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重症肌无力术后机械通气脱机方法的比较

    作者:陈大来

    目的:比较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后经验性脱机和程序化脱机在机械通气(MV)撤机的临床效果.方法: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后行机械通气的患者67例,根据脱机方式不同分为经验性脱机组和程序化脱机.比较两种脱机方法的MV时间、监护室住院时间、脱机成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和住院死亡率等差异.结果:两组重症肌无力术后机械通气患者比较,程序化脱机组比经验性脱机组MV时间、监护室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有明显缩短(P<0.05):VAP发生率和住院死亡率方面,程序化脱机组均明显低于经验性脱机组(均P<0.05).结论: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后机械通气时采用程序化脱机能明显缩短MV时间和监护室住院时间,提高脱机成功率,降低VAP发生率和住院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 1例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儿行胸腺切除术的麻醉体会

    作者:姜一新;李兵

    病历资料患者,男,14岁,体重48kg,身高148cm.患儿因双上眼睑乏力2个月余入院.入院前1周曾在外院检查新斯的明试验(+),CT示胸腺轻度增生.入院前未服过任何药物,入院后开始服溴吡斯地明30mg/次,3次/日.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眼肌无力Ⅰ级,存在复视.

  • 全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治疗无重症肌无力早期胸腺瘤30例

    作者:刘宝东;刘磊;张毅;苏雷;陈东红;支修益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治疗无重症肌无力早期胸腺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全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治疗无重症肌无力早期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手术方法、分期、病理学类型、后续治疗、并发症、随访结果等.结果:30例患者全部经右侧胸腔镜完成胸腺切除术,其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无中转开胸,无围手术期死亡和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40~ 200 min,平均(91.7±38.1)min,出血量30 ~ 300 ml,平均(106±75) ml;术后住院时间5~7d,平均(5.1±0.8)d.术后临床分期,Ⅰ期17例(56.7%)、Ⅱ期13例(43.3%).病理学类型,A型14例、AB型10例、B1型5例、B2型1例.Ⅱ期患者术后均接受辅助放疗.患者全部随访,随访时间6~7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4个月.随访期内无一例复发或死亡,总生存率(OS)为(70.2±1.7)个月(95% CI:66.8 ~73.6).结论:全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治疗无重症肌无力早期胸腺瘤安全、有效,而且更加微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血浆置换联合长春新碱治疗难治性重症肌无力1例

    作者:叶宝国;郑凤苹;张良基;周雪丽

    病例介绍:患者,女,27岁.因反复四肢无力,眼睑下垂33个月,加剧1天于1998年12月28日入院.3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眼睑下垂,四肢无力,活动后加重.继而出现抬头困难,不能讲话及睁眼,不能行走.经我院神经科拟诊为重症肌无力,给予吡啶斯的明180mg/d口服后症状缓解,但停药则症状再发.31月前行纵膈CT检查示:胸腺瘤.继行胸腺切除术,病理证实为右上前纵膈胸腺瘤.

  • 免疫抑制剂治疗重症肌无力新进展

    作者:赵一理;杨中华;裴程程

    重症肌无力(MG)是以突触后肌终板处的乙酰胆碱受体被自身致敏和破坏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 AID),其中大部分患者体内存在有抗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同时尚有部分患者血清中无法检出AchR抗体,该类患者的发病则可能与一种特异性受体的酪氨酸激活酶(MuSK)[1]有关.McConville等[2]曾报道在41%的血清AchR抗体阴性的患者中检出MuSK.对于MG的治疗,现在的主要药物或方法有胆碱酯酶抑制剂、免疫抑制剂、胸腺切除术、血浆置换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等,其中免疫抑制剂在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药物研究的深入,更多的新型免疫抑制剂被成功地开发并投入临床试用.

  • 胸腺切除术治疗儿童重症肌无力的护理

    作者:黄晓群;麻晓红;张琳丽;刘灵霞;陈华;孙梅花

    目的 探讨胸腺切除纵隔脂肪组织清扫治疗儿童重症肌无力的护理效果,观察患者术后在常规治疗时辅助服用黄芪等中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应用胸骨劈开胸腺切除及纵隔脂肪组织清扫术治疗42例儿童重症肌无力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对护理过程进行总结.对常规治疗组和加服中药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胸腺切除治疗儿童重症肌无力效果良好,术后在常规治疗时加服黄芪等中药辅助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结论 针对儿童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特点加强围手术期的心理、呼吸系统和并发症的护理,同时针对性的辅助服用中药可有效提高治愈率,控制复发,提高远期疗效.

  • 1例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吴俊梅

    胸腺与重症肌无力有密切关系,约10%~45%胸腺瘤患者并发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患者中8%~20%合并胸腺瘤.因此运用手术的方法切除胸腺及胸骨后脂肪、淋巴组织来治疗重症肌无力,行而有效[1].我院胸外科于2004年6月成功为1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施行了胸腺切除术,经精心护理,患者术后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9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护理

    作者:钭国英

    重症肌无力是神经肌肉接头间神经传递障碍的一种慢性病,目前主张不管有无合并胸腺瘤均行胸腺切除术,可取得较好效果[1].1995年12月~1999年10月,我科共收治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9例,经胸腺瘤切除术加纵膈脂肪清扫术后均治愈出院.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9例中男3例,女6例,年龄12~64岁,平均年龄37岁.其中眼肌型4例,混合型2例,全身型3例.术前发生肌无力危象1例,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2例,3例术后均呼吸机支持7~28天,发生频发室性早搏1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心动过缓2例.9例均经胸腺瘤切除加纵膈脂肪清扫术及抗胆碱脂酶药治疗,同时应用激素、有效的抗生素、支持、对症治疗,住院23~69天,痊愈出院.

  •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42例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陈芸梅;黄金凤;凌励;熊伟昕

    目的:总结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护理人员充分认识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早期注意病情观察,一旦发现并发症的先兆,及时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结果:全组病例术后出现肌无力危象及轻度肺漏气各1例,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其余40例术后恢复良好.结论:早期有预见性的观察术后的并发症,及时采取适当的护理,对预防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 机器人辅助胸腺切除手术18例的护理配合

    作者:潘冬青;申培培;张艳

    胸腺疾病临床当中并不少见,通常采用手术治疗.传统采用正中或左右前外侧切口,创伤较大,恢复慢,近十多年来采用胸腔镜微创手术;近年来由于机器人的引进,极大的提升了患者的恢复和手术的便利性.机器人被认为是可以将胸腺脂肪及胸腺旁脂肪切除干净,并且更加安全的方式.现将我院2010-06-2011-01共18例行机器人辅助下胸腺切除手术护理配合回顾如下.

  •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长期效果观察

    作者:许辰阳;吉灵;江文发

    目的 对应用胸腔镜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远期疗效的观察与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1例采用胸腔镜胸腺切除术进行治疗的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手术均由同一手术小组完成,后,分析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Ⅰ型患者4例,CR1例,PR2例,SD1例,总有效率75%;ⅡA型患者10例,CR7例,PR3例,总有效率100%;ⅡB型患者7例,CR3例,PR2例,失访2例,总有效率71.43%;所有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5.71%.结论 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应用胸腔镜胸腺切除术进行治疗的长期效果稳定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重症肌无力63例麻醉管理分析

    作者:陈群;鲁卫华;秦雪梅;金孝岠;柳兆芳;鲁美静;姚卫东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行经胸骨正中劈开胸腺切除术的麻醉管理及分析总结术后行呼吸支持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63例确诊MG并行经胸骨正中劈开胸腺切除术的临床和麻醉资料,统计术前患者美国重症肌无力协会(MGFA)临床分型、定量重症肌无力评分(QMG)、胆碱酯酶水平及溴吡斯的明、泼尼松药物用量等数据。麻醉方法为全麻或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根据术后是否呼吸支持分为正常拔管组(E组)和延迟拔管组(D组)。结果 E组48例, D组15例,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术前MGFA临床分型、QMG、胆碱酯酶水平及溴吡斯的明、泼尼松药物用量及术前肺功能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G患者术后呼吸支持与术前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临床应加强术前准备和麻醉管理。

  • 巨大胸腺增生一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作者:段楚骁;付圣灵;付向宁

    目的:探讨巨大胸腺增生(MTH)的临床特点、病理、诊疗方法及预后。方法报道巨大胸腺增生患儿1例,结合文献复习讨论。患儿男,3岁10个月,因活动后乏力2年余入院,胸部 CT 检查示纵隔及右侧胸腔巨大占位。结果患儿行右侧胸腔巨大肿块切除术。右侧胸腔巨大肿块,约18 cm×16 cm×10 cm,包膜完整。术后病理报告:(右纵隔)胸腺增生病变。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巨大胸腺增生为临床上非常罕见的一种疾病。治疗以手术完整切除为主,预后好。

  • 达芬奇机器人胸腺切除术31例分析

    作者:董国华;易俊;李好;许飚;姚圣;刘灿辉;李德闽;申翼;景华

    目的 总结应用达芬奇机器人行胸腺切除术的基本经验,评价其手术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11月31例胸腺疾病患者(胸腺瘤23例,胸腺增生4例,胸腺囊肿3例,前纵隔结核性肉芽肿1例),其中21例伴有重症肌无力,应用da Vinci S机器人经胸径路实施胸腺切除+纵隔脂肪组织清扫术.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手术,无中转开胸.采用右胸入路27例,左胸入路4例,手术时间42~132 min,平均(62.6±23.7)min,术中估计出血量20~150 ml,平均(53.9±29.3)ml,术后24h胸腔引流量为50 ~220ml,平均(122.6±46.5)ml,拔除气管插管时间2~36 h,平均(14.6±8.6)h.1例OssermanⅡB 型患者术后第4天出现肌无力危象,经再次气管插管及药物治疗后恢复,余无其他并发症.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住院天数5~19 d,平均(11.3±3.3)d,均顺利康复出院.术后随访肌无力患者症状改善率达100%.结论 应用机器人手术可在微创条件下实现完整的胸腺切除,并充分清扫纵隔脂肪组织,手术操作安全,临床效果确实.

  • 胸腺海绵状血管瘤一例

    作者:王伟;张哲峰;马洪喜;崔有斌

    患者女,55岁,因体检发现前纵隔肿瘤入院。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史10年,无重症肌无力病史,无手术、外伤史。胸部CT显示前纵隔胸腺区见一结节样软组织密度影,大层面大小约2.0 cm ×1.8 cm,呈分叶状,增强扫描后似呈不均匀性强化(图1)。术前诊断:胸腺瘤。全麻下胸腔镜全胸腺切除术,术中胸腺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未见异常血管与胸腺沟通,在切除胸腺标本中发现一大小约2.0 cm ×1.8 cm病变,质地柔软富有弹性,呈分叶状。病理报告显示胸腺海绵状血管瘤,内有血栓形成(图2)。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术后随访6个月,无临床症状,无肿瘤复发。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肌无力、胸腺瘤一例

    作者:杨瑶瑶;张慧敏;关婷;张宇清;俞梦越;吴海英;蒋雄京;秦学文;吴永健;周宪梁;惠汝太;郑德裕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4岁,因发作性胸痛2年于2011-04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年出现发作性胸痛,每次持续数分钟至十余分钟,活动时出现,每年发作1~2次.入院前3个月凌晨睡眠时症状再发,持续约十余分钟,遂至当地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前降支90%狭窄,回旋支100%闭塞,第一钝缘支90%狭窄,右冠状动脉斑块.因患者有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病史,拟行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联合胸腺切除术,术前超声发现左侧颈内动脉闭塞,进一步行主动脉增强计算机扫描摄影术(CT)提示:左侧颈内动脉闭塞,右侧颈内动脉、双侧椎动脉狭窄,脾动脉、双侧髂内动脉重度狭窄,腹腔干开口处中重度狭窄,右肾动脉近段轻度狭窄,可见前纵隔占位;考虑手术风险高,放弃外科手术,规律药物治疗,患者仍有胸痛发作.既往:高血压病史19年、2型糖尿病史19年、高脂血症史1年.入院前5年患脑梗死,无后遗症.入院前2年发现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主要症状为眼睑下垂、声低、咀嚼肌易疲劳,定期随访基本稳定.入院查体:血压140/80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72 bpm,双侧眼睑略下垂,右侧颈部可闻及血管杂音,心、肺、腹无殊,双下肢无浮肿,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弱.诊治经过:完善检查,低密度脂蛋白3.1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7.1%,动脉血气分析大致正常,超声心动图:主动脉瓣退行性变,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左心房38 mm,左心室50 mm,左心室射血分数70%;行冠脉介入治疗,于前降支、回旋支及第一钝缘支各置入Endeavor Resolute支架1枚,围术期患者未出现肌无力危象等表现,病情稳定后出院,建议患者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1年后择期行胸腺切除术.

  • 重症肌无力伴发胸腺瘤患者胸腺瘤切除术联合放疗、环磷酰胺治疗疗效评价

    作者:陈玉萍;张娟;王卫;王中魁;窦云轲;魏东宁

    目的 评价重症肌无力(MG)合并胸腺瘤患者行胸腺瘤扩大切除术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0年12月解放军第三○九医院收治的178例行胸腺瘤切除术的MG患者资料.患者术后接受单用环磷酰胺免疫治疗或联合放射治疗,通过比较术前和术后1个月、6个月、1年及2年MG严重程度评分,评价患者术后不同阶段的疗效.进一步分析不同胸腺瘤病理分型、手术分期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1)178例伴发胸腺瘤MG患者中,男103例,女75例,年龄(43.7±12.5)岁,术后接受放疗+免疫治疗58例,单纯免疫治疗112例,5例未接受放疗或免疫治疗,3例未完成整个免疫治疗疗程.(2)接受胸腺瘤切除术的患者术后1个月、6个月、1年及2年的总有效率分别为32.8%(58/177)、59.8%(101/169)、69.7%(115/165)及81.5%(132/162).且随着时间的延长,MG临床绝对评分逐步下降.(3)胸腺瘤切除术后2年时,按临床疗效分为有效病例及无效病例,有效病例与无效病例的各胸腺瘤病理分型构成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saoka分期Ⅰ期、Ⅱ期患者中有效病例的比例高于Ⅲ期、Ⅳ期(91.4%、89.8%比45.5%、28.6%,P均<0.001).结论 伴胸腺瘤的MG患者行胸腺瘤扩大切除术后联合免疫治疗和/或放射治疗,随着时间延长MG症状临床缓解率逐步提高,术后2年有效率可达81.5%.临床疗效与胸腺瘤病理类型无关,但与Masaoka分期相关.

  • 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观察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崔健;李剑锋;周足力;黄宇清;陈应泰;孟宪璞;刘军;王俊

    目的 对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 myasthenia gravis,MG)的疗效进行总结,分析影响MG手术疗效的因素. 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2000年6月~2009年10月47例MG接受胸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患者性别、年龄、病程、MGFA分型、胸腺病理类型等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45例完成随访,随访16~111个月,平均51个月.根据MGFA提出的治疗后状况分类:完全稳定缓解占64.4% (29/45),药物缓解占17.8%( 8/45),微小症状表现占8.9%(4/45),恶化占2.2%( 1/45),复发占4.4% (2/45),死亡占2.2% (1/45).年龄(β=0.059,P =0.027,OR =1.060,95%CI为1.007 ~1.117)和胸腺病理类型(β=1.558,P=0.025,OR=4.750,95% CI为1.214~18.584)是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 结论 MG行电视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疗效满意,年龄和胸腺病理类型是手术疗效的影响因素.

  • 电视胸腔镜胸腺切除9例报告

    作者:沈祯云;梁正;刘丹丹;崔睿;王可毅;闫天生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行胸腺切除的可行性及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远期疗效. 方法 1996年7月至2001年4月,选择9例胸腺相关疾病患者,应用电视辅助胸腔镜(VATS)行胸腺切除,术后门诊或电话随访. 结果胸腺囊肿2例,胸腺瘤1例,恶性胸腺瘤1例,胸腺癌1例,重症肌无力4例.重症肌无力据改良Osserman分型Ⅰ型3例,Ⅱb型1例,合并胸腺瘤2例,胸腺增生2例,手术总有效率3/4.手术中转开胸1例,手术后随访复发1例,经胸骨正中切口行胸腺扩大切除术. 结论 VATS治疗部分胸腺疾病可行,VATS治疗重症肌无力疗效与常规手术相当.

  • 胸腔镜胸腺切除治疗巨大实性胸腺瘤

    作者:李剑锋;赵辉;李运;杨帆;刘彦国;周足力;卜梁;姜冠潮;王俊

    目的 探讨完全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切除巨大胸腺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3年3月~2009年3月,对16例经CT测量大径≥5 cm的"巨大"实性非侵袭(或轻微侵袭)性胸腺瘤进行全胸腔镜手术切除,范围包括肿瘤和整个胸腺,合并重症肌无力等瘤外表现者同时清除前纵膈脂肪组织.结果 15例完成全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1例因怀疑侵犯左无名静脉而中转开胸.肿瘤大径5~10 cm,平均7.1 cm.手术时间65~195 min,平均134.1 min.胸腔引流时间1~6 d,平均2.9 d.术后住院3~13 d,平均5.3 d.全组无严重并发症.中转开胸病例术后接受总剂量64 Gy的放疗.15例随访5~75个月,平均31.3 月,无复发或转移.结论 对于有经验的术者,胸腔镜下切除非侵袭的巨大胸腺瘤是可行和安全的,以往认为的以肿瘤大小界定的禁忌证值得商榷.

290 条记录 1/15 页 « 12345678...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