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神经病学 >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中华神经医学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medicine 중화신경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5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8925
  • 国内刊号: 11-535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25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徐如祥
  • 类 别: 神经病学
期刊荣誉:
  • 5-氨基乙酰丙酸介导的光动力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的治疗作用

    作者:丁涟沭;徐如祥;姜晓丹;郁毅刚;黄涛;袁军;许忠;陈镇洲;蔡颖谦;邹雨汐;杜谋选

    目的探讨5-氨基乙酰丙酸(5-ALA)介导的光动力学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的治疗作用方法使用荧光显微镜及共聚焦显微镜检测5-ALA所产生的光敏剂原卟啉(PpⅨ)在U251细胞中的定位.将5-ALA加入U251细胞中,随之以635 nm的激光辐射,使用MTT法测定细胞生存率结果5-ALA与U251细胞共培养可以产生光敏剂原卟啉.原卟啉弥散地分布在U251细胞的胞浆中,胞核区未见分布.5-ALA介导的光动力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的杀伤作用随着5-ALA与U251细胞孵育时间的延长及5-ALA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在孵育6 h、5-ALA浓度为2 mmol/L时达饱和.而单用5-ALA或单纯激光辐射,对U251细胞无明显的杀伤作用.结论5-ALA介导的光动力治疗是很有前途的人脑胶质瘤治疗方法,5-ALA与U251细胞孵育的佳时间为6 h,佳5-ALA药物浓度为2mmol/L

  • 改良Dandy手术入路切除脑干腹外侧肿瘤

    作者:师蔚;宋英;吕健;刘重霄;王睿智;李举军;周任;高李贵;屈建强;马向科

    目的探讨改良Dandy手术入路切除脑干腹外侧肿瘤的手术方法及其优缺点.方法对25例脑干腹外侧肿瘤采用改良Dandy手术入路进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结果显微镜下肿瘤全切除20例,次全切除5例,面神经解剖保留者24例,保留有效听力者14例,术后并发皮下积液1例,出现短暂Ⅸ-Ⅺ颅神经刺激症状2例,无菌性脑膜炎1例,死亡1例.结论改良Dandy手术入路切除脑干腹外侧肿瘤疗效满意.

  • 糖尿病性脑梗塞与非糖尿病性脑梗塞表现及预后比较

    作者:廉晓宇;李晓飞;杨军;王浩岩;宣兆博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脑梗塞与非糖尿病性脑梗塞患者病因及预后.方法选取102例非糖尿病性脑梗塞为非糖尿病组,74例糖尿病性脑梗塞为糖尿病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包括降血糖基础治疗、血管扩张药治疗、高压氧、神经营养、脑细胞活化剂、20%甘露醇脱水,24例进行静脉溶栓,余给予对症处理.结果两组脑梗塞患者在高血压(P<0.01)、肢体偏瘫(P<0.05)、基底节区梗塞(P<0.01)、血脂异常(P<0.05)、重残率(P<0.01)、治愈率(P<0.05)等方面相比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性脑梗塞组的疗效及预后明显较非糖尿病性脑梗塞组差.其不良预后与高血糖有关,且糖尿病导致高血压、高血脂症、心脏改变和脑心综合征.

    关键词: 糖尿病 脑梗塞 预后
  •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脂代谢的研究

    作者:刘中霖;郑东;刘军;邢诒刚;彭英;陶恩祥

    目的研究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患者血脂代谢的变化.方法测定206例VCI患者和325例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 结果VCI组患者血清中TC、TG、HDL、LDL的水平分别为(5.52±1.14)mmol/L、(1.59±0.47)mmol/L、(1.08±0.35)mmol/L、(3.48±0.86)mmol/L,而正常老年人中相应指标分别为(4.97±1.09)mmol/L、(1.28±0.45)mmol/L、(1.12±0.36)mmol/L、(2.96±0.81)mmol/L,其中VCI组TC、LDL、T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HDL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则无显著性(P>0.05).结论VCI患者存在明显的脂质代谢紊乱,TC、LDL、TG可能对VCI的发病有一定的影响,而HDL与VCI发病可能无关联.

  • 脑动静脉畸形手术治疗与血管内栓塞治疗

    作者:出良钊;杨华;刘健;隋建美;董明昊;陈益民;宋士宾;李玉明

    目的通过对81例脑动静脉畸形(AVM)患者分别进行直接手术切除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总结,探讨AVM治疗手段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1)直接手术23例,均为AVM合并脑内血肿而行急诊开颅血肿清除术+AVM切除术.(2)58例行血管内超选择栓塞术(NBCA胶),栓塞前行二维或三维DSA检查.结果直接手术组,术后复查头部MRI或DSA示病灶全切除12例,部分切除6例并在术后联合血管内栓塞达到痊愈,治愈率52.2%,病残率26.1%,死亡率21.7%.血管内栓塞组,以后一期栓塞后的DSA资料统计栓塞程度,有49例达到完全栓塞,8例畸形血管团减少50%以上,1例减少50%以下.结论对脑AVM破裂出血且危及生命的应行急诊开颅血肿清除术并尽可能切除畸形血管团.小型AVM、单支供血AVM或Spetzler-Martin分级Ⅲ级以下的病例,追求一期完全栓塞是有可能的;Ⅲ级以上的脑AVM,采用分次、分期血管内栓塞可减少并发症和明显改善症状.因此,治疗脑AVM手段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 神经外科术后早期癫痫的治疗及病因研究

    作者:郑康;吴刚;王硕;鲍圣德;周良辅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围手术期常规应用丙戊酸钠进行预防后仍出现术后早期癫痫的治疗方法及病因.方法对幕上开颅患者在术前、术中和术后应用丙戊酸钠进行癫痫预防.对预防后出现术后早期癫痫者立刻给予丙戊酸钠(15 mg/kg)静脉注射,同时增加丙戊酸钠静脉维持剂量[1.5 mg/(kg·h],观察20 min,无效者再次给予丙戊酸钠(18 mg/kg)静脉注射.观察其疗效及副作用,并分析术后早期癫痫与疾病、手术损伤、颅内出血及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等关系.结果全组29例病人,丙戊酸钠治疗有效23例(79%),30 min内控制癫痫发作,无复发;无效用其他药物6例(21%),测得高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为150mg/L,无明显副作用.全组病例中20名患者在癫痫发生后首次丙戊酸钠静注(15mg/kg)后10 min,所测丙戊酸钠血浓度低于70 mg/L,全部应用丙戊酸钠针剂控制癫痫者血药浓度大于80 mg/L.同时分析此29例病人,发现术后早期癫痫65%发生在术后6 h内,平均手术时间为5.2 h.72%早期癫痫患者为右侧额叶病变,72.4%早期癫痫患者在术中有侧裂静脉及额叶回流至矢状窦静脉损伤,31%术后早期癫痫患者术后复查头颅CT有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或脑内血肿.结论丙戊酸钠在治疗术后早期癫痫中效果肯定,无明显副作用.预防后仍出现术后早期癫痫与疾病部位、术中静脉损伤、术后颅内出血、脑水肿、手术时间及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偏低有关.

    关键词: 术后癫痫 丙戊酸钠
  • 镰旁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65例体会

    作者:陆永建;李明昌;何伟文;朱建坤

    目的探讨镰旁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提高镰旁脑膜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65例镰旁脑膜瘤的临床表现、影像特征和手术入路的选择及疗效.结果肿瘤位于大脑镰前1/3的有21例,中1/3的32例,后1/3的12例.肿瘤大径大于6 cm的20例,4~6 cm的36例,小于4 cm的9例.其中有19例累及大脑镰双侧.肿瘤全切除62例,大部分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15例术后发生一过性偏瘫,出院时均康复.平均随访40月均无复发.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巧经不同手术入路切除镰旁脑膜瘤能提高全切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 重型脑创伤患者脑细胞间液甘油浓度研究

    作者:李爱林;只达石;黄慧玲;王琼;莫丽冬;张国斌

    目的研究重型脑创伤后影响脑细胞间液甘油(Gly)浓度变化的因素.方法连续监测53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近损伤区脑细胞间液Gly浓度和局部脑血流(CBF),同时监测颅内压(ICP)及脑灌注压(CPP).选择每小时CPP和CBF的小值及ICP的大值与该小时的Gly浓度匹配.根据局部CBF、ICP、CPP及预后将所有Gly样品分组. 结果(1)Gly、CCP及CBF与预后的关系:与中残或重残组比较,植物生存或死亡组患者Gly显著增高而CCP及CBF显著降低(P<0.05);与恢复良好组比较,中残或重残组Gly显著增高而CCP及CBF显著降低(P<0.05).(2)ICP,CCP,CBF对Gly的影响:ICP>15 mm Hg组、CCP<70 mm Hg组及CBF<50 AU分别比ICP<15 mm Hg组、CCP>70 mm Hg及CBF 50~150AU组Gly浓度显著增高(P<0.01).(3)病理类型和Gly浓度的关系:弥漫性轴索损伤Gly浓度高,比硬膜外血肿及硬膜下血肿显著增高(P<0.05),但与脑挫裂伤患者无显著差异.结论Glv浓度可以反映原发和继发性脑损伤的严重程度,是细胞膜降解和脑缺血的可靠指标.

  • 坐骨神经及其分支损害的临床电生理分析

    作者:石强;黄旭升;陈朝晖;刘淑贤;蒲传强

    目的回顾性分析坐骨神经及其分支损害的病因及电生理表现.方法结合70例患者病因,分析腓神经和胫神经传导速度及健、患侧胫骨前肌、腓肠肌针电极肌电图表现.结果外伤导致的有36例(51%),其次是肌肉注射,占20例(29%),外科手术并发5例(7%),不明原因9例(13%).单纯腓神经损害25例,单纯胫神经损害13例,坐骨神经损害32例.结论外伤是本组坐骨神经及其分支损伤的主要原因,电生理检测对确定受损神经、损害性质、损害程度及评价预后有重要价值.

  • 神经导航辅助内镜在脑室系统病变中的应用

    作者:周东;李昭杰;林志俊;许作奎;詹升全;林晓风;舒航;唐凯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辅助内镜在脑室系统病变中的应用.方法对30例脑室系统病变,包括12例实质性肿瘤、10例梗阻性脑积水、8例囊性病变患者用神经导航制定手术计划,术中导航引导内镜,按投射轨迹、靶点进行穿刺、活检或肿瘤切除.结果全部病例均能顺利、准确进行手术操作.2例囊性肿瘤和3例实质性肿瘤全切除,8例实质性肿瘤行活检和第三脑室底造瘘,6例囊性病变行造瘘和囊壁部分切除,1例实质性肿瘤行透明隔造瘘和肿瘤部分切除,10例脑积水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神经导航辅助的内镜技术大限度的减少了对脑组织的创伤,明显提高了神经内镜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 激素评估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经蝶手术疗效

    作者:王海军;毛志钢;朱永红;何东升;徐伟光;冯雷

    目的按肢端肥大症治疗的指导原则中肢端肥大症治愈的标准,用激素变化并结合影像学复查来评价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经蝶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蝶手术治疗、资料完整的60例垂体生长激素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蝶手术后激素变化等;根椐肿瘤大小、术前生长激素水平、侵袭性等进行分类,用术后激素水平结合影像学复查来比较手术疗效.结果按此治愈标准,本组总缓解率为68.3%,其中微腺瘤缓解率87.5%,大腺瘤69.2%,巨大腺瘤46.2%;侵袭性和非侵袭性腺瘤则为36.8%和79.1%.微腺瘤与巨大腺瘤、侵袭性和非侵袭性腺瘤术后缓解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后激素水平比影像学复查能更好地评价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的疗效,手术疗效与肿瘤大小和是否侵袭性生长有关.对于微腺瘤和非侵袭性大腺瘤,经蝶手术可取得满意疗效;对于侵袭性腺瘤垂体腺瘤或巨大腺瘤,经蝶手术治愈率较低.部分患者术后应加用辅助治疗.

  • 针刺对脑挫裂伤缺血半暗区血流变化的半定量研究

    作者:李壮志;于立明;孙学东;张学军;刘书深;戚本广

    目的观察针灸即时和治疗后对脑挫裂伤局部血流变化影响结果,以确定缺血半暗区(IP)的存在和针灸疗效.方法将60例脑挫裂伤患者随机分成2组,针灸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疗法;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通过ECT脑显像分别进行针灸组针刺前后及治疗14 d后、对照组治疗前后及治疗14d后的局部脑血流量(rCBF)对比观察.结果脑挫裂伤损伤部位存在血流量减低的IP,针灸组首次针灸前后rCBF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治疗14 d后其变化差异亦极显著(P<0.001).对照组治疗前后rCBF比较差异极显著(P<0.001),两组治疗后rCBF比较差异亦极显著(P<0.005).结论脑显像可直观的反映脑挫裂伤病人损伤区局部脑血流变化,提示脑挫伤区存在着IP,针刺治疗能明显改善局部脑血流量,为针刺治疗脑挫裂伤提供了依据.

  • 脑膜瘤病理级别基因诊断芯片数学模型的建立

    作者:陶英群;卢亦成;骆纯;魏庆;李瑶;白如林;蔡如珏;董艳;楼美清;陈志刚;丁学华;候立军

    目的根据脑膜瘤基因表达谱,寻找脑膜瘤病理分级(WHO 2000标准)的分子生物学依据,并建立脑膜瘤病理级别基因诊断芯片的数学模型.方法利用cDNA芯片技术建立24例脑膜瘤基因表达谱数据库,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GeneMaths 2.0对脑膜瘤基因表达谱数据进行"非监督"样本聚类分析(Hierarchical聚类),将聚类结果与脑膜瘤样本的病理级别进行相关性分析;应用SAS9.0软件,用"贝叶斯判别法"建立脑膜瘤病理级别诊断的判别函数方程;对于脑膜瘤基因表达谱的数据可靠性,应用点杂交(Dot Blot)实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脑膜瘤基因表达谱样本聚类结果与其样本的病理级别存在高度相关性;筛选出5条基因,建立了3个判别函数方程,根据它们的表达情况可以较准确的判断脑膜瘤的病理级别.结论脑膜瘤目前的病理分级标准有分子生物学基础;根据脑膜瘤基因表达谱可建立判断脑膜瘤病理分级的诊断芯片数学模型.

  • CDglyTK双自杀基因杀伤C6胶质瘤细胞的体外实验研究

    作者:刘小红;马利亚;王云彦;宋敏鹰;鲍修风

    目的观察CDglyTK双自杀基因对C6胶质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及旁观者效应.方法利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胞嘧啶脱氨酶(CD)、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融合基因转染C6胶质瘤细胞,通过细胞集落形成试验、细胞生长抑制率(GIR)测定(MTT法),检测和分析CD/5-氟胞嘧啶(5-FC)、HSV-tk/更昔洛韦(GCV)双自杀基因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和旁观者效应. 结果RT-PCR检测分析融合基因的表达,显示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双自杀基因在C6胶质瘤细胞中表达.不加5-FC和GCV时,转染组和对照组肿瘤细胞集落形成和倍增时间分别为94 h、96 h和25.7 h、26.6 h,组间差异比较无显著意义(P>0.05).在5-FC(80.0mg/L)和GCV(10-1mg/L)浓度下,GIR分别为83.36%、7.08%,差异比较有显著意义(P<0.01).转染C6胶质瘤细胞在混育细胞中比例占5%时,即可获得明显的旁观者效应,细胞生长抑制率可达38.48%.结论CDglyTK融合基因联合双前药治疗能取得显著的抗胶质瘤作用.

  • 病毒性脑炎患者肠道病毒RT-PCR检测的临床意义初探

    作者:梅元武;魏桂荣;张敏;董继华;袁光雷;陈运平

    目的探讨对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脑脊液(CSF)进行肠道病毒(EV)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意义.方法用1对针对EV多数血清型的特异性通用引物组建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对43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患者的CSF进行临床检测,同时观察这些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脑脊液生化常规及病毒其他病原体检查,头颅影像学和脑电图检查,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SF肠道病毒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EV RT-PCR)阳性者18人,占41.9%,临床症状、病情轻重与阴性者无明显差异,CSF蛋白和细胞数较高,可同时合并血中其他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抗体阳性.结论EV引起的病毒性脑炎发病率高,并可合并其他病毒感染,EV RT-PCR与血清学检查结果存在不一致性,EV RT-PCR检查结果可指导临床诊断和针对性用药.

  • Nogo-A在维甲酸诱导SH-SY5Y细胞分化后的表达分布

    作者:赵宇;游思维;刘惠玲;宋朝君;金伯泉;鞠躬;程希平

    目的研究Nogo-A在维甲酸(RA)诱导SH-SY5Y细胞分化后的表达及分布. 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单标记法和免疫荧光双标记法染色,显微镜观察.结果SH-SY5Y细胞经RA诱导后,细胞生长出较长的突起,具有典型的神经元形态.Nogo-A在未分化的SH-SY5Y细胞中主要分布于胞浆中.经RA诱导后,Nogo-A分布于胞浆及突起中,尤以突起末梢生长锥处免疫阳性强度高.结论Nogo-A在RA诱导SH-SY5Y细胞分化后的轴丘和生长锥处的表达提示其在神经元突起生长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 OPN和VEGF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程宝春;万经海;冯春国;李长元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评价OPN和VEGF对判断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免疫组化检测60例脑胶质瘤和15例正常脑组织中OPN和VEGF的表达,并对OPN和VEGF的表达与脑胶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生存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OPN、VEGF在脑胶质瘤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0%、75.0%,在正常脑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0.0%、26.7%,肿瘤中OPN和VEGF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OPN表达在不同肿瘤直径、瘤周脑水肿(PTBE)和病理分级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EGF表达在不同PTBE和病理分级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OPN和VEGF表达阳性和阴性患者生存率分析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并提示OPN和VEGF为负性预后因子.OPN与VEGF之间关系呈正相关.结论OPN和VEGF在脑胶质瘤中高表达,两者均反映了脑胶质瘤的生物学特性,并与患者预后有关,OPN和VEGF阳性表达提示预后不良.

  • 放线菌素D和VM-26对大鼠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的体内实验研究

    作者:武永康;董伦;刘华伟;申林海

    目的研究放线菌素D(ACTD)、替尼泊甙(VM-26)对大鼠胶质瘤细胞增殖的体内治疗效果.方法将C6大鼠胶质瘤细胞接种于鼠脑右侧尾状核,并对鼠脑内已形成的C6胶质瘤分别用ACTD及VM-26抗瘤缓释剂瘤区原位注射.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生存期、肿瘤病理学和磁共振成像(MRI)动态改变,采用PCNA计数、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及凋亡.结果对照组及空载组大鼠平均生存期为19.3 d,ACTD组6只及VM-26组3只大鼠生存期明显延长,存活期超过200d;除因病理检查人为处死各2只外,ACTD组治疗后4周内死亡2只,VM-26组5只.MRI检查对照组脑内有明显瘤灶,治疗组脑内瘤灶治疗后明显减少或消失,治疗组C6细胞增殖活性降低,大量细胞凋亡,ACTD组较VM-26组显著. 结论ACTD可望成为体内局部应用治疗胶质瘤的优选化疗药物.

  • 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和MVD计数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研究

    作者:王穗暖;刘琦;宣井岗;龚德生;毛宇敏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计数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相关性.方法选取垂体腺瘤手术标本41例,分为侵袭组(18例)和非侵袭组(23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MP-2在两组中的表达水平,并计数垂体腺瘤组织中MVD.结果MMP-2在侵袭组和非侵袭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2.2%(13/18)、26.1%(6/2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MVD计数在侵袭组和非侵袭组分别为50.51、13.4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侵袭性垂体腺瘤中MMP-2的表达水平与MVD计数呈正相关(P=0.000).结论MMP-2和MVD表达与垂体腺瘤侵袭性密切相关.

  • 实验性脑出血灶周组织及血清IL-1、IL-10含量与神经元凋亡的关系

    作者:石义亭;张厚毅;张新东;温冰涛;周玉滕;赵毅;李培永;王祥阁

    目的探讨脑出血(ICH)后出血灶周组织及血清IL-1、IL-10含量的动态变化,分析其与神经元凋亡的关系.方法健康家犬30只,在DSA介入下刺破大脑中动脉制作基底节区或颞叶出血模型,选择出血后6 h、12 h、24 h、48 h、72 h及96 h共6个时间点,每点5只,均于血肿模型制作前及相应时间点处死前检测血清IL-1、IL-10含量,并于各时间点处死后取脑,检测出血灶周组织IL-1、IL-10含量及凋亡神经元的表达. 结果ICH灶周组织IL-1、IL-10含量分别于48 h及72 h达峰值,与相应的血清含量呈正相关(P<0.05),至96 h,两者含量均未见下降;灶周凋亡神经元的表达与IL-1含量同步,两者呈正相关(P<0.05).结论IL-1、IL-10参与了ICH后灶周神经元凋亡的过程,前者诱导或加重了神经元凋亡,后者参与了抑制凋亡的过程,但显示强度不足.

  • 熟地黄抑制阿尔茨海默病样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作用

    作者:李龙宣;赵斌;许志恩;唐荣华

    目的探讨凋亡机制在β-淀粉样肽致阿尔茨海默病(AD)作用中的意义及熟地黄对Aβ神经毒的干预效果.方法用β-淀粉样肽1~40片段(Aβ1-40)行大鼠侧脑室注射以建立AD样病变动物模型;用Morris水迷宫测试系统检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蛋白印记法及激酶活性测定法检测海马内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和活性,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海马神经元凋亡;以熟地黄(大、小剂量)对Aβ1-40处理的大鼠连续灌胃21 d,观察其干预效果.结果大鼠脑内注射Aβ1-40后,经行为学检测发现其学习记忆功能明显减退:海马内caspase-3含量和活性明显增高,细胞核DNA降解;经熟地黄灌胃处理后,对上述变化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结论Aβ1-40能诱导海马神经元凋亡,熟地黄对Aβ1-40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有保护作用,这可能是其改善AD样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作用机制之一.

  • 骨髓基质细胞移植治疗脑缺血

    作者:陈镇洲;徐如祥;姜晓丹

    脑缺血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现代药物及溶栓治疗的发展显示了对于急性期中风明显的功能保护作用;然而,神经损害一旦发生,对神经功能的恢复则显得治疗乏力.当前对于中风治疗的研究焦点集中在了干细胞[1],它不仅具有功能保护作用,而且使得细胞替代和功能恢复成为了可能.作为细胞治疗的种子细胞来源之一,骨髓基质细胞(BMSCs)分化潜能好,来源丰富,不存在胚胎干细胞移植所带来的伦理学问题,又可用于自体移植,而免除了宿主可能的免疫排斥反应,所以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了BMSCs移植治疗能促进脑缺血后功能的恢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BMSCs移植治疗脑缺血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 脊髓胶质瘤治疗的进展

    作者:洪国良;岳树源;张建宁

    脊髓髓内肿瘤中脊髓胶质瘤占重要的位置,其发病率可占脊髓髓内肿瘤的80%以上,其他类型的脊髓髓内肿瘤主要包括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肠源性囊肿、畸胎瘤、蛛网膜囊肿和血管母细胞瘤即血管网状细胞瘤等.它们的临床特点和起病形式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治疗策略和方式不尽相同,除手术治疗外大部分脊髓胶质瘤还需要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而髓内血管母细胞瘤单纯手术治疗比较困难,手术前辅以介入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本文复习新近的有关文献并结合个人体会对脊髓胶质瘤的治疗作一介绍.

    关键词: 脊髓 神经胶质瘤
  • 神经肽Y与癫痫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永利;张建宁

    现已公认,癫痫的发病主要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机制与抑制性机制失衡从而导致兴奋性异常增高所致.主要的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分别是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GABA).在大脑新皮层和海马,产生内源性GABA的是一种中间神经元.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有相当数量的不同类型的中间神经元是以它们各自所表达的一系列神经肽的不同而被区分,而中间神经元在调节中枢神经兴奋性的过程中,神经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这里,我们将要探讨与癫痫发病具有密切关系的神经肽一神经肽Y(neuropeptide-Y,NPY),探讨它在整个癫痫发作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NPY是由36个氨基组成的一种肽类物质,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以海马内浓度高.NPY与大脑中的众多生理功能有密切联系,包括调节能量平衡、记忆与学习.在海马与大脑新皮层,几乎所有能表达GABA的神经元都能产生NPY,许多含有NPY的中间神经元也能同时表达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

    关键词: 神经肽Y 癫痫
  • 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作者:周俊山;姜建东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卒中常见病因.在西方国家,因颈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缺血性卒中占19%~35%[1].Rothwell等[2]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致颈动脉狭窄继发远端血流量减少者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并不高,提示动脉狭窄程度不再是单一预测缺血性卒中的发生指标.近年来该领域的相关研究已从颈动脉狭窄导致缺血性卒中转移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不同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上来,目前氧化应激、微炎症反应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倍受重视.

  • 脑静脉畸形出血一例报告

    作者:伊志强;黄旭;高峰;林贵军

    患者男,28岁,汉族,主因"发现走路右偏1个月"入院.患者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走路右偏,且逐渐加重,无耳鸣、耳聋、无恶心、呕吐,无言语不清、无肢体抽搐.当地医院就诊行头颅CT及MRI(图1,2)检查提示:小脑蚓部出血.转来我院就诊.既往史无特殊.入院查体无异常.化验检查无明显异常.初步诊断考虑血管畸形可能.行全脑血管造影发现静脉期小脑实质内有一粗大的静脉影,状如"水母头",枕窦发达,其余未见异常(图3).

    关键词: 颅内动静脉畸形
  • 汞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四例报告

    作者:钟池;周丽;宋保华;张淑云;郑艳华

    汞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有时因病史了解不详或症状不典型,易造成误诊或漏诊.我们自1994年至2005年共收治4例汞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病例,现报告如下.

  • 外伤性小脑出血的多排螺旋CT诊断价值

    作者:蓝博文;谭秀中;周围

    目的探讨外伤性小脑出血的多排螺旋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15例外伤性小脑出血均行头颅多排螺旋CT平扫,伤前均无脑部疾病及脑血管病史.结果(1)多排螺旋CT可明确外伤性小脑出血的部位、范围、可计算出血量、显示脑室的改变、有无破入脑室系统及与脑干的关系,与普通CT扫描相比多排螺旋CT具有一定的优势;(2)通过多排螺旋CT表现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分析表明,出血部位靠近中线者、小脑扁桃体出血、出血量大者、血肿破入脑室者及脑干受压者其治疗效果较差,死亡率高.结论多排螺旋CT扫描可作为早期诊断外伤性小脑出血的首选方法,并能作出初步的预后判断.

  • 早期血容量的维持对重型原发性脑干损伤预后的影响

    作者:王国福;梁学军;崔连旭;何睿俞;王辉

    目的探讨早期血容量的维持对重型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1例重型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伤后采用常规治疗的同时,早期给予大剂量胶体液以维持足够的血容量,评价患者疗效.结果伤后3个月进行GOS评分:良好8例,轻残2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3例.结论早期血容量的维持可降低重型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死亡率、致残率,改善预后.

  • GCS≥8分小儿单纯性幕上硬膜外血肿的穿刺引流治疗

    作者:龙霄翱;陈兵;赵革灵;罗学忠;陈立一

    目的探讨GCS≥8分小儿外伤性单纯性幕上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89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经头颅CT确诊,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A组)44例,锥孔后应用尿激酶加生理盐水灌注引流治疗;治疗组(B组)45例,锥孔后应用尿激酶加自体血清灌注引流治疗.结果B组患者的硬膜外血肿清除速度及GCS评分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该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不典型,需结合头颅CT确诊.锥孔后尿激酶加自体血清灌注引流能更快地清除血肿,创伤较小.

  • 骨瓣漂浮结合硬脑膜减张修复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邓景阳;吴立平;曹国彬;陈亚德;陆永建

    目的探讨骨瓣漂浮结合硬脑膜减张修复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术中硬脑膜减张严密修复,让骨瓣漂浮于骨窗硬脑膜上.结果硬脑膜减张修复及骨瓣漂浮术后早期有颅内减压作用,待脑水肿消退后,骨瓣自动回复,后期骨瓣可达临床愈合,颅脑手术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颅脑手术治疗中,行骨瓣漂浮结合硬脑膜减张修复具有可靠地自动减压作用,避免骨瓣及硬脑膜缺损的并发症,免去二期颅骨成形术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 大面积脑梗死的外科治疗

    作者:黄广龙;邱炳辉;方陆雄;张永明;漆松涛

    目的评价大面积脑梗死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63例大面积脑梗死病例外科救治方法及效果.结果恢复良好39例(61.9%),中残8例(12.7%),重残9例(14.2%),植物生存2例(3.2%),死亡5例(12.0%).结论经大骨瓣开颅加颞肌贴敷和术后给综合治疗,可使大面积脑梗死病死率明显下降,值得临床推广.

  • 老年颅脑损伤后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及分析

    作者:赵建平

    本文总结我院2000~2005年收治的老年颅脑损伤合并低钠血症病人62例,就低钠血症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分析如下.

  • 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并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原发性脑室出血23例

    作者:朱明亮;朱云发;阳太利;曾晖

    我科自1995年1月至2005年1月共收治原发性脑室出血23例,经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并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锥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82例

    作者:于年海;张泽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多发于老年人,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由于CT应用于临床,对此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法有了显著的提高.我院自1992年至2002年对8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应用锥颅血肿穿刺抽吸以及脑室置管引流术,效果良好,总结如下.

  • 带膜支架治疗双侧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作者:胡锦清;林东;沈建康;王懿

    目的报道1例双侧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采用带膜冠脉支架治愈病变并保持颈内动脉(ICA)的通畅.方法一58岁男性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出现搏动性突眼伴杂音,脑血管造影显示双侧TCCF.服用抗血小板药物3 d后在全身麻醉下把Jostent Graftmaster冠脉带膜支架分别置入双侧瘘口所在的ICA.结果复查造影见瘘口完全闭塞,杂音立即消失,数天后结膜水肿消退,无操作所产生的并发症出现.结论带膜支架是TCCF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特别适合于无法保留ICA通畅或者无法耐受ICA闭塞的的患者.

中华神经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