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神经病学 >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中华神经医学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medicine 중화신경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5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8925
  • 国内刊号: 11-535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25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徐如祥
  • 类 别: 神经病学
期刊荣誉:
  •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治疗

    作者:孙树清;吴中学;刘道坤;邓传宗;陈建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治疗的技术特点.方法对于不同的病例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包括海绵窦瘘口球囊栓塞,保持颈内动脉通畅,以及连同瘘口闭塞的颈内动脉闭塞术.对于动脉途径难以进行的病例采取了经静脉途径弹簧圈的栓塞.结果53例球囊闭塞瘘口且保持颈内动脉通畅.14例连同瘘口闭塞颈内动脉.3例通过静脉途径栓塞满意.结论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应首选血管内栓塞治疗.一般情况下海绵窦瘘均表现为良性过程,应力争解剖治愈,不可轻易牺牲颈内动脉.

  • 经颅多普勒频谱参数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的关系

    作者:陈兵;莫大鹏;李臻琰;刘尚明;刘运生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经颅多普勒频谱参数与颅内压的关系.方法应用TCD检测20例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双侧大脑中动脉,同时行颅内压监测.结果经颅多普勒频谱参数cf、PI、af、RI、ae均和ICP正相关,Vd、ac和ICP负相关,其中cf与ICP的相关系数大.建立TCD相关参数与ICP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ICP=0.312MAP-1.531Vd+21.437PI-15.059ac+38.722cf(P<0.001,R2=0.920估计值的标准差=4.0972 mmHg).结论经颅多谱勒频谱参数可以反应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的改变.综合研究经颅多谱勒频谱参数、血压与颅内压的关系是应用经颅多普勒无创监测颅内压的方向.

  •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早期血管内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及相关问题讨论

    作者:陈东;陈旭东;陈洪;吴耀晨;吴中学

    目的探讨早期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血管内栓塞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急诊用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52例.结果成功栓塞52例共计55个颅内动脉瘤.51例痊愈,1例死亡.完全栓塞(>95%)栓塞32个,大部分栓塞(80%~95%)20个,部分栓塞(<80%)3个.并发动脉瘤破裂2例,其中1例痊愈,1例死亡.并发脑梗死3例,局部溶栓后,遗留轻偏瘫和单瘫.2例弹簧圈末端遗留于动脉瘤外,经抗凝治疗未发生并发症.3例复发再次栓塞后治愈.结论早期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 脑囊虫病人血清、脑脊液中抗体在MRI各期的变化

    作者:买正军;孙涛;马辉

    目的检测脑囊虫病人血清和脑脊液中抗体在MRI各期的变化.方法用抑制性ELISA法检测血清及脑脊液中的抗体.同时根据MRI表现将病例分为活动期、退变期、非活动期.结果在69个病例中,脑脊液中抗体阳性率分别是:活动期75.00%,退变期62.50%,非活动期17.24%;血清中是81.25%、16.67%、22.22%.在相应各期中,脑脊液和血清抗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别.结论在影像学的不同时期抗体阳性率存在明显的变化.

    关键词: 脑囊虫 抗体 MRI
  • 帕金森病与饮茶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刘丹;蒋知新;张清华;衣志勇;王彦亭;黄又彭;赖晓辉;董建群;张振馨

    目的探讨饮茶同原发性帕金森病(PD)的关系.方法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调查在北京地区55岁以上PD患病率调查中确诊及2002年8月至2003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帕金森研究中心诊治的病人共114例;以及性别、民族及居住地与其匹配的对照205例.采用统一的危险因素结构式问卷和诊断标准对所有对象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和个人的生活习惯:饮茶、吸烟、饮酒及一级亲属的家族史因素与PD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有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饮茶与PD关系的单因素分析中,以非饮茶人群为对照,饮茶者患PD的比值比(OR)为0.23(95%CI:0.14,0.62;P<0.01).经多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后,饮茶者的OR值为0.199(95%CI:0.114,0.345;P<0.001).结论北京地区居民中饮茶与帕金森病呈显著负相关联,为PD的保护性因素.

  • 颅脑损伤合并非酮性高血糖高渗性昏迷

    作者:王文浩;杨少春;陈文彬;林国文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并发非酮性高血糖高渗性昏迷病人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997年7月~2002年1月期间收治的17例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非酮性高血糖高渗性昏迷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颅脑损伤合并非酮性高血糖高渗性昏迷的病人,除1例之外,其余均在静滴胰岛素及胃内注水治疗后2 d内,高血糖、高血渗得到控制.17例非酮性高血糖高渗性昏迷病例占同期中、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1.76%.死亡3例,死亡率17.6%.结论对非酮性高血糖高渗性昏迷,静滴胰岛素极其有效,救治的关键是及早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治疗中连续性监测血糖、血清渗透压、电解质、严密的病情监护,及时有效调整胰岛素用量至关重要.

  • 颅脑损伤患者眼内压对颅内压的预测效果

    作者:安向阳;刘玉光;成强;翟乃池

    目的探索一种可间接监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ICP)变化趋势的无创性方法.方法腰穿测量ICP,同时采用无创性压陷式眼压计测量眼内压(IOP),统计学分析ICP与IOP之间的关系.结果IOP与ICP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871(P<0.001).结论连续监测IOP可间接判断ICP的变化,因此,连续监测IOP可作为一种无创性监测颅内压的简单方法.

  • 原发性颅内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诊断

    作者:耿少梅;焦保华;孙晓枫

    目的探讨原发性颅内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影像学特征.方法对2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颅内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及治疗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以中老年人多见,病程短,病情进展快,颅压高症状出现早,多位于幕上,可单发或多发,可侵及室管膜和软脑膜并沿之播散;CT扫描多表现为等密度肿块,MRI显示T1加权像多呈低信号,T2加权像多呈高信号,CT和MRI增强扫描病灶多呈均匀明显强化;对放疔、化疗敏感.结论原发性颅内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影像学表现与某些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有类似之处,鉴别比较困难,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检查.佳治疗方案是手术加放疗、化疗的联合治疗.

  • 苍白球腹后部切开术治疗帕金森病靶点定位规律探讨

    作者:王绍梁;陈来照;薛乃照;刘跃亭;李守缄;朱宏伟;李勇杰

    目的研究苍白球腹后部切开术(PVP)治疗帕金森病(PD)的靶点定位方法及其规律.方法45例原发PD患者接受手术,采用MRI进行靶点解剖定位,术中用电生理方法对靶点做必要的调整,同时在MRI操作台上准确测量AC-PC线的长度(L)、三脑室的宽度(W)、头颅的长度和宽度.结果本组患者UPDRS评分改善率大于35%,手术效果满意;依据术中电生理方法调整靶点20例,调整范围1~3mm;靶点横坐标(X)与L和W之间存在线性依从关系即:X=10.09+0.30L+0.48W,决定系数R2=0.7258.结论PVP术中应用电生理方法调整靶点是非常重要的,实现了靶点的功能定位:X坐标值随L和W的增加而增大,且W对X的贡献大于L,靶点Z坐标与L和W之间无相关性,靶点坐标与颅长、颅宽无相关性.

  • 277例急性脑梗死血小板比率临床分析

    作者:王功勤;左臣刚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体积、压积及分布宽度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变化.方法对27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98例健康人的PLT、MPv、PDW、PCT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的MPV、PCT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而PLT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起重要作用,检测血小板的计数、压积及体积,对急性脑梗死的预防、病情的发展有一定临床意义.

    关键词: 脑梗死 血小板
  • 大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应用探讨

    作者:莫纪华;郑秀珏;张宏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治疗组选择重型颅脑损伤后难治性颅内高压36例,采用大骨瓣减压术;对照组选择前期重型颅脑损伤后难治性颅内高压19例,采用传统骨瓣减压术及保守治疗.比较两组病例疗效,并比较不同时期大骨瓣减压术疗效.结果两组间疗效评价采用出院时GOS评定,显示二组间有明显差别(P<0.05),且治疗组早期手术疗效优于晚期手术疗效(P<0.05).结论早期大骨瓣减压术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难以控制颅内高压是有效的.

  •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谷氨酸的释放研究

    作者:何明利;郑衍平;郭光华

    目的谷氨酸释放所致神经元兴奋毒性损伤在局灶性脑缺血的发病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谷氨酸升高的时间和谷氨酸释放抑制剂及谷氨酸受体拮抗剂的治疗时间窗.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28例脑梗死病人.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检测了病人和对照者的血浆和脑脊液(CSF)谷氨酸浓度,并同时评定了加拿大卒中标准(CSS)积分和脑梗死容积(CTV).结果病人的平均血浆和CSF谷氨酸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分别小于0.01和0.001).50例进展性卒中患者的平均血浆和CSF谷氨酸浓度均显著高于78例稳定性卒中组.CTV≥10cm3的卒中患者的CSF谷氨酸浓度显著高于CTV<10 cm3患者,并且50例进展性卒中患者的CSF谷氨酸浓度与其CTV值显著相关(r=0.303,P<0.05).结论本结果提示,急性脑缺血患者预防神经病学进展,谷氨酸拮抗剂的应用有较宽的治疗时间窗.CSF中的谷氨酸含量可作为判断缺血性卒中的进展和谷氨酸释放抑制剂的一个指标.

  • 额叶内侧面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

    作者:罗宗晚;颜春英;朱新洪;胡继实;郭灿;杨焕松

    目的总结17例额叶内侧面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经验.方法对我科1999年7月至2003年4月收治的额叶内侧面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1例,恢复良好,保守治疗16例,其中恢复良好12例,中残2例,死亡2例,全组死亡率11.77%.结论额叶内侧面损伤一般意识障碍较轻,但易直接发生枕骨大孔疝,严密观察病情及动态CT检查,颅内压监测,不拘泥传统手术指征,及时抓住手术时机,可有效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

  • A型肉毒毒素治疗头颈部肌张力障碍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梅;戴家兰;方锦华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偏侧面肌痉孪、睑痉孪、Meige's综合征、痉孪性斜颈的疗效.方法治疗组(A组)用BTXA对86例患者进行头颈部肌肉多点注射,对照组(B组)50例根据诊断选用不同的药物或/和针灸、理疗、中医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A组治疗后当日至3 d内开始见效,7~15 d达高峰,疗效维持2~6月.总有效率为100%,疗效明显高于B组(P<0.001).BTXA重复注射疗效无下降,1例HFS患者第三次注射产生耐药性,少数患者有轻微的局部副反应,未见全身副作用.B组62%(31例)的患者疗效维持5~15月后减退,需逐渐增加剂量,少数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皮疹、共济失调等不良反应.结论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是治疗头颈部肌张力障碍的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

  • Presenilin-1突变对RA诱导的PC12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滕晓华;黄其林;张可成

    目的观察PS-1突变型L286V对RA诱导的PC12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运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建立稳定表达PS-1 WT和突变型L286V基因的细胞克隆,采用MTT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生长曲线、生长周期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PS-1突变型L286V能使RA诱导的PC12细胞增殖指数降低,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2)在正常培养条件和无血清培养下,PS-1突变型L286V对RA诱导的PC12细胞均具有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以无血清培养时表现得更为明显.结论PS-1突变型L286V对RA诱导的PC12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和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

  • 眶上裂及海绵窦前部的显微外科解剖

    作者:陶存山;楼美清;卢亦成;张光霁

    目的为眶尖部肿瘤、眶颅沟通瘤和海绵窦内肿瘤的手术治疗提供解剖依据.方法应用15例成人干颅骨和15例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颅标本,在放大5~25倍显微镜下,对眶上裂区的骨性结构、分区、硬膜结构特征及海绵窦的前部进行逐层显微解剖、观察、测量及分析.结果从颞极硬膜索带外侧缘到眶上裂神经血管共同鞘的距离为5.52+1.09mm.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切开Zinn腱环暴露眶上裂的中央区:(1)沿外直肌与上直肌和提上睑肌的起点间切开Zinn腱环;(2)沿外直肌和下直肌起点之间切开Zinn腱环.结论垂直于进入眶上裂硬膜的行走方向,紧贴眶上裂向着前床突方向剪开颞极硬膜索带(深度≤5mm),可以避免损伤在眶上裂外侧区行走的结构.切开颞极硬膜索带时应注意避免损伤泪腺神经.经上直肌与外直肌间切开腱环可充分显露眶上裂中央区的结构.翻开圆孔硬脑膜返折较卵圆孔处容易.

  •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新宇;靳安民;周初松;童斌辉;张辉;姚伟涛;刘成龙;郑刚

    目的观察诱导型和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nNOS)抑制剂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运动功能的影响和机理.方法大鼠脊髓压迫伤后分别给予iNOS和nNOS抑制剂-氨基胍(AG)和7-硝基吲唑(7-NI)进行治疗,24 h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组织中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72 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情况,4周后用电生理和动物行为学等指标评价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AG和7-NI均可以抑制组织中的NO含量,并使NOS活性下降,同时降低神经细胞的凋亡比率,对运动功能的恢复前者优于后者.结论脊髓损伤后应用NOS抑制剂可以使伤后运动功能得到改善,AG的作用似乎更明显,提示iNOS活性变化可能对脊髓损伤的恢复更具决定作用.

  • 非NMDA受体参与双相呼气和吸气神经元电活动的调节

    作者:伍爱平;周振军

    目的观察非N-甲基-D-门冬氨酸(NMDA)受体对延髓脑片吸气神经元和双相呼气神经元活动的调节作用,以进一步探讨非NMDA受体参与基本呼吸节律产生的可能机制.方法在新生大鼠延髓脑片上同步记录舌下神经根和双相呼气神经元/吸气神经元单位的放电活动,并在灌流的改良Kreb's液中先后加以非NMDA受体的激动剂KA和拮抗剂DNQX,观察对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结果使用非NMDA受体激动剂KA以后,双相呼气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和峰频率都明显增大,吸气神经元中期放电的频率和峰频率也显著增大,而早期和晚期放电的频率无明显改变;用相应拮抗剂以后,上述效应明显被抑制.结论非NMDA受体参与了双相呼气神经元之间的交互兴奋作用,同时也介导了吸气神经元的兴奋性突触输入.

  • COX-2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表达

    作者:姚小梅;王纪佐;朱学良;邸红军

    目的确定COX-2免疫组化的空间分布特点,以及mRNA RT-PCR产物表达的时间分布特征并测序.方法采用石蜡包埋的免疫组化技术,脑组织中RNA提取、RT-PCR技术及测序分析.结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COX-2阳性神经元多位于梗死边缘区,另外血脑屏障也可见COX-2免疫反应阳性.COX-2 mRNA RT-PCR的PCR产物相对量,在脑缺血再灌注后15~24 h明显增高(P<0.01).结论COX-2介导着脑缺血再灌注后半暗带和血脑屏障的存活和死亡,在恰当的时间窗内针对COX-2的治疗可能对脑保护是有效的.

  • 大鼠睡眠剥夺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建欧;赵忠新

    目前睡眠的功能并不十分清楚,睡眠研究方法的不足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睡眠研究及其理论的发展.睡眠剥夺是目前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研究睡眠的手段,它对人们研究睡眠各期的功能有很强的启发性.在睡眠剥夺研究中,要想得到可靠的实验结果,需要有效专一地消除睡眠,因而,消除睡眠的睡眠剥夺方法在研究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几种常用的大鼠睡眠剥夺方法予以综述.

    关键词: 睡眠剥夺 大鼠
  • 瘦素与多发性硬化

    作者:陈忠伦;李作孝

    瘦素(Leptin)是脂肪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样激素,具有增加能量消耗、减少食物摄取、调节能量平衡等功能.瘦素在结构上与白细胞介素2(IL-2)相似,可能在机体免疫应答的产生和维持中发挥作用.实验发现缺乏瘦素的动物对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抵抗作用,血清瘦素水平与T辅助细胞(Th)功能紊乱、Thl类细胞因子过度表达及多发性硬化易感性相关.

  • 神经干细胞的迁移和网络化

    作者:薛杉;张旺明;徐如祥

    神经干细胞的迁移和网络化是近一个世纪以来神经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理论解释神经系统生长发育过程中神经干细胞的迁移和网络化复杂的机制.在近年来兴起的神经干细胞移植技术中也得到进一步的证实和应用.本文将分别从神经干细胞的迁移现象及其定向迁移的可能机制,神经网络的研究进展和神经干细胞迁移和网络化的意义等方面进行综述.

  • 卒中后抑郁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红;郭春杰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常见的脑血管病并发症之一.目前国内外学者对PSD进行了许多研究,对于PSD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这些研究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对PSD的研究现状及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

  • 颈髓髓内脊索瘤1例

    作者:肖庆;马杰;华续明;谢清

    脊索瘤多位于颅底至尾骨之间中线骨组织,非骨源性脊索瘤少有报道.本文报告1例罕见的颈髓髓内脊索瘤.

    关键词: 颈髓 髓内脊索瘤
  • Rathke's囊肿4例报告

    作者:高华;孙鹏

    1临床资料例1:男,23岁,未婚.因头痛乏力,视力下降1个月,经MRI检查以垂体占位院,患者于入院前1个月出现头痛,视力下降,无多饮多尿症状.

  • 腰椎管内神经鞘瘤术后合并急性脊膜神经根脊髓炎1例

    作者:秦怀海;刘智;张楠;靳文毅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29岁,因腰腿疼痛2年余,加重半个月入院.查体:痛苦面容,因惧痛不能平卧,大小便正常,右下肢肌肉萎缩,肌力级,余未查及明显阳性体征.胸腰椎MRI示:T12-L1硬膜下髓外占位,诊断:神经鞘瘤.

    关键词: 椎管 手术 脊髓炎
  • 12例脑膜癌病临床分析

    作者:肖雁;唐冬良;江拥军

    目的探讨脑膜癌病的临床及诊断.方法对12例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MRI、脑脊液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膜癌病亚急性或慢性起病,进行性加重,主要表现为颅高压及脑膜刺激症,增强MRI有脑膜增强效果,脑脊液细胞学查见癌细胞.结论脑膜癌病起病形式多样,增强MRI检查有一定指导意义,脑脊液细胞学查见癌细胞系是重要的诊断依据.

    关键词: 脑膜癌病
  • 16例上矢状窦破裂修补体会

    作者:王诚;卓志平;罗代益;王凡

    上矢状窦破裂在颅脑损伤病人中时有见到,由于窦壁坚韧不易回缩,出血汹涌,如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可导致致命性的大出血.我科至2000年以来共手术处理外伤性上矢状窦破裂16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 神经纤维瘤的整形外科治疗

    作者:张敬德;王守界;邢新;宋建星;欧阳天祥;李军辉

    目的研究神经纤维瘤及巨大神经纤维瘤的整形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到2003年我院收治的10例神经纤维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10例神经纤维瘤中,4例为孤立性神经纤维瘤,6例为神经纤维瘤病;其中2例为头面部巨大神经纤维瘤,5例为躯体及四肢巨大神经纤维瘤.结果对头面部巨大神经纤维瘤进行肿瘤全切除,背阔肌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皮肤缺损及面部整形;躯体及四肢巨大神经纤维瘤行肿瘤全切除,皮片移植修复,或部分切除直接缝合.结论神经纤维瘤采用整形外科方法切除修复,具有切除较彻底,修复塑形好的优点.对于巨大神经纤维瘤,对术中出血应有充分准备.

  • 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前中颅底病变

    作者:张义泉;王卫红;冯春国;李长元

    目的介绍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前中颅底病变的临床应用和经验.方法选择分析一组不同病变部位的病例经翼点及其改良术式进行显微外科手术.结果无手术死亡,其中,颅底脑膜瘤、三叉神经鞘瘤、海绵状血管瘤及胆脂瘤做到全切;颅咽管瘤3例大部切除,1例全切.镜下全切除率68%,3例出现术后一过性尿崩,处理后均1周内缓解,双侧嗅神经保留率80%,全部病例显露良好,经终板间隙处理病变2例.结论掌握翼点人路各间隙及有关脑底动脉的显微解剖,不断提高该入路的操作水平,配合显微外科技术,可提高前中颅底肿瘤的全切除率,减少并发症.

  • 第四届中华神经外科学分会委员会产生

    作者:

    关键词: 神经外科学
  • 锥体外通路(二)

    作者:姚家庆;戴衡茹

    (续上期)(5)网状核:网状核围绕丘脑外侧面,丘脑向大脑皮质的纤维几乎全部穿行此核,因之使成网状而得名.

    关键词: 锥体外系 解剖
  • 连载之十:CT的发明

    作者:

    1979年的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由阿伦·马克利奥德·柯麦科和戈弗雷·纽博尔德·豪恩斯弗尔德分享,以表彰他们发明了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术(CT).

中华神经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