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医师杂志

中国医师

中国医师杂志

Journal of Chinese Physician 중국의사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湖南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87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8-1372
  • 国内刊号: 43-127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2-141
  • 曾用名: 当代医师杂志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南
  • 主编: 朱建华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叠综合征18例临床分析

    作者:黄小英

    目的 探讨应用经口/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重叠综合征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择住院的重叠综合征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36例,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BiPAP通气,对照组仅常规治疗.分析两组气管插管率、死亡率、住院时间、动脉血气(pH、PaO2、PaCO2)、肺功能(FEV1%、FEV1/FVC和FVC%)及多导睡眠图(PSG)检测结果.结果 治疗组住院时间、动脉血气(pH、PaO2、PaCO2)、肺功能(FEV1%、FEV1/FVC和FVC%)及PSG监测均优于对照组(P<0.05),气管插管率及死亡率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PAP治疗重叠综合征合并呼吸衰竭优于单纯常规治疗效果,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 子宫压迫性缝合术在不同类型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作者:苏悦;周玲;卢丹;汪萍

    目的 评价子宫压迫性缝合术用于剖宫产时不同类型的产后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 对9例不同类型的剖宫产时产后出血的患者采用子宫压迫性缝合手术方法治疗.结果 9例患者剖宫产手术中发生产后出血,均经过药物等处理无效,采用改良式子宫压迫性缝合术治疗,8例止血效果好,1例术中出血仍难控制行子宫全切.结论 产后出血子宫压迫性缝合治疗安全有效,且技术方法易掌握,适用于剖宫产术中药物治疗无效的产后出血,值得推广.

  • 38例改良的阴式子宫次全术临床观察与生存质量分析

    作者:蓝柳冰;李利平;侯涛;余艳;洪平香

    目的 探讨改良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良性子宫病变的临床效果与生存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妇产科38例行改良的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临床指标及护理措施的实施,并在随访期间进行生存质量调查,与同期34例常规子宫次全切除术比较.结果 全部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改良手术组手术后血清中的性激素水平高于常规手术组(P<0.01),其生存质量高于常规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45岁患者子宫良性病变安全、有效、创伤较小、对其性激素水平无影响,能提高术后生存质量.

  • 无抽搐电休克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64例疗效观察

    作者:兰智勇;陈云郁;谭素仙;江雯

    目的 评价无抽搐电休克(MECT)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TR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64例TRS患者在原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基础上合并MECT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阴性和阳性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等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合并MECT治疗后PANSS评分明显降低(P<0.01).结论 MECT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可提高疗效,安全性好.

  • 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及术后生殖状态分析

    作者:赵静;冯泽蛟

    目的 探讨和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在输卵管妊娠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生殖状态.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7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105例有生育要求患者术后的宫内妊娠和再次异位妊娠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270例患者均成功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手术成功率为100.0%,其中9例术后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为3.3%;105例有生育要求患者宫内妊娠率为58.1%(61/105),再次异位妊娠发生率为9.5%(10/1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是安全有效的,并可获得满意的远期生殖状态,已成为输卵管妊娠首选的手术治疗方法.

  • 多种床边临时起搏器植入路径及电极导管比较的临床分析

    作者:项延郡;陈秀珍;张治平;吴胜利

    目的 探讨床边紧急临时起搏简便、快捷、安全的静脉途径及导管选择.方法 选择69例紧急床边临时起搏患者均进行床旁心电监护,35例应用球囊漂浮起搏电极导管,34例用普通起搏电极导管,其中22例经右颈内静脉入径,21例经右锁骨下静脉入径,26例经左侧锁骨下入径.结果 51例病人床边成功起搏,18例起搏失败.右颈内静脉植入时间(10.3±5.0)min,成功率为64%、右锁骨下静脉植入时间(11.8±5.7)min,成功率为62%、左侧锁骨下植入时间(7.3±3.3)min,成功率为92%,左锁骨下植入时间和成功率均优于右颈内组及右锁骨下组(P<0.05);漂浮起搏电极导管与普通起搏电极导管植入时间分别为(6.0±2.7)s,成功率为86%和(11.1±5.8)min,成功率为62%,漂浮导管亚组植入时间和成功率均优于普通导管亚组(P<0.05).结论 应用床边临时起搏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是一种安全有效方法,左锁骨下入径比其他入径有方法简单,操作时间短等.漂浮电极导管比普通电极有导管容易到位的优势.

  • 第一产程异常胎心监护与新生儿结局的临床分析(附128例报告)

    作者:叶枫;余瑾

    目的 探讨第一产程异常胎心监护图形与产妇分娩方式和新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 将足月单胎头位分娩的产妇300例按第一产程胎心监护图是否异常分为2组,第一产程胎心率(FHR)异常图形组(观察组)128例,正常FHR图形组(对照组)172例,比较2组产妇第一产程胎心率(FHR)异常图形的新生儿结局.结果 第一产程异常胎心监护图形的发生率为42.7%,常见类型为轻度变异减速、基线变异减弱和轻度心动过速.其中基线变异减弱、晚期减速、重度变异减速是导致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观察组羊水过少、脐带绕颈、新生儿窒息及剖宫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第一产程异常FHR图形发生率较高.晚期减速、重度变异减速及基线变异减弱与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有关,其他图形可在严密监护下继续试产.

  • SINO内固定复位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

    作者:杨长远;朱钧;罗光平;康意军;陈飞;肖业生

    目的 探讨采用SINO内固定复位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 79例腰椎滑脱患者行腰椎管减压,SINO内固定复位,椎间植骨融合治疗.随访(24.6±4.8)月,观察指标:融合、临床症状缓解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79例患者中,58例症状完全消失,14例症状基本消失,优良率91.1%,解剖复位率92.4%,3例椎间隙沉降0.9 cm,3例SIN0内固定松动,1例硬脊膜撕裂,无固定螺钉断裂及再滑脱现象.结论 应用SINO内固定复位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复位满意,融合率高,效果良好.

  • 改良超滤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吴铁军;汤服民;张跃东;熊健;罗运成;王留江

    目的 观察改良超滤(MUF)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拟行二尖瓣膜置换术的4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改良超滤组,对照组行常规体外循环,改良超滤组在体外循环中应用改良超滤,在转流前(T1)、转流结束后(T2)、术后6 h(T3)、术后12 h(T4)测定记录气道峰压(Ppeak)、吸气平台压(Ppause)、潮气量(TV)、呼吸频率(F)、氧合指数(OI),计算动脉一肺泡氧分压梯度(P(A-a)O2)和气道阻力,记录术后呼吸支持时间.结果 各组体外循环术后较术前的气道阻力、肺泡-动脉氧分压、氧舍指数都有明显变化,但是改良超滤组的变化小于对照组.在T3、T4时间改良超滤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气道阻力和肺泡-动脉氧分压梯度低于对照组.术后呼吸支持时间改良超滤组小于对照组.结论 改良超滤技术能够改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的呼吸动力学.

  • LASIK手术对不良戴镜习惯及屈光参差患者外隐斜及调节的影响

    作者:高松;冯瀚潮;韩素珍;罗杰

    目的 探讨LASIK手术对不良戴镜习惯及屈光参差患者的调节和眼位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160例激光近视门诊患者进行LASIK手术治疗,按患者是否戴眼镜及屈光参差情况进行分组,分别测定术前矫正视力、术后一月的外隐斜及AC/A值.结果 160位患者手术前后外隐斜、AC/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后外隐斜的度数有下降的表现;AC/A值术后一月后降低,但因AC/A值降低而出现的阅读疲劳需对术前不经常戴镜患者及屈光参差患者进行适当的视功能训练或对手术量进行相应的调整,使患者术后获得良好的视觉状态是非常必要的.

  • 手术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6例临床分析

    作者:朱慧芬

    目的 探讨手术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诊断及治疗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6例手术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患者均有切口瘢痕皮下周期性痛性肿块,全部行手术切除异位病灶,部分患者手术前后辅以药物治疗,6例患者随访1~3年无复发.结论 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重在预防,应尽量避免子宫内膜医源性播散.手术切除病灶为主要治疗手段.

  • 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在ICU机械通气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刘力新;魏远辉;简志刚;李炬带;池锐彬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ICU机械通气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总结本院ICU对64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进行153次纤支镜操作的经验.结果 41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经纤支镜进行肺部感染的病原学诊断、吸痰、支气管清洗治疗,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6例吸入性肺炎经纤支镜治疗,5例痊愈,1例好转;行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22例,经口气管插管1例,经口气管插管改为经鼻气管插管10例,均一次成功;另外,对6例气管插管易位、大气道阻塞、咯血患者的诊治也取得了明显效果.结论 纤支镜在ICU建立人工气道及机械通气患者气道管理中有重要价值,是安全、有效的.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6例临床分析

    作者:吴音;冷青;季征;马清君;张桂敏;郑芳;宋扬

    目的 探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确诊的TTP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特点和治疗反应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 14例均表现有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发热等三联征,同时有肾损害、精神神经异常五联征者10例,血浆置换有效率为81.8%.结论 TTP为多系统损伤的严重疾病,尽早行血浆置换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肝外伤98例诊治体会

    作者:曾学良

    目的 探讨肝外伤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肝脏外伤的手术治疗体会.其中Ⅰ级17例,Ⅱ15例,Ⅲ级38例,Ⅳ级20例,Ⅴ级8例:手术方法为肝修补术,填塞或清创性肝切除术.结果 本组治愈82例,死亡16例.占16.3%,主要死亡原因为胸部损伤和失血性休克.结论 外伤性肝破裂一旦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液,应在积极抗休克同时剖腹手术.

  • 米非司酮对早孕绒毛和蜕膜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作者:夏革清;吴超英;王泽华;孙永玉

    目的 了解米非司酮对早孕绒毛、蜕膜组织中iNOS(iNOS)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米非司酮早孕药物流产机制.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方法对40例药物流产的绒毛和蜕膜中iNOS的表达进行检测(实验组),利用计算机CMIAS系统,表达指标以数密度(N/S)及阳性单位(Pu)计算,并与40例正常人工流产的绒毛和蜕膜组织比较(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绒毛组织iNOS原位杂交N/S、Pu分别为(0.12±0.01)、(15.3±2.6),对照组分别为(0.022±0.003)、(3.1±0.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化实验组和对照组N/S、Pu分别为(0.09±0.01)、(10.24±1.55)vs(0.016±0.002)、(1.26±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蜕膜组织中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iNOS表达较低,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早孕药物流产与绒毛组织iNOS活性增加有关,与蜕膜组织iNOS表达无关.

  • 鞘内注射布托啡诺对福尔马林诱导大鼠脊髓背角NMDAR的影响

    作者:赵江洪;王懿春;王明德;郭曲练

    目的 观察鞘内注射布托啡诺对福尔马林炎性痛大鼠脊髓背角N-甲基-D-天冬氨受体(NMDAR)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20只,体重220~280 g.随机分为4组(n=5):对照组(C组),鞘内注射生理盐水组(N组),鞘内注射12.5μg布托啡诺组(B1组),鞘内注射25μg布托啡诺组(B2组).在大鼠的左后足掌面皮下注射5%福尔马林50μl致痛前30 min,N组、B1组和B2组分别注射生理盐水、12.5μg布托啡诺、25μg布托啡诺,C组在福尔马林注射前不注射任何试剂.记录福尔马林诱导出注射后爪的双相理毛行为时间(在福尔马林注射后第1时相,0-5 min;第2时相,10-60 min).所有大鼠均在注射后2 h处死,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15节段脊髓背角NMDA受体的表达.结果 与C组相比,N组和B1组对福尔马林诱导的第1和2时相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脊髓背角NMDA受体表达均增加,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B2组引起第1和2时相的后爪理毛行为的总计反应时间明显减少,并显著降低福尔马林致痛大鼠L5脊髓背角NMDA受体表达(P<0.05).结论 鞘内注射布托啡诺能够对福尔马林诱导的疼痛行为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具有剂量依赖性,其镇痛机制与通过抑制NMDA受体激活产生有关.

  • 罗格列酮对胃癌AGS细胞株生长的影响

    作者:陈白莉;柯春龙;何瑶;曾志荣;梁伟强;于君;胡品津

    目的 探讨PPARγ配体罗格列酮对胃癌AGS细胞株增殖、凋亡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MTS法测定罗格列酮对胃癌AGS细胞株存活率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罗格列酮对AGS细胞凋亡的影响,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罗格列酮对PPARγ、HCaRG及DLK1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罗格列酮(1-100 μM)处理AGS细胞株24 h及48 h,细胞的存活率明显降低,其作用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预先加入PPARγ拮抗剂GW9662可部分逆转罗格列酮的作用;不同浓度罗格列酮处理AGS细胞株48 h,细胞凋亡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t≥2.97,P<0.05),GW9662不能逆转罗格列酮的作用;罗格列酮诱导AGS细胞株PPARγ、HCaRG及DLK1的表达,并呈剂量依赖,GW9662能阻断罗格列酮诱导DLK1表达的作用,而不能阻断其诱导HCaRG表达的作用.结论 罗格列酮通过PPARγ依赖及非依赖两种途径抑制胃癌AGS细胞株生长,诱导DLK1及HCaRG表达可能是罗格列酮抗胃癌作用机制之一.

  • 1型糖尿病大鼠肾脏衔接蛋白p66Shc的表达

    作者:聂静;孙林;刘映红;凌光辉;刘伏友

    目的 观察1型糖尿病大鼠肾脏衔接蛋白p66shc的表达及活性氧的水平.方法 以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双缩脲法检测24 h尿蛋白;免疫组化、Westem blot方法检测肾脏p66Shc表达;二氢乙啶染色检测肾组织活性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大鼠24 h尿蛋白明显增高(P<0.01),肾脏特别是肾小管p66Shc的表达显著增高(P<0.05),活性氧含量明显增高.结论 糖尿病大鼠肾脏p66Shc表达增强,活性氧含量增加,p66Shc可能在糖尿痛肾病肾组织氧化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 六君子汤对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大鼠血清ICAM-1、NF-KB影响的研究

    作者:张常然;牛媛媛;刘小云;林建聪;李鸣

    目的 检测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核因子-kB(NF-κB)在慢性支气管炎大鼠血清中的表达,探讨二者在慢性支气管炎气道炎症中的作用,并观察六君子汤治疗后对以上指标的影响.方法 通过SO2烟熏法建立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ICAM-1、NF-κB在慢性支气管炎大鼠以及六君子汤治疗后大鼠血清中的表达.并对肺组织的病理进行了观察.结果 慢性支气管模型组大鼠的ICAM-1、NF-κB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经过六君子汤治疗后,治疗组大鼠血清ICAM-1较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NF-κB的阳性表达也较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有下降趋势(P<0.05).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大鼠支气壁组织病理损害明显,六君子汤治疗后病理损害较模型对照组显著恢复.结论 气道炎症时NF-κB表达上调,并可能参与了ICAM-1基因的表达调控;而六君子汤能够通过下调NF-κB,可能在转录水平上抑制ICAM-1的表达,并能减轻支气壁组织损伤程度.

  • 内镜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对Caspase3活性、PMN凋亡及呼吸爆发的影响

    作者:邱冰;赖少彤;王文多;李东复

    目的 研究内镜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对外周血caspase3活性、中性粒细胞(PMN)凋亡率及呼吸爆发的影响.方法 检测并比较50名正常健康人,90例AOSC内镜治疗组及38例手术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外周血caspase3活性,PMN凋亡率、呼吸爆发及住院时间变化.结果 AOSC患者治疗前与正常对照者比较:外周血caspase3活性、PMN凋亡率及呼吸爆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治疗后第5天,内镜治疗组及手术治疗组外周血caspase3活性,PMN凋亡率及呼吸爆发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内镜治疗组基本恢复正常(P>0.05),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手术治疗组(P<0.01).结论 AOSC患者外周血存在caspase3活性降低、PMN凋亡延迟及呼吸爆发增强,内镜治疗AOSC能较快提高外周血caspase3活性,促进PMN凋亡及减轻呼吸爆发,减少患者住院时间.

  • 前交叉韧带断裂对股骨外髁组织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康华;周锦颢

    目的 探讨ACL断裂对股骨外髁组织学的影响.方法 将48只家兔后侧膝关节配对为实验侧和对照侧,实验侧行ACL切断造模,造模后分别在第1、3、6、8周随机处死12只,行股骨外髁大体观察,并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IL-1B、MMP13表达.结果 (1)大体观察:随时间延长,实验组股骨外髁软骨出现色泽改变,呈灰黄色,软骨表面光泽减退,不平整,有磨损甚至溃疡.(2)组织学观察:从第三周开始出现软骨表面及软骨细胞排列异常,Mankin评分实验组随时间推移而增大;第一周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6、8周实验组大于对照组(P<0.01).(3)IL-1β表达:实验组第3周、第6周均高于第1周和第8周(P<0.05);实验组第8周高于第1周(P<0.05);实验组第3周和第6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第1,3,6,8周IL-1B表达均高于相应时间点的对照组(P<0.05).(4)MMP13表达:实验组第3周、第6周高于第1周、第8周(P<0.05);实验组第8周高于第1周(P<0.05);第3周和第6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第1,3,6,8周MMP13表达均高于相应时间点的对照组(P<0.05).结论 ACL断裂可引起股骨外髁软骨组织退变;IL-1β、MMP-13在ACL断裂股骨外髁退变中的表达呈先增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IL-1β、MMP13表达增高提示IL-1β、MMP13可能是ACL断裂继发股骨外髁退变的因素之一.

  • 老年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检测及斑块形成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莎仁高娃;姜颖;楼慧萍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研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AS)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111例糖尿病老年患者双侧颈动脉检测结果与对照组97例健康人群进行比较;将糖尿病病组分为斑块组及非斑块组,分析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糖尿病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斑块发生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班块组与非斑块组比较,餐后2 h血糖、高脂血症病程、高血压痛程、高密度脂蛋白(HDL),及糖尿病并发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老年患者颈动脉病变以内中膜增厚及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为主要特点,对于糖尿病患者斑块形成有其相关危险因素.

  • L-精氨酸对FGR胎盘凋亡基因Bcl-2 Bax表达的影响

    作者:华彩红;朱利红;申素芳

    目的 通过观察L-精氨酸对胎儿生长受限胎盘Bcl-2、Bax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L-精氨酸对FGR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FGR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常规治疗组)30例,B组(L-精氨酸治疗组)30例,生后测量新生儿体重,分娩后10 min内取胎盘中央组织,10%甲醛固定后石蜡包埋,免疫组化法观察胎盘Bel-2、Bax凋亡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A组较B组Bax表达量相对增强而bcl-2表达相对减弱.结论 L-精氨酸可以降低胎盘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蛋白的表达,而增加Bel-2的表达,从而减少胎盘细胞凋亡,改善胎盘功能,促进胎儿发育.

  • MT1、MT2和3-MMP在喉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贤;李鹏;杨钦泰;张革化;孙亚男;李源

    目的 通过检测喉鳞癌组织中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2和3(MT1、2和3-MMP)的蛋白表达,探讨其在喉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0例喉癌和癌旁非癌组织蜡块标本中MT1、2和3-MMP蛋白的表达,观察其表达结果与喉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70例喉癌组织中MT1、2和3-MMP的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并与浸润程度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MT1-MMP的表达尚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MT1、2和3-MMP在喉癌进展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喉癌浸润转移潜能的生物学指标.

  • NF-κB在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探讨

    作者:秦永芳;吴小燕;徐倩;袁海;巩建华;卢丽;高丹;刘晶晶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发病机制中的意义,研究PN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NF-κB活性对白细胞介素-8(Intedeukin-8,IL-8)水平的调控作用.方法 以28例确诊PNS的成人患者(PNS组)和25例健康成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抽血、提取PBMC并培养,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2组的NF-κB活性吸光度(OD)值及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IL-8的浓度.再分别用NF-ΚB的特异性激动剂IL-1β和特异性抑制剂TPCK(N-tosy1 Phenylalanine Chlormethy1 Ketone)进行干预后,分别检测两组的NF-κB活性吸光度和IL-8的浓度.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NS组NF-κB活性及IL-8浓度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NF-κB活性的增强和抑制,IL-8的浓度也相应升高和降低,两者有直线相关关系(P<0.05),而正常对照组无此相关关系.结论 NF-κB在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发病中有重要意义,可能是通过调节IL-8的浓度而发挥其致病作用.

  • COX-2在骨巨细胞瘤及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黄建军;石莺;向志刚;田志良;罗家顺

    目的 检测54例骨巨细胞瘤及37例骨肉瘤组织中COX-2的表达,分析其对骨巨细胞瘤及骨肉瘤的临床诊断及预后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54例骨巨细胞瘤及37例骨肉瘤组织中COX-2进行检测.结果 54例骨巨细胞瘤组织中有29例COX-2表达阳性,其表达与骨巨细胞瘤分期无关(P>0.05),与复发有关(x2=10.85,C=0.80,P<0.01).37例骨肉瘤组织中有32例COX-2表达阳性,其表达与骨肉瘤分期有关(X2=4.16,C=0.56,P<0.05),与肿瘤组织学类型无关.结论 COX-2与骨巨细胞瘤的复发及骨肉瘤的分期有关,其可为骨巨细胞瘤和骨肉瘤的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帮助.

  • 紫草素对大肠癌SW480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郭云蔚;文卓夫;李永伟;缪慧标

    目的 研究紫草素对大肠癌SW480细胞增殖和表达增殖诱导配体(APRIL)水平的影响,同时与传统化疗药氟尿嘧啶、顺铂进行对比.方法 MTT法检测紫草素对大肠癌SW48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SW480细胞上APRIL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加入不同终浓度的紫草素、氟尿嘧啶和顺铂后24 h,48 h和72 h SW480细胞表达APRIL mRNA的水平.结果 紫草素对SW480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SW480细胞上有APRIL的表达;紫草素与氟尿嘧啶相似,以不同浓度作用SW480细胞后,细胞APRIL mRNA的水平均逐渐升高,至72 h表达高并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顺铂不会引起SW480细胞APRIL mRNA水平的升高甚至有所降低.结论 紫草素有抑制大肠癌增殖的作用,有望作为化疗的辅助用药之一;同时,它与氟尿嘧啶或顺铂合用时,在用药同时辅予抗APRIL治疗以对抗残存癌细胞增殖能力升高可能具有潜在的重要作用.

  • 脐带血清体外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作者:旷文勇;周新伏;李睿娟;郑敏翠;张广森

    目的 观察脐带血清体外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抽取骨髓穿刺液10 ml,采用含10%脐带血清的DMEM/F12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成骨诱导体系及脂肪诱导体系诱导BM-MSCs定向分化.结果 BM-MSCSs高表达CD29、CD73、CD105,不表达CD34、CD45、CD31,BM-MSCs体外能诱导为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结论 脐带血清培养的BM-MSCs的具有较高的纯度和体外分化能力,脐带血清培养BM-MSCs适合临床应用.

  • 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引起肺损伤肺中NMDA受体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何畔;李灼日;梁珊;杨竹林;王愉思

    目的 探讨大鼠急性SCI后引起肺损伤肺组织中NMDA受体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36只Wister大鼠SCI造模后分为模型组(A组)和MK-801处理组(B组),在12 h、1d、3d 3个时间点(各6只)处死大鼠,B组动物均于处死前6h腹腔给予0.1mg/kg MK-801.另设6只为对照组,取肺组织测W/D、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和蛋白漏出量,并观察肺显微形态的变化.结果 病理结果示A组大鼠伤后12 h即有出血、水肿,伤后3 d达到高峰,MK-801可以改善上述情况且可明显减轻SCI后W/D、红、白细胞记数及蛋白含量的升高(P<0.05).结论 大鼠急性SCI后早期出现肺组织出血和水肿,这可能是早期呼吸功能衰竭和肺部感染的病理基础,并可能以激活上调NMDA受体而引起急性肺损伤.

  • 阿魏酸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及Ⅳ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作者:赵江佩;张如富;贾红星

    目的 探讨阿魏酸钠(SF)对糖尿病(DM)大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Ⅳ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时照组、DM对照组、SF治疗组,制备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DM大鼠模型,SF治疗组灌胃给予SF 110ms/(kg·d),治疗8周.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肾重/体重、肌酐清除率(Ccr)、24 h尿蛋白定量,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脏TGF-β1和Ⅳ型胶原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M组大鼠肾重/体重、Cer及24 h尿蛋白均显著升高(P<0.05);肾小球体积显著增大,系膜区增宽(PAS红染区扩大),且TGF-β1和Ⅳ型胶原表达明显增高(P<0.05).SF治疗组上述指标的异常改变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SF对DM大鼠的肾脏损害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有效的抑制DM大鼠肾脏TGF-β1和Ⅳ型胶原的高表达是其可能的机制.

  • 肝硬化患者靶控输注丙泊酚的药代动力学

    作者:涂发平;罗朝志;罗南富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靶控输注(TCI)丙泊酚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9例肝硬化肝功能Child-Pugh B级拟行门奇静脉断流手术患者(肝硬化组),另以9例ASA Ⅰ~Ⅱ级非肝硬化的上腹部手术患者为对照(对照组);2组均采用TCI方式输注丙泊酚,丙泊酚靶浓度设为2.5μg/ml,间断采集动脉血至用药后90 min止,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检测血浆丙泊酚浓度,经计算机软件拟合,得到各项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TCI丙泊酚的群体药代动力学适合用二室模型来描述;2组间丙泊酚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对丙泊酚的药代动力学没有影响.

  •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龙云;涂青松;李建璜;伍海军

    目的 评价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8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TP方案化疗同时配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仅予TP方案化疗.结果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组总有效率较单纯化疗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病变进展率、毒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中具有增效减毒、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或七氟醚麻醉在颅内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叶治;阳红卫;郭曲练;王锷;王月玲;白念岳

    目的 比较TCI微泵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以及瑞芬太尼/七氟醚静吸麻醉对颅内肿瘤切除术后苏醒时间、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用100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颅内肿瘤摘除术的患者,分为瑞芬太尼/丙泊酚组(RP组,n=50)和瑞芬太尼/七氟醚组(RS组,n=50).2组均用TCI微泵靶控榆注瑞芬太尼;RP组靶控输注异丙酚而RS组吸入七氟醚.观察并记录不同时段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术后麻醉恢复的时间,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术中均能维持足够的麻醉深度(BIS值=55±5),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2组患者在围苏醒期恢复时间,RP组均短于RS组;麻醉恢复期RP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RS组.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在颅内手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拔管条件优,并发症少.

  • 强化降脂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APP-A、骨桥蛋白的影响

    作者:丁建平;谢启应;杨天伦

    目的 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和血浆骨桥蛋白(osteopontin)的变化及强化降脂治疗对其影响.方法 入选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2例,分为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在常规抗心肌缺血和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基础上,小剂量组加用阿托伐他汀10 mg/d,大剂量组加用阿托伐他汀40 mg/d,均服用1月.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用EUSA法检测循环PAPP-A和骨桥蛋白水平.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PAPP-A和血浆骨桥蛋白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增高(P<0.01).经服用阿托伐他汀1月后,3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循环PAPP-A和骨桥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但同小剂量组相比,大剂量组下降更显著(P<0.05).随访期间,大剂量组缺血相关性事件虽较小剂量组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循环PAPP-A和骨桥蛋白水平显著增加;较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可进一步降低PAPP-A和骨桥蛋白水平,有利于斑块的稳定,改善患者预后.

  • 老年患者瑞芬太尼诱导气管插管的静脉输注速率探讨

    作者:吴世健;关鑫;李建华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瑞芬太尼诱导气管插管的适合静脉输注速率.方法 选择75例行普外科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3组:R-a组、R-b组、R-c组,各25例.3组瑞芬太尼行诱导气管插管时的静脉输注速率分别为0.075μg/(kg·min)、0.125 μg/(kg·min)、0.μg/(kg·min).结果 R-a组的血液动力学指标在气管插管前后波动为剧烈,SP、DP、HR指标,R-b组与R-c组在大部分时刻都与R-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b组相对于R-c组波动更小.R-a组的插管反应发生率(84%)显著高于R-h(28%)和R-c组(16%).R-c组的副作用发生(80%)率则显著高于R-b组(28%)和R-a组(8%).结论 老年患者瑞芬太尼诱导气管插管的静脉榆注速率为0.125μg/(kg·min)时,能够较好地控制血液动力学指标,同时插管反应与副作用的发生率均较低.

  •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不同程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影响

    作者:邓庆文;罗亮

    目的 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不同程度的慢性乙型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乙型肝炎患者245例分为Hp阴性(60例)及Hp阳性(185例),分别测定血清谷胺酰氨基转移酶(ALT)、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氨等指标.随机选择Hp阳性患者145例为治疗组,予Hp根除治疗;余40例为对照组,予单纯抗酸治疗.治疗1周后,根据患者不同肝功能分级分组,观察ALT、IL-6、IL-8、TNF-α及血氨的变化.结果 Hp阳性慢性乙肝患者ALT、IL-6、IL-8、TNF-α及血氨浓度明显高于Hp阴性患者.予以Hp根除后,上述各指标均明显下降;同时与肝功能分级较低的患者比较,随肝功能分级升高,相应指标下降更明显.结论 Hp感染后,慢性乙肝患者ALT、IL-6、IL-8、TNF-α及血氨浓度均有所上升,根除HP有助于控制病情的变化,特别是肝功能分级较高的患者.

  • 小剂量卡孕栓合并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作者:孙杨芳

    目的 观察小剂量卡孕栓合并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应用的疗效.方法 将180例停经6~10周,要求行人工流产的孕妇按用药方法不同分为三组(芬太尼A组,卡孕栓合并芬太尼B组,卡孕栓C组).A组术前5 min芬太尼0.1 mg静脉推注;B组术前1h阴道后穹窿放置卡孕栓1枚(0.5 mg),芬太尼用法同A组;C组卡孕栓用法同B组.其中B组为观察组,A、C组为对照组.观察患者疼痛程度、宫颈扩张效果、人工流产综合征(PAAS)发生率及术中出血量、术后流血时间.结果 镇痛效果B组与A、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扩张效果B、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PAA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流血时间B、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孕栓合并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明显、宫口松弛度满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流血时间短,操作简单,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七氟醚和丙泊酚麻醉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张柏银;钱自亮;张亦文;李峰

    目的 研究七氟烷和丙泊酚对无抽搐电休克疗法患者血液流变学、发作持续时间和恢复的影响.方法 66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S组和P组):S组病人用含8%七氟醚的100%氧气麻醉诱导,流速为4 L/min;P组病人用2.0 mg/kg丙泊酚诱导.全麻诱导后静注1.2 mg/kg氯化琥珀胆碱.记录病人的非创伤性MAP、HR、SpO2、诱导时间、发作持续时间和恢复时间.结果 2组患者麻醉后HR较麻醉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ECT即刻HR和MAP较麻醉前明显升高(P<0.05).麻醉前后SpO2无明显变化.S组入睡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明显升高,较P组相比,P<0.05;2组癫癎发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麻醉方法均能满足MECT的要求,七氟醚无注射痛苦,是MECT麻醉较好的选择.

  • 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

    作者:余定红;陈中华;程晓叁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对老年糖尿病并发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CAP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34例/组,肺炎严重程度评分(PSI)Ⅱ~Ⅲ级,实验组采用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对照组采用头孢呋辛钠合并阿奇霉素.行病原学分析,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共分离出致病菌35株,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支原体在两组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它致病菌株(P<0.05).治疗组的有效率(痊愈+显效)为85.3%,对照组为82.4%,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在治疗老年糖尿病CAPPSIⅡ、Ⅲ级患者临床疗效与头孢呋辛钠联合阿齐霉素疗效相仿,不良反应少,适合在临床应用.

  • 丙泊酚、芬太尼抑制气管拔管应激反应的效果观察

    作者:马燕;于湘友;洪毅

    目的 探讨全麻术后苏醒时,丙泊酚、芬太尼对患者气管拔管应激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本文收集了60例ASA1~2级,且在麻醉后苏醒室(PACU)行气管拔管恢复的全麻患者,随机分为4组(n=15),比较了四组病人在无外科操作时,四个时点的血压(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以及三个时点的血中皮质醇(Cor)变化.结果 丙泊酚组各时点BP(SBP\DBP)相对平稳,丙泊酚对DBP有显著影响(P=0.039);与拔管前相比,芬太尼组在拔管后10 min时点HR的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芬太尼对Cor有显著影响(P=0.036),对HR有显著影响(P=0.015).围拔管期共有43例病人(72.9%)发生了不良反应.结论 丙洎酚及小剂量芬太尼可以抑制围拔管期的应激反应.

  • 川芎嗪对小儿体外循环围术期中性粒细胞CD11b/CD18表达水平的影响

    作者:陈淑芳;刘喜旺;石卓

    目的 观察川芎嗪时小儿体外循环中性粒细胞CD11/CD18表达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择期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59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在体外循环预充液中加入盐酸川芎嗪5 mg,/kg;对照组盐酸川芎嗪.2组患儿分别于麻醉诱导后即刻、CPB开始后20 min、术后、术后6 h和术后1 d五个时间点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11b/CD18分子表达水平.结果 麻醉诱导后,2组患儿血浆中CD11b/CD18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CD11h/CD18于CPB开始后20 min、术后、术后6 h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1 d则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芎嗪可下调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PB心直视术后中性粒细胞表面CD11b/CD18分子表达.

  • 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血清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廖慧芳;陈连周;刘敏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7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35例慢性乙肝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MIF水平,并对比分析.结果 原发性肝细胞癌组、乙型肝炎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MIF水平分别是(42.3±13.6)ng/ml,(20.3±9.2)ng/ml和(18.3±8.5)ng/ml.原发性肝癌组MIF表达水平高于乙型肝炎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MIF的水平与分期、肿瘤大小、是否转移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结论 血清MIF可能与原发性肝癌发展相关,其有望成为一个有用的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生物标志.

  •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TXB2、6-Keto-PGFla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戴海鹰;陈春;石卓勋

    目的 探讨血小板活化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UA患者32例、稳定型心绞痛(SA)30例、正常人30例血浆TXB2、6-Keto-PGFla和6-Keto-PGFla/TXB2比值水平.结果 UA组TXB2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SA组(P<0.01),UA组患者6-Keto-PGFla及6-Keto-PGFla/TXB2比值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SA组(P<0.01),SA组与对照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小板活化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

  •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sFas/sFasL的变化和临床意义

    作者:吕晋琳;杨丽霞;齐峰;王红;王先梅;郭传明;石燕昆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sFas/sFasL活性变化及其与心功能、心肌重构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76例心力衰竭患者和30例对照组血浆sFas/sFasL的活性水平,结合患者心功能参数及超声心动图指标,研究其与心功能及心肌重塑的关系.结果 CHF患者血浆sFas/sF8sL活性高于对照组,二者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742,-0.588,P<0.05),和心肌重构相关指标呈正相关(r≥0.453,P<0.05).结论 CHF患者sFas/sFasL水平增高,其可作为判断心功能恶化和心肌重塑的指标.

  • 肌钙蛋白T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研究

    作者:陆宁;刘涛;钟远慎;莫进达;徐列栋;庞麒麟;曾巧环

    目的 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人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 T)与心室重构、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80例CHF(NYHA分级Ⅲ级~Ⅳ级)病人和4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抽血检查cTn T水平,观察分析病人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内径(LVd)、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作为心室重构的指标.结果 CHF患者心功能恶化血清cTn T浓度升高,与心功能Ⅲ级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心房内径(LAd)及左心室内径(LVd)值大于对照组(t≥2.45,P<0.05);而室间隔厚度(IVS)及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低于对照组(t≥2.37,P<0.05).结论 血清cTn Ⅰ浓度与心力衰竭患者心肌重构及心功能有关,血清cTn T的监测对判断心力衰竭病人心肌损伤是一个高度敏感和特异指标,对判断心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也有一定价值.

  • 别嘌呤醇超敏综合征一例报告

    作者:林柳;刘岩;周道远;陈辉;卢智

    患者,女性,83岁,因全身浮肿、尿少一年,再发伴腹部隐痛一周于2008年1月15日入院.人院体查:T 36.4℃,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 双胎双子宫妊娠不同期分娩一例报告

    作者:盖立文;胡宗艳

    患者,女,31岁,因停经36周+3,腹疼3 h,阴道流水1 h于2008年7月22日人院.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7年11月10日.预产期2008年8月17日.停经45d出现早孕反应,妊娠5个月自觉胎动,妊娠6个月在本院行产前B超检查,示双子宫同时妊娠,胎儿发育未见明显异常.既往健康,8年前因足月妊娠,经阴道顺产1女婴,清宫时发现双子宫双宫颈单阴道左侧妊娠.

  • 乳腺皮下曼氏裂头蚴病一例报告

    作者:张克兢;邬玉辉;李燕

    患者,女,51岁,因发现左乳肿块3月余于2009年1月10日入本科,患者于3月余前无意问发现左侧乳房1个肿块,约蚕豆大小,局部无红肿,无疼痛,无乳头凹陷及溢血溢液.在本院行彩超检杳,示左乳皮下实质性非均质性肿块:性质待定.体检:双乳发育正常,于左乳8-9点可扪及-约2 cm×2 cm肿块,质地硬,边界尚清,活动尚可,无明显压痛.右乳未扪及明显肿块.

  • Paget's骨病致持续性头晕一例报告

    作者:黄光;赵建功;王晓梅;刘兴洲;唐煜

    患者,女,70岁.因持续头晕1年于2005年7月28日入院.患者一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发作,头晕症状持续存在,阵发性加重,伴有恶心、呕吐、视物旋转及双耳耳鸣,各种治疗效果不明显.

  • 肝细胞癌实验诊断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继贵;刘伏友

    在全世界,肝细胞癌(HCC)是第五位普通的癌,在癌死亡率中是第二三位重要的原因,5年生存率仅仅7%[1,2].HCC是在慢性肝病(如肝硬化)的基础上发展的,它是一种预后很差的疾病.

  • 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方法学探讨

    作者:赵绪幸;吕昌盛;候爱华;梁鹏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痛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60例临床疑诊冠心病的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后者在检查时行症状限制性运动,同时结合病人年龄、性剐、危险因子、ST-T改变及运动时峰值心率、有无心绞痛等多变量进行分析.结果 24例选择性冠脉造影阳性的患者,动态心电图多变量分析均诊断心肌缺血.6例假阳性患者临床诊断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X综合征).诊断准确度为90%,特异性83%,敏感性100%.结论 在动态心电图检查时,加做症状限制性运动,结合多变量分析,可进一步提高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痛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和临床应用价值.

  • 核素骨显像在军训人员应力性骨折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陈翼;彭艳梅;洪愉;马黎明;杨洪文;黄昊;王光琳

    目的 评价放射性核素99m锝-亚甲基二磷酸盐(99mTc-MDP)在军训人员应力性骨折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某部新兵营军训人员中可疑有应力性骨折的士兵1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受检者均行X线平片检查和99mTc-MDP全身骨显像检查,分析其影像表现特征.结果 100例可疑有应力性骨折士兵中,69例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29例X线检查诊断为应力性骨折;2例X线检查诊断为骨肿瘤.核素骨显像76例表现为损伤部位见局限性放射性浓聚,其中,X线检出的31例骨损伤者损伤部位均有不同程度放射性浓聚;核素骨显像检出应力性骨折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7%.结论 核素骨显像对诊断军训人员应力性骨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是早期诊断应力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 心电图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附47例报告)

    作者:樊利生

    目的 探讨心电图改变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作用及心电图诊断要点.方法 选择本院就诊的47例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和心电图变化.结果 47例心电图均有改变,其中窦性心动过速27例(57.4%),房性早搏3例(6.3%),心房颤动3例(6.3.%),肺性P波3例(6.3%),S1 QⅢTⅢ现象12例(25.5%),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和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4例(8.5%).结论 通过对心电图的变化分析,对诊断肺栓塞有一定价值.

  • 60例支气管内膜结核的CT表现探讨

    作者:俞赵军

    目的 分析探讨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的CT表现,提高对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认识及正确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通过纤维支气管镜病理活检、痰检及细菌培养证实的60例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着重观察受累支气管壁、支气管管腔、肺实质、肺门纵隔结构及胸膜的改变.结果 60例患者支气管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74处,累及左侧支气管32例,共38处,右侧支气管28例,共36处,同时伴支气管管壁钙化10例,支气管腔内结节影4例;阻塞性肺不张、肺炎及肺实变48例,伴钙化28例;30例患者同时存在肺实质结核,伴空洞形成10例;肺内发生支气管播散16例;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28例,伴钙化14例;胸膜增厚16例,伴钙化4例.结论 支气管内膜结核CT表现多种多样且具有一定的特征,CT检查可以明显提高对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认识及正确诊断率.

  • 急性肾盂肾炎的超声表现特点

    作者:姜静;戴朝红;李正斌

    目的 探讨急性肾盂肾炎(AP)的超声表现.方法 将46例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的AP患者的声像图资料与50例正常组之间进行比较,重点观察肾盂壁的声像变化.结果 炎症组有39例出现肾盂壁增厚,表现为"双线征",与正常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肾盂壁增厚是AP的主要超声征象.

  • 上海农村高血压人群社区综合干预效果评价

    作者:柯军;严雪芳;夏丽勤;沈娣英

    目的 探讨农村社区对原发性高血压综合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筛查上海金山区万春村35岁以上人群,对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的382例予以12个月的健康宣教、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降血压药物治疗等措施综合干预.收集365例资料完整的病例,干预前后相关指标自身对比.结果 高血压患者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分别由干预前的(153.94±21.35)mmHg、(85.65±9.84)mmHg下降为干预后的(138.49±13.61)mmHg和(80.47 ±8.91)mmHg,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分别由干预前的70.68%、62.74%、21.64%上升为干预后的92.05%、83.84%、48.77%,干预前后自身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农村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综合干预效果肯定,高血压病群防群治还任重道远.

  • 4-HPR通过内质网应激途径诱导宫颈癌细胞凋亡

    作者:陶洒洒;黄盼华

    目的 探索芬维A胺(4-HPR)对宫颈癌细胞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MTT法检测4-HPR对宫颈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Annexin V-FITC和碘化丙锭(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用对氧化敏感的荧光染料DCFH-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Western blot检测Bcl-2和CHOP蛋白表达.结果 4-HPR以浓度依赖方式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的生长,其IC50约为5μM.4-HPR以浓度依赖方式诱导HeLa细胞凋亡,同时伴随Bcl-2蛋白表达下调.4-HPR短暂处理能升高细胞内活性氧水平.4-HPR还激活内质网应激凋亡途径,表现以活性氧依赖方式升高CHOP蛋白表达.结论 4-HPR对宫颈癌具有抗肿瘤作用,其机制为诱导产生细胞内活性氧和内质网应激通路的激活.

  • TSP-1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与VEGF、CD105的关系

    作者:黄玉秀;郑秀;刘林芳;江忠清;吴桂珠

    目的 探讨TSP-1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状态及与VEGF、CD105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56例子宫内膜腺癌、18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TSP-1、VEGF及CD105的表达,图像分析平均光密度值进行分析.结果 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中TSP-1表达逐渐减少(P<0.05),VEGF、CD105表达则逐渐增强(P<0.05).TSP-1、VEGF与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0.05),CD105与浸润肌层深度、手术-病理分期有关(P<0.05).在子宫内膜癌中,TSP-1表达与VEGF无相关(r=-0.239,P>0.05);在VEGF低表达组TSP-1表达与MVD呈负相关(r=-0.388,P=0.01).TSP-1与生存时间无关.结论 TSP-1低表达、VEGF高表达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腺癌血管生成过程,两者表达水平的失衡,可能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 STAT3与绒癌细胞侵袭转移关系的探讨

    作者:阳丽;刘惠宁;胡惠;李燕;方立;全细云

    目的 初步探讨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Stat3)与绒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关系.方法 体外培养人绒毛膜癌细胞系JAR(低侵袭),JEG-3(高侵袭)及收集人正常早孕绒毛组织;运用Transwell体外侵袭实验检测并比较JAR和JEG-3细胞的侵袭转移潜能;采用Western-blot检测JAR、JEG-3细胞以及人正常早孕绒毛组织stat3及其活性形式P-star3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用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检测JAR和JEG-3细胞stat3及postat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人绒毛膜癌细胞中检测到stat3,p-star3的高表达;JEG-3细胞侵袭至基质胶膜背面的数量较JAR细胞明显增多(P<0.05);stat3及p-star3蛋白在绒癌细胞的表达强于正常绒毛组织(P<0.01),并且JEG-3细胞较JAR细胞显著增强(P<0.05).结论 stat3及p-star3在绒癌细胞中较正常绒毛组织高表达,且在JEG-3细胞的表达高于JAR细胞.

  • 越橘总黄酮对人宫颈癌细胞中TRAIL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作者:唐丽萍;杨艳梅;李艳凤;马英丽

    目的 研究越橘总黄酮对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中TRAIL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浓度为0、0.025、0.25、2.5、和25μg/ml的越橘总黄酮处理Hela细胞24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方法检测越橘总黄酮对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Hoechst33342/PI染色观察越橘总黄酮对Hela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采用RT-PCR法检测不同浓度越橘总黄酮处理后的Hela细胞中TRAIL及其受体mRNA基因表达变化.结果 0.025、0.25、2.5、和25 μg/ml的越橘总黄酮对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22.08%、36.04%、42.10%和44.70%;0.25~25μg/ml的越橘总黄酮处理组细胞呈现明显的凋亡形态学改变;TRAIL和TRAIL-R2表达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TRAIL-R3和TRAIL-R4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而TRAIL-R1在各处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越橘总黄酮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上调TRAIL及其受体TRAIL-R2基因的表达有关.

中国医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