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神经病学 >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中华神经医学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medicine 중화신경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5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8925
  • 国内刊号: 11-535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25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徐如祥
  • 类 别: 神经病学
期刊荣誉:
  • 肌筋膜松弛术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程亭秀;程广耀;刘树强;肖丙龙;曹景文

    目的:探讨肌筋膜松弛术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东宁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肌筋膜松弛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按摩手法治疗﹔每次30 min,每日1次,5次1疗程,间隔2 d行下一疗程,共治疗8周。对2组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头痛指数﹑头痛发作次数﹑头痛影响测定-6评分变化进行分析,比较2种方法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6%,头痛指数分别为11.11±10.28﹑19.37±10.56,随访3个月时发作次数分别为12.06±5.86﹑15.35±6.02,治疗后头痛影响测定-6评分平均分分别为44.58±6.50﹑52.81±8.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筋膜松弛术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疗效明显,简单易行,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神经导航引导下Ommaya囊置入术治疗颅内囊性占位的临床研究(附28例报道)

    作者:谭齐家;张志强;黄涛;李聪;谢才军;詹文刚;韩富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引导下Ommaya囊置入术治疗颅内囊性占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广东省中医院神经外科自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8例颅内囊性占位(包括囊性胶质瘤﹑囊性转移瘤﹑放射性脑病囊性坏死)患者,采用神经导航引导下Ommaya囊置入术治疗,并对患者的病历资料﹑病情转归﹑CT影像检查结果﹑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囊性胶质瘤患者中,临床症状和体征好转﹑日常生活能力提高者6例﹔影像学复查显示有效(病灶缩小<50%)6例,有效率为75%。12例囊性转移瘤患者中,临床症状和体征好转﹑日常生活能力提高者9例﹔影像学复查显示有效9例,有效率为75%。8例放射性脑病囊性坏死患者中,临床症状和体征好转﹑日常生活能力提高者7例﹔影像学复查显示有效7例,有效率为87.5%。28例患者中无一例出现逆行颅内感染。结论神经导航引导下Ommaya囊置入术是颅内囊性占位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神经内镜在严重脑室感染并脑积水中的应用(附27例报道)神经内镜在严重脑室感染并脑积水中的应用(附27例报道)

    作者:郭见;黄国栋;纪涛;张协军;黎震;何毅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治疗严重脑室内感染合并脑积水时的优势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分别在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和深圳市福田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应用神经内镜治疗脑室感染合并脑积水的27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术前进行感染评估,在神经内镜下行脑室冲洗﹑脓苔清除﹑透明隔造瘘及第三脑室底造瘘。结果术前患者脑脊液葡萄糖含量下降,白细胞升高,高达1500×106/L。术后1周22例(81.4%)患者体温恢复正常,23例(85.2%)脑脊液葡萄糖大于3 mmo/L,脑积水症状好转24例(88.9%)例,死亡1例(0.04%)。结论神经内镜视野开阔,特别是在脑室系统内,可清晰地观察到脑室内的具体情况,在脑室内感染合并脑积水治疗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疗效良好。

  • 儿童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附16例报道)

    作者:周杰;黄昌仁;刘洛同;董劲虎;周牮;董程远;江涌;明杨;陈礼刚

    目的:探讨儿童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0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6例颅内动脉瘤患儿(≤16岁)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本组儿童颅内动脉瘤占总颅内动脉瘤发病率的0.78%,其中男14例,女2例﹔前循环动脉瘤12个,后循环动脉瘤5个﹔大动脉瘤(直径11~25 mm)4个,巨大动脉瘤(直径>25 mm)2个﹔复杂动脉瘤14例。本组患儿无死亡病例,平均随访16.8月。12例患儿行开颅手术,10例患儿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1分],2例患儿出现不同程度残疾等后遗症(mRS评分2~4分)﹔4例患儿行介入手术,3例患儿预后良好(mRS评分0~1分),1例患儿术后轻偏瘫(mRS评分2分)。结论儿童颅内动脉瘤临床特点与成人有显著区别,根据其临床特征选择个体化治疗模式,手术效果和预后良好。

  • 弓状束DTI技术结合神经影像导航在癫痫外科术中的应用

    作者:刘智良;丁虎;游宇;刘建明;孟繁鑫;尹鹏;温静;王艳;翟鲁付;徐如祥

    目的:评价弓状束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结合神经影像导航在癫痫外科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北京军区总医院(现陆军总医院)收治的24例难治性癫痫外科切除手术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经影像学明确诊断病灶毗邻语言功能区。术中应用弓状束DTI技术结合术中神经影像导航技术指导手术,术后随访应用Engel分级及语言行为评估量表评估患者的疗效及语言功能。结果癫痫灶毗邻Broca语言区者7例中,术后EngelⅠ级3例,Ⅱ级3例,Ⅲ级1例﹔毗邻weinicke语言区17例中,术后EngelⅠ级13例,Ⅱ级2例,Ⅲ级2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永久性语言功能障碍。结论弓状束的DTI技术结合术中神经影像导航技术在癫痫外科治疗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动脉瘤栓塞术后复发再次行开颅夹闭的研究

    作者:丁正斌;全伟;周向阳

    目的:探讨动脉瘤栓塞术后复发再次行开颅夹闭手术的效果﹑安全性。方法南华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学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共收治动脉瘤栓塞术后复发患者5例,其中前交通动脉瘤3例,后交通动脉瘤2例﹔栓塞前动脉瘤直径3~10 mm,术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显示动脉瘤都完全栓塞﹔复发时间0.7~30个月,平均14个月。5例患者均在显微镜下再次行开颅夹闭术。结果5例栓塞术后动脉瘤复发患者经过再次开颅夹闭手术治疗,动脉瘤都完全夹闭,且都未取出弹簧圈。1例患者手术对侧上肢肌力Ⅲ级(术前正常),1例患者术后3个月有精神症状,经口服药物后均基本恢复正常,其他患者无明显并发症﹔1例患者眼睑下垂后恢复。术后半年﹑1年行CT血管造影(CTA)复查,未见动脉瘤复发。结论对于栓塞术后复发动脉瘤患者,在不取出栓塞弹簧圈的情况下,行开颅夹闭手术是安全的﹑有效的。

  • 新西兰兔脊髓血供来源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刘文超;段传志;何旭英;李西锋;张炘;赖凌峰;陈敏;柯勋昌

    目的:观察新西兰兔脊髓各节段血供的来源和分布特点。方法选择10只成年新西兰兔,麻醉置死后打开胸腔,生理盐水冲洗血管腔后从升主动脉灌注入红色乳胶,泡入10%甲醛溶液固定后,逐步去除颈﹑胸﹑腰段的椎骨,暴露脊髓供血动脉,进行解剖学研究。结果新西兰兔的颈段脊髓血供主要来源于椎动脉和小脑后下动脉﹔胸段脊髓血供主要来源于肋间上动脉﹑肋间动脉和肋下动脉﹔腰段脊髓血供主要来源于腰动脉﹑骶正中动脉﹔骶尾段神经根丝主要由髂内动脉和骶正中动脉供血。供应脊髓的前根髓动脉左﹑右两侧呈不对称分布,颈﹑腰段以右侧多见,胸段以左侧多见,且腰根髓大动脉常位于左侧﹔脊髓后根髓动脉左﹑右两侧分布对称,且颈﹑腰段血供较胸段丰富。结论新西兰兔的脊髓血供与人类脊髓血供存在差异,在选用新西兰兔制作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时应考虑到上述解剖变异因素对模型的影响。

    关键词: 脊髓 动脉 解剖
  • DHA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远期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

    作者:曾成;舒斯云;黄玉莎;程燕;陈君;王斌

    目的:探讨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新生SD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远期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7 d龄新生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DHA组,每组20只。对照组和DHA组分离并结扎左侧颈总动脉2.5 h后在8%氧浓度环境中缺氧处理2 h,假手术组只分离左侧颈总动脉但不结扎﹑不进行缺氧处理。造模后DHA组腹腔注射15 mg/kg DHA,假手术组及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聚乙二醇4000,连续10 d。造模后48 h各组取10只大鼠处死取材,采用尼氏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1区及纹状体边缘区病理形态变化,采用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Caspase-3阳性细胞表达﹔各组剩余10只大鼠2月龄时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1(NMDAR1)阳性细胞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HA组海马CA1区及纹状体边缘区病理形态均有明显改善,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Bax﹑Caspase-3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orris水迷宫实验可见DHA组逃避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海马CA1区及纹状体边缘区NMDAR1阳性细胞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HA有改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所致远期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早期抑制海马CA1区及纹状体边缘区的细胞凋亡及晚期上调NMDAR1的表达有关。

  • PAR-1拮抗剂SCH79797对SAH大鼠早期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BDNF﹑NGF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育鑫;袁绍纪;朱伟杰;于峰;李博;王奎重;卢培刚

    目的:探讨凝血酶受体-1(PAR-1)拮抗剂SCH79797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大鼠早期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PF级SD大鼠5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AH组﹑治疗组,每组18只。后2组采用枕大池单次注血法建立大鼠SAH模型,治疗组在造模成功后给予SCH79797(25μg/kg)腹腔注射。各组大鼠于术后24 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然后断头取脑,采用干湿重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采用ELISA法检测海马区脑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含量,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BDNF﹑NGF表达。结果与SAH组比较,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增高(12.11±2.62 vs 14.59±2.24),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减少(83.01%±0.38%vs 79.79%±0.44%),海马区脑组织BDNF﹑NGF含量明显增加[(100.15±59.13) pg/mL vs (368.00±137.52) pg/mL﹔(33.44±2.21) pg/mL vs (37.49±2.29) pg/mL],BDNF﹑NGF免疫荧光染色强度明显增高(41.65±1.50 vs 91.40±1.30﹔23.50±1.70 vs 30.65±1.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R-1拮抗剂SCH79797对SAH大鼠早期脑损伤有脑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有效上调BDNF﹑NGF表达水平。

  • 锰离子增强功能磁共振成像在糖尿病大鼠脑功能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吴柏霖;法志强;赖春任;郭圣文;郭燕舞

    目的:探讨锰离子增强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观察糖尿病大鼠脑功能活动变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糖尿病组(n=24)和对照组(n=12)。糖尿病组大鼠通过一次性腹腔注射60 mg/kg链脲佐菌素构建糖尿病模型,以空腹血糖浓度及体质量等作为造模成功指标﹔对照组大鼠予腹腔注射等量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利用锰离子增强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2组大鼠大脑进行功能成像,然后通过基于图像体素的t检验分析糖尿病大鼠脑内异常功能活动区。结果成功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与正常大鼠相比,糖尿病大鼠脑内存在显著性功能活动增强的区域,包括感觉皮层﹑前扣带皮层﹑腹内侧前额叶皮层﹑嗅结节以及下橄榄核等﹔同时发现大脑中部分脑区出现功能活动抑制的表现,包括初级运动皮层﹑次级运动皮层以及视觉皮层。结论锰离子增强功能磁共振对于发现糖尿病大鼠脑内具有异常功能活动脑区具有重要意义,可早期提示糖尿病大鼠脑内相关结构性或病理性变化的出现。

  • 孤独症模型大鼠及患儿肠道菌群﹑内毒素和肝功能关系的研究

    作者:程中乐;魏薇;王旭;吴德

    目的:研究孤独症大鼠模型及患儿肠道菌群﹑内毒素及肝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方法(1)孕14 d雌性SD大鼠1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8只,第1组孕鼠腹腔注射600 mg/kg剂量的丙戊酸钠(VPA),第2组孕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将2组孕鼠产下的新生3~4周大鼠分别作为孤独症模型组(n=8)﹑对照组(n=8)。将大鼠处死后采门静脉血,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内毒素水平和肝功能﹔荧光定量PCR测定大鼠粪便中大肠埃希菌﹑嗜酸乳杆菌﹑长双岐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的数量。(2)选择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神经康复中心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孤独症患儿30例和同期安徽省妇幼保健院的正常体检儿童30例作为孤独症患儿组和对照组,荧光定量PCR测定粪便中上述细菌的数量。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孤独症模型组大鼠门静脉血中内毒素[(106.0±17.5)U/L v s .(42.0±10.4)U/L]显著升高,肝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升高,粪便中大肠埃希菌﹑产气荚膜梭菌数量增多,而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数量减少,肠道定值抗力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相比,孤独症患儿组粪便中大肠埃希菌﹑产气荚膜梭菌数量增多,而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数量减少,肠道定值抗力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孤独症模型大鼠存在肠道菌群失调﹑肠杆菌属过度生长,肠道定值抗力降低,且伴有转氨酶﹑内毒素的增加,在孤独症儿童中也发现相同的现象。

  • 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和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至岩斜区的相关解剖研究

    作者:李贞伟;佟小光;黄楹;杨玉山;姚鑫

    目的:通过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和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至岩斜区的显微解剖学研究,探索2种入路的适用范围,为临床上岩斜区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10具(20侧)完整湿性成人头颅标本上模拟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和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观察岩斜区颅神经﹑血管的走行特点,神经和血管间及其与周围结构间的显微解剖关系,明确2种入路所暴露的视野范围。结果滑车神经自后床突后外方(15.72±3.81) mm处穿入小脑幕游离缘,在幕中潜行约(6.82±1.81) mm后进入海绵窦外侧壁。小脑幕剪开后显露的上界平后床突﹑后交通动脉水平,下界平岩骨嵴范围内的病变。岩骨乙状窦交叉点到后半规管后部的距离约(10.48±0.42) mm,Trautman三角区的面积平均为(243.5±26.1) mm2。经岩乙状窦前入路可显露上达海绵窦后部﹑Meckel’s腔﹑鞍背,内至对侧斜坡,下至桥延沟及延髓腹侧的上段。结论颞下经小脑幕入路主要适用于上﹑中斜坡及岩骨尖的病变,对下岩斜区暴露不良,手术中需要上抬颞叶,可能会损伤Labbe静脉。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可适用于上﹑中﹑下斜坡和岩骨尖的病变,较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具有牵拉脑组织轻﹑显露广的优点,但是术中创伤重及操作时间长,可能会引起听力障碍及脑脊液漏。

  • 基于多组学平台的帕金森遗传变异研究进展

    作者:许茜;丛一博;肖绍坚;覃威;陈诗雅;蔡晶

    “组学”是一种整体的研究思路,能提供一种非偏倚方法,鉴定涉及疾病的生物化学路径,终,旨在确定未来值得靶向研究的一系列标志物。它包括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及代谢组学。本文就近年来多组学协同发展及其在帕金森病的遗传变异研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蛛网膜下腔出血与颅内静脉的关系

    作者:李兵兵;洪景芳;王守森

    脑静脉作为脑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脑静脉系统的疾病也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本文围绕蛛网膜下腔出血与颅内静脉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综述如下。

  • 垂体腺瘤伴发Rathke裂囊肿二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作者:吴志峰;徐晓芳;王守森

    垂体腺瘤和Rathke裂囊肿(rathke cleft cyst,RCC)均为鞍区的常见病变,其中RCC起源于Rathke囊,这2种病变常单独发病,罕见有2种病变并存者。第二军医大学福州临床学院神经外科近年收治了2例,现结合文献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 以双眼视神经炎为首发症状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一例报道

    作者:贾丽景;王智;王丽娜;张学谦;何俊英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脑膜和脑实质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亚急性或慢性炎性疾病,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真菌感染。其起病较为隐袭,病程迁延,进展缓慢,早期症状不典型,约1/3患者有颅神经损害,其中少数患者表现为视神经损害。现将1例首诊为双眼视神经炎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病例报道如下。

  • 630例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体会

    作者:汲乾坤;吴雷;祝新根;范阳华;郭华

    目的:分析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月至2014年3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的630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16例二次手术患者﹔记录术后效果及并发症,并分析其疗效。结果630例患者中579例抽搐完全消失(91.9%),小血管压迫类型患者463例中428例抽搐消失(92.4%),椎-基底动脉复合体压迫患者167例中151例抽搐完全消失(90.4%)。在15例术后无效和21例复发患者中,有16例行二次手术治疗,术后抽搐均完全消失。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确切,术后复发及无效患者二次手术效果明显。

  • 远程肢体缺血后适应对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的影响

    作者:吴怀国;侯庆兵;王书培;江艳柳;张璐

    目的:研究远程肢体缺血后适应(RLIPC)对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PCIV)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0例PCIV患者并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RLIPC。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眩晕评估评分量表(DARS)﹑眩晕障碍调查表(DHI)和椎动脉(VA)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变化。结果治疗组DARS﹑DHI评分分别为26.03±4.24﹑60.91±10.15,较对照组评分(分别为28.80±5.16﹑68.11±12.44)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8,P=0.000﹔t=2.584,P=0.000)﹔治疗组VA的PSV﹑EDV分别为(49.97±7.69) cm/s﹑(16.90±2.80) cm/s,较对照组[分别为(47.31±7.47) cm/s﹑(15.12±2.74) cm/s]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5,P=0.015﹔t=-2.631,P=0.011)。结论 RLIPC能改善PCIV症状,可能与增加VA血流有关。 RLIPC安全无创﹑简单易行,能作为PCIV的治疗方法。

  • 3D打印导板技术在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中的应用

    作者:杜洪澎;李珍珠;李泽福;李勐;邵伟;刘永良

    目的:探讨通过数字化设计和3D打印技术研制个体化导板指导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自2015年10月至2015年12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微创穿刺手术治疗的8例脑出血患者,通过数字化建模技术获得血肿的三维立体图形,设计1个包含穿刺引导通道的佳个性化导板,采用3D打印技术进行打印后体外模拟穿刺。术中将导板严密贴合于穿刺部位,沿引导杆按照测量深度穿刺。术后复查CT验证手术效果。结果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术前个体数字化设计及3D打印,并在导板引导下完成血肿穿刺手术操作。术后CT显示8例患者穿刺精准度满意6例,合格1例,差1例。进针方位均与术前设计的虚拟方案一致,无穿刺失败,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症状。结论采用数字建模技术﹑3D打印导板技术辅助手术穿刺血肿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一项精准﹑安全﹑有效的新技术。

  • 小型高血压性脑出血精准清除术与保守治疗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作者:王浩;胡深;冯诣;魏强国;罗杰;宋伟健

    目的:比较精准立体定向清除术与保守治疗治疗小型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价和资源耗比。方法选择广东省医科大学附属南山医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小型高血压性脑出血(15~30 mL)患者共68例,采用前瞻﹑随机﹑对照和盲评的临床研究方法,将其分成定向引流组(32例)和保守治疗组(36例),根据动态CT﹑GCS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价其早期临床疗效,根据住院日及住院费评价其社会耗资的比较效应。结果保守治疗组与定向引流组在发病后第7天的血肿排空率分别为(26.17±1.99)%﹑(88.38±2.15)%,平均住院日分别为(18.6±3.2) d﹑(7.2±2.8) d,平均住院费分别为(25226.3±2212.8)元﹑(22257.6±2512.3)元,GCS评分分别为(12.0±0.8)分﹑(14.5±0.5)分,治疗6周后mRs评分分别为(3.18±0.41)分﹑(2.21±0.4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而言,精准立体定向清除术可明显改善其临床早期预后及资源耗比(如留院日数﹑耗费比率)。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卒中复发及死亡关系的研究

    作者:岳伟;吴昊;石志鸿;张雅静;王慧;李新;王林;纪勇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复发及死亡的关系。方法连续选择自2005年9月至2011年3月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799例首发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收集其人口学信息及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入院24 h内测定血浆Hcy水平,根据Hcy水平分为正常Hcy组(Hcy<15μmol/L,n=2267)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组(Hcy≥15μmol/L,n=1532)。对入组患者随访3年,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Hcy水平与脑卒中复发及死亡的关系。结果经过3年随访,702例患者脑卒中复发,303例患者死亡。HHcy组比正常Hcy组的脑卒中复发率(21.8%vs.16.2%)和死亡率(11.2%vs.5.8%)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年龄﹑性别﹑糖尿病﹑高脂血症﹑饮酒﹑吸烟﹑高尿酸血症﹑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I比值﹑空腹血糖等危险因素后,HHcy组比正常Hcy组的脑卒中复发风险[风险比(HR)=1.101,95%可信区间(CI)=1.037~1.257,P=0.002]和死亡风险(HR=1.701,95%CI=1.040~2.283,P=0.000)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亚组分析表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亚组中,HHcy组的脑卒中复发风险(调整后HR=1.071,95%CI=1.037~1.106,P=0.003)和死亡风险(HR=1.860,95%CI=1.120~2.970,P=0.001)显著高于正常Hc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小血管闭塞性脑卒中亚组中,HHcy组与正常Hcy组脑卒中复发风险(HR=0.731,95%CI=0.043~1.205, P=0.058)和死亡风险(HR=0.770,95%CI=0.290~2.340,P=0.0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cy水平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复发及死亡的危险因素。

  • 梅毒性脑动脉炎性脑梗死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对比分析

    作者:冯小云;莫雪安;覃华宏

    目的:探讨梅毒性脑动脉炎性脑梗死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鉴别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自2008年2月至2014年8月收治入院的20例梅毒性脑动脉炎性脑梗死患者(梅毒组)及80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粥样硬化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与粥样硬化组患者比较,梅毒组患者起病年龄较低[(47.4±11.3)岁vs.(62.7±11.0)岁],男性比例较高(9∶1 vs.4∶1),农民及个体劳动者较多(70.0%vs.2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梅毒组患者首发症状以头晕(35%)﹑头痛(20%)多见,记忆力减退(15%),行走不稳(15%)次之﹔粥样硬化组首发症状以肢体无力(75%)﹑言语不清(35%)多见。MRI检查中,梅毒组病灶以脑叶(45.0%)多见,多累及2个以上部位(70.0%)甚至3个以上部位(45.0%)。粥样硬化组多累及基底节(67.5%)。 DSA检查中,梅毒性组大脑中动脉(65%)﹑颈内动脉(50.0%)狭窄多见,累及2条以上动脉(75.0%)甚至3条以上动脉(55.0%)多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毒性脑动脉炎性脑梗死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各有特点, DSA在梅毒性脑动脉炎性脑梗死的诊断及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编辑部工作人员及联系方式

    作者:

    为便于编读往来,反馈读者意见以及加强作者与编辑间的联系,现将本刊编辑部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刊登如下,以便新老读者及作者查询。

  •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作者:

    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应交待属于前瞻性﹑回顾性或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 关于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投稿网址的声明

    作者:

    为维护广大读者和作者的权益以及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声誉,防止非法网站假冒我方网站诱导作者投稿﹑并通过骗取相关费用非法获利,现将中华医学系列杂志稿件管理系统网址公布如下,请广大作者加以甄别。

  • 本刊法定计量单位书写的规范化要求

    作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的规定,结合本刊文稿中常见的一些不妥情况,将计量单位的书写规范介绍如下。

  • 本刊有关缩略语的书写要求

    作者:

    在科技论文中常可见到对某些外文的名词﹑工具名称﹑量表名称﹑疾病的诊断名称等用缩略语方式书写。为规范其书写格式,本刊要求文题一般不使用缩略语,正文内尽量少用。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一般不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文章的可读性。必须使用时,应在首次出现处先用中文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公知,则可直接使用,不必注出其中英文全称。下表为本刊可直接使用的缩略语。

  • 第八届“颅脑显微外科技能培训班”招生简章

    作者:

    由广东省医学会主办,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承办的广东省神经外科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自2006年首期办班以来,一直以优良的教学效果赢得广大学员的好评。第八届“颅脑显微外科技能培训班”将于2016年10月30日至11月13日举办。本期共招收学员20名,欢迎报名。本中心配备有10台Zeiss OPMI pico100单臂双目显微镜和成套的显微器械,并由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神经外科专家授课。培训班学员于课程结束后将进行理论及操作考核,合格者将颁发由广东省卫生厅颅脑外科质量控制中心授权的合格证书并给予继续教育学分。

  • 中国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疾病临床大数据库建设专家共识

    作者: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专业委员会

    大数据是指由于容量太大和过于复杂,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常规软件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存储﹑检索﹑共享﹑传输和分析的数据集,是“精准医疗”的基石之一[1]。大数据具有“4V”特征:(1)数据容量(volume)大,常在PB(1 PB=1000 TB)级以上﹔(2)数据种类(variety)多,常具有不同的数据类型(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和数据来源﹔(3)产生和更新速度(velocity)快,时效性要求高﹔(4)科学价值(value)大,常蕴藏着新知识或具有重要预测价值[2]。

  •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稿约

    作者:《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编辑部

    本刊是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主要报道神经医学领域基础及临床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等。目前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目录》﹑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万方数据库等收录,2012年杂志入选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

中华神经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