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神经病学 >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中华神经医学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medicine 중화신경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5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8925
  • 国内刊号: 11-535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25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徐如祥
  • 类 别: 神经病学
期刊荣誉:
  • 脑梗死的DTI征像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谭湘萍;梁碧玲;高明勇;曹然;叶瑞心;沈君;卢瑞梁

    目的 分析脑梗死患者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表现与临床分期的关系. 方法 选择107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常规MRI和DTI检查,采用旨法分析各向同性表观扩散系数(ADCiso)图和各向异性指数(FA)图上二病变区的信号特点,进行DTI征像的分型并分析其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 结果 29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中DTI表现为Ⅰ型和Ⅱ型10例,Ⅲ型3例,Ⅳ型6例;34例亚急性期患者中I型2例,Ⅱ型20例,Ⅲ型8例,Ⅳ型4例;44例慢性期患者中DTI表现为Ⅱ型1例,Ⅲ型2例,Ⅳ型41例.脑梗死的DTI表现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关系(r=0.693,P=0.000).结论脑梗死的DTI表现可直观地显示脑梗死的不同病期,为临床提供准确的影像学分期.

  • 缺血性卒中患者脑微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杨松;周志明;张志强;魏宁;翟登月;洪震;高海宁;刘新峰;徐格林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牛脑微出血(CMBs)的相关因素. 方法 对85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磁共振检查,其中包括梯度回波T2加权成像(GE-T2~*WI),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 结果 26例(30.6%)患者中共检出CMBs 124个,每位患者的CMBs数目在1~16个之间.CMBs在基底节丘脑区和皮质一皮质下区分布较多,在幕下区较少见.发生在脑十的CMBs可有相关症状及体征.CMBs数目与年龄、腔隙性梗死数目及白质疏松程度评分有相关性(r=0.243,P=0.025;r=337,P=0.002;r=0.438,P=0.000).CMBs在GE-T2~*WI上显影良好,部分CMBs可在自旋叫波(SE)T2WI及DWI序列上显影. 结论 CMBs是脑微小血管病变标志,主要预测因素有高龄、多发腔隙性梗塞和白质疏松.

  • 替尼泊甙联合司莫司汀治疗脑胶质瘤疗效与MGMT表达关系的研究

    作者:文军;王向宇;王立江;陈燕伟;谢成金;罗成义;陈祎招

    目的 通过观察脑胶质瘤中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的表达状态,探讨MGMT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与替尼泊甙(VM-26)联合司莫司汀(Me-CCNU)方案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 方法 对资料完整的47例经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患者的胶质瘤病理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GMT的表达,然后分析MGMT的表达与患者生存率之间关系. 结果 本组患者MGMT阳性表达率为40.4%.MGMT阴性表达组3年生存率为66.7%,平均总生存时间为(67.861±10.094)月;MGMT阳性表达组为52.6%,平均总生存时间为(47.263±7.983)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1例患者出现I度的骨髓抑制现象,6例患者出现胃部不适、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状. 结论 VM-26联合Me-CCNU化疗方案可以有效克服脑胶质瘤中MGMT所带来的化疗耐药性问题,且该方案的毒副作用不大,是一个有效的化疗方案.

  • 伽玛刀治疗功能性泌乳素腺瘤患者内分泌改变及疗效分析

    作者:苗丽;徐如祥

    目的 评价伽玛刀治疗功能性泌乳素(PRL)腺瘤的疗效及患者内分泌的改善程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135例应用伽玛刀治疗的功能性PRL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剂量分为3组,A组:中心剂量50~60 Gy(含50 Gy),边缘剂量:20~30 Gy;B组:中心剂量40~50 Gy,边缘剂量15~25 Gy;C组:中心剂量30~40 Gy,边缘剂量12~20 Gy;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伽玛刀治疗后PRL水平的改变. 结果 伽玛刀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部分缓解90例(66.7%),全部缓解35例(25.9%),无变化10例(7.4%);3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肿瘤大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剂量伽玛刀治疗后患者PRL正常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04,P=0.000),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伽玛刀中心剂量和边缘剂量较高时,PRL正常率较高. 结论 伽玛刀治疗功能性PRL腺瘤,在控制肿瘤的同时改善内分泌功能,可以作为临床治疗功能性PRL腺瘤的方法之一.

  • 侵犯颅底及颌面部骨巨细胞瘤(附三例报道)

    作者:张涛;唐晓平;余定庸;漆建;唐文国;罗仁国;青松

    目的 探讨侵犯颅底及颌面部骨巨细胞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方法 对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01年3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3例侵犯颅底及颌面部骨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该病的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及手术治疗体会.3例患者肿瘤均位于中颅窝底,向外侵及颌面部,临床症状以颅神经症状和面容改变为主.CT及MRI提示病变呈膨胀、破坏性生长.3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2例患者术后行放射治疗. 结果 3例患者术后效果良好,术后病理证实均为骨巨细胞瘤.随访中1例患者肿瘤复发但生长缓慢,另一例未见明显复发. 结论 侵犯颅底及颌面部骨巨细胞瘤的诊断可根据其生长特点、其引起的颅神经症状及影像学特征来做出判断.手术是其治疗的首选方式,术后是否放疗仍存在争议.

  • 颅内多发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作者:梁春阳;徐如祥;沈春森;戴宜武;何江弘;李运军;罗永春

    目的 探讨颅内多发动脉瘤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手术时机及手术入路、并发症防治等问题,以提高诊断和治疗的水平. 方法 对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颅内多发动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总结其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显微手术治疗方法等. 结果 本组颅内多发动脉瘤33例,男、女性别比为1:1.75,发病平均年龄56.52岁.术后良好(GOS IV~V级)24例,死亡2例. 结论 对于不同部位、大小、临床分级的颅内多发性动脉瘤,应采用个体化治疗措施;术中应用临时阻断、超声等辅助技术,对于提高术后疗效并减少手术并发症有重要作用.

  •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颅内肿瘤患者术中ICP、SvO_2及VBL含量的影响

    作者:黄焕森;郑进;苏凤华;何雁冰

    目的 观察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对颅内肿瘤患者术中颅内压(ICP)及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vO_2)和乳酸(VBL)含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择期行幕上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4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NH组(n=21)和对照组(n=21).ANH组患者桡动脉放血同时颈内静脉输注等容量羟乙基淀粉,目标血球压积(Hct)=30%.对照组患者不行ANH.2组患者术中均用醋酸林格氏液维持生理需要量.监测2组患者ANH前、ANH后即时、30min、切开硬脑膜前ICP的变化及ANH前、ANH后30 min、1h、术毕动脉氧分压(PaO_2)、颈内静脉血氧分压(PvO_2)、SvO_2、VBL水平. 结果 2组患者各时间点IC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H后1 h、术毕时对照组患者SvO_2低于AN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ANH后1 h、术毕与ANH前、ANH后30min相比SvO_2下降,VBL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以Hct=30%为稀释目标实施ANH,不增加颅脑手术患者的ICP,有利于脑组织的氧供和对氧的利用.

  • 外伤性胼胝体损伤的MRI诊断

    作者:朱锡德;费昶;衡雪源

    [目的] 观察颅脑创伤致胼胝体损伤的MRI表现,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提高颅脑创伤的救治水平. 方法 回顾分析临沂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7年至2009年收治疗的20例MRI证实为胼胝体损伤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观察其临床表现及MRI各序列特征. 结果 外伤性胼胝体损伤在临床较为少见,以非出血性损伤为主,损伤部位常见于体部及压部,少数位于膝部,嘴部损伤罕见.对于早期非出血性损伤,MRI常表现为稍长T1稍长T2信号,且常伴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表现.在胼胝体损伤的中后期,胼胝体局部往往萎缩,病灶区易出现液化坏死,可有胶质瘢痕及软化灶形成,在MR/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且信号强度近似于脑脊液,还可见相应部位的脑室扩大.在弥散加权成像(DWI)可见非出血性损伤在急性期和亚急性期呈高信号,随着时间延长,信号逐渐减低至正常脑组织信号,如形成软化灶,则表现为脑脊液信号. 结论 外伤性胼胝体损伤可引起严重后果,在重型颅脑损伤中并不罕见,应当引起临床医生重视.MRI是显示胼胝体损伤病灶好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不仅对其微小病变敏感显示,且能够多方位地显示病变.

  • 岛叶形态结构特点、毗邻关系及相关入路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梁鹏;刘祥玉;武宏杰;梁洪生;吴佳宁;徐小平;孔凡勇

    目的 提供岛叶及其相邻结构的解剖数据以指导该区域的显微外科手术,以期更好的完成岛叶相关手术人路. 方法 对15具(30侧)经10%福尔马林同定的国人成年头颅标本进行研究,测量和描述岛叶自身解剖结构标志及其与周围相关结构的距离. 结果 岛叶是旁边缘结构的一部分,它构成大脑皮层的内陷部分,形成外侧裂的基底部.岛叶由额眶盖、额顶盖和颞盖共同围成的岛盖部包绕,内侧移行为钩状的外囊即为岛叶皮质下的白质部分,向内与外囊、屏状核、内囊、豆状核、尾状核和背侧丘脑相邻,形成一个倒金字塔形的结构分隔端脑与边缘结构. 结论 熟悉岛叶及其周围结构的显微解剖,能指导术者经岛叶入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岛叶胶质瘤、颢叶癫痫等该区域的一系列神经外科的多发病与常见病.

  • 岩斜区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作者:张激扬;王连仲;吴安华

    目的 探讨岩斜区脑膜瘤显微手术的治疗效果. 方法 对21例行显微手术治疗的岩斜脑膜瘤患者(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3例,幕上下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18例)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 肿瘤获全切(Simpson I、Ⅱ)11例,次全切(Simpson Ⅲ)5例,大部分切除4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死亡1例.术后早期出现动眼神经瘫5例,面神经功能障碍4例,后组神经瘫2例,对侧肢体轻瘫2例.术后随访3个月~4年,3例不完全动眼神经瘫1个月后恢复,2例完全损伤未恢复:4例面神经功能障碍中3例3个月后恢复,1例未恢复;2例后组神经瘫术后1周全恢复;2例对侧肢体功能障碍,术后1个月恢复.5例患者术后行γ刀治疗.没有病例出现术后复发. 结论 岩斜区脑膜瘤手术入路的选择是关键,乙状寞前人路是目前有效的手术入路.

  • 中央区纵裂癫痫的手术治疗

    作者:郭韬;李文玲;康进生;赵文清;董长征;杜亚丽;武江;岳向勇

    目的 探讨中央区纵裂癫痫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 选择自2007年6月至2008年4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就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6例中央区纵裂癫痫患者,常规术前评估(包括MRI、头皮脑电图、MEG、加密头皮脑电图、颅内埋藏电极及皮层电刺激联合定位致痫灶和功能区)后在皮层脑电临测下行手术切除,切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术后随访发作情况、腩电图和并发症. 结果 经术前评估致痫灶均位于中央区纵裂区,经手术治疗后5例患者术后无发作,达到Engle Ⅰ级;1例EngleⅡ级,发作明显减少.术后病理结果显示,6例患者中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3例,胶质增生、脂肪瘤和海绵状血管瘤各1例.术后脑电图显示,大致正常脑电图3例,少量慢波3例. 结论 中央区纵裂癫痫在精确定位下可行手术切除,手术效果良好,无严重并发症.

  • 致痫后雌性大鼠血清及海马雌二醇和孕烯醇酮水平的动态变化

    作者:宗煜;马昱;林豪杰;汪盺

    目的 观察致病后雌性大鼠血清及海马雌二醇(E2)和孕烯醇酮(PREG)水平的动态变化,研究海马E2水平与癫痫发作严重程度的关系. 方法 选择动情期雌性大鼠制备海人藻酸(KA)经杏仁核点燃的癫痫模型,观察大鼠癫痫发作的行为学表现.应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分析分别检测癫痫发作后0、1、2、3、4、5、6、12和24 h的大鼠以及经杏仁核注射生理盐水后相应时间的大鼠血清及海马组织E2和PREG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杏仁核注入KA后5~10min大鼠均出现痫样发作,3 h达峰值,随后呈下降趋势.致痫后的大鼠血清E2水平无明显变化,但海马E2水平在癫痫发作后1 h开始上升,4 h达峰值,随后呈下降趋势,12 h恢复至对照水平,1~12 h相邻时间点E2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随着大鼠的癫痫发作程度的加重,海马E2水平逐渐升高,进行相关性检验后发现.海乌E2水平与癫痫发作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2=0.646,P<0.05).致痫前及致痫后24 h内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海马的PREG水平没有明显变化. 结论 癫痫发作后大鼠海马E2水平的动态变化与癫痫发作程度相关.癫痫发作可以诱导大鼠海马局部E2的合成.

  • 不同时间脑室注射BDNF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谭永星;李雪梅;庾俊雄;林高翔;蒋奕红

    目的 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前后不同时间脑室注射外源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脑损伤的影响. 方法 7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n=10):正常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前12、6 h、缺血即刻及再灌注6、12 h BDNF给药组(即 A1组、A2组、A3组、A4组、A5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I/R模型,给药各组分别于上述各时间点经侧脑室注射0.5μg BDNF.观察缺血侧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脑皮层凋亡神经细胞的变化,并每组随机取一术侧大脑皮层1 mm×1 mm组织块作电镜标本,观察脑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与I/R组比较,BDNF侧脑室给药各组脑组织SOD活性明显增强,MDA含量明显降低,脑皮层神经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A2组较其他给药组脑组织SOD活性较高(分别为25.02±2.77、24.01±1.03),MDA含量(分别为10.35±1.23、12.29±0.92)以及神经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21.77±3.56、23.84±2.63)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DNF给药各组脑组织超微结构损伤改变不大或仅有轻微的改变,而I/R组脑组织超微结构表现出严重的损伤. 结论 不同时间脑室注射外源性BDNF对大鼠局灶性脑I/R损伤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且具有较强的时间依赖性,以缺血前应用的脑保护效果较为明显,其机制可能与BDNF能够增加体内抗氧化物质SOD的活性及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等有关.

  • 血府逐瘀注射液对脑损伤模型大鼠脑组织NF-кB表达与活化的影响

    作者:陈兵;尹延庆;彭浩;吴华伟;梁远生;龙霄翱;徐军发;陈东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注射液对脑损伤模型大鼠脑组织核因子-кB(NF-кB)及I-кBα表达的影响. 方法 8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20只)、模型组(20只)、地塞米松组(20只)、血府逐瘀组(20只),采用自由落体撞击法制作大鼠脑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0.1 mL/(kg·d)生理盐水,地塞米松组及血府逐瘀组大鼠腹腔分别注射地塞米松0.1 mg/(kg·d)和血府逐瘀注射液4mL/(kg·d),应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分别观察大鼠脑组织结构和造模后6、24、48、96h脑组织NF-кB p65和I-кBα蛋白的表达. 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各时间点NF-кB p65蛋白表达均增高,I-кBα蛋白的表达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血府逐瘀组和地塞米松组大鼠各时间点NF-кB表达均降低,I-кBα的表达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府逐瘀的作用优于地塞米松;模型组大鼠NF-кB与I-кBα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876,P=0.000). 结论 血府逐瘀注射液与地塞米松均可以抑制大鼠脑损伤后脑组织NF-кB的活化,增加I-кBα的表达.减轻创伤性脑损伤后继发性损伤,且血府逐瘀注射液的效果优于地塞米松.

  • 重度缺氧中海马神经元KATP通道的表达改变

    作者:黄潋滟;李勃兴;黄小舟;沈阿丹;邹飞

    目的 探讨重度缺氧状态中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通道在海马神经元上的表达变化. 方法 取培养1周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分为4组:第1组为正常对照组,在正常氧状态中(5%CO_2、95%空气)孵育8 h;第2组为处理组,在模拟的缺氧状态(5% CO_2、95%N_2)孵育8h(单纯缺氧组);第3组为二氮嗪+缺氧组,在缺氧处理的同时添加KATP通道激动剂二氮嗪(100μmo1/L1,处理时间为8 h;第4组为甲糖宁+缺氧组,在缺氧处理的同时添加KATP通道阻断剂甲糖宁(100 μmol/L),处理时间为8h.利用MTT、免疫印迹及RT-PCR技术,比较4组细胞存活情况以及缺氧状态中神经元上KATP通道的表达改变. 结果 缺氧8h后,二氮嗪能明显降低细胞的凋亡数量,甲糖宁使细胞的凋亡数量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氧状态中KATP通道的SUR1亚基的表达明显增加,而Kir6.2亚基表达量则无明显改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KATP通道的活性及表达改变,对缺氧中的海马神经元的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 大鼠实验性脑室出血后水通道蛋白1在脑内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孟辉;刘国龙;唐荣锐;宫国旗;冯华

    目的 观察大鼠脑室出血后水通道蛋白1(AQP1)在大鼠脑内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脑出血后慢性脑积水之间的关系. 方法 将45只Wiste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5只,不作任何处理)、假手术对照组(20只,侧脑室内注入0.1 mL生理盐水)、实验组(20只,侧脑室内注入0.1 mL枸橼酸化的自体静脉血),后2组再分别分为术后3 d、7 d、14 d、30 d4个时相点,每时相点5只.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方法观察大鼠脑室出血后不同时间AOP1蛋白及AQP1 mRNA在大鼠脑内的表达变化. 结果 实验组30 d时相点4只大鼠出现脑积水(4/5)、其余组别未出现慢性脑积水.正常对照组大鼠AQP1蛋白在脉络丛上皮细胞顶质膜强烈表达,室管膜、纵裂池、软脑膜、蛛网膜、硬脑膜也有较强烈表达;实验组大鼠脑室出血后3 dAQP1蛋白表达减少,7 d表达继续减少,14 d表达弱,与正常对照组、假手术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0d表达仍较弱.大鼠AQP1 mRNA在脑内的表达强度较AQP1蛋白弱,表达部位及变化与AQP1蛋白基本一致. 结论 AQP1作为水通道蛋白不仅参与脑脊液的分泌,可能也参与脑脊液的循环吸收过程;大鼠实验性脑室出血后AQP1表达下调导致脑脊液吸收减少可能也参与脑出血后慢性脑积水的形成.

  • 脑室内注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大鼠创伤生脑外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孝安;刘卫平;刘阳;玉石;龙乾发

    目的 探讨脑室内注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创伤性脑外伤大鼠是否具有治疗作用. 方法 24只成年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改良的Feeney氏自由落体撞击方法建立大鼠创伤性脑外伤模型,致伤后24 h分别给予脑室内注射bFGF和等量的生理盐水;采用行为测试试验(前肢放置试验、平衡试验)评分观察肢体功能恢复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以5溴脱氧嘧啶尿苷(Brdu)标记神经干细胞,观察并比较两组大鼠致伤后第3、7、14天侧脑室室管膜下区(SVZ)、海马齿状回及损伤区域Brdu阳性细胞的表达. 结果 治疗组前肢放置试验评分在第3~12天、平衡试验在第3~11天的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汁学意义(P<0.05).治疗组双侧SVZ、海马齿状回和损伤区域出现的Brdu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损伤侧Brdu阳性细胞数均高于损伤对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为学评分与Brdu阳性细胞数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结论 脑室内注射bFGF有助于创伤性脑外伤大鼠模型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并能促进其肢体功能的恢复.

  • 遗传性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致病基因病理核苷酸重复序列检测方法的研究

    作者:王俊岭;张申;徐倩;雷立芳;沈璐;江泓;周亚芳;易继平;严新翔;潘乾;夏昆;唐北沙

    目的 建立遗传性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CA)亚型中核苷酸重复序列稳定、准确、直观的检测技术方法和平台. 方法 运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8%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毛细管凝胶电泳、重组DNA结合直接测序等技术对50例诊断为SCA3/MJD患者的CAG三核苷酸病理重复次数进行检测,并对运用毛细管凝胶电泳和重组DNA两种方法得到的不同的CAG病理重复次数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50例8%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为SCA3/MJD的患者,毛细管凝胶电泳检测方法得到的CAG三核苷酸病理重复次数范围为63~74次,平均(69.56±2.12)次;重组DNA结合直接测序得到的CAG三核苷酸病理重复次数范围为67~80次,平均(73.72±3.29)次.毛细管凝胶电泳计算所得到的CAG三核苷酸病理重复次数有减少的趋势,和应用重组DNA技术得到的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10,P=0.000). 结论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毛细管凝胶电泳可以对核苷酸重复序列进行初步筛选,终重复核苷酸序列的确定仍需要直接测序;重组DNA结合直接测序技术是检测SCA各亚型核苷酸重复次数和分析核苷酸多态性的一种稳定、准确和直观的技术方法.

  • 外源性SDF-1α和GDNF基因在恒河猴骨髓基质细胞内的稳定表达

    作者:徐强;许百男;刘柯;潘力;饶军华;徐如祥

    目的 构建携带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和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BudCE4.1-SDF-1α-GDNF,转染恒河猴骨髓基质细胞(BMSCs),观察外源性SDF-1α和GDNF基因在BMSCs中的表达情况. 方法 应用基因重组技术,从cDNA文库获得GDNF和SDF-1α基因,重组到pBudCE4.1双表达载体上.pBudCE4.1-SDF-1α-GDNF经脂质体转染培养的恒河猴BMSCs,48 h后行GDNF和SDF-1α 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 结果 酶切、PCR和DNA序列鉴定均证实插入基因片段的正确性;48 h后行West blot和免疫组化证实GDNF和SDF-1α在细胞内能有效表达.pBudCE4.1-GDNF-SDF-1α转染BMSCs表达的GDNF和SDF-1α蛋白的量是阴性对照细胞的10倍和6倍. 结论 双基因真核表达质粒DBudCE4.1-SDF -1α-GDNF转染至恒河猴BMSCs后,SDF-1α和GDNF基因在BMSCs内能有效表达,为BMSCs携带SDF-1α和GDNF双基因自体移植治疗相关疾病奠定了基础.

  • 非甲状腺疾病大鼠中枢甲状腺功能及受体α1 mRNA水平与认知能力的研究

    作者:袁大华;王群

    目的 研究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NTIS)大鼠认知能力、中枢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激素受体αl(TRαl)mRNA表达的变化. 方法 19只成年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n=9)和NTIS组(n=10).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_4,用玉米油按1:6稀释)0.15 mL,使大鼠肝纤维化制作NTIS模型,正常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大鼠的记忆认知能力:放免法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T_3、T_4、FT_3、FT_4、rT_3、TSH)和脑组织甲状腺激素(T_3、T_4、rT_3)浓度;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脑组织中TRα1 mRNA水平. 结果 2组大鼠定向航行试验及空间探索试验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TIS组大鼠血清T_3、T_4、FT_3、FT_4浓度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大鼠血清rT_3、TSH浓度,脑组织T_3、T_4、rT_3浓度,TRα1 mRNA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肝纤维化大鼠具有典型的NTIS表现;NTIS大鼠认知能力、中枢甲状腺功能无明显异常,脑组织TRα1 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

  • 大鼠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不同轴索损伤类型的形态学观察

    作者:王洪财;吴芳芳;段志新;张红;朱志安;马延斌

    目的 观察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急性期轴索损伤的类型和形态学改变,并探讨其相关机制. 方法 SD大鼠24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16)和对照组(n=8).实验组又按损伤后不同时间(6、24 h)分为2组,每组8只,运用自制联合损伤装置致实验组大鼠DAI模型,于损伤后急性期不同时间点行HE染色,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脑组织轴浆运输障碍标志物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和神经微丝结构破坏标志物(NF-68)的表达,并在电镜下观察损伤轴索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6.5±1.0)min]相比,实验组[(11.9±2.7)min]大鼠伤后出现昏迷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APP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轴索肿胀扭曲、膨胀断裂及轴索球形成;NF-68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轴索缩窄变细呈分割状.电镜下肿胀类型的轴索骨架溶解絮乱、细胞器聚集,而另一类损伤轴索骨架排列仍较清晰,但轴索内有较多空泡形成及神经微丝汇聚. 结论 DAI急性期损伤轴索存在着轴浆运输障碍和神经微丝结构破坏等病理生理过程,相应损伤轴索的形态不同.多种检测方法的使用能更全面地评估轴索损伤的严重程度及轴索对损伤的复杂反应.

  • 人羊膜细胞移植与神经损伤

    作者:杨新新;薛寿儒;惠国桢

    一、人羊膜上皮细胞的神经生物学特征1.人羊膜上皮细胞的干细胞性质与分化:羊膜是由终发育成胎儿的内细胞团在开始分化成其他组织器官之前首先分化出来的一层薄膜组织,它是包绕胎儿的两层膜的内层,来源于形成肠管之前的外胚层.

  • 线粒体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崔玉环;张朝东;魏玉磊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主要在老年期发生的以进行性痴呆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元退行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衰退、性格和行为改变等.

  • SCG10在癫痫苔藓纤维出芽中的作用

    作者:姚兰;陈阳美

    苔藓纤维出芽(mossy fiber sprouting.MFS)是癫痫后重要的形态学改变之一,与痫性活动的反复自发性发作密切相关.MFS和突触重塑是难治性癫痫的主要病理基础,而MFS又是突触重塑的主要形式,在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标本和癫痫动物模型中普遍存在.

  • 癫痫患者高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形成机制探讨

    作者:赵晶;罗新明;张明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目前控制癫痫发作的主要方法为药物治疗,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但是长期AEDs治疗会导致各种不良反应.

  • 阈值示踪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汪东兴;周晖

    常规的神经传导研究对神经髓鞘的完整性较为敏感,但不能提供神经膜电位的相关信息.膜片钳技术可以直接观察细胞膜电位及离子通道,但它只局限于细胞或动物模型的研究.

  • 脑损伤的干细胞移植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薛杉;张鹏;姜晓丹;徐如祥

    外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世界性的多发性疾病,也是死亡率和致残率高的疾病之一.TBI后生存患者常残留有运动、认知及社会交流障碍,导致患者、家属及社会受到破坏性影响~([1]).

  • 脑实质内神经鞘瘤一例报告

    作者:朱庆宝;王汉东;马驰原;孙康健;庄宗

    颅内神经鞘瘤的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8.4%~([1]).12对颅神经中除视神经外均可发生神经鞘瘤,但以第5对和第7对颅神经多见,而脑实质内神经鞘瘤非常罕见.

  • 胸椎硬膜外绿色瘤一例

    作者:林国中;王振宇;谢京城;马长城

    绿色瘤亦称为粒细胞肉瘤.是原始粒细胞骨髓外增殖形成的恶性肿瘤~([1]).绿色瘤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尤其是脊髓受压罕见~([1]).

中华神经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