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神经病学 >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中华神经医学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medicine 중화신경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5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8925
  • 国内刊号: 11-535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25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徐如祥
  • 类 别: 神经病学
期刊荣誉:
  • 锥、钻颅引流减压抢救急性硬膜外(下)血肿致脑疝患者的临床研究

    作者:胡连水;张明升;王文浩;郁毅刚;林俊明;黄巍;罗飞;张源;周龙

    目的 探讨外伤性急性硬膜外(下)血肿所致脑疝患者术前急诊行锥、钻颅引流减压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 收集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神经外科自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148例重型颅脑外伤后血肿压迫致脑疝形成并行急诊锥、钻颅引流减压(干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自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常规治疗、未行急诊锥、钻颅引流减压的143例患者(常规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就2组患者GOS预后评分、大面积脑梗死发生率、瞳孔回缩率及GCS昏迷评分变化等进行统计学比较. 结果 GOS预后评分等级在2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12,P=0.000),经平均秩次判断,干预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组.干预组术后出现大面积脑梗死的比率较常规组明显减小(45/148 vs 70/143),干预组出现瞳孔回缩的患者例数较常规组明显增多(100/148 vs 42/143),干预组治疗前后GCS评分提升患者比例较常规组明显增多(124/148 vs 65/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 结论 急诊行锥、钻颅引流减压是抢救血肿压迫致脑疝形成患者的一种极其有效的手段,可为进一步手术治疗争取时间,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 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临床特征和影像学比较

    作者:杨溢;刘伟;陆秀红;张圭;何静;杨昱;胡川;秦儒子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aD)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改变,以期寻找鉴别诊断的方法. 方法 收集武警广东医院老年病科自2006年8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162例和同期本地区痴呆症状调查发现的42例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MMSE)量表进行筛选,其中AD患者114例、VaD患者90例,分析并比较AD、VaD患者的认知能力、行为症状和影像学资料. 结果 与VaD患者比较,AD患者女性较多,文化程度普遍较高,病程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D患者注意和计算分项评分低于AD患者,AD患者短程记忆、语言复述和阅读理解分项评分低于VaD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D患者重复收敛行为的发生高于VaD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患者海马萎缩的比例高于VaD患者,VaD患者脑区域发生血管病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D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AD和VaD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改变,是由各自的病变本质、病变部位和病理机制所共同导致的.

  • 103眼外伤性视神经病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杨钦泰;张革化;刘贤;叶进;李源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的疗效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方法 回顾性总结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自1995年1月至2001年2月(53例)、自2001年3月至2009年12月(50例)收治的103眼外伤性视神经病的临床特征以及应用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治疗的临床结局,通过单因素分析(x2检验)和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外伤性视神经病外科手术治疗预后的因素,并建立回归方程. 结果 103眼的手术总有效率为37.86%(39/103).术前有残余视力者有效率为83.3%(20/24),无残余视力者有效率为24.05%(19/7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无残余视力、伤后至手术间隔时间>3d以及筛蝶窦积血这3个因素与手术效果呈显著相关性(P<0.05),年龄、有无意识障碍、伤后至手术间隔时间是否>7d、视神经管有否骨折、是否切开鞘膜、术前是否使用激素等因素与手术效果不相关(P>0.05),但在有视神经管骨折的患者中,骨折部位和严重程度不同其疗效也有差别.预测手术效果的Logistic回归方程为P(1)=1/[1 +e-(2.139+2.839X3+1.372X5+2.263X9)] (X3:术前残余视力;X5:外伤至手术间隔时间;X9:筛蝶窦积血). 结论 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的总体疗效并不令人满意,特别是对于术前无光感者.影响外伤性视神经病外科手术疗效的不良预后因素多且相互影响.临床上应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特点慎重选择手术方式.

  • 神经外科三维可视化工作站的研制及临床初步应用

    作者:陈祎招;黄大勇;徐如祥;聂永庚;王向宇;张世忠;柯以铨

    目的 探索一款适用于神经外科的直观且精确可靠的三维可视化定位系统及影像学信息存储、管理工具. 方法 通过自行研制的神经外科影像与手术工作平台系统(简称神经外科工作站,又称神经外科三维可视化工作站)对7例重型颅脑外伤硬膜外血肿、凹陷性骨折,8例垂体瘤,5例脑胶质瘤,3例脑膜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三维重建,根据外科手术要求在工作站上进行手术计划,辅助行手术治疗. 结果 神经外科三维可视化工作站可以直观显示颅内各种病变与各解剖结构、体表标志的三维空间量化关系,迅速辅助定位并设计佳个体化手术入路,提高手术精确性与手术效率.同时,神经外科三维可视化工作站可便捷管理患者影像学资料及手术录像等各种信息,提高科研与临床工作效率. 结论 神经外科三维可视化工作站是一种直观快捷、功能强大的神经外科手术辅助工具及影像学信息管理工具.

  • 质子照射治疗颅底脊索瘤疗效初探

    作者:陈继锁;杨玉霞;胡祥华;陈庆;于雷

    目的 比较利用质子与光子进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颅底脊索瘤的疗效. 方法 淄博万杰肿瘤医院神经外科自2004年11月至2008年11月应用质子与光子进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经病理证实的颅底脊索瘤患者57例,其中采用质子放射治疗(质子组)31例,光子放射治疗(光子组)26例.回顾性分析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近期及中期的疗效. 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12个月临床症状缓解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057,P=0.812;x2=2.144,P=0.143);2组患者无瘤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5.571,P=0.000;x2=20.232,P=0.000).质子组患者治疗后无瘤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均高于光子组. 结论 利用质子放射治疗颅底脊索瘤疗效优于光子放射治疗,尤其对于放射治疗后复发的脊索瘤有明显优势.

  • 微意识状态与持续植物状态疗效的对比研究

    作者:唐忠;温瑞

    目的 探讨微意识状态(MCS)与持续植物状态(PVS)患者疗效的差异. 方法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自2004年2月至2011年3月收治脑外伤、脑出血致持续昏迷状态患者56例,其中临床判定MCS状态23例,余PVS 33例,患者均采用新的药物、一体化系统综合康复促醒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3、5个疗程后PVS量表评分和疗效,评定不同年龄段MCS患者疗效的差异. 结果 治疗3疗程、5疗程后MCS组患者PVS评分均高于PV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S组患者治疗1、3、5疗程后,PVS组患者治疗3、5疗程后PV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2组患者治疗5疗程后PVS评分均高于治疗1疗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平均秩次判断,MCS组疗效较好;不同年龄段MCS患者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8~29岁MCS患者疗效好,>50岁差. 结论 MCS患者的治疗疗效明显好于PVS患者,一体化的系统治疗对于MCS患者很重要,可使多数患者意识恢复.

  • 微骨孔乙状窦后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常见颅神经疾病的临床研究(附211例报道)

    作者:宗强;王立江;韩光良

    目的 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常见颅神经疾病的并发症和临床疗效. 方法 对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9月至2011年5月收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66例面肌痉挛和45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均行微骨孔乙状窦后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术后对2种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明确并发症发生情况有无差异;对患者进行至少3月以上临床随访,明确术后3d和术后3月颅神经症状消失情况有无差异. 结果 面肌痉挛和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发热发生分别为51例、14例,面瘫发生分别为7例、1例,听力障碍发生分别为4例、2例,切口脑脊液漏发生分别为5例、2例,颅内感染发生分别为3例、2例;2种疾病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66例面肌痉挛患者术后3d颅神经症状消失109例,术后3月颅神经症状消失153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为92.2%;44例患者在术后3 d~3月间颅神经症状消失,存在颅神经症状延迟治愈情况.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3d颅神经症状消失40例,术后3月颅神经症状消失42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为93.3%.结论 微骨孔乙状窦后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和三叉神经痛在手术操作并发症发生上无明显差异,且该手术方式疗效确切,面肌痉挛患者可在术后短期内逐渐获益.

  • 96例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血串联质谱检测的临床分析

    作者:马彩云;尚清;吴值荣;吕楠

    目的 探讨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血氨等生化因素及血氨基酸代谢情况与患儿IgA+C3、喂养困难、易疲劳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郑州市儿童医院康复中心住院的96例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患儿临床症状,常规血生化检测血氨、肝功能、IgA+C3及血串联质谱检测患儿氨基酸代谢情况,分析血氨基酸与血氨、喂养困难、IgA+C3、易疲劳之间的关系. 结果 96例患儿中检出精氨酸含量降低63例(65.63%),其中精氨酸含量降低且血氨水平升高的有52例,两者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776,P=0.000);精氨酸含量降低且IgA+C3含量降低的有42例,两者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351,P=0.000);精氨酸含量降低且喂养困难的有47例,两者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372,P=0.000).96例患儿中,肉碱代谢异常30例(31.25%),其中丙酰肉碱/游离肉碱、丙酰肉碱/乙酰肉碱比值降低21例(21.88%),羟棕榈酰肉碱/羟棕榈烯酰肉碱比值升高9例(9.37%),半胱氨酸含量降低3例(3.12%).结论 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存在氨基酸代谢异常.大量运动会引起体内精氨酸、肉碱及半胱氨酸的消耗增加,加速患儿疲劳.血精氨酸降低的患儿常伴血氨水平增高、IgA+C3含量降低,表现出易呕吐、易感染、喂养困难等症状,影响患儿的精神状态、免疫功能和运动耐受适应能力.

  • 盐酸多奈哌齐对MCI患者MoCA评分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赵继巍;赵敬堃

    目的 探讨盐酸多奈哌齐对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自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共收治MCI患者50例,其中给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30例(盐酸多奈哌齐组),银杏叶片治疗20例(对照组),分析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周、24周后MoCA评分的变化. 结果 盐酸多奈哌齐组患者治疗12、24周时MoCA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24周时盐酸多奈哌齐组Mo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时盐酸多奈哌齐组患者在数字广度、词语流畅性和延迟记忆方面的分项得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MoCA量表能够对MCI患者进行早期诊断,盐酸多奈哌齐对MCI患者进行早期治疗能延缓其进入AD的病程.

  • 影响脑动静脉畸形显微手术疗效的临床因素分析

    作者:胡观成;邹安琪;刘小健;屈家虎

    目的 探讨影响脑动静脉畸形显微手术疗效的临床因素. 方法 收集自2003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张家界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111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7d、术后6月改良的Rankin量表神经功能状态评分为术后近期及远期疗效标准,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患者的性别、年龄、颅内出血、畸形血管团位置、畸形血管团大小、深静脉引流、Spetzler-Martin分级及动脉瘤等因素对患者术后近期和远期疗效的影响. 结果 术后近期有29例(26.1%)患者出现了新的神经功能障碍.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表明,无颅内出血、有深静脉引流、畸形血管团大、畸形血管团位于功能区、Spetzler-Martin分级高及伴发动脉瘤与术后近期患者出现新的神经功能缺损呈显著相关性(P<0.05),性别、年龄与术后近期患者出现新的神经功能缺损无显著相关性(P>0.05).Spetzler-Martin分级Ⅰ级、Ⅱ级、Ⅲ级患者术后7d与术后6月的神经功能状态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有深静脉引流、病灶位于功能区、畸形血管团大、无颅内出血及伴发动脉瘤的患者,术后近期容易出现新的神经功能缺损.术前对患者Spetzler-Martin分级程度的确定可对进一步的治疗方案起指导作用.

  • 改良小骨窗胼胝体切开术治疗难治性癫痫

    作者:周建鹏;周洪语;钟志宏;王冉;赵晨杰;田鑫;王桂松;徐纪文;江基尧

    目的 探讨胼胝体切开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改良手术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自2003年7月至2010年7月治疗的36例难治性癫痫患者临床资料,对改良的小骨窗胼胝体切开术皮肤切口、骨瓣设计、术式优缺点及术中注意事项等情况进行总结. 结果 36例患者术中均采用改良的“S”形或近似马蹄形切口、梯形小骨窗(上底边、下底边、高分别为2 cm、4 cm、2.5 cm),在显微镜下经纵裂入路切开胼胝体前部2/3.术后随访9~12个月,Engel评分:1级6例,2级14例,3级12例,4级4例. 结论 改良小骨窗胼胝体切开术具有创伤小、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鉴别要点

    作者:陈蕾;张本恕;胡喜庆;吴潇哲;田志岩

    目的 探讨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要点. 方法 选择自2004年1月至2009年4月间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和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内科锥体外系门诊就诊的原发性帕金森病(IPD)、多系统萎缩(MSA)、路易小体痴呆(DLB)、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和皮质基底节变性(CBD)患者共172例进行研究.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头部CT/MRI检查,对部分研究对象采用了脑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检查. 结果 (1)临床资料:各组患者主要临床特点除姿势异常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头MRI检查:59例MSA患者接受头MRI检查,其中MRI显示橄榄桥脑小脑萎缩48例(81.4%),T2加权像上的壳核低信号4例(6.8%),桥脑“十字征”30例(50.8%).15例PSP患者中3例(20.0%)头MRI正中矢状位显示中脑特征性“蜂鸟样”改变.全部6例CBD患者头MRI检查显示不对称的皮质萎缩(特别是额顶区),1例(16.7%)显示T2加权像上壳核低信号.(3)头部18F-FDG PET扫描:各组患者示踪剂分布存在差异. 结论 (1)各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均有其特异性临床特点,可藉此与原发性帕金森病相鉴别.(2)头部MRI、18F-FDG PET检查可辅助诊断及鉴别IPD和帕金森叠加综合征.

  • 大脑中动脉瘤伴侧裂区血肿的诊治策略

    作者:宋朝彦;孙正辉;许百男;武琛;薛哲;马宏伟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动脉瘤(MCAAs)伴侧裂区血肿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经验. 方法 同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11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21例MCAAs伴侧裂区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MCAAs伴侧裂区血肿的经验. 结果 本组患者中12例行单纯动脉瘤夹夹闭,8例行动脉瘤重新塑形并多枚动脉瘤夹夹毕,1例行动脉瘤孤立、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架桥术;患者出院时GOS评分:4~5分16例;3分3例;2分1例;1分1例,其中神经功能障碍好转者15例,神经功能障碍无变化4例,神经功能障碍加重者1例,死亡1例. 结论 MCAAs伴侧裂区血肿,应防止误诊为高血压脑出血,显微外科手术中行载瘤动脉血流监测及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可提高治疗效果.

  • 家族性淀粉样变性周围神经病一尸检病例的病理研究

    作者:刘晶瑶;郭颖杰;邢英琦;江新梅

    目的 通过对一例家族性淀粉样变性周围神经病(FAP)中国家系的先证者进行解剖检查及外周血标本的DNA基因测序,总结分析先证者的临床特征,为加强对该病的了解提供参考. 方法 应用HE染色、刚果红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后光镜下观察淀粉样物质沉积情况;同时行免疫病理方法偏振光显微镜下观察. 结果 本例先证者为TTR Val30Ala FAP型.先证者的周围神经、肝脏、睾丸、甲状腺、胰腺和肌肉中可见大量淀粉样物质沉积.脾脏改变轻微.中枢神经系统脑实质及脊髓内均无淀粉样物质沉积. 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国人TTR Val30Ala FAP病理变化特点与经典TTR Val30Met FAP有所不同.

  • 交通事故性重型颅脑损伤院内急救后效果分析(附1107例报告)

    作者:胡明军;徐如祥;姜晓丹;蔡颖谦;罗成义;王钢;崔健;杭军;温大平

    目的 通过对交通事故性重型颅脑损伤在院内急救期间各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及时间等环节上的变化,显示院内急救的重要性和一般规律,为我国相关部门制定急性颅脑创伤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做出参考依据. 方法 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组织制定及71家医院专家委员会审定的《交通事故性重型颅脑损伤统计表》为依据收集自2008年4月1日至2009年3月30日因交通事故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107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在院内急救过程中患者意识状态、瞳孔变化、GCS评分、血压、呼吸、脉搏等指标在转入及转出急诊科间的变化,进行函数推算,分析判断病情发展趋势、抢救效果和下一步治疗措施. 结果 根据院内急救时间显示在10~60 min内入急诊的患者多,尤其在10~30 min占总就诊患者的38.9%.直观发现,患者经过院内急救有效治疗后,意识状态、瞳孔变化、GCS评分、血压、呼吸、脉搏等指标中表现差的患者例数逐渐减少,表现中等、较好和好的例数增多,在进入下一步专科治疗之前,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及检测指标逐渐趋于平稳.函数推算支持此结果. 结论 院内急救有效的治疗,及时控制各项指标稳定,正确判断伤情,提高院内急救一切合理措施,有助于提高交通事故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质量.

  • IL-32在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及调节机制研究

    作者:马志远;郭友逢;陈艳;关春红;黄树敏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32在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及调节机制. 方法 RT-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体外培养3d的神经胶质瘤细胞株CHG-5、U251 IL-3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应用10 ng/mL IL-1β、IL-4、IL-6、IL-10、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α、TNF-β、干扰素(IFN)-γ作用U251细胞24 h后RT-PCR检测细胞IL-32 mRNA表达的变化;RT-PCR检测不同浓度IL-1β、TNF-α、IFN-γ作用U251细胞不同时间后IL-32 mRNA表达的变化. 结果 U251细胞IL-32 mRNA表达水平高于CHG-5细胞,IL-32蛋白表达水平(0.95±0.42)高于CHG-5细胞(0.28±0.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IL-1β、TNF-α、IFN-γ作用U251细胞24 h后IL-32 mRNA表达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IL-32 mRNA的表达量对IL-1β、TNF-α、IFN-γ刺激的浓度和时间有依赖性. 结论 IL-32在神经胶质瘤中高表达,IL-1β、TNF-α、IFN-γ对IL-32 mRNA的表达具有调节作用,且存在时间与剂量依赖性.

  • 增龄性脑血管相关改变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SAMP8认知能力的影响

    作者:张雪竹;刘旭;刘金凤;聂坤;贾玉洁;于建春

    目的 探讨脑血流量、血脑屏障(BBB)通透性、脑葡萄糖跨膜转运蛋白表达情况随年龄增大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SAMP8认知能力的影响. 方法 选择SAMP8小鼠及正常同源抗快速老化小鼠R1(SAMR1)各10只进行观察.采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激光多普勒仪测定脑血流量,荧光分光光度计法测定BBB通透性,Western blotting测定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和3的表达. 结果 与SAMR1相比,SAMP8的认知能力早在4月龄时即已出现明显损伤,表现为思维僵化、学习过程减慢.随着年龄增大,SAMP8脑血流明显下降,BBB渗漏更为严重,皮层和海马的GLUT1和GLUT3表达也有不同程度地改变.脑血流、BBB完整性、GLUT1和GLUT3表达受年龄和品系影响明显,并与认知能力高度相关. 结论 衰老及缺血引起的血管损伤、能量供给不足是造成AD神经元功能异常及导致认知障碍的主要原因.

  • 人尿激肽原酶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Caspase-3表达的影响

    作者:陆伶俐;刘振华;谢惠芳;宋学萍;魏继鹏

    目的 观察人尿激肽原酶(HUK)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 方法 66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n=6)、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和HUK处理组,后两组又按不同观察时间点分为再灌注6h、12h、24 h、72 h、168 h共5个亚组(n=6).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和HUK处理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HUK处理组按浓度17.5×10-3PNAU/mL,1.0 mL/kg,于再灌注后3h尾静脉注射给药,1次/d.采用TUNEL法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凋亡细胞及Caspase-3阳性细胞的数量变化. 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6h即有细胞凋亡,于24 h达到高峰,至168 h仍可见凋亡细胞.Caspase-3阳性细胞表达均于再灌注24 h达高峰,至168 h仍有较多表达.除168 h时间点外,其余各时间点HUK处理组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数量、Caspase-3阳性细胞数量均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HUK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6~72h)时能抑制细胞凋亡,推测与其减少Caspase-3的表达有关.

  • siRNA靶向沉默组织蛋白酶D对胶质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作者:周金桥;王景涛;刘秋红;郭新宾;宋来君

    目的 探讨小分子干扰RNA(siRNA)靶向沉默胶质瘤细胞系U87中组织蛋白酶D(CD)对胶质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方法 采用脂质体介导的CD siRNA、scramble siRNA、空白对照siRNA转染体外常规培养的胶质瘤细胞株U87,RT-PCR、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转染后U87细胞CD mRNA和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转染CD siRNA、scramble siRNA 1~5 d后U87细胞的增殖;细胞侵袭实验检测转染CD siRNA、scramble siRNA 48 h后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 结果 转染48 h后CD siRNA组细胞CD mRNA、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转染scramble siRNA和空白对照siR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后2、3、4、5d转染CD siRNA组U87细胞吸光度(A)值低于转染scramble siR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侵袭实验结果表明转染CDsiRNA组滤膜细胞数低于转染scramble siR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D可能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胶质瘤分子生物治疗的靶点.

  • 盐酸吡格列酮通过提高海马区HCNP含量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高飞;季兵;任巧华;陈先明;谢政权

    目的 探讨盐酸吡格列酮通过提高海马区海马胆碱能神经刺激肽(HCNP)含量,对改善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空间记忆能力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12周龄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型糖尿病组(DM组)、2型糖尿病+盐酸吡格列酮组(DP组),每组12只.对照组大鼠普通饲料喂养,DM组大鼠给予高脂饮食,DP组大鼠高脂饮食20周基础上给予盐酸吡格列酮10 mg/(kg·d)干预8周,每日1次灌胃给药.对照组、DM组同期2mL生理盐水灌胃.采用水迷宫实验检测3组大鼠空间记忆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3组大鼠海马组织中HNCP前体蛋白(HCNP-pp)含量(以此反映HCNP蛋白含量);逆转录PCR方法检测HCNP-pp、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AT)、1型毒蕈碱样受体(M1R)、α7型烟碱样受体(α7NR)mRNA表达水平. 结果 (1) DM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与对照组、D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和DP组相比,DM组大鼠海马HNCP-pp蛋白含量及mRNA相对水平升高,HNCP蛋白含量减少,ChAT、M1R及α7NR mRNA相对含量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盐酸吡咯列酮通过促进HCNP-pp裂解致HCNP增多,进一步作用于相关胆碱能神经受体,以此改善2型糖尿病模型老年大鼠空间记忆能力.

  • 抽动障碍大鼠模型的建立与选择

    作者:阮铭;吴敏;马碧涛

    目的 观察阿扑吗啡(APO)和亚氨基二丙腈(IDPN)诱导的抽动障碍(TD)模型大鼠的刻板运动和头动次数,挑选可以全面体现TD特征性行为变化的造模方法. 方法 SD大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APO组、IDPN组,每组10只.APO组大鼠给予APO 2 mg/kg腹腔注射,IDPN组大鼠给予IDPN 150 mg/kg腹腔注射,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给药体积均为1mL/100 g、每天1次、连用7d,注射结束5 min后记录各组大鼠5~10 min、15~20 min、25~30 min、35~40 min、45~50 min、55~60 min时间段的刻板行为评分和5 min内大鼠头部抽动次数. 结果 IDPN组和APO组的大鼠头动次数明显比正常组多,IDPN组大鼠的头动次数多于APO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O组大鼠在5~10 min、15~20 min、25~30 min、35~40 min时间段刻板行为评分高于正常组,IDPN组大鼠各个时段的刻板行为学评分均高于正常组,IDPN组大鼠在45~50min和55~60 min时间段刻板行为评分高于APO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IDPN诱导的TD模型能比较全面的再现TD的特征性行为变化,是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 大麻素受体在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曾俊伟;刘晓红;肖智

    大麻类植物是人类早认识的成瘾性植物之一,用大麻来止痛的记载可追溯到数百年前.大麻的活性化合物被称为大麻素,近年研究逐渐认识到在哺乳动物体内存在内源性大麻素递质系统.

  •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相关炎症研究进展

    作者:颜小荣;周杰;漆松涛

    19世纪Rudolf Virchow在肿瘤组织中第一次发现了炎症细胞,肿瘤与炎症免疫之间的关系便成为人们研究肿瘤的一个重要途径[1].炎症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已逐步为人们所认识[2].

  • 星形胶质细胞主要细胞骨架研究的新进展

    作者:苑召虎;吴炳义

    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t)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细胞成分之一,约占正常成人中枢神经系统细胞总数的40%,其功能日益受到重视.其细胞骨架主要由微丝(MF)、微管(MT)和中间纤维(IFs)3种蛋白质组成,其细胞骨架的复杂变化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生理病理条件下Ast细胞骨架的复杂变化(细胞骨架的生物学特性、信号转导途径、细胞骨架的构建与其在临床疾病中变化等)作一综述.

  • 椎管硬膜外蛛网膜囊肿二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李贞伟;姚鑫;杨玉山;陈步东;梁思泉

    椎管内硬膜外蛛网膜囊肿是椎管内的少见疾病,非外伤性硬膜外蛛网膜囊肿多由先天性因素造成.囊肿扩大的原因包括囊壁内层细胞的主动分泌、蛛网膜下腔与囊肿之间的渗透压梯度、搏动性脑脊液动力和瓣膜机制.

  • 急性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与Claudin-5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许静红;齐铁伟;郭少雷;江楠;刘翔;陈祯;肖亮灿

    目的 研究大鼠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后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变化和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9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和TBI组,TBI模型参照Feeney自由落体致伤法制作,假手术组仅行开颅术不行打击致伤.每组按伤后处死时间的不同分为3h、6h、12h 、24 h、48 h、72h6个亚组,每亚组4只.采用干湿重比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脑皮质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的表达,伊文思蓝(EB)法检测脑组织BBB通透性变化. 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TBI组大鼠创伤后不同时间点脑组织含水量、EB含量均增多.组内比较显示二者创伤后3h开始增多,24 h达高峰,随后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与假手术组比较,TBI组大鼠创伤后6h、12h、24 h、48 h、72 h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表达降低.组内比较显示其创伤后6h表达降低,24 h达低值,随后回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脑Claudin-5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和脑组织水含量、脑组织EB含量呈负相关关系(r=-0.994,P=0.000;r=-0.846,P=0.036).脑组织含水量和EB含量呈正相关关系(=0.863,P=0.027). 结论 TBI后大鼠BBB通透性变化和脑损伤程度具时间依赖性,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与BBB变化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 黄韧带肥厚压迫后索致颈性本体感觉性头晕(附四例病例报道)

    作者:梁辉;孔敏;周艳玲;王英;吕翠

    传统的“颈性眩晕”主要指“椎动脉性颈椎病”和“颈交感性颈椎病”,但是否存在“颈性眩晕”这一疾病目前有很大争议[1].黄韧带肥厚或骨化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常存在于脊椎的胸段、颈段或腰段,与椎间盘病变伴存,导致椎管狭窄.

中华神经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