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医师杂志

中国医师

中国医师杂志

Journal of Chinese Physician 중국의사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湖南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87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8-1372
  • 国内刊号: 43-127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2-141
  • 曾用名: 当代医师杂志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南
  • 主编: 朱建华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急诊手术治疗法乐氏四联症急性缺氧发作12例

    作者:王玉璇;郭光伟;唐进;李家成

    目的 探讨法乐氏四联症(TOF)急性缺氧发作的急诊手术价值.方法 12例法乐氏四联症患儿因频繁缺氧发作或缺氧发作呈持续状态,积极临床内科处理后行急诊手术.结果 死亡1例,死因为严重低心排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余11例治愈.结论 急诊手术治疗法乐氏四联症急性缺氧发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科方法.

  • 小儿肠套叠39例误诊分析

    作者:崔明辰

    目的 分析探讨小儿肠套叠的误诊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263例肠套叠中误诊的39例进行分析,采用腹部B超和空气灌肠X线检查确诊.结果 总误诊率为14.83%.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急性菌痢、肠痉挛、中枢感染为被误诊的前四位疾病.27例经整复治疗而愈,11例经手术治疗而愈,1例死亡.结论 正确认识本病特点,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对病情全面分析,及时做空气灌肠或腹部B超检查,是降低误诊率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肠套叠 误诊
  • 初孕不同流产方式对再次妊娠母婴结局影响的研究

    作者:付燕燕;梁新芳;张永红

    目的 探讨药物流产或人工流产(刮宫术)对再次妊娠及母婴的影响.方法 将初孕有一次药物流产史的健康孕妇120例分为A1组,初孕>1次药物流产史的健康孕妇70例分为A2组,初孕有一次人工流产(刮宫术)史的健康孕妇120例分为B1组,初孕>1次人工流产(刮宫术)史的健康孕妇60例分为B2组,孕前无流产史的健康孕妇随机选择120例分为对照组C,分析3组孕妇病例随访资料.结果 除先兆流产外,药物流产组与对照组再次妊娠的孕期,围生期及新生儿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人工流产组相比,药物流产组与对照组胎盘粘连、胎盘残留、胎盘植入和产后出血发生率均较低(P<0.05).一次以上人工流产组胎盘植入,胎盘粘连和早产发生率明显高于1次人流组(P<0.05),而药流组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与药流次数无明显关联.结论 药物流产对再次妊娠母婴的影响小于人工流产,相对更安全,为中止非意愿妊娠首选,但仍可能引起某些并发症,人工流产后再次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与人工流产次数有关,因此仍要大力普及避孕知识,提倡安全妊娠和分娩.

    关键词: 流产 人工 妊娠结局
  • 持续泵注用于老年患者硬膜外麻醉的临床观察

    作者:董明远;朱风鸣;朱伟波;王志刚

    目的 观察泵注硬膜外麻醉在老年患者手术麻醉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5~80岁老年患者100例,进行前列腺、会阴部及下肢各种手术.分为2组:Ⅰ组采用泵注法,Ⅱ组采用分次注入法.Ⅰ组以0.08~0.10 ml·Kg-1·h-1的速度泵注利多卡因,直至手术结束.Ⅱ组为10 ml利多卡因5 min分2次注入,以后每60min追加6 ml.记录2组HR、MAP、SPO2及麻醉平面相对固定时间和高麻醉平面,镇痛效果、运动阻滞程度和麻醉用药总量.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麻醉效果、麻醉平面、SPO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比Ⅱ组用药少,血压波动轻微(P<0.05).结论 微量泵硬膜外持续泵入法对老年病人血液动力学影响轻,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硬膜外给药方法.

    关键词: 输注泵 麻醉 硬膜外
  • 肾盂内生长型肾母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赵夭望;彭潜龙;刘小青;郑为;祖建成

    目的 探讨肾盂内生长型肾母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4例肾盂内生长型肾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4例均以血尿、腹痛为临床症状,B超、CT、IVP影像学检查提示2例肾盂内占位性病变,3例肾积水,1例肾结石.逆行肾盂造影发现4例肾盂、肾盏内占位性病变.结果 4例行肾母细胞瘤根治术,术中术后病理切片提示为肾母细胞瘤.术后化疗,随诊2~8年,未见复发.结论 肾盂内肾母细胞瘤有其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是主要诊断手段,其中输尿管插管逆行肾盂造影重要.手术+化疗治疗效果好.

  • 温水灌肠治疗38例小儿急性肠套叠临床分析

    作者:吴水华;何静波;周小渔;吴春尧;易朝锋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温水压灌肠诊治小儿急性肠套叠复位的效果.方法 对38例肠套叠患儿,采用超声诊断实时监测下温水灌肠复位.结果 4例超声示套入肠管血运差转手术治疗,余34例患儿全部复位成功,其中2例24 h内复发行再次灌肠复位成功.结论 在超声实时监测下温水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简便易行、疗效满意、无辐射、值得推广.

    关键词: 肠套叠/治疗 灌肠
  • 301例牙隐裂的临床特点及综合治疗分析

    作者:曾军;张卫健

    目的 观察牙隐裂的临床特点,评价牙隐裂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01例隐裂牙进行临床病因观察及综合治疗,1年后随访观察.结果 上颌第一磨牙发生牙隐裂多,中老年人易发生牙隐裂,276例成功,25例失败,总成功率位91.7%.结论 综合治疗可保存牙体组织结构并恢复隐裂牙的功能,是目前牙隐裂治疗较理想的方法.

  •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影响的研究

    作者:盛春永;郭殿宝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 对94例T2DM(45例HP感染者、49例无HP感染者)和43例正常对照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叶酸、维生素B12(VitB12)及血小板膜表面GMP-140(GMP-140)进行了测定.结果 2组T2DM患者HCY、vWF、GMP-140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HP感染组明显高于无HP感染组(P<0.01);叶酸、VitB12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和P<0.01),且HP感染组明显低于无HP感染组(P<0.01);T2DM患者HCY与vWF、GMP-140呈正相关(P<0.01),与叶酸、VitB12呈负相关(P<0.01),进一步多元回归Hp感染与T2DM血管病变直接相关.结论 HP感染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T2DM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

  • 连续腰穿治疗严重新生儿脑室内出血疗效观察(附5例报告)

    作者:王敦明

    目的 探讨连续腰椎穿刺(LP)治疗严重新生儿脑室内出血(IVH)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择2003年1月~2005年1月期间5例经头颅CT证实严重IVH进行LP治疗,并随访1年.结果 5例患儿开始LP时间为生后日龄5~7 d,操作次数5~11次,放液量每次5~15 ml,疗程10~25 d.3个月随访查头颅CT 3例脑室轻度扩大;6个月复查头颅CT 2例脑室仍扩大,1例伴外周性脑积水;1岁时1例呈稳定的脑室扩大伴脑积水,余4例脑室形态及脑实质正常,5例生长发育未见异常.结论 对严重IVH,可早期采用积极主动的连续LP治疗,对预防IVH导致的脑积水效果显著,并能改善不良预后.

  •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用于烧伤晚期瘢痕整形的疗效观察

    作者:徐丹;罗成群;陈铁夫;朱颉;李萍;贺全勇;彭浩;陈佳;徐阳成;周建大

    目的 研究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晚期瘢痕整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观察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用于烧伤晚期瘢痕整形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扩张器的有效扩张率及手术后效果.结果 本组44例97只扩张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4%,96只扩张器达到扩张效果,扩张有效率为98.97%,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深度烧伤后引起的皮肤及周围组织器官的瘢痕畸形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能取到较好的效果.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的细心操作、术后的仔细观察及及时处理能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提高扩张器的有效扩张度.

  • 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107例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杜杰;谢元林

    目的 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及其影响ALSS疗效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7例重型肝炎患者在综合性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ALSS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血清总胆红素(TBIL)、重肝各期及人工肝次数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58.88%,对照组有效率32.61%(P<0.05),TBIL值随治疗的有效率呈梯度下降;亚急性重型肝炎、慢性重型肝炎早、中期的有效率明显高于晚期(P<0.01);ALSS治疗次数以2~5次为佳,占80.37%,总有效率为67.44%.结论 ALSS是治疗重症肝炎的一项有效措施,但要选择佳时期(TBIL≥200 mol/L、早、中期),佳治疗次数(2~5次).

    关键词: 肝炎/治疗 人工
  • VNUS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48例报告

    作者:李介秋;夏洪志;刘飞;李汉军;许玉春;葛健君;陈学明

    目的 评价VNUS静脉腔内闭合系统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48例(66条下肢)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用VNUS静脉腔内闭合系统治疗,对其临床加以整理及分析.结果 48例66条下肢均获得满意效果,1例出现血肿,住院时间为3.4 d,疗效满意.结论 VNUS静脉腔内闭合系统疗效满意,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是防止并发症的关键.

  • 输卵管妊娠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比较

    作者:杨静;杨苏安

    目的 分析输卵管妊娠未破裂型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效果.方法 对本院住院的输卵管妊娠未破裂型行手术治疗患者163例,其中60例经腹腔镜行输卵管切开取胚术(腹腔镜取胚组),33例经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腹腔镜下切除组),36例经腹输卵管保守性手术(开腹保守手术组),34例经腹输卵管切除术(开腹切除组),进行4组对比分析.结果 腹腔镜下切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取胚组.开腹切除组的平均住院时间长于取胚组(P<0.01),住院费用低于取胚组(P<0.05),余项指标无差异(P>0.05).结论 输卵管妊娠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安全、微创、快捷、恢复快的特点.

  • 纤维支气管内镜对X线胸片正常的支气管内膜结核诊断及意义

    作者:双庆翠;王跃平;李远晃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对X线胸片正常的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意义.方法 分析20例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的X线胸片、CT检查无明显异常的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原学及病理学结果.结果 X线胸片示正常的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多表现为干咳、胸闷、气喘、痰中带血等,易被误诊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癌等,经支气管镜检查并给予活检、刷检可得到病理学和(或)病原学依据而确诊.其中活检阳性率70%,刷检阳性率3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1,P<0.05).结论 纤支镜对胸部X线正常的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成形术的经验体会

    作者:朱根海;杨舒盈;贺国丽;吴秀荣;郑碧娟

    目的 总结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成形术的经验体会.方法 对3例先天性无阴道患者在腹腔镜下行腹膜代阴道成形术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3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3个月随诊复查:阴道可容纳窥阴器,阴道黏膜光滑,顶端无肉芽形成,性生活满意.结论 先天性无阴道患者在腹腔镜下行腹膜代阴道成形术效果满意,安全可行.

  •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治疗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分析

    作者:赵东文;罗涛;谷涌泉;汪忠镐

    目的 分析应用静脉滤器结合溶栓和抗凝治疗深静脉血栓患者的疗效及肺栓塞的近期发生率.方法 3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植入下腔静脉滤器.术后辅以肝素抗凝及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介入操作成功.术后2周内29例患者的下肢水肿及疼痛消失,其余7例患侧肢体肿胀、无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减轻.1例发生下腔静脉滤器内血栓.对全部病例临床观察3月至半年,本组没有发生滤器移位及肺栓塞,也没有发生出血性并发症.结论 静脉滤器植入结合溶栓和抗凝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法,并能有效地预防肺栓塞的发生.

  • 第三代喉罩通气道用于呼吸骤停复苏时对SaO2的影响

    作者:杨起鹏;梁俊雄;吕博文;张建峰;赵德明;林金凤

    目的 探讨第三代便捷盲插喉罩在呼吸骤停患者复苏中的优越性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入选各种因素导致呼吸衰竭或呼吸停止的患者100例,喉罩通气组(L组)50例,气管内插管组(T组)50例,监测其插管前、插管后5、15 min时的动脉血氧饱和度、插管所需时间及插管难度.结果 2组插管前SaO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5 min及15 min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组插管所需时间、L组插管难度明显低于T组(P<0.01);2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第三代便捷盲插喉罩可提高复苏早期的SaO2,具有操作快捷,成功率高,安全性好的优点.

  •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附21例报告)

    作者:张智明;向华;龙林;刘觉仕;方志勇

    目的 探讨经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中下腔静脉滤器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股静脉或颈静脉穿刺放置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21例.常规行下腔静脉造影,了解并确定下腔静脉和释放途径无血栓形成,将滤器放置到肾静脉开口下的腔静脉.结果 本组病例均释放成功,总有效率为100%.术后随访1~6个月,均无肺栓塞发生.结论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结合局部导管溶栓治疗下肢DV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隐动脉皮瓣联合腓肠肌肌瓣修复9例膝周软组织缺损

    作者:吴德勇;罗志军;张承德;王进勇

    目的 寻求一种邻近肌、皮瓣修复膝周软组织严重缺损的良好方法.方法 对采用隐动脉皮瓣联合腓肠肌肌瓣修复膝周软组织缺损9例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皮瓣、肌瓣、移植皮片均成活,术后外观满意,功能良好.结论 采用隐动脉皮瓣联合腓肠肌肌瓣修复膝周软组织缺损,具有血供丰富,抗感染能力强,功能及外形恢复良好等优点,可以有效地封闭创面,消灭死腔,对修复膝关节及胫骨上段骨外露极为有利.

  • 桩核冠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谢树理

    目的 观察不同桩核冠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根管治疗完善、牙根形态正常、牙周组织健康的残根残冠,采用不同的桩核制作金属烤瓷冠或金属全冠修复.结果 治疗289例患者,共417颗牙,通过1~3年的随访观察,采用铸造桩核制作金属烤瓷冠或金属全冠修复239例失败6例,成功率97.5%;采用螺纹桩核制作金属烤瓷冠或金属全冠修复178例失败7例,成功率96.1%.结论 修复中严格掌握适应证,桩核冠修复残根残冠的效果满意.

  • 急诊绿色通道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作者:胡辉星;简勋;梁小琼;刘怀昌

    目的 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自2004年本院实施急诊绿色通道以来1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情况及入院90 min内血管开通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6例患者在入院90 min内血管开通者有36例,无一例死亡,>90 min血管开通者有39例,死亡1例;非介入治疗51例,死亡4例.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的实施可显著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实施的主要障碍为患者未参加社会保险.

  •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的临床体会

    作者:郝新斌;郝新娟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微创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 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配合血肿粉碎器,对经CT定位的颅内血肿进行早期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 微创治疗脑出血其病死率及重残率接近于以往相关文献报道的水平.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安全、简便、损伤轻微,不受场地限制且疗效明显.

  • 无痛苦胃镜检查术在上消化道息肉摘除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胡伟;时昭红;于皆平;毛德华;吴玉芳;刘怡;余琼

    目的 探讨无痛胃镜术在上消化道息肉摘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62例上消化道息肉患者分为2组:无痛内镜组(Ⅰ组)80例和常规内镜组(Ⅱ组)82例.观察2组术前、术中、术后收缩压、心率、氧饱和度的变化,操作时间及术中反应,术后感受等.结果 无痛胃镜组术中收缩压稍降低,心率、氧饱和度无明显改变;其操作时间短,患者术后反应良好.结论 无痛胃镜下治疗上消化道息肉是一种能缩短治疗时间、安全性好、成功率高、更易被患者接受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早产胎膜早破适时分娩及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

    作者:杨微涛

    目的 探讨早产胎膜早破(PPROM)的分娩方式、时机及妊娠结局.方法 对64例PPROM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分娩方式、分娩时机及妊娠结局与不同孕周、破膜时间、胎儿宫内情况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 孕28~33+6周与孕34~36+6周PPROM比较,潜伏期明显延长,剖宫产率、新生儿发病率及新生儿死亡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34周前的PPROM应进行期待疗法,如须终止妊娠以剖宫产分娩为妥.34周以后的PPROM应尽可能阴道试产.

  • 机械通气治疗重症人禽流感H5N1亚型的体会

    作者:滕小宝;韩明锋;时建;冉献贵;孙耕耘;胡杰贵;徐晓玲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治疗重症H5N1亚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策略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6年2月成功救治1例H5N1亚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于2月18日以重症H5N1亚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重症肺炎并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入院.经鼻导管、面罩吸氧及应用CPAP无创通气,低氧血症未能缓解,2月20行经鼻气管插管,采用容量控制+呼气末正压通气(VCV+PEEP),2月22日行气管切开.改模式为压力控制+呼气末正压通气(PCV+PEEP),病情稳定后,改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SIMV+PSV),3月1日撤机,3月23日,患者治愈出院.结论 早期以PCV+小潮气(VT)+PEEP的方式进行合理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是成功救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并ALI/ARDS的一项有效措施.

  • 原发性输卵管癌11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新国;吴敏;张瑜

    目的 探讨原发性输卵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指导诊疗,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11例原发性输卵管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原发性输卵管癌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以阴道排液或流血、盆腔肿块及下腹痛为主要临床特征.以手术为主、化疗为辅的综合治疗的方法可提高疗效.结论 临床期别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紫杉醇(艾素)+卡铂"化疗对输卵管癌可能有一定的疗效.

    关键词: 输卵管肿瘤
  • 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嗜酸性粒细胞与神经肽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金湘;杨瑞嘉;黄志纯

    目的 观察嗜酸性粒细胞与神经肽在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中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30只6~8周大鼠,随机分成自然对照组、变应性鼻炎(AR)组和布地奈德治疗组,用卵清蛋白致敏激发制备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取鼻黏膜石蜡切片后进行HE常规染色和SP纤维免疫组化染色并观察嗜酸性粒细胞和神经肽的分布及表达.结果 AR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自然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布地奈德治疗后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少见,与A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P的表达显著性地低于AR组(P<0.01);但与自然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与SP的表达有一定的正相关性(r=0.92,P<0.05).结论 鼻黏膜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异常浸润和SP纤维的高表达,在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激素能同时抑制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和SP纤维的表达.

  • 吡格列酮对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研究

    作者:于心亚;孙津津;田建伟;张海涛

    目的 观察胰岛素增敏剂盐酸吡格列酮(PIO)对培养的Wistar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s)增殖和胶原合成的抑制作用,探讨其与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NOS-NO)系统活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培养Wistar大鼠的CFs、四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CFs的增殖情况、羟脯氨酸比色法测定CFs培养上清胶原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测定CFs培养上清NO含量、分光光度计法测定CFs培养上清NOS活性.结果 (1)CFs的吸光值(A490值)和培养上清胶原含量均随着PIO干预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减低,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2)5×10-6 mol/L的PIO干预48 h后,CFs培养上清NO含量为(221.7±35.3)μmol/L,与对照组(112.1±8.9)μmol/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OS活性为(15.38±1.82)U/mL,和对照组(11.24±0.49)U/m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盐酸吡格列酮能够抑制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胶原的合成,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其效应可能是通过上调NOS-NO系统的活性来实现.

  • 失血性休克大鼠活化蛋白C抵抗相关因素在休克后凝血紊乱发展中作用的研究

    作者:张艳杰;潘景业;林锡芳

    目的 观察失血性休克SD大鼠蛋白C系统变化及活化蛋白C抵抗发生率,探讨失血性休克活化蛋白C抵抗相关因素及对失血性休克凝血紊乱的影响.方法 制作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休克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观察2组大鼠休克后1 h、2 h、4 h、6 h、8 h血浆蛋白C活性(PC:A)、血浆总蛋白S(TPS)、血浆游离蛋白S(FPS)、血栓调节蛋白(TM)、活化蛋白C抑制剂(PCI)水平及活化蛋白C抵抗(APCR)阳性率.结果 大鼠失血性休克组血浆蛋白C活性、血浆总蛋白S、血浆游离蛋白S、活化蛋白C抑制剂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浆血栓调节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PCR阳性组血浆蛋白C活性、血浆总蛋白S、血浆游离蛋白S水平明显低于APCR正常组,二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休克组APCR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的APCR阳性率为分别为33.3%、6.7%(P<0.01).休克2 h、8 h后,APCR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 PC、PS、PCI消耗、TM异常及活化蛋白C抵抗共同导致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液高凝状态,活化蛋白抵抗与血浆PC、游离PS下降、PCI与PC比例失调、血栓调节蛋白作用下调等多种因素有关.PCI对失血性休克过程中产生APCR影响较小,APCR的形成主要与PC、PS下降有关.

  • 448例儿童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李玉凤;何建芳;刘旭明

    目的 了解儿童肿瘤在东莞市区的发病特点和规律.方法 对近5年来经病理检查证实的448例儿童肿瘤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48例中良性肿瘤416例(92.86%),恶性肿瘤32例(7.14%),良、恶性之比13∶1,男女之比为1.13∶1.良性肿瘤中以脉管性肿瘤(33.48%)、毛母质瘤(11.16%)、骨软骨肿瘤(10.71%)多见;恶性肿瘤中以软组织肉瘤(2.01%)、恶性外周神经肿瘤(1.34%)、淋巴瘤(1.12%)多见.结论 儿童肿瘤的发病在年龄、性别及组织学类型等方面有其一定的规律性.

  • 增殖细胞核抗原和p16蛋白表达与鼻咽癌放射敏感性相关性研究

    作者:伍海军;申良方;肖华平;廖遇平;袁君;涂青松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p16蛋白表达与鼻咽癌放射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3例初行放疗前鼻咽癌组织中PCNA和p16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63例鼻咽癌组织中PCNA和p16蛋白表达阳性者分别有62例(98.41%)和13例(20.63%),高表达者分别有22例(34.92%)和7例(11.11%);鼻咽癌组织中PCNA表达与p16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s=-0.79,P<0.01);PCNA及p16蛋白阳性表达水平越高,则鼻咽癌对放射治疗越敏感,放疗后鼻咽局部癌肿完全消退率越高(P>0.05);PCNA和p16蛋白同时高表达者比单一指标高表达者,对放射敏感性更高(P<0.05).结论 PCNA和p16蛋白是反映鼻咽癌放射敏感性和预测其放疗疗效的重要指标,在作为放疗敏感性的指标上,PCNA可能较p16更有意义.

  • Graves病血清趋化因子与其受体变化的关系研究

    作者:李路;高茜;徐丹;张明霞

    目的 研究外周血趋化因子及其受体表达与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D)的关系.方法 将67名GD患者分为新诊断未治疗组(A组)、治疗病情未控制组(B组)、病情控制组(C组)及病情稳定组(D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其外周血巨噬细胞来源的趋化性细胞因子(MDC)、白细胞介素8(IL-8)、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的水平;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趋化因子受体CXCR3、CCR5、CCR3的表达;同时检测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自身抗体.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D组以及其中A组、B组MDC、IL-8、IP-10水平明显增高(P<0.05,P<0.01),MDC、IP-10与FT3、FT4呈正相关(r=0.309,P<0.05;r=0.302,P<0.05;r=0.390,P<0.01;r=0.491,P<0.01);趋化因子受体CCR5、CXCR3在GD组降低(P<0.01;P<0.05),CCR5与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呈负相关(r=-0.471,P<0.05).结论 趋化因子MDC、IP-10、IL-8及受体CCR5、CXCR3参与了GD的免疫病理过程,可作为GD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病情监测指标.

  • 解脲脲原体生物一群的耐药性研究

    作者:张洪文;陈琳;王新;陈蒲香;王丽琼

    目的 探讨在不同女性生殖道中解脲脲原体(Uu)生物一群的耐药性.方法 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和244例妇产科疾病患者,排除衣原体、滴虫、念珠菌、淋球菌及以加德纳菌感染.取其宫颈管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并同时行药物敏感试验.对于培养结果阳性的样本提取DNA进行PCR扩增,确定其血清型.结果 (1)Uu生物一群分离阳性率为60.5%(172/284).其中健康体检者、不孕症、不良孕产、盆腔炎及阴道炎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0%(20/40),46.3%(38/82),58.3%(28/48),66.7%(24/36),79.5%(62/78).提示Uu生物一群在女性不同妇科疾病中的分布存在差异(P<0.05).(2)药敏试验结果 显示对Uu生物一群较为敏感的药物分别为:强力霉素98.8%,阿歧霉素97.7%,交沙霉素96.5%.耐药率分别为:环丙沙星62.8%,司帕沙星44.2%,可乐必妥43%.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生殖道中Uu生物一群主要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敏感药物主要为强力霉素,阿歧霉素及交沙霉素,尤其强力霉素的敏感性达到了98.8%,近期内可作为治疗Uu生物一群的一线用药.

  • 低氧诱导因子-1α与P-糖蛋白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舒波;雷三林;徐峰

    目的 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P-糖蛋白(P-gp)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及相互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3例原发性肝细胞癌中HIF-1α和P-gp的表达情况,并分析HIF-1α和P-gp与肝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在43例肝癌标本中,HIF-1α和P-gp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60.5%(26/43)、48.8%(21/43).HIF-1α蛋白表达与肿瘤的大小、分化程度、有无门静脉、胆道癌栓有关;P-gp蛋白表达与肿瘤的大小、有无门静脉、胆道癌栓有关.HIF-1α、P-gp蛋白阳性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 原发性肝癌组织存在着HIF-1α、P-gp蛋白的过表达,HIF-1α过表达对肝癌的多药耐药性的产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肝肿瘤 缺氧 P糖蛋白
  • 口山酮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李金成;姜德建;吕冬;谭桂山;谭德明

    目的 研究去甲基雏菊叶龙胆酮(DMB)对肝星状细胞(HSC)活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分别加入1、3或10μM DMB孵育12~48 h.细胞组织化学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Ⅰ型胶原的合成;逆转录PCR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水平.结果 体外培养的HSC-T6表现为激活状态,表达α-SMA和合成Ⅰ型胶原.处理DMB能显著降低体外培养的HSC-T6表达α-SMA细胞数目和Ⅰ型胶原的合成,且呈浓度依赖性.而且,DMB能浓度依赖性降低HSC TGF-β1和CTGF mRNA水平.结论 DMB能抑制HSC的活化,其作用与抑制TGF-β1-CTGF促纤维化通路有关.

  • 异氟醚对新生大鼠认知功能和突触素表达的影响

    作者:蒯建科;柴伟;孙绪德;于代华;张凤林;彭德民;杨永慧;姚立农

    目的 观察异氟醚对新生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和海马突触素(synaptophysin)的影响.方法 新生1周Wistar大鼠40只,雌雄不拘,随机分为5组(n=8):对照组(A组)吸入空气;B、C组分别吸入1.8%和1.2%异氟醚6 h,D、E组分别吸入1.8%、1.2%异氟醚3次,1次/d,2 h/次.吸入异氟醚后3周进行认知功能测试,包括旷场实验和Morris水迷宫测试,然后取大鼠海马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突触素表达.结果 吸入异氟醚可导致大鼠认知功能降低,海马突触素表达增加(P<0.05),吸入高浓度异氟醚后海马突触素表达增加更明显,单次吸入和多次吸入异氟醚海马突触素表达无影响(P>0.05).结论 异氟醚可降低新生大鼠认知功能,并上调海马突触素表达.

  • 控制微炎症反应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影响的研究

    作者:李秀珍;王鸿泰;李捷

    目的 探讨姜黄控制微炎症反应后对慢性肾衰非透析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慢性肾衰非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定慢性肾脏病(CKD)分期3~4期患者共158例,采用免疫速率比浊法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以下简称CRP)的浓度并根据其浓度分为微炎症状态组(58例)和非微炎症状态组(100 例),微炎症状态组再分为治疗组29例和非治疗组29例,治疗组给予姜黄9 g,水煎服1次/d,观察3个月后CRP和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经姜黄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CRP水平(3.18±1.74)mg/L显著低于非治疗组(6.39±3.17)mg/L,其变化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肌酐(Cr)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变化幅度均显著低于非治疗组(P<0.01).结论 姜黄可通过控制微炎症反应而延缓慢性肾衰非透析患者肾功能的进展.

  • 紫河车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脑组织内β淀粉样蛋白及β淀粉样前体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袁梦石;陈向良;周德生;杨期东

    目的 观察用紫河车干预后的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的脑组织内β样淀粉蛋白(Aβ)、β类淀粉前体蛋白信使核糖核酸(βAPPmRNA)表达改变,探讨紫河车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症状的部分机制.方法 用Okadaic acid(OA)注于实验大鼠脑内杏仁核建立AD动物模型,用避暗法和穿梭箱法测试实验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实验大鼠脑组织内Aβ表达的变化,用原位杂交方法显示实验大鼠脑组织内βAPP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用紫河车治疗和预防一段时间后的AD模型大鼠,其学习记忆能力的测试成绩明显优于同时间点模型组大鼠的成绩(P<0.05),其脑组织内Aβ、βAPPmRNA表达数量也明显少于同时间点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内的Aβ、βAPPmRNA表达数量(P<0.05).结论 经紫河车干预后,AD模型大鼠的行为异常得到改善,同时其脑组织内Aβ、βAPPmRNA表达也受到抑制.

  • 热休克蛋白27及70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钟妮南;李新国;吴敏;彭晓薇;潘胜梅

    目的 检测热休克蛋白(HSP)27、70在正常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病理学意义及其与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6例正常子宫内膜,8例增生过长子宫内膜,8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45例子宫内膜腺癌中HSP27和HSP70的分布及表达.结果 HSP27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前三种状态子宫内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70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前三者状态子宫内膜,与正常子宫内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者在子宫内膜腺癌的不同病理学分级之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不同年龄组、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P27、HSP70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 胃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斌;罗建远;李建璜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87例胃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甲胎蛋白阴性和阳性2组胃癌患者的生物学特征(浸润深度、肝脏转移、淋巴结转移程度、临床分期),生存率及预后因素.结果 肝脏转移、多个淋巴结转移发生率,AFP阳性组均明显高于AFP阴性组(P<0.01).AFP阳性组1、3、5年生存率为57.1%、8.9%和近0,明显低于AFP阴性组的90.3%、62.7%、49.8%(P<0.01),AFP表达为胃癌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与患者的生存期呈负相关(P<0.01).结论 胃癌患者AFP高表达提示其易发生肝脏和淋巴结转移,且预后不良.

    关键词: 胃肿瘤 甲胎蛋白类
  • 中药小青龙汤对哮喘气道平滑肌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的影响

    作者:邱晨;高伟良;高雪;李富荣;陈华青

    目的 探讨中药小青龙汤对哮喘气道重构时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增殖周期的调控机制,为哮喘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和小青龙汤组,每组20只.各组大鼠支气管-肺组织行HE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经光学显微镜和图像分析系统观察分析支气管内管壁、气道平滑肌层和上皮下胶原的病理改变,应用流式细胞仪同步检测各组大鼠ASMC增殖周期时相分布和相应细胞周期调节蛋白(CCRP)的表达水平.结果 哮喘模型组大鼠支气管内管壁、平滑肌层、上皮下胶原层的厚度和ASMC数目均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P<0.01);S期、G2/M期ASMC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yclinE、cyclinA、cyclinB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27kipl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小青龙汤组大鼠支气管内管壁、平滑肌层、上皮下胶原层的厚度和ASMC数目均显著小于哮喘模型组(P<0.05),S期ASMC比例显著低于哮喘模型组(P<0.05),cyclinE、cycli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哮喘模型组(P<0.05),P27kipl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哮喘模型组(P<0.05).结论 哮喘气道重构时ASMC异常增殖,小青龙汤可通过调控CCRP的表达、影响ASMC通过G1/S细胞周期限制点而抑制哮喘ASMC的增殖和气道平滑肌层的增厚、减缓气道重构的发展.

  • 165所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横断面调查

    作者:任南;文细毛;吴安华

    目的 了解我国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现状.方法 所有参加调查的医院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调查一天的住院患者中抗菌药物的使用种类及用药量.结果 165所医院115143名住院患者中,55755人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8.42%.总DDDs为282775.55,使用指数为245.59.抗菌药物使用指数排在前3位的科室为综合ICU(592.97),其次为其他科(453.81)和妇产科(445.27).抗菌药物中喹诺酮类的使用指数高76.75,其次为林可类(63.46)和头孢菌素类(46.05).结论 使用指数能较准确反映抗菌药物利用情况,总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偏高.

  • 丹皮酚对人大肠癌HT-29细胞bcl-2和bax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汪毅;计春燕;谭诗云

    目的 探讨丹皮酚(Pae)对人大肠癌HT-29细胞的增殖抑制、凋亡诱导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寻求大肠癌治疗的新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荧光显微镜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的Pae对HT-29细胞增殖的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用药前后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的变化.结果 荧光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到Pae作用后HT-29细胞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Pae在15.63 mg/L、62.5 mg/L、250 mg/L 3种浓度下作用48 h均可诱导HT-29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Pae作用后HT-29细胞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bax蛋白表达无显著改变.结论 Pae可抑制HT-29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并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bax的表达比例有关.

  • 心脏和心肺移植术后彩超观察排斥反应心包积液变化的研究(附4例报道)

    作者:徐新华;胡建国;尹邦良;杨一峰;周新民;李建民;吴勤;高雷;胡练芳

    目的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UCG)观察原位心肺联合移植(OHLT)、心脏移植(OHT)术后急性排异期、稳定期心包积液的变化,评价心包积液作为排异指标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 UCG对4例OHLT、OHT患者术后进行长达五年余不等的长期动态监测急性排异期、稳定期心包积液的变化.结果 本组病例发生十几次急性排异反应,出现中到大量心包积液,从未使用过心内膜心肌活检,均由UCG定性、定量观察、评判,明确提出超声诊断.结论 UCG是测定心包积液量变化的重要方法,可作为评价OHLT、OHT急性排异期、稳定期反应的重要指标.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辛伐他汀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作用

    作者:闫纯英;杨敏;陈广玲;陈畅;张钰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辛伐他汀对大鼠心肌梗死后缺血心肌的治疗作用.方法 结扎Wistar大鼠左冠状动脉制作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随机分为动员组和AMI对照组.联合应用G-CSF和辛伐他汀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释放并归巢于心肌梗死灶,建模后24 h、2周和4周时杀死大鼠,取出心脏,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特征和心肌基本结构,并测量梗死面积,计算心室肌质量/体重的比值、心肌梗死总面积/左心室肌总面积的百分比;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心肌组织CD34阳性细胞的表达;并比较联合动员前后外周血中CD34阳性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 制模后第24 h、第2周和第4周的CD34阳性细胞百分率均比动员剂使用前(即制模前)和AMI对照组大鼠的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动员组太鼠在第2、4周时,心室肌重量/体重均比AMI对照组明显低(P<0.05);动员组大鼠心梗区可见大量CD34阳性细胞浸润,其梗死面积明显减小;动员组大鼠心肌梗死程度较AMI对照组减轻,其缺血心肌的基本结构得到保护.结论 联合应用G-CSF和辛伐他汀,能显著提高外周血的干细胞数量,促进干细胞归巢梗死心肌并分化为心肌细胞样细胞,明显减轻心室重塑,保护缺血心肌的基本结构.

  • 无肌松药麻醉在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切除麻醉的效果分析

    作者:路璐;聂迎潮;刘欣欣

    目的 评价无肌松药麻醉在重症肌无力(MG)胸腺切除麻醉的效果.方法 重症肌无力(MG)胸腺切除病例40例,分为使用肌松药(A)和无肌松药(B)2组,每组各20例.分别观察2组入室时,麻醉诱导后1 min,气管插管后1 min的HR和MAP值,以及术后立即拔管情况和延迟拔管的时间.结果 麻醉诱导后1 min和气管插管后1 min的HR和MAP 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的术后立即拔管比率明显高于A组(P<0.01).延迟拔管的时间明显比A组缩短(P<0.05).结论 MG患者胸腺切除术采用无肌松药麻醉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 伐昔洛韦治疗儿童水痘326例疗效观察

    作者:江端;王靖;高俊;谢小华

    目的 观察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治疗儿童水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26例儿童水痘患者按同类药物不同剂型治疗方法分为2组,分别予以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和阿昔洛韦片口服治疗,观察患者体温正常时间及疱疹基本结痂时间.结果 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组在疱疹基本结痂时间和体温正常时间均优于阿昔洛韦片组,治疗组在治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水溶性好,口服生物利用度高,服药次数少,患者依从性好,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水痘药物.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田胜利;邹建宏;肖顺秦

    目的 评价吉西他滨与顺铂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将87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2组,比较2组的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2组毒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组治疗晚期NSCLC患者有效率高,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毒副反应不增加.

  •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附50例报告)

    作者:尚宇;刘思杰;周凯泉;范杰;杨闻宇;徐迎阳;张雅金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给予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镇痛的作用效果.方法 ASAⅠ~Ⅱ级行LC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A组,术后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50 mg;B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50 mg.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情况、观察术后24 h内镇痛药需求数、咽喉疼痛发生率以及恶心、呕吐、出血等副作用.结果 B组在完全清醒时、清醒后0.5、1、2 h VAS评分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6、12 h 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咽喉疼痛的发生率7例(28%)明显低于A组14例(56%)(P<0.05).镇痛期间无呼吸抑制、异常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不同时机使用氟比洛芬酯均能有效缓解LC术后疼痛,但麻醉诱导前用药效果更佳,提示氟比洛芬酯具有超前镇痛作用.

  • 丹红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150例疗效观察

    作者:周艳;周丽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150例老年人稳定型心绞痛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 ml加入丹红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10 d.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10 d.检测运动平板试验、常规心电图.结果 治疗组患者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92.50%,73.6%优于对照组(68.61%,54.3%)(P<0.05);治疗组运动平板试验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丹红注射液是治疗冠心病明确有效的药物.

  • 鼻内镜手术结合术后氟康唑冲洗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疗效观察

    作者:石祖仑;蒋柏桥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结合术后氟康唑冲洗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 总结1997~2006年本科采用鼻内镜手术(ESS)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87例,术后分别进行0.2%氟康唑溶液和0.5%甲哨唑溶液冲洗,观察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鼻内镜手术+术后0.2%氟康唑溶液冲洗)的治愈率77.3%,对照组(鼻内镜手术+术后0.5%甲哨唑溶液冲洗)的治愈率44.2%,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鼻内镜手术结合术后氟康唑冲洗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比较理想的方法.

  • 长托宁与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疗效比较

    作者:邓跃志;刘可轩;肖丽娟

    目的 观察长托宁与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AOPP)的疗效.方法 用长托宁配合氯磷定治疗35例AOPP患者,并与阿托品配合氯磷定治疗37例AOPP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长托宁组较阿托品组患者M样症状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消失快、用药次数少、用药剂量小、住院时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死亡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长托宁对抗AOPP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快于阿托品,对心血管系统的副作用少于阿托品,应作为治疗AOPP的首选抗胆碱能药物.

  • Graves病治疗前后高敏C反应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

    作者:廖利珍;龙国文;刘飞奇;李国华;冯霓;胡慧玲

    目的 观察Graves病(GD)治疗前后炎症标志物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探讨hs-CRP与GD的关系.方法 88例GD患者治疗前hs-CRP与200例正常人对照(对照组),观察GD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1月、2月、3月hs-CRP、游离甲状腺激素(FT3、FT4)的变化,比较用丙基硫氧嘧啶(PTU)或赛治(MM)治疗hs-CRP的差异及hs-CRP与FT3、FT4的相关性.结果 GD者治疗前hs-CRP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1月、2月、3月相比hs-CRP、FT3、FT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2周FT3外),用PTU或MM治疗hs-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与炎症有直接关系.

  • 端粒酶活性在消化道息肉组织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卫政;田德安;张静;何长华

    目的 探讨端粒酶在消化道息肉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 电子内镜下取得胃、肠息肉组织标本5块,3块送活检,另2块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 增生性息肉、腺瘤、炎性息肉、幼年性息肉和息肉样胃(肠)癌组织的端粒酶阳性率分别为5%、19.5%、15.4%、0%和85.7%;随着息肉直径的增大、数目的 增多,其端粒酶的阳性表达率也逐渐增高.结论 端粒酶活性检测可作为消化道息肉恶变的早期预测指标.

  • 阴道液HCG定性检测对胎膜早破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晓晞;高淑琴;杜秀燕

    目的 探讨阴道液HCG的定性测定在胎膜早破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101例胎膜早破孕妇和80例正常孕妇的阴道液进行早早孕试纸检测.结果 应用HCG定性检测诊断胎膜早破的准确率93.99%、敏感性89.1%、特异性100%.HCG定性检测的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PH值试纸法.结论 阴道液HCG定性检测诊断胎膜早破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的优点,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 人类淋巴母细胞建株方法的改进

    作者:赵迪诚;黄芬;吴国佩

    目的 探讨有效的淋巴细胞建株技术.方法 用EB病毒转染对53例标本进行建株,Ⅰ组:开放培养+早期分离活细胞;Ⅱ组:开放培养;Ⅲ组:密闭培养.结果 成功率分别是:Ⅰ组96.2%、Ⅱ组75.5%、Ⅲ组50.9%.结论 开放培养+早期分离活细胞能提高建株成功率和缩短建株时间.

  • 川崎病患儿血小板参数的动态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作者:龚萍;贺湘玲

    目的 探讨川崎病患儿血小板参数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35例川崎病患儿血小板参数及其动态变化.结果 川崎病患儿首次测定的血小板参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动态观察发现:川崎病组未并发冠脉病变组参数较治疗前低,而并发冠扩组血小板参数PLT,MPV持续升高.结论 血小板参数的动态测定有助于对川崎病患儿并发冠脉损伤的早期判断.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的蛋白纯度

    作者:唐贤斌;胡妮

    目的 探索用反相HPLC法测定其蛋白纯度的方法,更好地提高分析效果.方法 改用反相C18柱及DAD检测器、采用双流动相梯度洗脱的反相HPLC法检测其蛋白纯度,并建立了方法的系统适用性参数.结果 经系统适应性试验,证明该方法可明显提高分离效果、检测准确度、理论塔板数和主峰峰型等参数,峰纯度微观分析显示,本方法分析效果较为理想.结论 反相HPLC法可用于rhGM-CSF蛋白纯度检测.

  • 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肾内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内皮素-1及肾上腺髓质素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刘泽军;魏宗德;李晚珍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并肾功能损害患者早期双侧肾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与内皮素-1(ET-1)、肾上腺髓质素(ADM)的相关性.方法 将9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血α1-微球蛋白,血、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分为肾损害早期高血压组45例和无肾损害高血压组45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各组对象血浆ADM、ET-1水平进行测定,并同时用彩色超声多谱勒技术监测双侧叶段动脉(SRA)、叶间动脉(IRA)的收缩期峰速度(Vs)、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血流峰速加速时间(AT)、脉冲指数(PI)、阻力指数(RI)等血流参数.结果 (1)肾损害早期高血压组与无肾损害高血压组比较,血浆ET-1、ADM水平明显增高(P<0.001);SRA、IRA的Vs、Vd、Vm显著降低(P<0.05),AT明显延长(P<0.01),PI和RI明显增高(P<0.05).(2)直线相关分析,ADM、ET-1与Vs、Vd、Vm负相关(P<0.001),与PI、RI、AT正相关(P<0.001).ADM、ET-1、与Vs、Vd、AT、RI存在回归关系.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并肾功能损害患者早期肾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及血浆内皮素-1、肾上腺髓质素水平发生明显变化,内皮素-1、肾上腺髓质素可能在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早期发挥重要作用.

  • 619例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学检测及分析

    作者:王海燕;涂林修;马旭升

    目的 了解北仑地区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药物敏感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儿科2004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619例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于入院当天患儿咳嗽后无菌操作吸取鼻咽深部分泌物及痰液,培养、分离菌种,进行细菌测定和药敏分析.结果 病原菌检出171例(占27.6%),G-菌116株(67.8%),G+菌55株(32.2%).其中大肠埃希氏菌37株(21.63%),肺炎克雷伯菌29株(16.96%),金黄色葡萄球菌16株(9.36%),表皮葡萄球菌14株(8.19%),铜绿假单胞菌12株(7.02%).检出的绝大部分G-菌对泰能敏感,对喹诺酮类及丁胺卡那敏感性较高;所有G+菌对万古霉素敏感,对三代头孢菌素敏感性好,但对青霉素及红霉素耐药性50%以上.结论 目前G-菌逐渐上升为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过度使用抗生素使耐药菌株增加.

  • 儿童喘息性疾病与衣原体检测分析

    作者:周晓聪;徐强;陈小芳;董琳;罗运春;李昌崇

    目的 探讨儿童喘息性疾病与衣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 联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儿衣原体IgM抗体及抗原.结果 142例患儿中,血清学检测27例阳性检出率为19.0%,12例抗原检测阳性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10例、8例阳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11例阳性哮喘患儿中9例,均有感染的血清学证据,各病种间抗原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患儿喘息迁延不愈,衣原体抗原检测多次阳性,经阿奇霉素治疗后症状均有缓解.结论 儿童喘息性疾病衣原体感染占21.8%,以<6月婴儿居多,采用衣原体抗原检测能早期诊断,及时选用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治疗,疗效好,可减少发生.

    关键词: 哮喘 衣原体科感染
  • BK病毒感染与肾移植

    作者:蓝恭斌;彭龙开

    人类BK病毒感染非常普遍,通常情况下不会损害机体.但对于那些肾移植后接受大量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来说,就有可能导致移植肾失功.近几年,人们对BK病毒的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就BK病毒近的一些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BK病毒 肾移植
  • 脊髓栓系综合征的MRI诊断及临床指导价值(附23例报告)

    作者:谈劲松

    目的 评价脊髓栓系综合征的MRI表现及其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3例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和MRI表现.结果 15例患者脊髓圆锥均低于正常水平,16例伴有脊膜膨出及脊髓脊膜膨出,9例椎管内或椎旁脂肪瘤,9例终丝增粗,16例伴有脊柱裂.结论 MRI可清晰显示引起脊髓栓系综合征的原因,明确判断脊髓圆锥的位置,准确显示局部病变和伴发脊髓畸形,并对脊柱和椎体的畸形也能较好的显示,为诊断脊髓栓系综合征及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信息和重要依据,并指导临床手术治疗.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脑电图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变化的评价

    作者:孙海峰;刘南平;周宜蓉;杨平;周立明

    目的 评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脑电图(EEG)、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变化.方法 对126高胆患儿进行EEG、BAEP检测,并与对照组(30名健康新生儿)进行比较.结果 EEG异常率47.62%,主要表现为:变化性缺乏、弥漫性低电压、爆发性抑制、短暂性波幅或频率不对称;BAEP异常率71.43%,2组比较,Ⅰ波、Ⅲ波、V波PL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G异常者BAEP均异常,EEG正常者BAEP有23.81%异常.结论 (1)高胆患儿伴有脑功能异常,EEG与BAEP均可反映脑功能异常改变但非同步,BAEP临床应用价值较EEG为显著;(2)短期内EEG、BAEP无好转,提示脑功能恢复可能需要较长时间,BAEP合并EEG异常,后遗症发生率越高;(3)血清间接胆红素与EEG、BAEP异常程度及预后有直接关系.新生儿EEG、BAEP可作为高胆早期判断病情和预后的一种有效、方便的检查手段.

  • 鞍区占位性病变的MRI诊断分析

    作者:樊建中;李志勇;孔祥泉;徐海波

    目的 探讨鞍区占位性病变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区占位性病变的MRI表现.结果 垂体瘤32例,颅咽管瘤12例,脑膜瘤12例,生殖细胞瘤5例,表皮样囊肿3例,Rathke囊肿3例,星型细胞瘤、室管膜瘤、错构瘤和垂体脓肿各2例.结论 MRI对鞍区占位性病变的发病部位、形态特征、大小范围、生长方式及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显示清晰明了,能对其作出较为全面正确的诊断,为临床拟订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 超声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张红丽;陈再荣;李忠;代胜胗

    目的 总结超声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前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前对2000例病人胆囊B超显像结果(包括胆囊大小、囊壁厚度、结石大小、囊内赘生物、胆囊周围有无积液、胆总管直径等)与LC术中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超声诊断与LC的符合率为99.7%.超声正确诊断提供了LC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式的选择.结论 超声诊断胆囊疾病准确,对选择LC适应证具有重要价值.

  • 经颅多普勒检测在儿童发作性头昏头痛应用的价值

    作者:刘劲松;杨昌前;陈尚志;廖湘平

    目的 了解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对发作性头昏头痛患儿的诊断及治疗指导作用.方法 对近2年发作性头昏头痛患儿103例在TCD指导下采用改善脑血管功能药治疗的效果进行总结.结果 TCD正常39例,余64例的脑血管血流速度均有改变,对所有病例均采用昆明神衰果素片治疗,64例TCD异常者收到满意疗效.而TCD正常39例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变.结论 儿童发作性头昏头痛经TCD检测血管的血流改变具有一定特症,对诊疗和指导用药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CT诊断贲门癌外侵138例报告

    作者:许建生;姚沛旭;周旭文;陈卫鹏;陈曙;郑锡元

    目的 探讨CT检查判断贲门癌外侵邻近器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贲门癌侵犯邻近器官138例的CT表现.结果 贲门癌侵犯肝脏38例次,CT判断准确率89.5%(34/38);侵犯脾脏16例次,准确率93.8%(15/16);侵犯胰腺69例次,准确率92.8%(64/69);CT表现为受侵脏器界面模糊不清及强化不均匀;侵犯主动脉14例次,准确率85.7%(12/14),CT表现为脂肪间隙消失且接触角大于90度;侵犯膈肌50例次,准确率70%(35/50),CT表现为膈肌不规则增厚和强化不均,多脏器侵犯40例.结论 CT判断贲门癌外侵邻近脏器基本可靠,CT检查能够帮助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及手术难度的估计.

  • X线片对新生儿先天性骨梅毒诊断价值的研究

    作者:杨建辉;徐和平

    目的 探讨新生儿先天性骨梅毒的临床表明及X线片特点,为诊治新生儿先天性骨梅毒提供依据.方法 对51例新生儿先天性梅血毒感染,进行X线片及梅毒血清检测进行分析.结果 诊断新生儿先天性骨梅素32例,确诊率为62.7%(32/51).X线片表现为四肢长骨的干骺炎32例,骨膜炎10例,骨干炎3例.干骺炎主要特点表现为对称性贯穿干骺部的3~8 mm透亮带,恢复期透亮带逐渐消失.结论 新生儿先天性骨梅毒X线片检查干骺早期改变具有一定特征,能确定骨骺侵犯的部位、范围、程度及恢复期的特点,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 老年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等关系探讨

    作者:陈敏;胡湘明;朱筱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 55例老年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殖期(C组)与55例老年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单纯期(B组)及55例老年2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A组)进行临床和生化等指标的检测.结果 C组与A组相比,SBP、UAER、病程、BMI、UA高于A组(P<0.05),Fc-p、HDL-ch、ApoA低于A组(P<0.05);C组与B组相比,CR、UAER、年龄、病程,UA高于B组(P<0.05);B组与A组相比,UAER高于A组(P<0.05),年龄、病程,ApoA低于A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尿白蛋白排泄率升高是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影响力度依次为尿白蛋白排泄率>BUN>年龄>病程.结论 为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必须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血脂、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

  • 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疗效观察

    作者:张云良;张润兰;王君;李志红;李红星;王翯;马锐;张军琴

    目的 评价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患者198例,分成吡格列酮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和比较2组患者脂肪肝的变化情况.结果 经6个月的观察,治疗组在改善脂肪肝程度、降低空腹胰岛素及改善肝功能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显效率、好转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7.5%、48.0%、75.5%,而对照组分别为14.6%、33.3%、47.9%,2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吡格列酮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较为理想和安全的药物之一.

  • 吡格列酮治疗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

    作者:伍先明;刘慧霞;周芳;刘忠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治疗对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DM)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2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组(DM组),吡格列酮治疗组(DP组):DM组制模后用STZ(65 mg·kg-1)制成DM大鼠模型,DP组用吡格列酮20 mg·kg-1·d-1灌胃连续8周.8周后测空腹血糖(FB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空腹胰岛素(FINS),并取左室心肌组织行电镜观察、免疫组化检测心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结果 与NC组比较,DM组与DP组FBS、TG、TC、TGF-β1均明显增高(P<0.05)、FINS降低(P<0.01);与DM组比较,DP组TG、TGF-β1均下降、FINS增加(P<0.05),但TC、FBS与D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吡格列酮治疗可显著减轻DM大鼠心肌超微结构的病理改变,该药对DM大鼠心肌有一定保护作用.

  • 血浆IL-18和Hcy及hsCRP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俐;张木勋

    目的 研究血浆白细胞介素18(IL-18)、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收集本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血浆标本为T2DM组,以健康志愿者血浆标本(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患者又分为大血管并发症组(30例)及非大血管并发症组(20例).采用ELISA法测定IL-18,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Hcy.IL-18与Hcy、hsCRP的相关性用简单相关分析,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血浆IL-18的影响因素.结果 T2DM组较正常对照组血浆IL-18、Hcy、hsCRP明显升高;大血管病变组血浆IL-18、Hcy、hsCRP与非大血管病变组、正常对照组血浆IL-18、Hcy、hs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8与Hcy、年龄、hsCRP、FPG、2hPG呈正相关;T2DM组为整体,IL-18为因变量,Hcy、hsCRP等14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后Hcy、FPG、hsCRP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IL-18、Hcy、hsCRP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有关,IL-18和Hcy、hsCRP具有相关性.

  • 霉酚酸酯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作者:余堂宏;贾汝汉;胡宏

    目的 观察霉酚酸酯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清洁级Wistar雌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霉酚酸酯治疗组.霉酚酸酯治疗组给予霉酚酸酯15 mg·kg-1·d-1灌胃治疗.13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糖,血脂,血胰岛素,尿白蛋白排泄率,内生肌酐清除率;HE及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血糖,血脂,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内生肌酐清除率均明显升高(P<0.05);其肾重、肾重/体重、肾小球面积、肾小球体积、细胞外基质相对面积亦明显升高(P<0.05);肾脏组织中CTGF、TIMP-1和MCP-1的表达增强(P<0.05),而MMP-9表达则下降.霉酚酸酯治疗组大鼠上述各项指标均较糖尿病组好转(P<0.05).结论 霉酚酸酯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有部分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部分是通过下调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CTGF和MCP-1的表达,调节MMP-9和TIMP-1的平衡来实现的.

  • 糖克煎剂对糖尿病大鼠肾功能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付晓;李敬林;卞镝;董天宝

    目的 观察并探讨糖克煎剂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脏病变的作用.方法 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糖尿病(DM)模型组、糖克预防组、糖克治疗组(低、高剂量)、西药组,治疗组予高糖高脂饲料及注射链脲佐菌素(STZ)造成DM及痰浊血瘀中医证候模型.分别在造模成功及成模后4周予中药灌胃.检测大鼠各项指标.结果 糖克煎剂可改善大鼠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各项指标,预防组疗效优于治疗组.结论 糖克煎剂能够预防和治疗大鼠早期DN.

中国医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