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研究现状

    作者:杜余辉;赵建华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临床上具破坏性和难以治疗的神经疾病之一,尤其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尽管经过数十年的研究,我们对aSAH病理生理学的认识和动脉瘤破裂的处理(包括手术夹闭或血管内治疗)有所改善,但aSAH仍然是中国和世界范围内严重和显著的健康问题.aSAH后造成脑损伤的机制至今仍不清楚.传统上,在动脉瘤破裂后3~7天内出现的脑动脉痉挛被认为是脑损伤的重要决定因素,所以大多数的体内研究都着重强调了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在aSAH后的病理生理学或形态学上变化的基本机制.然而,近的研究表明,预防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并不能改善患者的预后.这一发现终将重点转向了早期脑损伤对aSAH患者预后的影响上.大量的证据表明,脑损伤从动脉瘤破裂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在患者的预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文章将从aSAH后脑损伤机制开始,回顾aSAH的研究历史,以及早期脑损伤的当前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

  •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神经元自噬及早期脑损伤的影响

    作者:刘俊杰;赵雅宁;刘仁杰;丁家杉;陈禹廷;徐继伟;李建民;田景瑞

    目的:探讨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及海马区神经细胞自噬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8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SAH组、SAH+二甲基亚砜(DMSO)组和SAH+U0126组,每组各12只。采用血管内穿刺法制作SAH模型。造模前30 min,SAH+U0126组经尾静脉注射U01260.05 mg/kg,Sham组和SAH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SAH+DMSO组注射等体积DMSO,24 h后处死。干湿重法测量脑组织水含量,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形态结构,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区磷酸化ERK(p-ERK)及Beclin-1和LC3-Ⅱ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SAH组脑组织含水量增加(P<0.05),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P<0.05),p-ERK及Beclin-1和LC3-Ⅱ的表达升高(P<0.05)。与SAH组相比较,SAH+U0126组脑组织含水量升高(P<0.05),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减少(P<0.05), p-ERK及Beclin-1、LC3-Ⅱ的表达降低(P<0.05);SAH+DMSO组各项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ERK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通过对自噬的调控减轻SAH后的早期脑损伤。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引起早期脑损伤病理过程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博文;张相彤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一种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脑血管疾病,尽管近年来对SAH的治疗方法有很大的改进,但是其死亡率和致残率却没有明显的改善[1].近年来研究发现早期脑损伤(early brain injury,EBI)可能是导致SAH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2].

  • 蛛网膜下腔出血炎症反应研究进展

    作者:马乾;孙新刚;王荔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一种急危重症,致残致死率高.早期脑损伤(EBI)及迟发性脑损伤(DBI)是导致患者不良预后的主要原因.随着对EBI及DBI病理生理机制的不断研究,学者们认为二者可能是疾病在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形式,具体机制有很多相似之处.炎症反应已经被证明贯穿SAH的发生发展,且炎症反应的程度同患者预后显著相关.在动物实验中,炎症反应抑制剂的使用也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就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炎症反应的研究进行综述.

  • 婴儿早期脑损伤后神经学评估与后遗症风险研究进展

    作者:喻韬;罗蓉;毛萌

    婴儿早期脑损伤,特别是合并新生儿缺氧缺血所致脑损伤及颅内出血时,可致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脑性瘫痪、精神发育迟滞等.对婴儿早期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可早期预测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有利于患儿的早期康复干预,改善预后.本文针对目前国际常用的神经学评估方法(Dubowitz神经系统评分、Amiel-Tison神经学评估、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定、全身运动质量评估、Vojta姿势反射、其他反射)与婴儿早期脑损伤后遗风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 自噬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肖遥;徐善才;史怀璋

    近几年研究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72 h内即出现的早期脑损伤(early brain injury,EBI)与SAH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成为研究关注的热点.自噬(autophagy)很早就被发现存在于多种组织细胞中,参与降解和回收受损细胞器和大分子物质,出现于多种生理过程和疾病的病理过程中.Lee 等[1]研究发现,SAH后立即可检测到皮质内自噬活性的增强.但自噬在SAH后EBI中的作用及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我们就自噬与EBI的关系综述如下.

  • 丁苯酞注射液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的作用与机制探讨

    作者:刘昌亚;胡学斌;熊志勇;郑津;刘杨;姚凡

    目的 探讨丁苯酞注射液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SAH)患者早期脑损伤的作用与机制.方法 收集2017年8月-12月期间急性发病的aSAH患者66例,均在动脉瘤破裂后予以介入栓塞术治疗.入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术后常规药物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100 ml,Q12 h,静脉滴注,两组病例均连续治疗7 d.分别于发病1 d、3 d和7 d测定患者血清一氧化碳(nitric oxide,NO)、血清内皮素血管肽-1(endothelin-1,ET-1)、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清细胞内黏附分子-1(interce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IL-1β)的水平,并且在发病第4周记录两组患者迟发性脑梗死的发生情况,改良Rankin评分量表的评分.结果 观察组发病3 d、7 d的血清NO水平高于对照组,3 d、7 d血清ET-1、NSE、CRP、ICAM-1、IL-1β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发病4周观察组改良Rankin评分量表≤2分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迟发性脑梗死发生无显著差异.结论 aSAH后使用丁苯酞注射液能够降低与早期脑损伤相关的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

  • 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发病机制综述

    作者:李朝霞;赵性泉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及致残率高。尽管药物及外科手术技术逐渐进步,但是并没有明显改善存活患者的功能预后。传统的观点认为血管痉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及致残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针对血管痉挛的治疗也有了巨大的进步,但是患者的预后仍然很差。目前国外许多研究发现,早期脑损伤可能是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

  • 动脉瘤破裂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早期脑损伤

    作者:张磊;黄清海;刘建民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的早期脑损伤( EBI)指的是从初次出血那刻起到血管痉挛发生之前大脑内发生的一系列改变.新研究认为,EBI可能才是SAH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它通过各种途径,包括缺血途径、凋亡途径、炎症途径等,导致细胞的死亡,血脑屏障(BBB)的破坏,脑水肿和神经元的直接损伤.未来针对EBI的治疗将为SAH患者提供一个可行性的选择.

  •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

    作者:项欣欣

    目的 探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早期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改良血管内穿刺法制作SAH模型.雄性SD(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以下3组:SAH +3-(5’-羟甲基-2'-呋喃基)-1-甲苯(YC-1)组;SAH+二甲亚砜(DMSO)组;假手术组(sham组).手术后24h采集脑组织标本.分别用Western blot技术和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HIF-1 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水平;应用伊文思蓝法(Evans blue,EB)和干湿重法分别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和脑组织含水量;同时记录大鼠术后24h神经功能评分及死亡率.结果 与sham组相比,SAH+ DMSO组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显著增多,血脑屏障破坏和脑水肿明显加重(P<0.05);相对于SAH+ DMSO组,SAH+ YC-1组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显著性减少,血脑屏障破坏和脑水肿明显减轻,同时改善神经功能及降低大鼠死亡率(P<0.05).结论 HIF-1α可能通过诱导、调控VEGF的表达加重血脑屏障破坏,从而促进SAH早期脑水肿的形成.YC-1通过抑制SAH后HIF-1α、VEGF表达水平,进而减轻SAH后血脑屏障破坏和早期脑水肿,同时改善大鼠神经功能及降低大鼠死亡率.

  • 颈交感神经阻滞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损伤的影响

    作者:曲媛;申汉威;金艳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高致残率与致死率的严重性疾病.出血后的早期脑损伤和脑血管痉挛被认为是其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但其发病机制和有效的治疗措施尚未明确.颈交感神经阻滞可显著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其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新的治疗方法,无论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预防还是对脑血管痉挛的缓解均有积极作用.因此,认识其病理和生理机制及有效的治疗的探索已成为目前研究工作热门话题.

  • 系统化护理在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患者生存状态与情绪状态中的临床效果

    作者:白璐;陈铎

    目的 观察及研究系统化护理在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患者生存状态与情绪状态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2月期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进行诊治的6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患者选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护理,观察组则以系统化护理进行干预,然后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1、2、8周时的生存状态与情绪状态分别以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量表)、心境状态量表(profilemoodstates,POMS量表)及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量表)进行评估.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WHOQOL-100量表、POMS量表及PANA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护理后1、2、8周时观察组的WHOQOL-100量表、POMS量表及PANAS量表评分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同时间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系统化护理在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患者生存状态与情绪状态中的效果较好,对于患者以较好的状态接受治疗奠定了基础.

  • 亚低温对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流速和脑氧摄取率的影响和意义

    作者:水涛;郭再玉;张国哲;陈谦;李博

    目的 研究亚低温疗法对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流速和脑氧摄取率的影响,探讨亚低温对早期脑损伤(EBI)及脑血管痉挛(CVS)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天津市泰达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无亚低温疗法禁忌证的重症SAH成年患者62例,随机分为亚低温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32例,入院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规治疗组行血性脑脊液引流,解痉、3H治疗等措施;亚低温组除常规治疗组的治疗外,于入院当天2~8h内开始亚低温疗法,降低直肠温度并维持在(35±1)℃,维持5~7d.两组治疗期间以经颅多普勒检测大脑中动脉血流平均流速(VmMCA)及Lindergaard指数间接评估CVS程度及演变,同时行血气分析获得两组患者同期5个时点动脉和颈静脉的血氧含量(CaO2/CjvO2),计算脑氧摄取率(CERO2)=(CaO2-CjvO2)/CaO2.结果 入院后d1、d2、d3、d7和d14这5个时点VmMCA结果比较,两组间d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2、d3、d7和d1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这4个检测时点测得的VmMCA均值亚低温组均低于常规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在观察期间CERO2的变化:组间d1与d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d2、d3和d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温组均低于常规组.CERO2与VmMCA相关分析发现,亚低温组CERO2与VmMCA相关性很弱(P>0.05),常规治疗组CERO2与VmMCA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亚低温疗法对降低CVS的发生率、程度和持续时间,打破了CVS与脑缺氧程度的显著相关关系,通过降低代谢而减轻脑组织缺氧损害,改善EBI造成的不良后果.治疗中设定适宜的目标温度、疗程和平缓的复温过程,可减少亚低温的不良并发症发生.

  • 苯巴比妥早期干预对窒息新生儿脑保护

    作者:赵青云;赵成欣;江华;史彦香

    目的 探讨应用苯巴比妥早期干预新生儿窒息的脑保护作用. 方法 出生新生儿Apgar评分≤7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非干预组、苯巴比妥干预组.观察指标包括惊厥、死亡率、住院时间、CT改变、预后等,追踪观察1年以上. 方法 115例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在入科6h内给予苯巴比妥15~20mg/kg静脉注射,12h后给予维持量 5mg/kg,分两次静脉注射,共3~5天.结果 苯巴比妥干预组在惊厥发生率上要明显低于非干预组;CT改变非干预组在早期(1月以内)明显高于苯巴比妥干预组,而在3月左右时两组无明显差异;预后干预组要优于非干预组.在死亡率和住院时间上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应用苯巴比妥对新生儿窒息早期干预治疗能有效地减少惊厥的发生率,并对早期脑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同时可以改善预后.但死亡率和住院时间等指标上两组无明显差异.

  •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范高阳;王业忠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高病死率和病残率的三大脑血管疾病之一,影响自发性SAH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是早期脑损伤和血管痉挛等并发症.有学者认为早期脑损伤(EBI)是影响自发性SAH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自发性SAH后EBI病理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血管内穿刺法建立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模型

    作者:孙新刚;侯亚芝;马乾;王荔;王改青;胡为民

    目的:建立一种微创、有效、重复性好的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EBI)动物模型.方法:制备正常对照组和SAH组大鼠,每组12只.采用血管内穿刺法建立SAH后EBI动物模型,观察各组动物脑组织大体标本,比较各组大鼠一般情况、神经行为学评分、脑含水量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结果: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相比,SAH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降低(t=12.37,P<0.01),蛛网膜下腔可见弥漫性分布的血液或血凝块,脑含水量(t=-9.04,P<0.01)及血脑屏障通透性(t=-38.70,P<0.01)明显增加.结论:采用血管内穿刺法可成功建立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模型.

  • 瑞舒伐他汀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张秀峰;刘宏;王静辉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81只新西兰白兔分为3组:假手术组、蛛网膜下腔出血组(出血组)和瑞舒伐他汀治疗组(治疗组),各27只.蛛网膜下腔出血组和瑞舒伐他汀治疗组应用二次注血的方法制作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记录造模成功后24h白兔行为评分.通过股静脉抽取各组白兔血液标本进行内皮素1检测.应用干湿法检测脑组织水肿,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Western-blot法检测相关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 出血组和治疗组行为评分、脑组织水含量和神经元细胞凋亡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且出血组均显著高于治疗组(P<0.05).出血组和治疗组内皮素1、水孔蛋白4和半胱天冬酶3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且治疗组较出血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能够通过抑制内皮素1、水孔通道蛋白4和半胱天冬酶3的表达,抑制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组织水肿和神经元坏死,改善早期脑损伤及预后.

  • P53蛋白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和血管痉挛中的作用

    作者:闫军浩;周长满

    p53是重要的肿瘤抑制因子,在细胞内起着抑制细胞周期、促进基因组修复和诱导凋亡等多重作用.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p53在缺氧等多种因素作用下被激活,并通过其靶蛋白、Bcl-2和Caspase家族蛋白等发挥促血管内皮细胞及脑内神经元凋亡的作用,并导致SAH后早期脑损伤和后期血管痉挛的发生.应用p53特异性的抑制剂可以阻断p53的活化,显著恢复SAH后的血脑屏障功能并缓解脑血管痉挛.本文讨论了p53在SAH后的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探讨应用p53抑制剂拮抗p53功能以治疗SAH后早期脑损伤和血管痉挛的可能性.

  • 熊果酸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早期脑损伤的影响

    作者:张婷婷;梁国标;苏静缘;郭冰玉;王楷文;李晓明

    目的 探讨熊果酸对蛛网膜下腔出血( 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早期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48只成年雄性SD大鼠分成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给药组、高剂量给药组) ,每组12只. 采用颈内动脉穿刺法建立大鼠SAH模型,造模后24 h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造模后72 h检测脑含水量、脑血管通透性;造模后72 h检测血清中丙二醛( 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岐化酶( 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 结果 熊果酸给药可有效改善SAH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P<0. 05);降低脑含水量和脑血管通透性(P<0. 05);降低血清MDA含量(P<0. 05);增强SOD和GSH-Px活性(P<0. 05). 结论 熊果酸对SAH后早期脑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脑组织抗氧化能力有关.

  • 紧密连接相关蛋白Claudin-5、ZO-1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陈铎;袁江伟;宋磊;魏翔泰;关俊宏;刘云会;宗志红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蛛网膜下腔出D-(SAH)后早期脑皮层紧密连接相关蛋白Claudin-5、ZO-1表达的变化及JNK抑制剂SP600125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SAH后早期脑损伤的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SAH组、SAH+DMSO组、SAH+sP600125(10mg/kg)组和sAH+sP600125(30mg/kg)组5组。采用血管内穿刺法建立大鼠SAH模型,在SAH后24h时,应用电镜观察各组脑皮层微血管血脑屏障形态学变化;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中脑皮层Claudin-5、ZO-1表达的变化。结果SAH后早期脑皮层微血管发生明显损伤改变;与sham组相比,SAH组出血后24hClaudin-5、ZO-1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c-Jun氨基端激酶(JNK)抑制剂SP600125明显改善了脑皮层微血管形态学损伤程度,并抑制了Claudin-5、ZO-1表达水平的降低。结论大鼠SAH后早期血脑屏障结构破坏是早期脑损伤关键性机制之一;SP600125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保护血脑屏障发挥SAH早期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115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