 3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SCIT干预组(22例)和对照组(17例),干预组接受SCIT干预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仅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两组分别在干预前一周(基线)和干预完成后6个月(随访)完成眼区心理阅读任务的ERP测查.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两组ERP测查中的行为学和事件相关电位测查结果.结果 干预组心理阅读任务正确反应数随访成绩好于基线成绩(P<0.01),但对照组随访和基线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72).干预组心理阅读任务诱发的晚期正成分平均波幅在F4 (P<0.05)和Fz(P<0.01)导联位置随访平均波幅大于基线,对照组在所有导联位置随访和基线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本研究首次为SCIT在精神分裂症社会认知功能康复中的有效性提供了神经电生理学的证据.

  • 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对帕金森病细胞模型中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的影响

    作者:王飞;杜芸兰;卫立辛;李焰生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细胞模型中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istone deacetylase 6,HDAC6)对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野生型pcDNA3.1-α-突触核蛋白真核表达质粒稳定转染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并加入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制作异常蛋白质聚集的PD模型;用不同浓度的选择性HDAC6抑制剂tubacin处理细胞24 h后,使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及HSP27表达水平.结果 Lactacystin组较对照组的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寡聚体水平升高(P<0.05)、HSP70及HSP27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Tubacin处理后的lactacystin组细胞存活率进一步降低(P<0.05)、寡聚体水平进一步升高(P<0.05)、而HSP70和HSP27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 在蛋白酶体抑制剂制作的PD细胞模型中,抑制HDAC6可使细胞存活率降低、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水平升高,其机制可能与HSP70和HSP27表达水平的降低有关.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经Akt/eNOS通路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的表达

    作者:黄伟;朱继;熊海兵;徐睿;郑锋

    目的 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早期脑损伤(early brain injury,EBI)中的表达,初步探讨其促进内皮细胞新生的机制及通路,为SAH患者的治疗提供新方法.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SAH后12h、24h、48h组,每组各18只.视交叉前池注血法建立大鼠SAH模型,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大鼠BDNF、VEGF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 mRNA及总蛋白,并测量各组大鼠脑含水量. 结果 大鼠SAH后12h海马中BNDF和VEGF mRNA和蛋白质含量开始明显增高,并于24h达到高峰,48h开始下降,但仍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并且其表达量相互之间成正相关(rBV=0.973,P=0.014).大鼠脑含水量亦于出血后12h明显增高,24h达到高峰,48h后仍保持较高水平.BDNF蛋白表达量与脑含水量变化呈正相关(r=0.947,P=0.023).同时还发现eNOs mRNA和蛋白质含量同样于24h达到高峰,48h开始下降,但仍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并与BNDF和VEGF的表达成正相关(rNV=0.964,P=0.021;rBN=0.948,P=0.016).结论 BDNF可能在SAH后脑缺血缺氧的修复病理过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很可能是通过调控PI3K/Akt/eNOS途径增加VEGF的表达以发挥作用.

  • 颞叶起源的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的临床特征

    作者:吕超;漆松涛;杨开军;徐波涛;王克万;王洪筱

    目的 探讨颞叶起源的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Pleomorphic xanthoastrocytoma,PXA)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和预后等.方法 对9例发生于颞叶的PXA病例的临床、影像、病理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结果 本组病例起病年龄轻,全部以部分性癫痫发作为临床表现,其中复杂部分性发作常见;肿瘤囊性变和附壁结节是典型的影像学特征;病理上肿瘤细胞呈多形性,免疫组化GFAP,S-100染色阳性;应用术中皮层脑电监测,全部病例均达到镜下病灶全切除,1例间变性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anaplastic pleomorphic xanthoastrocytoma,APXA)病例术后行辅助性放疗;随访1~7年,7例患者癫痫发作完全缓解,2例仅有先兆发作,全部病例肿瘤无复发.结论 部分性癫痫发作是颞叶起源的PXA几乎唯一的临床症状,术中皮层脑电监测下病灶全切除联合药物治疗是控制癫痫发作的有效方法.

  • Penta D、Penta E基因座与冲动攻击行为关联

    作者:杨春;巴华杰;余海鹰;高志勤;赵汉清;过伟

    目的 探讨冲动攻击行为与Penta D、Penta E基因座的关联情况.方法 采用PCR结合毛细管电泳法对江苏地区187例男性冲动攻击行为者(研究组)和311例健康男性(对照组)的外周静脉血样进行Penta D、Penta E基因座的基因型分析,比较两组在Penta D、Penta E基因座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差异.结果 Penta D基因座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两组中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中Penta D基因座的基因型8-9的频率分布(6.42% vs.0.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6, OR=7.04,95%CI:1.96~25.29);Penta E基因座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在两组中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enta D基因座多态性可能与冲动攻击行为的发生存在关联,Penta D基因座基因型8-9可能为冲动攻击行为的易感因素.

  • 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疗效(术后2年随访)

    作者:钱浩;刘金龙;符小丽;冼文彪;柯春龙;刘妍梅;陈杰;郑一帆;叶小帆

    目的 研究双侧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对中晚期帕金森病(PD)患者术后2年的疗效.方法 对2006年8月至2011年10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双侧STN-DBS治疗的中晚期PD患者于术前、术后分别应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Hoehn&Yahr (H&Y)分级、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PDQ-39)、Schwab&England日常生活活动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帕金森病睡眠评估量表中文版(PDSS-CV)等评价其临床情况;术后半年、1年及2年定期随访,同时记录各时间点抗PD药物的剂量及DBS的刺激参数.结果 16例患者术后随访满2年,开机未服药及开机服药状态与术前未服药状态相比,UPDRSⅢ、震颤、强直、迟缓及中轴症状得分均显著降低(P<0.05),而与术前服药状态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关”期时间由术前(6.3±0.8) h/d缩短至(2.8±0.6)h/d (P=0.008),术后2年H&Y及PDQ-39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运动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抗PD药物左旋多巴等效剂量减少了44.4%.刺激参数:电压由开机时的(1.6±0.2)V增加至(2.3±0.3)V(P=0.001);脉宽由开机时的(61.9±5.1) μs增加至(71.3±14.0) μs (P=0.007);频率由(131.7±5.6) Hz增加至(146.0±18.5) Hz (P=0.006).结论 双侧STN-DBS术后2年对中晚期PD患者的运动症状疗效肯定,能有效减少抗PD药物用量,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手术安全性高,并发症少且可调控.

  • 药物难治性癫痫相关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临床分析(附21例报告)

    作者:徐波涛;漆松涛;王洪筱;韩慧霞;吕超;王克万;何晓艳;杨开军

    目的 探讨顽固性癫痫相关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focal cortical dysplasia,FCD)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证实的21例顽固性癫痫相关FCD,总结其临床特点、术前筛查过程、手术、病理以及治疗结果等.FCD的定义和分型参照Palmini和Luders等癫痫病学家和神经病理学家在2004年确立的标准.手术后发作评价参考2001年国际抗癫痫联盟推荐的标准.结果 MRI发现异常12例,CT有1例轻微钙化.发生部位颞叶10例,额叶4例,顶枕叶7例.其中双重病理7例,均位于颞叶,6例联合颞叶内侧海马的硬化,1例患者同时合并海马硬化和额叶胶质疤痕.ⅠA有2例,ⅠB有11例,ⅡA有5例,ⅡB有3例.所有病例随访12~27个月.术后1级10例;2级7例;3级+4级3例;5级1例;无6级病例.并发症包括1例硬膜外血肿再次手术,2例颅内感染,2例皮下积液,无永久严重并发症.结论 以FCD为病理基础的顽固性癫痫,影像学检查多可发现异常,病理以ⅠB型多见,可见于所有脑叶,手术切除效果好且安全.

  • 颅内肿瘤切除术手术窗口外硬膜外血肿再次手术临床分析

    作者:顾建华;李强;胡国庆

    颅内肿瘤切除术后手术窗口外形成硬膜外血肿的机率并不高,常常难以预料[1-2].如发现及时并正确处理,一般能获得较理想的结果.我院自2006年9月至2012年7月共发现8例颅内肿瘤切除术后并发手术窗口外的硬膜外血肿病例,并进行手术清除血肿.回顾该组临床资料,现总结并探讨如下.

  • 首发抑郁症患者的错误相关负电位

    作者:张选红;唐莺莹;江开达;李惠;王继军

    抑郁症除了有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思维阻滞等三大核心症状之外,认知功能的减退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其中包括执行功能受损[1].行为监控是反映执行功能的重要方面.研究表明,个体内在的行为监控过程与错误反应的事件相关电位(even-related potential,ERP)关系密切,例如错误相关负电位(error-related negativity,ERN)[2].

  • 利培酮治疗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催乳素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分析

    作者:寻知元;张国双;江芮;吕浩;杨建立

    使用抗精神病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异常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抗精神病药又能通过拮抗结节漏斗通路的多巴胺(Dopamine,DA)受体,引起催乳素水平升高[1].众多研究提示高催乳血症可导致胰岛素抵抗[2-5],因此推测高催乳素血症的影响是利培酮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糖代谢异常的可能机制,但目前尚未见有相关报道.既往关于高催乳素血症对胰岛素敏感性影响的研究多集中在女性垂体催乳素瘤患者,因为不同原因引起的高催乳素血症在浓度、不同亚型催乳素间的比例、持续时间等方面有差别,其产生的效应也会有差别,这些结果能否代表利培酮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人群尚不能确定.因此本研究将对利培酮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催乳素血症及胰岛素敏感性进行初步探讨.

  • 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

    作者:王子高;祖衡兵

    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Reversible cerebral vasoconstriction syndrome,RCVS)是一组相对少见的临床—影像综合征,早由Call等[1]报道,主要临床特点为突发雷击样头痛,伴或不伴局灶神经功能缺损及癫痫发作,脑血管造影显示颅内外大动脉呈非动脉硬化性、非炎症性、多发节段性狭窄,典型者呈"串珠样"改变,且在1~3个月内自行恢复正常.近年来该疾病临床报道日益增多,对其发病机制、影像特点及治疗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研究,故现对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提高对其认识.

  • 颅内肿瘤切除术中脑移位检测和评估方法

    作者:李晋江;许百男;陈晓雷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肿瘤全切除患者的复发率低、无进展生存期延长,可获得更好的预后[1,2].目前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显示,在大限度保护神经功能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切除肿瘤,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期[3].McGirt等对胶质瘤预后的研究显示,手术全切除的患者10年生存率(76%)显著高于次全切除的患者(49%),而次全切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3.5年)短于手术全切患者(7.0年).低级别胶质瘤患者中,残余肿瘤小于1cm者5年复发率为26%;而残余肿瘤1~ 2cm的患者复发率为68%;大于2cm者5年复发率高达89%[4],并且肿瘤部分切除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全切或次全切除的患者.因此,手术尽可能多地切除肿瘤,减少瘤细胞负荷,有望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导致肿瘤残留的原因很多,如手术牵拉、肿瘤边界不清、操作角度的限制、脑皮质的重叠和邻近重要的功能结构区域等,这些问题都存在一些共同点—由于术中脑移位的影响,难以精确定位病变切除范围和周边重要功能结构.如何在术中降低脑移位的影响,精确地定位病变切除范围和周边重要结构一直是神经外科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

  • 僵人综合征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李敏;彭福华;朱灿胜;黎洁洁;刘佳;钟玉华

    僵人综合征(stiff person syndrome,SPS)是一种少见的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于1956年由Moersch和Woltman[1]首先报道并命名,以肌肉僵硬及痛性痉挛,尤其累及到腰部、躯干及四肢近端肌肉为特征.现将我们收治的2例SPS患者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