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医师杂志

中国医师

中国医师杂志

Journal of Chinese Physician 중국의사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湖南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87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8-1372
  • 国内刊号: 43-127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2-141
  • 曾用名: 当代医师杂志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南
  • 主编: 朱建华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同期手术对产后并发症的影响探析

    作者:李青

    目的 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同期手术对产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10月在本院行妊娠体检的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仅予剖宫产术,研究组予剖宫产同期肌瘤切除术.观察两组一般情况及产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手术时间(42.47±6.56) min,少于研究组(54.70 ±7.56)min(P <0.05);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后24 h出血发生率,住院期间产后感染及产后便秘发生率分别为22.5%、2.5%、12.5%,研究组分别为27.5%、2.5%、15.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同期手术仅手术时间延长,对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 白芍总苷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作者:蔡皓月;蔡志海;邵丽萍

    目的 分析白芍总苷(TGP)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来本院内科治疗的60例SLE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糖皮质激素与环磷酰胺(CTX)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辅助TGP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每组各30例.记录两组患者强的松平均日用量、CTX的总用量、Sledal评分、临床症状,检查患者血常规、血清C3水平、尿蛋白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强的松平均日用量(12.34±3.51)mg、CTX总用量(8.79 ±0.63) g、Sledal评分(2.41±0.73)分,均低于对照组(t=2.1756,P=0.0337;t=2.1851,P=0.0329;t=2.2515,P=0.0282);但两组尿蛋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清C3水平、血沉、淋巴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3水平[(1.23 ±0.33) g/L]与血沉指标[(23.24±4.58) mm/L]分别与对照组[(0.91 ±0.26) g/L,(29.35 ±4.31) m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感染,1例腹部不适,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67%,经治疗后痊愈;对照组出现4例感染,1例腹部不适,1例头晕,1例恶心,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683,P =0.0464).结论 采用TGP辅助治疗SLE患者,疗效明显,安全可靠,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对侧髋部再骨折危险因素的回顾性研究

    作者:张立峰;冯卫;贾燕飞;佟雁翔;李亚光;于成涌;张哲汉

    目的 研究老年髋部骨折后对侧髋部再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创伤骨科住院手术治疗的老年(年龄≥60岁)髋部骨折患者242例,股骨颈骨折94例,殷骨转子间骨折148例.根据患者术后1年内有无对侧髋部再骨折分为再骨折组和无再骨折组,比较两组年龄、性别、民族、骨折类型、骨质疏松、Singh指数、合并内科疾病情况,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 242例髋部患者中21例发生对侧髋部再骨折,再骨折组与无再骨折组比较,年龄、骨质疏松情况、合并内科疾病、Singh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骨质疏松、合并内科疾病、Singh指数≤Ⅲ级是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对侧髋部再发生骨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对侧髋部再骨折的危险因素是高龄、骨质疏松、合并内科疾病、Singh指数≤Ⅲ级,为预防髋部二次骨折的发生应积极防治基础疾病,加强抗骨质疏松治疗,密切监测Singh指数.

    关键词: 髋骨折 危险因素
  • 脑出血微创引流术后经颅多普勒超声动态监测和CT动态扫描的对照研究

    作者:邓榕;刘勇;宋媛媛;潘鸿雁;谢清;冯菁;李莉;薛维;张书琼;陈胜利

    目的 对比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动态监测和头颅CT扫描的临床价值.方法 观察106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术前、术后1、3、5、7、9、11d同步行头颅CT检查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患者血肿的体积以及双侧大脑中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随血肿减少或者增加,比较和分析经颅多普勒超声PI变化的趋势.结果 PI的增加和恢复反映了颅内压的变化,PI和患者血肿的体积呈正相关.结论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可以通过床边动态TCD监测间接反映颅内血肿体积的变化,从而可以减少术后反复CT扫描的次数.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应用于高龄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贾廷印;陈中建;李永坤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应用于高龄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1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年龄≥70岁者49例(高龄组),<70岁者127例(非高龄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高龄组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43例(87.8%),中转开腹6例;非高龄组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116例(91.3%),中转开腹1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可安全可靠地应用于高龄患者,老年患者本身存在的多发基础病是手术的高危因素,也是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

  • IgA肾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临床与病理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廖莹;何永成;胡豪飞;齐东丽

    目的 分析IgA肾病(IgAN)伴高尿酸血症(HUA)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为指导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12月1日至2016年3月1日在本科经过肾活检确诊的463例原发性IgAN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血尿酸正常组和HUA组,进行临床和病理资料分析.结果 463例IgAN患者中,HUA的患病率为50.5%.HUA组患者的高血压比例、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血清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高于血尿酸正常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低于SUA正常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UA与Lee氏分级和慢性肾脏病(CKD)分期均有相关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CKD分期和Lee氏分级与IgAN患者并发HUA有关(P均<0.05).结论 在本组资料中,体重、CKD分期和Lee氏分级是IgAN患者并发HUA的独立危险因素.明确IgAN患者并发HUA的相关危险因素有利于本病的综合防治.

  • 溴隐亭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40例临床观察

    作者:陈添;林宏献;吴玉玲

    目的 探讨溴隐亭联合二甲双胍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4月就诊的40例使用二甲双胍片稳定剂量治疗>12周、糖化血红蛋白(HbA1c)≥7%且≤10%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观察在二甲双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溴隐亭前后,患者血糖、HbA1c、低血糖发生率、HOMA2-IR、HOMA2-%B、HOMA2-%S等指数.结果 溴隐亭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OMA2-%B、HOMA2-%S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二甲双胍单药治疗疗效不佳的患者,联合溴隐亭治疗可进一步明显改善血糖水平.

  • 比较不同低剂量沙利度胺对老年人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抗血管效应

    作者:林梅英;尹芳;谢有科

    目的 比较不同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马法兰+泼尼松(MP)方案治疗老年人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骨髓微血管密度(MVD)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71例老年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两组均采用沙利度胺联合MP方案治疗,A组患者给予沙利度胺目标剂量200 mg/d,B组患者给予沙利度胺目标剂量100 mg/d.比较两组间4周期化疗后疗效,观察不良反应,测定治疗前后两组患者VEGF水平以及进行MVD计数.结果 A组总有效率(83.33%)优于B组(71.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治疗后A组患者VEGF与MVD分别为(98.37±40.92) ng/L、(9.6±1.87) n/HP,与B组[(121.18 ±38.15) ng/L、(11.6±1.73)n/H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42、P=0.020).结论 (1)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使用100 mg/d与200 mg/d的沙利度胺联合MP方案化疗,疗效及不良反应相似;(2)沙利度胺低剂量范围内其血管抑制效应仍呈剂量依赖性;(3)从整体治疗理念出发,结合疗效、血管抑制效应、性价等考虑,100 mg/d剂量的沙利度胺较适宜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 人肾癌细胞系ACHN中肿瘤干细胞样细胞的分离及鉴定

    作者:王鹏;王毅东;赵文兵;岳亮

    目的 由ACHN人肾癌细胞系中分离肿瘤干细胞样细胞,并鉴定其干细胞相关特性,为进一步研究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无血清培养法富集ACHN细胞球,应用MTT法绘制其生长曲线,利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周期,分析细胞表面分子标志物CD133、CD44的表达,利用RT-PCR法分析Ocd/4、Bmi、Nanog、β-catenin干性相关基因的表达,并观察其裸鼠体内成瘤能力.结果 ACHN细胞经无血清培养可形成悬浮细胞球,其与ACHN细胞相比,具有更强的体外增殖能力,高表达细胞表面分子标志物CD44,并高表达Oct3/4、Bmi、Nanog、β-catenin等于性相关基因,而且裸鼠体内成瘤能力更强.结论 肾细胞癌中存在肿瘤干细胞样细胞,通过无血清培养法可以有效、简便地富集ACHN人肾癌细胞系肿瘤干细胞样细胞,为以肾癌干细胞为靶点的靶向治疗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关键词: 肾肿瘤 肿瘤干细胞
  • TGF-β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中ILK对MMP-9/TIMP-1的影响

    作者:彭琳琳;阳嘉仪;宁建平

    目的 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过程中,整合素连接激酶(ILK)的变化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MMP-9/TIMP-1)比值的影响.方法 培养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并随机分为正常组、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刺激组(以TGF-β1诱导HK-2细胞间充质转化)、TGF-β1+ILK-siRNA组[使用小于扰RNA (siRNA)技术抑制ILK基因表达]、TGF-β1+无序siRNA组(使用无序小干扰RNA转染).后两组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小干扰RNA转染入HK-2细胞,而后用10 ng/ml TGF-β1刺激细胞,分别提取不同组别细胞的mRNA和蛋白质,采用Real-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ILK、E-钙粘蛋白(E-cadherin)、o-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MP-9、TIMP-1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计算MMP-9、TIMP-1 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相对比值,比较其统计学差异.结果 TGF-β1刺激的HK-2细胞E-cadherin表达减少,α-SMA表达增加,ILK表达显著增加,MMP-9/TIMP-1比值升高;转染ILK-siRNA可大幅度抑制HK-2细胞ILK基因的表达;且其E-cadherin表达增加,α-SMA表达减少,同时可减小MMP-9/TIMP-1比值升高的程度.结论 ILK可通过影响MMP-9/TIMP-1比值,促进EMT进程.

  • GDF-15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作者:姚新丰

    目的 研究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68例(DN组)和同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66例(DM组)和正常无糖尿病家族史志愿者30例(NC组)进行研究,检测血液常规和肾功能,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GDF-15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GDF-15水平的诊断意义.结果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中GDF-15水平显著高于2型糖尿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0.05).GDF-15水平与LDL、空腹胰岛素(INS)和eGFR呈负相关(P<0.05),与TC、TG、HDL、FBG、HbA1c、hsCRP、SCR、BUN、24 h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白蛋白排泄率(URER)呈正相关(P<0.05),而与BMI、SBP、DBP无关(P>0.05).GDF-15水平可以用于诊断2型糖尿病肾病,达到佳敏感度82.2%和特异度70.2%.结论 GDF-15水平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和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 瘢痕子宫孕中期引产方式的探讨

    作者:焦海宁;刘华;刘延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孕妇孕中期引产的适宜方法.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6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产科于孕中期引产的瘢痕子宫孕妇共120例,引产指征为胎儿畸形,妊娠并发症,胎死宫内及个人原因.其中,距离前次子宫手术的间隔时间<2年35例,≥2年85例.肝功能正常者采用米非司酮+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引产法;羊水过少、孕周过小、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困难或注射失败者采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引产法.共有62例孕妇采用利凡诺引产(利凡诺组),58例孕妇采用米索前列醇引产(米索组).记录两组孕妇入院时一般情况,包括年龄、孕周、孕次、产次;记录前次子宫手术方法、有无并发症及距离前次手术间隔时间;记录本次引产方式,记录孕妇用药至宫缩发动的时间,用药至胎儿娩出的时间;观察产后出血量,胎盘滞留率,胎盘胎膜残留率、疼痛情况及引产成功率等情况.结果 (1)利凡诺组与米索组孕妇的年龄、孕次、产次、距前次子宫手术的间隔时间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孕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两组孕妇引产的成功率及产后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米索组孕妇用药后宫缩发动的时间及分娩时间明显短于利凡诺组(P<0.01);米索组孕妇24 h内分娩率89.66%(52/58)明显高于利凡诺组22.58%(14/62)(P<0.01).(3)利凡诺组不良事件发生率83.87%(52/62)与米索组70.69%(41/5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凡诺组孕妇胎盘滞留率(19.23%,10/52)明显低于米索组(48.78%,20/41)(P<0.01);而利凡诺组胎盘胎膜残留率(75%,39/52)明显高于米索组(48.78%,20/41) (P <0.01).间隔时间<2年的孕妇与≥2年的孕妇,在胎盘滞留、胎盘胎膜残留、产后出血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引产过程中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充分的术前准备及严密监护下对孕中期瘢痕子宫孕妇应用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引产和米索前列醇药物引产均是可行的.

  •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丘琪政;刘文浩;张文波;张光宇;黄进兴;罗兴达

    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住院治疗的931例行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患者收治入院后即刻收集患者的病史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原发疾病等;记录患者的手术情况,包括术前白细胞数量、术前血糖水平、手术持续时间、有无术后再次手术等;记录患者的住院情况,包括住院时间、有无使用糖皮质激素、有无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有无气管插管/切开等.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院内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及非感染组,对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共1 12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感染率为12.03%,感染发生在术后3~25(7.5 ±1.8)d.患者的主要感染部位为术后伤口,占35.7%;其次为呼吸道,占34.8%.共检出病原菌6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1株,占64.1%,革兰阳性菌21株,占32.8%,真菌2株,占3.1%.感染组患者≥60岁、有基础疾病、再次手术、合并其他损伤、白细胞数量异常、术前高血糖、使用糖皮质激素、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气管切开、留置引流管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也高于非感染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Logisit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再次手术、住院时间、术前高血糖、气管切开是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年龄较大、行再次手术、住院时间较长、存在术前高血糖及气管切开的患者可以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通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

  •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并发牙周疾病的关系

    作者:鲍千红;徐公民;吴建荣;吴艳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状况与并发牙周疾病及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测定34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及85例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和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根据患者HbA1c水平和有无牙周病分组,并采用Pearson线性分析HbA1 c水平与MCP-1水平的关系,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bA1 c与并发牙周疾病的关系.结果 T2DM组HbA1c和MCP-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合并牙周病组HbA1c和MCP-1水平均明显高于无合并牙周病组(P<0.01).MCP-1正常有牙周病组、MCP-1升高无牙周病组HbA1c水平均明显高于MCP-1正常无牙周病组(P<0.01),MCP-1升高有牙周病组HbA1c水平明显高于前两组(P<0.01).HbA1c≥7.0%组MCP-1水平和牙周疾病发生率均明显高于HbA1c< 7.0%组(P<0.01).HbA1c≥7.0%组HbA1c水平与MCP-1水平呈正相关(R2=0.6004,P<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HbA1c≥7.0%是T2DM患者并发牙周疾病的危险因素(OR=1.65,95% CI:1.12 ~2.56,P<0.01).结论 T2DM患者血糖控制不良与并发牙周疾病及病变程度有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可作为患者牙周疾病并发症的评估指标.

  • 1521株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情况及院内感染分析

    作者:田晓波;潘书娟;张桂;刘宇;董宝坤

    目的 分析多重耐药菌(MDR)的耐药情况及院内感染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北京同仁医院2015年1月至12月分离1 521株MDR,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 MS)细菌鉴定,VITEK-2 Compact和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1 521株MDR中,鲍曼不动杆菌589株(38.7%),院内感染率16.6%;大肠埃希菌350株(23.0%),院内感染率9.0%;金黄色葡萄球菌249株(16.4%),院内感染率2.7%;肺炎克雷伯菌171株(11.2%),院内感染率14.3%;铜绿假单胞菌150株(9.9%),院内感染率64.7%;屎肠球菌12株(0.8%),院内感染率16.7%.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E)、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大肠埃希菌和ESBL+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100%、91.5%、0.6%和55.6%.结论 MDR-PAE、MDR-AB和ESBL+肺炎克雷伯菌耐药严重,院内感染率高.

  • 同期整合推量调强放疗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疗效分析

    作者:邱艳芳;杨雯娟;刘志刚;王晖

    目的 分析同期整合推量调强放疗(SIB-IMRT)技术在不可手术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12年2月至2015年7月在本院行SIB-IMRT的不可手术局部晚期NSCLC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处方剂量为PTV 50 ~ 64 Gy/26 ~ 30次,单次剂量为1.8~2.2 Gy;PGTV为60~ 70 Gy/26 ~ 30次,单次剂量为2.0~2.35 Gy.结果 随访时间6~40(中位随访时间28)个月,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25.0(95% CI:23.8 ~26.2)和15.0(95% CI:11.3 ~ 18.7)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91.4%和51.7%;1、2年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56.9%和22.7%;无患者发生≥4级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食管炎;在亚组分析中,N3期患者≥2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29.2%)高于N0 ~ N2期患者(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B-IMRT技术治疗不可手术局部晚期NSCLC患者是可行的,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进一步开展大样本量的前瞻性临床试验.

  • FKBP51在结直肠癌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作者:夏志秀;王昌亮;韩彦槊;陈春生;张国华;冯勇

    目的 探讨FK506结合蛋白51(FKBP51)在结直肠腺癌和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以及结直肠腺癌中FKBP5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明确FKBP51是否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和Western蛋白印迹方法检测31例结直肠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和距离肿瘤5 cm处正常结直肠组织中FKBP51表达水平差异,并结合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用统计学四格表资料的x2检验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肿瘤组织中FKBP51高表达率为74.19% (23/31);正常组织中FKBP51高表达率为9.68% (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肿瘤组织中FKBP51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的性别(P=0.771)、年龄(P =0.474)、肿瘤部位(P =0.213)、分化程度(P=0.318)、淋巴结转移(P=0.124)、远处转移(P=0.318)、临床分期(P=0.171)无明显相关性;与肿瘤大小(P=0.049)、浸润深度(P =0.031)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FKBP51在结直肠癌中表达较强,在正常结直肠组织中表达较弱,并且随着肿瘤增大和浸润程度加深,FKBP51表达增强,说明FKBP51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成为结直肠癌个体化治疗的新靶点.

  • 生长激素宫腔灌注在薄型子宫内膜冻融胚胎移植中的疗效观察

    作者:禹虹;唐慧珍;柳朝华;陈辉莲;邓朝晖;唐亭亭;吴晓丽

    目的 探讨生长激素(GH)宫腔灌注联合替代周期在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冻融胚胎移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行替代周期冻胚移植的患者共88个周期,其中激素替代周期组(A组)63个,GH宫腔灌注联合替代周期薄型子宫内膜组(B组)25个.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临床妊娠及胚胎种植情况.结果 B组25例患者既往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7 mm,本周期应用GH灌注联合替代周期治疗后,22例患者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7 mm.两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移植胚胎数及移植优胚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9.28±1.64)mm]明显高于B组子宫内膜厚度[(7.9±0.8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B组临床妊娠率(50.79%vs 52.0%)、种植率(31.1%vs47.17%)、流产率(9.38%vs 15.38%)与多胎妊娠率(25.0% vs 4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日子宫内膜<8mm时,A组患者临床妊娠率为30.76%,低于B组临床妊娠率54.5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胚胎种植率明显低于B组(20% vs5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厚度≥8.0mm时,两组患者临床妊娠率(58.33%vs63.63%)与种植率(36.36%vs 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H灌注联合替代周期有可能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从而提高冻胚周期中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的临床妊娠与胚胎种植水平.

  • 不同立体定向体部放疗对肝癌Hep G2细胞的生物效应剂量研究

    作者:沈燕萍;庞林荣;王幼辉;李晖;谢国明;陈俊

    目的 探讨不同立体定向体部放疗(SBRT)对肝癌Hep G2细胞的生物效应剂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0、2、4、6、8、10 Gy不同剂量SBRT对肝癌Hep G2细胞活力的影响,检测细胞集落形成率和细胞存活分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CyclinD1、Bax、Bcl-2、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不同剂量SBRT对肝癌Hep G2细胞活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剂量的增加细胞活力抑制作用显著增加[2 Gy组:(4.29±0.63)%;4 Gy组:(19.37±4.54)%;6Gy组:(41.35 ±4.51)%;8 Gy组:(86.34±5.68)%;10Gy组:(97.24±5.41)%],与0Gy组[(2.94±0.5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不同剂量SBRT后肝癌Hep G2细胞集落形成率和存活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着剂量的增加细胞集落形成率[4 Gy组:(83.15±4.71);6 Gy组:(65.23 ±5.47);8 Gy组:(41.28±5.36);10 Gy组:(8.14±5.22)]和存活分数[2Gy组:(95.49±3.21);4 Gy组:(84.23±3.45);6 Gy组:(66.08±3.71);8Gy组:(41.82±3.82);10Gy组:(8.25±3.56)]下降,与0 Gy组[(98.72±1.23)、(100.00±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0.05).不同剂量SBRT可增加肝癌Hep G2细胞凋亡,且随着剂量的增加细胞凋亡数[4 Gy组:(13.67±4.62);6 Gy组:(28.71±5.13);8 Gy组:(54.16±5.24);10 Gy组:(76.3l±5.17)]显著增加,与0 Gy组(1.35-0.4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剂量SBRT可降低肝癌Hep G2细胞CyclinD1、Bax、Bcl-2、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且随剂量的增加CyclinD1[6Gy组:(1.94±0.57);8 Gy组:(1.38±0.41);10 Gy组:(0.52±0.34)]、Bax[6 Gy组:(2.67±0.59);8 Gy组:(1.73±0.45);10 Gy组:(0.63±0.37)]、Bcl-2[4 Gy组:(1.78±0.41);6 Gy组:(1.03±0.35);8 Gy组:(0.76±0.28);10Gy组:(0.38±0.21)]、Caspase-3[6 Gy组:(0.76±0.31);8Gy组:(0.42±0.24);10 Gy组:(0.24±0.2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与0 Gy组[(3.41±0.75)、(4.36 ±0.87)、(2.57±0.46)、(1.67±0.5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不同立体定向体部放疗可降低肝癌Hep G2细胞活力,增强放疗敏感性,且呈剂量依赖性,与促进细胞凋亡,抑制增殖蛋白表达有关.

  • 高三酰甘油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刘杰;徐峰;史肖华;朱琪麟

    目的 分析高三酰甘油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TGP)的特点,探讨高三酰甘油血症对急性胰腺炎(AP)的病情和临床进展的影响.方法 对45例HTGP和同期收治的184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两组的发病情况(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病情严重度及并发症.结果 HTGP组患者的发病年龄明显低于ABP组;HTGP组患糖尿病、肥胖和合并妊娠的病例明显多于ABP组,住院时间明显延长;HTGP组发生重度急性胰腺炎(SAP)的比例明显高于ABP组(11/45 vs 20/184),Ranson评分高于ABP组[(2.58±1.78)分vs (1.98 ±1.26)分];HTGP组并发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循环功能衰竭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病例数以及急性胰周液体积聚、腺假性囊肿和胰腺坏死的病例数均多于ABP组;HTGP组死亡率高于ABP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TGP患者发病较年轻,合并症及并发症多,有重症化倾向,临床上需引起足够重视,采取必要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 血浆黏附分子及游离氨基酸与卵巢癌的关系分析

    作者:蒋珊珊;胡京辉;章杰捷

    目的 分析及研究血浆黏附分子及游离氨基酸与卵巢癌的关系.方法 将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本院进行诊治的67例卵巢癌患者选为观察组,并将同时期的67例健康妇女选为对照组,然后检测与比较两组妇女的血浆黏附分子及游离氨基酸水平,同时比较观察组中不同分期及分化程度卵巢癌患者的检测水平,同时以Logistic分析法分析血浆黏附分子及游离氨基酸与卵巢癌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的血浆黏附分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游离氨基酸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分期及分化程度卵巢癌患者的血浆黏附分子及游离氨基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Logistic分析法显示,血浆黏附分子及游离氨基酸均与卵巢癌密切相关(P均<0.05).结论 卵巢癌患者的血浆黏附分子及游离氨基酸均呈现异常表达的状态,且不同分期及分化程度卵巢癌患者的表达水平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上述指标在卵巢癌患者中的检测价值较高.

  • 前列地尔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氧化应激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超;刘彦;李强;吴伟利;胡晴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对早期糖尿病肾病(EDN)患者肾功能、氧化应激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3年4月至2016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3)、对照组(n=43).观察组患者接受前列地尔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吡格列酮治疗,均持续1个月.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检测两组患者的外周血肾功能指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氧化应激指标;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氧化应激、免疫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白蛋白(Alb)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氧化指标丙二醛(MDA)、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患者,CD8+T淋巴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可优化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免疫功能,降低机体氧化应激程度.

  • MicroRNA-10a下调PTEN表达促进宫颈癌细胞顺铂耐药性

    作者:曾田荷;刘莎;李贵玲

    目的 观察microRNA-10a(miR-10a)对人宫颈癌细胞株顺铂(DDP,Cisplatin)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分别将miR-10a模拟物(miR-10amimic)及阴性对照(mimic nc)转染Hela、Siha细胞,并检测转染后细胞的增殖情况及凋亡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提示miR-10a的靶基因PTEN,并检测转染前后PTEN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差异.结果 (1)miR-10a mimic组与对照组相比:Hela细胞与Siha细胞的DDP半数抑制浓度(IC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2 μg/ml vs5.6 μg/ml,6.4 μg/ml vs 3.8 μg/ml,P<0.05).(2)Hela细胞及Siha细胞实验组凋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miR-10a能直接作用于PTEN靶基因3'-端非翻译区(3'-UTR),上调miR-10a表达致使耐药相关靶基因PTEN蛋白水平表达降低.结论 miR-10a可能是通过抑制靶基因PTEN蛋白表达从而增加宫颈癌细胞对DDP的耐药性.

  • 糖皮质激素抑制幼鼠骨骼生长发育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雄;刘娜;徐和平;李昃;周峥珍

    目的 探讨在地塞米松干预下骨形成标志物骨钙蛋白(OC)、骨碱性磷酸酶(BAKP)及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与骨骼纵向生长的关系.方法 四周龄雄性SD大鼠33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配为实验组(18只)和对照组(15只).两组大鼠均标准鼠粮喂养,实验组腹腔注射地塞米松200 μg/100 g,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ml/d,连用10 d.末次给药后次日8:00,根据体重予以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去头采血约3ml,分离血清,保存于-80℃冰箱待测.分离胫骨、测量胫骨长.制备胫骨生长板组织切片,以胫骨长反映骨骼纵向生长情况,通过HE染色方法显示生长板软骨细胞形态,测量生长板厚度.采用ELISA方法检测大鼠OC、BAKP和PINP值.结果 实验组SD大鼠胫骨长度(P =0.000)、生长板厚度(P=0.001)均小于对照组.二组血清生化标志物OC、BAKP、PI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OC与胫骨长度呈正相关(r=0.454,P=0.008),实验组PINP与OC呈正相关(r=0.521,P=0.026).结论 胫骨长度是反映大鼠骨骼纵向生长的有效指标,地塞米松能够抑制童龄SD大鼠胫骨生长,对生长发育阶段的SD大鼠成骨细胞功能(OC、BAKP和PINP)抑制作用不明显.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切除术中继发肾上腺危象一例

    作者:聂云贵;李敏杰;程刚;王照红

    患者,女,64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8个月,再发半月余”于2016年7月入住石门县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既往腔隙脑梗病史3年,2015年5月外院阑尾切除,无类固醇激素药物服用史.查体:生命体征正常,精神状态稍差,全身皮肤无色素沉着.腹平软,右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生化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CRP、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CA19-9、CA-125]均正常,电解质K+4.01 mmol/L、Na+ 139.3 mmol/L、Cl-99.4 mmol/L,血糖8.83 mmol/L,血淀粉酶1 869 U/L.上腹部增强CT及MRI平扫增强+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诊断为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胆囊结石.临床诊断为“主胰管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main duct 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MDIPMN)、急性胰腺炎、胆囊结石”.

  • 手术联合激素治疗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一例

    作者:王霄娜;李明;马建民

    患者,女,58岁,右侧泪腺肿物切除术后1年,左上眼睑肿物伴肿胀3个月.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自觉右眼眼睑肿胀,遂于2014年7月28日入本科就诊.眼眶MRI扫描显示:右侧眼睑增厚,双侧泪腺肿大,右眼明显,炎性病变可能性大(图1).在完善术前检查后,患者于本院行右眼泪腺肿物切除术联合病理组织学检查.手术采用颞侧眉弓弧形切口,肿物切除后手术创腔采取20 mg醋酸地塞米松注射液浸润纱布填塞湿敷.术后甲基强的松龙100 mg静脉滴注3d,然后改为晨服甲泼尼龙片24 mg,1次/d,根据病情逐渐减量,直至停药.此次就诊,患者因右眼术后3个月,左眼睑肿胀加重,再次来本院就诊.

  • 以反复发生的剧烈腹痛、呕吐为突出症状的荨麻疹一例

    作者:李松霏;李文波;刘晓峰

    患者,男,36岁,主因“间断腹痛、恶心呕吐伴全身皮疹10余年,加重7d”于2016年3月10日入院.患者10余年前2月份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以脐周为著,绞痛,阵发性加剧,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含胆汁,程度剧烈,不能进食水,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奥美拉唑、吗丁啉”等药物治疗,腹痛、恶心呕吐持续约4h后全身皮肤出现红色皮疹,突出皮肤,伴瘙痒,当地医院考虑“药物过敏”,给予抗过敏药物(具体不详)治疗,恶心、呕吐1d后消失,皮疹2d后消退.上述症状多于每年1~2月份左右反复发生,均以腹痛及恶心、呕吐为突出症状,多数伴有皮疹的发生,皮疹多在恶心、呕吐后6~12h内出现,偶无皮疹.

  • 神经纤维瘤病合并恶性淋巴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庞静玲;吴涛;刘宇坤;贺贝;白海

    患者,男,40岁,因“全身多发无痛性进行性增大包块5月余”于2015年10月20日入院.入院前1周就诊于当地县医院行全身浅表彩超:双侧颈部、锁骨上下窝、腋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多考虑淋巴瘤或其他).腹部彩超:脾大,腹腔内淋巴结肿大(多枚).颈部肿大淋巴结病理检查:考虑非霍奇金淋巴瘤.本院会诊当地医院病理切片及蜡块,免疫组化结果:CD3散在(+),CD20(+),CD5散在(+),CD79a(+),CD10(-),Bcl-2(+),Ki-67(滤泡中心+及滤泡外散在+),CD15(-).形态学改变结合免疫组化结果,符合滤泡性淋巴瘤.

  • miRNAs在肾母细胞瘤发病中异常表达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鑫;祝青国

    肾母细胞瘤是发生在儿童时期常见的肾肿瘤.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大小约19~22个核苷酸序列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非编码RNA,主要是通过与靶mRNA碱基配对结合,从而引起靶mRNA的降解或翻译抑制,进而发挥其抑制或促进肿瘤发生的作用.miRNAs的异常表达可引起许多的肾脏疾病,如慢性肾脏疾病、多囊肾、肾纤维化和肾肿瘤等.在肾母细胞瘤中,关键基因组如miR-17-92、miR-185、miR-204、miR-48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息息相关.笔者主要就miRNAs在肾母细胞瘤发病中异常表达的研究进展,及未来针对性基因靶向药物可能作用的位点进行综述.

  • 3D打印技术在复杂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稳;黄加强;夏红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3D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价值备受关注,特别是在骨科领域,但目前的3D技术运用主要在各种复杂骨科手术前使用,少量研究是在骨缺损治疗中使用3D复制材料,而在术中的3D技术的使用研究甚少,如可否有3D打印骨折内固定材料(该材料拥有生物降解能力并拥有近乎完美的生物力学特性),这即可促进骨折愈合又可减少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笔者就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研究3D打印技术在复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探索作一综述,并对该技术在未来骨科手术中的发展趋势提出展望.

  • 外泌体与神经系统疾病

    作者:王周凡;周颖

    外泌体(exosomes)是一种由体内多种细胞主动分泌的脂质双分子层结构囊泡,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类以及RNA.研究发现多种类型细胞可以分泌exosomes,在大多数体液中可检测到.Exosomes是一种新兴的细胞间信息传递媒介,提供功能蛋白、mRNA的转录及miRNA的受体细胞,参与细胞的生理及病理过程,因此也被认为是疾病的生物标志物载体.近年来,exosomes在疾病监测、自身免疫性疾病、缺血性疾病、肿瘤及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本文将就exosomes在神经系统疾病诊疗中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溶酶体在肿瘤演进过程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建

    溶酶体内部呈酸性环境,含有50余种酸性水解酶以及多种溶酶体特异性膜蛋白,主要功能是接受和降解大分子物质.在某些肿瘤细胞中溶酶体的功能存在异常,部分酸性水解酶的表达会发生变化.抑制溶酶体胞吐作用能够抑制肿瘤侵袭转移,因为既不影响酸性水解酶的活性,也会导致溶酶体膜的不稳定,增加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

  • 胎儿NT超声联合血清学指标检测在孕早期胎儿染色体异常产前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舲;杜起军;王玲玲

    目的 探讨孕早期胎儿染色体异常产前筛查中胎儿颈部半透明组织厚度(NT)超声联合血清学指标应用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3 649例(共3 710胎)正常产检孕早期产妇临床资料,分别行胎儿NT超声和血清甲胎蛋白(AFP)、妊娠相关蛋白(PAPP)等常规染色体异常筛查指标检查.比较单纯NT超声、单纯血清学指标、NT超声联合血清学指标在孕早期胎儿染色体异常产前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3 710例胎儿中,引产和妊娠结局显示,共有17例胎儿染色体异常,胎儿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0.46%.其中21-三体异常9例,18-三体异常3例,13-三体异常2例,45X异常2例和染色体片段异常1例.在17例染色体异常胎儿中,NT超声检查显示有13例染色体异常,血清学指标检查显示有11例染色体异常,NT超声联合血清学指标检查显示有15例染色体异常.在3 693例染色体正常胎儿中,NT超声检查显示染色体异常3例,血清学指标检查显示染色体异常7例,NT超声联合血清学指标检查显示染色体异常2例.胎儿NT超声联合血清学指标在孕早期胎儿染色体异常筛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及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稍高于单纯胎儿NT超声和单纯血清学指标检查,但是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孕早期采用胎儿NT超声联合血清学指标对染色体异常进行筛查可以提高诊断效能,值得推广应用.

  • B型利钠肽联合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作者:杨庆业;王娇;陈宝珍

    目的 观察血清B型利钠肽(BNP)、胱抑素C(Cys C)和β2微球蛋白(β2-MG)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水平变化,探讨其对CHF的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本科住院的90例CHF患者(CHF组);选取同期住院无心衰症状但有心衰危险因素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依据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方法,将纳入的CHF患者分为Ⅱ级、Ⅲ级和Ⅳ级三个亚组.患者入院次日清晨采集空腹血检测血清BNP、Cys C、β2-MG.比较各组间BNP、Cys C和β2-MG的水平差异;应用ROC分析BNP单独检测,BNP与β2-MG、Cys C联合检测对CHF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HF患者血清BNP、β2-MG和Cys C的水平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Ⅳ级CHF患者血清BNP水平高于Ⅱ、Ⅲ级(P<0.05).血清Cys C与β2-MG在CHF患者不同分级间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NP预测CHF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5 (P<0.05),佳截距值为76.58 pg/ml,敏感度为78.6%,特异度为82.1%;BNP、β2-MG和Cys C联合检测对CHF的诊断特异度为93.8%,高于BNP单独检测(P<0.05).结论 动态检测血清BNP、β2-MG和Cys C水平有助于早期诊断CHF,但在评估CHF患者心功能分级程度上诊断效力较差.联合检测BNP、Cys C和β2-MG早期预测CHF优于BNP单独检测.

  • 腺苷蛋氨酸对重度黄疸型肝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改善状况的研究

    作者:周建;朱礼尧;冯伟广;朱农

    目的 观察腺苷蛋氨酸对重度黄疸型肝病患者肝功能改善情况及其抗抑郁/焦虑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江苏省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肝病科收治的不同原因重度黄疸型肝病住院患者1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两组均予保肝、降酶、支持等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退黄药物选用腺苷蛋氨酸1 000 mg/d,静脉滴注;对照组选用苦黄注射液,40 ml/d,静脉滴注;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和4周后检测患者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白蛋白(ALB)、总胆汁酸(TBA)]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并运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对患者情绪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化指标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尤其表现在TBIL、TBA及PTA的改善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HAMD评分下降幅度即大于对照组,且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差异更为显著(P<0.05).其中,观察组3例、对照组5例中途退出研究.结论 腺苷蛋氨酸在有效改善肝功能的同时,可快速改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可作为重度黄疸型肝病,尤其是伴有抑郁/焦虑患者的一线推荐用药.

  • 髁突骨折游离复位与解剖复位内固定术后骨吸收的临床探讨

    作者:贺祖武;王雨新;邓明辉;张彦

    目的 比较髁突骨折游离复位与解剖复位内固定术后骨吸收的情况.方法 通过研究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术的98例髁突骨折患者的病历及影像资料,对其中出现术后骨吸收患者的骨折部位、手术方法以及各合并症之间的关系进行临床分析和比较.结果 51例采用游离复位内固定术的髁突骨折中11例(12处)出现了髁突吸收,占21.6%,其中高位骨折7处,中位骨折4处,低位骨折1处,2例髁突吸收严重者均合并有术后感染和术前患侧外耳道前壁骨折;47例采用解剖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无髁突吸收,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髁突骨折术后骨吸收的发生与手术方法、骨折情况、术后感染等有关,选择保留翼外肌的解剖复位可明显减少骨吸收的发生.

  • 芪仙调脂汤配合生活方式干预对绝经后早期脂代谢异常的改善作用

    作者:王清霞;于红娟

    目的 观察芪仙调脂汤配合饮食及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改善绝经后早期患者脂质代谢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45~60岁脾肾阳虚型绝经后早期脂质代谢异常患者,按门诊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芪仙调脂汤中药口服;观察组采用芪仙调脂汤联合更年期一日门诊的方式,配合饮食及运动等生活干预.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6.7%)优于对照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及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芪仙调脂汤能够改善脾肾阳虚型绝经后早期患者脂质代谢异常症状,降低其血脂水平,提高生活质量,配合生活方式干预效果更佳.

  •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股神经阻滞术后的镇痛效果观察

    作者:郑永超;黄燕;姜虹

    目的 探讨并分析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患者股神经阻滞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40 ~80岁拟在全麻下行TKA的患者4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15例,分别在麻醉结束后给予20 ml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高浓度组(0.375%罗哌卡因)、中浓度组(0.25%罗哌卡因)和低浓度组(0.15%罗哌卡因).观察三组患者术后1、6、24、48、72 h静息状态VAS疼痛评分(RVAS)、术后24、48、72 h主被动功能训练时VAS疼痛评分(IVAS)以及术后72 h持续被动功能训练时VAS疼痛评分(PVAS).记录各时间点患者患肢股四头肌肌力,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各组患者不同时间点R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各组患者R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P<0.05).各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肌力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各组患者肌力评分呈上升趋势(P<0.05).各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术后恶心呕吐,且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浓度组患者不同时间点IVAS评分均明显低于低浓度组患者(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各组患者术后IVAS评分呈逐渐降低趋势(P<0.05).高浓度组患者术后72 h PVAS评分明显低于中浓度组患者以及低浓度组患者(P<0.05).结论 高浓度(0.375%)罗哌卡因进行股神经阻滞能给TKA患者提供满意的术后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上升,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 肥胖指标评估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死亡风险的意义

    作者:王伟;卢志远;张国召

    目的 探讨不同人体测量指标(体重、体重指数、腰围及臀围)用于评估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死亡风险的意义.方法 2008年1月1日至2011年5月31日选取本市居住5年以上、年龄≥30岁CKD患者,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测不同人体测量指标与死亡风险的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对象460例,年龄(57.7±11.2)岁.随访时间(5.2±0.4)年,121例患者死亡.校正混杂因素(年龄、性别、肌酐、冠状动脉疾病病史及吸烟),没有人体测量指标达到显著水平,然而,在校正混杂因素及中介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胆固醇血症)后,体重、体重指数、腰围及臀围预测死亡率危险比分别为:0.77(0.66 ~0.91)、0.82(0.71 ~0.97)、0.83(0.71 ~0.95)、0.79(0.67 ~0.94).因性别与腰围在预测死亡事件中存在交互作用,对性别进行分层分析,男性在模型2中可以得出,所有人体测量指标中显著降低死亡事件的发生,风险比分别为:体重0.72(0.57 ~0.92),腰围0.67(0.54 ~0.83)及臀围0.71(0.52 ~0.96),而对于女性,没有发现任何人体测量指标会改变死亡事件的风险.结论 对于男性CKD患者而言,肥胖指标反而使生存获益.

  • 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DNMT3A突变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章红涛;冯雅青;马建华;赵芳;张艳芳;刘喜

    目的 探讨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伴有DNA甲基转移酶3α(DNMT3A)基因突变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初诊AML患者中8例DNMT3A基因突变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结果 DNMT3A突变阳性患者占所有AML患者的12.5% (8/64),占正常核型AML患者的30.8% (8/26).染色体核型异常者DNMT3A突变率与核型正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DNMT3A突变阳性患者与DNMT3A突变阴性患者比较,白细胞计数、第1疗程完全缓解率等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就诊时血小板数、血红蛋白水平、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年龄、性别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NMT3A突变阳性患者发生核仁磷酸蛋白(NPM1)及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A(CEBPA)突变比例明显高于DNMT3A阴性患者(P<0.05).结论 DNMT3A基因突变多见于正常核型AML伴NPM1和(或)CEBPA突变阳性患者,往往合并较高的白细胞计数,可作为AML患者判断预后的指标.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改良超长方案启动日血清LH水平与IVF-ET结局的关系

    作者:周晓景;谭丽;王芳;邢冠琳;倪佳

    目的 探讨改良超长降调节方案启动日黄体生成素(LH)水平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结果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采用改良超长方案的180例PCOS患者临床资料,按照启动日LH水平分为A、B两组.A组130例,0.5 mIU/ml< LH≤3.0 mIU/ml;B组50例,LH≤0.5 mIU/ml.比较两组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用药量及时间、取卵数、受精率、优胚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取消周期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及异位妊娠率等.结果 A组的HMG用量及时间、取卵数均低于B组(P<0.05);A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均明显高于B组(P<0.05);受精率、优胚率、OHSS发生率、取消周期率及早期流产率等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异位妊娠.结论 改良超长方案PCOS患者启动日适当的LH水平有助于改善临床结局,LH >0.5 mIU/ml可作为启动的重要参考指标.

  • 女性慢性盆腔疼痛与盆底解剖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国庆;李杰荣;张世林;李春景;谢旭敏

    目的 探讨女性慢性盆腔疼痛与盆底解剖相关性.方法 临床诊断慢性盆腔疼痛患者179例,年龄28~67(49.4±7.53)岁;病史8个月至9年,平均(2.8±1.76)年;167例有生育史,43例有盆部与会阴手术史,其中妇科手术31例、泌尿手术7例、肛肠手术5例,采取数字疼痛评分法,通过棉签或指压检查计数盆腔痛点分布状况,分析盆底损伤范围及程度与盆底解剖之间的关系.结果 30 ~ 60岁为女性盆腔疼痛高发年龄(发病率54.8%),93.3%有生育史,24.0%有手术史,肌筋膜组织痛点密度高于器官,分别为87.4%vs 12.6%(P<0.01),前盆疼痛密度高于后盆,分别为65.6%vs 21.8% (P<0.01).结论 慢性盆腔疼痛与女性盆底解剖及生理特殊性相关,会阴、尿生殖膈及前盆支持组织的原发性损伤与慢性炎症可能是慢性盆腔疼痛发生的重要原因.

  • 经阴道途径膀胱阴道瘘修补术

    作者:沈宏

    膀胱阴道瘘是妇产科常见并发症,其治疗方法膀胱阴道瘘修补术可以通过经阴道或经腹途径完成,其代表手术分别为Latzko手术、O'Conor手术,由于经阴道途径手术更具微创性,修补成功率与经腹途径接近,并且医生可以轻松面对经阴修补失败后的再次经阴修补,所以经阴膀胱阴道瘘修补已被认为是修补膀胱阴道瘘的首选方案.鉴于目前膀胱阴道瘘的发生多系医源性损伤,瘘口周围瘢痕严重,笔者借鉴此前经阴手术的经验,采用“深埋法”提高了膀胱阴道瘘的首次修补成功率.

  • 婴儿功能性便秘的诊治现状

    作者:陈焕;唐维兵

    婴儿功能性便秘是婴儿期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目前还缺乏专门针对婴儿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本文根据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对婴儿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方法、临床评估和鉴别诊断、治疗建议进行综述.

  • 压力性尿失禁热点问题探讨

    作者:叶勇;陈忠

    压力性尿失禁是中老年女性常见及多发病,但未引起患者足够的重视.近年来人们对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机制有了更为准确的认识,并据此设计了多种无张力的尿道中段悬吊手术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本文介绍了一些压力性尿失禁的热点问题,如手术原理、影响手术的因素、适应证、合并症及手术失败的处理等.

    关键词: 尿失禁 压力性 综述
  •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相关下尿路疾病研究进展

    作者:刘国庆

    盆底功能障碍相关下尿路疾病,是女性常见多发疾病,与妊娠、分娩、手术助产所致会阴、尿生殖膈组织陈旧性损伤及慢性炎症密切相关,盆底痛点注射与介入治疗对盆底功能障碍相关下尿路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膀胱疼痛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张桂豪;吴芃

    膀胱疼痛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BPS/IC)是以膀胱区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其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仍未明确,诊断标准也尚未统一,对于BPS/IC的传统治疗方法不够规范,且往往效果不佳.现结合近几年经典诊疗指南及有关研究进展,对BPS/IC的定义、病因机制、诊断及治疗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TVT-EXACT治疗Ⅲ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分析

    作者:王怡君;柯润疆;Muhiyadin Sheikh Ali;杨森;南存金;陈映鹤

    目的 探讨新型经耻骨后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TVT-EXACT)治疗Ⅲ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1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20例行TVT-E术的Ⅲ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资料,观察手术的疗效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19~25(20.7±1.6)min,术中出血量20~50 ml.术中均无膀胱、尿道损失,无血管、神经损伤.3例患者因术后排尿困难,予延长导尿时间及尿道扩张,处理后症状均好转,复测尿流率及残余尿均正常.2例混合性尿失禁患者,术后均存在急迫性尿失禁,经抗胆碱能药物治疗后症状均逐渐好转.均无阴道、尿道侵蚀.疗效判定:治愈15例(75%),好转5例(25%),无效0例,有效率100%.结论 TVT-E术操作简便、微创,对Ⅲ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治疗安全有效.但本研究手术数量及术后随访时间有限,长期疗效仍需要大量的临床数据和随访资料证明.

  • 两步切除法在女性尿道旁腺囊肿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于卓良;罗德毅;杨童欣;唐偲;沈宏

    目的 探讨两步切除法行女性尿道旁腺囊肿切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1日至2008年8月12日本院收治的28例女性尿道旁腺囊肿的临床资料,28例均采用两步切除法行囊肿切除,术中均未见尿道损伤.结果 术后随访6~24个月,28例均无囊肿复发.未见尿道狭窄和尿道阴道瘘等并发症.结论 采用两步切除法行囊肿切除术因能更清晰地显示术野,术中解剖关系明确,可较好的避免尿道损伤.

    关键词: 尿道肿瘤 外科学
  • 儿童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进展

    作者:卢可士;李守林

    神经源性膀胱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中枢或周围神经损害从而使得正常的贮尿和排尿功能受到破坏的一类疾病的统称,也称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neuropathic bladder dysfunction,NBSD).儿童神经源性膀胱常见病因是先天性脊髓发育不良,发病率较高,进行性发展会引起上尿路功能受损甚至危及生命.目前儿童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仍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就近年来关于儿童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重新认识阴道前壁结构及功能在前盆腔重建中的作用——合成网片修复阴道前壁后可不必加行抗尿失禁手术

    作者:罗新

    女性盆底是由半封闭骨盆出口的多层肌肉、筋膜、韧带等构成的复杂的盆底支持系统,其相互作用和支持,承托并保持子宫、膀胱和直肠等盆腔器官的正常位置,阴道是盆底平衡的关键环节.

中国医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