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医师杂志

中国医师

中国医师杂志

Journal of Chinese Physician 중국의사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湖南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87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8-1372
  • 国内刊号: 43-127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2-141
  • 曾用名: 当代医师杂志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南
  • 主编: 朱建华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妊娠期Graves病治疗情况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王雪严;蔡婷;丁跃芬;于成漩;黎雨;张娜

    目的 探讨妊娠期Graves病治疗情况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张家界市永定区妇幼保健院产前检查及住院确诊的妊娠合并Graves病产妇临床资料,其中21例接受丙硫氧嘧啶(PTU)正规治疗,且病情控制为控制组,11例自行停药或拒服药物者,而且病情未控制为未控制组.另选同期住院正常分娩的产妇60例为正常对照组.分析各组孕产妇甲状腺功能及母婴结局.结果 未控制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高于控制组和对照组(P<0.05),促甲状腺激素(TSH)显著低于控制组和对照组(P<0.05);控制组与对照组FT3、FT4、T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胎膜早破及早产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控制组剖宫产、妊高征、稽留流产、低体质量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甲亢的发生率高于控制组和对照组(P<0.05),但控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Graves病对妊娠结局有一定影响.重视妊娠期Graves病的早期筛查、正规治疗对改善母婴不良结局有着重要的意义.

  • 疣状毛癣菌的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测试的研究

    作者:李丽丽;崔英;王丽梅;尤德渊

    目的 研究疣状毛癣菌在体外对7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的产孢丝状真菌抗真菌药敏试验方案即M-38A2方案.测定7种抗真菌药物在体外对50株疣状毛癣菌分离菌株的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7种抗真菌药的低抑菌浓度范围分别为特比萘芬0.0 125 ~0.04 μg/ml,伊曲康唑0.025~0.06 μg/ml,阿莫罗芬0.08~0.64 μg/ml,酮康唑0.5 ~4 μg/ml,灰黄霉素0.9~4 μg/ml,环吡酮胺0.25~1μg/ml,联苯苄唑1~4μg/ml.7种药物对50株疣状毛癣菌的敏感率依次为:特比萘芬(86.0%),伊曲康唑(72.0%),阿莫罗芬(56.0%),环吡酮胺(54.0%),灰黄霉素(30.0%),酮康唑(38.O%),对联苯苄唑(20.0%).7种药物对疣状毛癣菌的敏感性比较总体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7种药物对疣状毛癣菌的敏感性不同,特比萘芬及伊曲康唑对疣状毛癣菌的敏感性高.

  • 心肌肌钙蛋白Ⅰ、白介素-6及降钙素原在小儿重症肺炎诊断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梅雨;张新萍

    目的 探讨白介素-6(IL-6)、肌钙蛋白Ⅰ(cTnⅠ)以及降钙素原(PCT)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变化及相关性,为小儿重症肺炎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38例就诊于本院的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组,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24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集各组患儿外周静脉血,分别采用免疫增强比浊法检测cTn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L-6及PCT.结果 研究组的IL-6、cTnⅠ及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IL-6、cTnⅠ与PCT水平变化呈正相关(r =0.961,r=0.675,均P=0.000).结论 重症肺炎患儿血清IL-6、cTnⅠ明显升高,其表达与PCT水平相关,监测IL-6与cTnⅠ水平变化对小儿重症肺炎的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 慢性鼻-鼻窦炎伴嗅觉障碍患者药物治疗后嗅觉改变的临床分析

    作者:潘海聪;项云飞;胡洁;陶林燕;蔡静静

    目的 确定慢性鼻-鼻窦炎(不伴息肉)伴嗅觉障碍患者在药物治疗前后嗅觉功能改变情况,以探讨药物治疗对慢性鼻-鼻窦炎所致嗅觉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30例慢性鼻-鼻窦炎伴嗅觉障碍患者使用抗炎、黏液促排药、鼻用糖皮质激素和鼻用减充血剂、营养神经药,疗程3个月,分别于药物治疗前及治疗开始后第4、12及24周采用美国康涅狄格化学感觉临床研究中心(CCCRC)嗅觉功能测试法进行嗅觉功能测试.结果 药物治疗后患者嗅觉功能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1);治疗开始后第12、24周嗅觉功能较第4周亦改善明显(P<0.01);第12周与第24周检测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鼻-鼻窦炎(不伴息肉)伴嗅觉障碍患者,合适、长疗程的药物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嗅觉功能,能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 透明质酸敷料在面部强脉冲光治疗术后的皮肤修复效果

    作者:邱实;宛利民;盛艳利;石蕊萍;王红;齐艳红

    目的 观察透明质酸敷料对面部强脉冲光治疗术后的皮肤修复效果.方法 将146例面部强脉冲光治疗术后患者按是否应用透明质酸敷料分为两组,观察组(71例)术后应用透明质酸敷料湿敷,每次20 min,1次/d,连续使用7d;对照组(75例)给予无纺布冰水湿敷,每次20 min,1次/d,连续使用7d.观察两组面部皮肤红斑、干燥、脱屑的恢复效果及患者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行透明质酸敷料湿敷,面部皮肤红斑、干燥及脱屑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面部皮肤病行强脉冲光治疗术后,采用透明质酸敷料湿敷具有促进皮肤的修复作用,创面愈合快,满意度高.

  • 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炎性反应与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作者:杨昌明;王伶俐;邵恳;向龙泉;王凌;曹明香;革炜

    目的 观察老年患者全麻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与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的关系.方法 选择接受择期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年龄≥65岁)患者34例,根据是否发生了POCD,分为POCD组和非POCD组.患者均未麻醉前用药,术中收缩压的变化维持在基础值±25%之内,SpO2 ≥95%.术后采用静脉镇痛泵48h镇痛.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患者术前、术后1、6、24、72 h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并检测这五个时间点患者颈内静脉血血浆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S-100β、C反应蛋白(CRP)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水平.结果 术后24h的POCD发生率为52.97% (18/34).POCD组患者术后24、72 h的BDNF、CRP及S-100β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均P<0.05);非POCD组患者术后24、72 h的BDNF、CRP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均P<0.05),IL-1β、IL-6、S-100β的水平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POCD组患者术后24、72 h的S-100β的水平明显高于非POCD组(均P<0.05),但IL-1β、IL-6、CRP及BDNF的水平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行全麻后早期的POCD发生率较高,可能与其血浆中S-100β的水平升高有关.

  • 中心静脉导管与常规胸管联合尿激酶引流创伤性凝固性血胸的对比研究

    作者:高胜特;朱维星

    目的 评价中心静脉导管联合尿激酶引流创伤性凝固性血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临床诊断创伤性血胸患者17例急诊予常规胸腔闭式引流,伤后7d确诊为创伤性凝固性血胸,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胸管联合尿激酶引流积血,观察组中心静脉导管联合尿激酶引流积血.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创口疼痛发生率、引流量,并记录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愈率、创口疼痛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心静脉置管联合尿激酶治疗创伤性凝固性血胸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肿瘤细胞减灭术残余病灶变化对晚期卵巢上皮性癌的初次化疗疗效及预后的价值

    作者:钱利强;单丽华

    目的 评价晚期卵巢上皮性癌患者肿瘤细胞减灭术残余病灶变化对初次术后化疗疗效判断及评价预后的意义.方法 选择52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均行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按与初次手术后比较残余病灶变化的程度分为Ⅰ组(病灶缩小≥50%,24例)、Ⅱ组(病灶缩小<50%,20例)及Ⅲ组(病灶增大或无变化,8例),比较各组辅助化疗疗效、总生存时间(OS)及疾病未进展生存时间(PFS).结果 三组以残余病灶评价化疗有效率分别为100% (24/24)、35.0%(7/20)和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2);三组以术后病理检查阴性评价化疗有效率分别为58.3% (14/24)、10.0% (2/20)和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6);三组的复发率分别为70.8%(17/24)、85.0% (17/20)、100.0%(8/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5);Ⅰ组PFS和OS显著长于Ⅳ组(Ⅱ、Ⅲ组合并)[PFS(20.2±4.8)个月vs (6.1 ±1.4)个月,P=0.014;OS(42.7±7.3)个月vs (20.3±5.4)个月,P=0.036].结论 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中及初次手术残余病灶的变化对晚期卵巢上皮性癌患者辅助化疗的疗效及预后具有判断价值,可指导临床治疗.

  • 重度烧伤脓毒血症治疗中应用连续血液净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孙羽飞

    目的 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治疗重度烧伤的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重度烧伤脓毒血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连续血液净化组,血液净化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炎性指标、肾功能、电解质等变化.结果 血液净化组患者治疗后电解质、血肌酐、白细胞总数、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乳酸等指标较对照组治疗后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治疗重度烧伤脓毒血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肝功能异常在长期发热待查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田发青;王春燕;谭善忠;李举亨;唐玫琴;黄映彩;李惠卿;成小慧

    目的 研究肝功能变化在长期发热待查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长期发热NH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肝功能变化.结果 长期发热T/NK细胞NHL低白蛋白血症及胆红素升高发生率较B细胞NHL明显增高(P=0.003);长期发热NHL诊断明确时较初诊时白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32),但B细胞NHL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NK细胞NHL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 动态观察血清白蛋白、胆红素水平变化,有利于发热待查NHL尤其T/NK细胞NHL的诊断.

  • 腹腔热化疗治疗卵巢癌恶性腹水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斌;张波

    目的 探讨顺铂腹腔灌注化疗联合微波热疗治疗卵巢癌恶性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卵巢癌恶性腹水患者52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患者进行顺铂腹腔灌注化疗联合微波热疗,对照组患者只进行顺铂腹腔灌注化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程度及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kamofsky (KPS)功能状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卵巢癌恶性腹水采用顺铂腹腔灌注化疗联合微波热疗,能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且优于顺铂腹腔灌注化疗,既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又不增加不良反应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甲壳质酶蛋白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作者:顾海艇;邵海燕;金晓红;毛文炜

    目的 探讨甲壳质酶蛋白(YKL-40)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以80例稳定期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将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COPD患者分为轻中度组和重度组,比较两组YKL-40、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和FEV1/FVC(用力肺活量)]、血气分析[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血氧饱和度(SaO2)]的差别,并分析YKL-40与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YKL-4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组YKL-40水平显著高于轻中度组,重度组FEV1预计值、PaO2和SaO2显著低于轻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YKL-40与FEV1预计值、PaO2、SaO2均呈负相关(r=-0.298,-0.387,-0.284,P<0.05).结论 COPD患者YKL-40较健康人显著升高,且病情越严重,YKL-40越高.YKL-40与肺功能和低氧血症相关.

  •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结合内侧柱支撑及肩袖张力缝合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

    作者:杨东方;赵增斌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结合内侧柱支撑及肩袖张力缝合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36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10例,三部分骨折18例,四部分骨折8例;采用胸大肌-三角肌入路,从三角肌及胸大肌间隙进入,暴露出骨折断端,尽量保留骨折处血供,复位后用锁定钢板固定,同时注意对肱骨头内下方的螺钉支撑,术中并将肩袖缝合与钢板张力缝合固定,对术后骨折愈合、肩关节功能、肱骨头内翻等进行观察.结果 本组36例肱骨近端骨折,术后随访6~18(中位数12)个月,骨折均愈合,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8例,满意26例,不满意2例.结论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结合内侧柱支撑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对于肱骨近端内侧粉碎性骨折,内侧支撑螺钉具有较佳的固定效果;同时术中肩袖的张力缝合,减少肩袖内翻应力,对稳定骨折促进骨愈合、防止肱骨头内翻具有较好的作用,同时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起到内固定支架的作用,能较大程度保留骨折块的血供,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固定效果更佳.

  •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透析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的影响

    作者:王永业;李若福

    目的 观察透析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情况及对蛋白质-能量消耗(PEW)的影响.方法 检测80例透析患者的Hp感染率,Hp诊断方法按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2007年庐山共识,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Hp阳性组给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比较Hp感染阳性组(A组)与阴性组(B组)患者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及透析状况,以及Hp阳性组患者经正规抗Hp治疗后3个月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透析患者Hp感染率为43.8%(35/80),A、B两组改良主观全面营养评估(MQSGA)积分[(14.57±5.76)分vs(11.49 ±4.08)分]、血白蛋白(ALB)[(30.76±6.85) g/L vs(34.44 ±5.67) g/L]、前白蛋白(PA)[(274.43±70.58)mg/L vs (320.76±63.87) mg/L]、C反应蛋白(CRP)[(5.48±3.23)mg/L vs (3.09 ±2.12)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组治疗前后MQSGA积分[(14.57±5.76)分Vs(11.88±4.88)分]、ALB[(30.76±6.85) g/L vs (34.46 ±6.75) g/L]、PA[(274.43 ±70.58) mg/L vs (315.88±82.78)mg/L]、CRP[(5.48 ±3.23) mg/L vs (3.12±1.89)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蛋白质-能量消耗关系密切,根除Hp可改善透析患者的蛋白质-能量消耗状态.

  • 地尔硫卓与卡维地洛对慢性房颤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影响的对比研究

    作者:宫荣泉

    目的 观察钙通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对慢性房颤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54例需要使用药物控制心室率的慢性永久性房颤患者,按用药不同分成地尔硫卓治疗组和卡维地洛治疗组,每组各27例,在药物治疗前和治疗4周分别测定6 min步行试验(6MWT)和血浆BNP水平,对比观察两组运动耐力及血浆BNP水平的变化.结果 地尔硫卓治疗组给药后血浆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6MWT步行距离明显增加;卡维地洛治疗组给药后血浆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6MWT步行距离明显减少;给药后地尔硫卓治疗组血浆BNP水平明显低于卡维地洛治疗组(P<0.05).结论 钙通道阻滞剂能够明显降低慢性房颤患者血浆BNP水平,进一步阐明了慢性房颤患者使用钙通道阻滞剂能够提高运动耐力的作用机制.

  • 耳上耳后双U形带蒂肌骨膜瓣在开放式改良乳突根治术中的应用

    作者:杨睿;康文艺;樊迎春;任基浩;殷团芳;陈少华;郭秀菊

    目的 探讨耳上耳后双U形带蒂肌骨膜瓣在开放式改良乳突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意义.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中耳胆脂瘤(胆脂瘤型中耳炎)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50耳)和对照组50例(50耳),择期行开放式改良乳突根治术(伴或不伴鼓室成形术),观察组术中应用耳上耳后双U形带蒂肌骨膜瓣,结合自体骨粉乳突术腔填充术,对照组乳突术腔完全轮廓化后未行任何组织覆盖或填充.术后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术腔愈合情况及上皮化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后术腔完全上皮化时间[(59.5±13.4)d]明显短于对照组[(78.3±15.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全部乳突术腔获干耳,两组病例未出现外耳道狭窄等并发症.结论 开放式改良乳突根治术中应用耳上耳后双U形带蒂肌骨膜瓣及骨粉填充乳突术腔,具有上皮化时间短,干耳快,减少术后复发和有益于术后恢复等优点.

  • 诱变乳酸杆菌对大鼠血硫酸吲哚酚浓度及纤维化相关因子肾表达的影响

    作者:蒋亚芬;白运焕;王芳;蒋云生

    目的 观察消化道摄入诱变保加利亚乳酸杆菌(LB)对大鼠血硫酸吲哚酚(IS)浓度、纤维化相关因子(TGF-β1)及纤维连接蛋白(FN)肾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6周龄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3组:假手术组(Sham组,n=20)切开皮肤不做肾切除,另两组大鼠均行5/6肾切除手术.术后2周肾衰模型复制成功后将存活的35只大鼠随机分成两组,病理对照组(Model组,n=17),无菌生理盐水2 ml/d,灌胃,1次/d;饲菌组(LB组,n=18),诱变乳酸杆菌1.5×108 cfu/ml×2 ml/d,灌胃,1次/d.给药8周后处死,留取血标本,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血IS浓度,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尿素、肌酐浓度;留取肾组织作病理检查及纤维化因子表达.结果 LB组与Model组比较,血IS、尿素和肌酐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B组肾小管损伤与肾间质纤维化与Model组比较有所减轻(P<0.05),TGF-β1及FN在肾组织中的表达减少(P<0.05).结论 诱变乳酸杆菌能降低肾衰大鼠血IS、尿素和肌酐的浓度及TGF-β1及FN肾表达.

  • 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CD133和CD4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李旺勇;陈国富;杨啸燕;韩少良;吴秀玲

    目的 检测胃肠道间质瘤(GIST)组织中CD133及CD44表达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GIST中CD133及CD44蛋白表达,并对其临床病理指标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GIST中CD133及CD4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4%(9/42)、78.6%(33/42),且CD133及CD44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核分裂数有关(P<0.05).生存分析显示,CD133阳性组患者的存活时间(23.2个月)明显短于阳性患者(63.1个月)(P<0.05),且CD44阴性组患者的存活时间(23.2个月)显著短于阴性患者(63.3个月)(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GIST预后不佳因素包括肿瘤大小(≥5 cm)、核分裂数(≥5/HP)及CD133阳性表达和CD44阴性表达.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核分裂数和CD44表达(回归系数为-1.410、Wald统计量为4.749、P <0.05)是影响GIST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CD133阳性表达与CD44阴性表达可作为GIST临床评价肿瘤生物学行为及评估预后的指标.

  • 姜黄素对宫颈癌Hela细胞株放疗增敏的机制研究

    作者:张莉;邓守恒;陈萍;汤继英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宫颈癌Hela细胞放疗增敏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姜黄素和放射线单独作用以及放射线与姜黄素联合应用后宫颈癌Hela细胞中p53、p21、Bax、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25μmol/L姜黄素与4Gy的X-射线均能升高p53、p21、Bax蛋白的表达,降低Bcl-2蛋白的表达(P<0.05),两者联合作用比单独作用变化更加显著(P<0.01).结论 姜黄素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放疗增敏作用可能与其上调p53、p21蛋白及下调Bcl2/Bax比例有关.

  • 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帕金森病进展关系的研究

    作者:王娜;冯娟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胱抑素C(CC)水平的变化,及其与H&Y评分、PD患病时间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PD患者(PD组)43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513例,根据H&Y评分将PD组分为3个亚组,分别检测CC浓度及Scr浓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D组与对照组CC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r浓度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组各亚组中,中期组CC浓度高于早期组及对照组(P<0.05),晚期组CC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其他两个亚组(P<0.05),秩相关分析对比CC浓度与PD患病时间呈正相关(r=0.209,P<0.01),CC浓度与H&Y评分呈正相关(r=0.618,P<0.01).结论 CC水平与PD有一定相关性,PD患者的CC水平明显增高.在疾病初始阶段升高不明显,也许CC不一定是PD发病的原因,但其水平与H&Y评分及患病时间呈正相关,CC可能参与疾病进展的过程,高水平的CC可能会加重PD患者病情.

  • 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IgA肾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郭宗运;王营营;李慧;李霞;吴玉梅

    目的 分析微量白蛋白尿IgA肾病(IgA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探讨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本院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肾活检确诊且随访时间>6个月的微量白蛋白尿IgA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以24 h尿蛋白定量>1g或肾穿刺时血肌酐值(Scr)正常者出现Scr异常或肾穿刺时Scr异常者出现Scr升高>1倍为随访终点,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回归模 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各种危险因素.结果 共96例患者成功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35.6±22.7)个月,有34例(35.42%)进入随访终点,12、24、36、48、60、72个月的肾生存率分别为97.92%、92.71%、86.45%、81.25%、71.88%、64.58%.尿蛋白、Scr异常、Lee'sⅢ~V级、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新月体是影响微量白蛋白尿IgAN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早期积极控制尿微量白蛋白,治疗新月体形成所致的急性肾损伤,可延缓IgAN的进展.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恶性前列腺癌患者预后价值研究

    作者:孙继建;赵俊峰;张林超

    目的 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恶性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 纳入51例因恶性前列腺癌死亡患者为死亡组,同时纳入同期124例生存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术前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白蛋白、WBC、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格林森评分、NLR,绘制ROC曲线,评价各指标的预后作用.结果 死亡组患者年龄(74.0±9.0)岁,生存组患者年龄(73.6±11.0)岁;Gleason评分8~10分;随访时间10~36(中位随访时间23)个月.死亡组与生存组患者相比,年龄、白蛋白水平、Gleaso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PSA、tPSA、WBC、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NL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LR曲线下面积(AUC)为0.835,诊断准确性较好.NLR的界值为2.84,高于这一界值的恶性前列腺癌患者预后更差.结论 NLR比值可以作为辅助指标进一步判断恶性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NLR高于2.83的患者预后更差.

  • 产程中枕横位和枕后位的胎头机转临床研究

    作者:童美和;于海微

    目的 观察以枕横位或枕后位衔接的胎头在产程中向枕前位自然旋转的规律,为徒手旋转胎头时机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4月至2014年12月住院待产,宫口扩张至3 cm前阴道检查确认胎头为枕横位或枕后位、记录每次阴道检查的胎方位、宫口扩张、先露高位,以终阴道顺产的1 013例单胎足月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以产程中首次发现胎方位转为枕前位时的宫口大小和先露高低作为观察指标,宫口自扩张4 cm始每扩张2 cm作为1层分4层:4~5 cm、6~7 cm、8~9 cm、10 cm,先露自坐骨棘上2 cm(S-2)始每下降1 cm作为1层分5层:S-1、S0、S+1、S+2、S+3.分析产妇枕横位和枕后位的胎头自然旋转率、胎头机转、胎头旋转率与宫口扩张大小和先露下降水平的关系.结果 临产时枕横位850例,枕后位407例,自然转为枕前位的比例分别为82.5% (701/850)和76.7%(312/407).枕横位和枕后位胎头旋转的构成比在不同宫口扩张大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60.93,P<0.01).枕横位和枕后位胎头旋转的构成比在不同先露下降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3.18,P<0.01).有利于枕横位自发旋转至枕前位的因素包括宫口扩张6~7cm(OR =5.81,95% CI:3.81~8.87)、8~9 cm(OR =4.99,95% CI:3.19~7.83),先露下降至S+1(OR =3.01,95% CI:1.99 ~4.54)、S+2(OR =5.43,95% CI:3.53 ~8.35).有利于枕后位自发旋转至枕前位的因素为宫口扩张6~7 cm(OR =4.11,95%CI:2.24~7.89)、8~9 cm(OR =27.31,95% CI:15.12 ~49.34)、10 cm(OR =27.76,95% CI:14.87 ~51.82),先露下降至S+2(OR =4.84,95% CI:3.03~7.73).结论 产程中以枕横位或枕后位衔接的胎头,自发旋转至枕前位的时机有所不同.宫口扩张6~9 cm、胎先露下降至S+1 ~S+2有利于枕横位自发旋转至枕前位;宫口扩张6~10 cm、胎先露下降至S+2有利于枕后位自发旋转至枕前位.掌握其胎头自发旋转的规律,既可提高徒手旋转胎头的成功率,又能降低头位难产率.

  • 不同镇静方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机械通气患者影响的对比研究

    作者:徐刚;王益群;倪笑媚;陆红

    目的 探讨不同镇静方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机械通气患者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AECOPD机械通气患者101例,接收住日期单双号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日间给予强化心理护理,夜间给予镇痛镇静治疗.对照组采用持续镇痛镇静治疗,每日上午执行唤醒计划1~2h.观察两组患者的白细胞数、C反应蛋白、氧合指数、B型钠尿肽、谵妄发生率、意外拔管率、机械通气时间.结果 观察组白细胞数、C反应蛋白、氧合指数较对照组有改善[(10.1±2.4)×109/L vs(11.2±2.8)×109/L,(40.6±11.6) mg/L vs(45.8±12.2)mg/L,(285.6±45.1) vs(268.2±42.6)],观察组谵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30/58 (51.7%)vs 31/43(72.1%)],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短[(8.41±3.96)d vs (10.35±5.5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型钠尿肽、意外拔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夜间计划镇静方案可以明显改善AECOPD机械通气患者炎症性指标以及氧合指数,降低AECOPD谵妄发生率,不增加意外拔管率,明显缩短AECOPD机械通气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可作为AECOPD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方案之一.

  • 内质网应激分子在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中的变化

    作者:王巍;张绍维;丁丽;罗晶

    目的 观察内质网应激(ERS)相关分子在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中的变化,探讨ERS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高脂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按体质量层次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糖尿病组,各组分别在糖尿病造模成功后第4周、8周、12周取材.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坐骨神经形态,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EBP同源蛋白 (CHOP)、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12)等表达采用q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结果 随着病程进展,糖尿病组大鼠坐骨神经逐渐出现轴索变性等病理改变.糖尿病组大鼠坐骨神经GRP78 mRNA在造模成功后4周以后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蛋白表达水平在8周及12周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5或P<0.01);CHOP mRNA及蛋白表达在造模成功后8周及12周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aspase-12 mRNA及蛋白表达在造模成功后8周及12周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5或P<0.01).结论 糖尿病病变过程中ERS相关分子GRP78及CHOP、Caspase-12等参与了坐骨神经损伤.

  • GRP78蛋白在鼻咽癌C666-1放射存活亚克隆中的表达

    作者:张芳芳;姜武忠;李成敏;冯雪萍

    目的 分析C666-1放射存活亚克隆的放射敏感性并分析其GRP78蛋白的表达水平.方法 首先使用大剂量8Gy的X射线照射C666-1,三个存活亚克隆被挑选,并被命名为C666-1-R1、C666-1-R2和C666-1-R3;然后通过MTT和台盼蓝染色法分析细胞系的放射敏感性,应用western blot分析三个存活亚克隆及母本C666-1的GRP78表达水平.结果 在6Gy放射后,三个亚克隆的细胞存活率均高于母本细胞株C666-1,尤其C666-1-R2显著增高(P<0.05);另一方面,各亚克隆的GRP78表达均高于母本C666-1(P<0.05).结论 放射存活亚克隆C666-1-R2具有放射抵抗性,GRP78在存活亚克隆中高表达;GRP78可能是鼻咽癌治疗的一个理想靶标.

  • 老年脑梗死患者发生不同位置脑白质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刘千朔;李静;周环;田沈;高连波

    目的 探求老年脑梗死不同解剖位置的脑白质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以脑梗死为诊断住院、年龄60~ 85岁、行头核磁共振检查[包括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T1、T2]的病例,通过Fazekas scale评分将侧脑室旁脑白质病变(PVWMCs)和深部白质病变(DWMCs)分开评分,同时对患者的既往用药史、内科系统及神经系统查体、血常规、血脂检查、每日晨起后静息血压的测量进行登记.运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对脑白质改变有影响的危险因素,再分别对PVWMCs和DWMCs进行等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PVWMCs和DWMCs存在明显的年龄差异(P<0.05),且危险程度与年龄增长相关.高血压是PVWMCs独立危险因素,而不是DWMC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VWMC和DWMCs的危险因素不尽相同,应积极控制危险因素从而减少WMC对老年人所产生的危害.

  • 人膀胱癌顺铂耐药细胞株T24/CDDP的建立和鉴定及耐药机制研究

    作者:周成;蒋军辉;谢国海;钱君海;程跃;陆琴琴;夏术阶;严泽军

    目的 建立人膀胱癌顺铂(CDDP)耐药细胞株T24/CDDP,鉴定其生物学特性,并探讨其对CDDP耐药的机制.方法 采用CDDP浓度逐步递增联合大剂量CDDP冲击方法,在体外连续诱导、培养膀胱癌细胞株124细胞,建立对CDDP耐药的细胞株T24/CDDP.CCK-8法测定T24/CD-DP细胞对CDDP的耐药指数;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计算细胞群体倍增时间;流式细胞术检测T24细胞和124/CDDP细胞的细胞周期比例;Western blot测定细胞中蛋白激酶Cα(PKCα)和P-糖蛋白(P-gp)蛋白的表达.结果 124细胞在体外采用CDDP浓度逐步递增联合大剂量CDDP冲击方法连续诱导、培养,历时11个月,成功建立了对CDDP耐药的细胞株T24/CDDP,其耐药指数为4.17.T24细胞和T24/CDDP细胞的群体倍增时间分别为(33.61±0.41)h和(39.94 ±0.63)h,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9,P=0.00).与124细胞相比,T24/CDDP细胞的S期细胞比例减少[(30.63±2.74)% vs (35.38±3.3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60.42±3.25)% vs (47.25±4.17)%],G2/M期细胞比例减少[(8.95±2.81)% vs (17.37±3.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1,P=0.006;t=3.27,P=0.015).T24细胞和124/CD-DP细胞中均有PKCα和P-gp蛋白的表达.与T24细胞相比较,124/CDDP细胞中PKCα和P-gp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3.12±0.11)vs (1.37±0.06),t=24.19,P=0.00;(1.98±0.08) vs(0.47±0.03),t=30.61,P=0.00].结论 T24/CDDP细胞具有耐药表型及耐药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其耐药机制可能与细胞中PKCα和P-gp蛋白的过度表达有关.

  •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脂肪含量与血脂水平相关性研究

    作者:于恒池;靳二虎;洪旭;尹洁;苏天昊;张洁

    目的 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腺脂肪含量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对54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22例无糖尿病志愿者行胰腺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扫描,测量并计算胰腺脂肪含量.分析胰腺脂肪含量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相关性.结果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腺脂肪含量为(17.13 ±10.35)%,显著高于对照组(11.62±7.15)%(P=0.025).相关性分析表明,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腺脂肪含量与血清总胆固醇(r=-0.361,P=0.007)、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346,P=0.010)水平呈负相关,而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无关(P>0.05).结论 血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可能有助于减轻胰腺脂肪沉积的程度.

  •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龙璐;王明;易斌

    目的 通过分析临床常用检验指标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以探讨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危险因素.方法 根据颈动脉彩超结果将12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不稳定斑块组(21例)、稳定斑块组(54例)和无斑块组(50例).检测并分析性别、年龄、收缩压、舒张压、两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空腹血糖、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尿酸、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等相关指标.结果 三组间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TG、HDL、D-D、T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斑块组与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比较,血糖、Fb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间上述两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斑块组与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比较,稳定斑块组与不稳定斑块组比较,组间的IMT、TC、LDL和FT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MT和TC为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形成与血糖、TC、LDL等有关;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与IMT、TC、LDL、FT4有关;IMT和TC是不稳定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

  • 氟伐他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caspase-12、CHOP及JNK表达的影响

    作者:朱海英;陈艳萍;马英文

    目的 观察氟伐他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caspase-12、C/EBP同源蛋白(CHOP)及c-Jun-N-末端激酶(JNK)表达的影响.方法 42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sham)组6只,缺血再灌注(I/R)组18只,他汀(Flu)组18只;后两组采用线栓法制模后于脑缺血2h再灌注24 h处理观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印迹法检测脑组织中caspase-12、CHOP及JNK的表达.结果 大鼠脑组织缺血再灌注24 h caspase-12、CHOP及JNK阳性细胞数及蛋白定量均明显增加(P<0.01);他汀组脑缺血再灌注24 h caspase-12、CHOP的阳性细胞数及蛋白定量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减少(均P <0.01),而JNK表达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spase-12、CHOP及JNK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加,表明内质网应激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过程;氟伐他汀可抑制caspase-12、CHOP的表达,从而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的内质网应激.

  • 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刘丽妮;樊华;刘斌

    目的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4年6月至2014年9月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295例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根据结果分为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症组和功能性消化不良不伴抑郁症组,对两组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并发抑郁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抑郁症的发病率为20.0% (59/29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居住地、病程、婚姻状况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抑郁症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婚姻状况、病程为FD并发抑郁症的危险因素(P<0.05).合并中、重度抑郁症的FD患者比合并轻度抑郁症的患者病程更长、接受胃镜检查的次数更多(P<0.05).结论 婚姻不完整、病程长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具有此类特征的患者应常规进行抑郁症筛查.

  • 不同方法使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对喉罩全麻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咽喉疼痛的影响

    作者:李琼灿;刘松华;刘绍明

    目的 评价不同方法使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对喉罩全麻患者血流动力学以及术后咽喉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ASA Ⅰ~Ⅱ级择期喉罩全麻下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手术患者,按盐酸达克罗宁胶浆使用的方法不同分为三组(n=20),分别为石蜡油涂抹喉罩组(A组)、盐酸达克罗宁胶浆涂抹喉罩组(B组)、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咽喉含漱联合涂抹喉罩组(C组).记录三组患者留置喉罩的时间、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及拔喉罩时间;麻醉诱导前(T1)、拔除喉罩前1 min(T2)、拔除喉罩即刻(T3)、拔除喉罩后5 min(T4)、10 min(T5)的HR、平均血压(MBP)值;拔除喉罩后咽喉部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拔除喉罩后30 min评估咽喉疼痛程度评级,并观察三组患者使用了盐酸达克罗宁胶浆的不良反应.结果 三组患者留置喉罩的时间、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及拔喉罩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5各时点三组患者的HR、M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4 A组较B、C两组以及B组较C组患者的HR增快、MBP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与A组比较以及C组与B组比较,咽喉痛、吞咽不适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声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咽喉疼痛程度评级:B、C两组低于A组,C组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患者均未见过敏反应和局麻药中毒发生.结论 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可降低苏醒期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波动,有效预防和减轻喉罩全麻患者术后咽喉疼痛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身体舒适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以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咽喉含漱联合涂抹喉罩表面方法效果佳.

  • 重度子(癎)前期或子(癎)合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作者:方小波;梁燕玲;陈敦金;刘子凡;陈佳;黄法密

    目的 探讨重度子(癎)前期或子(癎)合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总结孕产妇及胎儿预后信息,为临床早期识别、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广州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诊断为重度子(癎)前期或子(癎)合并RPLS孕产妇33例,分析其临床症状、头颅CT或MRI影像学及临床预后相关特点.结果 (1)临床症状:头痛23例,视物不清19例,(癎)性发作15例,意识状态改变12例,恶心呕吐3例,4例出现少见的胸闷气促.(2)影像学特点:33例患者急性期均行影像学检查,提示脑组织水肿,其中部位以累及枕叶常见,有24例,顶叶13例,颞叶和基底节各9例,额叶6例,亦累及脑干等不常见部位4例,小脑2例.(3)预后:33例中32例产前孕妇均终止妊娠,其中31例行剖宫产,1例自然分娩,所有患者积极治疗后预后均良好,除1例合并狼疮性脑病死亡余均未遗留后遗症;胎儿预后,8例出现死胎,余25例胎儿情况良好.结论 重度子(癎)前期或子(癎)合并RPLS临床症状以头痛、(癎)性发作、视觉改变及意识状态改变多见,影像学以累及枕、顶叶多见,亦可累及其他部位,早期诊断,积极治疗通常预后良好.

  • 个体化开窗策略在主动脉疾病腔内修复术中的应用

    作者:郑智;刘赋斌;潘友民;郭倩男;刘纯;王海灏;周雁荣;魏翔

    目的 探讨个体化开窗策略在累及主动脉弓部血管甚至升主动脉的主动脉疾病腔内修复术中的应用.方法 分析杂交手术室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61例累及主动脉弓或升主动脉的主动脉疾病患者应用开窗技术进行腔内修复术,其中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51例,升主动脉穿透性溃疡合并壁内血肿6例,胸降主动脉瘤3例,复合病变即胸降主动脉夹层合并主动脉弓内侧穿透性溃疡1例.根据开窗的适应证并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如年龄、身体状况、是否合并其他伴发病、能否耐受杂交手术或开胸手术)制定个体化开窗策略,其中包括左锁骨下动脉开窗35例,左颈总动脉开窗5例,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开窗15例,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开窗6例.结果 围术期死亡1例(死亡率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术后3个月、半年、1年CTA随访结果均显示夹层破口(或溃疡、动脉瘤)隔绝良好,无内漏,开窗血管通畅.1年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结论 个体化开窗策略在累及主动脉弓或升主动脉的主动脉疾病腔内修复术中的应用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其远期疗效仍需随访进一步证实.

  • 雷公藤红素对APPswe/PS1dE9双转基因AD模型小鼠肝叶部分切除术后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Aβ表达的影响

    作者:施丽燕;万燕杰;许方方;蔡雨汐;徐静

    目的 研究雷公藤红素对APPswe/PS1 dE9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肝叶部分切除术后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内β-淀粉样蛋白40 (Aβ40)、β-淀粉样蛋白42(Aβ42)的影响.方法 3月龄AD模型小鼠9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手术组(S组,手术切除肝左叶)32只;雷公藤红素组[C组,手术切除肝左叶,术前3d至术后4d每天腹腔注射二甲亚枫(DMSO)+雷公藤红素]32只;DMSO组(D组,手术切除肝左叶,术前3d至术后4d每天腹腔注射DMSO)32只.三组小鼠采用水迷宫连续训练5d并检测术后1、3、7、14 d的学习记忆能力及小鼠术后1、3、7、14 d取标本,检测海马内Aβ40、Aβ42.结果 与S组、D组比较,术后3、7、14dC组小鼠平均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跨平台次数增加(P<0.05);术后1、3、7、14 d海马内Aβ40、Aβ42的表达减少(P<0.05).结论 雷公藤红素通过Aβ40和Aβ42蛋白表达下调,改善肝叶部分切除术后AD模型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 PEP3-KLH负载小鼠树突状细胞疫苗抗前列腺癌实验研究

    作者:徐以民;刘海珍;易发平

    目的 探讨PEP3-KLH负载树突状细胞(DCs)疫苗诱导的特异性抗前列腺癌(PCa)免疫作用.方法 用PEP3-KLH或KLH体外冲击小鼠骨髓来源DCs,构建DCs瘤苗.PEP3-KLH-DC皮下免疫C57BL/6J小鼠3次,每次间隔2周.末次免疫后1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IL-2、IL-12、及IFN-γ含量;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小鼠脾T细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观察不同抗原负载DC疫苗对肿瘤攻击小鼠免疫保护作用,计算存活期肿瘤平均体积和小鼠生存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肿瘤局部TILs的CD4+、CD8+T细胞阳性表达百分率.结果 PEP3-KLH-DC免疫可诱导分泌较高水平IFN-γ和IL-12;CTL杀伤肿瘤细胞活性增强,其中TIL细胞毒活性明显增强;FCM检测该组肿瘤局部TILs的CD4+、CD8+T细胞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DC-KLH组和DC+ PBS组(P<0.01),而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比较肿瘤生长曲线、生存曲线可见PEP3-KLH-DC组小鼠肿瘤体积明显较其它各组小,生存率明显提高(P<0.01).结论 PEP3-KLH-DC疫苗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诱导和增强机体抗PCa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

  • 以痛风为首发症状的多发性骨髓瘤一例

    作者:李帅;高明利;孙蓬远

    患者,男,50岁,以"跖趾关节突发肿痛反复发作5年,伴右上肢突发肿痛5d"为主诉于2014年4月15日收入院.患者5年前因嗜食厚味突然出现左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热痛,未系统用药,一周后自行缓解.其后每年反复发作一次,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及疼痛性质大致相同.1年前因劳累后踝膝关节疼痛就诊于某医院,查UA 588μmol/L、PRO(2+),予苯溴马隆片50 mg日一次口服控制病情,坚持用药半个月,尿酸(UA)达标后,自行停用.其后关节疼痛时有反复.

  • 血管介入栓塞治疗胃溃疡出血致腹膜炎一例

    作者:张云芳;罗杰;王杰林;李红艳

    患者,男,25岁,因上腹痛2d,伴黑便1d于2014年3月10日住院.入院前2d出现上腹隐痛,次晨排柏油样便2次,总量约200 g.既往患者于2011年8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肾活检确诊:增生硬化性IgA肾病,慢性肾脏病5期,于本院置腹透管行腹膜透析.已无尿.2年前,患者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行介入栓塞,术后出现腹膜炎,细菌培养阴性.入院后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9.69×109/ml,血红蛋白68 g/L,血小板207×109/ml.大便常规:柏油样大便,潜血阳性.血清白蛋白36.7 g/L,血尿素氮29.4 mmol/L,血清肌酐1 626.3 μmol/L.

  • 骶管蛛网膜囊肿误诊为附件囊肿一例

    作者:杨建成;韩克

    患者,女,34岁,因"发现盆腔囊肿1年余"于2014年11月2日入院.一年前B超示双附件囊肿,约40 mm×50 mm×60 mm,随访无缩小,要求手术治疗.既往有"剖宫产"史.生产史:1-0-0-1.妇科检查:双附件均触及60 mm×40 mm×40 mm囊性包块,活动性差.入院第2天阴道超声检查示:盆腔左右后方均见58mm×55 mm×31 mm、55 mm×48 mm×43 mm液性暗区,内多条分隔,包膜完整,紧贴盆腔后壁(图1、2).血清CA125、CA199、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正常.入院诊断:双侧附件囊肿.行"腹腔镜探查术",术中发现双侧盆壁均见60 mm×50 mm×45 mm囊肿,子宫、卵巢、输卵管外观正常,排除双侧附件囊肿.

  •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治疗进展

    作者:邹凤

    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以血清转氨酶增高、高丙种球蛋白血症、自身抗体阳性、界面性肝炎为特点的慢性炎症性肝脏疾病,呈全球范围分布,男女发病率比约为1:3.6[1].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普遍认为与遗传背景、环境相关.如不给予治疗,5年死亡率约80%[1].有效的治疗可使病情迅速缓解并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2],长期以来在AIH的治疗终点、复发再治疗、疗效不佳的处理及特殊人群的治疗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随着对AIH认识的不断加深,近年在以上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笔者就AIH的治疗作一综述.

  • 溶瘤病毒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李海红;崔世超;王丽君;朱新红

    溶瘤病毒治疗肿瘤的概念早在20世纪初即被提出,人们通过观察发现罹患肿瘤的患者在感染某些病毒之后会出现症状缓解的现象[1],然而,随后开展的以溶瘤病毒治疗肿瘤的相关试验由于病毒缺乏特异性及其不良反应而中止.直到近20年来溶瘤病毒治疗肿瘤才为人们所重新关注.溶瘤病毒能特异性在肿瘤细胞中复制、增殖,通过直接裂解或激活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杀伤肿瘤细胞,而不损伤正常细胞.近年来,伴随着分子生物学、病毒学、免疫学、基因工程等学科的发展,溶瘤病毒治疗肿瘤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越来越多的基因重组溶瘤病毒进入临床实验.与传统的肿瘤治疗方法如化疗、放疗相比,溶瘤病毒在作用机制、特异性、交叉耐药等方面都不相同[2],因此,基于溶瘤病毒疗法与传统的化疗、放疗等治疗方法相结合的联合治疗策略,将是未来溶瘤病毒应用于临床的一个方向.笔者就溶瘤病毒特异性、溶瘤病毒杀伤活性、溶瘤病毒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以及前景做一综述.

  • 肾结石形成的研究进展

    作者:邓昊

    泌尿系统结石历史悠久,古埃及时代就曾有文献记载结石的形成.《黄帝内经》也曾记录过泌尿系结石,称之为石淋或砂淋.目前,尿石症的患病率、复发率仍居高不下,但是尿石症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通过研究肾结石的发病机制可以有效预防、治疗肾结石.本文主要探讨肾结石形成的机制.

    关键词: 肾结石 综述
  • 乳腺癌钙化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陈珊;欧阳琳娜

    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不断攀升,已成为中国城市女性常见的癌症,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乳腺钙化灶是乳腺X线检查时常见的乳腺病变征象,既可出现在良性乳腺病变,也可出现在恶性肿瘤病变中,有时甚至是乳腺癌X线唯一存在的特征性改变,高达93%的导管内原位癌患者有钙化征[1].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与没有出现钙化的乳腺癌患者相比较,伴有钙化的患者生存期更短[2],淋巴结转移数目更多,Her-2阳性率更高[3].乳腺钙化可能伴随着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而出现,甚至可能在乳腺癌发生之前作为一个重要信号.尽管钙化作为诊断早期乳腺癌有临床价值和判断预后具有潜在重要作用,但乳腺癌发生钙化的机制目前仍然不甚明了,钙化的发生究竟是肿瘤细胞的主动过程还是仅仅细胞发生恶化的被动信号仍有待阐明,本文就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 两个不同年龄组女性乳腺导管内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比较

    作者:赵华;楼淑文;翁慧慧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在两个不同年龄组女性间临床病理学的差异.方法 收集本院2002年至2014年期间乳腺DCIS标本74例,分为两组,其中≤40岁组27例,≥60岁组47例,用免疫组化法对每例标本进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P53及Ki-67检测,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之间ER、PR、HER-2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ER-2(3+)在≤40岁组中的比例(44.4%)高于≥60岁组(21.3%);≤40岁组P53、Ki-67阳性率分别为81.5%、77.8%,≥60岁组阳性率分别为53.2%、53.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岁组DCIS更易出现坏死(P<0.05),且组织学分级更高(P<0.05).结论 ≤40岁组DCIS较≥60岁组DCIS生物学行为更差.

  • 气囊仿生助产联合全产程分娩镇痛在产程中的应用观察

    作者:黄莉;周斌;李卉;李颖

    目的 探讨气囊仿生助产联合全产程分娩镇痛对产程、分娩及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择单胎头位,无明显头盆不称、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剖宫产指征及椎管内麻醉禁忌证,要求行自控硬膜外麻醉分娩的3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50例,对照组不接受气囊仿生助产,自然阴道分娩,宫口扩张1~2 cm,实施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及常规分娩护理,在宫口开大5 cm,未破膜者在宫缩间歇期人工破膜;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宫口开大5 cm时实施气囊仿生助产.观察两组的产程时间、缩宫素的使用情况、分娩方式、会阴侧切、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缩宫素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剖宫产率降低,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软产道裂伤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囊仿生助产联合自控硬膜外麻醉分娩能有效缩短产程,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及会阴侧切率,减少产后出血和缩宫素使用率,同时提高了产科质量,降低了母婴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 复发性流产患病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作者:方锦川;周燕妮;李丽萍;彭检妹;周晓梅

    目的 探讨复发性流产与环境因素及生活方式等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为临床提供防治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择深圳福田区妇幼保健院等5家医院确诊的复发性流产患者200例为病例组,另选同期有正常生育史的育龄期妇女200例设为对照组,并进行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二分类的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年龄、体质量指数、腰臀比、自然流产家族史、细颗粒物(PM2.5)污染、吸烟、短时间被动吸烟、长时间被动吸烟、大量饮酒是复发性流产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 =12.38、15.53、11.83、6.33、5.81、8.16、2.99、7.22、2.86,P<0.05).少量饮酒、饮茶不是复发性流产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体质量指数、腰臀比、自然流产家族史、PM2.5污染、吸烟、被动吸烟及大量饮酒等是复发性流产独立危险因素,早期干预危险因素能降低复发性流产.

  • 脂联素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作者:张金龙;洪小苏;陈艳红

    目的 通过检测血浆脂联素(APN)水平来探讨其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101例CHF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检测清晨空腹血浆APN,B型利钠肽(BNP)水平,将CHF患者随访1年内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分为事件组与非事件组,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HF患者血浆APN水平显著升高,心功能分级高的CHF患者APN水平更高.APN水平与纽约心功能(NYHA)分级及BNP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0.76,0.65,P<0.01).心力衰竭患者中发生心血管事件组及未发生事件组APN的水平分别为(18.30±1.91)mg/L和(13.08 ±0.38)mg/L(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N、BNP、BMI、左室射血分数(LVEF)是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以事件组APN均数18.30 ng/ml作为分组界值,通过Kaplan-Meier法作不同APN水平患者在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曲线分析,计算Log-rank值为39.67(P<0.01).结论 APN可作为预测CHF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APN≥18.30mg/L的CHF患者预后较差.

  • 感觉统合结合面对面对视训练对发育迟滞患儿社会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月余;胡继红;刘丽君;陈建树;罗卫红

    目的 探讨感觉统合结合面对面对视训练对发育迟滞患儿的社会功能商和适应性商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本院进行康复治疗的72例发育迟滞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早期干预,面对面对视训练改善社会功能;观察组予以感觉统合技术结合面对面对视训练改善社会功能.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以格塞尔(Gesell)发育量表测试适应性发育商和社会功能商,秒表测试长与人对视时间.结果 观察组社会功能、适应性、长对视时间增加值[(21.19±8.17)分、(18.75±12.87)分、(48.36±13.78)s]明显高于对照组[(4.11±8.24)分、(3.31±12.13)分、(16.22 ±6.54)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二种干预方法均能增进发育迟滞患儿社会功能,但感觉统合技术结合面对面对视训练改善社会功能商和适应性商效果更明显.

  • 精准医学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探讨-食管胃交接部肿瘤临床诊治发展方向

    作者:李宁;赫捷

    自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5年国情咨文中提出精准医学概念,并将之定义为下一个世纪美国医学及生物学发展方向以来,精准医学成为了国际,特别是中国国内医学界关注之要点.精准医学概念的核心是采用先进的生物学研究方法加深对于疾病的认知,采取有效的手段来治疗疾病,根本的目的在于提高疾病治疗的有效率,从而减少因病死亡人数和社会卫生学开支.但由于精准医学概念涵盖生物学、信息学、社会学、临床医学等多项领域,内容过于丰富,导致本应作为项目核心的临床医学工作者反而对于项目的体会和把握不深.笔者将就我国常见肿瘤-食管胃交接部肿瘤在精准医学指导下的发展前景和研究方向做一探讨,力争使临床一线医疗工作者对精准医学有个直观准确认知.

  • 糖基化修饰在代谢性疾病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作者:韩田雨;邱强;王建斌;喻本桐

    O-连接的β-N-乙酰葡糖胺(O-GlcNAc)修饰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细胞质或细胞核中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过程.这是一种以O-糖苷键将N-乙酰葡糖胺(N-acetylglucosamine, GlcNAc)连接到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羟基上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1].与经典的糖基化不同,O-GlcNAc修饰更类似于磷酸化修饰,是一种快速而可逆的动态调节过程.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这种动态的修饰过程可以调节细胞的生命过程,比如信号转导、转录、翻译以及蛋白酶体的降解[2].同时,蛋白质的O-GlcNAc修饰紊乱和人类许多疾病的发生也密切相关[3].

  • 肺磨玻璃结节的影像特征、病理基础及临床处理策略

    作者:彭德昌;聂晓;张伟

    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2014年的统计数据表明,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我国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我国肺癌发病率近10年增加了60%,病死率在过去30年增加了465%.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达20%,但我国大多数患者发现已为中晚期.早期肺癌的筛查成为降低死亡率的关键.低剂量CT(low dose CT,LDCT)检查对肺癌的筛查能发现更多的局限性磨玻璃结节.

  • 单操作孔、单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明炜;范涛;徐瑶;张博友;汪巍;胡浩;耿庆

    目的 探讨单操作孔、单孔胸腔镜手术(VATS)分别在全胸腔镜上肺叶切除术及中下肺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91例单操作孔、单孔VATS肺叶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上叶切除采用单操作孔VATS手术,中、下叶切除采用单孔VATS手术.结果 191例患者中行左肺上叶切除35例,左肺下叶切除42例,右肺上叶切除43例,右肺中叶切除11例,右肺下叶切除47例,右肺中下叶切除13例.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中3例因胸膜粘连致密或大出血等原因中转开胸.上叶单操作孔VATS术中有7例患者、中下叶单孔VATS有8例患者因术中胸膜粘连等原因各加1个辅助操作孔.手术时间50~190(80.3±43.2)min,术中出血量90~ 350(145.4±56.2)ml.上肺切除患者78例,术后均留置2根胸管,上胸管拔除时间(1.5±0.8)d,下胸管拔除时间(4.2±1.3)d;中、下叶切除患者113例,术后均留置1根胸管,胸管拔除时间(4.0±1.7)d.所有患者术后住院时间(6.1±2.5)d.每例患者清除淋巴结(14.7±6.9)枚.良性病变患者21例,肺癌患者170例.TNM分期:ⅠA期67例,ⅠB期61例,ⅡA期34例,ⅡB期22例,ⅢA期7例.围手术期无支气管胸膜瘘、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鉴于上肺叶切除术后常规留置上、下两根胸管,中下叶切除术后留置一根胸管,笔者认为上叶切除采用单操作孔(2孔)VATS、中下肺叶切除采用单孔VATS手术安全、可行,有利于患者术后引流、恢复,手术时间、并发症率及清扫淋巴结数量均与常规3孔VATS肺叶切除术无明显差异,患者术后恢复更快、疼痛更轻.

  •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的手术治疗

    作者:喻本桐;黄云鹤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肺癌是所有恶性肿瘤之中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癌症之一.虽然现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法很多,但外科手术治疗仍然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的手段.从1933年第一例成功的非小细胞肺癌切除手术至今,非小细胞肺癌的外科治疗已经经过了八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期间从传统的开胸手术治疗,到胸腔镜手术治疗以及近的机器人手术治疗等.手术方式多种多样,又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及手术指征.笔者就目前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外科手术治疗方式作一综述,为临床外科医生在选择手术方式时提供参考.

  • 单孔胸腔镜手术与传统胸腔镜手术在肺部手术中的对比研究

    作者:宋超;魏益平;张文雄;熊建文;喻东亮

    目的 探讨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SPVATS)在肺部手术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共60例肺局部切除行胸腔镜手术患者,其中28例行单孔电视胸腔镜治疗、同期32例行传统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术中出血量、操作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术后胸腔引流量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均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单操作孔组和双操作孔组之间手术术中出血量、操作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程度评分"单孔胸腔镜"组[(0.8±0.5)分]较"传统胸腔镜"组[(1.2±0.6)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9).结论 单孔胸腔镜手术在治疗肺部疾病手术可行、可靠,与传统胸腔镜手术相比,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医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