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神经病学 >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中华神经医学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medicine 중화신경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5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8925
  • 国内刊号: 11-535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25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徐如祥
  • 类 别: 神经病学
期刊荣誉:
  • 手机版斯特鲁谱测试在筛查轻微型肝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黎;朱璇;李洁;张丽;赵江明

    目的 评价手机版斯特鲁谱测试在筛查轻微型肝性脑病(MHE)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感染科病房自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无显性肝性脑病(OHE)的90例乙肝性肝硬化患者作为肝硬化组,另外选择本院同期体检中心的9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完成肝性脑病心理测试评分(PHES)量表及斯特鲁普测试.以对照组建立PHES系统5个测试项目的预期正常参考值公式.斯特鲁谱测试分off阶段和on阶段;以PHES测试作为诊断MHE的金标准,总得分小于-4分则诊断为MHE,比较肝硬化组和对照组、非MHE组和MHE组的测试结果;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手机版斯特鲁谱测试诊断MHE的敏感度及特异度. 结果 肝硬化组在斯特鲁普测试中总off阶段、总on阶段用时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PHES总分小于-4作为MHE诊断标准,90例肝硬化患者中52例诊断为MHE.52例MHE患者在斯特鲁普测试中总off阶段、总on阶段用时较非MHE患者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测试所需要的次数较非MHE患者增多.ROC分析提示斯特鲁谱测试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及可靠性,敏感度为87%、特异度为79%. 结论 手机版斯特鲁普测试是一种有效、省时和可靠的筛查MHE的方法.

  • 未用药原发性失眠患者静息态下功能磁共振成脑区比率低频振幅的变化

    作者:马晓芬;吴筠凡;曾少庆;方金;傅世舜;华克磊;尹毅;詹文峰;江桂华

    目的 分析未用药原发性失眠(PI)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脑区比率低频振幅(fALFF)的变化,探讨其脑功能损伤及代偿的神经机制. 方法 选择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PI患者59例(PI患者组)和社区招募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与PI患者匹配的健康志愿者47例(正常对照组).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量表评估受试者的睡眠质量;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受试者的情绪;采用rs-fMRI技术结合fALFF的分析方法,比较2组受试者脑局部功能区域活动的差异;相关性分析显示PI患者fALFF值与PSQI、SAS、SDS量表得分的相关性. 结果 PI患者组中轻度失眠患者2例,中度失眠患者41例,重度失眠患者16例,正常对照组受试者ISI评分均小于7分.PI患者组PSQI、SAS、SDS、ISI量表得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I患者组受试者多个脑区出现明显增高的fALFF值,包括右侧海马、右侧海马旁回、右侧杏仁核及双侧丘脑.相关性分析显示PI患者fALFF值与PSQI、SAS、SDS量表得分呈正相关关系(r=0.582,P=0.000;r=0.617,P=0.000;r=0.653,P=0.000). 结论 静息状态下PI患者多个功能脑区存在异常激活的改变,提示PI患者局部大脑神经活动变化.

  • 鄂东南基层地区成人烟雾病的发病特点及诊治分析

    作者:白亮;李俊;何峰;毛秀琴;石俊;尤汉生

    目的 分析鄂东南基层地区成人烟雾病发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情况. 方法 选取自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黄梅县人民医院及辖区内一、二级医院收治的成人烟雾病患者资料共68例,收集其年龄、性别、住址(居住环境情况)、生活习惯(特殊嗜好)、家庭成员健康状况、既往病史、症状、确诊相关因素、治疗方法及治疗结果等资料,比较患者区域分布、年龄构成、发病类型及治疗效果等情况. 结果 该疾病存在高发区域与低发区域,男女性别比为1.09:1,年龄以35~44岁为发病高峰期;其中出血型患者42例,缺血型患者16例,非典型脑血管病变表现患者7例,无明显相关症状患者3例.68例患者中早期确诊(首发症状到确诊所需时间≤30 d)38例(55.9%)晚期确诊(首发症状到确诊所需时间>30 d)30例(44.1%),早期确诊组患者是否首诊于三级医院、首发症状是否为出血型脑卒中、文化程度及经济水平情况与晚期确诊组患者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死亡10例,存活58例.其中首发症状出血型患者中,2例患者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吻合术,2例硬脑膜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首发症状缺血型患者中,4例行硬脑膜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行脑血管重建手术的此8例患者仅占全部病例的11.8%. 结论 鄂东南层地区成人烟雾病的地域分布有区域聚集特点,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首发症状主要为出血型脑卒中,首诊医院级别为三级的患者其确诊时间较短,患者接受脑血管重建术比例较低.

  • 集束化综合脑保护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氧代谢、内皮素及颅内压的影响

    作者:徐兰娟;李保林;吴琼;李成建

    目的 探讨集束化综合脑保护治疗策略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影响. 方法 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急诊术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标准化治疗,观察组给予集束化综合脑保护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5d后脑氧代谢指标[颈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SjVO2)、脑氧摄取量(CEO9、动静脉氧含量差(A-VDO2)]、内皮素(ET)以及颅内压(ICP)水平的变化.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脑氧代谢指标及ET、IC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jVO2、CEO2、AVDO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ET以及IC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集束化综合脑保护治疗能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氧代谢,降低血浆ET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ICP,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

  • 江西地区烟雾病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分析

    作者:唐斌;徐建平;王志刚;周信辉;曾而明;洪涛

    目的 探讨江西地区烟雾病的临床特点、外科治疗经验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23例江西省各地区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地区分布、临床表现等;选取自2011年11月至2015年11月行脑血管重建手术的228例烟雾病患者,分析其手术效果及预后. 结果 1223例烟雾病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1(580/643);平均年龄(45.1±12.2)岁(3~79岁),年龄分布呈现双峰形态,好发于4~10岁儿童及38~51岁成人段;南昌、抚州、宜春、上饶等地区高发;儿童以缺血性症状为主,成人以出血性症状为主;缺血型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为主要首发症状,出血型中以脑室出血常见;发现l例有家族性烟雾病病史.228例行手术治疗的烟雾病患者中,出血型49例,缺血型179例;共完成248次脑血管重建术,其中208例行单侧手术、20例行双侧手术,行间接血管重建术16例、联合血管重建术232例;18例(7.9%)围手术期出现并发症,其余均恢复顺利,临床症状得到改善,随访结果良好.结论 江西地区烟雾病的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年龄分布虽呈双峰状态,但以成人多见,且以出血性症状为主,鲜有家族史,地域分布呈现区域集中现象;个性化的脑血管重建术是治疗烟雾病的有效方法.

  • 经皮血管内成形及支架置入术治疗伴重度颈动脉狭窄脑梗死的短期疗效评价

    作者:刘悦;范承哲;王力

    目的 探讨经皮血管内成形及支架置入术治疗伴重度颈动脉狭窄脑梗死患者的短期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神经内科自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74例伴重度颈动脉狭窄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手术组(采取经皮血管内成形及支架置入术治疗,37例)与非手术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37例).分别在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对其进行随访,记录其在随访期间的情况,主要包括是否再次发生脑梗死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颈动脉狭窄范围、NIHSS评分、MMSE评分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手术组患者颈动脉狭窄范围为(32.35±4.15)%,显著低于非手术组的(72.32±7.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手术组患者NIHSS评分[(7.05±1.35)分]明显低于非手术组患者[(8.89±1.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手术组患者MMSE评分[(22.24±2.74)分]明显高于非手术组患者[(20.29±3.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经皮血管内成形及支架置入术治疗伴重度颈动脉狭窄脑梗死的短期效果较好,优于药物治疗.

  • 脑梗死急性期24h血压变异与患者早、中期预后的关系研究

    作者:石铸;钟淑君;李淑恩;郑伟城;李瑞兰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24h血压变异和卒中早期及中期功能预后的关系.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连续登记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卒中中心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动态监测入院后24h血压并计算血压变异参数,采用改良Rankin(mRS)量表对患者出院时(早期)和6个月后(中期)预后进行评价(m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为预后不良).比较不同预后患者临床特征和血压参数,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压变异参数与早期、中期不同预后的关系. 结果 研究共纳入188例患者,早期预后不良67例(35.6%),中期预后不良95例(50.5%).早期预后不良组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和收缩压变异系数高于预后良好组患者[(149.6±20.0) mmHg vs.(137.6±20.2) mmHg;(13.4±3.8) mmHg vs.(12.1±3.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校正后提示,24h收缩压的均值和标准差增大是早期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OR=1.284,95%CI=1.067~1.544,P=0.008;OR=1.098,95%CI=1.016~1.188,P=0.019).中期预后不良组患者24 h收缩压均值大于预后良好组患者[(146.6±20.6) mmHg vs.(137.1±20.2)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OR=1.198,95%CI=1.005~1.427,P=0.043). 结论 24 h收缩压变异增大是急性脑梗死早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与脑梗死后中期预后无明显相关.

  • 急性重症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心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红芹;陈光忠;董孟琪;秦琨;彭超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并发脑心综合征(CCS)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及预后情况. 方法 回顾性研究广东省人民医院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重症自发性SAH患者的心电图及临床资料,分析比较Hunt-HessⅣ级与Ⅴ级患者心肌酶谱及心电图变化情况及预后. 结果 80例患者中初次心电图异常者76例,占95%.其中ST-T改变68例,T波改变45例,QT间期延长30例,心律异常26例,传导阻滞11例,异常Q波9例;有2种以上波形改变者63例.Hunt-Hess分级Ⅳ级和Ⅴ级患者中,Q-T间期延长、心律异常、传导阻滞、异常Q波的发生率及GOS预后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入院2h内心肌酶谱基本正常,Hunt-Hess Ⅴ级患者肌酸激酶略有升高,但与Hunt-HessⅣ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ST-T及T波改变是急性重症自发性SAH并发CCS的常见心电图表现,CCS的发生是影响急性重症自发性SAH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

  • 首发抑郁症患者血清FGF-22水平测定及相关研究

    作者:徐宇浩;于明;李月峰;姚舜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2(FGF-22)在首发抑郁症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与5-羟色胺(5-HT)、白介素-1β(IL-1β)、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之间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探讨抑郁症发病机制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精神科门诊自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接诊的首发抑郁症患者90例为抑郁组,同期招募的90名健康志愿者(均为该院工作人员或家属)为健康对照组.检测2组受试者FGF-22、5-HT、IL-1β水平及HAMD评分.分析抑郁组患者FGF-22与HAMD量表评分及血清5-HT、IL-1β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 (1)首发抑郁症患者治疗前血清FGF-22水平为(180.44± 17.02) ng/m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的(200.74± 16.63) ng/mL;HAMD评分为(17.84±5.92)分,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88±2.6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患者血清FGF-22水平达到(195.74±19.57) ng/mL,显著高于治疗前;HAMD评分下降至(7.64±4.09)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抑郁症患者血清FGF-22水平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644,P=0.000),与5-HT呈正相关关系(r=0.718,P=0.000),与IL-1β呈负相关关系(r=-0.763,P=0.000). 结论 首发抑郁症患者血清FGF-22水平存在异常,可作为反应抑郁症病情较好的外周血指标.

  • 高良姜素通过抑制Wnt/β-链蛋白信号通路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

    作者:侯江雷;刘钰罡;白妙春;郑广云;刘晨;张昊驹;黄佛宝;王瑞峰;戴宜武;徐如祥

    目的 探讨高良姜素对胶质瘤细胞体外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方法 (1)将胶质瘤细胞U251和U87分为空白对照组、DMSO组及高良姜素100、200、300、400 μmol/L组,使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比色法观察对胶质瘤细胞增殖情况;(2)通过Hoechest染色观察在不同浓度(0、100和200 μmol/L)高良姜素作用下胶质瘤细胞U251和U87凋亡情况;(3)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胶质瘤细胞U251和U87在不同浓度(100和200 μmol/L)高良姜素作用下凋亡情况;(4)应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凋亡相关蛋白β-链蛋白、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蛋白基因(Bax)、活化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活化caspase-3、活化caspase-9)、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基聚合酶(PARP)蛋白等在胶质瘤细胞U87和U251的表达. 结果 (1)在100、200、300、400 μmol/L浓度的高良姜素作用下,体外培养的胶质瘤细胞U251和U87的增殖被明显抑制,并呈现一种量效关系.100、200、300、400 μmol/L高良姜素作用于胶质瘤细胞U251和U87 24h时,其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281、321、276、229 μmol/L及289.4、261.1、247.4、225.3 μmol/L.(2)胶质瘤细胞U251和U87随着高良姜素浓度增加(0、100和200 μmol/L),凋亡率也相应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发现了同样的结果.(4)0、100、200 μmol/L浓度高良姜素作用下,胶质瘤细胞U87和U251的Wnt/β-链蛋白表达依次减少,Bcl-2依次减少,Bax依次增加,活化caspase-3、活化caspase-9表达依次增多,活化PARP表达依次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良姜素能抑制胶质瘤细胞U251和U87增殖,并通过Wnt/β-链蛋白信号通路及线粒体途径诱导其凋亡.

  • NSC23766、Y-27632对3D水凝胶中胶质瘤细胞侵袭迁移及整合素表达的影响

    作者:黄玉宝;童鹿青;张辰;海龙;李涛;王伟;于圣平;谢祎;杨学军

    目的 观察分别及联合抑制Rac及Rho通路后3D水凝胶中恶性胶质瘤细胞的侵袭迁移运动形式与整合素表达的变化. 方法 应用脂质体介导pCMVLifeAct-TagGFP2质粒转染U87细胞,将转染后细胞分为NSC23766处理组、Y-27632处理组、NSC23766和Y-27632联合处理组、空白对照组,前3组分别加入100 nmol/mL NSC23766、10 nmol/mLY-27632、100 nmol/mLNSC23766+10 nmol/mL Y-27632,空白对照组加入等量培养基.将4组细胞在水凝胶中进行3D培养,共聚焦显微镜观察4组中类圆形细胞、梭形细胞的组成及间质运动和变形虫运动形式的转换;将接种了4组细胞的水凝胶注入细胞趋化载玻片中,于活细胞工作站观察4组细胞的侵袭迁移运动形式并计算运动速度、运动距离;免疫荧光染色观察4组细胞整合素oV33的表达. 结果 3D水凝胶培养的U87细胞具有类梭形、类圆形2种形态,相应地表现为间质运动和变形虫样运动形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NSC23766处理组中类圆形细胞所占比例较高,Y-27632处理组中梭形细胞所占比例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SC23766处理组细胞的间质-变形虫运动(MAT)转换率为50.0%,Y-27632处理组变形虫-间质运动(AMT)转换率为42.8%.趋化实验结果显示NSC23766处理组、空白对照组、Y-27632处理组、NSC23766和Y-27632联合处理组细胞的运动速度和运动距离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显示Y-27632处理组细胞整合素αVβ3表达显著高于其他3组,空白对照组细胞整合素αV33表达显著高于NSC23766处理组和联合处理组. 结论 3D水凝胶可以作为U87细胞培养及三维形态观察的良好基质,Rac1与RohA通路靶向抑制剂的联合应用可作为控制脑胶质瘤播散的策略.

  • Ⅱ型糖尿病大鼠脑血管Aβ1-42沉积的病理特点及其与ApoE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雅琳;赵张宁;马高亭;李帅;朱梅佳

    目的 探讨Ⅱ型糖尿病大鼠脑血管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沉积的病理特点及其与载脂蛋白E(ApoE)的相关性. 方法 以高脂饲料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制作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设为糖尿病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糖尿病3月龄亚组(n=15)、糖尿病6月龄亚组(n=15).以未干预的健康大鼠作为正常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正常3月龄亚组(n=15)、正常6月龄亚组(n=15).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亚组大鼠脑组织内Aβ1-42、ApoE分布部位及表达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ApoE mRNA及蛋白表达. 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Aβ1-42在Ⅱ型糖尿病大鼠脑微血管壁内、微血管周围均有聚集分布.正常6月龄亚组与正常3月龄亚组相比,糖尿病6月龄亚组与糖尿病3月龄亚组相比,Aβ1-42、ApoE阳性染色细胞数、血管数均明显增多,ApoE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6月龄亚组与正常6月龄亚组相比,糖尿病3月龄亚组与正常3月龄亚组相比,Aβ1-42、ApoE阳性染色细胞数、血管数均明显增多,ApoE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大鼠Aβ1-42阳染细胞数与ApoE蛋白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r=0.9755,P=0.000). 结论 Aβ14-2在Ⅱ型糖尿病大鼠脑内呈现微血管壁内、微血管周围均有沉积的病理特点;年龄增长和糖尿病病程延长能够增加Aβ1-42及ApoE在脑组织内表达,且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

  • 创伤性脑损伤后PHB2表达变化及其与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徐婷;吴昆;顾星星;马龙;王毅;于湘友

    目的 研究PHB2在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大脑中的表达变化以及细胞定位情况,探究其与神经元凋亡、星形胶质细胞增殖之间的关系. 方法 通过使用刀片在脑部形成损伤缺口建立大鼠TBI模型,随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PHB2在损伤后大鼠脑皮层中随时间的变化趋势.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PHB2在脑损伤大鼠大脑皮层中的表达分布变化.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PHB2在脑损伤大鼠神经细胞中的定位,以及与神经元凋亡、星形胶质细胞增殖间的关系. 结果 (1)成功构建TBI大鼠模型,PHB2表达量在TBI后12h开始明显增高,5d后达到高,随后逐渐下降,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TBI大鼠损伤口附近皮层中PHB2表达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对照组大鼠及损伤对侧.(3)TBI大鼠PHB2主要分布于脑皮层的星形胶质细胞及神经元中.(4)TBI大鼠损伤口附近的星形胶质细胞与细胞增殖标记物PCNA存在共定位,而且PHB2与PCNA同样也存在共定位,提示损伤口附近的星形胶质细胞发生了增殖,而且PHB2与增殖存在一定联系.(5)TBI大鼠损伤口附近的神经元与细胞凋亡标记物活化caspase-3存在共定位,PHB2与活化caspase-3同样存在共定位,提示TBI可以引起神经元凋亡,而且PHB2与该凋亡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关联. 结论 PHB2在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脑皮层中表达增高,这种表达变化与神经细胞的增殖与凋亡存在相关性.

  • hAMSCs静脉移植对ALS转基因小鼠运动功能的影响

    作者:肖昆太;梁晓媚;高雅;陈木彬;吴多斌;姜晓丹;郭燕舞;孙海涛

    目的 探讨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静脉移植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转基因小鼠运动功能的保护作用,为临床上ALS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选取健康剖宫产产妇志愿捐献的新鲜羊膜,采用组织块爬出法逐步分离纯化羊膜间质中的hAMSCs,并对其表面标志物进行鉴定.将hSODl-G93A半合子转基因雄性配种小鼠B6SJL-TgN(SOD1-G93A) 1GUR与雌性同背景B6SJLF1小鼠交配繁殖出子代小鼠,采用PCR鉴定子代小鼠的基因型.将实验小鼠分为3组:hAMSCs治疗组(hSOD1-G93A转基因小鼠)、PBS治疗组(hSOD1-G93A转基因小鼠)和正常对照组(野生型对照小鼠),每组12只,其中前2组每只小鼠分别于12周龄(临床症状前期)、14周龄(临床症状期)、16周龄(临床症状进展期)各从颈静脉注入约1×106个细胞(重悬于200 μL PBS)或200 μLPBS.从小鼠10周龄开始,每周采用转棒实验、悬线实验、CatWalk足迹分析系统对各组小鼠进行运动功能评估. 结果 (1)经流式细胞仪检测,hAMSCs高表达CD29、CD44、CD73、CD90、CD166,而不表达CD14、CD34、CD45、CD123和人白细胞(位点)DR抗原(HLA-DR),同时还表达胚胎干细胞表面标志物阶段特异性胚胎表面抗原4(SSEA-4)和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2)小鼠14~18周龄期间,hAMSCs治疗组小鼠转棒实验的潜伏期明显长于PBS治疗组小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15~18周龄期间,hAMSCs治疗组小鼠悬线实验的潜伏期明显长于PBS治疗组小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15~19周龄期间,hAMSCs治疗组小鼠后肢步长明显大于PBS治疗组小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hAMSCs多次静脉移植可保护hSOD1-G93A转基因小鼠的运动功能,其可能成为一种治疗ALS的新的种子细胞.

  •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入路选择

    作者:陈立华;徐如祥;刘凤

    脑干内部有诸多重要的神经核团、传导束以及生命中枢.如何选择安全、微创、高效到达脑干内部病灶的手术路径是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术前必须思考的问题.个体化选择佳的手术入路对于全切除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十分重要.本文将到达脑干病灶的手术入路分为Ⅰ级入路和Ⅱ级入路,从手术入路的选择原则出发,详细阐述了如何选择Ⅰ级入路和Ⅱ级入路,以及不同区域的脑干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常用入路.

  • P2X7受体及NLRP3炎症小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沈童;叶新春;陈浩;崔桂云

    P2X7受体和Nod样受体家族包含pyrin结构域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可导致炎症反应的激活.近年来P2X7受体和NLRP3炎症小体逐渐引起重视,在中枢神经系统领域的研究尤为丰富.为进一步阐明P2X7受体和NLRP3炎症小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本文就P2X7受体和NLRP3炎症小体的结构、生理功能以及在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范宏杰;赵卫;黄建强

    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证实了间充质干细胞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对脑缺血的治疗效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带来了希望.本文围绕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移植途径、时间窗和示踪方法综述如下.

  • 携带新的NOTCH3基因突变的CADASIL一家系报道

    作者:陈璇;邓艳春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合并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cerebral autosomal-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是一种进展性的脑小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偏头痛,脑卒中和脑白质病变,一些患者还有认知障碍[1].NOTCH3基因被认为是导致CADASIL的根本病因[2].现有确诊的CADASIL病例,通常只是在特定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基础上行NOTCH3基因的特异性检测.然而,脑小血管疾病在症状及影像学表现上基本类似,且遗传上候选基因多,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可有效避免漏诊.西京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3月1日收治一例疑似CADASIL患者并对其进行了全外显子组测序,现将相关结果报道如下.

  • 小脑促纤维增生/结节型髓母细胞瘤一例报道

    作者:张良;谭国伟

    患儿女性,8岁,因“头位向右侧偏斜20 d,头痛1周,行走不稳、呕吐ld”为主诉于2015年2月21日入院.体检:神志清楚,生命征平稳,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15分.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 mm,对光反射灵敏.颈软无抵抗.

  • 通过皮肤活检评估正常人表皮神经纤维形态学特点

    作者:蔡耘;薛金伟;刘永丹;李颖;魏云霄;凌丽

    目的 探讨正常人表皮神经纤维形态学特点,以期为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正常人表皮标本192例(来源于自2009年6月至2013年8月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接受皮肤活检的受试者),按年龄将其分为20岁以下组、21~40岁组、41~60岁组、61岁以上组4个年龄组,每组48例,男女各半;按解剖部位将其分为上臂远端组、前臂远端组、手背组、大腿近端组、小腿远端组、足背组6个解剖部位组,每组32例,男女各半.对标本切片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表皮神经纤维形态学特点. 结果 标本切片中表皮神经纤维呈现出在走行中无分支、在表皮-真皮交界处分支、在靠近表皮-真皮交界处分支、在远离表皮-真皮交界处分支、在靠近角质层处分支等几种分支模式.20岁以下组、21~40岁组、41~60岁组、60岁以上组之间上述表皮神经纤维分支模式并无明显差异.上述表皮神经纤维分支模式在上臂远端组、前臂远端组、手背组、大腿近端组、小腿远端组、足背组均有出现,且随着肢体取材部位的由近及远,表皮神经纤维通常更频繁地发出分支,在走行过程中也有更多的轴突膨胀和曲张. 结论 表皮神经纤维分支模式不受年龄及解剖部位影响,但越接近肢体末端,表皮神经纤维分支数目越多.

  • 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优夹闭方法的临床经验总结

    作者:崔小鹏;李元垒;赵岩;张振;蔡新旺;高南南;杨新宇;魏伟;岳树源;雪亮;刘兵;张建宁

    颅内动脉瘤是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其病理表现为脑动脉壁上形成的异常突起[1].颅内动脉瘤一旦破裂,形成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严重威胁患者生命,预后较差.大脑中动脉动脉瘤(middle cerebral artery aneurysm,MCAA)是常见的颅内动脉瘤,占全部颅内动脉瘤的20%~40%,分布在中动脉分叉处的占70%~80%[2].由于MCCA供血的区域多数是大脑重要功能区,动脉瘤破裂出血将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1].

中华神经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