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医师杂志

中国医师

中国医师杂志

Journal of Chinese Physician 중국의사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湖南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87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8-1372
  • 国内刊号: 43-127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2-141
  • 曾用名: 当代医师杂志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南
  • 主编: 朱建华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传统和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Brunnstrom分期的影响

    作者:毛小杰;李红娟;饶高峰

    目的 探讨传统强制性运动疗法与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Brunnstrom分期的影响.方法 选择脑卒中患者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强制组和改良组,每组70例.强制组用手夹板固定健手来限制其活动,每天清醒时固定时间≥90%,每天强化训练6h,每周5次;改良组不限制健肢,主动训练患侧上肢,每天强化训练6h,每周5次,两组训练内容相同.两组入院2个月(中期评定)、4个月(末期评定)分别评价患侧上肢功能情况.结果 中期评定时,改良组较强制组患侧上肢手和肩臂功能达到Brunnstrom Ⅴ~Ⅵ期的比例显著增多(P<0.05);末期评定时,改良组与强制组比较,病程<1个月患侧上肢手及肩臂功能达到Brunnstrom Ⅴ~Ⅵ期的比例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促进短期病程的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疗效优于传统强制性运动疗法;对病程长的脑卒中患者,在长期疗效中体现出的效果优势不太明显.

  • 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22例

    作者:王旭杰;李恒国;尤朝霞;林渊;娄绍旭

    目的 分析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22例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均接受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分析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本组22例患者均通过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获得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随访未发现明显残余结石.22例患者术后均门诊随诊3个月至2年,其中1例患者术后1年胆总管结石再发,予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取石.结论 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安全可靠,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 胸腔镜下先天性食道闭锁手术的麻醉管理

    作者:汪丽娜;李开华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食道闭锁合并食道气管瘘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 收集7例新生儿胸腔镜下食道闭锁修补手术的麻醉记录,回顾其麻醉诱导和维持期的麻醉管理,记录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和体温等指标.结果 术中患儿无一例死亡.麻醉诱导期,患儿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均平稳.麻醉后所有患儿均出现体温下降,气胸至瘘口结扎前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轻度升高,脉搏血氧饱和度下降,适当辅助通气下可维持较好水平.结论 术前积极改善全身状况,能提高患儿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性.麻醉方法选择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麻,注意保暖,加强监测,维持呼吸、循环平稳,可提高麻醉的满意度.

  • 内镜下套扎与硬化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分析

    作者:莫翠毅

    目的 探讨内镜下套扎与硬化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EVL)组、硬化剂注射(EVS)组及EVL+ EVS组,比较三组静脉曲张消失率、止血成功率、再出血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EVL组静脉曲张消失率及止血率为83.3%、76.7%,EVS组为93.3%、83.3%,EVL+ EVS组为90.0%、93.3%,三组静脉曲张消失率及止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9、12及24个月后再出血率EVL+ EVS组<EVS组<EV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止血成功率及曲张静脉消失率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B级>C级,再出血率A级<B级<C级(P<0.05);三组在并发症发生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套扎与硬化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均有很好的疗效,联合应用可降低再出血率,可作为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首选方法.

  • 经尿道前列腺腔内剜除术联合膀胱小切口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廖建新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腔内剜除术联合膀胱小切口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72例,采用经尿道前列腺腔内剜除术联合膀胱小切口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7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全部手术过程.剜除增生腺体时间(18.2±7.5)min.总手术时间(53.6 ± 12.7)min.术中出血量(36.8±12.3)ml,剜除前列腺重量(75.3±1.8)g.膀胱结石直径(3.59 ±2.3)cm,尿管留置时间(125.6±6.9)h.治疗后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QOL评分)、残余尿(RUV)和大尿流速(MFR)数值明显优于术前(P<0.05).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腔内剜除术联合膀胱小切口治疗高危高龄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川崎病患儿血清HMGB1、MIF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春岩;白艳辉;宫奇莲

    目的 探讨川崎病患儿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HMGB1)、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30例川崎病患儿病例资料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正常体检的同年龄段健康幼儿30例记录资料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HMGB1、MIF水平,并比较各自表达水平.然后依据研究组患儿病情严重程度、是否合并冠状动脉损伤以及是否存在反应性丙种球蛋白(IVIG)分别分组,比较各亚组间川崎病患儿血清HMGB1、MIF水平,分析二者临床意义.结果 研究组血清HMGB1、MI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急性期川崎病患儿血清HMGBI、MIF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患儿(P<0.05),合并冠状动脉损伤川崎病患儿血清HMGB1、MIF水平明显高于未合并冠状动脉损伤患儿(P<0.05),存在反应性IVIG川崎病患儿血清HMGB1、MIF水平明显低于无反应性IVIG患儿(P<0.05).结论 川崎病患儿血清HMGB1、MIF水平较正常健康同龄幼儿远远升高,且二者在急性期、冠状动脉损伤、无反应性IVIG患儿中表达水平更高,可将其作为川崎病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 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应用双节育器加防粘连膜预防宫腔再粘连的效果分析

    作者:黄俊花;陈晓红

    目的 评价重度宫腔粘连(IUA)宫腔镜分离术后双节育器加防粘连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48例重度IUA行宫腔镜电切分离术,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每组16例),A组术中放置两个节育器+防粘连膜,B组术中放置单个节育器+防粘连膜,C组术中放置单个节育器.术后患者均口服戊酸雌二醇5 mg/次,1次/12 h,行人工周期治疗,后10 d加服安宫黄体酮片10 mg/d.患者术后予规范记录月经量,术后3个月复查宫腔镜评估宫腔情况.结果 治疗后,A组治愈率明显高于B、C组(x2=7.38,16.76,P<0.05或P<0.01),B组治愈率虽高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C组(x2 =5.33,P<0.05),B组总有效率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中闭经者术后月经均有不同程度恢复,与治疗前月经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15,15.28,15.44,P <0.05),A组月经量明显多于B、C组(F=8.65,16.85,P<0.05);B组月经量明显多于C组(F =7.16,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宫腔镜分离重度IUA术后应用双节育器加防粘连膜治疗效果肯定,此方法能有效建立良好的物理屏障,有助于防止术后复发粘连,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化疗营养状况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盛莉;康延海;邢雪花

    目的 研究肠内营养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围化疗期营养状况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确诊且行化疗患者20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对比两组患者营养及细胞免疫变化.结果 化疗前两组患者营养指标、细胞免疫功能各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第2天,两组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总蛋白及转铁蛋白水平及BM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免疫功能指标中CD3+、CD4+、CD8+、CD4+/CD8+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第7天,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及细胞免疫功能较化疗第2天相比有所改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免疫功能指标中CD4+、CD8+、CD4+/CD8+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值及CD3+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胃肠道肿瘤患者围化疗期营养状况及细胞免疫功能.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中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情况的影响

    作者:马建明;李红明;张永毅;孙琪;王帅;樊雁玲;赵丹

    目的 研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中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62例中度烧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传统组,每组31例.采用传统方法对传统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研究组患者实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治疗10、15 d时研究组患者的创面愈合率均较传统组患者高(P<0.05),创面愈合时间明显早于传统组患者(P<0.05),住院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患者(P<0.05),创面细菌感染率明显低于传统组患者(P<0.05).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中度烧伤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可有效降低患者创面感染的发生率,加快患者创面愈合.

  • 无创心排量监测应用于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进;张毅

    目的 观察无创心排量监测应用于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无创心排量监测在重症胰腺炎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于本院就诊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入组患者均给予重症胰腺炎常规治疗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生物电阻抗法(BIA)监测心排量,对照组采用脉搏指示剂连续心排量监测技术(PiCCO)监测心排量.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血肌酐水平、重症监护室(ICU)治疗时间、血淀粉酶、C反应蛋白(CRP)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的APACHE-Ⅱ评分、血肌酐水平显著降低,氧合指数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的APACHE-Ⅱ评分、血肌酐水平显著降低,氧合指数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ICU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有创心排量监测相比,无创心排量监测可缩短ICU治疗时间,明显改善患者的健康评分、呼吸功能及肾功能,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 三种不同方案治疗原因不明性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秀芳;冯亚宾;姜瑞博;贾卫静;边文会

    目的 探讨三种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原因不明性复发性流产(URSA)的疗效,为临床治疗选择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复发性流产患者168例按意愿分为免疫治疗组(54例)、西药治疗组(66例)和中西结合治疗组(48例),分别采用淋巴细胞免疫治疗、传统安胎、补肾益气养血方+传统安胎治疗,比较三组妊娠成功率.结果 免疫治疗组第一疗程结束后封闭抗体阳性者38例(70.37%),第二疗程结束后封闭抗体阳性者14例(25.93%),治疗两疗程后封闭抗体阳性者52例(96.30%),封闭抗体阴性者2例(3.70%).免疫治疗组治疗后封闭抗体阳性者妊娠成功41例,封闭抗体阴性者均未妊娠成功.中西结合治疗组妊娠成功率高于西药治疗组(81.25% vs 59.09%,P<0.05),免疫治疗组妊娠成功率与中西结合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93%vs 81.25%,P>0.05).结论 三种方案治疗URSA均有一定的疗效,其中以中西结合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安胎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脑胶质瘤手术前后IGF-Ⅰ和IGFBP-3的变化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判定效果分析

    作者:车海江;苏龙;林涛

    目的 探究脑胶质瘤患者手术前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IGF-Ⅰ)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变化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判定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健康对照组和胶质瘤组各35例,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检测血清标本中IGF-Ⅰ和IGFBP-3的浓度变化,采用IGF-Ⅰ免疫组化染色和常规的HE切片染色检查肿瘤组织,并观察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结果 脑胶质瘤组患者血清IGF-Ⅰ和IGFBP-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高恶性脑胶质瘤的血清IGF-Ⅰ水平明显高于低恶性脑胶质瘤(P<0.05),但高恶性脑胶质瘤的血清IGFBP-3水平和低恶性脑胶质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恶性脑胶质瘤脑组织中的IGF-Ⅰ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低恶性脑胶质瘤(P<0.05).结论 IGF-Ⅰ和IGFBP-3水平的升高可能与脑胶质瘤的发生有关,临床上可以通过对患者血清IGF-Ⅰ、IGFBP-3水平的检测,从而及时发现早期的脑胶质瘤,进一步提高早期脑胶质瘤的临床诊断率.

  • 产前超声诊断脊柱半椎体3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薇薇

    目的 探讨应用产前超声诊断脊柱半椎体的临床价值.方法 3例怀疑椎管内肿瘤的胎儿行系统产前超声检查诊断为半椎体畸形,总结胎儿半椎体产前超声诊断特点,与引产后胎儿X线进行对比研究,并通过检索PubMed及中国知网相关文献对半椎体产前诊断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例半椎体中第1例为腰部及骶尾部多节段半椎体右肾发育不良,肛门闭锁.另2例为单发半椎体合并脊柱侧弯.3例均终止妊娠后,标本行产后超声、X线片及病理解剖,均证实产前超声诊断.结论 胎儿半椎体有特征性超声表现,其预后与是否多发、是否合并其他畸形等因素相关.

  • 鸦胆子油辅助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系统评价

    作者:李敬瑜;李萍;万光升;孙珏

    目的 系统评价鸦胆子油辅助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Science-Direct和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5年12月,检索所有鸦胆子油辅助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随机对照试验,并追索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通过与本领域专家、通讯作者联系以求获取灰色文献.由研究人员对文献进行筛选和数据提取,并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纳入15篇文献,共计1 128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鸦胆子油组更有利于提高实体瘤控制率、近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更有利于降低介入术后发热、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此外,提示鸦胆子油可能降低甲胎蛋白(AFP)水平、增强免疫力和改善临床症状,但仍需更多的证据支持.结论 鸦胆子油辅助治疗原发性肝癌可实现减毒增效的作用,但还应该开展更多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临床试验加以验证.

  •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赵素芳;刘俊;舒晴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穿孔和消化道狭窄等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消化外科于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ESD的793例消化道病变患者的完整资料,将所有患者分别分为迟发性出血组(n=67)和非出血组(n=726)、穿孔组(n=47)和未穿孔组(n =746)以及消化道狭窄组(n=38)和非狭窄组(n=755),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对患者临床基础资料、病变相关资料、手术相关资料等进行独立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在行ESD的患者中,迟发性出血、穿孔和消化道狭窄的发生率分别为8.45%、5.93%和4.79%.单因素分析显示: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为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胃窦发生病变、病变直径≥5 mm以及病变分次切除;术后穿孔的危险因素为病变直径≥5 mm以及手术时间≥90 min;消化道狭窄的危险因素为食管发生病变、病变直径≥5 mm以及病变深度至固有肌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迟发性出血危险因素的危险度排序为胃窦发生病变>病变分次切除>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病变直径(≥5 mm);穿孔危险因素的危险度排序为手术时间(≥90 mm)>病变直径(≥5 mm);消化道狭窄危险因素的危险度排序为食管发生病变>病变直径(≥5 mm)>病变深度至固有肌层.结论 行ESD的患者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胃窦病变以及分次切除病变的应注意迟发性出血,手术时间较长易发生术后穿孔,而对于食管病变和病变较深的患者尤其应该注意消化道狭窄.

  • 全胸腔镜体外循环手术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

    作者:杨晓涵;于洪涛;张锐;蒙茂龙;罗令夫

    目的 回顾总结31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胸腔镜下体外循环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采用胸腔镜下体外循环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儿31例.年龄2岁7个月至6岁,平均(4.6±1.4)岁,体重12~24(17±3.5)kg.其中房间隔缺损12例(继发孔缺损10例,原发孔缺损2例),室间隔缺损19例.经右侧胸骨旁第三肋间、腋中线第四肋间和腋前线第六肋间三个1.5 ~2.0 cm的孔状切口,股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完全在胸腔镜下显露术野完成手术.结果 31例患儿均治愈出院,无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呼吸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残余分流、房室传导阻滞等并发症.心脏阻断时间18 ~ 118(53.4 ±31.2)min;体外循环时间62~ 185(126.4 ±45.2)min;术后机械通气时间2~7(5.3±1.5)h;ICU停留时间15 ~21(19±1.3)h;术后24 h引流量0~130(57 ±36.2)ml;红细胞用量0~2(1.2±0.8)U.术后住院时间4~7(6.2± 1.2)d.结论 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胸腔镜下修补手术可达到与传统正中开胸手术相同的治疗结果,同时具有切口小、出血少、不引起胸骨畸形愈合等优点.

  • 86例完全型房室间隔缺损外科手术疗效分析

    作者:谢立;黄灿;赵天力;杨进福;吴忠仕;杨一峰;宋逢林

    目的 总结86例完全型房室间隔缺损(CAVSD)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早期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科接受外科治疗的86例CAVSD患者.其中男44例,女42例;年龄1个月至17岁,平均(32.3±46.5)个月,其中<6个月24例,≥6个月62例;身高53 ~ 165(82.1 ±27.6)cm;体重4.1 ~43(10.8±8.7)kg.Rastelli分型:A型67例,B型15例,C型4例.合并21-三体综合征6例.术前房室瓣反流轻度32例,中度38例,中重度16例.肺动脉高压轻度15例,中度54例,重度17例.结果 86例患儿采用双片法外科矫治69例,采用单片下压法17例.术后所有患儿均入重症监护室继续治疗,呼吸机辅助2.5~244(30.9±47.7)h.监护室停留时间14~306(87.7±76.8)h.住院时间6~50(16.4±9.2)d.全组术后死亡4例(4.7%),其中双片法外科治疗组3例,单片下压法外科治疗组1例;4例患儿均死于术后瓣膜反流加重,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双片法和单片下压法治疗CAVSD均可取得满意的手术早期疗效.

    关键词: 心间隔缺损 外科学
  • 脐带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在孕中晚期胎儿染色体异常诊断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邹畅;赵鑫;林秀华;何慧燕;梁灼健;林琳华;戴勇

    目的 评价脐带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在孕中晚期胎儿染色体异常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临床有产前诊断指征的22 ~ 26周龄孕妇,在B超引导下经脐静脉穿刺抽取脐带血0.5~1 ml,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原代培养,收集生长状态良好的细胞,固定、制片、显带,进行染色体核型及数据分析.结果 在1 213例孕中晚期胎儿脐带血中成功培养外周血淋巴细胞1 211例,成功率99.9%.其中异常染色体142例,检出率达11.73%.包括非多态性染色体异常81例(检出率6.68%),多态性改变61例(检出率5.03%).非多态性染色体异常中染色体数目异常50例(占总异常数35.21%),包括嵌合体4例;染色体结构异常31例(占总异常数21.83%),其中11例易位,17例倒位,3例缺失.结论 基于脐带血淋巴细胞培养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是孕中晚期产前异常染色体诊断的重要方法,对于减少染色体畸形儿的出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 影响Ⅲ~Ⅳ期胃癌患者生存及预后因素:附156例报道

    作者:阮强;崔书中;张相良;吴印兵;唐鸿生

    目的 探讨影响Ⅲ~Ⅳ期胃癌患者生存及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2006年9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156例Ⅲ~Ⅳ期胃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法来分析影响生存、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12例失访,随访结束时生存22例.全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9.3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3%、37.8%和21.2%.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P<0.05)、TNM分期(P<0.01)、手术根治程度(P<0.01)、腹腔热灌注化疗(P<0.O1)和术后全身静脉化疗(P<0.01)与患者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P<0.01)、手术根治程度(P<0.01)、腹腔热灌注化疗(P<0.01)和术后静脉化疗(P<0.01)为影响Ⅲ~Ⅳ期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TNM分期、手术根治程度、腹腔热灌注化疗和术后化疗是影响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腹腔热灌注化疗和术后化疗能够改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预后,提高生存期.

    关键词: 胃肿瘤 预后
  • 老年男性骨密度与血清脂联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文怡;高艳虹;王燕;昌菁;陈书艳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骨密度(BMD)与血清脂联素(APN)水平的关系.方法 240例老年男性,采用双能X线测定三组受检者正位腰椎的BMD,根据测定BMD的T值分为三组: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各组血清APN水平,同时测定各组骨转换指标.结果 (1)三组间比较,骨量减少组血清APN低于骨量正常组,骨质疏松组血清APN显著低于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P均<0.05).(2)血清APN水平与BMD的T值呈正相关(r =0.475,P<0.01).(3)以测定BMD的T值为应变量,其他变量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血清APN、总25-羟维生素D、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骨钙素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血清APN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发病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 腹腔镜Toupet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志;苏福增;张成;克力木;李慧灵;李义亮;杜智

    目的 探讨腹腔镜Toupet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统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41例行腹腔镜Toupet胃底折叠术的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单纯食管裂孔疝缝合者36例,生物补片修补者2例,强生PHY补片修补者1例,巴德补片修补者1例,泰科食管裂孔疝专用防粘连补片修补者1例.统计上述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24h食管pH监测、食管测压、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 Q)量表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等,回顾性分析腹腔镜Toupet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反流症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反流时间[(1.40 ±2.10)h]、反流次数[(29.83 ±19.71)次]、酸反流时间百分比[(6.47±8.79)%]及DeMeester评分[(7.28±7.38)分]较术前[分别为(2.04±1.91)h、(120.40±82.72)次、(9.90±9.27)%、(28.23 ±42.16)分]明显降低,术后GERD Q量表评分[(7.18±1.33)分]较术前[(10.91±2.02)分]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食管下括约肌(LES)压力[静息呼吸小值(7.24 ±6.86) mmHg、静息呼吸平均值(12.91±6.89) mmHg]较术前[分别为(0.70 ±6.15) mmHg、(7.33 ±7.72) mmHg]明显提高,残余压[平均值(8.16 ±3.82) mmHg、大值(16.10 ±.12.05) mmHg]较术前[分别为(4.36 ±4.77) mmHg、(7.49 ±5.15) mmHg]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松弛率[(58.50 ±25.47)%]较术前[(62.27±27.55)%]明显降低,但术后无效吞咽率[(11.25±21.04)%]较术前[(6.36±10.26)%]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中位时间10个月,随访过程中无复发.结论 腹腔镜Toupet胃底折叠术可有效抑制反流症状,提高LES压力,值得临床推广,但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略高.

  •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持镜技巧

    作者:王晓辉;周力;李小军;刘瑞廷

    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持镜手的作用及相关持镜技巧.方法 总结2009年1月至2015年5月陕西省人民医院进行的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的持镜经验[总共577例,其中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 152例,直肠癌前切除术(AR) 425例].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围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无重大并发症发生.结论 熟悉直肠解剖、熟知术者操作习惯、掌握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特点及步骤是配合术者手术、确保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安全的必要条件.

  •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于治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后疼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廖彩萍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治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后疼痛的效果及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10月100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 mg/kg静脉推注,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5 ml静脉推注,观察两组患者镇痛效果、血小板聚集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用药后静息时与活动时VAS评分降低(P<0.01),对照组用药后静息时与活动时VAS评分无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用药后30 min、1、2、4、6h静息时与活动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时点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小板聚集功能(PAG)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治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后疼痛可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改良额肌瓣悬吊术矫正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李玲;孙立新;夏晓波;闵晓珊

    目的 探讨改良的额肌瓣悬吊术矫正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改良的额肌瓣悬吊术对33例(41眼)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采用重睑切口及眉弓隐蔽处偏外侧辅助切口,取额肌瓣后从两切口之间的皮下隧道穿过并固定于睑板上缘,调整幅度满意后再用缝线法闭合睑裂.术后观察睑裂高度及早晚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完成1 ~24(9.76 ±5.15)个月的随访复查:切口均一期愈合,睑缘弧度满意,无角膜暴露.术后早期反应轻,仅1例患者术后出现眉弓部皮下血肿,欠矫2例(2眼),过矫1例(1眼),其余患者上睑下垂均得到明显改善.无一例出现角膜及眼睑的长期并发症.结论 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疗效满意可靠,术中损伤小,并发症少.

  • 高糖、胰岛素对大鼠肝星状细胞TGF-β1、TIMP-1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芹;邓存良

    目的 观察高糖和胰岛素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 mRNA表达的影响,以探讨糖尿病性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大鼠HSC株分别以不同浓度葡萄糖以及不同浓度葡萄糖加胰岛素干预72 h,以甘露醇作为高渗透压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FQ-PCR)测定各组HSC TGF-β1、TIMP-1的mRNA表达.结果 各组细胞均有TGF-β1 mRNA、TIMP-1 mRNA表达,各组间TGF-β1 mRNA、TIMP-1 mR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总体趋势上,加胰岛素糖组TGF-β1 mRNA值降低,TIMP-1 mRNA值升高.结论 单纯的高糖不诱导HSC TGF-β1、TIMP-1的mRNA表达量增加,高胰岛素可能诱导HSC TIMP-1分泌增多,TGF-β1分泌减少,糖尿病相关性肝纤维化发生的主要机制可能非TGF-β1途径,但与TIMP-1途径有很大关联.

  • 2型糖尿病不同尿白蛋白排泄率患者血清Sirt1与炎症因子的相关关系

    作者:邵滢;任慧雯;王秋月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不同尿白蛋白排泄率患者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与炎症因子水平及其相关关系.方法 43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尿白蛋白与尿肌酐的比值,AC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D1组168例)、微量蛋白尿组(D2组152例)、临床蛋白尿组(D3组116例).采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法检测血清Sirt1、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生长应答蛋白1(EGR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ⅠGF-Ⅰ)、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180例相比较.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irt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随着尿白蛋白排泄率增加,D1、D2、D3组Sirt1水平逐渐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HIF-1α、EGR1、IGF-Ⅰ、MCP-1)水平显著升高,并在D1、D2、D3组逐渐升高(均P<0.01).且血清Sirt1与炎症因子水平呈负相关.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对数值[Ln (ACR)](ACR取自然对数)与年龄、DM病史、FBG、空腹胰岛素(FINS)、HOMA-IR、HbA1c、LDL、TC、TG、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酸(UA)、HIF-1α、EGR1、IGF-Ⅰ、MCP-1呈正相关(P<0.05);与Sirt1呈负相关(P<0.01).HIF-1α、MCP-1、IGF-Ⅰ、DM病史、BUN、Sirt1、UA、LDL以及EGR1是影响Ln (ACR)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血清Sirt1或成为糖尿病肾病治疗的新靶点.提高血清Sirt1水平可能具有延缓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 miRNA-27a-3p在结直肠癌组织及外周血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作者:胡亮;韩建波;赵亮;易永祥

    目的 检测miRNA-27a-3p在结直肠癌组织、肝脏转移灶及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靶基因,研究其表达变化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初步探讨其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78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外周血、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肝脏转移组织中miRNA-27a-3p表达量,分析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通过靶基因网站预测法阐述miRNA-27a-3p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预测miRNA-27a-3p作用的靶基因,并证实miRNA-27a-3p与靶基因相关性.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miRNA-27a-3p表达水平为3.13±1.72明显高于配对癌旁组织的1.06±0.42及对照组的0.68±0.27(P<0.05).其中27例肝脏转移肿瘤组织的miRNA-27a-3p表达水平为3.48 ±1.15,明显高于配对结直肠癌组织2.34±1.03(P<0.05)及癌旁组织1.14±0.81(P <0.05).结直肠癌患者组织中及外周血中miRNA-27a-3p的表达水平在不同年龄、性别、血癌胚抗原(CEA)水平、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淋巴结有无转移、肝脏有无转移、TNM分期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NA-27a-3p与靶基因高尔基膜蛋白73(GP73)表达呈负相关性.结论 外周血及结直肠癌组织中miRNA-27a-3p的高表达患者TNM分期更晚,且具有更高的发生肝脏转移的风险,miRNA-27a-3p可能通过调控靶基因GP73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外周血中miRNA-27a-3p的检测对于结直肠癌患者具有潜在的辅助诊断及预估肝脏转移的临床意义.

  • 阿片类药物对心脏手术患者cTnⅠ、IL-6的影响

    作者:谭义文;田毅;林赛娟;黄运佰;蔡仁贤;侯春燕

    目的 观察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肌钙蛋白Ⅰ (cTn Ⅰ)、白介素-6(IL-6)的变化,比较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对该类患者心肌保护及炎症抑制的程度.方法 选择心脏换瓣术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n=16):瑞芬太尼组(R组)、舒芬太尼组(S组)和芬太尼组(F组).三组患者均全凭静脉麻醉,麻醉药包括咪达唑仑、阿片类药物、丙泊酚、维库溴铵;三组患者的阿片类药物分别是:R组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2 μg/kg诱导,1~4 μg/(kg·min)维持麻醉;S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1~2tμg/kg诱导,1~4 μg/(kg·h)维持麻醉;F组静脉注射芬太尼5~ 10 μg/kg诱导,10~ 30μg/(kg·h)维持麻醉;分别于麻醉前(T0),升主动脉开放后20 min(T1),术毕时(T2),体外循环停止后6 h(T3)和24 h(T4)抽静脉血测cTnⅠ、IL-6浓度.结果 与T0比较,三组cTn Ⅰ、IL-6在T1、T2、T3持续递增(P<0.05),cTn Ⅰ于T4达到峰值(P<0.05),IL-6在T3达到峰值(P<0.05);与F组比较,R组和S组cTn Ⅰ、IL-6于T1、T2、T3和T4均明显较低(P<0.05).结论 在减轻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损伤及炎症反应方面,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比芬太尼的作用更具优势.

  • 超声气管镜确诊原发性肺淋巴瘤二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作者:张维;叶健

    例1 女,40岁,因“咳嗽半月余”以“肺炎”于2015年9月22日收入院.外院肺CT:右下肺炎首先考虑.抗感染1周,临床症状及影像学均无明显吸收.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血常规:WBC 3.5×109/L,NEUT 71.2%,CRP 2 mg/L.肿瘤标志物:CA125 57.9 μg/L,余正常.肺CT:两肺尖少许纤维增殖灶,右肺下叶感染性病灶考虑,趋向实变(图1A、图1B).腹部B超:肝血管瘤,胆囊息肉样变,未见腹腔内淋巴结肿大.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右下肺大片实变影,炎症首先考虑;右侧胸膜增厚,左侧胸腔少量积液.予哌拉西林舒巴坦+可乐必妥抗感染2周,复查肺CT:右下肺病变较前大致相仿.

  • 盆腔巨大囊性淋巴管瘤致左肾及输尿管积水一例

    作者:周静;刘霞;王长河

    患者,女,69岁,因“下腹坠胀1年,发现盆腔肿物3d”于2015年2月12日入院.已绝经近20年,1年前下腹坠胀,尿频,无腹痛,无阴道流血等其他不适.3d前因高血压病在外院住院期间行妇科B超检查,发现盆腔内探及15.9cm×14 cm大小类囊性回声团块.体格检查:心肺听诊无异常,腹稍膨,下腹部可触及一孕4月大小肿物,上缘位于脐下2指,无压痛及反跳痛.妇科检查:宫颈光滑,盆腔内触及一孕4月大小肿物,活动欠佳,无触痛.辅助检查:入院后B超检查示:左附件区囊性回声(15 cm×13 cm),CT扫描示:左肾及输尿管积水,考虑盆腔内囊性占位压迫所致,左肾囊肿、盆腔内巨大囊性占位.肿瘤标记物均在正常范围.

  • 中青年脑卒中生化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真;许春利;方瑜

    脑卒中发病率逐年升高,约75%的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且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故加强研究中青年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从而降低脑卒中发生率刻不容缓.传统的公认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肥胖及吸烟等能解释一部分脑卒中事件,对上述危险因素的干预性治疗明显地降低了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并不能对心脑血管系统进行全面保护.鉴于患者血生化指标标本采取方便,指标检测简易准确,因此继续研究生化危险因素与中青年脑卒中发病的关系具有明确的必要性,且已成为目前脑卒中流行病学研究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关键词: 卒中 危险因素 综述
  • 腰椎间盘突出症坐位腰椎旋转手法现代研究进展

    作者:李黎;王金玲;赵家友;吴山;范志勇

    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是临床常用的腰椎旋转手法之一,也是临床疗效较明显的一种正骨复位手法.但旋转手法的力度、方向、位置等选择多是根据临床医师的个人经验而定,缺乏统一规范的科学依据做支撑.笔者就坐位腰椎旋转时作用的解剖部位、生物力学特征、咔哒声、作用机制及安全性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为手法的规范化研究提供新思路.

  • B型利钠肽和氮端B型利钠肽原在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诊治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颖;周于新

    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发病率高,可引发很多并发症,但其诊治和预后判断标准仍存在争议.近期报道B型利钠肽和氮端B型利钠肽原用于早产儿血流动力学显著PDA(hsPDA)的诊断,且有助于其治疗策略的选择和对药物治疗反应的判断,但研究方法和临界值等尚未统一,笔者将国内外B型利钠肽和氮端B型利钠肽原在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诊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儿科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依据.

  • 质子泵抑制剂与胃癌风险性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章国良;孙元水

    质子泵抑制剂作为一种制酸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然后在全球范围内存在过度使用,虽总体安全有效,但有研究显示其潜在远期不良反应存在不确定性,尤其是与致胃癌机制的联系.临床医生应意识到长期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存在致癌潜在风险,现将有关质子泵抑制剂致胃神经内分泌肿瘤、胃腺癌、胃贲门癌的病理生理假设机制和临床依据及建议总结如下.

  • ATF3在恶性肿瘤发生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于国华;张廷国

    激活转录因子3(ATF3)是细胞在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或肝损伤、皮肤损伤、病毒癌基因表达或DNA损伤刺激下产生的一种蛋白质.近年来研究发现ATF3在人类多种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早期梅毒外周血CD4+T细胞白介素-4、干扰素-γ表达及调控区域甲基化状态研究

    作者:周静;王松炎;袁军

    目的 研究早期梅毒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mRNA的表达及其基因调节序列甲基化状态.方法 免疫磁珠法(MACS)分离10例Ⅰ期梅毒、10例Ⅱ期梅毒患者和10例正常人外周血CD4+T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 (RT-PCR)检测IFN-γ 、IL-4基因mRNA的表达,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IFN-γy、IL-4基因调节序列的甲基化状态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Ⅱ期梅毒患者及正常对照组比较,IFN-γ基因mRNA表达在Ⅰ期梅毒患者中明显升高(P<0.01),与正常对照组及Ⅰ期梅毒患者比较,IL-4基因mRNA表达在Ⅱ期梅毒患者中明显增高(P<0.01).与Ⅱ期梅毒组及对照组比较,Ⅰ期梅毒组IFN-γ基因的位点甲基化水平、甲基化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2,t=8.99,P<0.01;t=26.63,t=25.53,P<0.01).与Ⅰ期梅毒组及对照组比较,在Ⅱ期梅毒组中IL-4基因的位点甲基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3,t=33.78,P<0.01),但甲基化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早期梅毒患者中细胞因子IFN-γ、IL-4的异常表达与其相关调控区域的甲基化状态异常有关.

  • 氧化应激导致神经元线粒体膜氧化应激和电生理功能障碍与体外循环后认知障碍的关系

    作者:鲍艳飞

    目的 从氧化应激导致神经元线粒体膜氧化应激和电生理功能障碍探讨体外循环强应激后认知障碍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86例择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ASAⅡ或Ⅲ级,按随机区组法分为2组:体外循环组56例,非体外循环组30例.在术前1d、术后3、7、30 d分别行神经功能评分.利用荧光探针经过JC-1荧光染色对白细胞内线粒体进行染色标记后进行流式细胞仪测定线粒体膜电位.采用ELISA技术方法,分别测定手术前及手术后14 d时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活性.结果 (1)术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标准(NIHSS)评分、贝克抑郁量表(BDI)评分和听觉性词语学习测验(AVLT)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d时两组各项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时两组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前两组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细胞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术后3、7d时体外循环组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细胞的比例明显大于非体外循环组(P<0.05).(3)术前两组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时体外循环组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Ⅰ、Ⅱ、Ⅲ、Ⅳ活性均低于非体外循环组(P<0.05).结论 体外循环组线粒体膜电位活性较非体外循环组明显下降,提示体外循环强应激刺激导致神经元线粒体膜氧化应激可能导致神经元受到损害,线粒体内相关酶系统活性受损,导致线粒体内呼吸链酶复合体Ⅰ、Ⅱ、Ⅲ、Ⅳ活性受损伤,终诱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 辽阳地区变应性鼻炎/哮喘过敏原体外检测结果及年龄分布特征

    作者:杨娜;魏庆宇;李婷婷

    目的 了解辽阳地区变应性鼻炎和哮喘常见过敏原种类及在各年龄组分布特征,为当地过敏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年至2014年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的958例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E和总IgE抗体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总IgE阳性率62.0% (594/958),其中以鼻炎伴哮喘组阳性率高(73.O%,195/267).吸入过敏原阳性率高的前3位为尘螨、真菌、蒿/豚草,食入过敏原阳性率高的前3位为牛奶、鸡蛋、小麦.吸入过敏原阳性率(69.9%,670/958)明显高于食入过敏原(24.3%,233/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10,P<0.05).在四个年龄组中,吸入过敏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49,P<0.05),其中儿童组高(79.1%,106/134),婴儿组低(51.0%,106/208);各年龄组中尘螨均系首位过敏原,成人组次要过敏原是蒿/豚草,婴幼儿及儿童组次要过敏原是真菌.各年龄组食入过敏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8.28,P<0.05),其中婴儿组阳性率高(38.9%,81/208),儿童组低(12.7%,17/134);婴幼儿及儿童组主要过敏原为牛奶、鸡蛋、小麦,成人组主要过敏原为坚果、海鲜.结论 尘螨是辽阳地区变应性鼻炎和哮喘的首要过敏原,过敏原谱在不同年龄组有其不同特征,应针对不同年龄段采取相应避免措施.随着年龄增长吸入过敏原逐渐取代食入性过敏原.同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防止过敏进程的进一步发展.

  • 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患者根治性术后肿瘤复发的影响

    作者:黄玲玲;郑琦;刘豫瑞

    目的 探讨抗病毒治疗对HBV相关性肝癌患者根治性术后肿瘤复发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78例接受根治性手术的HCC合并HBV感染患者.根据接受肝癌根治术后是否给予抗病毒治疗分为治疗组(45例,术后接收抗病毒治疗)和对照组(33例单纯接受肝癌根治术,未接收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间术后肝功能、血清HBV DNA载量变化、复发时间及无瘤生存率等情况.结果 (1)治疗组术后12个月后Child-Pugh评分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术后3、6及12个月后HBV DNA载量明显小于术后1个月时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组术后3、6、12个月后HBV 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两组随访时间长34个月,对照组复发时间明显短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组术后12、18、24个月无瘤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抑制肝癌患者术后乙型肝炎病毒复制,降低HBV DNA载量,改善肝功能,延缓肿瘤复发,延长生存时间.

  • 颅脑损伤后血清中MMP-9、S-100B蛋白的表达对颅脑损伤预后及脑水肿的影响

    作者:李季林;盛罗平;陈仁辉;陆林其;陈华;丁建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TBI)患者血清中S-100B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对TBI严重程度、预后及脑水肿的影响.方法 入选120例TBI患者,根据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CS)进行分组、并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伤后1、3、5、7d血中S-100B和MMP-9蛋白浓度的变化情况.分析血清S-100B和MMP-9蛋白浓度水平,及其与TBI入院时GCS评分、患者伤后3个月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及头颅CT提示脑水肿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TBI组血清中S-100B和MMP-9蛋白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同一时间内比较,重度TBI组血清中S-100B和MMP-9蛋白水平较轻度TBI组明显升高(P<0.05);S-100B和MMP-9蛋白水平与TBI患者严重程度和脑水肿体积呈正相关,与GCS和GOS评分呈负相关.TBI患者恢复不良组24例,血清S-100B蛋白浓度(1.353 ±0.0534) ng/ml,MMP-9蛋白浓度(2.032±0.0463) ng/ml;恢复良好组96例,血清S-100B蛋白浓度(0.495 ±0.0521)ng/ml,MMP-9蛋白浓度(0.963 ±0.0354) ng/ml,恢复不良组与恢复良好组之间血清S-100B和MMP-9蛋白浓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中S-100B和MMP-9蛋白测定可作为判断TBI患者严重程度、预后及脑水肿的重要指标,为TBI救治提供途径.

  • 胎儿生长受限并脐动脉血流异常的围产因素相关性研究

    作者:赵明红;潘晓林

    目的 研究胎儿生长受限(FGR)并脐动脉血流异常的相关围产因素,以利于孕期母胎的监护及管理.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技术,对131例FGR脐动脉血流进行动态监测,据胎儿脐动脉多普勒波形及血流指标,按舒张末期血流缺失或反流(AREDV)、收缩期大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的比值(S/D)≥3、S/D<3进行分组,分为3组:观察Ⅰ组为FGR并AREDV者28例;观察Ⅱ组为FGR并S/D≥3者36例;对照组为FGR并S/D<3者67例.结果 观察Ⅰ组、观察Ⅱ组与对照组比较,既往胎死宫内、此孕子痫前期的发生率高(P<0.05).观察Ⅰ组、观察Ⅱ组与对照组的GDM、早产、剖宫产及羊水过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脐动脉血流异常程度的加重,三组间两两比较,不放心胎心图型、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率均逐渐升高;观察Ⅰ组、观察Ⅱ组与对照组比较,新生儿入住重症监护病房(NICU)时间增加(P<0.05);此孕胎龄、新生儿体重降低(P<0.05).结论 随着脐动脉血流异常程度的加重,FGR围产儿并发症增多,动态监测脐动脉血流,能有效指导FGR的临床管理.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3级缺血的易患因素及预后价值

    作者:彭彬;倪爱华;张建新;李韧;毛先军;胡大军;王仲华;方永祥

    目的 评估心电图3级缺血(G3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术后预后的影响,探讨G3I的易患因素并识别其高危人群,以有效干预来改善临床结果.方法 入选接受pPCI的STEMI患者318例,按入院时心电图缺血分级分成G2I组和G3I组,术后随访12个月,记录患者院内和出院后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 G3I组的患者年龄大,起病-就诊时间长,梗死前心绞痛发生率、左室射血分数、ST段回落率低,TIMI危险积分、阿昔单抗和装置降低晚期血管成形术并发症的对照(CADILLAC)危险积分高,血清NT-proBNP、肌钙蛋白I峰值、CK-MB峰值高,SPECT提示的梗死面积大,两组间Killip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G3I组患者pPCI术后的住院时间长,总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高(P<0.05).多变量分析提示,梗死前心绞痛缺如、起病-就诊时间>6h、TIMI危险积分>3分、CADILLAC危险积分>7分、前壁心肌梗死、Killip分级>Ⅰ级是STEMI患者入院时G3I的预测因子.结论 梗死前心绞痛缺如、起病-就诊时间>6h、TIMI危险积分>3分、CADILLAC危险积分>7分、前壁心肌梗死、Killip分级>Ⅰ级对G3I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入院时ECG上出现G3I的STEMI患者pPCI术后具有更差的临床结果.

  • CT灌注成像及其在慢性肝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冯智超;王维

    CT灌注成像是一种评价组织器官血液灌注状态的无创性功能成像技术,在慢性肝病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评估方面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本文主要对CT灌注成像的基本原理、肝脏CT灌注扫描技术及其在慢性肝病中的临床应用和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总结.

  • CTA点征在预测脑出血血肿扩大的价值

    作者:陈婕;陈丹;王小宜;张亚林;瞿中威

    目的 探讨头颅CT血管造影(CTA)原始图像斑点征对急性期(3~6h内)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HICH患者,在发病6h内行急诊头颅CT平扫和CTA同步检查,根据CTA原始图像有无斑点征分为两组,如患者临床症状恶化即时或常规发病后24 h复查头颅CT平扫,根据多田公式计算血肿量,比较分析两组血肿扩大的发生率.结果 (1)45例患者中,急诊头颅CTA原始图像斑点征阳性11例(24.4%),斑点征阴性34例(75.6%),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入院GCS评分及首次头颅CT血肿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共有13例患者(28.9%)发生血肿扩大,其中斑点征阳性组10例(10/11,90.9%),斑点征阴性组3例(3/34,8.8%),两组比较血肿扩大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头颅CTA原始图像斑点征可为急性期HICH患者血肿扩大提供客观影像学指标,有助于筛选出血肿易于扩大的高危患者,进而使该类患者的治疗更为及时和准确.

  • CT动态增强技术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景建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CT技术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肝脏占位性疾病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分别记录分析病灶显示率和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时期扫描的病灶、血管及肿块性质的CT表现.结果 平扫病灶显示率为64.16%,明显低于动态增强扫描中动脉期的98.33%、门脉期的81.67%和延迟期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动态增强扫描中动脉期病灶显示率高于门脉期和延迟期,而门脉期高于延迟期(均P <0.05);平扫病灶总检测率明显低于病理检测和动态增强三期扫描检测率(均P <0.01);动态增强三期检测率与病理检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期增强扫描与三期增强扫描的病灶边缘清晰度、血管清晰度和密度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三期扫描对肝脏肿块恶性、良性确诊率明显高于二期扫描,且肿块性质判定与病理诊断相似度明显高于二期扫描(均P <0.05).结论 动态增强CT扫描能够有效提高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提高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减少漏诊和误诊的发生.

  • 磁敏感序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铁沉积改变的研究

    作者:柳茵;刘珺;刘煌辉;廖云杰;王维

    目的 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大脑中铁含量的差异及其与脑小血管病影像标志间的关系.方法 对74例初次短暂性缺血性发作(TIA)患者及77例既往中风史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头部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磁敏感序列的相位图上,手动绘制双侧尾状核头、豆状核、丘脑、额叶白质及枕叶白质为感兴趣区(ROIs),分别测量各部位相对脑铁含量,并分析其与患者各项临床影像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既往中风史阳性的TIA患者豆状核脑铁相对含量明显高于首次TIA患者(P<0.05),且其与患者脑微出血(CMB)的存在及数目相关,与脑白质高信号(WMH)及腔隙性梗死(LI)不相关.结论 缺血可能引起基底节脑铁含量增高,其中豆状核可能是易受影响的部位,且豆状核的脑铁含量与脑微出血的数目相关而与WMH及LI无关.

  • 多排螺旋CT检查对肠梗阻肠道缺血评估与治疗决策的价值

    作者:王睿轲;冯智超;蒲涛;张声旺

    目的 探讨肠梗阻患者临床表现及多排螺旋CT征象对肠梗阻肠道血运评估能力及对临床治疗决策的指导价值.方法 接受多排螺旋CT检查并经手术和(或)血管造影证实为肠梗阻患者746例.根据患者终诊断分为有血运障碍的高危组(n=70)和无血运障碍的非高危组(n=676).根据手术确认肠管是否坏死将高危组分为坏死组(n=31)和无坏死组(n=39).统计临床表现的主要征象和CT表现重要征象在评估可能的肠道缺血及肠壁坏死的诊断价值.结果 在评价肠梗阻有无肠道缺血的征象中,增强肠壁无全层强化(敏感度0.86、特异度0.99)、肠壁增厚、平扫肠壁密度减低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肠道扩张积气积液敏感度高但缺乏高特异度,肠壁或血管内气体特异度高但缺乏高敏感度.肠系膜密度增高(水肿)也是诊断肠道缺血的重要CT征象.合并肠系膜血管充盈缺损是诊断肠道缺血特异性很高的CT征象.CT评估高危组中肠管坏死各项指标中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较高的指标有增强肠壁全层不强化(敏感度0.93、特异度0.69)、肠系膜密度增高水肿(敏感度0.97、特异度0.64)、肠系膜血管充盈缺损(敏感度0.78、特异度0.92)、腹水(敏感度0.77、特异度0.92).结论 肠梗阻患者多排螺旋CT征象对评估肠道血运障碍及肠管坏死有重要意义,其诊断价值明显高于单纯临床表现,可以对临床治疗决策进行有价值的指导.

  • 经阴道超声联合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可疑宫外孕妊娠结局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冯丽;高峰;王维

    目的 采用连续动态监测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阴道超声(TVS)方法,评价其在不能明确妊娠部位(PUL)患者妊娠结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因超声未发现宫内孕囊疑诊为宫外孕的315例患者,连续动态观察TVS与血β-hCG,分析不同妊娠结局中TVS结果与血β-hCG的关系.结果 315例患者,终妊娠结局包括宫内孕254例,宫外孕43例,自然流产或停止发育的18例.血β-hCG动态变化类型分为上升、平台或下降两种,在不同的妊娠结局中均有表现.结论 对不能明确妊娠部位的患者,两次或两次以上连续动态TVS和血β-hCG的监测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医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