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精神病学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s 중국신경정신질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山大学
  • 影响因子: 1.3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0152
  • 国内刊号: 44-121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4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曾进胜
  • 类 别: 精神病学
期刊荣誉:
  • 首发精神分裂症外周血氧化应激状态改变

    作者:晁阳阳;盛卫勇;赵瑾;石玉中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氧化应激变化及抗精神病药治疗对其影响。方法纳入47例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3名正常对照,测定其外周血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及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the body,T-AOC)活性。患者中18例完成单一利培酮6周治疗(利培酮组),25例完成单一奥氮平6周治疗(奥氮平组),治疗后再次测定外周血T-SOD、GSH-Px、CAT及T-AOC。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治疗前T-SOD、GSH-Px降低(P<0.05),CAT升高(P<0.05),T-AO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T-SOD活性在治疗后升高(P<0.05),奥氮平组T-AOC在治疗后升高(P<0.05),两组各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值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抗氧化酶活性改变,这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病理机制有关。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利培酮和奥氮平可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

  •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与腓骨肌萎缩症-I型的临床及神经电生理比较

    作者:刘璟洁;韩萍;高震;巩付华;马晓灵;向莉

    目的:比较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 CI?DP)与腓骨肌萎缩症-I型(type-I Charcot Marie Tooth disease,CMT-I)的临床及神经电生理特点,以指导两者的鉴别诊断。方法纳入CIDP患者31例、CMT-I患者28例,收集其一般临床资料并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电生理指标,并对电生理严重程度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IDP与CMT-I两组患者起病部位、主观感觉障碍、足部畸形、脑脊液蛋白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运动末梢潜伏期(distal motor latency, DML)、运动传导速度(motor conduction velocity, MCV)、感觉传导速度(sensory conduction velocity, SCV)、传导阻滞/波形离散、下肢神经继发性轴索变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失神经电位、MUAP形态异常、募集减少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CIDP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与电生理严重程度有相关性(r=0.84, P<0.05);而CMT-I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与电生理严重程度分离,不具有相关性(r=0.27, P>0.05)。结论综合分析临床特点、神经传导、针极肌电图、临床与电生理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可以对CIDP与CMT-1进行鉴别诊断。

  • 丙戊酸钠单药治疗新诊断儿童全面性癫痫失败原因分析

    作者:江志;杨理明;宁泽淑;陈波;张洁;郭峰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单药治疗新诊断儿童全面性癫痫失败原因、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开放性收集新诊断全面性癫痫病例,均接受丙戊酸钠单药治疗,随访到治疗2年以后。根据疗效分为对照组与疗效差2组,收集一般临床资料、脑电图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治疗失败原因。结果231例患儿完成本研究,2年时有62例因疗效差而改用其他药物,169例患儿疗效可,3例依从性差,1例因副作用改药。两组脑电图异常率(疗效差组90.32%vs.对照组61.54%),头颅MRI异常率(疗效差组45.16%vs.对照组23.08%),首次发病年龄{疗效差组0.50(0.42,2.50)岁vs.对照组0.75(1.50,5.16)}岁等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智能是否正常、出生窒息史、头颅MRI异常、首次发作年龄等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首发年龄低(OR=2.124,P=0.004)、智能障碍(OR=10.535,P=0.000),头颅MRI异常(OR=1.603,P=0.020),出生时有窒息(OR=1.913,P=0.027)为丙戊酸钠治疗全面性癫痫疗效差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丙戊酸钠单药治疗全面性癫痫失败主要原因为疗效差,其次为依从性差、不良反应等。疗效差风险因素有首发年龄低、智能障碍、头颅MRI异常及出生时有窒息等。

  • 重症吉兰-巴雷综合征的预测因素分析

    作者:谢春格;王丽敏;何雪桃;陈洁玲

    目的:分析轻症与重症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 syndrome, GBS)患者临床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特点,筛选出重症患者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5年11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GBS患者101例。根据疾病高峰期Hughes评分划分为轻症组(0~2分)和重症组(3~6分)。分别统计两组患者发病年龄、性别、前驱感染史、首发症状、是否有延髓功能障碍、是否累及颅神经和自主神经、有无轴索损害等指标,分析两组之间差异,并筛选出重症患者的预测因素。结果以非感觉异常为首发症状(P<0.001)、有延髓功能障碍(P<0.001)、颅神经受累(P=0.025)、自主神经系统受累(P=0.018)、运动系统受累(P=0.004)以及轴索损害(P<0.001)的患者容易发展为重型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轴索损害(P=0.008, OR=4.632)、延髓受累(P=0.010,OR=10.420)、颅神经受累(P=0.047, OR=0.076)是发展为重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轴索损害、延髓受累和颅神经受累可能是GBS患者发展至重型的有意义的预测因素。

  • 60岁以上非瓣膜性房颤住院患者无症状性脑梗死与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

    作者:黎计明;罗伟良

    目的:探讨60岁以上非瓣膜性房颤(nonvalvula atrial fibrillation, NAF)住院患者无症状性脑梗死(si?lent cerebral ischemia , SCI)与轻度认知障碍(mIid cognitive impairment , MCI)的关系。方法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住院的患者,共纳入98例,根据是否有NAF分为NAF组45例,窦性心律(sinus rhythm , SR)组53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于住院1周内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和头颅MRI分别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和SCI检测。结果 NAF组MoCA总评分低于SR组[16(10,20) vs.20(15,23),P=0.006]。NAF组患者至少出现1个SCI病灶的比例高于SR组(80.0%vs.52.8%,P=0.018)。NAF组比SR组SCI病灶更好发于皮层或皮层下白质(25.2%vs.12.4%,P=0.017)。多因素分析显示,AF患者MoCA评分与教育程度有关;SR患者则与年龄、教育程度有关。结论 AF是认知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与SCI发生有关。受教育程度也是影响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因素之一。

  • 阿尔茨海默病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血浆sCD40及sCD40L浓度研究

    作者:李玲;钟笑梅;施海姗;候乐;罗新妮;王艳华;胡国艳;陈辛茹;张蔚茹;陈贲;彭琪;宁玉萍

    目的:探索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及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en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患者血浆可溶性CD40(soluble CD40,sCD40)和可溶性CD40配体(soluble CD40 ligand, sCD40L)浓度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0例AD患者、35例aMCI患者和32名正常对照者血浆sCD40和sCD40L浓度水平,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结果 AD组、aMCI组和对照组血浆sCD40浓度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分别为[123.3(97.4,149.5)pg/mL]、[102.9(63.6,124.0)pg/mL]和[70.66(51.0,90.8)pg/mL],3组间sCD40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aMCI组和对照组血浆sCD40L浓度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分别为[537.0(316.0,1134.0)pg/mL]、[316.0(190.0,546.0)pg/mL]和[167.0(107.5,478.0)pg/mL],3组间sCD40L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CI组血浆sCD40L浓度与MMSE得分呈负相关(r=-0.74,P<0.01)。结论 sCD40和sCD40L浓度水平在AD和aMCI患者血浆中异常增高,因此sCD40和sCD40L可作为AD的早期检测指标,并提示CD40-CD40L信号可能参与AD的发生发展。

  • 功能区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术后暂时性瘫痪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徐德才;李健;赵永轩;马骏;刘后银;苏贺先

    目的:探讨功能区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术后暂时性瘫痪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5年12月手术治疗的96例功能区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暂时性瘫痪诊断标准,分为暂时性瘫痪组(n=31)和非暂时性瘫痪组(n=65),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术前瘤周水肿、术前癫痫、上矢状窦完全被肿瘤侵犯闭塞、术中切开窦壁、术中回流静脉损伤等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年龄(χ2=14.943,P=0.000)、术前瘤周水肿(χ2=4.435,P=0.049)、上矢状窦完全被肿瘤侵犯闭塞(χ2=5.248,P=0.028)、术中切开窦壁(χ2=5.773,P=0.026)以及术中回流静脉损伤(χ2=11.441,P=0.0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因素显示年龄(OR=8.709,P=0.028)、术中回流静脉损伤(OR=16.242,P=0.012)、上矢状窦完全被肿瘤侵犯闭塞(OR=0.053,P=0.025)为术后暂时性瘫痪发生的相关因素。结论年龄和术中回流静脉损伤是术后暂时性瘫痪发生的危险因素,而上矢状窦完全被肿瘤侵犯闭塞是其保护因素。

  • 高凝状态相关性非单一动脉供血区多发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和微栓子监测

    作者:孙葳;要雅君;邢海英;彭清;舒俊龙;门茜;刘冉;许珂;黄一宁

    目的:研究高凝状态相关性非单一动脉供血区多发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微栓子监测,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的高凝状态相关性非单一动脉供血区多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头MRI、TCD微栓子监测,总结分析其特点。结果共收集22例患者。均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急性起病,包括偏瘫、失语、偏身感觉障碍、构音障碍、偏盲、皮质盲。高凝状态相关性基础疾病如下:系统性恶性肿瘤10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中重度,HCY>50μmol/L)5例,肾病综合征2例,抗磷脂综合征2例,溃疡性结肠炎1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1例。18例在卒中发病后高凝状态相关性基础疾病才被首次确诊。DWI示多发急性梗死灶,不符合单一动脉供血区,累及双侧前循环或前后循环,病灶累及大脑半球脑叶皮层/皮层下22例,深部12例,小脑10例,脑干2例。22例行微栓子监测者10例阳性。结论对于非单一动脉供血区多发急性脑梗死,要注意筛查高凝状态相关性基础疾病,高凝状态和微栓塞可能都参与其发病机制。

  • 微创手术与内科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前瞻性分析

    作者:刘政委;纠智松;孔文龙;尹夕龙;李银优;石小峰;仪立志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护下立体定向颞部锥颅软通道置管并血肿外引流术(微创手术)与保守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20-35mL)的临床疗效差别。方法110例(20-35mL)基底节脑出血患者随机被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给予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内科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的第二天再出血率(2例3.3%)明显低于内科治疗组(15例30%);试验组的血肿消失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试验组(47例78.3%)的肢体肌力偏瘫的改善率高于对照组(28例56.0%),并且头痛(4例6.7%)和精神抑郁(2例3.3%)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4例28.0%;7例14.0%),两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的总住院日(12±4)d明显短于对照组(25±7)d(P<0.05)。结论在治疗中等量的(20-35mL)基底节脑出血的时候,颅内压监护下的颞部锥颅血肿穿刺外引流术,可以减少再出血率,改善患者预后,优于内科治疗方案。

  • 脑胶质瘤中SPOPL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徐彬;张弩;胡远军;杨毅兵;严圣;刘金龙;夏之柏

    目的:探究SPOPL蛋白(speckle-type POZ protein-like)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8例胶质瘤患者病例标本及瘤旁正常脑组织,其中低级别胶质瘤32例(WHOⅠ-Ⅱ),高级别胶质瘤36例(WHOⅢ-Ⅳ),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POPL蛋白表达,并分析临床指标与SPOPL表达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胶质瘤组织中SPOPL的表达低于瘤周组织(t=8.754, P<0.05),高级别胶质瘤中SPOPL的表达低于低级别胶质瘤(t=13.552, P<0.05);SPOPL的表达与病理级别有关(χ2=4.023,P<0.05);Cox回归模型提示肿瘤病理级别、SPOPL蛋白表达差异是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SPOPL蛋白的表达与胶质瘤病理级别及患者预后呈负相关,其可能是反应胶质瘤生物学特征及患者预后的的一个新的分子标记物。

  • 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多态性与奥氮平所致体重增加的相关性

    作者:张文跃;祁小飞;鲍晨曦;易正辉;朱强;杨忠;魏英;马俊峰;陆忠桃

    目的:探讨G蛋白β3亚单位(G-proteinβ3 subunit,GNB3)基因C825T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奥氮平治疗过程中体重增加的关系。方法对90例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予奥氮平治疗12周,监测治疗前后的体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变化,并检测患者GNB3基因C825T多态性,分析基因多态性与体重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患者体重、BMI增加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T基因型者治疗后的增重率(weight gain rate,WGR)及BMI增加较CC基因型者更明显(均P<0.01),携T等位基因(TT型+CT型)者治疗后的WGR及BMI增加较非携T等位基因(CC型)者更明显(均P<0.01)。治疗后WGR≥7%者GNB3基因C825T基因型分布(CC型15.69%,CT型54.90%,TT型29.41%)与WGR<7%者(CC型38.46%,CT型43.59%,TT型1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GR≥7%者T等位基因频率(63.33%)高于WGR<7%者(39.74%)(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显示TT基因型(以CC型为参照)影响奥氮平治疗后的体重变化(β=1.83,标准化β=0.29,P<0.01)。结论 GNB3基因C825T多态性与奥氮平所致的体重增加有关。

  • 磁共振成像预测老年抑郁症治疗效果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世景;况利

    老年抑郁症(late-life depression,LLD)包括早发型老年抑郁症(早期抑郁发作持续至年龄大于60岁或60岁以后抑郁复发)及晚发型老年抑郁症(首次抑郁发作年龄大于60岁)[1]。LLD是一种患病率很高的情感性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精神运动性迟滞、情感低落、焦虑、自知力差、躯体疾病共患率高、行为能力差等[2],并伴有显著的认知功能损害[3]和高自杀率[4],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LLD的治疗难度大,耗时长,因此临床上缩短治疗时间窗及尽早确定有效治疗方案成为一项巨大的挑战。寻找能够预测LLD治疗效果的生物学标记对老年抑郁症治疗意义重大,目前利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预测LLD的治疗效果成为一大研究热点。本文将从结构磁共振成像(structure MRI,sMRI)、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functional MRI,rs-fMRI)等方面阐述MRI对LLD治疗效果的预测,希望可以为临床决策提供指导和依据。

  • 沉痛悼念我国著名神经病学家刘焯霖教授

    作者:

    我国现代神经遗传病学科奠基人之一、原中华医学会遗传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遗传病学组组长和顾问、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学组顾问、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神经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省分会医学遗传学会常务委员和分会理事、国家及广东省保健委员会委员,荣获过全国优秀教师、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高教系统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和白求恩式先进工作者、广东省优秀老科技工作者和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称号、全国著名神经病学科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学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博士生导师刘焯霖同志,因病于2016年6月14日下午15时11分在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逝世,享年87岁。

  • 低级别胶质瘤临床治疗现状

    作者:李超;吴炳山;张晓东;陈为为

    胶质瘤是颅内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根据病理学特点,世界卫生组织将胶质瘤分为I-IV级,其中I-II级为低级别胶质瘤(low-grade gliomas,LGGs),III-IV级为高级别胶质瘤(high-grade gliomas,HGGs)。LGGs约占颅内胶质瘤的15%,生长缓慢,平均生存时间比HGGs长,会发生间变或去分化形成致命性的HGGs。故对于那些年轻的,症状不明显的,靠近功能区的LGGs患者,是否应积极地进行手术切除和术后放化疗,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将从手术、放疗、化疗等方面对LGGs(主要是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混合性少突-星形细胞瘤)的治疗进行综述,以期寻找出适合病人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大化地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 中枢神经系统表面含铁血黄素沉积症1例报告

    作者:肖向建;赵景茹;董晓莉;王建华;吕佩源

    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沉积症/中枢神经系统表面含铁血黄素沉积症(superficial siderosi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SSCNS)是由于过多的铁沉积在脑干、小脑、脊髓及部分脑神经等表面而导致的一系列神经系统损害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神经性耳聋和锥体束征等。本病临床较为罕见,表现各异,缺乏特异性,易被临床医生误诊。本文报告1例以脊髓损害为主要表现的SSCNS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SSCNS的认识。

  • 舞蹈病-棘红细胞增多症1例报告

    作者:曹绪维;欧阳福;田淑芬

    神经棘红细胞增多症(neuroacanthocytosis, NA)是一类临床罕见的伴有外周血棘红细胞增多的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于1967年由CRITCHLEY等[1]与LEVINE等[2]首先发现。NA通常包括舞蹈病-棘红细胞增多症(Chorea-acan?thocytosis, ChAc)、Mcleod综合征(Mcleod neuroacanthocytosis syndrome, MLS)、类亨廷顿病2型(Huntington’s dis?ease-like 2, HDL2)以及泛酸激酶相关性的神经退化性疾病(Pantothenate kinase-associated neurodegeneration, PKAN)四种类型。我们报告了1例舞蹈病-棘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等情况,并回顾既往相关文献分析该类疾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